描写秋天的片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秋天的片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秋天的片段

描写秋天的片段范文1

每个家庭都会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打开记忆的大门,擦亮眼睛,用心去观察、体味你的家庭,写出发生在你家每个家庭成员身上的特色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原文展示】

我家的“阴晴风雨”

山东省高密市豪迈中学 王 雨

这自然界有着无数变幻,十分有趣、神秘,可孰不知我家里的万千气象还要更胜一筹。

“阴”当然要数我们家的一家之王老妈了。有一次数学考试,我因为粗心大意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道数学应用题做错了,我十分了解老妈的脾气,于是在她美滋滋地试穿刚买回来的外套时,将卷子毕恭毕敬地双手奉上。本以为妈妈的好心情会帮我“说说情”,没想到妈妈的脸色立即由晴转阴,连衣服都不穿了,一个180°大转弯将新买的衣服甩到了床上,我连忙赔着笑说:“超级美丽的妈咪,您小心点,不要闪着您那柳条般的腰,小女会心疼的啊!”结果老妈根本不吃那套,抄起旁边的鸡毛掸子追着我满屋跑。唉,真是妈妈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我爸爸可是我家最开朗的人了,可谓是“晴”的代表。快要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大街小巷到处充满了年味。我家也不例外,这不,我爸兴冲冲地抱着一箱东西回来了,我和我妈都很好奇,打开一看,是六瓶摆放整齐的酒。看着酒的包装,确实不错,妈妈也称赞老爸这次很有眼光。我顺手拿起一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连忙递给了爸爸,爸爸十分诧异:“这卖酒的人明明说货真价实,怎么会出现空瓶子呢?”全家人也都陷入郁闷中。过了一会,老爸恢复了活力,乐呵呵地说:“这没什么,不就是一瓶子酒吗,大过年的别放在心上。正好,我也少喝点,还有助于身体健康呢……”

这说风就是风,说雨就下三天的就是我姐了。她曾三天内把头发拉了又烫,最后又拉了回来,也不管自己发质怎样,可谓随心所欲。她还经常给人惊喜,大冬天的给你变出冰激凌来,大秋天的给你变出草莓来……总之精彩无限。

这就是我家,性格迥异的人组成的家,天天演绎着欢乐,烦恼,惊喜……

(开头点题,用“万千气象”紧扣题目的“阴晴风雨”,妙!)

(夸张手法,如见老妈之形象。)

(用幽默的语言描写老妈的变脸之快,生动形象。)

(描写老爸的开朗,比较平淡,语言表现力不够,可以运用对比或者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写老姐,语言过于简练,缺少具体的描写,无法表现姐姐的随心所欲。)

(结尾收束简练,既总结了内容,又扣紧了主题。)

【病文诊断】

作者选取了家庭成员的三件小事,来刻画妈妈、爸爸和姐姐三人截然不同的性格,通过事例的记叙,呈现了“我”家一幅独特的阴晴风雨表。作文语言生动活泼,事例选择有所侧重。活泼的开头,直接入题,简洁明确;结尾收束简练,总结全文。因为作文内容比较多,所以如果安排不当作文就会显得杂乱,且形式落于俗套。本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小问题。

一、内容丰富但事例不够典型。作者选取了三件小事,从不同的方面描写家庭成员的性格各异。用“我”的成绩引起妈妈的暴怒,来写妈妈的“阴天”,形象生动;用一箱酒中出现空酒瓶写爸爸的开朗,人物形象展现得不够鲜明;写姐姐的“风雨”只有事例的罗列,少了具体的描写,因此反映人物形象就显得过于单薄。

二、形式整齐但缺乏新意。作文用不同的事例描写了三个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加上开头结尾,一共是五大段式结构,形式比较整齐,但这种五大段式结构缺乏新意,并且事例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和联系。根据内容,完全可以换一种形式,如天气预报播报式小标题,人物性格概括式小标题,等等。

【升格作文】

我家的“阴晴风雨”

山东省高密市豪迈中学 王 雨

这自然界有着无数变幻,十分有趣、神秘,可孰不知我家里的万千气象还要更胜一筹。

“阴天”之暴怒的老妈

有一次数学考试,我因为粗心大意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道数学应用题做错了。我十分了解老妈的脾气,于是在她美滋滋地试穿刚买来的外套时,将卷子毕恭毕敬地双手奉上。本以为老妈的好心情会帮我“说说情”,没想到一看到试卷上少得可怜的分数,她的脸色立即由晴转阴,一个180°大转弯,新衣服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抛物线,华丽丽地趴在了床上。老妈要发怒!见状不好,我连忙赔着笑说:“超级美丽的妈咪,您小心点,不要闪着您那柳条般的小细腰,小女会心疼的啊!”“你少来这套!”老妈瞪着眼睛,左右寻找,终于抄起旁边的鸡毛掸子追着我满屋跑。

唉,真是妈妈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晴天”之开朗的老爸

快要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大街小巷到处充满了年味,我家也不例外。这不,老爸兴冲冲地抱着一箱东西进来了,我和老妈都很好奇,打开一看,是六瓶摆放整齐的酒。看着酒的包装,确实不错,老妈也称赞老爸这次很有眼光。我顺手拿起一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连忙递给了老爸,老爸十分诧异:“这卖酒的人明明说的是货真价实,怎么会出现空瓶子呢?是不是瓶子有洞漏掉了?”“你看你,这么大人了,这么点事也会让人骗!”老妈数落着老爸,我和姐姐也咒骂卖酒的人没有良心。过了一会,老爸恢复了活力,乐呵呵地说: “生什么气啊,我还要感谢这卖酒的人呢,少喝酒,身体倍儿棒,多好的事儿啊……”

“风雨”之另类的老姐

快过年时,老姐去把头发拉直了,一派淑女范儿。可突然又感觉卷发很是时髦,于是,一头直发瞬间成了一头棕色的卷发,我在心里偷偷地评价:如一只卷毛的小狗。可没过两天,又见老姐,一头卷发又成了红红的直发。这一阵倒腾,可谓随心所欲,说风是风,说雨就是雨,只是苦了一头秀发。她还经常给人惊喜,大冬天的给你变出冰激凌来,大秋天的给你变出草莓来……总之精彩无限。

这就是我家,性格迥异的人组成的家,天天演绎着欢乐,烦恼,惊喜……

【点评】

根据原文存在的问题,升格文在事例的典型性和结构形式的排列上做了一定的改动。具体形象的描写和事例内容的丰富,使人物性格更为突出,形式的改动,让作文显得更为清晰流畅。

首先,事例内容更为典型。作文在突出爸爸的性格时,通过“我们”其他人和爸爸对待事件的态度对比,让人物开朗的“晴天”性格更为鲜明。在反映姐姐的“风雨”性格时,选择“头发事件”细致描写,这样事件就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安排有详有略。生动具体的描写,不同写作手法的运用,使作文更富于变化。

其次,结构层次更为清晰。作文修改后,由原来的五大段式结构,改为了小标题式结构,既能精练地概括人物性格,又能让读者一目了然,三个家庭成员的性格特征首先进入了读者的眼睛。小标题结构,形式新颖,三个片段形成了三个独立的个体,片段之间有足够的留白,文章更有立体感。同时各片段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一家人迥异不同的性格组合成了一个整体。

【升格启示】

把原文和升格文进行对比,便会发现升格文的优势,同学们会认识到“镜头剪辑”法在写作中的好处,也会从中学到“镜头剪辑”的技巧。

描写秋天的片段范文2

【教学步骤】

片段1:师用大屏幕展示图画。

句子1: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家门前的小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家的菜园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家的竹林里。春天在……

句子2:春天来到我家门前的小溪,溪水解冻了,清澈的溪水哗哗地流淌着,好像在告诉人们我要帮你们浇灌这美丽的田野;春天来到我家的菜园里,油菜叶子变得碧绿碧绿的,油菜枝头开花了,像给菜园披上金色的罩衣,金灿灿的那么耀眼好看;春天走进我家的竹林,竹笋从土里钻出头来一个个像尖锥似的,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微笑,在春雨中淋浴……

生1:句子1像一首歌。

生2:句子1它直接告诉我们春天在哪些地方,比较简短明了。

生3:两个句子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

生4:这两组句子读起来都很顺口,但是,第二句里小作者运用了排比句式和比拟句式,让我们从这些句子中能看到春天的影子,它就像一个画卷,呈现在眼前。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了,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它的身影,那我们就模仿下上面的句子,并把它用在作文中去吧,快动手吧!

(出示课题)

(评论:直接入题,巧妙设计,抓住学生高昂情趣,用画面引入文海,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走进迷人的童话世界中去)

【反思】排比和比拟是打开孩子思路的钥匙。运用排比能表达如诗如画的生动画面,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效果。形式多样的排比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深化了中心。

片段2: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大屏幕展示句子:秋天是个调皮的娃娃;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提一点要求:是否能采用开火车式来完成)

生1: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一眨眼,大地披上了金色衣裳,你悄悄地走来,带来了美丽的秋光美景,带来了丰硕的果实。

生2: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稻子泛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棉桃笑得露出雪白的牙,玉米乐开了怀,地里的人忙极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些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评论:用学生熟悉的景物作为习作训练排比句的材料,再加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自如地把学生想象的翅膀打开,相机启发,精妙的句子就会应运而生。学生通过说我口、写我手,把自己所说的精心整理后,写在作文本上,读着这富有童趣而充满向往的句子,特别有趣)

【反思】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

片段3:出示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进行总结归纳:

(1)几个句子句式相同。

(2)必须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

【拓展引申】

师:同学们,当你们观察到一种植物,想把它写得更加具体的话,就应该发散我们的思维,发挥我们的想象,把它写得生动而更加具有生命力。

现场描写:春来了,樱桃枝头上跳出了朵朵小白花来。

师:请同学们思考“朵朵小白花来”,这几朵会是什么样的……动手吧,写出自己所看到的美丽的花朵。

生1:花真美啊,就像婀娜多姿的在跳舞的女孩;花真香啊,就像香气袭人的蜂蜜;花真清涟而不妖啊,就像亭亭玉立的女孩一样。

生2:花真美啊,美得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花真香啊,香得仿佛让你走进了香水世界;花真多啊,多得如天上的繁星!

看!多有一番情趣呀。看还有一个孩子写的三种花朵的姿态。

精选:有的花骨朵饱胀得很,要破裂似的微微露出害羞的羽鳞;有的花朵在枝头上绽放出迷人的花瓣,白如雪如棉;有的像一颗颗碎银似的撒落在枝条上;还有的才从枝条上刚钻出头来,悄悄地露出小脑袋……

【评论】在习作中,学生巧妙地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三种花朵以排比句式呈现出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这就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有感染力,同时使事物获得人的属性,便于抒发自己的感情,使人感到亲切、易受感染。

描写秋天的片段范文3

【关键词】教材分析;解读教材;质疑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这篇文章是通过对故乡美丽景色的描写来反面衬托作者内心痛苦与孤寂的。所以学生在对作者描写的景色进行欣赏的同时,还要更深层次的思考景色描写之下作者的心境,充分对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理解。

一、教学顺序

先对作品时代进行了解,更容易融入文章。这篇文章是在民国被创造出来的,所以文章里面所写的地方是在北平。作为当时的首都,北平应该有着自己的特色,而它特有的秋自然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所以要对这方面进行挖掘,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人文色彩。

对景色的特点进行了解,把握主作品的整体基调。大部分文章都会有中心议题,这个议题是全篇的思想主旨。比如说这个作品,它的主旨可以概括到作者写故乡的秋天静、清、悲凉。作者对这三点的描写都在文中的景物里表现了出来,比如说早晨的秋色,城市里面的闲暇之人,秋天树枝上的蝉鸣。作者在描写这些景色的时候,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切入的,带有大量的主观色彩。北平的繁荣与他无关,只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才是他看到的。

细致的分析文章,将景色融于感情。在作品里面,作者看到的秋天是悲凉的。但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个词本来不是什么赞美之词,所以可能会产生疑惑。所以我们要将作者的背景带入其中,以作者的思想分析作品,郁达夫所在的时代,社会极不安定,人生愁苦,所以他觉得整个社会是悲凉的,所看到的景色大部分也都是悲凉的。我们之前写的静、清在秋天其实并不少见,我们也能够很容易的理解,但悲凉,却必须要结合郁达夫的生平才能够很好的理解。这样的作品,才做到了情景交融。

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以平常民居为视线切入点的。比如说槐树、胡同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的景色,而这些非常常见的秋日景色恰恰可以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秋天真正的热爱,还有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可以侧面反射出作者对社会的担忧与自身的孤寂。

二、对文章进行分析还有欣赏

分析比较能触动人的段落。例如说,早上起来……十分的秋意。作者在描写这些景色的时候,调动了身上所有的感官,比如说视觉、听觉还有触觉。所以我们在读到这些片段的时候,能够很快的了解到作者想要描写的东西。这些景色并不是刻意打磨出来的,而是存在于作者内心深处,信手写出。

作者十分的喜欢故乡的秋天,有些时候会直接抒发这种感情。比如说在文章开始和结束的地方,都用南方和北方进行对比,突出北方秋天的美感还有不可替代感。不但如此,还做到了首尾相接,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三、优美语句要用心分析加以牢记

文章里面有很多的非常经典的句子和段落,比如说“北国的秋……来得悲凉”。如果把这一句做出改变,可能里面的味道就大不如前了。还有文章里面有着大量的排比句,这些看似简单,其实都表现着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表现出作者对故乡深层的爱意。语言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可以加以牢记。

四、与作品有关的其他方面

作者所写的景色几乎都是一些非常常见的东西,而他选择这些东西进行写作都是有一定原因的。

他有着深刻的平民意识和审美水平。郁达夫的一生并不平顺,他有着非常多的坎坷与忧愁,幸运的是,他在面对这些忧愁的时候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依旧保持着积极的心态,追求世界上各种美的事物,用美的眼光还有心态对待他所看到的一切,所以他看到了景色中最美好的一个侧面。他对于大多数人感兴趣的宫殿楼阁并不太关心,而对于普通人民的生活却十分在意。他所写的,基本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随处可见的景色,写出的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缩影,这表示作者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人,也很具有平民意识。

作者描写的都市闲人到底有何意义。一阵连绵秋雨过后,有两个穿着夹袄还有青布单衣的人相伴聊天,他们都咬着烟管,声调缓慢悠闲,从头到脚都散发着“闲”的意味。从他们一来一回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听出他们对生活的感伤。作者用这种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平民来反映社会悲哀,不但能更加让人感同身受,还让北平的秋天呈现出另外一种意味。

丰富的文化气息以及人文气息。这篇文章里面包含着很深的文化气息。字句之间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文学素养。郁达夫一直对中国文化有着很深刻的研究,这些在他的文字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在这篇文章里面描写的秋天,不但有着很深的文化气息,还有着很深的人文气息,它连通了历史,让读者可以在里面体会出历史与秋的隐性关系,让这篇文章被赋予史深层的意义。

五、让学生积极思考,文章中有什么不妥之处

郁达夫是中国非常优秀的作家,他的文章无论是文笔还是内容都能够让人学习到很多的东西,也因为如此,大多数学生都会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阅读,对里面的东西全盘接收,而没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敢于发现文中不足。包括句子里面有没有什么不符合逻辑的,比如说“我不远千里……故都的秋味。”这句话里面“饱尝”如果换成“饱览”会不会更好;语句之间字词是不是有错误;标点符号符不符合规范,有些标点符号应不应该运用等等。

六、结语

情景交融,把自己的情感放入想要描写的景色之中,对于一个作者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写作方法。这种手法非常适合去抒发需要隐晦表达的感情,能够赋予文章更深层次的含义。对于这种文章,读者在读起来的时候,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感触。而这篇文章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让自己融入到文章中去,对文章中心进行把握,了解其主旨,掌握主要的感情进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也能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后在其他文章中也可以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描写秋天的片段范文4

太行路学校 邓峰

上周一和上周四、周五我对《秋天的怀念》一课进行了三次教学,第一次和第二次是在我校进行,并进行了录课,第三次是借助我市组织的工会优质课,我将这一课带到济水一中的录播室进行授课。三次都采用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篇记叙文是表达感人至深的人间亲情——母子情的。备课时,我考虑到如果在课堂上安排巧妙、讲解到位深入,学生一定会有多方面的收获。果然不出我的预设,三次授课分别有不同的得失。

第一次我采用八年级一班的学生,在这个班,父母在外常年打工、跟随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占三分之一以上。这些学生在物质生活方面,吃穿都捡好的;精神方面,由于缺少严格的教育和亲情的熏陶,各方面表现颇为懒散,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得漠不关心。这篇课文,正是不错的正面教育素材,我决心好好利用,除了学知识技能外,最大限度地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所以在这次教学中,我就采用以读为教学主线,让学生体会读、跟随视频读,自己有感而悟读等方式,紧抓文本中的词、句,和人物的描写。学生的情感马上呈现,很多学生再读到“我们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好好儿活…”,“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还未成年的女儿”时禁不住潸然泪下。虽然这次教学中,由于读的时间较长,在文字赏析一个环节比较仓促,而且练笔环节没有完成。

第二次采用的是我校八二班的学生,这次我将教学过程前移。由于本班学生对课文主旨把握的比较准确,因此在此班上课,我重点让学生进行词、句和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赏析,把握“我对母亲的愧疚和怀念,以及母亲对我的理解、呵护、关爱。在这次教学中,美中不足的是朗读和赏析分开进行,还是浪费了近5分钟的时间,造成后边练笔展示的时间不多。

描写秋天的片段范文5

【关键词】高中语文 小说教学 阅读与写作 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89-02

一、前言

随着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高中语文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1]。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同时也是难点[2]。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观察生活的一种方式,写作是倾诉情感和生活体验的一种途径。阅读和写作,虽然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方面,但是二者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具有密切的关系。正如叶圣陶所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与吸收具有密切的关系[3]。可见,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分不开的。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过程中,做好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工作,能够使二者实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目标的实现。

二、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结合分析

1.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写作手法,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在高中小说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很多的写作特色和方法,如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向学生讲授这些写作手法的特点和功效的同时,也要注意采取措施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并且懂得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比如,在学习《药》这篇课文时,文中有很多环境描写的句子,如开头的“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等,这些环境描写都衬托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文中还有多处用了象征手法,如沾了革命烈士鲜血的“人血馒头”和夏瑜坟上的一圈白花等,这些对于文章主题的深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老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让他们把这类描写找出来,重点读一读,领略这些写作手法对于文章主题的表现的作用。然后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给出学生一个类似的主题,让学生仿照教材中的表达方式,将这些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小作文中。这样,通过对这些写作手法的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该小说的一些写作技巧,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2.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语言文字的锤炼,丰富语辞和文采。

语言和词汇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词汇,才能在写作过程中做到得心应手。但是丰富的词汇单靠课堂字词教学是不能达到的,需要学生在长期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才能实现。因此,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于文本中的语言词汇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词藻,并且同时加强学生对语言词汇的鉴赏和辨析,从而提高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3.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从长篇小说中节选出来的片段。这些片段大多是原书中精彩的部分。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借助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比如,在学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课文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口头表达一下自己在阅读完该故事之后的感想,然后再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找《水浒传》中其他有趣的故事来看,并且要求学生最好做好读书笔记。这样,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长期坚持写读书笔记,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发展也会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三、结语

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两个方面。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过程中,注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无论是促进高中语文教学发展,还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梦婕. 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通透[J].教研天地.2009,(7):70.

描写秋天的片段范文6

【专项品鉴】

作者选择了一个非常大众的话题――母爱,却不流于俗套,独辟蹊径。文章选择了关于母亲给“我”做吃食的三个片段,来表现母亲对“我”的疼爱。生病时吃的面片汤,高中回家时吃的豆腐肉盒,怀孕时吃的黏玉米蒸糕,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把这三件母亲做吃食的情节娓娓道来,从食物氤氲的香味中,表现了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首先,选择亲身经历,情感自然亲切。作者选择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三个片段,母亲在不同的时间给“我”做独特的吃食,满足“我”舌尖上的美食享受。无论是家境窘迫时的面片汤,还是高中上学回家时的豆腐肉盒,还是怀孕挑食时的黏玉米蒸糕,都饱含着母亲浓浓的爱。朴实的语言中,情感自然流露,真切自然。

其次,选择独特视角,内容推陈出新。作者表达的主题是母爱,但并没有局限于陈旧题材中的母爱,而是另寻独特的角度,从舌尖上表现母爱。一个小小的取材视角,把文章的思路豁然打开,主题虽然陈旧,但内容却能推陈出新。作者精心选取了母亲为“我”做吃食的不同时期的三个事例:普通的面片汤,繁琐的豆腐肉盒,难为人的黏玉米蒸糕,层层深入地表现了母爱。

再次,入题角度新颖,首尾遥相呼应。文章开头并没有对母爱的长篇大论,而是简单直接地切入主题――母爱,接着点出舌尖上的母爱让人难以忘怀,并用一句诗意的话语引出后文的情节,简单中蕴含着新颖。文章结尾再次点出舌尖上的母爱让人难以忘怀,首尾遥相呼应,结构浑然一体。

【借鉴指津】

作文写作要做到新颖别致,不落俗套,除了要在选材上下功夫,还要选择合适的写作手法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本文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借鉴:

一、材料选择要“新”。 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的材料算“新”;自己最熟悉而恰好又是别人忽视、不太注意的材料算“新”;人们熟知的、自己却有了新认识或新体验的材料算“新”;最近发现的,有时代感,有意义的材料算“新”。但是,选材材料要求新颖,不能脱离真实,不能有编造、猎奇的内容。

二、选择独特视角。作文时,要调动自己平时的生活积淀,即使是大家所熟知的生活细节和场景,只要赋予了独特的视角、个人的感受、深刻的主题,平凡的也就不平凡了,陈旧的也就可以变新颖了。

三、多角度转换思维。生活中的故事以及积累的材料往往包含着多方面的意义,因此可做不同角度的转换运用。在不断的转换中,内容就会变得丰富多样。这种转换就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艺术。这种“创造”和“艺术”,就是对材料做不同角度的开掘,以求新意。

【范文指路】

舌尖上的母爱

文/佟才录

世间的母爱有很多种,舌尖上的母爱最让儿女记忆深刻。那舌尖上的滴滴浓香,氤氲了漫长的岁月,令人回味绵长。

记得小时候,每次我发烧,母亲总会给我煮上一碗面片汤吃。那时家里穷,吃上面片汤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只有爷爷奶奶才有资格每月吃上一次。而家里其他人只能在生病时才有这待遇。母亲和了一个面团,在面板上把面团擀成一个薄片,再用刀划成一个个宽条。母亲用葱花和白菜丝炝锅做汤,汤沸后把宽条面片揪成一段一段的,下到汤锅里煮熟,放上适量的盐,撒上一些香菜末,一碗香喷喷的面片汤就出锅了。母亲把面片汤端给我,让我趁热吃下,一碗面片汤下肚,吃得我满头冒汗,再捂上被子睡上一觉。一觉醒来,浑身大汗淋漓,发烧竟不治而愈。

上高中时,我在县城住校,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学校的伙食不好,上顿炒土豆白菜片,下顿萝卜土豆汤。每次回家,母亲就给我做好吃的。母亲的厨艺很好,总能用最便宜的食材做出最好的美味。那时,母亲给我做的最多的菜就是豆腐肉盒。母亲上街买回半斤五花肉,又买回几块水豆腐。母亲先把五花肉剁成肉泥备用,然后把每块水豆腐切成四小块,再把每一小块中间部分掏空,变成一个没有盖子的豆腐盒,再用肉泥去填满豆腐盒,最后把豆腐肉盒放锅里红烧。

我怀孕那年,回娘家小住,特别想吃煮黏玉米。母亲为难地说,节气还未到,玉米粒刚灌浆,嫩得很,不能吃。我却非要吃不可。母亲只好去田里掰回一些黏玉米架锅给我烀。母亲把烀熟的黏玉米拿给我吃,一啃一股水,没有一点滋味。我气呼呼地把黏玉米扔得老远。母亲小心翼翼地说:“要不让你爸进城给你买吧?”我把脸拉得老长说:“不吃了。”孰知,翌日我午睡醒来,一股清香的煮玉米味扑鼻而来。母亲捧着一个浅黄色的蒸糕给我:“闺女,刚出锅的,快吃!”原来,母亲把嫩黏玉米粒打成浆汁,然后铺在黏玉米的叶子上,放在蒸屉里蒸熟,把黏玉米浆汁多余的水分蒸发出去,加之黏玉米叶子清新的味道,一块软软的黏玉米蒸糕就成型了。我咬了一小口,一丝清香甜润在舌尖上滚过并迅速弥漫开来,糯糯的、柔柔的,太好吃了。我一把搂住母亲的脖子,说:“妈,你真聪明!”

舌尖上浓浓的母爱,已随着时间渐行渐远,但每当想起,总有一缕温馨和美好涌上心头,让我咀嚼一生。

(选自《人生十六七》2014年第11期 )

【我仿我秀】

雁走秋临

山东省高密市豪迈中学 王 瀚

天上阵阵雁声划过,秋天也如期而至。伴随着闷热的离去,凉爽缓缓归来,秋天多了一分神奇的色彩。

路上,人们的衣裳已悄然加厚。纷纷黄叶舞落其间,如同一位位舞者伴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当它们的舞蹈结束,大地也穿上了厚厚的秋衣。路旁,一簇簇野菊开得正盛,在万物凋零之时,它们却迎来了自己的美好时光――瞧,它们正在摇动着小小的身子,向天空的云打招呼,向过路的人送笑容。遥望田野之间,到处一片空旷,新翻的土地着黑黝黝的胸膛,在土层的下面,埋藏着正在为冲破土地的束缚而积蓄力量的麦种,想到再过短短几天,土地上就会呈现出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我们心中多了一些期盼。

小河间,那源源不断的水流冲走了夏日的汗水和污垢。漫步溪旁,听着“哗哗”的水流声,欣赏着秋风秋色。清澈的河水伴着秋风,那洋溢在脸上的清凉,令人陶醉痴迷。鱼儿在水中嬉戏,也许是秋天的到来让它们兴奋激动,也有可能在举行夏天的告别会,它们一会儿到这看看,一会儿到那看看,玩得不亦乐乎。

森林中,阵阵鸟鸣掠过,小动物们正为冬天的生活辛苦地储存着粮食,小松鼠找着树下的坚果,蚂蚁们正勤劳地搬运食物,连树叶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家,它们伴着秋风,飞来飞去。有的飞到了河里,有的跑到了田野间为麦种取暖,有的和风姑娘一起旅游,乖乖地陪伴在风姑娘身边。走在小路上,脚下的树叶被我踩得“嘎吱嘎吱”响,倚靠在树下,享受着秋天的静谧与清爽。秋天其实就是美好文章的过渡句,它承接着春夏的果实丰收,又为冬天的到来做好了美丽的铺垫。

树林、小河和田野是诠释美丽秋天的最好地方。这里有着秋天的一切景色和活力。这里使人放松、快乐、悠闲,在春夏积累的辛劳,会在这里释放得一干二净。秋天是美丽的,是快乐的。它为人们带来了秋的收获!

人们爱着这如期而至的秋天,因为它是人们心中的一缕期盼,一丝希望……

【针对点评】

“雁声划过,秋天也如期而至”一句简单的开头,拉开了秋天的序幕,作者用诗意般不疾不徐的语言描写了秋天到来的景致特点,全文满含着对秋天的热爱。

首先,选择景致新颖。作者选择材料并没有从常见的秋天的丰收、秋天的天空入手,而是独辟蹊径,选择了秋天的田野、小河、小动物等,从细微之处表现秋天的特点,如野菊的摇曳、麦种的努力、鱼儿的欢悦、动物们的准备和落叶的归宿等。细小新颖的选材,让文章多了一份悠闲的秋天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