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的典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鸣惊人的典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鸣惊人的典故范文1

一、在流行歌曲中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

诗词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项目,许多学校对诗歌教学往往采取淡化处理。《语文学习》杂志曾经发起过关于诗歌教学的大讨论,大力呼吁诗教传统的回归。因此,如果从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入手,也许有助于诗词教学。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流行歌曲歌词,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那些歌词追本溯源的兴趣,从而学习古典诗词的内容和技巧。如以《涛声依旧》中的“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来引出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别亦难》来导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二者异同,来加深对古典诗词特点的认识。然而,古典诗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毕竟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有着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在表现主题上,现在的流行歌曲比古典诗词对情感的态度更为开放,个人化的东西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而古典诗词中写个人情感大多极尽含蓄之能事。在语言表达上,古典诗词对格式多有严格的要求,遣词造句十分考究,而现代流行歌曲的语言则以现代白话为基础,更为直白,也更加口语化。在这种比较下,能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二、在日常广告中学习修辞

选用广告语作为修辞教学的例句,会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广告的最大特点是千方百计引起观者、读者的注意,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购买欲望。因此,为了达到一鸣惊人的号召效果,各种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运用相当普遍:既有严谨、工整的精雕细刻式的成语、联语、排比句,又有综合比喻、夸张、拟人、典故等修辞手法的不拘一格的自由体。如眼镜的广告:“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你的灵魂,请为你的窗户安上玻璃”。前者对仗工整,后者用的是比喻兼拟人的修辞手法,可谓比喻得当,拟人得体。类似的还有:“一明(鸣)惊人”(眼药水)用的是成语谐音。“秦镜如悬机关参透,庐山在此面目留真”(照相机)的广告语中包含“明镜高悬”的典故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诗句。除了修辞格之外,还表现在修辞策略的运用上。如乐百氏纯净水广告:几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到大自然的山顶,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只见黎明拿起乐百氏:“乐百氏纯净水,和我们一样,经得起纯净考验。”然后打出字幕。该广告在纯净水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了意义联系,同时也在纯净水与青春、活力、单纯之间建立了意义联系。这就是典型的广告修辞策略:把一种附加的意义(所指)人为地嫁接到产品(能指)上。

明确了广告语的写作特点,借鉴大量优秀的广告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广告语的创作。这种创作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利用修辞手法。

三、利用影视引导学生读原著

影视在本质上与文学须臾不离。近来,影视更是与文学频频“联姻”:电视散文、文学TV……然而,也许是先有文学后有影视的缘故,通常,人们的思维更多的是想到影视依赖文学,至于影视“浇育”文学,似乎并未得到更多的关注。实际上,影视与文学的亲缘使两种艺术优势形成互补。一方面,文学为影视剧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剧本,众多文学名著及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使更多的人有机会领略到名著的魅力与风采。从“四大名著”的不断改编、重拍到如今流行大江南北的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都成为影视题材。继音乐电视走红后,能够表现文字意境美的电视散文、电视诗歌也走入荧屏。

一鸣惊人的典故范文2

【关键词】 播音主持;声音艺术;传递美;弘扬美

播音主持,是以声音为载体的新闻传媒人,从事的是用声音艺术,即“用有声语言传播信息的专业”。播音的作用,在于用声音调动受众的聆听意识,以声音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完美结合,达到人们在获取新闻的同时,同步享受美。

万物归音,声音作为交际的最主要工具,人们不可一时或缺;声音作为创造美、释放美、享受美的激素,本身是美化生活、激越人生的艺术。

一、享受美是人之天性,声音美是美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子曰:“食色性也”,诗云:“情发于声”。孔子认为美产生于自然,生活需要美是一种自然,人作为万物之精灵,七情六欲是客观存在,不必、也不能回避。《诗经》更进一步阐明,人不同于物,作为生命体,是有感情的动物,而有情即有声,以声表达,闻声体味,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我们看古人是怎样界定声音的,《礼记・乐记》讲:“人之心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样“声”的概念出现了。这里面“心而动”是关键,要害在于“物而动”、“形而声”是自然现象,只有心动互感,才能无声变有声,激活自然意义上的声。且不说人之声,就是自然之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领悟,更不说汉藏语、拉丁语、阿尔泰语等等之间的区别了。谁都知道雨有声,“雨打芭蕉”的意境,李清照笔下是“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得出的是“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的长叹,而杜甫心生的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一悲一喜,天壤之别,这就是说“声”与“感”是一对矛盾,二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事,最能说明问题。船行旗飘,两个僧人以此相争,一说这是风动,一说这是旗动,惠能听之,一句“仁者心动”语惊四下,啥意思?也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你们的心在动!这从视觉角度,印证了一个浅显道理,“声”只是一种听觉印象,不过是“形于动静”那么简单。

现在的潮人们,常用一句潮词――“第六感觉”,第六感觉是一种抽象的意想,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可是人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因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功能,才会有美景、美声、美味、美感,甚至美色,“声”只是声与感的第一交感,是声音的原始阶段。

既然有了声,那么它会如何发展呢?我们还是看《礼记・乐记》怎么说:“声相应,故之变,变成方,谓之音”,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声也有规律,《说文》讲得更清楚:“声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这样声的中级阶段,“音”出现了。音字从一,有节之义,节之节奏,就不是单调的声了,音有之韵,这是人们作为听觉艺术拥有者的必然选择,“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礼记・乐记》给得这一答案,也是享受声音艺术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有了声音当然没完,我们看《礼记・乐记》怎讲:“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旌,谓之乐”。当声音依一定的韵律咏叹,并伴着举戈持盾之舞,伴着挥羽(鸟羽)、击尾(牛尾)之舞,就再美不过了,就是乐了!正像《毛诗序》所言:“动于声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由声到音,有了声音;由音到乐,有了音乐;这是声音的自然运用与升华。

中国乐出现的标志是“五音”的诞生,宫、商、角、徵、羽,1、2、3、5、6,分别从土、金、木、火、水自然属性特征来体现音乐特色,我们常说音乐无国界,五音记谱是人类早期划时代的文明遗产,是中国为人类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它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声有形,可依形而循。从周武王与姜太公有关五音对话的记载,我们发现,我们的祖先对声、音、乐的拿捏把握十分到位,而有关声、音、乐的不同成语,更印证了这一点:

声: 音: 乐:

唉声叹气 德音莫违 改弦更张

不动声色 靡靡之音 高山流水

沉声静气 笙磬同音 黄钟大吕

大张声势 天籁之音 胶柱鼓瑟

低声细语 五音六律 曲高和寡

L声鹤唳 弦外之音 下里巴人

疾声厉色 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假誉驰声 正声雅音 阳春白雪

娇声娇气 郑卫之音 异曲同工

金声玉润 足音跫然 钟鸣鼎食

这三组分表声、音、乐的成语,我们可以看到意境层阶递进的雅韵,会油然产生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反映本真的声,反映韵味的音,反映美轮美奂的乐,各有千秋,给人一种心智的启迪。

二、追求美声是人之本能,声音是传递美的纽带

《尚书・舜曲》:“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律,律和声”,说到底是对美的动态揭示。声音美不仅仅在于美声的产生,而在于对声音质感的欣赏和领会。我国古代伯牙鼓琴,钟子期:“巍巍乎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点评,有了“知音”一说,钟子期殁,伯牙破琴绝弦之举,也是出于无奈:无知音,难道要对牛弹琴?所以说声音美,不能满足于自我欣赏,而要立足于打动受众,这也是传递美的真谛。

我们说以声音传递美,从形式上有艺术与生活之分。言为心声,声音组成语言,语言是高级的实用声音,播音主持用声音的穿透力,简明地阐述现象,更可用声音的感染力,传导感想。言为心声,这就是肺腑之言。之所以感人至深的道理。《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说明声音是用于揭示或抒发人之情感的。我们经常讲唐诗宋词,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唐诗宋词是首先用来咏诵的,所以才会有平仄、押韵、格律的严格要求,以唐诗宋诗的声韵之美,满足人们的听觉享受是为初衷。史上著名的“旗亭画壁”典故,将声音美的意境演绎到了极致。唐时,著名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王昌龄、王之焕饮酒会诗,以梨园伶人吟唱各自名下作品赛诗,成历史美谈。

正是人们注意到了声音的魅力功效,由吟诗到朗诵,个性表演可谓炉火纯青,而声音的公共代言功效,更通过播音播报后来居上,以至于播音学之类专业应运而生。从1906年美国纽约圣诞前夜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广播,到1920年美国匹兹堡第一座广播电台建立,声音传播的时空边界被大大拓展。1928年美国纽约第一次电视播报试验的成功,电视播音的音像立体效果,开创了声音艺术之美的新时代,进而俘虏了几乎每一个现代人。

当然声音美也是有规范的,更有赖于个人素质修养。如语言表达的情怀,真、善、美的动机很重要,这叫以情感人,是前提;言语谈吐时的精神风貌,阳光自信的精、气、神很关键,这谓之为自然风格,是保证;善于调节声音的节奏、力度、旋律,应用自如的功力,是技巧。

《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天籁之音,并非是杜甫“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天外之声,而是日月精华的声音,是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语蝉鸣,将自然之趣定为声乐的最高意境,是天人和谐的哲学反映。籁简单而言,就是孔洞发出之声,后世人们还形象地把古琴比作天籁,把土埙之音比作地籁,把昆曲之音比作人籁,这样过于写真具体,反倒少了几分梦幻浪漫。

三、播音主持声音艺术的运用

说的比唱的好听,本是句贬义俗语,却从反面为声音艺术创立了标杆。由于唱、诵大都功在表演,而说却是声音语言艺术的行为自觉和生存基本功,只要我们善待声音,用心说话,完全可以做到说的比唱的好听!

首先,注意语气腔调。《孟子・告天下》:“之声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什么意思?声音是有颜色的,这个颜色就是态度,话一开口,唔唔哼哼,一副漫不经心、我知天下的傲慢态度,于无声处失风范,未入正题已疏远了交际距离。俗话说的好:“锣鼓听声,听话听音”,强调的是态度,也暴露真与假、好与恶。还是俗话说的好:“有理不在声高”,即使急于表白意愿,也应和风细雨,于细微处见精神,而不能以疾声厉色破坏对话交流的起码氛围,不至于言不达意,失去初衷。

其次,注意遣词造句。声音是艺术,语言更是艺术,语言靠声音传递,声音以语言展现,片面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没那必要,况且我们没有杜甫此等水平;“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时下我们也没有贾岛苦吟诗人此般闲功夫,但遣词造句还是马虎不得。有一笑话说明用语的厉害:一哥们请客,四位客人三人落座,一位久等不至,主人自言自语:“该来的怎还不来?”坐下敏感的一位仁兄,随即礼貌告辞,心中暗自不悦:难道我是不该来之客?主人一见等的人未来,来的人又告辞,情急之下脱口而出:“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位仁兄一听不是滋味:不该走的走了,该来的不来,我岂不是多余之人?看来我是该走之人了,坚决告辞,主人急了上前劝拦:“我不是说你呀。”最后一位朋友一听:不是说他,那只有是指我了,看来不走还真是不行了,甩门拂袖而去。好好的一片心意,竟不g而散,留下一辈子的心结,好不伤感。这就是说,既然是声音,就必定有和音与噪音之分,有雅言与恶言之分,出口伤人不行,失语伤人也不行。

第三,注意情感色彩。所谓声情并茂是也!科学讲,声音是有感情的,这种情感来源于乡愁记忆。“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为什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此时有声变无声了!我们用语言交流,要社会性,也要人文性,有时一句个性语言表达,往往会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1986年,大陆导演杨光远拍了一部反映正面抗战的电影《血战台儿庄》,这是大陆第一部不骂、不骂的抗战片,蒋经国听到后,按捺不住,也要片观看。电影中血腥的搏杀场面,没有打动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但当看到电影中一位陕籍老兵在战争间歇,用柳枝制的土哨吹奏陕北民歌“绣荷包”时,当乐曲声化作浓浓的乡音乡韵、乡情亲情,从可怕的战场宁静中喷薄而出时,台下的蒋经国已是不能自已,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家国情怀!于是在他逝世前三个月的1987年10月,开放在台湾的大陆老兵回乡探亲,台湾海峡从此天堑变通途,《绣荷包》的美妙声音,因此成为中国人永远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