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峨眉山月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峨眉山月歌范文1
【关键词】概念合成理论;李白诗歌;合成空间;映射
一、引言
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又称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Gilles Fauconnier于1985年出版的《心理空间: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1997年出版的《思想与语言中的映射》(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以及2002年与Mark Turner合著的《我们的思考方式:概念合成和思想隐藏的复杂性》(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共同促进了概念合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概念合成理论突破了概念隐喻理论源域和目的域之间双域映射的局限,在不同心理空间合成的基础上为语言的意义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是人类普遍思维和活动的认知过程。
概念合成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其概念合成模式包括四个心理空间(mental space)之间的映射关系。四个心理空间分别为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 space)。各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cross-space ma-pping)进行对应连接(counterpart con-nection)。两个输入空间的对应物之问的部分映射所产生的跨空间映射形成了类属空间,包含了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元素,这种联系或连接器为语用功能、隐喻、转喻或是角色价值关系等。两个输入空间部分选择性投射至第四个空间,即合成空问。在合成空间内,来自两个输入空间的结构组合起来形成新的结构,即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Fauconnier(1997;转引自汪少华2001)指出,层创结构源于三种过程:(1)组合(composition):将两输入空间的投射组合起来,这种组合后的投射形成各个输入空间以前均不存在的新关系;(2)完善(com-pletion):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组合结构从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这一组合结构可视为合成空间中一个更大的完整结构中的构成部分。合成空间中由提取结构所激活的型式结构(pattern)不断完善,并形成一个更大的层创结构;(3)扩展(elaboration)。合成空间中的结构可以扩展。这就是所谓的“对合成空间进行运演”(running the blend),即: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emergent logic)在合成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层创结构并不存在于原有的输入空间,这体现了概念整合的创造性。输入空间和合成空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概念整合中各个空间是动态的,可以随时得到调整。
Fauconnier(2002)从心理空间组织框架的角度将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划分为四种:简单型框架网络(simplex network),镜像型框架网络(mirror net-work),单域型框架网络(single-scope network),双域型框架网络(double-scope network)。四种概念整合网络模型由简单到复杂,但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且概念划分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综上,概念整合是经过“跨空间映射、选择性透射、建立类属空间、建立合成空间、发展层创结构(李福印2008)”等一些列复杂的过程构建8起来的。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创作诗篇千余首,内容涉及写景抒怀、咏物寄兴、赠别友人、情爱相思、边塞军旅等诸多方面,诗歌想象大胆瑰丽、语言不拘一格、浑然天成,尽显飘逸豪放的“诗仙”风范。李白诗歌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特别是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清新脱俗、飘逸自然,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
李白诗歌中有几类诗人钟情的独特诗歌意象,如“月光意象”、“江河意象”、“饮酒意象”、“大鹏意象”等等,从中我们可以品味出李白诗歌非凡的想象力,其“诗仙”风骨跃然纸上。
以往对于李白诗歌的鉴赏和研究大多集中在从美学和文化传递等层面入手,较少从认知的层面探究李白诗歌多意象建构过程中诗人认知能力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本文试以体现“月光意象”和“江河意象”的李白七言绝句《峨眉山月歌》为例,运用概念合成理论的框架结构对其进行分析解读。从概念整合的角度探讨其诗篇、概念合成中的组成元素、合成原则及概念整合网络模型的应用。
二、《峨眉山月歌》认知解读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为李白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之一。年轻的李白即将出蜀时所作,通过咏月来表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全诗仅仅二十八个字,却由山、月、江、人等多重意象构成了复杂的合成空间。此诗前两句构成一个合成空间。前半句中“山”、“月”、“秋”构成第一个输入空间,是静态的;后半句的“水流”以及随水而动的月影构成第二个合成空间,是动态的。两个空间中天上月与水中影两个原型意象并置,通过“入”字对两个输入空间映射联结。两个输入空间的意象构成的景致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月”及月“影”是李白诗歌当中常见的意象,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认知涵义:古人抬头望月,低头见水中月之倒影,思乡之情便会激荡心中。第一输入空间中的“月”在第二输入空间投射成为水中“影”,这便构成了类属空间中的类属结构,投射到合成空间便组合成“思乡”这一新的结构,同时又被拓展到三四句组成的合成空间。而第一输入空间中的元素“秋”,投射在合成空间,与“月”建构,产生出的“清冷的月影”这一新的层创结构。
同样,此诗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别形成一个输入空间。上一组输入空间内的元素都是由景物构成,与此不同的是,第二组输入空间出现了新的元素:诗人。诗人也作为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连接器。第三句输入空间的动作“发”、“向”和第四句输入空间中的“思”、“下”都是由诗人一人发出来的,使得两个输入空间形成跨空间映射。“夜发清溪”与“思君不见”、“向三峡”与“下渝州”分享共同的事件结构。两个输入空间的行为和事件结构构成类属空间中主要的类属结构。第二输入空间中的元素“君”此处指月,人行万里有故乡山月相随,夜夜可见,可明月可亲不可近,可望不可及,使“思君不见”的感概更加深沉。中国人对此意象的文化认知趋同在合成空间中进一步被完善成为“思君”便是“思念亲友”、“思乡”这一新的结构关系。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大量的古典诗歌中都存在“月”这一意象,因此这种意象的投射具有常规性,很容易被忽略,其在合成空间中映射必然会受到固化概念的制约,对诗人认知活动的理解必然会受到影响。
在本诗前两句的合成空间中,第一句输入空间中“清冷的秋”组织性框架和第二句输入空间中的“月影”组织性框架同时被映射到合成空间中,共同形成合成空间中新的组织性框架“清冷的月影”,被称为双域型框架网络。而在三四句的合成空间中,只有第四句输入空间中的“怀念故乡的明月”这一组织性框架被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并经过扩展形成合成空间“怀念故乡的亲朋”这一组织性框架,被称为单域型框架网络。以上两种类型的概念整合在同一首诗中相辅相成、互相映射。在“清冷的月影”和“怀念故乡的亲朋”之间,背景框架知识会完善人们对后者的选择,这种矛盾对立的关系在三四句的合成空间中经过完善得到消解。
峨眉山月歌范文2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安徽省芜湖市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初二:钱懿
峨眉山月歌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李白诗歌;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76-01
我们从小生活在诗书传家的国度里 ,自咿呀学语时,就开始得到唐诗的滋养。唐代的诗歌琳琅满目,唐代诗人流光溢彩。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吟诵度最高的就是李白的诗歌。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的李白诗歌就高达八首,可见编排者对其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它们是:七年级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八年级的《渡荆门送别》、《送友人》、《行路难》其一、《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和九年级的《月下独酌》。
诗歌是最具美学价值的文学样式,无论是诗歌的语言和格律,还是意境和节奏都能给读者带来审美的愉悦,思想的启迪和情操的培养。李白的诗歌又是古典诗歌的典范,代表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它的诗最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给与我们精神上美的享受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希望让学生通过李白诗歌的学习,真正理解诗人的人格特征,爱国情操,把握李白诗歌所体现的独特艺术魅力,从而构建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要分析李白诗歌对初中学生审美能力构建的影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品味清新质朴、不加雕饰的自然美
李白的诗歌在创作上体现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点,即把自然美作为他的文学观核心。在诗歌内容方面是指直抒真情不矫揉造作,在艺术形式上表现为自然天成和不加雕饰。
如《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出蜀时所作,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即峨眉山、平羌江、清漆、三峡和渝州,构思精巧,不着痕迹。通过山月和江水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壮阔的千里蜀江行旅图。全诗语言浅近,通俗易懂,意境明朗而优美,音韵流畅,自然天成。再如《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中"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班马鸣"这些静态和动态的意象给读者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画面中能看到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感人肺腑。此诗对情景的刻画新颖别致,体现了自然美与情感美的完美统一。
以上两首诗我们都能明确地看出诗中没有使用典故,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它通过朴素自然,明白易懂的语言就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千里蜀江行旅途,什么是送友离别的情景。其诗从内容上看是单纯的,但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又是极其丰富的。它能在平淡自然处演绎出意味深长的感觉。
学生在学习和体会李白诗歌的自然美时一定不要单一地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和记忆,而要把诗歌的语言,节奏还有画面感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感悟诗歌带给他们自然美的享受。
2.感知丰富多彩的意象,体验形象美
意象一词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鉴赏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意象,是指作者融合了主观意识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结合。换句话话说诗中所提到的景物,事物,人物,已经不能把它们看成事物本身,而是赋予了诗人的情思。诗歌意象可以是景,可以是物,可以是事,也可以是人。李白,作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一座高峰,他的诗歌中的意象更是丰富多彩,带给读者感观上的享受。如:《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这个意象寓意深刻。它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古汉乐府曲名,此曲表达的是友人离别的愁苦,二是指古代离别的一种习俗,一种情绪,在送别时,往往会从路边折柳相送,"柳"谐音"留",正好借此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因此古代诗歌中提到"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月"是李白诗歌使用得最为普遍的意象,在它的诗作中有四百多首写月的诗。先看看李白的"自然之月",《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创作这首诗时第一次出川,在旅途见到两岸高山,半圆的明月,还有月影在江中飘动的美妙情景,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秋月山水图。《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此诗中的月表现了诗人如月般超尘拔俗、冰清玉洁的情操。《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人运用大胆想象,把江中的月影看成是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此情此景是何等的壮阔与雄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通过明月这个意象来表达对千里之外友人的挂念,这是抒情之月。可见"月"的意象,在李白诗歌中很富有艺术表现张力。
3.感悟深邃壮阔的意境,提高审美修养
所谓诗歌的意境是指我们在阅读和鉴赏优秀诗歌作品时,经常会超脱具体意象之外,有"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之感,即使人进入溟漠恍惚的诗的氛围、志趣,内蕴或者情味之中。意境的概念在我国文论中很早就提出来了,是我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衡量文学作品美的一个标准。李白的诗歌常常把我们带入优美的意境。《行路难》其一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全诗共八十二字,就能百步九折地展现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的复杂变化。让读者一开始进入"金樽清酒","玉盘珍羞"的欢乐宴会,一转就到"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感情的强烈冲击,然后又神游千载联想到吕尚和伊尹由微贱而最终得到君王的重用。诗人最后给我们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气概,展示了他始终秉承着对生活的积极追求和乐观的自信。这种思想境界是深邃壮阔的,是让读者回味无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好好感悟李白诗歌的思想境界,他的诗歌字字珠玑,每个意象都能高度集中地体现艺术的概括力。
纵观全文,我们知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李白诗歌对学生构建审美能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感知优美意象和感悟壮阔的境界建立他们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判断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金荣.论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6)
峨眉山月歌范文4
月,被天空中的层层清云所遮住,如烟似雾,有些飘渺,有万般的娇态。谚语云;八月十五云遮月。云生月隐,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他讲古老的故事,细听老朋友在远处的祝福,倾听月的独白,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仰望月亮,我又想起了曹松的《中秋对月》“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也记起曾学过的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对月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
随着一声又一声轰天震地的鞭炮之响,别人家切开了团圆饼,围坐一起边赏月边吃饭时,我们家呢?只能坐在窗前,想着忙于工作的亲人们,二叔三年之久都未回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当吟完这首诗时,这正是我的心声,三年,曾也寄过去一些东西,偶尔的一些通话,那边的月一定是“皎皎空中孤月轮”。他也一定想家了。
上午想与远在异乡的二叔联系时,这一夜他不在线,看见教官在线,和他聊了几句;才知道这个中秋他也没有回家,还在太原的vc旅游学校军训。像教官一样的那些军人,这个夜晚一定也在边疆守护,?I卫我们的祖国。
他们为了和平舍小家为大家。月已升的老高,他们抬起头正能看见那些家人。
皎皎圆月下,家人们都在想你们。
峨眉山月歌范文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一首《静夜思》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全诗通俗流畅,琅琅上口。诗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深邃的意境,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月下思乡图”。诗人以“静夜思”为题,但全诗不着一个“静”字,而是以白霜为喻,侧面写出清静幽寂的环境。“低头”两字,表现出诗人深沉缠绵的思乡之情。
李白还写了首《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通过描写、歌咏峨眉山月,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开蜀地的依恋心情。山巅秋月高悬,江中月影沉沉。诗人一会儿仰望秋月,一会儿俯视江中明月,一仰一俯,倾注了诗人浓浓的依恋之情。船进三峡,诗人思念明月,但山高蔽月,诗人那种惆怅无奈的心情跃然纸上。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这是唐朝李商隐的《霜月》诗。此诗想象丰富,构思新巧。首句写雁来蝉无,点明时令属秋。第二句描绘了霜和月争辉的景色:凭栏远望,月光朗朗,霜色如水,霜、月交辉给人一种“水接天”的感觉。三、四两句运用神话故事,青女是管霜雪的女神,素娥是月中嫦娥,她们在“月中霜里”争妍斗俏,要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这种诗意给人带来美妙的遐思。
明朝的边贡写了首《嫦娥》诗:“月宫清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这首诗以神话故事中的嫦娥为题,描写清冷沉寂的月宫,实际上是秋夜望月的感兴之作。三、四两句用语平易,但蕴藉深沉,是历来吟咏月中嫦娥的名句之一。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近来数夜飞霜重,只畏婆娑树叶凋。”这是唐朝戎昱的《戏题秋月》诗。秋夜赏月,天高气爽,月色如水,一片寂寥。诗人喜爱“秋宵月色胜春宵”,但更喜爱那婆娑的绿树,而秋夜的飞霜会使绿叶凋零,这是诗人心中的矛盾。诗虽四句,却写得有波澜,不平淡。
峨眉山月歌范文6
【关键词】提问 语文课堂 思维
语文课堂中提问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它利于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的思考、迅速地回答问题的习惯,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不过问题要提的有意义,对学生有启发性。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地提一些使学生无所适从的问题,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提问的艺术,应该是每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所重视的问题。
一、提问关注思维的深刻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必须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什么样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呢?我们从教学实践中不难得出结论:一是必须有价值。它应该具有指向明确、思考量大的特点。二是必须适度,理想的提问应该使学生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
同时,一个教师必须善于启发学生,适时提出问题,巧妙加以引导,因为提问的“火候”未到,学生难以出现积极反应;错过了良机,也难以发挥提问的最佳效应。所以教者应该做到适时。
以《我给鲜花》为例,教师都清楚作者要表达出香港就像一个失散的孩子对祖国母亲的依恋、喜爱之情。但怎样使学生理解这一点呢?对“我”在机场给鲜花这整件事情的经过上很难使学生理解这一点,而直接由教师说出又有“满堂灌”之嫌。为此,我在学生认真读完“我”鲜花的经过后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依次提出:
1.句子中出现的“我”是指谁?“母亲”又指谁?(姜和)
2.结合上节课出示的有关香港的资料,想一想“失散多年”指什么?(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有一百多年)
3.那这句话中的“我”和“母亲”还可以指谁?(香港和祖国)
4.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比喻,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通过以上步步深入的提问,逐步明白了香港就像祖国母亲失散的孩子一样,回归母亲的怀抱是多么让人激动和欣喜。这四个问题的提出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学习的内容,而且使学生积极思考,由浅入深地理解了课文中难理解的重点句子。
二、提问点燃思维的灵活性
课堂提问的艺术仅体现在问题的价值及适度性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恰当地提问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因此,教师应该把握提问的契机,创设提问的情境,选择提问的角度,不断变换提问的形式和方法,用提问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教《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正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危险处境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此时此刻危险正在降临。课文没有去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表现,而是提到了蜡烛,说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使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此时的危险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从而进一步理解了伯诺德夫人小女儿杰奎琳尽管年幼却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应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发问角度,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或避开“陡坡”,迂回前进。比如在《最后的姿势》一文教学中,我曾在总结时提出问题:“这篇文章什么写法值得我们学习?”但学生却面面相觑,显然被这种问法难住了。我看到这一情况,迅速改变提问角度,依次提出了如下问题:
1.课文哪几节是描述地震时谭老师保护学生的经过?(二至七节)
2.除了这几个小节外,课文还写什么?(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
3.那么,作者以写什么为主呢?(地震时谭老师保护学生的经过)写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起什么作用呢?(侧面烘托出谭老师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
到这时候,再回到原先的问题,学生纷纷抢答道:“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完成了预期的教学任务。
提问能促进思维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另一方面,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时捕捉提问的机会,因势利导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我在教《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时,由学生根据课文提出问题:“簪子插不住了吗?”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但我随机一想,向全体学生提出了问题:“作者这儿显然用了夸张,为什么用呢?”学生热烈讨论起来,这是一首感怀诗,体味出作者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作者这样写既拓宽了画面的意境,也教给了我们欣赏画面的本领想象。现在想来,我根据学生质疑而提出的问题,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没有停留在插得住插不住上),也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教学效果。
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创造提问的情境,促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诱发探究。比如《但愿人长久》中“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为什么他会在这月圆之夜思念起自己的弟弟呢?仅仅是因为这天是中秋吗?教材中所有诸如此类的例子都可以为我所用,比如设置矛盾情境,引起学生认识上的论争,用提问去有效地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深入思考问题,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问引发思维的独创性
我们应善于从教材中看似无疑处设疑,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秋天》中“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中的两个“更”字,稍一疏忽,便会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过。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更’表示比较,那么为什么秋天的太阳就比其他季节的红和娇呢?”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不难领会这两字的精髓:秋天到了,到处是迷人的丰收景象。红苹果、紫葡萄、成熟的玉米和高粱……秋天当然是与众不同的。这样对文章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