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课堂基本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课堂基本功范文1
1 教师语言能力
记得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新理念下,教师的语言有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真的语言。“真”即真实,正确、真诚的语言,真的语言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或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使学生获得正确认识,学做真人。譬如:情境1:《乡下人家》课题导入:我是这样导入的:板书“乡下”,问学生有什么感受?学生热烈讨论着,有的谈了乡下的景物,有的谈了乡下的特产等等,这时,我接着问:与“乡下”相反的词是“城市”,面对城市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激烈地讨论城市里有“肯得鸡”、高楼大厦等等。乡下与城市相比较,你更喜欢哪里?学生举手表决,通过教师真诚的语言,真诚的提问,学生真诚地回答,表露了孩子真诚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学做真人。
第二境界:善的语言。所谓善的语言,就是恰到好处的教育语言,是在真的语言基础上达到了高一层的境界。情境2:记得在一次代课班级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位学生生气地站起来说我:“老师,老师,他说我是猪!”面对这种尴尬局面,我灵机一动,说:“好呀!猪好呀!今年是猪年,金猪聚宝,看来,今年你会发财了。”这个同学一听呵呵地笑了,高高兴兴地坐下了。
第三境界:美的语言。教师的语言,不仅应是真的,善的,而且应该是“美”的,即给以学生以审美的感受和熏陶,以美化学生的心灵。教师的语言达到了这三重境界,课堂上学生的突发事件和杂言杂语,教师都能随机应变处理,化干戈为玉帛,使课堂顺畅进行,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教师语言达到“真、善、美”语言三种境界,教育就会达到和谐,得到发展。
2 教师提问能力
课堂上提问,最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智慧,有什么样的提问,就有什么样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①从文本中提问;②从学生回答中提问;③抓住信息提问;④抓住神态、动作提问。不同的时候,教师要用心体会,随时抓住问题,促成资源的开发、生成和利用。
3 教师观察能力
教师提问或学生提问后,教师要根据不同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时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晴”。下面就学生在课堂里提问后的各种不同心理分析如下:
3.1 上进心理。优等生思维敏捷,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思考,并能作出比较切题的回答,表情轻松自然,举手踊跃,回答流畅。教学中,对待这类学生,要适当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3.2 表现心理。有些学生,虽然思维敏捷,回答问题积极性极高,但由于他们具有争强好胜,存在表现自己的心理,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往往欠思考,他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没有真正领会或仅有初步理解,就急忙举手回答,有时他们还会故意借助言行来引起老师对他们的注意,盼着老师提问他,以达到表现自己的目的。
教学中,对待有这种心理状态的学生,既不能完全附和,也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乱加指责、挖苦、取笑。当其回答问题正确时,也不要过多地表扬,以免他们沾沾自喜,产生骄傲情绪,可对他们适宜地提一些思考性问题;当其问答欠确切时,要及时启发他们准确地回答。小结时,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指出其回答错误是由于没有经过认真地思考,指导他们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3.3 怯懦心理。有些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表情拘束、紧张。他们当中有的成绩较好,但因胆小或某种原因思维受阻,一时“想不起来”,回答问题结结巴巴或不切题意。教学中,对待存在这种心理状态的学生,提出问题后,要留给他们充分分析思考的时间,思考以后仍出现紧张现象,也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而叫他们“坐下”,急着叫别的同学回答,这样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并从语气、态度各方面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鼓励他们大胆作答。
3.4 保守心理。这一类学生多半性格内向,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能理解掌握并能给出正确的回答,但不愿举手回答,不愿过多地显示自己,缺乏激情,竞争心理不强。教学中,对待这类学生绝不能降低要求,教师除了给他们讲清课堂提问的作用和意义外,还要结合教学实际,采取提问记分、口试等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激情,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促使其产生竞争心理,克服保守心理。
3.5 自弃自得。这一部份学生多数是差生,思维迟钝,注意力容易转移,他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知思考,经常处于“神游太空”的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其成绩差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课堂中“问得少”,语言能力得不到锻炼提高。教师要多关心多鼓励他们,提高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4 教师答问后的处理
如果学生回答问题答得不够全面、深刻、正确、甚至一无是处,教师都应认真地进行处理。
4.1 接通思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茫然无知,主要原因是理解跟不上去,找不到问题的正确答案,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指给学生思考的方向,接通学生的思路。
4.2 拨正思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的理解偏离了问题的要求,答得不够正确或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好好审题,通过审题弄清题目要求的是什么,来拨正学生的思路,学生审明了题意,拨正了思路,经过再读再思之后,对问题就可能作出正确答案。
4.3 深拓思路。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只浮于文字的表面,不够深刻时,教师就应通过深拓学生思路的方法加以指导,经过教师深拓学生的思路,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就会达到应有的深度。
4.4 广开思路。教师提出某个问题,有时学生理解得不够全面,虽答对了一部分,但不完善。教师应该通过广开思路予以指导,广开学生的思路,学生对问题就会得到较全面地理解,经过充分思考,能作出完整的答案。
5 教师捕捉信息能力
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和体验,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出现的教学资源。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出自己话语的生长点,然后生发开来,或谈同一个话题的不同方面,或谈与同一个话题有关的看法,或谈与同一个话题相反的看法,因双方话题一致,容易沟通;若所谈不同,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启发。
6 教师评价能力
教师评价能力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的心境;②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③教师的的语言能力;④教师的为人处事能力;⑤教师育人的层次性。
7 教师控制情绪能力
如果上课前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教师千万不要将这种情绪带到课堂上来,有情绪的教师是无法上好课的。在课堂中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总而言之,在新理念指引下,每位教师必须要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必须要学会课堂传授的本领。只有学会这些,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柳菊兴.语文课程标准老师资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教师课堂基本功范文2
关键词:公平;公平意识;自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22-3
一、何谓“自助课堂ABC”
“自助课堂ABC”在课堂结构上由三种版式的学案和四个活动环节组成,是一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帮助、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课堂发展模式。
三版式学案分别是:A版助学案,B版导学案,C版复习案。A版助学案(见表1)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并在集体互助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自助生成。B版导学案(见表2)主要是为A版助学案中的问题提供思路分析和答案要点,同时精选一些用于学生集体竞答的判断题和选择题,以促进学生的自助提升。针对高中知识易忘难学、复习迎考缺乏复习时间(尤其是等级学科)等问题,C版复习案(见表1)对此做了提前准备。在自助课堂上,学生可以将B版导学案中的答案要点和错题粘贴到C版复习案上,也可以写一些知识感悟和学习心得,这样,它在新学阶段就为后期的自主复习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复习资料,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高效复习,实现复习自助。
表1:公平课堂模式:自助课堂ABCAC版
A版助学案(自助生成)C版复习案(自助复习)
××课题
主持学生:
问题1:。
(问题1一般设置为主旨类)
问题2:。
(问题2一般设置为主要内容类)
问题3:。
(问题3一般设置为延伸或细节理解类)
问题4:。
(问题4一般由每组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确定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供其他组回答)
说明:1.问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是文字材料、视频、PPT等。
2.每个问题的得分由主持人、各组组长、老师各一票(制)组成。
3.问题4存在问题设置得分和回答得分两种情况。
4.在自主学习时组内可以先行分工。答题要点、感悟或错题粘贴
日期:本组得分:
表2:公平课堂模式:自助课堂ABCB版
B版导学案(自助提升)
一、问题13解答要点/重点解析二、判断题三、选择题
从具体的课堂流程来看,学生的自助学习过程需要通过自助课堂的四个活动环节来完成。这四个活动环节是:
1.组内自主。教师首先以公平的方式(比如抽牌的形式)选出本节课的学生主持人,然后,依据学科知识逻辑和前后文联系,简要导入新课,发放“A版助学案”(见表1),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全班学生则以小组为学习单位,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A版助学案”上提供的问题与要求。时间约10分钟。
2.组际互助。学生主持人以公平的方式(比如抽签)确定每一组可以回答的问题,并依题序组织整个回答过程,每一组同学则派代表依次回答问题,并提供本组思考的问题,各组也可以针对其它组的问题与回答阐述自己不同的见解,主持人根据他们的回答通过表决的方式确定是否加分,教师则在黑板上写上各组组别,记录成绩,参与问题设计与答案的讨论。时间约16分钟。
3.学案助导。教师发放“B版导学案”(见表2),每组根据“B版导学案”上的答案要点或解析,自我检讨自己答题的缺陷或指出对方的优点和缺陷,回答较好的加分(方式仍实行一票制)。接着,在主持人组织下,各组以抢答的方式回答“B版导学案”上设计的选择题和判断题(答对+2分,答错-2分)。时间约11分钟。
4.总结反思。老师简评学生自助学习情况,统计各组总分,宣布获胜组和失败组,由胜利组确定自己还是对方表演节目。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情况和需要当堂或课后将本课(答题)要点、错题、感悟粘贴/写到右边的“C版复习案”,作为备考复习资料。时间约8分钟。
二、“自助课堂ABC”的公平性
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公平意识,要求课堂教学本身具备公平性,要求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公平的价值和意义。课题组曾经在问卷调查后仔细研讨过影响高中生公平意识形成的不利因素,他们认为,与课堂教学方面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有三点:教师自身公平意识不强,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师本位的教育理念,导致学生公平话语权缺失;不公平的教育过程,助长学生的自私观念。[1]“自助课堂ABC”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发挥了比较优势,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公平内涵和价值取向,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公平意识,因此被称为公平课堂模式。
1.淡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
时至今日,师本位的教育理念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课堂的话语支配权牢牢地掌控在教师手中,本应是课堂主体的学生却成了课堂的附庸或看客。通常所认为的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由于醉心于形式设计,所谓的主体性也只是一种被抽去了本真意义的“虚位”存在,即便是想努力展示学生主体性的一些课堂教学模式和公开课,仍渗透着教师精致布局的课堂流程和话语掌控。而“自助课堂ABC”模式改变了课堂教师主导的呈现方式,由强调课堂着力前移为课前下功夫,逆转了挥之不去的师本位的课堂教学僵局。从“自助课堂ABC”三个版式的学案看,A版助学案通过组内自主和组际互助着力于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自助生成,B版导学案以知识辅助的方式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自助提升,C版复习案以课堂向课后延伸的理念引导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助巩固;从“自助课堂ABC”模式的组内自主、组际互助、学案助导、总结反思四个环节来看,课堂基本处于学生自己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之下,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帮助、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2.扭转教师教学中的负激励模式,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课题组认为,学习动力问题是很多表面教育问题(包括一定范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背后的根本性和持久性因素,与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最为切近的因素、最为高效的途径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灌输与反复训练,而是如何引导和激励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就是说,学生持久学习是需要持续动力助推的,而学生学习动力衰竭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薄弱学校的情况就更为明显,这就需要把相当部分精力合适地转移到培养学生学习动力上来,倒不是说我们的教学没有注重动力激发,但通常的激励模式往往是分数、标杆、批评等压力激励模式,这些模式短期看是有一定效果的,长期看,在不可及的现实面前,压力不但不能转化为动力,反而会不断增添学习的挫败感,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而“自助课堂ABC”模式采用小组竞赛和娱乐奖惩制相结合的方式,增添了激发学习的多维动力因素,比如:参与与贡献增加了学习快乐,表现与荣誉带来了学习自信,比较与借鉴培育了学习斗志,知识逻辑关系背后所反映的生活元素增添了学习的生活趣味等,这些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尤其使得那些后进学生由课堂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我要学习的主动追求者,增强了教育公平的有效性和普遍性。
3.注重课堂教学公平的内涵式发展,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公平意识。
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公平意识,教师仅仅在课堂上做到形式公平还是不行的,问卷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学生自私观念和伪装表现,与我们课堂教学中公平形式与内容脱节不无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更高的公平文化素养,破除对公平的狭隘理解,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打破授课一言堂,只要让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只要给学生更多的课堂训练时间,就是把公平还给学生了。本质上,公平是一种自由。之所以说我们的课堂是压抑的、不公平的,不是说没有给学生表达的时间和机会,而是很大程度上由于我们忽视或剥夺了他们思考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所谓的具有普适性的“导学案”本质上改变不了它“导教案”的工具性价值理念。“自助课堂ABC”模式在课堂公平内涵式发展上进行了尝试,该模式在组内自主、组际互助、学案助导、总结反思四个环节中充分尊重学生思考、阐述和讨论问题的自由,此外,课题组还在A版助学案中设计了“留白”,即问题4一般由各组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确定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供各组讨论和回答。这样,课堂就增添了学生思想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存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自由的价值和意义自然而然地会在他们的意识中埋下公平的种子。
三、“自助课堂ABC”的限度
可行性是“自助课堂ABC”模式的生命力之所在,在研讨和教学实践中,课题组觉得该模式并非具有普适性,而是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即限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模块和课型方面的限制。
“自助课堂ABC”模式着眼于学生自助学习的可实现性,它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就能较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并希望学生在组内合作、组际竞争中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材文本解读的难度系数不能偏高,可以与之匹配的显然是一些偏文学科,事实上,“自助课堂ABC”模式的设计本身就带有文科的眼界。当然,在文科范围内,也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适宜采用该模式。
2.教师能力、学生素质方面的高要求。
从现象上看,“自助课堂ABC”模式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弱化”了,但实际上却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高。它要求教师要能预判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把握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方向,在“助学案”、“导学案”的设计上要精炼、科学,A版问题、B版判断题和选择题的设计与筛选要紧扣教学目标,凸显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要能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知识和解读疑难,为学生答疑解惑。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简短讲话能够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它要求教师在自助课堂上有所节制,既要避免按耐不住上演越俎代庖,也要避免过度放任导致状况失控。“自助课堂ABC”模式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由于是学生自主和自助学习,它要求学生主持人能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局面协调和掌控能力,它要求全体学生能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秩序意识和公平意识等。
3.课堂节奏、时间方面的制约。
“自助课堂ABC”模式的四个环节是连贯和紧凑的,由于学习自主和自我管理,它所引发的各种意外状况会比较多,从而给课堂推进的节奏带来影响,有些问题比较重要,但学生可能一带而过,有些细节和问题可能并不特别重要,却会被他们不断讨论。除了课堂节奏的问题,时间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从课堂安排的容量来看,密度比较大,每一个环节都有其时间上的限制,比如第一环节,时间设计为10分钟,但其内容却十分丰富,包括教师导入,选出主持人,学生阅读教材和问题,组内分工和组织答案等,如果说第一环节还可以控制的话,第二环节讨论的不可控性就大为提高了,类似的问题在第三和第四环节都有存在,所以,自助课堂在时间和节奏上的把握上还是一个问题。
当然,约束性因素不是用来作为否定与回避的借口,而是需要我们提高的路径和动力。而且,随着“自助课堂ABC”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应用、不断完善,它的适用性也会相应增强。
四、结语
南京市文枢中学高中政治教研组推出的“自助课堂ABC”模式在培养学生公平意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自助课堂ABC”模式在教学实验中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高度肯定,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也说明,这一课堂模式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公平意识。只是,从该模式基本要求的苛刻性来看,从课堂实验中的一些缺陷来看,“自助课堂ABC”仍然需要改进和完善。
教师课堂基本功范文3
关键词:青年教师 教学 基本功
教师的首要职能是讲课。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要任务是掌握良好的教学基本功。青年教师往往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但教学基本功相对欠缺,同时也容易忽视教学基本功的日常养成,在授课中容易经常出现自己明白而讲不清楚的现象,造成课堂气氛不够、授课效率偏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青年教师应注重教学基本功的日常养成。
一、教学基本功的基本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包括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堂上的“讲、写、演、画”和课后的教学评价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应用,传统的“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的听”的授课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以多媒体为手段的新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了改变必然也会引起教学基本功的改变,青年教师在掌握传统基本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教学基本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要求。
(1)授课节奏快。随着多媒体进入可堂,授课时多采用多媒体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取代了在黑板上的书写。这种靠鼠标的点击速度明显快于在书写,造成了授课的节奏加快,使学生思考的时间变短,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注意把握授课节奏,注意授课内容的衔接、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便于学生的理解。
(2)授课信息量大。利用多媒体教学无疑增加了信息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更多的资料、认真准备授课内容。同时,授课时防止枯燥乏味的、平铺直叙式的讲述,应注意方法,区分重点、难点。在课程的设计上设置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节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授课内容。
(3)课前准备的时间长。课前除了要认真准备教案,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做好幻灯片的设计,设计不仅内容上进行合理安排,注意相互之间的衔接、幻灯片效果,奔着打动别人先打动自己的目的对讲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幻灯片中包含信息量越大,查阅资料需要的时间也越多,合理安排信心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和思考。
授课时出现的新特点,对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年青教师把握好细节,平时练好基本功,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
二、提高教学基本功的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教学基本功的提高需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心态、提高认识。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心灵工程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授好课、育好人。讲课是教师的首要本职工作,怎么样讲好课,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讲课让学生欢迎,是我们年青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只有把心态摆正了,认识到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了,才会思考自身在教学基本功上存在的不足,才会考虑提高和改进的方法,才能达到授课质量提高,最后达到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首先要端正心态,把教学基本功练好,当好学生专业上的引路人。可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提高计划、营造一定的紧张气氛,要求自己通过一门课达到提高哪些具体目的。
(2)多请教、常观摩。老教授、教学名师授课经验丰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功体会深,年青教师应多向他们请教、多听他们的课,博采众长、积累授课技巧,这样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下载一些精品课程,向名师学习,见多才能识广,通过日积月累,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针对自己的欠缺有针对性的观摩,看经验丰富的教师是怎样控制自己语速、怎样进行幻灯片的设计、怎样营造课堂气氛、怎样进行课堂互动。
(3)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只有熟悉教材,课堂上才能很好的驾驭授课内容,高效率的授课来自课下精心的准备。备课时可以多选基本教材,注意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清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多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更新率。好的课堂设计往往更容易提高学员的兴趣,提高授课质量。可以从开头、中间内容和结尾进行把握设计。课堂的开头要有新引力,可以采用故事开头法、问题开头法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中间内容要饱满,要信息量大,要有兴趣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结尾要有悬念,可以使用悬念结尾法、事实结尾法等形式。各个环节逻辑鲜明、联系紧密。同时注意对幻灯片的精心设计,包括幻灯片的
[1] [2]
内容、形式、重难点的区分,图片和视频的插入,尽可能使每一页幻灯片都有吸引点,力避满页文字,让学生看起来枯燥无味,尽可能使幻灯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勤反思、善总结。反思、总结同样是提高教学基本功应注意的的重要环节。每堂课授课完毕或一门课结束后,都应善于总结。总结包括本堂课的授课节奏、课堂气氛、知识点理解、学生的反应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批改学生的作业、和最后的考试发现授课存在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自身的不足。总结本堂课的授课行为,每一个授课环节,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哪些地方讲解不够生动等问题,在下次课中避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问题。
教师课堂基本功范文4
关键词:基本功;原则;途径;方法
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幼儿园教师,而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还应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因为,基本功是教师必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严格的教师基本功训练。因此,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一、基本功训练的原则
1.全面兼顾原则
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基本功训练必须细化各个训练环节,在训练过程中,关注每一项专业技能的实施状况,兼顾每一位学生的能力生成,促使其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能素养。
2.系统性和阶段性原则
规划基本功考核工作程序,在基本功考核时间的确定、考核项目的分解与分配、考核形式与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要做统一部署和安排,遵循按年级、分阶段、分类别层层考核,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系统性原则。
二、基本功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发挥教师的示范性,突出课堂教学的主体性
合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教师的基本功是学生模仿的楷模,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功能。教师严谨的板书就像一幅精心设计的图画,不仅文字规范,条理清晰,同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课堂教学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教师的语言修养、运用语言的艺术,往往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学离不开教师语言的引导、启发和讲解。教师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逻辑性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培养学生掌握教学语言,教师要做到语言标准化、示范化。
根据不同的教学基本功要求,将基本功训练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锻炼未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可在教务处组织协调下,通过课程安排进行。承担任务的教研室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基本功训练要求,并指定专业授课教师从低年级起组织学生有计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以适应学生掌握能力的规律。
2.利用课外以及幼儿园见习活动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基本功训练
课外实践活动作为师范学校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加强基本功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不但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拓宽和加深课堂教学所学知识,更能强化学生必备的教育教学技能,其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竞争机制,把竞争评比引入基本功训练之中,互相激励,造成良好的训练氛围,促进学生整体基本功水平的提升。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要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不管是备课、还是板书,都离不开写字、绘画。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都必须训练,同时还要注意汉语拼音、英文字母,数学符号的书写,通过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加大学生基本功训练力度,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型、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需求。
3.严把学生基本功训练过程和考核
严格的基本功考核有利于教学工作深入细致的开展,有利于专业教学目标的完成。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没有考核的训练,会使学生失去练习与提高的动力。只有考核不训练,学生技能又无从谈起。因此,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过程和结果都尤为重要。多年来,我校组建一支由有相应特长的教师组成的技能培训队伍。着重研究基本功的分类,制订各项技能的达标水准和考核方式,编写出各项基本功训练大纲和题库,使学生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教师在客观上有训练的标准,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
以往我们的基本功考核,是由专任教师随堂进行的,由于考核内容不全面,又无统一标准,技能考试表现出随意性、表面化。近年来,我们对学生基本功考核进行了改革,实行技能考核评委制,即每学期末,由教务处组织相关教师组成考评小组,由考评小组对学生的基本功水平进行现场评判。抽签确定考核内容。各项基本功成绩未达到85分以上的同学,没有资格获得奖学金,不得评为三好学生。考核有一项不合格的学生,限期达标,否则不予参加实习。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也是省级精品专业。我们以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与考核为突破口,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去追求、去实践、去探索,以实现 “一专多能、学有所长”的高标准的幼儿园师资培养目标。
教师课堂基本功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因而,其能力将会对课堂效果及学生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教师都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极强的事业心,但是却常常被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这个问题所困扰,往往是方法简单,形式单一,造成效率低下,效果不佳。我觉得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本质,就是训练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的范畴很广,它不但包括课前准备基本功、课堂教学基本功,还包括运用辅助教学设备的基本功、活动课教学基本功等等。只要教师把各项基本功都练好了,那他就具备了较高的教学能力。
下面就结合我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认真钻研教材,能够把握教材
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但教师应明确教材不是教学的根本依据,而是教学工具,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来使用教材。拥有知识不等于能潇洒自如、轻车熟路地驾驭教材,教师要在居高临下的前提下,从学科系统的角度出发,下大力气去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教材中不仅有知识内容,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内容。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思想内容的教育方法,通过教学把握训练的科学过程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步骤。要研究教材的逻辑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讲述通俗严密,思路清晰;要研究教材的系统性,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要研究教材的合理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只有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教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在讲课时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背诵别人的结论,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更不致于教师自己滔滔不绝,而学生却昏昏欲睡。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才能由浅深入、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解释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方法,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迎合认知心理,科学正确地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课时才能重点突出,选用恰当的方法突破难点。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实现思维方法的正确选择和组合,从而达到灵活掌握和支配教材的目的。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决不能局限于写成文字的显性教材。要搞好教学,进行素质教育,还必须把握隐性教材。也就是在教材观念上要有一个根本性转变,要树立广义教材和大教材的观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凡是能影响学生,使学生受教育、丰富知识的内容都可以看作是教材。在课堂上适当介绍与本科有关的课外内容,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二、教师要具有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教法的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组织者。组织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要使教学活动有条理、有系统地进行,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组织能力。其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看教师的教材分析及教法的选择,组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看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采用的教法。教无定法,用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指导教学,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
三、教师要提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
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多媒体这样的教学设备已走入课堂。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是教育事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录音、投影、电视、电脑、网络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向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可以化大为小或化小为大,科学、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师用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问题情景或动态过程,从而增大了课堂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教师要具有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
教师课堂基本功范文6
考核指标的构建应遵循综合全面、科学合理、公正公平和优质高效的原则。构建的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包括艺术类基本功考核指标、语言基本功考核指标、教玩具制作考核指标和活动设计与实施考核指标四个方面。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我们推进了媒介融合时代。所谓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形态被“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资源的共享性提升,讯息的传播速度加快,给社会中的各项工作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学前师范生是未来学前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人们对子女学前教育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就对学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构建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是促使学前教师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可靠途径,对学前教师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1达到学前师范生基本功培养目标
媒介融合背景下,公众与媒体对学前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只有学前师范生具备全新的学前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调动学前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公众与媒体满意的学前教师[1]。构建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就是给学前师范生基本功培养指明方向,让学前师范生在各项考核指标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培养自身的基本功,再依据考核指标体验来督促自己、检验自己,促使自身达到学前师范生基本功要求,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2明确学前师范生基本功培养内容
媒介融合背景下,使学前师范生基本功培养发生了一些改变。例如,在内容设计基本能力上,要求学前师范生要培养自身具备媒体资源利用能力,可以将丰富的媒体资源自然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既贴近了学前儿童的生活,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2]。构建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可以为基本功培养内容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让基本功培养围绕着这个框架展开,使基本功培养内容变得清晰明朗。
3促使学前师范生重视基本功的培养
媒介融合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前师范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每天都会通过各类媒介收到成百上千条信息,他们的思想、生活也被应不暇接的信息所打乱。如果不在自身教学基本功的培养上加强,容易出现为了应对日常信息和琐事浪费大量精力与时间的问题。构建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对学前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可以提高他们对基本功重要性的认识,督促他们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练习与提高。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综合全面原则
学前师范生教育基本功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教育任务,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只有具有综合全面性的基本功体系,才能促进学前师范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前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可以包括艺术类基本功考核指标、语言基本功考核指标、教玩具制作考核指标和活动设计与实施考核指标四个方面,涵盖了幼儿园教育技能的全面内容。
2科学合理原则
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考核标准要具备科学合理性,只有考核指标体系具有科学合理性,考核体系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与功能,对学前师范生基本功培养产生促进作用。科学合理性主要体现在考核指标划分要具有科学性,例如,将基础扎实、资料丰富、体系严谨等纳入到考核指标中去。教学内容熟练程度、富有亲和力与感染力要划归到个性化品质考核体系中去。考核指标的合理性要体现在符合学前师范生的特点,要区分学前师范生与其他专业的师范生等。
3公正公平原则
构建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是为了综合评价学前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达到了什么样的层次,考核结果会影响到学前师范生的学业成绩,甚至会影响到学前师范生的择业与就业,因此,考核要保证公正公平性。这也有利于调动学前师范生对自身基本功提升的积极性,也会督促学前专业教师重视其基本功的培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考核指标体系的公正公平性还会接受媒体与公众的监督,一旦考核指标体系有失公允,必然会将学前师范生培养工作推向舆论的浪尖。
4优质高效原则
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的功能并非只是对学前师范生在学习时间里培养的教学基本功进行简单的评价,而是通过评价作用的发挥,对教学基本功培养产生促进作用,因此,一定要保证考核指标体系的优质高效性。优质体现在它是综合全面、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体系结构,高效体现在它可以对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的培养产生强大的促进作用,即使是在社会环境繁杂的今天,依然可以让学前师范生与教师都认识到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并且在其指导下,有序有效地进行能力的培养。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构建1艺术类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
艺术类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由“弹”“唱”“跳”“画”四方面内容组成。艺术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的应用可以与课程的开设相结合,考核指标具体分项的确定可以由任课教师来确定,最后学生的考核成绩也由课任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理论掌握、能力表现等几个方面来确定[2]。为了促进学生重视艺术基本功的学习与掌握,可以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各种艺术类比赛的成绩列为艺术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的加分项,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类艺术类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夯实自身的艺术基本功。
2语言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
语言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由“说”“查”“看”“写”四个方面组成。这与艺术类基本功考核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语言基本功的培养与评价并非可以通过单门的课程来完成。例如,对“说”这项基本功的评价,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他们讲述“说”的要领,纠正个别学生的“普通话”,但是,对学生“说”的考核却不能单一地凭借课堂表现、期中期末考核的结果来确定。笔者建议语言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学前师范生的基本功要求来设计,但是考核方式可以借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考核方式。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苦练语言基本功,学校统一组织对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进行验收。验收题目的设计需要包括说、查、看、写四个方面能力考核。例如,可以大量运用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一幅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查找相关资料,再利用一定的时间运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完整表述图片内容与内涵的提纲,最后向各位评委讲述图片内容与内涵,评委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考核结果[3]。这样就可以将说、查、看、写都一并进行考察。
3教玩具制作考核指标体系
教玩具制作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做”和“评”两个方面。这个考核指标体系相对独立,其中“做”是指“会设计制作教玩具,能做好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能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能设计、组织游戏活动,设计、组织幼儿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并能灵活处理突发问题”[3]。
“做”的考核指标可以包括美观性、合理性、创新性、实用性、先进性等几个方面,考核方式可以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师范生“评”的能力考核难度较大,考核内容是指“能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幼儿,会同行间进行评课,能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这些内容是无法用指标来限定的,之所以将它与“做”同时放在教具制作考核体系中来,是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们点评其他同学的教具制作来发现学生是否具有“评”的能力,可以为“评”能力的考核提供一定的依据。
4活动设计与实施考核指标体系
与艺术类基本功考核、语言基本功考核和教玩具制作考核三个考核体系相比,活动设计与实施是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它除了会对学生的活动设计思想、设计能力及实施能力进行考核以外,还会综合观察师范生的艺术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教玩具能力。因此,活动设计与实施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运用更为复杂。可以从活动设计合理性、活动组织科学性、活动设计创新性、活动组织有序性、活动目标达成性及活动效果六个方面进行评价。这项考核内容可以在学前师范生参与实习之后进行,与实习单位联手,邀请校内专业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担任评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结语
媒介融合背景下,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变得迫在眉睫,它要求在对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进行考核时,要以时代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考虑当前时代背景下,学前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培养的方向与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