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信息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范文1

 

2015年浙江新高考教育教学政策首次学考和选考10月30日开考,目前信息技术考试学科进行理论测试。信息技术取得好成绩,不但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学生对高考的自信心,而且让信息技术教师有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有了更大的压力。信息技术老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好新课与复习的关系,上好复习课,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我认为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吃透考纲,制订良好的复习计划。

 

一、研读纲要,夯实“知识点”

 

浙江省高中从2015年10月开始实行“全科开考”信息技术作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组成部分并列入7选3科目,浙江省普通高中考试标准中明确规定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统一考试考查内容为《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算法与程序设计》两个模块。技术学科的试卷由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组成,各占50%,从2015年10月试卷来看信息技术由12个选择题17个非选择题组成,其中选择题10、11、12和非选择题16、17两题为加试题,其主要内容为:文字图表处理和数据管路、VB程序设计、多媒体作品设计制作。其中VB程序设计占的比例很大,对于加试的5个题目中有四题为VB程序题①。

 

现在高中针对新高考的政策均在实行走班制度,对于要进行选考的学生除了要进行基本的学考复习外还要拓展加深,尤其是对VB这个模块的测试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从而削弱了纯技术操作。无论学生、老师,在复习前及复习中,都要针对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抓住每一个小节的各知识点及重难点,将课程结构梳理清楚,构成一幅完整的结构知识图,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精益求精。在复习中,一定掌握好基本要求知识,重视基础性操作题。

 

二、理论、实践双基复习

 

信息技术选考测试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材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尽力做到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又让学生应用于实际,力求做好每个章节、每个小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概括,力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配以相应的习题进行巩固训练,加深理解。

 

在2015年10月的测试中,“文字图表处理”并没有和其他软件结合考试,但我认为接下来考试很有可能就会出现软件间的综合运用,比如可以将“EXCELE和ACCESS”或“EXCEL和WORD”这样的软件组合方式呈现考核题目,注重软件中的综合运用,提高综合素质。我觉得复习时可以分模块,例如可以将EXCEL和ACCESS分开复习,不要同时复习,这样学生很容易混淆,但在练习课的时候,可以将软件间综合运用起来,还可以将这两个软件与WORD联系起来。例如(图1)和(图2)这两张差不多的表格,看起来相似,让学生找出区别,从而让学生区分EXCEL和ACCESS,在复习了两个软件后,我们再将其与WORD联系起来。

 

比如有这样一个题目将ACCESS的数据转到EXCEL中,利用EXCEL创建图表,再将图表转换成JPEG格式插入到WORD。在这样的一个题目里便涉及四个软件的综合运用,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比较高。

 

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操作相结合,不能单讲单练,要精讲精练。在讲解时要有针对性,学生普遍做错的题目要讲解后再重练,除重难点外,关键还要讲清解题的思路及注意的问题,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交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相似内容归纳拓展

 

在复习中,既不能有知识的盲点,又不能满天撒网,对同类型的题目必须精挑细选,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过多地做同一类型的题目,这样不利于提高解题能力,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如VB语句Text1.text=“hello!”用于在文本框中显示字符串,该语句“Text1”是(?摇 ?摇)

 

A.属性值?摇?摇B.对象名?摇?摇C.属性名?摇?摇D.类名

 

此题答案选择B,这是一个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核心的理解的一个应用,对于这个知识点是VB这个章节入门的难点,也是学习VB的起点,对象由属性和代码构成,在VB中,正确区分对象、属性、属性值是编写代码的开始,语句Text1.text=“hello!可以描述成“对象名.属性名=属性值”。

 

在2015年10月的试卷中的加试题的VB部分,考到对分查找、冒泡排序和提取字符串等一些知识点,如第17题:

 

加密过程前3步,其实就是将字符内码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的过程。如图:

 

就是采用除16取余法,将十进制内码转十六进制。

 

(只有两位,所以两步就行)

 

如图例子中:

 

自定义函数Code2Char( ),转换成对应的加密字符。所以①答案很明显:求加密前字符串长度即:n=Len(s)

 

单就这一小题涉及进制、长度等一些知识点,加试题考的就是知识点间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在平时练习中,很多练习都是来自网络或模拟系统,很多题目都是相同或类似的,这样漫无目的大批量地做练习,是相当浪费时间的,因此我们可以将相似内容归纳拓展,比如在2016年台州市信息技术模拟试卷中: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

 

从此题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掌握VB大部分基本概念,没有必要每个概念逐步演练,这样的综合题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和区别各概念间的关系,我觉得可以自己编制一些操作题,把大部分的知识点、操作点综合编制在一套试卷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加深认识各个软件,因此要加强专题探究性训练,让学生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够对一些知识进行归纳,能够探讨某些题型的解决技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效训练学生自主梳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适时考核,提高成绩

 

在整个复习阶段适当穿插考核,每个月复习过后,让学生考核一次,教师批改成绩,让学生对自己的复习成效有所了解,当然必须配以适当的上机操作练习,不能单单空讲理论,在选考到来之前,再安排更正式的模拟测试,一是为了让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学业水平测试有所适应。二是将考试成绩将被传达给老师和家长,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五、分层教学,提高效率

 

就目前的学情来说,高中信息技术选考复习课要以理论为主,但必须辅以上机操作,不能纸上谈兵,毕竟考试是为了让生活能更好地实践,但我校学生来自农村和城市共同组合,课堂上还是存在一定差距,有一些基础差的同学,尤其是女同学,他们不会做练习也不会询问老师。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将练习题目设置成难易两个层次,还将上机操作题目配以“学习任务单”(写上详细操作步骤),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强一些操作薄弱同学的自信心,还可以对一些学生“开小灶”,甚至可以手把手、一对一地教,在上机操作的题目最后都配以相应的理论题目或知识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思路,增大思维量。

 

对于复习课的个别指导教师将忙不过来,我采用了分层教学和小组协作的方式,将一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安排在有能力帮助其他同学的旁边,让他们结成学习伙伴,共同完成任务,优生“发挥才华,以强带弱”,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学有所得,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可以培养后进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成绩,在学业水平测试中顺利通过。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与选考是相辅相成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更应该注重教学过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在高中的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教学;实效性;对策

1改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随着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教学中不断催生出新的教学方法与新的学习方法。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学习方法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有着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的含义,因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面临新的情况,必须要有新的方法加以应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及向学生传授最先的学习方法。

1.1借鉴IT行业的先进经验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与IT行业的兴起紧密相关。我们都知道IT行业是一个更新速度快,创新能力高的行业。随着IT行业的不断发展,IT行业不断总结出的新的经验。那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适时引入IT行业的新经验,力求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IT行业是信息技术的实践,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理论源于实践,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IT行业的最新进展,实现教学与实践的同步优化。

1.2构建新的教学支架

教学支架是教学平台的形象化说法。所谓的教学支架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向上发展的学习平台。借助教学支架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一步一步地向上发展。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支架是一个动态化的平台,学生在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的时候,需要在原有的支架上再搭建新的支架,以此类推,形成不断向上发展的态势。教学支架的搭建包含搭建、学习、探索和评价等几个环节。在搭建教学支架的环节中,教师要善于使用信息化认知学习工具,如概念图、时间线以及矩阵模型等。通过这些信息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教学支架上的学习任务。

1.3准确把握教学的量度

时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是教学内容相对匮乏,以及教学安排比较零散。这个就给教学带来了一个很为难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无法准确把握教学的量度。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教学安排都很重要,这可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教学内容则是教学任务的核心。如果在这两点上出现问题,那么教师就很难对学生进行系统地教学。在这样的状况下,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补充教学内容,并做出合理的教学安排,以此推进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才能存在提高高中教学实效性的空间。

2科学的评价是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到教学中,教学评价已经成为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能够从学生那里得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对接下来的教学做出调整与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对于学生而言则是认识、肯定、改善自我的途径。学生们在立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上,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不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此来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要重视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争取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做到不丢下一名学生。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单一地进行,而是要寻求多元化,这样才能符合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全面、准确地反应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元化体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层次上。在传统的单一评价体系中,教学评价往往由教师做出。我们都知道,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存在师生互动,还存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存在学生现在的自己与以前的自己之间的互动。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中,既要有教师评价,也要有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

3责任感的培养有利于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人才。不可否认,教学的关键在于传授学生一定的知识。然而,传授知识并非教学根本,尤其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的核心应当是落实责任感意识的教育。为何如此?我们都知道,如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早晚会成为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将渗透着信息化的痕迹。也正如此,信息化犯罪成为危害社会的顽症。信息技术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就在这短短数年,信息化犯罪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已经不止数千亿美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不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那么一旦学生走向信息化犯罪道路,那么高中信息教学难辞其咎。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责任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那些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事业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能生硬地告知学生要具有责任感,这样的方式非常地抽象,而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向学生展示承担信息技术责任对社会的发展是激极其重要的。总之,当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已经逐渐走向良性发展。我们认为,通过改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个对策,可以逐渐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

引用:

[1]方志明.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评析与应用[J].策略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

高中信息技术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堂教学

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响亮口号的推进,信息技术被推广到了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在当今的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信息技术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教育有了自己专门的研究领域和应用方向,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教育是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其他课程教学效果的有益手段。笔者根据自身的高中信息技教学实践经验,认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做好的工作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教师要把好信息教育的关口,其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的意识,最后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彻底渗透进去。

一、教师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促进者

如今,基本上每个高中学校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并且配备了一系列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设施设备。但是有了这些设备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的主动参与,只有有了教师的参与,才会把这些设备变成活的东西,变成可以让学生操作和利用的东西。所以说,教师是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领头人,离开了教师,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无从谈起。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学生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才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应该如何学习。学生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取知识,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讲,知识就是信息,可以说,学生获取知识就是获取信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树立信息观点,明确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元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从网络信息的角度出发,要获取知识不能仅仅盯着课本和教科书不放,因为这是片面化的做法。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树立一种大知识的观念,知道信息的来源是多元化的,一个知识会有不同方面的看法和观点。不仅如此,不同知识会通过网络等信息层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也是一种信息化观点,教师同样要心中有数。此外,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引导观念,让学生在信息来源多元化的情况下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会正确取舍而不迷失自我,尤其要让学生学会拒绝负面信息,提高信息免疫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树立自我学习理念,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利用能力,这样才会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刃有余,才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

从单纯的知识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学生的观念需要及时地调整,教师要促使学生能在吸取课本知识的同时,学会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技术自己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取的信息技术知识,以拓宽知识面,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现如今,还有许多学生没有放宽眼界,仅仅拿着教科书不放,却在平时的测试中,在面对多元的信息时,感觉到“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因此,学生也要及时转变观念,要拓宽知识面,把眼界放宽,树立利用信息技术了解知识、了解社会的意识。学习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它而学习,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工具性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要把学到的获取知识的方法运用到其他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提高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效率。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而且要让学生在学好这门课程的同时,在其他课程中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强自我见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树立一种信息技术学习的理念。

三、课堂教学是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关键

高中信息技术范文4

一、关于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的学习分析

数据处理及分析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这门课程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有很多实用的地方,对于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有良好的掌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学生这部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展开学习分析是很有必要的,这部分内容虽说难度不大,但学生对于这些实用技术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在实际应用中到底存在哪些障碍,这些都是有待具体的学习分析得出答案的。只有对于这些实际情况有准确的了解才能让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让学生对于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有所提升。

在展开具体的学习分析时我给学生出了一道例题:某品牌电脑生产厂商要对某地的经销商的年度销售业绩进行考核以进行奖励,根据表格数据,你认为该经销商是否应该受到奖励?请制作出相应的图表以支持你的观点。

经销商提供的销售数据为:

当地该年度的电脑销售数据为:

我会让学生针对这组数据制作具体的图表,借助图表对数据展开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性问题,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对于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也会考查学生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这个过程中能看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也是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所在。有的学生会在数据处理上出现问题,有的学生图表生成操作很不熟练,还有学生得出图表后不知道应当得出怎样的结论。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具体的,也是教师后续的教学中很有价值的参照,只有通过学习分析技术深入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问题所在,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提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的学习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谈到的数字化图像采集的途径主要有三种:数码相机、扫描仪、网络下载,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途径采集图像最为合适。关于数字化图像的加工需要学生对于photoshop软件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这部分教学内容中图像采集上基本没有太多难点,重要的教学点在于要让学生了解几种基本的图像获取途径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数字化图像的加工处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对于这部分内容展开学习分析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软件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强化学生对于图像的加工处理能力。

在进行学习分析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幅图片,然后提出几个具体处理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图片展开特定的处理。在具体实践中学生在软件应用上存在的问题逐一暴露出来,有的学生在文字添加上找不到地方,有的学生对于图片的色彩调校不知道怎么操作,还有的学生在重新组织图像布局时有很大障碍。问题层出不穷,只有展开实际操作练习才能真实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也才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中存在的问题。任务结束后我会让学生自己总结在处理这张图片时遇到的各种难题,然后会引导他们找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难题是哪个方面的知识点掌握不够熟练,最后会让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

三、关于信息的学习分析

通过信息集成的学习和操作,学生已经能够完成一个比较好的信息集成作品,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关注,是学生在完成作品后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对于普通的信息的方式和方法,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但网络信息的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是一个空白,仅有极个别的学生有所了解,但还不熟悉。因此,本节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新知识,需要详细讲解。对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学习分析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具体教学中我会以如下途径展开。

高中信息技术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理论

信息技术是一门与时代接轨的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提供很大的帮助,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也充满了兴趣。但是从教学成果来看,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却并不是那么理想。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信息技术老师应该好好地反思,在教学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错误。笔者从近几年的教学观察来看,对教学成果不理想这一现象做了初步的总结。

一、影响教学成果的因素

1.学生的兴趣点出现偏差

虽然很多学生都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感兴趣,但是学生兴趣点却出现偏差。多数学生将这门课作为一种放松的方式,在课堂上利用更多的时间上网、玩游戏,而忽略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

2.对信息技术理论基础不重视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和老师并不是很重视理论基础的教学。学生认为学习理论对信息技术没有帮助,且这一环节的学习过于枯燥、乏味,很少有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基础理论。对于老师来说,理论基础不涉及考试,学生学习兴趣缺失,老师教学难度大,因此忽视对理论基础的教学。为什么说不重视理论基础会影响教学效果呢?笔者总结如下。(1)信息技术理论可以为实践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能时,只知道操作的过程,却不知道操作的原理。学的时间长了,有的甚至会忘记操作的过程,那么教学成果便所剩无几。教会学生信息技术理论,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在实践操作中每一步的原理,即便时间长忘记了操作过程,但是只要记得原理,仍然可以进行计算机的操作。(2)信息技术理论可以加深实践的深度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前提是一定要有真理,否则实践便是盲目、没有方向的。信息技术的教学同样是如此,理论基础便是计算机实践操作的“真理”。有理论作为指导,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开发操作过程中的新技能。

3.师资力量欠缺

笔者与各学校的信息技术科老师进行过简单的沟通,发现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教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并不专业,有的学校甚至就有一两名老师,兼顾各个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学任务重,教学模式很难改变,导致教学成果不理想。

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措施

1.重视理论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了解了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就要做到重视信息技术理论的教学。这个部分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过于枯燥,且理论性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在讲述多媒体这一课时,就可以联系计算机所需要的技能进行综合的讲述。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观念的改革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同样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数据表格处理”这节课,笔者就曾利用学生喜欢上网这一特性,将学生分成两三人一组。然后将上学期学生的成绩单作为素材,由学生自己完成成绩单的输入、排列名次、计算总分及平均分等。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的根据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操作,有的直接上网查询具体的实施办法。两三个人一组,在表格的制作中还可以分工合作,将知识了解得更加全面和透彻。

3.改变学生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往的学生评价方式过多地注重学生最后所表现的成果,而很少注重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导致很多学生有抄袭的现象出现,信息技术水平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将考查内容进行改变,既要加强信息技术操作的评价,也要根据学生平时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对信息技术操作的评价,可以采用竞赛、演讲等方式进行。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则不要在乎学生完成作品时间的长短,而应当注重最后完成的质量,以及是否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为保证学生遵守电脑房的使用规章制度,在学生评价环节还应当加入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考查,使学生意识到遵守规定的重要性。

三、高中信息课程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教学成果不明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学生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认为这些计算机技能只要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会用了,没有必要专门学习。事实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信息技术这门课虽然不像三大主课那么重要,但是学好这门课程可以有效地促进三大主科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同样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韩忠强,王世军,董玉琦.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高中信息技术范文6

[关键词] 计算机课程方法

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最本质要求是交流,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席卷全球的信息文化业已形成,并推动着全社会的“文化重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各中小学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次重大举措,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作为当前课程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而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就成为众多教师首先要突破的一个瓶颈。本人认为应重点从下面四个方面做出考虑:

一、灵活教法,提高质量

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其教学效果。例如,实行任务驱动。例如在教学“报刊类文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可以这样引入新课。首先出示两张纸,一张是普通的只有文字的黑白纸,一张是有彩色图片的纸。在内容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让学生比较哪一张比较好看,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有色彩的一张。然后在出示用计算机制作的一份电子报问学生:“现在你们喜欢哪一张呢?为什么?”学生当然更喜欢用计算机制作的具有效果的电子报。教师再提问:“那你们想不想做一份这样的小报呢?”同时鼓励学生说:“其实,通过学习你们也会具有这种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份属于自己主编的小报。”布置一份个性小报的制作,比较符合高中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在这样一个任务的驱动下,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将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课堂气氛讲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可视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讲解“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时,假如单单用语言来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其结果既浪费口舌效果又不好。我就播放远程教学、远程就医、网络游戏、未来数字世界等多媒体视频。通过观看这些视频资料,同学们非常直观地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同时也知道了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和应该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视频播放完我们的课程也结束了,学生也把握本节课的内容,其结果是既省时又省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科学安排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活动就根据学科特点从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等四个方面做出相应的安排:

1.信息获取

信息技术使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可就某个专题展开调查,了解相关网站上的情况,就其更新速度、准确性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更新最及时和最可信赖的网站。

2.信息加工与表达

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可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或加工软件进行信息处理以外,直接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基本方法。教师可以演示并解剖一段实用的计算机程序实例,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使用一种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一个简单问题。

3.信息资源管理

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一个与课程学习有关的专题,分组讨论建立数据库的方法,设计建立数据库的方案。

4.信息技术与社会

从传播结构上看,电话是点对点的信息传播网,广播电视是点对面的信息传播网,计算机网络是点/面对点/面的信息传播网。结合具体实例,讨论信息传播结构的不同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四、未雨绸缪,估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