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作文题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作文题目范文1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创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科学化都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要好好思考如何做好创新作文教学,在此,笔者主要谈一下自己对创新作文教学的看法。
一、将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1.让学生爱上阅读
创新作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之中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只有通过阅读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学生才能够真正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其思考和表达的方式也会更加成熟。同时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在看待问题时能够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阅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做好创新作文教学,笔者会让学生多看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外读物,比如《青年文摘》《读者》等优秀期刊,同时笔者还会让学生在阅读完之后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
2.让学生多练笔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为了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地转化成为学生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多练笔,通过练笔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让学生分析文章的精妙之处,要求学生们背诵精彩的片段。同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思想的成熟度,笔者会让学生进行仿写。通过仿写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精彩文章的真正美妙之处。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练笔量,笔者会要求学生写周记,在学习负担比较轻的时候要写日记。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能力。
3.通过阅读积累素材
如果没有大量的素材作为基础,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完全经不起推敲和考量。因此想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才能有话可说,有感情可表达。写作能力的提高和写作素材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求学生耐得住寂寞,通过大量的素材积累慢慢地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最好的写作方式
1.注意作文题目的要求
作文题目的要求对学生的写作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搞清楚要求就开始写作的话,学生难免会出现跑题等一系列问题。题目不仅仅给学生划定了一个大概的写作范围,同时还对学生的写作重点、写作要求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仔细阅读要求学生可以从自己熟悉的文体之中选择最合适的文体进行写作,也能够从积累的素材之中找到最好的素材。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等各有特点,只有有针对性地使用这些文体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2.抓住写作重点
写作过程之中学生一定要抓住写作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将作文写好。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举个例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文章的重点并且清晰地表达出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文章题材,笔者还会让学生概括中心思想等,这些都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
学生的仿写能力也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仿写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仿写的难度相对来说较小,仿写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好地体悟优秀文章的精髓所在。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进行仿写,通过仿写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以生活为师
写作讲究的是真情实意,因此除了通过阅读积累素材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生活是学生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和采取的方式等都是写作的绝佳素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了解自己的生活。在观察的过程中多多体悟生活。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以生活为师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感情会更加的丰富,在写作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做好创新作文教学需要每一个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好好思考,但是相信以上的办法能够对创新作文的教学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武玉龙,张丽萍.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探微[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2).
创新作文题目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方法
作文是语文教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考的“重头戏”。培养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已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可一说起创新作文,人们往往关注的是这方法,那技巧,到头来学生创新写作水平并没有多大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策略不对,犹如在沙滩上盖高楼大厦,必然要轰然倒塌,归于起点。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创新作文水平呢?我认为:循序渐进,科学训练才是必由之路。
一、让学生想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知好知之,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在《思想·情感·文采》一文中说:“只要你是有心人,对社会主义的事物有高度的热情,对事物经常接触,时刻注意。那你就可能发现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的这些话中的有心人。即是对事物感兴趣的人。从而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1)了解学生思想,出题使之愿为表达心声。譬如:我了解到最近一段时期,学生对某一科作业过重特别反感,可对这一科老师又敢怒而不敢言,此时,我抓住时机,针对这一现实,我就出一个题目《老师,我想对你说》,并声明为学生保密。这样,学生的思想大门被打开,聚集了多日的感情岩流便喷薄而出,披入情,言为心声,各个写得掷地有声,表情达意痛快淋漓。(2)设置情景,使之跃跃欲试。一次,我班王喻晓同学在浴池拾到一根金项链,费九牛二虎之力,想方设法找到了失主。失主十分感激,写了一封表扬信。我就在班里读了这封表扬信,并让喻晓同学谈了对这件事的体会和感想。当时,我注意到五十多双凝目而视的眼睛,肃穆的表情,以及给喻晓那经久不息的掌声。我随即出一个作文题目《闪光的不仅仅是——》。题目一出,立时,学生伏案挥笔,班里只有写字的唰唰声。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火。”(瑞伯雷斯)如果学生能主动地,饶有兴趣地去写作,那么作文的效果一定是可喜的。
二、让学生相信能写
信心是作文的动力。要让学生增强写作信心。就要打破作文的神秘感,营造轻松、自然的作文环境。告诉学生:谁会说话,谁就会写作文。其实作文就是说话——在纸上说话,作文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天天都在作文,只是你没用纸和笔,没有意识到而已。比如,我们回家,向父母讲述哪天哪节课上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在写记叙文!父母给你买了一件新衣服。你向同学介绍它的颜色、款式、质料、价钱、卖家以及穿在身上的感觉,这就是说明文!你对周围人和事的评头论足,这就是议论文!经我这么一说,学生异常的兴奋,明白了作文就是“以我手写我心”,对作文信心大增。
三、让学生随意写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事物,因受兴趣、爱好、阅历……等方面的影响,每个人的看法就会千差万别。作为老师,出了题后,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写,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思维翅膀自由的飞翔,写出有自己特点,有个性的文章。例如,一次我出一个题目《粉笔》后,没作任何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写,结果令人鼓舞。就粉笔这个题目,单就体裁而言,就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小说、寓言、童话故事等。就每一种体裁而言,写法又各不相同,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正写出了各自对粉笔的理解和感触,使学生思维在自由的天空任意飞翔,激活了思维,发挥了创造性。
四、让学生会写
1、善于模仿。古人说:“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偷意”、”“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回顾我们的写作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不胜枚举。名垂千古的《腾王阁序》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鲁迅创作的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其形式和题目,均“偷”自俄国文学家果戈理的同名作品。名家大作尚且如此。学生为何不能“偷”其作文方法呢?模仿是创新的基础,是个性的发端。
2、点击冷门。就是让学生不要盲目跟风,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写出自己的特色。譬如说,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纷纷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以这一话题写作,有写单位捐款的,有写个人捐款的……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个乞丐把积攒下来的二百三十四元六角捐了出来,这位同学可谓点击了冷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反弹琵琶。就是让学生善于去注意人活着事物的另一面,往往能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如学生写学雷锋这一话题。绝大多数同学都写做好人好事,使用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可有一位同学却写了一件借学雷锋之名趁机提走了人家的包的人和事,从而引发人们对“学雷锋”的思考,就显得别出心裁。
创新作文题目范文3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创新;思路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创新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警醒,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所谓直觉思维能力,具体来讲就是人在未经有意识思考的前提下而具备的直接获取某种知识的能力,这是大脑一种下意识的思维过程,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人对某一问题的突然“顿悟”,在写作上就是拥有写作灵感。一般来讲,成就较高的作家都具有较高的直觉思维能力,在创作过程中时有灵感迸发,进而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诸如此类事件在文坛数不胜数。鉴于此,高中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直接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为此建议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展开,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对生活和知识的积累,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淀,才能为灵感的迸发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并及时把自己的观察所获和心中感悟付诸笔端,记录整理下来,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但会有很强的生活敏锐感知度,还能大大提高自身运用和掌控文字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优秀书籍,以此开拓眼界,提高阅读能力,丰富知识积累;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对作文的选题,在设置作文题目时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命题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欲望,切忌“假、大、空”式作文题目的出现。作文题目选定之后,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以使学生思路保持顺畅,及时捕捉写作灵感。
二、提供写作范本,指导学生从经典中汲取营养
很多学生在面对作文题目时常常会有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一节课过去了也写不出几个字。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给学生准备一些较好的作文临摹范本,以达到启发学生思路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从《读者》《青年文摘》等优秀杂志中选择一些较为经典的文章读给学生听,并积极引导学生仔细体味这些文章的结构和精华句子,力争从中有所收获和启发。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课堂上展示一些高考满分作文,并请同学们畅谈一下这些作文好在哪儿,这样无形中就帮助学生吸收智慧的成熟的考场作品的芳华,相信对学生写作会大有裨益。
三、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作文水平要想真正得到提升,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进行广泛的、大量的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会大大提高对文字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还能在无形中获得大量知识积累,进而为作文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广泛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着重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针对国内书籍,鼓励同学们读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实的《白鹿原》、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等优秀文学作品,针对国外书籍,可请同学们涉猎一下经典名著,《飘》《安娜卡列尼娜》《呼啸山庄》《基督山伯爵》等,相信学生阅读完这些书籍定会收获颇多;二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的读书方法,请同学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优美语句和对自身有启发的句子及时摘录下来,这样经过长期的积淀,学生定能收获丰富的素材。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真正把自身读书的收获和感悟付诸笔端。
四、精心修改作文,雕琢作文精品
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写作而不加修改,这种想法就应该永远摒弃”,可见修改的作用和重要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对作文进行精心的修改,反复的研读和考察,看是否存在缺陷和漏洞,这样无形中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此外,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进行修改的过程中,可按照好、中、差的层次有区别地加以修改,并进行仔细标注,切实让学生从教师评语中明了自身作文的不足之处,并据此加以改善和提高。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要实现高中作文教学的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作出积极努力,就一定可以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参考文献:
[1]陈晓华.以学定教观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改进策略[J].中学语文,2012(30).
[2]骆小红.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探究[J].作文教学研究,2012(05).
创新作文题目范文4
在《思想·情感·文采》一文中说:“只要你是有心人,对社会主义的事物有高度的热情,对事物经常接触、时刻注意,那你就可能发现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的这些话中的有心人,即是对事物感兴趣的人,从而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1)了解学生思想,出题使之愿意表达心声。譬如:我了解到最近一段时期学生对某一科作业过重特别反感,可对这一科老师又敢怒而不敢言,此时,我抓住时机,针对这一现实,就出一个题目《老师,我想对你说》,并声明为学生保密。这样,学生的思想大门被打开了,聚集了多日的感情岩流便喷薄而出,披文入情,言为心声,个个写得掷地有声,表情达意痛快淋漓。(2)设置情境,使之跃跃欲试。一次,我班王喻晓同学在浴池拾到一根金项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方设法找到了失主。失主十分感激,写了一封表扬信。我就在班里读了这封表扬信,并让喻晓同学谈了对这件事的体会和感想。当时,我注意到五十多双凝目而视的眼睛、肃穆的表情,以及给喻晓那经久不息的掌声,随即出一个作文题目《闪光的不仅仅是______》。题目一出,立时,学生伏案挥笔,班里只有写字的唰唰声。
其次,让学生相信能写。
信心是作文的动力。要让学生增强写作信心,就要打破作文的神秘感,营造轻松、自然的作文环境。我告诉学生:谁会说话,谁就会写作文。其实作文就是说话——在纸上说话,作文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天天都在作文,只是你没用纸和笔,没有意识到而已。比如,我们回家,向父母讲述哪天哪节课上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在写记叙文!父母给你买了一件新衣服,你向同学介绍它的颜色、款式、质料、价钱、卖家以及穿在身上的感觉,这就是说明文!你对周围人和事的评头论足,这就是议论文!经我这么一说,学生异常兴奋,明白了作文就是“以我手写我心”,对作文信心大增。
再次,让学生随意写。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事物,因受兴趣、爱好、阅历等方面的影响,每个人的看法就会千差万别。作为老师,出了题后,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写,这样就可以使自己思维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写出有自己特点、有个性的文章。
例如,一次我出了一个题目《粉笔》后,没作任何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写,结果令人鼓舞。就粉笔这个题目,单就体裁而言,就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小说、寓言、童话故事等;就每一种体裁而言,写法又各不相同,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正写出了各自对粉笔的理解和感触,使学生思维在自由的天空任意飞翔,激活了思维,发挥了创造性。
第四,让学生会写。
1、善于模仿。名垂千古的《腾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
2、点击冷门。就是让学生不盲目跟风、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写出自己的特色。譬如说,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纷纷奉献爱心,以这一话题写作,有写单位捐款的,有写个人捐款的……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位同学写的是一个乞丐把积攒下来的二百三十四元六角捐了出来,这位同学可谓点击了冷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反弹琵琶。就是让学生善于去注意人或者事物的另一面,往往能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如学生写学雷锋这一话题,绝大多数同学都写做好人好事,使用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可有一位同学却写了一件借学雷锋之名趁机提走了人家的包的人和事,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学雷锋”的思考,就显得别出心裁。
4、另辟蹊径。就是让学生在写作时寻找一种与众不同的写作途径。譬如,就语言表达而言,问找到对象没有,如果没有找到,一般都说“没有”,好一点的表达是说“八字还没一撇哪”,如果你表达“我的爱情之网还晾晒在橘子洲头”,不是会让人耳目一新吗?
最后,让学生完善写。
创新作文题目范文5
关键词:话题作文;人文特质;开放;创新
作者简介:王世莲,任教于云南省嵩明县嵩阳一中。
随着中考语文改革的深化,话题作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原因是,相对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而言,话题作文的写作形式和写作要求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写作空间和较多的选择自由;为学生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提供了吐露真情、抒发真意的作文舞台,并成为高考﹑中考作文命题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话题作文的这种开放性的命题形式能让学生述自得之见﹑言自明之理﹑抒自然之情,具有鲜明的人本色彩,有利于培养和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推行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并适应了教育的现实要求和未来走向。
话题作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自然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意见》,在这个重要文件里,明确提出“作文要减少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为落实这一精神,在中考作文命题和平时训练中采用话题作文就成为一种大趋势,所以,话题作文的崛起就成为一种必然。
话题作文是只提供话题而不限定主题、标题,也不限定文体的作文。2003年昆明市中考作文题借鉴高考题的首创,明确提出“三自”方针,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它是让学生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叙述各自的不同生活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或发表各自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和见解等。甚至可以合理地在现实基础上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等。话题作文的这种开放性特点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施展写作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可能。本文就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作一简略论析:
一、主题开放
命题作文一般只提供一个中心主旨(又叫主题、立意、中心思想等),并有明确的审题要求,必须紧扣题意。其作文中心是固态的,强制性的。学生一旦走题,就可能导致全文的写作失败。
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必须根据材料去确定作文主旨,即提炼出中心思想,作文中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归纳,然后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展开议论,做出结论。这样,这类作文的写作就逐渐形成“引——议——联——结”的固定模式。即先引用材料、议材料现象,接着联系生活实际,最后总结归纳。这种固定模式就好像给学生写作画了一个圈,设了一些坎。并且材料中深藏不露的寓意也因学生差异而难以完全正确悟出。属于重复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真正完全挖掘出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因两类作文的主题单一而写出的作文就没有真正表现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更何谈直抒真意。
总的来说,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主题是固定的,而话题作文的主题具有不惟一性,有极大的开放性特点,学生的作文主题只要是由话题中生发而来即符合作文题意。作文主题强调的是“有关”,其立意和写作角度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且因不设置阅读障碍,所以话题作文的提示材料或引子都浅显直白,明确易懂,基本上不对作文的立意构成多大的限制。它的功能是为学生正确理解话题搭一座桥,不设坎。话题作文主题的开放性为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学生在作文当中主题方面的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在作文当中,学生可以对主题做正面拓进,或围绕话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力求新颖;或对主题作深入剖析,以深刻取胜。同时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在与绝大多数人立意相反的思维方向寻找主题。“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而写出立意新颖、见解独到、别具一格的文章出来。
如话题“诚信”,学生既可以谈诚信的重要性,也可以谈社会上的“诚信危机”,即正面颂扬或记叙事件,表明对“诚信”所持的态度:诚信重于一切。也可以进行逆向思维,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主题:在特殊情况下,某些特殊的领域,“不诚不信不为过”。这种独出一格的创新主题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话题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态势,即在写作主旨等方面尽可能地削减限制条件,不限立意,不限取材,给学生施展才华、特长留下广阔的空间,放开了以往其它作文样式的种种桎梏,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话题作文主旨的开放性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励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语文命题观念的更新和理论上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文体开放
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往往只限定一种文体(又叫体裁、形式等),不准越雷池一步。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要求“文体自选”,决定了其文体的丰富多彩,结束了话题作文之前只有记叙文、议论文这两种单调文体的情况。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使学生作文的可写性增强,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围绕主题,文体可选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可选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选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剧本等。还可选杂文、寓言故事、童话、传说。选诗歌可写自由诗,甚至格律诗、词、散曲等。无论学生选何种文体,哪种形式,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叙之有序、抒之有情、说之有法,都可以视为作文中的上乘之作。如以诊断书写成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病历报告本来是医学界的一种实用文体,但被作者运用到作文中获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作文通过“望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四种形式,由表及里地刻画出丧失诚信者的某些特点,形象、直观、引人深思。然后又通过“基因鉴定”,含蓄地揭示丧失诚信的原因,给人以很好的启示。最后,“治疗方法”和“医生建议”则提出了恢复诚信的基本方法,使读者对恢复诚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作为医生的这种专用文体,它言简意赅,主要用于对患者病情的记录和相应的可行性治疗方案的提出。而正是因为它直奔主题、不拖沓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借鉴。如果选用该文体时操作恰当、运用得体,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学生的奇思妙想,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领略空间。
话题作文开放其文体,淡化其要求,不限制学生具体选哪一种文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繁多的写作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选择最得心应手的文体来写作。
选择文体的思路是:如果逻辑思维缜密,平时好发表议论,并且判断准确,说理雄辩,就可以选议论文来表达自己的主题。作文要求深入剖析,以思想的深刻、议论的精辟来发人深省。如果视野开阔、联想丰富,长于记叙、描写、会编故事,就可以选记叙文、散文、小说等文体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要求要具体生动、形象丰富,以细节的描写来感人至深,以意境的刻画来打动读者,耐人寻味。如果平时喜好古今诗词,对诗歌的创作又颇有心得,不妨选诗歌来抒自己的挚热之情,表自身豪放之慨。如果思维清晰、细密、说话有条理,而且又擅长解说,也完全可以选说明文。
总之,如果议论文失去了深刻的理性美,记叙文失去了动人的感性美,散文失去了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就违背了话题作文文体的开放性特征。更进一步说,学生要会在文体开放中追求形式完美、创新,强化个性特色,这是话题作文个性特色的标志之一。其实,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在另一个意义上说就是鼓励创新,并且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当然,创新、新颖不是弃文体要求而不顾,而是指话题作文文体特色鲜明,滋味足,耐品尝。
总的来说,话题作文文体的开放性特点,给广大学生足够的笔墨自由,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善于舞蹈的舞蹈,长于唱歌的唱歌,惯于用刀的用刀,精于使枪的使枪……每个人都能发挥优势,选择特长、展示特长,在写作舞台上各呈风采。
三、题目开放
话题作文主题和文体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标题(题目)的宽泛灵活性。和题目单一的命题作文,桎梏较多、限制较大的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性体现在可引用、化用某些诗词名句、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称,也可借用某些公式,甚至可以使用其它语言中浅显易懂的词、句,如英语、日语等来作为话题作文的题目。“题目自拟”的宽泛空间给学生创设了标题上的别出心裁,追求“题不惊人死不休”的拟题思想。所以,话题作文的标题往往能展示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较好的发挥。这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质,更好地体现了对学生意志和兴趣的尊重。这更表明话题作文的开放特点有其科学性和进步性。话题作文的立意开放,能让学生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文体开放,能让学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适合自己特长的文体;而题目开放,能给学生以较大的展示个性和才华的自由空间,在这个自由空间里,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广泛的作文题材范围、开放的立意要求和体裁选择,能把学生思维由单一引向多向,给了学生一方纵横驰骋的拟题天地。导引学生关注社会,多读书,多看报,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使自己拟定的文章眼睛——题目“明亮”起来。这充分体现了话题作文拟题空间的开放性。
其实,不只是引用歌词诗句、名言俗语等能体现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性。巧用数字、运用科学术语、改变句式、运用标点、运用悬念、巧用修辞格等同样也能体现出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特点,使其标题在开放中新颖靓丽,并通过题目展现学生独特视角,张扬学生独特个性。
四、正确理解话题作文的开放特点
话题作文的“三自”方针体现了它的开放性,给了我们最大的写作自由空间。但要注意,话题作文的开放不等于毫无限制、随心所欲、任意发挥。如果对其开放空间理解、运用、发挥不当,写作时仍然可能造成严重失误。所以,我们在训练的前提要正确理解话题作文的“三自”方针的具体要求。“立意自定”是以正确审题为前提的,即是在正确解读材料、提示和要求的基础上明确话题的内容和范围。话题作文的材料虽然浅显易懂,既没有什么文字障碍,也不要求从中挖掘出什么微言大意,所以审题难度不大。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不认真审题。准确认知,全面把握话题中所有文字,包括材料、提示、要求、注意事项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立意开放”的前提。“文体开放”不等于“快餐拼盘”、“四不像”,即记叙文议论化,议论文记叙化,散文杂感化。体裁开放的前提是不论你选何种文体,都必须符合所选文体的要求。比如选议论文,就必须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选记叙文,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反之,如果选小说却没有具体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写诗歌只是分行排列,既不押韵又毫无诗情画意,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话题作文开放文体不等于不讲究文体,不要文体。它是要求学生选最得心应手的、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体现其主题的一种文体。一旦确定了要写哪一种文体,就必须遵循这种文体的基本规律行文,突出文体本来应有特色。
“题目开放”,是给学生又一个创造的空间,表现个性的机会,如能充分利用,能给作文配上一个生动传神、画龙点睛、寓含哲理的题目,会使整个作文增色不少,甚至提高一个档次。但其开放的前提是:题目应与内容和形式相吻合,即题目要呈现出文体特色。如议论文应尽量拟论点型题目(如“以诚为本,以信为业”);记叙文的题目最好是对事件的精炼概括(如“诚信飘流记”);散文题目应尽量有诗意,有文学味,避免枯燥直白(如“归来兮,诚信!”)。但还有一点,无论标题如何精彩切题,在逻辑上都必须符合这个条件:作文题目所涉及的概念的外延,一定要比话题概念的外延小,而且一定要包容在话题概念之中。当然,也不能用话题作标题。
五、话题作文开放性特点所带来的局限
话题作文的开放和走俏,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它的命题内容联系现实非常紧密,有很强的时代感。由于题材源于现实、紧贴现实,且不少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题型把写作的视野由学校引向社会、知识由书本引向实践,思维由单一引向多元化,所以学生写作兴致很高,好文章精彩纷呈。
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实践过程中,话题作文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它的局限性。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写作空间。但另一方面,它题材宽泛、限制偏少、内容不设防线的特点也显现出来。多方开放性提示造成门户洞开、来者不拒的局面,出现了“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戏说。作文的多、乱、杂,很难说哪个在话题之内,哪个偏离了话题,结果让一些宿构、套写、抄袭的文章钻了空子,造成了同一环境的不公平性。
从上述一系列问题来看,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学生在这里可以放胆抒情,放手写作。但在实践中出现开放无“边”的局限性,致使出现一些弊端。我们要正确认识话题作文的特质,把握其写作的规律,查缺补漏,这对促进作文教学改革有着既现实又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汤素兰.新话题作文[Z].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2]李景阳,李金国.新作文高考特快[Z].临汾: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军业,戴建国.高考话题作文例法辞典[Z].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
创新作文题目范文6
关键词:写作教学 起始阶段 写作能力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185
按照我国的教育传统,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起初是简单的作文写作,题目简单,体裁单一,字数要求少,篇幅短小。随着年级的升高,作文的要求也多起来,不但题目变得复杂,体裁也要求多样,字数增多,篇幅增长,等等。由此可见,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基础打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以后的习作之路是否走得平稳、顺畅。学生初学写作,难免会觉得困难。对于懵懵懂懂的学生,教师的作文教学也不免充满了波折。很多语文教师感慨,教学生作文写作难,教学生写出好作文更是难中之难。针对这一情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掌握写作的法宝,教好学生的起步作文,为学生的习作之路铺垫好基石。
我认为,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就能够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
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
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知识又运用于生活,指导生活实践。作文是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记录。而生活是作文素材的重要获取途径。脱离了生活的作文,是枯燥无趣的,是没有灵魂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作文,是有血有肉的,是有情有感的。因此,教师要教学生写贴近生活的作文。
如何才能写出贴近生活的作文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的素材。家庭里有生活,学校中有生活,大自然里有生活,社会中有生活……人活着就有生活,人存在于生活中。正是因为这样,人们对于生活的环境往往习以为常,对于熟悉的东西常常熟视无睹,而要真正说出某一事物的特征,又经常是哑口无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如父母的言谈举止、教师的教学风格、同桌的衣着品貌,等等;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天气的阴晴雨雪、日夜星辰的变换,等等;世间的人情冷暖、人走人散、事情的发展变化,等等。教师应要求学生把听到的、看到的、感悟到的及时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书写记录的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观察生活的正确方法,如遵循事物的先后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对某事物定时、定点进行观察的方法等,让学生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对周围事物始终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有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了观察的习惯,积累的生活素材就会丰富多彩,在作文写作时,就会言之有物、抒之有情,写出的作文就会非同寻常。
二、引导学生先模仿再创造,实现积累由量到质的突破
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一般是先进行积累,然后书面表达;先进行模仿,再进行创造,实现积累由量到质的突破。作文仿写,不是照抄照搬,而是模仿语言风格,或者文章体裁、篇章结构,或者写作立意、作文章法,抑或表现手法等,内容可以是不断变换的。在学生写作模仿时期,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杜绝照抄现象的发生。在学生经过大量的、长期的模仿练习后,教师要训练学生学以致用,根据不同的作文内容,能够快速选择不同的文章体裁,确立新颖的写作立意,构思巧妙的篇章结构,运用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进行写作,使学生把在仿写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由量变升华到质变,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特点的作文。
作文创造不一定非要落实到纸面上,由于作文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可以采取口头训练的方式进行。例如,教师确定作文题目,规定作文内容,给学生留出七八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构思、列提纲,然后要求学生口头表达自己作文的体裁、立意、结构等大的框架。待到学生能够根据作文题目等迅速确定怎么写以后,慢慢要求学生练笔,在丰富文章的细节等方面下工夫。
学生经过模仿升华到创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阅读、练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如根据学生初步作文显露出来的作文风格端倪,向他们推荐具有此种风格的优秀文章或书籍等让学生阅读、仿写,培养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使作文教学课堂成为培养自主创新作文人才的实验室,而不是塑造同一模式写作的现代流水线工厂。
三、引导学生品读优秀文章,潜移默化掌握写作要领
除了大量模仿优秀作文、文章外,学生要想写出有质量的作文,还必须进行大量的优秀文章的阅读,在奠定丰厚的语言基础之上,发生有价值的迁移。当前图书市场上的书籍,内容良莠不齐,而小学生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如果让他们自己选择,很容易挑选到质量粗糙、内容低下的书籍。因此,教师要认真筛选,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迁移价值的文章或书籍,供学生阅读,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围绕训练重点,积极引导学生品读有关的优秀文章。
在品读优秀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多读几遍,然后围绕作文教学的训练重点,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赏析。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文章赏析,对于其中呈现出的写作知识,即使教师不明确地提出,学生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和掌握,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恰当运用。
四、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水平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都是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对于学生是否接受教师的修改意见,能不能改正作文中的毛病,教师则不是很关心。这导致学生依然照着自己的方式写,教师不厌其烦地改,双方付出的努力都不小,但得到的回报却甚微。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把学生提升到作文修改的主导地位,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首先,要确保语句通顺、表达正确。在作文写好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多读几遍,自行修改文中不通顺的语句、不正确的表达、运用不当的标点符号。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同桌或小组间同学交换作文,对对方的作文进行基本的修改。学生在自我修改或互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的基本能力,这是单纯学生写、教师批改无法达到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锤炼字句,文辞优美。在作文语通句顺、表达无误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耐心、细致的打磨。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毕竟他们的知识积累有限、生活经验不多。但此举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能够锤炼出多么完美的语句,而是培养他们这种写作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这种写作修改的方法,为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