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战争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战争的诗歌

关于战争的诗歌范文1

论文关键词:天津市房地产价格波动,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目前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投资模式、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有重大贡献。同时,房地产业又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一个区域的房地产价格水平应当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相制约。

在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其与建筑业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容忽视。根据数据显示,建筑业发展对于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建筑业作为房地产业的支撑性部门,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房地产开发通过建筑业对地区经济发展也能起到很大的间接性的拉动作用。房地产业作为建筑业的上游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情形决定着建筑业的兴旺与否,因此二者密不可分,要积极发挥协调作用。

另外,房地产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社会生产部门,与其相关联的产业部门也应当中类繁多。下面则通过价格波及效应对具体产业部门的影响进行定量计算与分析。

2 天津市房地产业的价格波及效应计算

根据《天津市200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中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利用公式4.1计算房地产业提价对其余部门价格的影响。把计算结果按照房地产业提价1个货币单位对其余部门价格影响的大小进行分类,结果如表4.1所示。

表1 天津房地产业提价1个货币单位对其余部门价格影响大小分类

相应提价

部门

部门分类

相应提价

部门分类

相应提价

>0.03

(9部门)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0.03868211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105699778

金融保险业

0.062502663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0.04994571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0.031450885

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

0.03825511

其他制造业

0.030063136

邮政业

0.030643094

住宿和餐饮业

0.052135907

0.01~0.03

(23部门)

农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纺织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005~0.01

(7部门)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旅游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其他社会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非金属矿采选业、

(2部门)

金属矿采选业、废品废料

由表1可以分析出,我国的计算结果中提价大于0.03的部门中可以发现金融保险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邮政业受房地产业影响较大,这些部门中多属于第三产业,也包括少部分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各部门的业务范围与房地产业紧密相关,我们也不难看出,关系到城镇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如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都直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着紧密联系,这也和上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中,商品房价格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Granger原因的结论相一致,说明商品房价格确实会影响到城镇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情况。因此,房地产价格的提升必然会导致上述各部门的产品提价。而第二产业相较之下受房地产业提价的影响较小。

3 小结

与房地产业关联较大的一半为第三产业中的相关部门。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第三产业对房地产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中均能占据较大比重,或者其从事的相关业务范围与房地产业有密切联系,因此,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其相关部门的提价。第二产业收到房地产提价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参考文献:

[1]天津统计局.天津统计年鉴[M].天津: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沈悦,刘洪玉.住宅价格与经济基础面: 1995 —2002 年中国14 城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 (6):78-86.

关于战争的诗歌范文2

    地方文献是反映一个地区文化氛围高低的标尺,又是表示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象征,更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所谓地方文献,具体讲就是记述地方情况,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献,大致可包括两个方面:1.本地人的著述和本地区正式、非正式出版的各种不同载体文献资料。2.反映本地区情况的外地人的著述或外地出版物。因为地方文献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展示、利用工作,不仅对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极为重要,而且对发展本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尤其重要。

我馆所在地——泰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上的泰州,不仅交通发达,经济繁荣,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被称为“汉唐古郡、淮海名区”,区内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唐代书法家张怀、宋代教育家胡瑷、明代哲学家王艮、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清代艺术家郑板桥、文论

家刘熙载、评话宗师柳敬亭以及现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中科院院士朱亚杰、夏道行、支秉彝……等都是泰州历史上文化、科学界名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灿若星辰的著述,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为推动人类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仅我馆目前保存完好的各种古代地方文献资料就有700多种,2000余册,其中被收入《全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就有10余种。解放前相继任我馆馆长的夏兆麟、陆铨两位先生,收集地方文献十分倾心献力,夏先生辑著的(耐庵丛稿),其中18种为地方文献,陆先生所辑《泰县著述考)等均具有较高的史料、学术价值,成为当代地方史志编辑、研究工作必读的参考资料。

在我馆老一辈工作人员致力于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的启示与激励下,我们在收集地方文献方面也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地级馆成立以来,我们认识到市馆服务的区域更广了,收集地方文献的范围也应扩大到所辖四市两区。为了把新建的地级市—泰州建成文化大市,更好地宣传泰州,使人们了解泰州,弘扬泰州人的文化科研成果及其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加强了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在海内外泰州人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下,短短的三个月中,共收到140多位泰州籍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从四面八方寄来的各类著作510多册,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论文80余篇,国庆50周年前举办了“当代泰州人士著述展”。时间之短,成果之大,足见泰州人士热爱家乡之情深,也是我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总结起来,我们在征集地方文献工作上主要抓了如下几点:

1  领导重视,专人负责

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能只靠别人送书上门,应该选派事业心强的专业人员专职或兼职此项工作,在广泛性和主动性上狠下功夫,要克服怕麻烦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积极想办法寻找线索,一有线索就跟踪到底。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利于熟悉业务,坚持不懈地开展工作。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我馆还是从信息参考部抽调了一名有事业心的老同志专职此项工作。

2  多方联系,搜集线索

征集地方文献没有线索等于大海捞针。图书馆工作者应主动与市科委、史志档案办公室、政协文史委员会、哲社联、科委、科协、文联、出版管理部门、大专院校、重点中学等单位联系,宣传征集地方文献的意义,求得支持与帮助。我馆先后到市科委、市文联、市侨联、文化局等单位宣传收集地方文献是功在千秋的文化积累,使他们提高了对图书馆的认识和了解,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市科委毫不吝啬地提供了人才数据库原始资料,市侨联把在海外的泰州人花名册毫无保留地借给我们,市文联、文化局也提供了几十位作家、艺术家的通讯处,使我们初步掌握了500余名泰州籍高层人士的情况。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征集工作,我们还在《泰州日报》刊登了征集地方文献启事。信息发出后不断有人来信、来访、赠书。海陵区消协戴峻翔得知这一信息后,不但送来了自己的著作,而且推荐了两位在外地的泰州人,经我们联系,也相继寄来了他们的著作。

3  大力宣传,广泛征集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不够,公共图书馆的知名度较差,社会地位较低,单靠图书馆发公函,征集地方文献力度还不够。为了增强号召力,我们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宣传征集地方文献的意义,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市委宣传部、统战部、市科委、市文化局、市文联、市侨联6个部门联合发公函,开展征集地方文献工作,市图书馆向全国各地和侨居海外的500位泰州籍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发出了征集公函,得到了广大泰州籍人士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全国各地和侨居海外泰州人,怀着对家乡的一片深情,从祖国首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黄土高原、海峡两岸、大洋彼岸、四面八方寄来了自己的著述,以表达“泰州游子”远离家乡的赤诚之心。其中有夫妻、父女、父子一起赠书的,有为其亲属赠书的。最小的赠书者只有12岁。最多的一次赠书是十多位泰州籍作家集体赠送自己的新作40余册。最令人感动的是中科院院士朱亚杰的遗孀85岁高龄的杨岫云女士收到征集信函后,因朱院士所有书籍都赠给了生前任教的石油大学图书馆,她怀着对家乡的一片深情,不因年老体弱专程到出版社购买了价值2000多元、由朱院士主编的《化工百科全书》20卷寄赠给我馆;以后又寄来7册朱院士的著作。来信中充满深情他说:“区区小礼,谨表对家乡热爱之寸心。”市委副书记邵军赠书把这次征集活动推向了,邵书记不但赠送了自己的著作《泰州札记》,而且将5000元稿费购买的200册图书赠送给我馆。这些为家乡征集地方文献尽心尽力的生动事例不胜枚举,充分体现了“泰州人”对家乡的一片深情厚意。

4  举办展览,扩大影响

开展地方文献的征集、收藏工作,增加藏书,搞出馆藏特色,这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展示、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为了使人们了解泰州,宣传泰州,弘扬泰州人的精神成果及其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反映泰州这块“人文荟萃,人杰地灵”的文化氛围及文明程度,激发泰州人“热爱

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生动的理想教育,以起到鼓励当今,启迪后人,开拓未来,留芳千秋的积极作用,我们在国庆50周年来临之际举办了“当代泰州人士著述展”。展览共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三个部分,展出了135位泰州人的小传、形象和他们的著述、画册、专利证书、获奖证书等。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市文联、市侨联等有关领导参加了揭牌仪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国庆节以来参观展览的人络绎不绝,被几十块电脑制作的精美的展牌所吸引,被泰州人的著作所迷恋,都为自己是“泰州人”而感到自豪。原来不知道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这一信息的人通过展览,也陆续送来了他们的著作,展览扩大了影响,提高了图书馆的知名度。

5  长期积累,开发利用

办任何事情都应贵在坚持,不能虎头蛇尾。收集地方文献也应这样。为了不断积累泰州地方文献,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我们将继续收集征集线索,到重点中学、大专院校收集历届毕业主中高层人士通讯录和所辖县级馆联系交流征集线索,继续有针对性地寄发征集公函,继续和有关人士保持联系,争取在近年内进一步扩大成果,将图书馆所有的地方文献都集中起来,加以整理,建立一个地方文献陈列阅览室。“当代泰州人士著述展”展牌将逐年增加,拟将10个泰州籍院士的资料收集

齐全,设立“泰州籍院士廊”对外展示。充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把地方文献阅览室建设成为我市青少年“爱家乡,树理想”的教育基地,为宣传人文荟萃的泰州增设一个常年对外开放的窗口,为本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关于战争的诗歌范文3

摘要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中大量使用白色的意象,如白色的雏菊,白色的霜冻,身穿洁白婚纱的新娘等。诗人以这些白色意象象征爱情和死亡,从而深化了她的诗歌主题。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诗歌 白色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生前默默无闻,终老独身,死后被发现留下了近两千首诗歌和一千多封信件,后来陆续结集出版,倍受评论界好评。狄金森终身未婚,从30岁开始一直到她去世为止,她永远都身穿一袭白裙。女诗人对白色的情有独钟也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白色的鲜花、白色的霜冻、白雪、一身洁白的新娘等白色意象,在其诗中比比皆是。许多评论家都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但是究竟是为什么,狄金森却从未向世人袒露心曲,评论家们为此各执一辞,但却未能达到共识。著名评论家查尔斯・安德森在他的专著《惊奇的台阶》一书中曾说:

“白色对狄金森的重要性是难以一言蔽之的,白色渗透在她所有的作品中,具有多层含义:有时她用白色喻指死神,‘白色的掠夺者’,有时喻指上帝,‘白色的造物主’,在她写了那首‘白色拣选’的诗歌后不久,她从此直到去世的最后二十年的日子里只穿白裙,这其中的含义是耐人寻味的。”

笔者认为,狄金森的诗歌中的白色意象,是与死亡,爱情,自然等主题紧紧相连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狄金森诗歌中的白色意象来解读她的诗歌主题。

一 白色的雏菊

狄金森喜欢鲜花,也经常在自家的花园里劳作。在她的诗歌中,提到的鲜花种类不下20种,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花有5种,即玫瑰,雏菊,三叶草,水仙花,百合。而她本人又较为偏爱白色的花,如雏菊和百合。

在美国传统文化中,雏菊一直是纯洁无邪的象征。雏菊的白色花瓣使人联想到纯洁的少女。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狄西・米勒》中的女主人公狄西与雏菊同名,她天真纯洁,不谙世事,最后成为上流社会尔虞我诈的牺牲品,长眠于开满了雏菊的墓地。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雏菊也和墓地等死亡场景同时出现,因为雏菊是狄金森家园附近最常见的野花。而每年春天,教堂的墓地周围满眼都是白色的雏菊,所以,诗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将雏菊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狄金森喜爱雏菊,在诗歌和书信中也经常提到这种花。在她1858年―1861年期间的三封写给一位她暗恋的“导师”的信中,她将自己称为“雏菊”:

“如果我一身洁白地向你走来,你该怎么对待我呢?雏菊会让你失望吗?不,不会!也许不该告诉你,你并没有来,也没有告诉我为什么不来。”

这些信似乎是失恋的诗人在诉说自己的心情。“我们可以在天堂里碰碰运气”,“请宽恕……在进入坟墓之前”这些字眼表明了诗人对尘世的爱情已经绝望,寄望在死后与心爱的人团聚。

在狄金森四首关于“雏菊与导师”的诗歌中,都隐含着她对爱情的渴望和死亡之意。在这些诗中,狄金森的心中情人“导师”经常以红日形象出现,灿烂夺目,富有男子气,而她的女性叙述者雏菊则静静地绽放洁白的花蕾,表现出谦卑柔弱的女性气质,翘首等待他的垂青。“太阳――雏菊”这个比喻源自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传说太阳神阿波罗的女仆克莱蒂出于对太阳的爱恋,变成一朵雏菊,或是一株向日葵,以便时时受到阳光的沐浴和。在第106首诗中,诗人说:

雏菊静静地追随太阳――

当他结束金色的旅程――

她羞怯地坐在他脚旁――

他――醒来――发现那朵花――

为什么――掠夺者――你在那里?

因为,先生,爱情是甜蜜的!

这首诗充分展示了女性温柔的品性和对于甜蜜爱情的渴盼。而在诗人另一首“雏菊与导师”的诗中,已经去世的“导师”被埋葬在墓地,当冬日的大雪覆盖了墓地,诗人希望春天快点到来,好让白色的雏菊来陪伴逝者。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雏菊静静绽放着白色的花蕾,它既是生者的好友,也是逝者的伴侣。它既象征了狄金森心中理想的爱情,也和死亡的脚步一起来到人间。白色的雏菊消减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使人们能平静地接受死亡。

二 白色的霜冻

比起白色的雏菊,在自然界中,霜冻是最不受欢迎的。秋日里,每当霜冻来临,花草便枯萎凋零,失去了生机。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霜冻就是死神的使者,它将冷漠,恐惧和灾难带给人间。在写于1884年的一首诗中,诗人将霜冻拟人化地形容为“白肤金发的美女杀手”。

显然毫不意外

对于任何无忧的花朵

正嬉戏时被霜冻砍了头

偶然的力量

白肤金发的美女杀手经过

太阳无动于衷地前行

又过了一天

上帝同意了

在这首诗中,“无忧的花朵”和“无动于衷的太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然界中残酷的杀戮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是太阳却极其冷漠,颇具反讽意味的是,就连上帝都默许这样残忍的事件发生。

霜冻不仅给自然界中的花草带来了死亡,在狄金森的一些诗歌和书信中,霜冻也和人间的死亡息息相关。在第509首诗歌中,狄金森回忆一位去世的好朋友,她的音容笑貌宛然眼前,她清楚地记得朋友走路的姿势,周日去教堂做礼拜时她穿的衣服,她们一起说过的悄悄话。但是她伸出手时,摸到的却是朋友那冰冷的尸体,和被冰霜冻住的永恒的笑脸。无论亲人怎样呼唤,逝者却再也不会醒过来。

1861年底,狄金森的家乡阿默斯特镇上的许多年轻人都去了前线。1861年12月,狄金森听说邻居亚当夫人的两个儿子在安那波里战争中受伤相继死亡的消息,她非常震惊和难过。在写给表哥的信中,诗人流露出她的担忧,“仁慈的耶稣啊,请不要带回一具冰冷霜冻的尸体”,她担心哥哥的好友弗雷泽的安危。结果一语成谶。三个月后,在写给表哥的信中,诗人提到了弗雷泽的死讯。另一首写于南北战争期间的诗歌“胜利来的太晚”也提到了冰霜覆盖的嘴唇的意象,诗人对于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年轻的生命感到痛惜,他们未曾品尝过胜利的喜悦就阵亡了。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霜冻是死神的使者,是死亡的冰冷的外衣。白色的霜冻的意象出现,总会直接或间接和死亡有关。

三 白雪

冬日的白雪也是狄金森的家乡最寻常的风景之一。在她的笔下,白雪也和死亡紧紧相连。1882年,当狄金森的母亲去世,她写信给表姐:

“她从我的手指尖滑落,就像一片雪花被风带走了,她去了那个永恒的地方。”

在这封信里,狄金森用飘落的雪花形容母亲的离世,她的悲伤溢于言表。在她写于南北战争期间的诗中,她也用雪花形容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们,“他们像雪片般纷纷飘落”。在狄金森的诗歌中,有时白雪只是像一块毯子,静静地覆盖在大地上;而有时,巨大的雪毯却带给人们一丝恐惧,因为它带给人的感觉是生死永隔。如第411首诗:

坟墓的颜色是白色――

我是说――外面的坟墓――

从飘扬的雪花中你无法知晓――

在冬日里――直到日出――

融化了狭长的墓穴――

高出地面――

每个突起的小房子里――

留下了一位朋友

坟墓里的颜色――

我想――完全一样

不是所有的雪都把它变成白色

不是所有的夏天――绿色

在这首诗中,白雪覆盖了墓地,乍看和落在每个地方的雪是一样的。但是,太阳很快会融化墓穴上的雪花,裸露的墓碑会提醒人们,墓穴里长眠着一位诗人深爱的朋友。死亡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无论是冬日的白雪还是夏季的绿茵都无法换回逝去的友人。在这些诗歌中,白雪的意象即象征着死亡。

四 一身洁白的新娘

说到白色意象,不能不提到狄金森诗歌中出现的身穿洁白婚纱的新娘。狄金森的诗歌中有12首直接出现了“新娘”的字眼。这些有关新娘的诗歌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求婚,尘世的婚姻;第二类是关于死神在寻求自己的新娘;第三类是和宗教有关,神圣的婚姻,关于天堂里的结合。如在第1496首诗中,关于尘世的婚姻,新娘表现出了复杂的心态:

我所做的一切

是回顾

他迷人的心灵

我熟悉他的眼睛

我曾探索过的地方

已紧紧地推向身后

没有港湾

没有飞翔

而他主宰那里

无所不在,躺在那里等待,

她变成新娘

在这首诗的开头,叙事者以“我”的身份讲述她即将跨入婚姻殿堂时的心情,然而到了结尾部分,自信的“我”却变成了被动的“她”,人称代词的变化生动地体现了新娘的心理变化,最初的自信渐渐消失,因为她知道,在婚姻生活中,他将“主宰”一切,而她则将失去熟悉的“港湾”和“飞翔”的翅膀,除了无望的等待,她别无选择。这首诗也反映了狄金森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她向往爱情,渴望有一天能身穿洁白的婚纱,成为新娘;另一方面,她对即将到来的婚姻又心生恐惧,生怕婚姻是一副枷锁,从此失去自由。在她另一首有宗教象征意义的诗歌中,新娘在等待新郎的同时,也在等待死神的降临。

黎明时分我将成为――妻子――

日出――你能否给我一面旗子?

午夜――我还是少女――

刹那间便成为新娘――

于是――午夜――我从你那里

走向东方,胜利――

午夜――晚安!我听见她们在呼喊,

天使们在大厅喧闹――

我的未来轻轻拾级而上

我搜索儿时的祈祷

转瞬已不再是孩童――

永恒,我来了――先生,

救世主――我见过那面容――以前!

在这首诗中,年轻的女孩在等待“未来”,她的内心既充满了担忧,又带着胜利的期待。诗歌表达出新娘渴望在午夜时分完成人生的神圣转折,经历从少女变为妻子的过程。但是和一般诗歌不同的是,新娘听到一群天使的呼唤。她们似乎在为新娘指引方向,护送她进入永恒的天堂。一身洁白的新娘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新娘,而且是神圣的新娘,将和耶稣结合,是天国的新娘。这其中的宗教含义不言而喻。

五 结语

狄金森其人其诗都是一个谜,吸引了无数的评论家和读者从不同角度解读她的作品。她的诗歌中大量白色的意象出现,具有多层次的象征意义。当她失去了爱情并从此隐居后,她以只穿白色衣服隐含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向往。但是白色也是死亡的颜色,无论是白色的雏菊,还是白雪和霜冻总是与死神一起来到人间。因此,在狄金森的诗歌中,白色既象征了爱情,也象征了死亡。

注:本文系宁夏大学2006年度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资助编号为SK068)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Anderson,Charles.Emily Dickinson’s poetry:Stairway of Surprise.Westport: Greenwood press,1982.

[2] Dickinson,Emily.Emily Dickinson Selected Letters.Ed.Thomas H.Johnson. Cambridge:Harvard UP,2002.

[3] Dickinson,Emily.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Ed.Thomas H.Johnson. 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60.

[4] Wolosky,Shira.“Public and Private in Dickinson’s War Poetry.”A historical guide to Emily Dickinson.Ed.Vivian Polla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Dandrand, Karen,“New Dickinson Civil War Publications.”American Literature 56 (1984):18-27.

[6] Leyda,Jay.The Years and Hours of Emily Dickinson.United States:Archon Books, 1970.

[7] Miller,Cristanne.Emily Dickinson:A Poet’s Grammar.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

关于战争的诗歌范文4

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诗。“诗歌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地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要想读懂、读透一首好诗,可以从以下入手方面:

一、认真读,用嘴去感受诗歌中的形象

诗歌既然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来表达情感的,那么诗歌本身就是有节奏、有韵律的,一定适合朗读,所以要想鉴赏诗,首先的“读”就是要精心地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当遇到我们不大读得懂的诗,唯一的一个办法便是读,多读,这样才能很快的走进诗歌中。在读中寻找、感受诗的鲜明的形象,并领会作者蕴含的感情。

如晏殊的《破阵子》中“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可能我们的学生对于这样的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大关注,所以对于景物的特点似乎只会意会,,不可言传,但多读几遍我们的脑海中自然而然会有一幅画面:轻盈飞翔的春燕,缓缓飘落的梨花,星星点点的青苔,绿叶深处的莺啼,飘飘忽忽的柳絮,而对于景物的特点细、小、轻、缓在多读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出来,那么语言就可以表现景物的特点了。又如苏轼的《江城子》,“小轩窗,正梳妆”,关于这一句很容易想到苏轼因为太思念自己的妻子,所以想到她在窗前梳头的景象,但关于这一“正”字,完全是可以好好咂摸咂摸的,多读几遍,你会觉得很有味道,让我们感觉到,爱妻似乎还活着,正像生前一样在小轩中临窗梳妆,词人则在一旁怀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欣赏。 这一“正”字所表达的情感自然就流露出来了。

二、联想,通过脑中的思绪的“读”来体会诗歌

有人说:“在诗的国度只要飞”,这里所说的“飞”的意思便是想象、联想,当然一定是结合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社会习俗、诗人的生活遭遇、思想倾向和创作道路等等相关的内容合理的想象,不是天马行空的胡乱想象。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诗人凭栏远眺,面对国土沦丧的景象,悲愤之情难以抑制而怒发冲冠,这样的情感我们可以体会。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进行探究,岳飞,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军事家,因坚持抗金,反对议和,为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当我们的脑海中能“读”出这些背景时,自然我们会体会此时词人的“怒发冲冠”所表现出的抗金的伟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我们的学生对于这样的事情没有人生的经历,所以很难理解。

如果我们要求学生根据你读过的作品、看过的电视剧中的场景来想象这样的画面,那么几幅典型画面就会在脑海中“读”出来。荠麦青青---野生的麦子生长得茂盛,久无人居,一派荒芜景象,表现人烟稀少,四顾萧条。废池乔木---毁坏的城池,古老的大树,战争的洗礼,从这些本无生命力的事物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表现战争的破坏性。清角吹寒---声调凄凉的号角,在寒气中倍觉凄凉,表现了环境的凄凉特点。波心荡,冷月无声---月光凄冷,月本无声,词人为何单单强调这一点,我们可以想象出以前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情景也陶醉于其中,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而今,没有了欢声笑语,只有月儿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之中,随波荡漾。通过这些合理的想象,扬州城遭劫的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因而对国事前途的渺茫的情感就表现出来了。

三、精读,用心去感受诗歌

诗歌中值得感受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内容,可以是语言,可以是技巧等等。诗歌鉴赏中,要注意“诗中三意”:意念、意象、意境。意念是诗人心中的念头、志向、情感、情调等,;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意象”;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意境是作品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诗歌作品中 “意念” “意象”“意境”若能把握住的话,就可以鉴赏好诗了。辛弃疾的《水龙吟 登健康赏心亭》中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落日”“断鸿”都有其独特而固定的意象,“落日”本是自然景色,词人用此比喻南宋国运的哀颓,也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日暮西山”之感。“断鸿”本是指失群的大雁,经常用来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而在这里有很好的印证。因而对于高中课本中出现的一些意象一定要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

还可以读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通过风格的体现也可以读出诗歌中的一些内容。

关于战争的诗歌范文5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之中,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艾青笔下的每一段诗歌都诉说了一段故事,表达对战士品质的赞美,对战争的痛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艾青诗选》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艾青诗选》读后感一艾青,浙江金华人,曾在乡下的保姆家中寄养所以对土地和民众产生了依恋的感情。他的求学之路比较坎坷因与父亲的意愿相违背而被中断学费。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大多流露出一种沮丧愤懑的情绪,在他一段习画的经历中他所构成的色彩感和立体感的思维方式对他之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这本诗选在资料中介绍并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1937---1941年是艾青创作的期,也是他最高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而早期和后期作品则是铺垫,过渡和结束。诗选基于客观评价期作品选用较多,早期和后期更像是扮演着一种陪衬的主角。虽然这种取舍让本书看起来有点失衡但作者的艺术成就也会更加突出。诗选也着重挑选作者抗战时期的短诗,短诗的地位在作者的一生当中不容忽视。

在导读中了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艾青的诗歌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期,沉闷期虽然这期间也创作了不少作品但大多价值不高。进入新时期之后艾青重新复出创作出了很多影响很大的诗篇。而与他期创作的作品相比进入晚年期的这些诗篇感情比较沉郁,内敛,深沉手法更为朴素自然,缺点就是艺术感染力没有以前那样强烈了。

读完这本诗选我发现艾青的诗擅长用色彩感强烈,立体感鲜明的画家眼睛和艺术手法,与大地,太阳北方广袤的泥土,民众痛苦的脸色等意象结合。艾青与大多数早期现代派诗人不一样也有益于某些乡土派诗人。艾青创作的题材,紧贴民族和民众情感,具有史诗眼光和视野,他也善于捕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情绪,借以概括中国某一特殊时期的整体感受和思想感情,传达出中华民族最强烈的内心境绪。

艾青是一个一向在文学道路上奋斗的人有过沉淀但他又重新绽放光彩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学习他的这股冲劲。

《艾青诗选》读后感二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在记忆的隧道里永存。

读着《北方》,仿佛已经置身于苍茫的北地,厚重黄土地给我带来的一种浓烈的沉重感,我站在那无垠的荒漠上,望着远处从塞外吹来的无情的沙漠风肆虐地蹂躏着北方的生命,十月的寒风并不刺骨,却给人带来寒彻心扉的冰凉,远处的村庄,上坡,河岸,颓垣等都在,感叹着这个时代的悲哀。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的无奈,那种从心底深处流露出的悲痛和对光明的热切的渴望。作者的笔尖带我见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见到了在敌军铁骑的践踏下奄奄一息的民众,也让我看见了他的浓郁的爱国情,尽管这片北地上到处都是抱怨与痛苦,可是这是我们祖先经过五千年的时间的历练给我们留下的,这片土地上不仅有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且有他们那无私的博大的爱,“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啊,这国土养育了,那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虽然只是简短的文字,可却也深深震撼着我,这片土地为我所爱,因为它承载的是中国千万民众的信念,承载的远方的未知的却一定会出现的曙光。

读完《艾青诗选》,我真正认识到了一个“用生命为祖国颂唱”的艾青,“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艾青,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的写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现在生活的思考,我会深思,就算少了艾青所说的那清晰的“盼望”,我也会找寻近期的“盼望”,盼望着我以后理想生活的到达。

《艾青诗选》读后感三将《艾青诗选》捧在手中,感受近代历史的痕迹。

一本橘色的书皮的背后,满载着中国男儿的坚强,勇敢,他们不屈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中。凶狠残忍的帝国列强对我们国家所犯下的一切罪恶,将无法抹去。艾青以他苍劲有力的诗句述说着历史的悲凉。

艾青的《春》: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那些夜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甜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之子的血液,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

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作者将战争的胜利比作春天,用了多个那些以及将将土地比作野兽,吸着血,可以从侧面写出敌人的残忍,激烈,死伤惨重,表现出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是用无数战士的血液换来的,表达了艾青对勇敢无畏,坚持不懈,爱国的战士的赞美和敬佩。

艾青笔下的每一段诗歌都诉说了一段故事,表达对战士品质的赞美,对战争的痛恨。最后呼吁人们和平,反对战争。读着艾青的诗,朗诵着艾青的句子,有种浓浓的爱国情谊涌上心头,眼前拂过战争的一幕幕,不禁握起拳头。

艾青是善良的,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的初心都是善良的,是战争的无情,冷漠的改变了他们。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利益的争斗中,死伤不计其数,战争,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利益争斗。我们应该保持初心,反对战争,人之初,性本善。

我和艾青一样,让勇敢无畏的人成为我们的榜样,让我们站起来,反正战争,不要在利益的世界里被污秽沾染,我们要保持一颗单纯善良的心。

《艾青诗选》读后感四《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深蓝色的封面上仅有着一个艾青的头像和一些对《艾青诗选》的赞美。艾青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中你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和极度痛恨。

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它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国土去英勇斗争。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艾青的诗歌中不仅蕴含着赤子的真诚,还蕴含着感情的真挚,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实的写照,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每次看《艾青诗选》时,我总会被艾青那平凡却带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文字给打动。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诵着这一首首诗,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我从艾青的诗中领悟到了善良、坚忍、勤劳的真正含义。“善的源泉潜藏在内心,如果你轻轻推开那扇心中的门,甘甜的泉水就会汩汩涌出。”从这句话中我看出艾青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我们一定要坚守善良的本心,不被邪恶所腐蚀。对生活多一分善意,少一丝冷漠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充满着生机和欢笑。

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长和成熟,挫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才能一点点地挖掘出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去改变自己。只有怀着真挚的热情去面对生活,生活才会给予你温暖的怀抱。只有真正坚忍的人才能经历足够多的挫折且不被挫折所打倒,一旦被打倒那就很难再爬起来了。

勤劳能使我们的明天愈发充满活力和勇气,没有人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只有勤劳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艾青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劳、坚忍、善良的人。

我决心向艾青学习,成为一个勤劳、坚忍、善良的人,尽我所能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艾青诗选》读后感五读完《艾青诗选》,心灵就被略有点偏冷的灰色填满了。那一首首诗里所蕴含着的沧桑而厚重的忧郁,仍然久久萦绕在记忆中。

艾青的诗,总是让我想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他以悲悯的心,爱着天下每一个遭受不平等的人民。他的悲伤和痛苦,从来不是出于自我的利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谁也不愿意看到,古老的民族几千年来栖居着的土地,在敌军的铁骑下正奄奄一息。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应对时事的艰辛,逃避现实显然是懦弱的,所以艾青没有选择逃避。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在人民的苦难目前,“小我”是微不足道的,而是需要有“大我”的情怀。所以,艾青勇敢地担负起了职责。朴实无华的文字里,流淌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诗中传达的,还有对光明热烈的渴求和讴歌:“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齐”“在黑夜把期望寄托给黎明在胜利的欢欣中歌唱太阳”。几千年来,从屈原写下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开始,对人民无私的热爱,“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能够被认为是负职责的知识分子创作的永恒主题,是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艾青的诗里,没有“黄河在咆哮”那种尖锐的战斗意志,因为这种情感有时是略带盲目和幼稚的。艾青的诗传达出来的,是“北方是悲哀的”那样深刻的

无力感,离劳苦大众的真实生活更近。读来仿佛棉花堵在胸口,有时候让人感到有些鼻酸。

在艾青的诗中,常常能够见到“黎明”“太阳”“火把”,不难看出,它们具有十分明显的象征意义。艾青对黑暗旧社会的痛恨,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渴求,蕴含在这些意象中;而这些简单的意象,也使得他更容易将热爱和诗情献给所有人民,从而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齐。抛弃掉一切无用的矫饰,艾青从古体诗繁琐的韵脚、字数、行数等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所以,他所表达的情感显得更为深挚,直达读者的内心。

关于战争的诗歌范文6

[关键词]黑人;女奴诗人;专题研究

本文介绍的是奴隶制下极个别靠个人成就而获得大众瞩目的案例,那就是菲莉斯・惠特莉,很多人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很少有人了解这个生活在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来自非洲的女奴,她在当时是一个会说流利英语和拉丁语、见过当时政界商界重要人物、出访英国并且出版个人诗集的女奴。在今天有这样能力的女性或许很多,但是在种族偏见盛行的18世纪北美殖民地可算得上是重大新闻了。在国内,关于菲莉斯・惠特莉的书籍寥寥无几,相反国外无论是关于惠特莉身世的考究还是她诗作、信件的分析都出版了大量书籍。

一、侧重人物生平的纪传体作品

写人物最常见纪传体,它能够将人物和时间结合起来,使人物生平变得清晰明了。关于菲莉斯的传记,时间较早也较有可信度的是玛格丽塔・马蒂尔达・奥德尔于1834年波士顿出版的《关于菲莉斯・惠特莉的回忆和诗作:一个非洲土著奴隶》。这本书对于惠特莉的一生作出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附上了惠特莉1773年出版的诗集《关于多种主题的诗集:宗教和道德》。奥德尔是惠特莉的女主人苏珊娜・惠特莉的亲戚,年幼时经常到家中作客,对惠特莉有很多儿时的记忆,其作品是早期研究惠特莉的重要著作。文森特・卡雷塔的《菲莉斯・惠特莉:一个被束缚天才的简介》用七个部分对菲莉斯的一生做了详细的介绍,整部著作既有事实做依托,也包含了作者对于惠特莉的基于事实的猜测和推断。这本书出版于2011年,可以说代表了美国当今社会对于惠特莉的认识。书中引用了大量原始文件和新发现的信件,是研究惠特莉的首选书目。

除此之外,美国社会也出版了很多图文并茂的青少年读物来介绍菲莉斯,对于大众特别是年轻人认识菲莉斯这个人物起到了很好教育意义。罗宾・桑托斯・多克写的《菲莉斯・惠特莉:奴隶和诗人》;苏珊・R・格雷格森撰写的《菲莉斯・惠特莉》;J・T・莫里亚蒂与耶西・杰诺编写的《菲莉斯・惠特莉:非裔美国诗人》都属此类。这些书概述性地介绍了菲莉斯这个非洲小姑娘被绑架到北美后成为波士顿一个商家的小奴仆,在主人的教育特别是自己的努力下她逐渐展露诗歌才华,1773年出版诗集并最终获得自由的故事。

二、侧重惠特莉个人成就的专题研究

菲莉斯在严酷的奴隶制中仍不断的坚持和努力,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了许多的诗歌,特别是1773年在伦敦出版的《关于多种主题的诗集:宗教和道德》更是汇集了她的大部分诗作。目前为止搜集到大概有150首诗以及大约26份信件和便条,还有很多散落的未知诗作,也有作者从她取得的成就作为研究角度。众多研究成就中,首推威廉・H・罗宾逊的《菲莉斯・惠特莉和她的作品》,这是一本能够让我们全面了解菲莉斯的著作,书中不仅对她的生平给出了概述,同时探究了菲莉斯隐藏于书中的深厚思想,并根据时间将诗作以1773年为界分成了两个部分,搜集整理了相关的信件、便条和提议,可算是目前研究菲莉斯的权威性著作。罗宾逊还著有《菲莉斯・惠特莉:美国黑人的开端》、《菲莉斯・惠特莉:书目提要》[8]以及《关于菲莉斯・惠特莉的评论文章》,这些书从不同角度考究了菲莉斯的诗作和思想。约翰・C・希尔兹,他编写的《菲莉斯・惠特莉关于自由的诗作:大背景》主要从菲莉斯的诗作入手,作者给予菲莉斯诗作很高的评价,否定了批评她的诗作风格只是单纯模仿名家亚历山大・波普的说法,书中发掘了菲莉斯诗作中对于自由的追求、对宗教的感悟、残留的非洲宗教痕迹以及这些诗篇留给后人的思考和价值。其实约翰・C・希尔兹本人更多地侧重菲莉斯文学才能的研究。在2010年他又写了《菲莉斯・惠特莉和浪漫主义》,书中从浪漫主义写作风格的角度对诗作进行了解读,希尔兹从诗歌入手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更为生动的菲莉斯。特雷西・L・沃尔特斯的著作《美国文学和古典主义传统:从惠特莉到莫里森的黑人妇女作家》更是从十分专业的角度分析了菲莉斯对古希腊罗马史诗的灵活运用和诗作中的隐喻、修辞和讽刺等写作手法,并公正客观地评价了其写作水平。

中国学者中王育平和杨金才所写的“冲突与融合:评惠特莉诗歌中的两种声音”以及“从惠特莉到道格拉斯看美国黑人奴隶文学中的自我建构”、郭洁整理的《对立和相似的关系:在菲莉斯・惠特莉诗中的性别和种族以及18世纪美国社会轮廓》,都认为深处黑白两个社会的她始终因为被同化还是坚持本种族认同而矛盾、纠结。内蒙古大学201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郭艺在《从困惑到觉醒:美国非裔诗人菲莉斯・惠特莉身份转变的研究》中讨论菲莉斯的思想发展,她认为早期惠特莉在美国大环境中不断被同化,无论是从宗教、教育还是文化方面都遭遇了“洗白”,却又在主流文化中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疑惑,继而逐渐回归了黑人的身份,并在独立战争中寻求黑人的自由。

三、侧重惠特莉时代影响的专题研究

作为一个罕见的、能够为自己的命运在公共媒介上发声的女奴,革命时代的菲莉斯成为追求自由的象征,并为此后的废奴主义者所推崇。菲莉斯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成了人们的研究方向,相关书籍数不胜数,主要在于宣传惠特莉对于北美独立战争的贡献,强调她的诗歌对美国人追求自由的鼓舞作用。小亨利・路易斯・盖茨的《菲莉斯・惠特莉的苦难经历:第一位美国非裔诗人和她与建国之父们的相遇》对菲莉斯生平中重要交往的研究,在介绍惠特莉诗作的同时,将她与开国之父们联系起来,他们对这个拥有特殊天分的“黑奴诗人”有赞赏的、有鄙夷的,也正是因为惠特莉的出现,很多人开始重新思考奴隶制的合理性。本书了杰斐逊关于菲莉斯才能的怀疑以及对黑人能力的否定。唐・麦克利斯的《菲莉斯・惠特莉:美国武装革命的英雄》,他认为菲莉斯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作者认为菲莉斯对自由的追求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也影响了当时白人社会对奴隶制和自由的思考。还有杰奎琳・Y・麦克伦登的《菲莉斯・惠特莉:一位革命诗人》;凯思琳・基尔比・博兰与海伦・罗斯・斯派克写的《菲莉斯・惠特莉:年轻的革命诗人》;玛丽安・N・魏德特的《革命诗人:菲莉斯・惠特莉的故事》等。

到19世纪20年代美国废奴运动逐渐兴起之时,菲莉斯作为通过自我努力获得成功的典型又一次被搬上历史舞台,证明黑人天生低劣于白人的说法是一派胡言,类似的宣传充斥于各种报刊、杂志。多年之后,菲莉斯的故事被当做废奴主义者的先驱再一次回到人们的视线。

四、总结

菲莉斯・惠特莉在背负着女性、奴隶和黑人这样的歧视性名词下,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在英国),受到当时社会名流的关注和接见并保持私下通信。对菲莉斯的研究也从最初玛格丽塔・马蒂尔达・奥德尔的回忆式记录,发展到威廉・H・罗宾逊将原始书信资料作为研究人物的主要依据,并将范围扩展到惠特莉本人之外的社会影响方面,这是历史研究的进步。从上述的研究状况来看,我们基本解决了菲莉斯的身世、主要成就、与当时社会上层的关系、诗歌水平和社会影响,同时也清晰了菲莉斯作为废奴主义和独立战争代表的时代价值,这是值得肯定和认可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鉴于菲莉斯身份的特殊性,我们也可以将人物的思想纳入研究范围之中。可以依据人物生平经历对照书信材料研究菲莉斯对于社会主流、种族歧视和奴隶制的真实态度,探索存在于她内心深处对于同化和坚持自我的矛盾心情。

参考文献:

[1]Margaretta Matida Odell.Memoir and Poems of PHILLIS WHEATLEY ,A Native Africa and a Slave[M], GEO. W.LIGHT, Lyceum Depository,3 Cornhill,1834.

[2]Vincent Garretta. Phillis Wheatley: Biography of a Genius in Bondage[M],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