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者

劳动者范文1

劳动者的姿势最美。不论乡村还是城市,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你随处可以见到劳动者的姿势。他们个个神情专注,全心投入,完全沉浸在劳动的快乐中。锄禾日当午的农民,面朝土地,朝圣者一样虔诚,他们紧紧依恋着泥土,以最优美的姿态,在土地上留下最生动的劳动剪影;课堂上,教师们在传道授业解惑,他们目光炯炯,神采飞扬,他们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首劳动的颂歌——今朝辛勤劳作,为了明天桃李芬芳;灯下,谁还在电脑前奋笔疾书,为了明天的一个策划书,他们用青春描画着奋斗的蓝图,他们的手指在键盘上游动,行云流水一般自如。

城市的清洁工、手术室里的医生、工厂里的工人、聚光灯下的演员……这些劳动者来自四面八方,分布在各个角落。他们劳动的姿势都是最美丽的。我在想,如果把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姿势定格为一幅幅雕像,每个人姿势不同,但眼神会完全一样——专注,忘我,享受。那样的画面,该会多么震撼——劳动者的美足以让我们肃然起敬。因为有这些劳动者,我们生活的世界有无限精彩,无限魅力。

劳动者的笑容最美。“劳动的成果是所有果实中最甜美的”,农民看到庄稼丰收,教师看到学生取得好成绩,清洁工看到城市像花园一样美丽,医生看到患者康复出院,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勇夺金牌,科学家一举攻克难关……他们脸上欣慰的笑容比五月的花朵还美丽。

劳动者的心灵最坦然。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朴素的话语,道出了生活的真谛。在太阳下辛勤劳动过的人,在树阴下吃饭才会心安理得。不劳而获者,永远没有美丽的笑容,也不会有坦然的心灵。劳动者生活充实,远离无所事事的空虚。劳动者在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老大徒伤悲。

劳动让人生充实,让生命有了价值,人生因劳动而精彩。劳动者最美,芬芳的五月,让我们采撷一朵朵劳动者的笑容,让花季更加灿烂辉煌,让生活更加生机勃发。

百年梦圆

孟建新

今年4月28日,本人作为亚圣孟子第75世孙,随同吉林省孟氏宗亲会回山东参加邹城市组织的《2013纪念孟子孟母大典》活动期间,先后到凫村孟子出生地、亚圣孟子林、孟母林祭拜;又到孟庄社区续接失散了170多年的家谱,在孟庄祠堂祭拜了始迁祖亚圣孟子第65代孙孟衍桧。回想此次圆梦之旅,有感而成,以做纪念。

先祖本是亚圣后,故里邹城孟家庄,

嘉庆年间难生计,兄弟四人关东闯。

长兄名讳孟广秀,二弟广太跟身旁,

途艰路险人失散,骨肉离散奔异乡。

广秀广太牵紧手,长春东郊居一方,

谨记家传与祖训,信义忠孝恭俭让。

广太是我始迁祖,家传八代人丁旺,①

无奈族谱早遗失,认祖归宗成梦想。

历史跨入新世纪,孔孟思想助兴邦;

我本亚圣孟子后,责无旁代承传倡。

去年祭祖到邹城,揭开追根新篇章,

查支找脉佐其证,祖籍确定今孟庄。

二派城西户长支,先祖衍桧有祠堂,②

今年寻源再回邹,大礼参拜敬祖上。

续接百年断家谱,我辈族人心欢畅,

弘扬亚圣之精神,实现中华大梦想。

注:①自我始迁祖孟广太定居长春市兴隆山镇西兴隆沟屯170多年以来,已先后有“广、昭、宪、庆、繁、祥、令、德”共八代传人。

劳动者范文2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能力/劳动力产权/劳动者群体

正文:

人们的劳动行为在创造使用价值的同时,也消耗和消费了一定的劳动能力。正是这种人体自然力的支出,才把自然资料变成了财富。因此劳动行为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必须具备的劳动能力。而劳动者则是其劳动能力,进而也是其劳动行为的重要载体。离开了劳动者这一载体,劳动就无从谈起。因此,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分析劳动者的行为方式、劳动力产权形式,以及劳动能力的补偿等问题及其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内

涵的拓展及其劳动创造价值形式的新变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劳动能力构成及其补偿

作为一个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否则,他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劳动行为,从而也不可能成为劳动者。劳动能力总是表现为劳动者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多次指出,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他说:“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集,第424页。)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存在一种认识上的倾向,即把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往往偏重于理解为体力劳动,忽视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对立起来,并以此作为劳动者衡量的重要标志。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对人们的智力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纠正这一认识上的偏差

事实上,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表现为体力与脑力的总和,是由人类劳动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众所周知,人类只有以自己的劳动来改变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料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自己的目的为指向来进行的劳动,劳动的结果要服从于劳动的目的。这就需要满足两方面条件:一方面,要使自己的目的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要使劳动的结果符合劳动开始之前就已确定的目的。如果不能满足这两方面条件,就会造成劳动的浪费。可见,即使在最原始的劳动形态下,只要这种劳动行为是有目的指向性的,那么大量的体力劳动中总伴着一部分脑力劳动的支付。这也就是说,“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集,第190页。),人们的劳动行为必然是脑力与体力的共同支付。作为劳动行为的人体自然

力,其体力与脑力是不可分的,共同构成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如果人为地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割裂开来,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

对于劳动能力构成之一的体力,人们了解得比较清楚。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的智力因素,不仅包括劳动者的文化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及熟练程度等,而且也包括劳动者的知、情、意等社会科学知识及能力,如劳动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心理品格和创造性道德人格等。对于前者,人们比较认同;对于后者,往往被忽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条件下,劳动者的知、情、意等社会科学知识及能力对其智力发挥有着重大意义,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例如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公共关系、营销心理术等,都是这方面智力因素的客观要求及实际应用。因此,上述两方面的智力因素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并已成为现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劳动能力。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能力得以消耗,其能量转化为新的使用价值。但这种劳动能力的耗费必须得到补偿,否则劳动能力就要萎缩甚至消失,从而劳动过程就得不到延续和发展。这种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也就是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过程。一般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劳动能力的简单再生产,即只是恢复并维持原有劳动能力水平;二是劳动能力的扩大再生产,即在恢复原有劳动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提高。从短期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有可能处于一种简单再生产的状态,或在某种特定生产方式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只是维持在必要生活的最低限度,从而总体上属于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类型。但从长期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必定趋于扩大再生产的状态,或从一般意义上讲,劳动能力耗费补偿总体上属于扩大再生产类型。因为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是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相对应的,并且是相互作用的。社会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而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则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劳动能力是体力与脑力的总和,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也包括两个方面,即体力的补偿和脑力的补偿。这种补偿是通过劳动者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特别是作为科学技术劳动者和经营管理劳动者,其劳动耗费的补偿更需要精神产品。而且,正如上面所讲到的,劳动者的智力因素不仅包括文化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及熟练程序,还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心理品格和创造性道德人格,因此用于补偿和扩大劳动者脑力耗费的精神产品,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由于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是通过劳动者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则是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因此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是其劳动能力耗费补偿的基本前提,同时也决定了劳动能力耗费补偿水平的可能性边界。在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中,我们要区别体力耗费补偿与脑力耗费补偿的不同点。劳动者体力耗费的补偿,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其体能。由于体能的增强是有限度的,而且劳动者超过一定年龄后其体能处于自然下降状态,增强其体能的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空间并不大,所以体力耗费的补偿基本上以体力恢复为主。如果撇开挥霍浪费等非正常因素,那么正常的体力耗费补偿总是相对有限的。劳动者脑力耗费的补偿,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其智能。由于脑力耗费并不损失其智力,所以在这当中其智能的维持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其智能增强的问题。与

体能增强相比,智能增强的潜力及其空间是极大的,而且随着劳动者的年龄增大和知识积累增多,其智能增强呈加速度状态。因此,劳动者脑力耗费的补偿基本上以智力积累为主。从体力与脑力耗费补偿的区别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主要体现在劳动者脑力耗费的补偿即使其智能不断增强上,从而劳动能力的提高也主要体现在劳动者智力水平的提高上。因此,过去我们实行

“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发展战略,对劳动者实行低收入、低消费政策,在客观上形成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耗费补偿不足,特别是抑制了劳动者智力水平的提高,导致劳动者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这种负面效应在经济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总结的历史教训。

二、劳动能力的变化及其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劳动的具体内容及属性的不断变化,与此相适应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随之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性。

在以小生产的产品经济以特征的传统生产状态下,当时大多数人是直接应用劳动资料进行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其劳动能力主要体现在体力的大小上,智力仅表现为经验性的技艺,基本属于体力型的劳动者。在以大机器生产体系为特征的近代生产力状态下,其劳动能力水平主要体现在体力型比重日见下降,智力型比重逐步增大,尽管有经验和技艺的劳动者仍占一定比重,但接受教育以掌握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必要。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力成本的作用显著,产业主体的素质要求还不高,产业主体数量庞大,从事一线生产的蓝领工人多于从事管理的白领人员。在以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生产力状态下,社会生产力中的智力成分正在变成社会经济领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成本作用越来越低,对产业主体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在新的企业组织中,工人不再是机器里的零部件,而是全部生产流程中的智能化组成部分。钢板焊接工人现在必须懂得一些代数和几何知识以便从计算机设计图纸中计算出焊接角度;水处理公司给装配线工人培训数学和计算机控制的生产测量技术;新的数字化相片洗印机要求服务人员了解计算机和互联网,而不仅仅是会熟使用螺丝刀。大多数人员都从事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处理与分配的活动,其劳动能力水平主要体现在具有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上,其智力型比重居主导地位,体力型比重处于从属地位,并且白领人数远远超过蓝领人数。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社会》一书中指出:我们在正处在知识发展时代,这时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不是资产、自然资源,而将是知识。知识分子将在知识年代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由此可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发生着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1)劳动力中智力因素的作用逐渐提高,体力因素的作用逐渐下降。有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在机械化初期阶段是9∶1,在半机械化半自动化阶段为6∶1,在自动化条件下两者之比为1∶9。(2)智力因中现代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作用不断上升,传统经验成规和劳动技能的作用不断下降。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估计,在先进的工业社会里,有80%的新工作需要高科技知识人员。(3)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的“老化”过程与“更新”过程不断加快,从而智能增强速度不断趋于加快。这种劳动能力的变化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互动关系。在生产力较低下的发展阶段,非人力资源(尤其是土地或资金)为生产中最稀缺资源,其贡献很高,劳动者主要为简单劳动力,以体力劳动为主,智力含量低,因而人力资源在要素配置中的地位不高,其贡献率很低,而且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其贡献率增长也非常缓慢。由于社会劳动产出量有限,劳动力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也相对较低。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加速发展,社会劳动产出量迅速增大,劳动力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相应提高,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大有提高,从而使生产质量明显改善,工作中需要层次也急剧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知识存量的充分发挥、积极性的调动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人力资源贡献率迅速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货币市场效率提高,非人力资源稀缺性降低,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比重下降,最后终于达到人力资源贡献等于非人力资源贡献率的临界点。此时,开始把人力资源看作一种生产要素,并围绕提高该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展开企业各项管理活动。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到,知识、信息、智力日益成为核心要素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此时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知识存量由缓慢变动而进入剧烈变动时期,人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及不可分割的载体便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贡献率开始明显高于非人力资源贡献率,从而人力资源的发掘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随着全社会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劳动者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地位将日益上升。与此相适应,劳动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将趋于上升,人力资源投资与开发费用将不断增大。由于知识是人脑创造的产物,知识的本质是创新,因此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就成为这一阶段人本管理的核心,人的价值从来没有像今天得到这样高的荣誉与物质的承认。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展示一组统计数字,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是不同的。平均统计结果为: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使生产率提高43%,中学为108%,大学为300%。这充分表明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者的素质、文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正因为如此。日本经济企划厅2000年6月发表的亚洲经济年度报告《亚洲经济发展与IT革命》中指出的:“有能力的、具备复杂知识和智力的人力资本对于实现新经济的持续繁荣是关键的。积累知识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部分。”当然在这种劳动能力变化与社会生产发展的互动关系中,专业化分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片面发展,一些人成为体力劳动者,另一些人成为脑力劳动者,大多数人只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门技能、经验和知识。但从总体上讲,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趋于不断提高的。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特别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与扩大,对复合型人才

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将会把劳动能力的全面提高摆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劳动能力变化的必然趋势。

三、劳动者知识化发展趋势

劳动过程,既是劳动力把自然资源变为财富的过程,也是劳动力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实现知识积累和创造的过程。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力联系在一起,不但能把随着在生产资源和劳动力上的旧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而且还能创造新的价值。因为真正的科学知识不是简单地从前人或他人那里移植过来的模仿性知识,而是在实践中有所发明创造的创新知识。以这样的创新知识来指导生产,一定能创造出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化世界来。历史上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进步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都是依赖于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中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的进步。因此,随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附加值是由智力而非体力创造出来,劳动能力耗费越来越依赖于智能,与此相适应的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明显表现出劳动者智能增强及其加速度发展的特征,呈现出劳动者知识化的发展趋势。最近30年来,美国企业生产一直呈上升趋势,始终保持全球第一,其工人人数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却呈递减趋势,由过去的33%降低到17%左右,据估计2010年工人人数将只有12%,2020年进一步降低到2%。目前,美国约80%的就业人员从事的不是生产物品的工作,而是运输物品、处理和制造信息、或者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工作。自1996年以来,商品生产和批发部门失去的几乎所有工作岗位都被办公室工作岗位的增加所抵消了,80%的新职业是由知识密集型部门创造的。

表11998年美国私人部门的就业,按部门分解

全部就业总人数(万人)10120

服务业份额(%)79.2

制造业份额(%)18.3

采矿业和农业份额(%)2.5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SurveyofCurrentBusiness》2000年1月号,D-35页。

另外,即使都在知识密集型部门,其就业人员的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80年代新兴产业大发展时期,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但是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开始下降,产值增长速度变缓,高技术服务业大幅增长。高技术产业结构重心开始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据统计,美国在1988—1996年期间,28个R&D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40.2万人,增加幅度为4.9%,但是其中的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59.9万人,减少幅度达10.4%,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原来的69.6%下降到59.5%,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与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相反,高技术服务就业人数却呈大幅上升趋势,在1988~1996年期间,仅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管理及公共关系等四个R&D密集的高技术服务业,就新增就业机会105.6万个,增长速度达到45.6%,是高技术产业整体增长速度的10倍。由于高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服务业就业人数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1988年的28%增加到1996年的39%,高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体的比重从9.5%上升到10.2%改变了原来高技术产业由制造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使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入到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的新发展时期。

因此,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认为,继产业工人之后,将出现一个“知识工人”的新阶层。劳动者知识化发展趋势,不仅在于宏观层面知识资源投入的增多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带来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更在于微观层面上知识成为各行各业生产活动的关键,致使所有企业立足于知识资本的积累、增值和实现的本质要求。在强大的竞争压力和技术革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情况下,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使市场的领先者都一直受到威胁。同时,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也加大了创新的压力。因为顾客不仅希望得到最新的产品,还希望以最低

价格得到最好产品。这就带来了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双重压力。然而,有了知识,企业就可以确定多变的市场需求,甚至在顾客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需求之前就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为了做到这一点,市场的领先者需要深入了解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务,还要了解市场将购买什么样的服务。因此无论从卖方还是从买方的角度考虑,知识都是关键因素。

由于企业的竞争地位将取决于它利用自己知识的效率以及掌握新知识的速度,这就要求企业运用知识管理把分散的个人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资产,以便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采取行动,赢得竞争优势。而企业知识资产的形成,则是以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各种技能与知识为基础的。如果企业员工不具备各种技能与知识,不具有知识创造的能力,企业的知识资产就无法形成。因为知识是个人思想中经验、探索、价值观和认识框架的总和。尽管可以在企业组织流程、日常工作和网络(有时在文件档案)中表现或包含知识,但知识离开了个人的头脑就无法产生。知识从来没有完全地脱离人的影响。它形成于人自身知识的原始积累,并通过个人对新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而产生。从这一点上讲,企业的知识资本运营离不开劳动者的知识化。而对于劳动者来讲,不管其具体工作性质如何,都要求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行为。为此,知识型劳动者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为了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势必要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在此过程中,劳动者知识化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从而全面提高劳动者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术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四、劳动力产权:性质、形式与权能结构

作为劳动行为主体的劳动者,其自身具有的劳动能力并不单纯仅仅是生理学的范畴,更本质的是经济范畴。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中,对劳动力产权进行了深刻的研究。马克思认为,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法权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为此,马克思对劳动力产权关系的研究更注重于社会性和历史性。从生理角度看,劳动能力只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中,两者是合而不分的。劳动者既是劳动力的担负者,又是其本身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劳动力产权关系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的生理关系。然而,劳动力产权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关系的体现,是与经济关系的性质紧密相联的,不能脱离经济关系孤立地、抽象地考察劳动力产权,否则就会滑向形而上学或法学幻想虚构的劳动力产权。这是因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一样,也是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这种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的分配形式、结合形式和所有权形式,都反映了经济关系的性质。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产权关系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中的法权关系,买卖双方均须承认双方都拥有所有权,并根据各自的所有权支配自己的东西。这种特定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而“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劳动力产权关系作为一种法权关系,是社会整体结构中的上层建筑,它与社会生产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劳动力产权关系变动和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

革。

在现实中,劳动力产权是一种权利的组合,包括劳动力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这组权利既可统一也可分离。劳动力产权权能结构就是指构成劳动力产权总体的不同权项的状况及其组合分离形式。劳动力产权权能的统一,即各项权能都属于同一个主体,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劳动者自身。也就是,劳动者既占有劳动力的实现条件——生产资料,又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其典型形式是个劳动者,如独立的农民或小手工业者用自己的土地和生产资料直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财产和劳动力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管理权和收益权都归作为劳动者自身。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均属于他人,并且连劳动者本身也不属于自己。这时由于劳动力产权的各项权能都属于他人,也不存在分离的问题。其典型形式就是奴隶制度下奴隶劳动力的他人所有权。

劳动力产权权能的分离,即各项权能分属不同主体,为不同的主体所行使权利,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在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劳动力产权权能的分离,表现得尤为明显。劳动者拥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和自由支配权,而他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也就丧失了自身劳动力的支配权和使用权。但工人出卖自己劳动力只是在一定时限内,并在让渡时不放弃他对于劳动力的所有权,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只是“劳动力的暂时使用权”和“暂时支配权。”

然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劳动力产权的权能结构也发生了某些变化。随着技术发展的方向从大型化、高速化及大批量生产的“大型技术”转变为多样化、节省资源和综合多种技术等方面,对于从事创造“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人来说,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其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及价值观念。例如,图案设计家所使用的桌子和制图工具、摄影家的照像机、编制电子计算机软件所需要的小型电子计算机等生产资料,其价值并不贵,任何个人都可以买得起,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则是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及价值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同劳动力本身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其本人才能使用,他人是无法使用的。因此,这部分人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者。随着整个社会从事创造“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人的逐渐增多,那么自从产业革命以来持续多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将会改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一体化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现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产权关系依然存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劳动力产权关系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所反映的不同劳动力产权关系。当劳动者与公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具有双重性,即劳动力产权既属于劳动者本身,也归于社会所有。当劳动者与私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形式为本人所有权和他人支配权。当劳动者与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完全属于劳动者本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劳动力产权多元化有密切关系。例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以合伙制为基础)、自由职业人员的劳动力产权,均属于劳动者所有与自主关系;而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及其工人、私营企业受雇人员等的劳动力产权形式,则为本人所有权和他人支配权。在现实中,由于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因此其劳动力产权关系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者群体

劳动者范文3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也各不相同,他们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刻刻都能见到他们。就是他们——劳动者,为我们建起了一座座的高楼大厦;就是他们——劳动者,为我们清扫了一个个大街小巷。

五一劳动节到了,这是个专门为劳动者而建立的节日,而真正,又有多少劳动者是真的休息了、放假了呢?在学校,同学们放假了,而老师们,却又在为学生们而奔波、忙碌,根本得不到真正的休息,但是,学生不就是因为老师放假而放假的吗?但为什么在假期里,真正休息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呢?

还有那些公交车司机们,他们每天早出晚归,终日与汽车和人流为伴,到了节假日,甚至就连五一节,他们都得不到片刻的休息,只为了别的劳动者方便,为了别的劳动者都能过上一个快乐的节日。

我坐在公交车上,正享受着节日的气氛时,看见了我所坐的公交车的司机,当时,他已经热的满头大汗,水瓶就在旁边,他忙的连动都没动,壶里满满的全是水。我把头转向窗外,心里酸酸的,节日的感觉都被我对这个司机的敬佩所赶走了。我本想看看风景,放松一下心情,却看到了更令人心酸的一幕。一个老人,正在垃圾箱里捡拾一些垃圾。老人的个头不高,所以翻找起来很费劲。终于,老人翻出了一个矿泉水瓶,就在那一霎那间,老人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只是一个矿泉水瓶,就能给一个老人以这么大的满足!老人微笑的时候,皱纹在她的脸上显得很深。老人脸上那饱经风霜的皱纹,就像是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让我的心变得很沉,很沉。这时,车开动了,我连忙往窗后看去,老人已经翻完了垃圾箱,推着她那破旧的三轮车,蹒跚的走着,走着。老人的背影使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终于,老人的背影,在夕阳下,渐渐的在我眼中消失了。“老奶奶,”我在心里默默对她说,“祝你节日快乐!不,是一辈子都快乐!”

在那时,我明白了,不同的岗位对社会都会有不同的贡献,不论是大还是小。特别是那些在劳动节还默默无闻的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在这里,我想对他们说:“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祝你们节日快乐,永远幸福!”

劳动者范文4

来看看这些劳动者,来看看这些美。

美在家庭

家庭是我们生长发育的地方,我们在家里经常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别小看了它,它可以带着子女对父母那种爱,对父母充满感激,有时也带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无尽的关爱。那么,我们可以说劳动牵挂着我们的爱,正是因为劳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我们变得更加和谐。

美在社会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份子,家庭就是社会的缩影。只有家庭动起来,社会才会动起来,社会就是通过劳动进步的,让我们能够多劳动,多做贡献。

美在国家

一个国家要想进步,必须有一些科学家,他们其实也是一种劳动,他们经常会研究一些科技产品。只不过他们的劳动影响大,但劳动无大小,只要劳动就好,就会为国家做贡献。美在生活

美在生活

说了这么多,你一定会知道劳动的作用和影响了吧。其实,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劳动者,你知道是谁?对,答对了,就是清洁工。他们每天都起早贪黑地为我们做清洁,他们默默无闻、甘愿奉献。

劳动者范文5

教育成本谁来买单?

从高等教育不断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长远角度来看,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本无可厚非。但这种转型的巨大成本和负担都由学生及其家长来承担,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了。

多年来,高等教育被当作产业来发展,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很高的成本,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其毕业后获益很低。大学收取的是精英教育成本,而学生毕业后得到的却是普通劳动者的收益,教育成本与收益严重失衡。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将大学生定位为普通劳动者的做法既不客观,也不厚道。难怪有人要问:“在入学率大众化的同时,目前我们的大学教育成本是否也足够大众化了?”在教育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之前,硬把大学生往普通劳动者中间赶的做法,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请听一下大学生们的心声吧:“事实上我们也没想过自己高人一等,现在找份工作那么难,能做光荣的劳动者就不错了。只是有点心酸,如果大学生只是普通劳动者,那为什么要收那么多的大学学费?培养一个普通劳动者是不用那么多钱的。”“精英”的培养成本与“草根”的就业窘况一旦构成一对矛盾体,最大的受害者是广大的大学生及其家长。不解决好这对矛盾,大学生们的就业心态与定位就不能调整好。

众所周知,目前任何一所高校的招生简章上都没有说自己是以培养“普通劳动者”为目标的,教育部颁发的大学生手册上也没有这样的表述。恰恰相反,所有高校在招生时,都反复强调自己是以培养高级人才为目标的。然而,大学四年宝贵的光阴过去了,教育部忽然宣布“大学生要做普通劳动者”――这让大学生们有种被捉弄的感觉。

当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时,教育部门又站出来空泛地动员毕业生去落后、艰苦的地方,接受月薪不足千元、社会保障残缺的工作。对于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具有理想或梦想的年轻公民,他们能否长期接受,甚至容忍那样的生存环境?教育部门应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大学生想一想。

很多家庭因为孩子上大学而致贫,即使不企望致富,也绝不能让其长期无法收回投资。一些地方出现的新“读书无用论”等社情民意,很值得我们关注。因此,要求教育部门分担大学生“普通劳动成本”应该不算过分。

培养模式导致无“业”可“就”

我们对大学生的教育,包括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社会预期等,是否有利于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呢?现实的情况是,在我国长达几十年的应试教育中,大学生们被培养得除了考试,很难学到一技之长,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做普通劳动者是很强调动手能力的,但现实的情况是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文不能文,武不能武”。调查显示,“功利化教育导致中学生心力交瘁”,视力下降,体质下降,兴趣单一。问题之严重,已经到了有可能导致社会“共同灾难”的程度。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看作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实际上秉承的仍然是一种脱离社会实际的精英化路子,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因此,即便是大学生们愿意放下架子去做一个普通劳动者,能不能做得来还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定位不当、目标模糊、方法欠缺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毕业生,陷入了难以成为精英、也难以成为普通劳动者的二难困境,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教育机构应当认真反思、考虑的吗?

虽然应试教育的成因是复杂的,但教育部门却无论如何都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教育部门主导的教育模式把学生培养得从心理到身体都不适宜做普通劳动者,现在忽然又要求他们做普通劳动者,这种做法显然很难让人接受。

政策障碍更需关注

大学生应否定位为普通劳动者,看起来是一个具体的、局部的问题,而实质是政策原因和经济、文化等条件所共同形成的问题,需要仔细分析其成因,并制订相关解决方案。

大学生应否成为普通劳动者?很难给出否定性回答。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定义普通劳动者;如何使他们的高额投入得到合理回报;如何使这些相对优秀的劳动者尽快得到合理的社会位置;如何建立积极、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使青年学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上发展,形成良性的社会流动,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如果毕业生因为年轻,缺乏足够的经验,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一般的工作,或者成为灵活多样的一般自主职业者,那么,将毕业生定位为普通劳动者,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把普通劳动者定位为非脑力劳动者,不仅浪费了总体上稀缺的人才资源,而且还由于投入产出、投资回报等原因,让毕业生严重受挫,造成社会不公。因此,应当保证毕业生能够获得相对体面的脑力劳动就业机会,并且积极创造条件,使优秀的毕业生尽快获得较好的职位或机会,成为社会精英或栋梁。

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应建立人才合理配置使用、鼓励人们到落后地区工作并给予合理补偿的长效机制。必须承认大学毕业生与我们一样,关注其合理的利益诉求是非常必要的。教育部门不能简单地强求毕业生“你们正是带去现代文明的人,扎根基层和中西部地区是你们的使命”,――凭什么要大学毕业生去奉献,而不顾他们的正当权益与合理抱负如何实现。我国很多地方远离现代文明,政治生态低劣,是历史与现实原因造成的,包括生活在都市里的公民们,都要承担代价,不能苛求由青年毕业生去长期买单。

劳动者范文6

为进一步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全社会传递湖南工人阶级正能量,充分展示春节期间劳动者的温暖瞬间,湖南总工会与腾讯·大湘网联合推出春节专栏——“谢谢,过年不回家的你”,致敬那些在长沙坚守的各行业劳动者,记录让人感动的力量和瞬间,让广大网友为春节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点赞!

精准选题,彰显普通劳动者奉献精神

一是突出主线。始终围绕“劳动美”的主题,把镜头聚焦在一线劳动者身上,用镜头语言表达劳动者的敬业、奉献精神,挖掘平凡劳动者身上的“不平凡”,展现出11位岗位平凡、条件艰苦,生活状况鲜为人知的一线、普通、平凡的劳动者的感人事迹,让坚守在脏、苦、累、险的一线职工的形象更饱满。二是聚焦春节。在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期间,大多数人都会回家团聚。就在许多归心似箭的游子准备年货、排队买票、挤车赶路的时候,一群特殊的劳动者,在岗位上默默坚守着。选择这个节点,劳动者群体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甘于奉献的精神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关注,呈现出的画面更温馨和感人。三是精选人物。在行业选择上,紧扣春节期间关联度高的11个行业,比如方便大家出行的出租车司机、确保每家放心过节的保安人员、疏导交通使道路更通畅的交警、清扫垃圾让城市更美丽的环卫工人、为顾客烹饪年夜饭的厨师,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春节期间劳动者群像。

精心制作,内容形式高品质

一是认真策划。湖南省总工会、腾讯·大湘网提前20天组织采编人员讨论主题和推广方案,在内容展示务求使用最具传播性的产品,指定湖南省总工会宣教部新闻专干1人、湖南工人报社记者1名、腾讯·大湘网新闻中心主编、图片主编和骨干编辑4人负责此项工作。对长沙市上报的几百名候选人进行认真筛选,最后确定了11名爱岗敬业、工作出色的行业代表。二是精细制作。在拍摄中,坚持质朴风格,画面平实、语言朴素,以工作中的细微场景体现劳动者的务实、严谨。拍摄过程采用全程跟拍,高清摄像,两位专业摄影人员随时抢拍感人瞬间。画面配以温暖的文字独白,主题音乐节奏舒缓,细腻温馨。三是多样化呈现。通过网络平台和移动端专题报道,与网友形成互动;特别是运用表现形式丰富、用户体验良好的H5动态页面展示受访者的访谈内容和视频,让受访者的形象变得生动鲜活,给用户带来立体感的阅读体验;同时,专题内增加点赞功能,方便网友在手机端进行点赞和分享,让更多人关注参与,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相关报纸、网站推出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评论员文章及视频播放定期跟进;微博动态更新,及时回复网友评论。

上一篇课文朗诵

下一篇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