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美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美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美术

高考美术范文1

关键词: 美术高考 规律性 主动性 针对性

2011年江苏省的美术专业考试提前到12月中旬,为试一剑之锋芒,考生们也是不停转战各个省市画室。眼看考试临近,很多学校的老师和家长都不惜一切代价,不远千里地把学生送到南京或北京的画室去进一步强化练习。专业教师承担着对学生从无到有的专业启蒙和训练,对学生的基本功和个性特征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时送到画室培训班学一套专门应试的“特殊本领”,整体的艺术素质却不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而当前这些隐患势必影响考生将来的发展。如缺乏最起码的艺术审美能力,造型基本功不扎实,文化素质偏低,等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循序渐进,体现规律性

虽然“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大家都很熟悉,但大多数美术教师不能正确地运用它。许多中学美术教师在强大的高考压力下,急于在学生身上出成果,过早地把专业中最高要求强加于学生,造成学生无所适从,手足无措。为此,通过实践,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我制定了教学阶段目标,并且根据制定的目标进行了教学研究,下面介绍阶段性计划。

美术专业有其特有的具体性,高考的科目和范围较广,各科目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安排好各科目的练习顺序有利于教学稳步前进,有利于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发挥。总结长期的教学经验,各大科目的顺序是:素描、色彩、速写、设计。第一个阶段是几何体和静物素描。素描是一切专业学习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观念上有一定的转变,不在乎他们在专业上要达到什么样的画面效果,而在于在他们的头脑里产生“艺术地概括的表现”的观念。总体上来说这种概括主要包括:形体概括、塑造概括。创造一幅画、一件艺术品其目的不完全在于如何真实地放映事物,而在于概括地表现艺术典型的内涵;第二个阶段是石膏像、石膏像骨头、肌肉结构的练习;第三个阶段是石膏像的基本明暗;第四个阶段是明暗与结构的统一,然后是了解真人头像与石膏像的联系,再到写生人物、默写人物。

当然,我们承认美术专业训练有着其独特的一面,高考也存在有章可循的一面,但绝不像一些美术培训班、画室所宣称的那样:在他那里培训,几个月的训练就可以使从未接受过绘画的学生学到“屠龙”之技,能够通过专业考试。在这里我们暂不讨论这种言论是否有违教育的初衷,仅对其可能性作探讨。他们无非采用押题、背题的做法,进行填鸭式的强化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技能接受能力,是违背美术学习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的。因此,在美术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和对学生的培养中应当把基本功的训练放在首位,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放到相对重要的地位,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能,从拉直线到石膏几何体到静物素描乃至其后的学习,理应遵循学科学习的基本规律。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厚积薄发。

二、明确目的,体现主动性

高中美术专业教学,归根结底是要获得好的高考成绩。高考无疑就是一根“指挥棒”,所有设置的美术教学内容都将受其左右。从近两年的美术专业命题趋势看,素描考试正逐渐打破以前那种单一的人物头像写生模式,从静物到石膏头像到半身带手写生,从默写到文字描叙式命题……应有尽有,旨在从多个角度考查考生的知识系统性和创造性。学生如果在考前缺乏系统的训练和良好的艺术创造再现力,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如2004年广东省美术联考素描试题一样,考题是一个摆放的水龙头。有人会认为一个水龙头有什么难画,这不是考生要掌握的吗?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考生知道。原来,由于近年来广东美术专业考试的题目大多以“人物头像”写生为主,因而越来越多的培训班或是中学的美术教师便专做“人物头像”的画技训练,而忽略或跳过基础训练,以加大考生的中考率。正是看到这一点,2004年在出题时,专家们才会“出其不意”,结果令不少指导老师和考生们大出意料,在考场上不时听到“难难难!”的叹息声,甚至有学生放弃考试。水粉题目则是由考官分给每名考生一个牛皮纸信封,考生自行折皱后打开,再加一个果盘,两个苹果和一个桔子,自行组合作画。看似一张小小的纸袋,一旦折皱后作画,很多细节都可以考查学生的能力,“折得紧与不紧,拉得高与不高”都直接体现着考生的审美观,而随意想象构画的果盘、苹果和桔子画面,则深入地考查了考生的造型能力和色彩构造能力。此考题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认为是“区分考生水准”的绝佳试题。可见,没有平日所积蓄的艺术素养,这些题目就是不少考生的“终结者”了。

三、找准位置,进行针对性训练

在美术训练尤其是早期的训练过程中,“押题”训练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是分析、研究各美术院系的风格特点和评分喜好,并对相应水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是大有裨益的。一是可以让学生有个坐标,明白自己的所处位置;二是学生能有个目标,激发学习动力;三是可以依学生性格及所呈现出的绘画倾向作出引导,使自己的画风符合与之相对应的院校风格。这样,到了高考的考场上就容易直奔目标院系,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艺术类评分有一定的主观性,美术院系大都有着自己的审美、评分的风格喜好,符合他们的审美喜好的试卷无疑会在分数上有所占优。而每个院系的风格大多有着传统延续性,且大多以其代表人物风格为倚重。因此,平时的针对性训练有所体现不仅在心理上有着暗示、适应的作用,在考试中也充当着攻城拔寨的利器。

有了全面、坚实的绘画基础;有了明确的目的,即与高考走势密切相关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有了对学生所呈现出的绘画个性、进度所进行的专门院系的教学,做到“主动出击”,相信真正到了高考,我们有备而来,成功就一定不会遥远。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吴永军主编.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案例卷.江苏教育出版社.

[2]王礼祥,高云主编.江苏学校美术教育.江苏美术出版社.

高考美术范文2

关键词:美术;高考;现状

一、当前美术高考热的现象――报名火爆,美术高考其实不易考

近年来,艺考生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据中国美院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该校报名人数高达9万人,最后只录取1665人,竞争最激烈的专业录取比例达到了100∶1。广东近三年参加美术科统考的人数也在增长。2011年有3.7万,2012年有4.3万,2013年有4.6万。广东美术考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已远远超过录取人数的增长率。由此可以说,美术高考并不“易考”。与美术高考相对照,很多省份普通高考的录取率达到70%以上,甚至更高。如此看,当今美术高考倒确确实实成了独木桥。

二、当前美术高考训练的现状――教学模式程式化,课程内容单一化

在我们美术教师间有个笑话,学校在动员学生报专业时一般都是理科好的报理科,文科好的报文科,文理科都不太好,身体好一点的报体育,文理科都不太好,样子、声音好一点的报音乐,剩下的都可以报美术。过去学美术的人并不多,都是兴趣和爱好报考美术院校。现在学美术的学生因为兴趣和爱好的少之又少。由于现在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够,一般来说很多美术考生从接受专业美术培训到美术高考大都只有一百多天左右,甚至有一些学生参加两、三个月的强化训练就参加高考。还有很多学校的美术备考,投机取巧,想方设法猜测考试内容,研究各校往年考试特点、阅卷要求、教师喜好等,违背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给学生传授专门应试的针对性套路,导致教学模式的程式化。美术本是一门充满创造性与心灵感悟的学科,如今却变成了机械的背诵与临摹。

三、当前美术院校教育的困惑――美术扩招大大降低了生源质量

我记得有一次,一位学校领导问我:“钟老师,你觉得我们学校这几年的美术生一下子增加了不少,会不会太多了?”我想:这也是很多高中学校碰到的问题。我的理解是,有更多的人上大学当然是好事情,但不是说越多人报美术越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物质文明发展了,而精神文明的发展却是相对滞后的。于是90年代以来,全国各大高校不约而同地大规模开设艺术专业,导致艺术类招生规模越来越大,自然也就有更多的艺术类学生可以上大学。但上了大学是否能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呢?大部分考生由于文化课较差,考其他院校没有把握,他们只想通过短时间的冲刺训练,就能考上大学。因此,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文化素养普遍薄弱,对专业认知模糊,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其在行为、思维与观念上与现代艺术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艺术教育良性健康地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扩招和专业设置的混乱,一些无视艺术教育和自己的办学水平、教学师资、教学条件的高校,一味地关注生源数量给自己带来的暂时利益,忽视了生源质量和社会效应,学校硬件配备不到位,师资严重不足,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效果越来越差,毕业生的素质滑坡就成为必然了。

四、就业――兴趣不等于出路

从社会需求角度看,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有日益增大的趋势,美术类人才就业一般分成两大类,美术设计类和“纯艺术”类。近年来艺术设计、动漫产业、网络游戏、广告制作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壮大,为美术设计类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但由于报考艺术类的考生逐年增加,一些非热门的艺术专业学生过于饱和,而社会的需求量并不大,每年的毕业生大大超出了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许多学生在求职时只得放弃自己的所学专业,另寻出路。“纯艺术”职业之路起步更为艰难。据统计,学美术的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玩“纯艺术”的更是少之又少。近年来的就业需求情况调查也显示,绘画、雕塑等专业传统就业领域(画院、美术馆、雕塑院、美术院校等专门机构)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相对饱和,对专业人才要求有较深的精英情结,对人才专业水准要求极高。因而,传统造型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在“纯艺术”职业之路起步会遭遇更大的困难。

高考美术范文3

关键词:艺术素质;高考美术;教育

一、当下的“美术高考热”解析

1.美术考生文化成绩低要求

历年来各高校对于艺术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总是远远低于其他类别的专业。这是对于特长生的一大照顾,体现了因材施教的针对性培养。但这一制度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由于对于文化课成绩的低要求,使得许多考生和家长为了能在高考中有最大的把握和保障,毅然选择艺考。更有些学生,本身对于美术毫无兴趣,只是将此当做考上大学的捷径,临时突击报考各种培训班。使得艺术专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自然很不理想。

2.美术考试形式统一简单化

为实现高考考试制度的规范,现阶段我国对于美术高考形式基本都是统一的两种:一是实体的写生;二是命题的默写。考生则全力突击,按照培训班制订的应对规则死记硬背,并没有学到真正意义上的美术知识。更谈不上对于美术的热爱和创作,尤其对于一些异地设置考点的高校来说,考试内容更是十分单一,只有素描和色彩。对此,考生只要选择各种不同角度年龄的头像反复练习,牢记。在考试的时候将背下的素描和色彩,按照平时所练模仿出来,就可以在许多院校的专业测试中顺利过关。而这样招录的学生其真实水平可想而知,对于今后的教学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当前的高考制度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1.侧重技巧,忽视创造力、想象力

美术是一门极为抽象的学科,并没有逻辑性学科的特定的规律公式。更多的时候是绘图者思维、经历、情感等的综合表达。在美术教育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的美术功底十分好,但是作品却往往缺乏创作力。这些皆源于我国对于技能的过分侧重而忽略了认知的艺术。与此不同,在国外的艺术考试中。他们更关注的是学生的美术天赋,即是否具有从事美术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才是对于美术基础的把握,这才是真正合理的选拔标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技能基础是可以通过练习和时间进行积累的,然而对于艺术的创作和想象更多的是与生俱来的感知和灵性。一个没有艺术天赋、勉强地选择美术专业的人,又怎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2.忽略文化素质培养,美术创作失去灵魂

艺术实际上是艺术者内在修为的具体体现。由于美术高考对于文化课的要求很低,考生往往忽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训练所谓的专业测试。许多考生只是临阵磨枪,全力练习各种高考范图作业,对于美术专业本身的发展以及作品鉴赏却极少。实际上,对于刚刚接触美术的人来说,真正需要练习的是对于艺术文化和技术的继承发扬。而现在这样舍本逐末的行为只会使美术失去它该有的生命力。

三、未来美术教育改革对策的思考

1.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艺术是无形的思维,如何将这种抽象具体化,就需要学生对于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地探索尝试,拥有独特的审美判断力。在我们的美术教育中更应该加大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2.合理调整改变考试制度和形势

高考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指挥棒,决定着无数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内容。然而这一考试制度也为美术教育带来了制约和影响。我们在对美术考生的技能做出要求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对其艺术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考核。以一种更科学有效的考试制度来全面考查学生,使他们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并结合自身经历、联想、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如可以取消过多的试题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评卷要学会灵活运用。无论试卷风格如何,只要有可圈可点之处,符合审美规律,就应当给予认同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属于美术的天空自由翱翔,天马行空的想象往往才是高超艺术的真正来源。

3.重视文化素养综合培养

一个人的行为、语言等等实际都是内在文化素养的表达,有人可能会觉得搞艺术只要一心一意地研究专业就行,实际不然。文化素养与专业一直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好的文化素养作为背景,是无法创造出有思想、有内涵的作品的。只有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对于美术高考十分有必要增加对综合文化素质的测试,提高文化课录取分数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美术人才,并消除杜绝一些报考者的投机行为,让美术专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殿堂。

美术高考的火爆,仅仅是表面现象,其背后存在着许多的深层原因。包括目前还不够完善的教育体制。同时也受到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如果对此不加以重视,必然会给中学美术教育带来沉重危机,甚至为今后的美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美术是一门充满艺术魅力的课程,其教育不可或缺。但如何才能真正地对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全面发展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改善教育体制、教学方法,结合各方力量,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意义,使得中学美术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辜敏,杨春生.美术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考美术范文4

一、 人数多,水平低。

山东04年的参考人数超过03年3成,教学单位压力过大,学生学习时间过短,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绘画水平明显低于以往。

二、判断失误,课程不当。

04年的专业考题有变化:

1. 默写人像减少,静物默写增加。

2. 偏题怪题减少,基础内容增加。

3. 花样形式减少,规范程度增加。

4. 技能要求减少,素质条件增加。

5. 专业成份减少,文化分值增加。

省内很多学校没有考虑这种变化,教学内容没有调整,造成了盲目训练,目标不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三、信息不通,投考盲从。

2004年的招生学校多,考点多,时间安排紧,很多学生在没有弄清招生学校的特点和没有制定详细考试计划的情况下,过早的投入考试,造成了前紧后松,拥挤闯车

(一些学校报名过多),错过了一些好的机会。

高考美术范文5

关键词: 高考美术 素描教学 认知水平 艺术修养

近些年,报考美术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美术院校成倍增长的招生诱惑了大批学生加入到美术的学习中来,不论是热爱美术学习的还是不热爱美术学习的。在众多的美术考生中,很多在学校都不是专业学习美术的,由此使得校外的很多培训机构发展迅速,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对美术的基础部分――素描教学进行了一些研究,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素描在美术当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是造型美术的基础。素描可以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现在高考当中,素描是必考的科目,这种基本功的学习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慢慢训练,也没什么捷径可循。下面我就谈谈如何把握好高考美术当中的素描教学。

1.观察认知

就刚刚开始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他们所缺乏的是长期的训练及对事物的观察认知,所以在考试当中应该从整体上下功夫,不能急于求成,只注重局部,没有把握好整体性,而要把整体和局部都很好地衔接起来。学生在素描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部分画得很完整而其它部分还都是空白的状态,所以这种画面的效果就不尽如人意。学生要想深入观察实物,是比较困难的。很多学生不能体会到这一点,上来就开始动手画,虽然绘画的数量有了,但是质量并不高,而且养成一种难以纠正的坏毛病,这种习惯养成了,以后如果想改是很有难度的,因为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形式,这种固有观念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强调这一点,以达到美术教学的目标和培养人才的目标。

要教会学生将自己的视野放开,看到整个画面,而不是把目光聚焦到某个对象的某一个部分。因为不能把目光聚焦到某一个局部,所以我们所得到的是一个模糊的整体印象,这种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整体感觉,依托这种感觉,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感受整体的基本特征、结构、比例及虚实关系等,这个时候所有的多余的东西都消失了,只剩下了必要的东西。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观察,让学生把整个对象中的每个部分进行比较得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比较的时候,要把图像呈现在自己的大脑当中,也就是“意在笔先”。只要学生能够意识到这点,并且能够运用,那么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这对训练学生的艺术感受及绘画才能也相当重要。

2.着手绘图

我们如果想要把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就需要在纸上来进行构图,将这些要素合理布局安排组合起来。构图能否在视觉上给人亲切的感觉,与个人选择的角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确定构图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先找到对象当中形体最突出的部位,然后再根据所观察到的对象来把四个最突出的部位点确定下来,并且以这四个点为基础,考虑下一步的轮廓及如何来调整好比例关系。

因为形体自身体面的起伏不尽相同,所以它转折的边缘线也产生了不同的转折线,这些线可以清晰,也可以是虚线,比如说几何图形正方体,这只是简单的形体,若是复杂的形体就会更加复杂。在定轮廓的时候,我们应该从整体到局部,根据观察实物的具体感受,在画纸上展现出基本特征,比如说,先确定实物的基本形状,到底是圆形、方形还是三角形的,大动态是如何的,与此同时,也要确定好内部的基本位置和特征,比如鼻子和眉弓,等等。在打轮廓的时候有一些技术问题也需要我们多注意,比如说,我们要选用稍软一些的铅笔,笔尖可以稍微长一些,手在拿笔的时候可以离笔尖稍微远一些,这样比较容易修改,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完成的效果。总之,打轮廓是很关键的步骤,所以教师只有在这个过程当中严格要求学生,才能保证下一步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3.塑造大关系

确定好基本的比例和动态关系以后,先把画面放到原处检查检查,因为在眼前我们很难正确辨认所画的比例和动态是否是准确的。在把画面推到远方来进行观察的时候,所有的局部就变得模糊不清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一眼看到整个画面的比例和动态的关系,忽略局部带来的整体效果。在往远处放置图片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来做:把画放在实物旁边,先用素描第一步观察的方法来观察自己所画的画,然后转移到实物当中,看整体效果,这个时候就可以在自己的印象中与所画的实物发生重合,如果捕捉的整体效果不对,那么应该立即修改。用辅助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检查方法校正形,在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法确定出对象大的基本形后,为了进一步检查校正形的准确性,特别是对一些形的具置点能有一种可靠的依据来加以确认,在打轮廓中可以借助用垂直或水平辅助线来进行检查。身体要尽可能坐直,并最好能正视对象,用眼晴假设画出一条垂直或水平的线,用它来在对象与画面的形体比例、动态方面去进行测量校正。

对初学画的同学来说,在打轮廓时虽然应该主要依靠感觉来进行观察比较,着重加强对眼力的训练,使它能比尺子或两脚规更准确地判定距离,但我们有时也需要借助手中的铅笔来进行形的确定和校正检查工作。它除了可用于垂直或水平检查方法外,还可以运用于确定出对象各部位的形体比例、长短距离等关系。只是我们要随时提醒自己记住: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主要是依赖于感觉而不是理性,因此可以说它所要求的所谓准确是相对于视觉意义上的,而不是数学意义上的绝对,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借用铅笔或其他工具来进行左量右测就好像不是在作画,倒像是在制作测绘图了。

4.结语

素描训练的每一部都很难,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但是它能够锻炼学生的毅力,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引导学生们突破所有的难关,挖掘学生的潜力。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关怀,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取得很大的进步。在高考素描的教学当中,只要善于思考、总结,就一定能教学相长,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艺术修养,这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海珊.略论美术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苏仕元.论高考美术生源与中学美术基础教育[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5).

[3]漆云.落实新理念教学人为本――美术教学中的“开放性”刍议[J].新课程(教研版),2010,(04).

[4]李海珊.略论美术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5]郝蔚.传统素描教学与现代素描教学的分析与比较[J].艺术教育,2008,(10).

[6]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兼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9).

高考美术范文6

关键词:高考美术培训;艺术设计教育;文化素养;审美;创造力

近年来随着高校美术类专业的扩招,在美术高考繁荣的社会大背景下,美术高考生源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以河南省为例,2007年美术类报考人数55107人,2008年65496人,2009年66992人,2010年66007人,与此相适应,大量的美术强化班、美术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规模庞大的艺考生在众多良莠不齐的各类美术培训机构中,接受着美术高考固化单一的应试教育,严重影响着美术类考生的审美素养、艺术素养,也带给高等艺术教育太多的后遗症。

一、高考美术培训现状

通过深入了解各类美术培训机构发现,高考美术培训作为正规教育的补充,主要是依赖私人投资发展起来的,因此行业的特殊性和缺乏规范化的市场机制,以及高考美术考试机制和内容的固化、单一,造成了目前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营无序性,美术培训教学模式程式化,课程内容单一化。

1.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营无序性

面对近年来火爆的美术高考热,各类美术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在众多的美术培训机构中,不乏一些优秀的美术培训机构,它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内容及方法合理、新颖,不仅训练培养美术技能,而且提高人的审美素养,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许多家长和考生怀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加之巨额利润的驱动,使得许多不具备办学资历、办学能力和办学实力的人和机构,把美术培训当成赢利手段, 打着“速成班”、 “美院班”、 “精英班”“强化班”等各种极具诱惑力的旗号吸引生源,这些培训机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有在职的大学教师、在校的大学生、兼职的艺术工作者甚至一些非专业人员等,美术培训无科学、规范的教学计划和管理机制,教学管理缺乏良性循环,加之政府监管不严,导致高考美术培训良莠不齐,无序经营。

2.高考美术培训教学模式程式化

众多高考美术培训机构为了提高考试“命中率”,追求最大的利益回报,投机取巧,想方设法猜测考试内容,研究各校往年考试特点、阅卷要求、教师喜好等,违背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给学生传授专门应试的针对性套路,导致了教学模式的程式化。经过走访河南省郑州市数家高考美术培训机构发现,大多美术培训班都是按照石膏几何体临摹、写生石膏像临摹、写生静物临摹、写生真人头像临摹、写生真人头像临摹、默写这样一个套路进行强化训练,个别美术培训班甚至不经过绘画基础教学,直接进行头像临摹、默写,导致学生习惯于概念、习惯于定义,照葫芦画瓢,这种问题在学生的习作中大量存在。美术本是一门充满创造性与心灵感悟的学科,如今却变成了机械的背诵与临摹。

3.高考美术培训课程内容单一化

目前,中国美术高考考核方式过于滞后,考核内容过于单一。美术考试的科目基本上是素描、色彩、速写。素描考试出题方式基本围绕如下几种:人物头像写生或头像默写,石膏头像写生或根据人像照片写生;速写考试的出题方式有:人物动态速写,人物动态默写,考场内的人物动态速写组合;色彩考试的出题方式有:静物色彩写生,静物色彩默写,根据黑白静物照片转换为色彩写生画面,以河南省2008年以来的省联考为例,见表1。

针对这种考核形式,美术培训机构在教学思路上特别明确,其课程内容锁定在狭窄的考试范围,普遍设置素描、色彩、速写,通过临摹、默写等机械手段的训练,形成长期单一技法训练现象。由此可见美术高考形式的滞后与高考内容的固化导致高考美术培训课程内容设置的单一化,影响了生源质量,也影响了美术考生艺术综合素质的培养。

4.高考美术培训短期突击速成化

2010年10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2010高考美术专家高层论坛”会上,中国美术学院的朱卫东教授表示,参加美术高考的考生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考生热爱美术,想考上理想中的美术院校;二是考生其他学科成绩不太理想,希望通过美术高考实现大学梦;三是考生感觉自己只能考上普通大学,希望通过美术高考实现“重点梦”。其实在艺考大军中,相当一部分生源来自农村高中,他们从小没有接触过美术教育,之所以改行学美术,纯粹是因为文化课较差。这批考生中大多数过去对美术毫无兴趣,对美术专业知识缺乏认识和了解,只是把学美术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他们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考前强化训练,便匆忙应考。美术培训班正是迎合了这部分考生的需求,开办“强化班”、“速成班”,以投机取巧的形式在短时间内达到考试成功的目的。

二、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1.文化素养薄弱

文化素养主要指人才成长所具备的广博的知识积累、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表现出来的气质、视野和修养等。“如果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缺乏,便难以领略经典之作的深刻趣味,也难以在创作上走得很远。”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邓宝剑说。艺术设计教育需以文化素养为基础,已经成为艺术设计教育者的共识。

在高考升学压力和“艺考热”的影响下,一些学生是因文化课成绩不甚理想,担心考不上普通大学,才被动选择报考美术类专业。许多考生为了获得专业合格证,考前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绘画专业应试的突击训练,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对于美术培训机构而言,专业课考试成绩,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在美术培训教学过程中,重专业训练,轻文化课学习。偶尔有少数培训机构开设文化课,也是形同虚设,考生的专业基础和文化素养难免有欠缺,更不利于考察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潜质。因此,进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文化素养普遍薄弱,对专业认知模糊,不清楚所学专业,学习目的不明确;知识面狭窄,缺乏创新意识和设计观念;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分析问题能力,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其在行为、思维与观念上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艺术设计教育良性健康地发展。

2.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无论是专业的潜力还是文化修养都比较欠缺,在进行设计和创作时显得捉襟见肘。他们的设计作品没有思想、缺乏创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考前美术培训模式的程式化、机械化,以及我国美术高考内容和体制的单一和固化。近几年几乎所有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专业无论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动画设计、工业设计等,高考试题都是考察“素描”“色彩”“速写”这三科,而这些考试内容仅仅能够考察绘画的基础技法,而根本无法发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潜力。部分美术培训机构为了追求专业培训的速成化、高效化,在教学中,直接让学生临摹、默写,在美术学习的初始阶段就泯灭了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培养的学生只会默写,不会写生;只会技术,不懂艺术,这种弊端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暴露无疑。学生在这样的培训模式下,丧失了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罗丹曾说:“什么是创造,创造就是发现。”世间万物的美需要我们练就一双善于创造性思维的眼睛去观察,才能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而目前的高考美术培训只鼓励考生在形体上作无休止的临摹和默写,使原本蓬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美术高考的指挥棒下消失殆尽。致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作品缺乏独创性、想象力和个性化的特点。

3.缺乏审美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美术考生有一些从来没进过美术馆和博物馆,对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也知之甚少,缺乏起码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鉴于目前高考美术培训过分追求技巧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普遍缺乏艺术内涵的积淀和对艺术理论的深层理解,其审美能力不足,审美情趣低下,审美境界不高,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怎样欣赏美,更谈不上怎样去表现美、创造美。他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缺少一种正确而恰当的途径来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对产生在中国本土的有着深厚人文精神及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茫然不知,这一切都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进而影响了艺术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

三、结论

艺术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需要学生有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高素质、高质量的艺术人才,而考前美术培训将为艺考生提供通往艺术殿堂的平台,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高考美术培训。一个优秀的美术培训机构,需要具有专业美术教育水准,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规范的管理制度,优化课程设置,“文”“美”并重,因材施教,强化和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的经营秩序,改革美术考试制度,加强美术考试内容的灵活性,为高校输送具有高品质、高素养、有艺术潜力的学子,促进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良性发展,促使社会整体审美水平的提升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攸璐.论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 张翎.对美术高考热的理性思考[J].教育学术学报, 2005

[3] 李芬.“美术高考热”现状与对策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9

[4] 腾建志.从“美术高考热”谈对美术教育的思考[J]. 成长之路,2007.9

[5] 付秀飞.美术高考综论[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