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书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兰亭序书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兰亭序书法

兰亭序书法范文1

我小时候学写字,大人都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是必须要认真临、反复临的帖,临了《兰亭序》,不但入手能正确掌握行书技法,而且高雅不蹈俗格。但说实话,尽管我从小对写字就很痴迷,但这《兰亭序》似乎未能引起我去认真临写的兴趣与激情。《兰亭》写得不温不火,不咸不淡,就像吃一碗少盐缺油的面条,能吃饱肚子,但说不上有什么滋味,是什么美食。当时对其中内涵的深刻与境界的深远不可能有什么认识与思考,再加上河南自民国以来的书家多是重魏碑、重隶书,没有写《兰亭序》的大氛围,所以我对《兰亭序》一直是敬鬼神而远之。

在这个氛围中,我小时候写字也一直是写魏碑,写隶书,对帖派书法接触的只有王铎的《拟山园帖》,这是因为王铎是我的老乡,被乡里誉为“神笔”,有太多太多的传说,不由得我不去关注他、景仰他。身边的老师朋友也多是写魏碑、隶书、章草的,真正写“二王”一派行书或小草的很少。十五六岁时,我借得一册石刻本的赵孟頫书大字《寿春堂记》,因为急还书,连夜用薄薄的有光纸双钩了一本,同时也引起了我临写的兴趣。赵书虽然有人说是媚而无骨,学赵书“如与小人游,不觉日亲”,但我还是从中得到了好处,改去了儿时临写颜柳大楷用笔起止过于刻意着力的毛病,以及写魏碑时囿于刀刻斧凿痕迹的弊端。后由赵书上溯学初唐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能脱颜柳书的用笔“障碍”,为今后学习行书打下了基础。二十几岁时,我得到一本唐陆柬之书的陆机《文赋》,这是正宗二王一脉书,认真临写了一段,对二王一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有了兴趣,觉得写帖比写碑放松。陆柬之书虽属二王帖派正脉,但临写之间,觉得气息甚好,可是用笔技法比起米芾的生气勃勃要逊色多了。之后,我又较长一段时间沉浸在米南宫书法之中,深刻体会到用笔不都是中锋,侧锋的生动鲜活是中锋所不可取代的,对书法的唯中锋论产生了疑问。但我写米总是写不像,米芾用笔可谓神出鬼没,如刻意在细节上求“像”,反而把米芾“掷腾跳荡”的毛病学到手了。

再后来很喜欢杨凝式的《韭花帖》。我对杨凝式很崇拜,甚至觉得他很神奇,能写清雅脱俗的《韭花帖》,又能写凝重古厚、风格近颜真卿的《卢鸿草堂十志图跋》,还有被黄山谷誉为“散僧入圣”、今天看来有点现代派味道的《神仙起居法》,书路如此之宽,是其他书家所比不了的。《韭花帖》在骨子里与《兰亭序》是一脉相承的,但我觉得此帖比《兰亭》要有味道,其章法疏朗,字势舒展,如众星丽天,一派神行。黄山谷有诗赞曰:“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说明《韭花帖》得到了《兰亭序》的神髓。这里选的一幅是2002年我临写的《韭花帖》(97cm×31cm)。某日,我看到装裱师傅揭裱古字画,从原画上揭下来的複背纸被师傅揉作一团,顺手扔进了字纸篓,我把几张又湿又皱的旧画複背纸从垃圾里拣了出来,回去展平晾干,古人,十分可爱。这幅临作正是用这拣来的旧画複背纸上写得,其古旧斑斓之色是自然天成而非刻意制造出的,而发现美何尝不是一种创造?我临写得比范本显得“硬”了一些,融入了唐人写经的笔意,结构虽然努力去忠实于原帖,但自己的习惯还是顽固地透露了出来。由于这幅字在视觉上具有装饰效果,2003年、2006年两次出版我的书法集时都选用了。

兰亭序书法范文2

关键词:行书经典;书法作品;特征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033-01

一、从其创作契机上看,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三大行书是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三篇作品的神韵是唯一的,书法家本人也不能复制其神韵,因为时过境迁,经典是不可重复的。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神来之笔才会成为书法史上的奇迹和经典。

王羲之在兰亭以鼠须笔,蚕茧纸挥就的千古名篇《兰亭序》,从王羲之作《兰亭序》涂抹、增补的笔迹看,又是一件草稿。据说雅集后王羲之又有书兴“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可见连作者本人也难以重复此作品。书写《祭侄文稿》的颜真卿不是作为一名书法家,而是作为一个悲愤的失去至亲的悲愤交加的人来书写的。《祭侄文稿》是情绪的自然流露,情在笔先,情之所至,笔之所出。连思想的矛盾和变动也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此文稿多处涂抹的痕迹就表明这是草稿,是当时情景下心血的结晶,带着作者的情绪创作出来的意象之作,不是工工整整的刻意创作可以比拟的,从草稿中依稀可以看到颜真卿的疾笔愤书的身影,更能深切体会他的品格和人格。《黄州寒食帖》是苏轼的五言诗,共有二首。诗中所述当时诗人的生活状态――贫病困扰,连绵凄雨,仕途坎坷。坡此作并不是有意为后世留下经典之作的心态,而全然是为在笔端倾诉自己的苦痛。

二、从书写背景上看,具有故事性以及历史的积淀和距离感

我们看到《兰亭序》就会想起兰亭雅集的故事。这样的雅集故事具魏晋的时代特色,体现出魏晋风度和气韵。这样的作品不是枯瘦的,是有丰富的趣味性和代表性的,从作品中可以大致窥到一个时代的风貌,这样是不易的。《祭侄文稿》的创作背景离不开安史之乱。时势造英雄,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书家颜真卿更是脱颖而出,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力量。颜真卿愤书祭奠家侄季明及颜氏家族在安史之乱中的“巢倾卵覆”。这样的故事是感人至深的,这样的作品才是具有感染性的经典之作。坡作《黄州寒食帖》也会让我们联想到他的生平遭际和诗书才华。同时同情于他的“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满腔才气难以畅达。凄雨冷风,感伤压抑,好的作品是表情意的,是丰满的血肉之作,是经得起历史的沉淀的,是可以穿越世代的距离对话的。

三、从书写内容上看,都是书法家的原创诗文

《兰亭序》是王羲之为兰亭集会的诗文所写的序文手稿,字句斟酌和笔画的连带都是随着书写者的情意而改变。《祭侄文稿》也是草稿,是颜真卿因家事有感而发写就的悼词。此稿在书者情绪悲愤之处用力涂抹的痕迹也是显而易见的。颜字是真情和他平日深厚功力的自然流露,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处,率真而独具个性,而且现存的《祭侄文稿》是颜书的墨迹真作,从文笔和墨迹等形式语言当中隐含着颜氏活的灵魂,这样的真情才有长久征服人心的力量。

四、作品中流露出技法的高难度

《兰亭序》中“之”字的奇妙充分显示了王羲之娴熟的基本功和随类赋形的高超本领。《兰亭记》称:“之字最多,至二十许字,变转悉异,遂无同者,其时殆有神助。”米芾也说:“廿八行,三百字,之字最多无一似”,之字的形姿百态是王羲之的丰富艺术语言的体现,也是情绪的变化和上下连带关系的不同决定的,王字行云流水般没有固定的形态。《祭侄文稿》字体大大小小,错落参差;笔画线条藏风,饱满苍茫,浑厚朴实。他信笔之时仍暗含笔墨规矩,字与字的相互呼应和上下承启和谐自然,其中的枯笔运用的很巧妙,枯而不燥。黄庭坚曾称苏轼的字如“石压蛤蟆”,指其字形偏扁,侧于一边,在第一首诗的造型中就有这种迹象。在《黄州寒食帖》中字体大小对比显著,字的形态多变、险峻。帖中“破”字,左右开弓笔力泼辣雄迈,似倾欲倒而又支撑于危险之中。

五、从在书法史的地位上看,具有政治上的关联性

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统治阶层的偏好也会影响整个书风的继承和发展。而在评说颜真卿时是把他的忠心和书法连在一起的,乱世造成了悲剧,亦造就了经典。坡的怀才不遇,是他在仕途上的不能如愿而导致的悲痛压抑,而用诗书来合理宣泄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成为书法经典离不开时代大背景,纯粹脱离了政治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政治上的要求也会和书家的品格相联系,人和书是不会分开传承的,书负载着人格力量前行,人格低而书法技巧高超也不会流芳百世的。

兰亭序书法范文3

日本自然农耕先驱福冈正信在《一根稻草的革命》一书中提到:“一物之中有万物,积万物却难成一物。”一物之成为一物,必有其因缘。一物中藏万物,更藏有“空”。事物的整体只能作为整体来看待,拆散成局部来研究就早已不再是同一个事物了,得出的结论当然不会准确和完整。好比克隆法也无法还原本来的生命体,二玄社的“次真迹”也难见到原件的灵魂。盖万物皆有“空”。而空性不可复制。据说,王羲之曾事后重写《兰亭序》,也无法超越或复制那段空性。

以上是对近期所获信息的思考,虽不相干。但也有可联系。个中道理,想来一是“心物一元”;二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心物一元”不是单纯唯心也不是全然唯物,把这二者视作一体两面,同时存在,相互作用。没有独立存在的“物”,也没有孤立飘浮的“心”。

王羲之在书写《兰亭序》时并没有达到他一生艺术的巅峰,其《丧乱帖》在艺术成就上被公认为远超过《兰亭序》,但这丝毫不影响《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地位。可以假设,如果不是“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那天在会稽山兰亭的那场雅集,如果不是有四十一位贤人在“曲水流觞”并当场作了三十七首诗。就不会有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作序的“因”,也就没有《兰亭序》。在那通讯交通不便、战乱不息的“奈何”年代,万缘的具足,才有这一会一纸的诞生,不容易啊!一期一会,今天的我们不能看到集会,但能在这一纸“陈迹”中去感受兰亭的惠风,太息晋人的风骨。可以这样理解:作者加上因缘才有作品。这因缘即是与作品一“物”相附的“心”,“物”可重来,而“心”不可得。

返观茶席、茶艺,恍惚也能借鉴。一席之中有万物,积万物却难成一席;一艺之中有万物,积万物而难成一艺。茶席、茶艺的好坏,也看是否自然,有没有情感的流露。虽然拥有很多华丽或古旧的器具,但或许这是一种障碍;虽然学了很多动作和技法,但也许这又是另一种障碍。有时候,不是器具不精美,动作不漂亮,而是其它的问题,如同书法讲究字外之功,由内化而外显。积物只是表浅的有为法,不等于拥有;万物不为所有,而为所用,才是真有。

茶席、茶艺如何才能“自然”,当想这个问题时已经不是自然了。我们所了解的“自然”,受人的认识和理解的局限,“想当然”并代表自然的原本。我们也会把“放任”误以为是“自然”。“天地不言,万物生焉”,自然本身就是对“自然”最好的诠释。只要知道了自己并没有了解自然,这就是自然。放弃分辨、不起分别,智慧自然会出现。“道法自然”,只有接近自然、不离自然,把自己也化作自然的一分子,自然就“自然”了。陆羽在《茶经・九之略》中连续用了八个“废”字表明到了自然当中,造具、煮器等等无不可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茶圣最高明处。福冈正信也说:如果地炉旁的粗茶要比茶席上的“玉露”香美,那么茶文化也就开始接近尾声了。言外之意,茶席、茶艺要自然,就不能脱离朴素真实的生活。而《兰亭序》也只是王羲之那群人那天的“生活”。“艺”字从字源追溯就是上古农耕生活,后演变为“农艺”、“艺术”。艺术源于生活,没有生活,就不自然;有了生活,就有了生长自然产物的泥土,就有了因缘。

兰亭序书法范文4

我国古代的帝王,不论政治如何,书法艺术上或独领,或另辟蹊径,总之,他们凭借特殊天赋与地位,将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

秦汉奠定了书法体的基本形态,但自魏晋以来才有了真正的书法艺术,之前如枭雄曹操也偏好一点书画,有一点欣赏水平,但还没有发展成为艺术。魏晋南北朝,这个了不起的时代,草、楷、行等各种书法体趋向成熟,书法成为一门自觉艺术,产生了王羲之、钟繇等大书法家,开启了书法的新章程。自此之后,后人学习书法成为一种风气,这其中也不乏帝王。南北朝时期如梁武帝、晋武帝等诸多皇擅长书法,却只以梁武帝——萧衍书法成就最高。梁武帝不仅自己收集书法作品,而且鉴赏水平极高,尤其崇尚王羲之的书法。他亲自辨别王羲之作品的真伪,还将真迹留下作为王室子弟的教育范本。梁武帝的做法掀起了第一次“学王”,也为以后的帝王书法开了一个极好的头。

唐朝国力强盛,文化气息浓厚,人才辈出,所谓“书至初唐而极盛”,这离不开唐朝几位贤明的君主。唐朝书法艺术的昌盛,贡献最大的首推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可以堪称古今帝王书法家第一人,他在位期间对书法所做出的贡献在书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全面的、深刻的影响。首先,太宗极为重视书法教育和普及推广。除了在皇室内部强调书法,他还设立书学,置书学博士,更将书法作为科举考试的一项重要条件,极大地刺激了读书人对书法的追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一代书法大家便是在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其次,太宗本人就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非常崇尚王羲之的书法,尤其强调书的筋骨与气象,即使在政务繁忙之余也不忘勤加练习,书法造诣极高。据《唐朝叙书录》记载:“贞观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又有记载:“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以上赐宴于玄武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竟取。”足以说明那时候太宗的书法成就。在《山谷题跋》中有这样的话语:“太宗英睿不群,所学辄便过人,有魏晋风度,亦是富贵后不能废学尔。”

太宗一朝,首创“行书入碑”,开创了帝王书法的第一块行书碑,功载千秋。如今太宗的传世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屏风帖》等,其中《温泉铭》虽然内容上是冷冰冰的王法,但在书法上有了大胆的发挥,字体雍容和雅,整体却不失凛然不可冒犯之势,而《晋祠铭》线条圆润,风格极像“大王”,字里行间却又添加了几分帝王的气魄,唐太宗真正做到了“学古而不泥古”。

太宗喜爱王羲之,亲自为王羲之撰写赞词,称其“尽善尽美”,感叹“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要知道历史上天子为臣子做传一直是比较罕见的,唐太宗如此不吝惜赞词却仅因为重视书法而已。此外,他为求《兰亭序》真迹不惜重金,致使朝野上下铺展开一场不同凡响的找寻王羲之真迹的壮观场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有了“萧翼智赚《兰亭序》”的故事,得到了《兰亭序》真迹的太宗皇帝立马下令让虞世南、褚遂良进行临摹,将摹本分发给朝中臣子,自此王羲之的书法得以广泛传播。而他自己则对《兰亭序》真迹爱不释手,死后还要带入昭陵,可见一代帝王的翰墨之情何等深重。

中国历史,哪怕是艺术史,都主要由男性主导,女性的身影总是寥寥可数,武则天却是唯一一个不可替代、光芒甚至超越了众多男性的非凡帝王,她的书法也为女性在书法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笔。

兰亭序书法范文5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出苏轼门下,与苏齐名,世称“苏黄”,开创江西诗派。书法擅行草书,用笔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崛,风韵妍媚自成一格,为著名的“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留世。

《论书》是从《山谷文集》摘录的关于书法理论的片段文章。黄庭坚的书法思想与苏轼主张差不多。他主张学书不要模仿古人,要表现人的性情等。“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即是他的艺术观点。他讲求书法创作上要进行禅宗功夫的修炼,尤其是对草书的创作,要潜心冥会,先除去俗气,然后上逼魏晋人书法所具有的逸气,达到超俗绝尘的境地。

[原文]

《兰亭》虽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⑴,所以为圣人。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⑵。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鲁之闭门者曰:“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可以学书矣⑶。

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承学之人更用《兰亭》“永”字以开字中眼目,能使学家多拘忌,成一种俗气⑷。要之右军二言,群言之长也。

东坡先生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⑸如《东方朔画像赞》、《乐毅论》、《兰亭禊事诗叙》⑹。先秦古器,科斗文字,结密而无间,如焦山崩崖《瘗鹤铭》、永州摩崖《中兴颂》、《李斯峄山刻》秦始皇及二世皇帝诏⑺。近世兼二美,如杨少师之正书行草⑻,徐常侍之小篆⑼。此虽难为俗学者言,要归毕竟如此。如人眩时,五色无主,及其神澄意定,青黄皂白,亦自粲然。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唯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学书端正,则窘于法度⑽;侧笔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古人作《兰亭序》、《孔子庙堂碑》⑾,皆作一淡墨本,盖见古人用笔,回腕余势。若深墨本,但得笔中意耳。今人但见深墨本收书锋芒,故以旧笔临仿,不知前辈书初亦有锋锷,此不传之妙也。

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

草书妙处,须学者自得,然学久乃当知之。墨池笔冢,非传者妄也⑿。

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

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⒀。余尝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直须具此眼者,乃能知之。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字既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不难工矣。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⒁。古人学书,学其二处,今人学书,肥瘦皆病,又常偏得其人丑恶处,如今人作颜体,乃其可慨然者。

楷法欲如快马入阵,草法欲左规右矩,此古人妙处也。书字虽工拙在人,要须年高手硬,心意闲澹,乃入微耳。

[注释]

(1)周公:西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姓姬名旦,又称周公旦。辅武王灭商,武王崩,成王幼,其摄政,史称“周公辅成王”。睿圣:圣明,明智。

(2)蔽于一曲:蒙蔽于片面,受限于一隅。或说因一叶而障目。

(3)鲁之闭门者:《诗・小雅・巷伯》传云,鲁人有男子独处于室,邻之嫠妇又独处于室,暴风雨至而室处,妇人趋而托之,男子闭户而不纳。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国人。居柳下,谥惠。相传有一次他夜宿郭门,见一女子受冻,便用衣服裹着她,抱着坐了一夜,却未生之心。这里借鲁之男子“闭门不纳”和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说明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学习书法当师古人之意,而莫拘于形迹。

(4)以开字中眼目:指将“永”字的八种笔画,作为汉字构成的基本部件,以此作为汉字书写的规范。

(5)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见本刊上期《苏轼〈论书〉解读》注释⑷。

(6)《东方朔画像赞》:小楷法帖,为王羲之所书。《乐毅论》:王羲之所书小楷法帖。《兰亭禊事诗叙》:即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7)《瘗鹤铭》:著名的摩崖石刻,字势雄强秀逸,是隶书向楷书转变时期的重要刻石。它是一方悼念仙鹤的摩崖石刻。《中兴颂》:即《大唐中兴颂》,唐刻石,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刻于湖南祁阳浯溪崖壁上。《李斯峄山刻》:即《峄山碑》,李斯书,字形较长方,笔画均匀,为小篆法书。

(8)杨少师:即杨凝式。五代书法家,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今属陕西)人。历仕梁、唐、晋、汉、周五朝,官至太子太保,人称杨少师。

(9)徐常侍:即徐铉(916年―991年),五代宋初文字学家。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10)窘于法度:受制于法度,受技法的约束。

(11)《孔子庙堂碑》:唐武德九年(629年)刻。虞世南撰并书,为初唐碑刻中杰出作品。

(12)墨池笔冢:见本刊上期《苏轼〈论书〉解读》注释⑿。

(13)元常:即钟繇。字元常,三国时魏书法家,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逸少:即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人称“王右军”。

(14)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丰腴的字要有笔,瘦硬的字要有墨。

[译文]

《兰亭序》虽是楷书与行书的范本,但不必一笔一画都作为准则。正如周公、孔子不能没有过错一样,但小过错不影响他们的圣明,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善于学习的人,连圣人的过错都学,所以容易固守一隅。今天学《兰亭序》的人,多是这样。鲁国那位闭门不纳邻居嫠妇的男子说:“我将用不让妇人进屋的办法,来学习柳下惠坐怀不乱的精神。”有了这种“以吾之不可学人之可”的认识,就可以学习书法了。

王羲之书法,被认为如同以锥画沙、用印印泥一般。重要的是他在书写时中锋藏锋,意在笔先。师承王氏的人总是以《兰亭序》开头的“永”字作为楷模,这样容易拘泥于法,形成俗气。重要的是明白王羲之“如锥画沙”、“如印印泥”这两句话,这是我们值得师法的。

坡先生说:“大字书写难以达到结体严密不散,小字书写难达到结体宽绰疏朗。”像王羲之的《东方朔画像赞》、《乐毅论》、《兰亭禊事诗叙》等就是这样。先秦古物器皿上的文字,蝌蚪篆文,紧密而不散,如焦山摩崖《瘗鹤铭》、永州摩崖《大唐中兴颂》、李斯所书秦始皇及二世皇帝诏文的《峄山石刻》等。近人能够兼有二美的,如杨凝式的楷书与行草书,徐铉的小篆。这虽然不被俗人认可,但书法毕竟应当如此。正如人在目眩之时,五色难辨,等到神情安静,意定神闲之时,青黄皂白,就自然分明。学习书法经常临摹,可以做到形似。重要的是要多取古人法帖本细细品读,做到心领神会,才能到达妙境。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做到神似。

学习书法过分强调端正,则受制于法度;侧锋能求得妍美,但往往容易左工而右病。古人临《兰亭序》、《孔子庙堂碑》,都以淡墨临摹一遍,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如何用笔,如何回腕收笔,藏锋蓄势。如果是浓墨临摹,仅得其笔中意趣罢了。今人只见浓墨帖本,用笔多半是收笔蓄势,锋不外露,所以用秃笔临摹,岂不知古代书家作书时,笔锋尖锐,这恰是古人没有传给后人的秘诀。

作书时意在笔先,心使手,手运笔,写出来的字才能合乎书者心意。古人作书没有其他不一样的,只是用笔熟练罢了。

草书的妙处,须学书人自己体会,学得久了,就会明白。池水尽墨和用笔成冢的故事,并非胡乱编造出来的。

作书要宁拙毋巧。当前年轻人学书,宛如新娘子梳妆打扮,花枝招展,到底缺少贞女烈妇的端庄稳重之态。

学书要胸中有道义,再广泛吸收圣贤哲人的学问,作品才能成为可贵。如果胸无点墨,即使笔墨达到钟繇、王羲之的水平,也只是一个写字匠而已。我曾经说过:读书人做什么都可以,只是不可俗气,一旦庸俗便不可救药了。

写字有笔法,就像禅诗中有“诗眼”一样,具有把握诗眼的能力,才算懂得诗。凡学习书法,要先学会用笔。用笔的方法,要采用双钩或回腕执笔法,掌要虚,指要实,用无名指抵住笔管,这样才有力。古人学习书法不全在于临摹,他们将前人的字张贴在墙壁上,直到看得入神,下笔就会轻松自然。字写好了,加上自身学养的提高而无世俗之气,然后进行创作,则可作为别人学习的范本。学习书法须熟读魏晋书法墨迹,心领神会,自然可得古人笔法。要学习草书,须精通楷书,知道下笔向背,这样就会懂得草书用笔和结字法则,写好草书就不算难事了。

兰亭序书法范文6

《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所记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两次文人盛大集会。前者写的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后者是因滕王阁重修竣工而举行的一次庆典集会,是唐高宗时的事情。当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了滕王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南下探亲,路过此地,也参加了盛会。古代文人集会喜欢饮酒赋诗,两次集会文人们都写下了一些诗作,结集后分别由王羲之和王勃写了序文。两文在写景、叙事、抒情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本文想就此做些赏析。

优美的自然风光

阅读《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让人赏心悦目的是文中的景物描写。如兰亭集会,“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多美的集会地点。能置身胜境,饱览美景,确实不失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文友们在这“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相聚,心情之愉快可想而知。而屹立在鄱阳湖畔、赣水之滨的滕王阁更是让人神往,不说那“星分翼軫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的繁华鼎盛,让人羡慕和向往,就是那“落霞和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湖光山色,就令人流连忘返。

高雅的文人情趣

兰亭集会,千古美谈,成为后世文人雅士所喜爱和向往活动。这次盛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的都是当时的名士,可见其盛大隆重。集会里除了做“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之外,文人们还聚在一起“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一起“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尽情地“游目骋怀”、“放浪形骸”,尽享“视听之娱”。这就是文人的情趣,高尚而优雅,难怪后世的文人纷纷效仿,以为人生的一大乐事。王勃参加的这次滕王阁竣工盛宴也是“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与会“宾主尽东南之美”,他们登阁赏景,饮酒赋诗,“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尽显文人风采。

多愁善感的文人情怀

自古失意文人就有迁客骚人之说,多愁善感是文人的一大特点。《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两文都抒发了作者不同的人生感慨。《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在文中借题发挥,抒发了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短暂,“俯仰一世”。为了保全生命,有人选择谈玄说道,有人选择归隐山林,放浪形骸。虽然人与人之间生活方式、爱好不同,但都陶醉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然而,人感到快乐的事情“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人也会“情随事迁”,也会“终期以尽”。因此作者也像古人一样,感慨“死生亦大”矣,不由悲从中来。

《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在文中通过写宴会的盛况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说自己地位低下,只是一介书生,虽有投笔从戎、请缨报国的志愿,却报国无门。在文中他与古人相比,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感到愤懑悲凉,让那些“失路之人”为之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毕竟作者还年轻,还希望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两文的作者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