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战略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战略分析范文1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07202
全聚德,中华著名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历经几代的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备受各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
本文下面结合全聚德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及全聚德的战略选择对全聚德战略进行详细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1.1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将采用PEST方法进行分析。
1.1.1政治和法律环境P
2008年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对中华老字号的优惠政策如扶持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制订中华老字号经营等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2012年受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等因素影响,高端餐饮营业额下降,餐饮业内部经营成本上升,利润大幅下挫,供求结构性失衡。
全聚德作为一家老字号餐饮店,受到政府大力扶持。但是因为政府八项规定的出台,这家老字号也不例外受到了极大地冲击。这时候,全聚德应该利用好政府的优惠政策来发展,同时也要想办法减少高端餐饮下降的冲击。
1.1.2经济环境E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餐饮消费,在餐饮质量、品牌上有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愿意且吃得起全聚德。
1.1.3社会文化环境S
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和H7N9的出现给餐饮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这就使得全聚德必须重视产品的健康形象和品质保障。另一方面,全聚德的连锁店大多在北京各著名景点,大多数游客只来一次,回头客少,固定顾客少,了解顾客需求变得困难。
这时候,全聚德可以用创新的营销手段让人们再次关注传统文化,关注老字号品牌。同时在产品质量上特别注意,让只来一次的游客还想来第二次,赢得一个好口碑。
1.1.4技术环境T
国务院强调鼓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对服务领域重大技术引进项目及相关的技术改造提供贷款贴息支持。全聚德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支持研发自己的技术和产品。
1.2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将采用五力模型进行分析。
1.2.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全聚德的原材料主要由北京全聚德三元金星食品公司提供。北京全聚德三元金星是自己旗下的公司,所以在供应商方面不需要考虑议价能力,这也是全聚德的一种优势。
1.2.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全聚德的老字号文化、品牌价值及产品特色就是一个很大的进入门槛。但是进入门槛虽然高,还是会有潜在进入者。全聚德可以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来提高其差异化,从而提高进入门槛,使潜在进入者更难进入这个行业。
1.2.3替代品的威胁
全聚德的主要替代品是各种快餐连锁店,这些连锁店在餐饮行业占有很大市场。全聚德可以通过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同时企业也可以横向延伸,在经营好核心产品的前提下经营各种餐厅、饭店、小吃,占领细分市场,与替代品竞争。
1.2.4买方的议价能力
由于全聚德的产品是餐饮业高端名牌产品,所以消费者会更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而对价格的关注较少,议价能力低。全聚德可以更加注意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而继续保持其高价格,这样就保持了其高端形象。
1.2.5行业内的竞争
北京的同类烤鸭店价格相对较低,更受收入一般的消费者喜爱,对全聚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全聚德经营的仿膳、丰泽园、四川饭店等的竞争对手更是数不胜数,在价格、产品的多样性方面对全聚德造成一定威胁。同时,与一些知名的餐饮连锁店相比,全聚德的连锁店太少,顾客范围不大,市场占有率也不高。
与竞争对手相比,全聚德在技术研发、品牌、产业链上具有优势。它的挂炉烤鸭、智能烤炉和鸭坯的电子码标签是其他竞争对手没有的或不可替代的。烤鸭品牌是全聚德的核心竞争力,百年老店的品牌已深入人心。此外,全聚德完备的的产业链也是竞争对手难以达到的。
在竞争对手方面,全聚德首先要保持其品牌和技术优势吸引,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继续研发新菜品使其具有多样性,同时要保证其产品质量。除此之外,全聚德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和完备的产业链在全国和国外一些主要发达城市开连锁店,扩大顾客人群。
2内部条件分析
2.1资源
2.1.1有形资源
全聚德拥有完备的产业链,横向拥有70余家全聚德品牌企业,如丰泽园、仿膳等,有多个连锁店,纵向拥有自己的食品配送中心――北京全聚德仿膳食品公司和自己的养鸭场――北京全聚德三元金星食品公司。北京全聚德三元金星生产的鸭坯及系列鸭产品一方面供应全聚德各直营店、连锁企业,另一方面供应北京市中高档烤鸭店和外埠经销商、中高档烤鸭店,生产的熟制品面向北京市超市、商场、饭店、旅游区、娱乐场所。
2.1.2技术
全聚德与德国合作,研究了运用现代IT技术模拟人工烤制过程的智能烤炉,把人工积累的经验通过电脑进行控制,既保证了连锁经营的标准化,也保护了全聚德的专利;全聚德为鸭坯编制识别身份的电子码标签,消费者可根据条形码的编号在网上查询所购买的烤鸭从养殖到成品的所有信息;全聚德成功开发并推广了全聚德餐饮管理计算机内控系统,实现了前台从点菜到收银结算和客户消费统计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后厨从原材料切配到领用、菜品烹制、质量验收和每一份菜品的单项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管理;全聚德还开通了网上商城,推出网上订餐业务,方便消费者购买。
2.1.3商誉和文化
全聚德在北京市场上生存与发展了上百年,已经积淀了深厚的品牌优势。全聚德集团成立以来先后获得了300多项荣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全聚德文化的精髓,“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这是全聚德企业文化理念的核心概括,也是企业内部精神文化发展的源泉。
2.2核心竞争力
全聚德的核心产品是挂炉烤鸭,核心竞争力是烤鸭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完备的产业链。以下从核心能力的四个判断标准(即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不可替代)分析:
全聚德的烤鸭技术是盈利的基础,是独一无二的;烤鸭品牌无形资产价值评估超过110.19亿元人民币,品牌有150年的历史,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完备的产业链使整个烤鸭产业的上下游充分配合起来,并实现盈利。由此可以看出,烤鸭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完备的产业链符合核心能力的四个判断标准。
技术优势可以保证全聚德的产品质量和特色,品牌优势可以保证全聚德在充分竞争的餐饮市场具备相当的议价能力,产业链的优势可以保证全聚德快速扩张连锁店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3SWOT分析
综合以上环境分析得出的SWOT表见表1。
表1环境分析SWOT表优势S
1.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产品和技术;
2.既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知名度高,品牌形象好;
3.有多家特许连锁店,还有自己的食品配送中心、养鸭场,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1劣势W
1.国外连锁店少,与国际餐饮企业相比规模竞争力不足;
2.国内连锁店与国内知名餐饮连锁店相比太少,国内餐饮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顾客范围小;
3.产品相对单一,只能满足较少顾客的需求;机会O
1.政府大力扶持老字号企业;
2.居民消费能力普遍提高,更多人有能力在全聚德消费;
3.全聚德进入门槛高,可阻止大批潜在进入者;1威胁T
1.价格高,使顾客流向竞争对手;
2.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和H1N1、H7N9等病蔓延,使餐饮行业受到冲击;
3.政府出台的八项规定使高端餐饮下降;
4.全聚德回头客少,无法了解客户需求。根据以上表格,全聚德可以选择以下战略:
3.1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
充分发挥品牌、技术、产品和产业链的优势,大力开展品牌营销策略,加强品牌传播和创新,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进行技术研发,提高进入门槛。
3.2ST战略:利用优势,回避威胁
突出公司的产品特色和品牌文化,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一个好口碑。
3.3WO战略:利用机会,克服弱势
抓住居民消费能力提高的机遇,在中国及世界各国主要发达城市经营连锁店,提高规模竞争力。同时应快速研发各种新菜式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
3.4WT战略:减小弱势,回避威胁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也可以向国外同行学习连锁店经营管理经验。
4战略选择
全聚德在业务层的战略选择的是差异化战略。全聚德给顾客提供独一无二的挂炉烤鸭,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再加上身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实现品牌形象的差异化。同时,它在不同的连锁店展现不同的主题文化,经营不同主题的菜品,也实现了营销差异化。
全聚德在公司层战略选择的是相关多元化。全聚德集团不仅仅经营烤鸭,还形成了服务于主业的横向发展,经营仿膳、丰泽园、四川饭店及20多家优秀老字号餐饮品牌,涵盖烧、烤、涮,川、鲁、宫廷、京味等多种口味,已经从烤鸭市场延伸到各种口味市场。除了横向发展,它还形成了上下游的产业关联,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有北京全聚德三元金星食品公司和北京仿膳食品公司。除了餐饮业,全聚德还研发出20多个品种的全聚德系列包装食品,进入销售业,在各大商场、超市销售。
5战略启示
全聚德的差异化战略和相关多元化战略都很成功,为了让百年老店继续延续,走向国际化舞台,全聚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中国各地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和规模竞争力。实行差异化战略,不同的地方定位不同的文化,融合当地文化,亲近当地消费者。
(2)在国外主要发达城市经营连锁店,将中国的老字号品牌推向全世界。
(3)在实行产品差异化的同时注意产品创新,别让消费者乏味。
(4)在进行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同时,一定不要忽视核心产品的经营。在经营好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再充分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和产品特色纵向或横向延伸。可以横向延伸到餐饮业其他市场,如针对不同的人群经营各种特色的饭店、小吃等。
全聚德现在不仅仅代表中国的老字号企业,更代表了中国美食文化。希望在其正确战略的指引下百年老店成为国际品牌,早日实现“中国第一餐饮,世界一流美食,国际知名品牌”宏伟愿景,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参考文献
战略分析范文2
[关键词]液化气企业 战略管理 战略分析 战略制定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液化气(或煤气)用户已超过70%,消费市场巨大。2006年我国液化气的消费量已超过2000万吨,同时全国餐饮业每年消耗柴油近千万吨。但是随着新能源的出现,居民对家庭能源的选择已不仅仅局限于煤和液化气了。面对被侵蚀的市场份额,许多液化气企业纷纷寻找出路,重新制定企业战略管理措施。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概述
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管理,涉及企业发展中带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它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和发展,包括战略制定/形成(Strategy Formulation/formation)与战略实施(Strategy Implementation)两个部分。
战略管理包含四个关键要素:
1.战略分析—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
2.战略选择—战略制定、评价和选择
3.战略实施—采取措施发挥战略作用
4.战略评价和调整—检验战略的有效性
二、我国液化气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从电力、煤气、石油相关产品等能源消费的类别看,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家和地区,多以电力和煤气作为主要能源。北欧等寒冷地区的供热(区域供热系统)以及欧美和亚洲地区的家庭住宅对LPG(液化石油气)和煤油等石油相关产品有一定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新能源受到人们关注的太阳能、地热等能源,其比率还相当低。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能源的不断出现,中国城镇居民对家庭能源的选择已不仅仅局限于煤和液化气了。电力和天然气有着后来居上的趋势。
2.产业竞争性分析
(1)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
201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增长5.3%,原油消费量增长12.9% ,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8.2 %,电力消费量增长13.1% 。因此我国液化气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煤炭,除此之外还有新型能源天然气和水电。
(2)替代品的竞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烧柴,70年代烧蜂窝煤,90年代大多数家庭都用上了罐装液化气,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用上了管道燃气,并开始向使用管道天然气的新时代迈进。因此家庭对于能源的选择不再单一,局限变得更加多样。
(3)对手分析
天然气取代液化气成为家庭能源的首选已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管道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它与罐装液化气相比,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优势:管道天然气价格比罐装石油液化气便宜。除此之外,管道燃气的价格由于受物价部门监控而比较稳定,而罐装石油液化气完全是市场价,起伏多变;管道天然气比罐装石油液化气压力小,它从气化站通过管道输送出去前,经过调压,到达住户楼下时就只有三千帕(压力单位);而罐装石油液化气是经过高压的,钢瓶里压力有五十万帕。万一发生爆炸;后者的破坏性无疑大得多;管道天然气有多道控制阀,若发生泄漏着火,管道天然气可以层层设卡堵截,用户家有开关阀,楼道有控制阀,甚至整幢楼还有总阀门,你可以避开现场,到安全地方去关掉它。管道天然气实打实,用多少是多少。罐装石油液化气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液与充装误差;管道天然气,尤其是武义新华联燃气公司向千家万户供应的液化天然气(LNG)是经过对天然气进行过滤、脱硫、脱水去杂后形成的清洁燃料,它把残液留在了源头。管道天然气方便,它的供气源源不断,随时都有;管道天然气不占地,只一条管子连通燃具。罐装液化气一般人家都必备两个钢瓶,于是狭小的厨房里,得腾出空间容纳它们胖墩墩的瓶身。而柴火和稻草蜂窝煤,在我国家庭能源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特别是在我国农村,直接燃烧柴火和稻草高达59%。
除了以上的能源之外,我国液化气企业的竞争对手还有零散经营户。现在市面上的小商贩经营很不规范,我们经常听到客户反映,他们销售的液化气不但质量、数量得不到保证,而且使用的钢瓶很多是没有经过安全检验的,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不但对按规定装液化气的企业有影响,而且对整个液化气市场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这会让居民对液化气信任感下降。
3.内部环境的分析
目前我国液化气企业还是在家庭能源市场中起着主导地位,其有着成熟的组织联盟与管理体制。由于早期投入了大量资金,基础设备比较完善,甚至一些大型企业有着自己港口和船只。传统家庭能源液化气在竞争中依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客户对产品的认知度较高,尤其在市郊和边远地区,液化气依然是家庭能源的首选。
三、我国液化气企业战略制定
天然气取代液化气成为家庭能源的首选已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我国居民的使用习惯和消费水平来看,天然气取代液化气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我认为我国液化气企业战略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
1.低成本策略
加强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在我的运营管理中,气体原料从炼油厂生产出来以后就直接通过铁路运输,直接运送到我们企业。本地区液化气配送站或其他供应企业都需要从我们这里批发购买液化气,才能实现随后的销售。这样一来,只要以竞争对手的成本价作为企业产品的售价,就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引进低成本的替代品—新型醇基液化气。2008年已有企业开发的新型醇基液化气站是以廉价的生物质原料粗甲醇等为主要原料,按特定工艺,经生化合成的一种高清洁新型液体燃料。可在常温常压下储存、运输、使用,无需高压钢瓶存储,可用普通金属塑料容器存储。新型醇基液化气燃烧值与石油液化气相当,燃烧后无残渣残液,不黒锅底,具有清洁卫生、安全、廉价、原料易购、使用方便等特点,属国家鼓励发展的可再生生物质清洁新能源。成本目前仅为石油液化气批发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利润空间巨大,完全可以取代液化气用于千家万户。
2.与竞争对手合作
与本区域的同行业的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市场规则。只有成为市场制定规则的人才能真正的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
3.合作共赢战略
跟中国石油股份公司达成合作,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合作主要是建立在其在这一地区的液化石油气的垄断性基础之上,通过共同合作,既可以赚到较低的原料成本盈利,还可以分取其在其他领域内的经营利润。但与中石油这样的国有企业合作很容易陷入一种尴尬的有资源没管理的情况,虽然在合作中可能无法拿到管理权,但仍可以争取控制经营权。如此一来,企业既保证了原料的供应,又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家庭能源市场是开放的市场,市民的选择权有了更多的自主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能源还将不断出现。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液化气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经营者应该清楚的意识到仅仅依靠服务力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了,还需要企业的产品力。产品力就是企业控制资源的能力,因此,企业可以试着跟掌握资源的一方合作;最后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合作,控制未来的经营主动权,确定该企业在行业内的经营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胡亚超.中国液化气进口和消费状况分析[J].管理科学,1998
[2]刘冲宇.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管理问题浅谈[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05)
[3]杜敏.液化气市场涨跌互现后市价格预期上扬[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2
战略分析范文3
[关键词]STP 定位理论 竞争导向 顾客心智 辩证
我们的社会早已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各种信息传播渠道都极其拥挤和阻塞,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几乎把消费者推到了无所适从的境地。首先是媒体的爆炸:电视、互联网等使消费者目不暇接。其次是产品的爆炸:仅电视就有分3D蓝光、液晶屏、平面直角的,从耐用消费品到日用品,都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因此,定位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传统营销中的STP定位
传统营销是以4P(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科特勒曾说:“如果公司生产出适当的产品,制定出适当的价格,利用适当的分销渠道,并辅之以适当的促销活动,那么该公司就会获得成功。”
然而,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和营销知识的普及、模仿的加快,人们发现传统营销越来越难以奏效,像波导、TCL、联想等国产手机品牌短短数年间从辉煌崛起到集体遭遇困局,它们惊人相似的轨迹正是传统营销面临危机的表征。
这是因为,当今已进入战略营销的时代,而传统营销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战略。迈克尔·波特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指出:战略就是定位,即通过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价值来取得独特的地位。
“定位”这个词是由著名的美国营销专家艾·里斯(Al Ries)与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提出来的。两位大师所创立的“定位论”,本质上是与传统营销大相径庭的新一代营销学,是一种系统的战略论。按照他们的观点:定位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市场定位并不是你对一件产品本身做些什么,而是你在潜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做些什么。
科特勒对定位也是十分推崇的,并吸纳定位作为其战略营销STP的一个步骤。这里的定位是指在确定的目标市场寻找与竞争者相区别的最重要的差异化,然后以此为战略,设计执行的战术4P营销组合,以有效地传播这一定位。
因为目标市场不应是由市场细分而得来,它实际上是由定位形成的。换句话说,你要面对的市场,不是由内而外的思维所圈定的某类固定的消费人群,而是由外而内、由消费者的认知所决定的。定位理论是选择从外而内的哲学,而传统的营销理论是从内而外。在定位时代,如果你还固执地先确定一个目标市场再在里面定位,无疑将被具有新观念的营销对手所淘汰。
二、战略营销中的定位
1.定位是竞争导向的
传统的营销理论认为,顾客更重要,营销就是满足顾客的需要和需求。“顾客是上帝”观念广为流传,至今顾客导向的观念仍然深入人心。但从实战的角度看,解决竞争才是最重要的。从满足、服务顾客的角度看营销,营销必然走向趋同,没有差异,最终只有沦落到打价格战的深渊;而从竞争角度看营销,营销就会有活力,营销必然走向创造顾客、创造需求的新境界,不断引领企业开创新的未来。竞争导向要求营销者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的品牌与竞争品牌区分开来,实现差异化,把生意从竞争对手那里转换过来。
2.定位是由外而内的
这是里斯和特劳特创新性的著名论断。它强调要深入市场前线去寻找差异性的有效战术(这时是战术层面上的定位),然后回到总部实施变革以形成一致性的营销战略定位方向,从而最大化地开发这个战术(上升为战略层面上的定位)。
科特勒提出的STP方法,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过程,它首先考虑的是企业想做什么,然后才在执行层面上寻找差异化的定位。这与里斯、特劳特提出的先寻找有效定位再将之进行战略配称的主张相比刚好相反。冗长的全面事先规划使企业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填空和摆弄数据上,阻碍他们深入了解具体市场,而且信息的收集也不容易,若完全照此实行,操作的时间必然太长,等分析完成时,市场状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了。
3.定位是建立认知,要进入顾客心智
营销之战不是事实之战,不是产品之战,不是市场之战,而是认知之战。商战的地点不是事实,不是产品,不是市场,而是心智。顾客心智是营销的终极战场,你的定位必须赢得顾客的认知,否则你的定位规划得再合理,进入不了人们的大脑,目标市场也只是一个幻想而已。
要做出正确定位,你还要打破对顾客满意、品牌忠诚度的迷信。消费者是矛盾的、善变的,大多数情况下,购买者拥有一套品牌清单,出于不同目的购买功能不同的品牌。定位则保持相对稳定。实际上,消费者越是捉摸不定,你的品牌越是要保持定位坚定不移。这样,你的品牌就会以一种独特的形象,牢牢占据一种属性,当消费者产生相关需求时,自然会把你的品牌作为首选。
三、辩证正确地应用定位理论
尽管定位理论非常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但对于它,我们应该持辩证的观点。
定位理论孕育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下,研究的企业也大多是让人仰视的行业老大,本土品牌基本上没有百年的雄厚“家底”,缺乏足够的宣传推广资金能够同时在市场上轻松地支撑起多个品牌。如果真的为了定位而定位,硬要规定每个新产品都必须推出一个新品牌,多品牌占领市场的话,很可能新产品在消费者还没来得及认识它的时候就已经力竭而亡。
而且,西方市场竞争激烈、高度细分,每个细分市场都拥有统治实力的霸主,新产品的定位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同时品牌延伸的风险极大,很容易被霸主击溃。而目前中国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在国人看来似乎已很激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完全是轻量级的、低水平的,许多行业还远未出现霸主品牌。
因此,对于定位理论的实践,明智的企业都应该量体裁衣,审时度势,机械照搬教条只会导致错误的判断,永远也无法给企业的战略带来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战略分析范文4
关键词:青岛啤酒 品牌 并购 整合
一、公司概况及行业特征
1、公司概况。公司前身青岛啤酒厂,1903年由英、德商人合资创建,解放后为国营青岛啤酒厂。1993年,由青岛啤酒厂独家发起,吸收合并了青岛啤酒第二有限公司、青岛啤酒第三有限公司、青岛啤酒四厂,组建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在香港发行H股股票上市,同年8月,A股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从1997年实施扩张战略以来,至今已在17个省建立48家厂家。2001年公司实现啤酒产销量251万吨,比2000年增长35%,市场份额已由8.3%增至11%,2002年该公司以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卓越的产品质量,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和“全国用户满意企业”,青岛啤酒品牌价值升至67.1亿人民币。
2、行业特征。啤酒行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机械化程度较高,行业特征明显。首先,啤酒消费对保鲜度的依赖非常强,尤其是像生啤这样的品种;其次,啤酒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相对高成本加大进入异地市场、尤其是较远距离市场的难度;再次,消费者偏好,即消费者的口味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这些因素决定啤酒生产和消费存在着所谓“最佳销售半径”的规律,一般是地产地销。啤酒行业的本身特性决定了行业内的频繁并购。
3、加入WT0对啤酒行业的影响。我国的啤酒行业是开放度较高的行业之一,引入外资较早较多。国家对啤酒行业已无保护、鼓励或限制的特殊政策,内资啤酒企业早已面临外资和外国品牌啤酒的挑战,处于激烈的竞争中。加入WTO后,我国啤酒行业和其它行业一样,机遇与风险并存。有利的因素有:扩大了啤酒原料的选择余地;有利于引进先进装备,提高啤酒生产技术水平;加强竞争意识,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贸易手段,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啤酒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不利因素有:国外啤酒的拥入,对我国啤酒市场造成强大冲击;国际资本的进入,加大了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依附性。据国际权威调查机构AC尼尔森调查表明,欧洲、美洲啤酒市场已经饱和,在WTO平等待遇的条件下,洋啤酒会卷土重来,对中国啤酒企业构成更强大的攻势。
二、并购战略分析
据天相投顾石磊分析,中国的啤酒业经过了高速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成熟市场中企业的策略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收获利润。但是中国啤酒市场又是一个相当分散,产业集中度很低的市场,所以中国啤酒业的龙头企业必须先获得市场份额,然后再逐渐建立起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在全国啤酒市场上收获利润。青岛啤酒从1997年开始采取“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战略,其发展战略非常清晰,即从一个地方性中高档啤酒公司向一个全国性的、国际化的,能够在日趋成熟的啤酒市场上收获利润的啤酒公司转变。
(一)并购步骤分析
1、一统鲁啤。青啤公司根据区域生产网络建设,在山东省边缘地区建立六家企业,与青岛生产基地形成了全省生产布局,并辐射江苏、河南、河北、安徽周边4省。
2、全国生产布局的建设。青啤公司在鸡西、黄石、扬州、南宁等地兼并企业,在西安、深圳等地合资建厂,开发了东北、华东、中南、华南、港澳市场,基本形成了全国生产布局网络。通过省内和全国生产网络建设,青啤公司最终形成了以青岛为基地,辐射全国的生产网络。
3、向国际化大公司发展。国际化是世界主要啤酒生产企业发展趋势。随着全国市场布局的最终完成,青岛啤酒在扩张方面将进入填补市场空白阶段,在有效整合国内资源的基础上,实施“走出去”战略,是青岛啤酒向国际化大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7月30日,青岛啤酒与世界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签订协议,双方将就结成战略关系进行排他性商讨。
(二)并购战略分析
1、以横向并购为主,重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横向并购有助于企业取得规模经济和市场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企业并购的经验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在扩展调整的同时,收缩经营摊子,调整产品结构。该公司将从事服务业的德比斯子公司出售,出让航空及宇航部门,今后专注于小汽车的生产。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在来自外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一个公司在一个领域内与对手相抗衡已十分困难,更谈不上全方位竞争。因此,亚洲的大公司今后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放弃许多与公司的主导部门无关的业务,采取集中化而不是多样化的经营战略。青啤的核心资源是啤酒,如何专心经营核心资源?青啤的原则是,非核心资源,即便现在有效益,但青啤在这个领域不是国内领先的,那也要放弃。目前,上游的瓶子、包装等领域,青啤已彻底社会化运作,下游的仓储、物流等领域,也正在交给社会第三方公司来做。自1997年青啤实施“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战略以来,青啤并购的都紧紧围绕啤酒这一主业展开,共并购 40余家啤酒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从1998年的55万吨达到了现在的380万吨,国内市场份额由2.3%增加到2001年已达到11%,公司控制的资本总额扩大了10.02倍。该公司在国内啤酒市场的企业规模、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出口创汇等方面继续保持领先。
2、并购战略由大量的资金投入向资本运作转变。青啤公司在扩张的前期,主要采用全资收购、破产收购、合资兴建等资金驱动型战略,一般要求对被并购公司实行控股。经过大规模的并购,公司的财务风险逐步显现,管理费用居高不下。从200年起放缓并购步伐,及时调整并购策略。目前,青啤人都明白了一个过去不曾触及过的道理,经营产品赚1分钱,经营品牌赚1角钱,经营资本则能赚1元钱。青岛啤酒集团总经理金志国认为,过去青啤大多是站在战略投资者的角度,进行扩张,追求的是项目的回报,而更重更大的金融回报,也就是股本的回报,反而较少考虑。在生产经营这个“常规动作”上玩,中国啤酒市场上,干得最好的回报率也只有8%― 10%,如果在资本市场运作,提高股本收益率,就可达到 20%― 30%这样的赢利空间。所以,青啤今后既要从战略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更要从金融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两条腿走路来进行扩张发展,提升企业的经营境界。“万泰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2001年11月,青岛啤酒子公司――深圳市青岛啤酒华南投资有限公司以9600万元人民币受让泰联酿造(开曼群岛)有限公司在广西南宁万泰啤酒有限公司30%的股权。虽然参股30%,但全面接管生产与经营,投入少而主动权大,“四两拨千斤”。这标志着青啤扩张的主要方式将由大量的资金投入转为资本运作,由原来的控制工厂来获得市场向控制市场来带动工厂的策略转移,追求更高层次的竞争和合作,用少量的资金和股本来运作更多的公司,来盘活资本,达到规模扩张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扩张中牢牢把握品牌和市场。
三、整合
青啤在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的几年,生产能力从1998年的55万吨达到了现在的 380万吨,国内市场份额2001年己达到11%,但净利润没有保持同步增长,反而呈下滑趋势,这反映出快速扩张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主要原因是收购后改造费用高,造成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急剧上升。如1998年青啤所有子公司的两费之和是8541万元,2001年是92935万元,上升了10.88倍:1998年子公司实现的主营利润是9119万元,2001年是88967万元,只上升了9.76倍。青啤所并购的40多家企业,五花八门,有国企、外企、合资企业、集体企业,品牌达30多个,又各有各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虽然青岛啤酒现在用资本这条纽带将它们整合在一起,但“资本不是万能的”,在人们的价值观面前,资本有时是很脆弱的。出于企业未来发展的考虑,董事会提出了2002年度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实施系统整合,搞好机制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经营策略实施战略性调整,实现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由“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转变。进行系统整合成为青啤大规模并购后的必然选择,正如公司董事长李桂荣所说,低成本扩张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并购,二是对收购厂进行整合。
1、管理整合。经过前几年大规模的扩张,青啤庞大的集团组织体系与利润趋薄的压力逐步显现,公司原有的总公司、事业部、分公司的金字塔式结构,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规模扩张,必须对原来的组织结构进行重组,用扁平化的结构代替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为此,青啤推行事业部制管理,把周边距离较近的数个企业统一由事业部领导,统一产供销,统一市场管理,减少信息流通环节,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事业部制核心是缩小集团总部的管理幅度,总部作为集团决策中心,事业部作为利润与市场管理中心。事业部制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像华南事业部,2001全年的产销量将比2000年提高3倍之多,成为公司又一个盈利的亮点。为了从根本上动摇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青啤公司采用管理咨洵公司思腾思特为其开的“洋药方”――以EVA(经济增加值)为中心的目标管理体系。EVA是指在扣除产生利润而投资的资本的成本之后所剩下的利润,或者说,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采用EVA作为财务衡量指标,使公司的利润变得真实,使公司的决策过程变得简单,使管理变得更有效。在建立以EVA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基于EVA价值平台的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扁平化,从而彻底改变青啤现有的管理体系和模式。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青啤还引进ERP系统,筹建青岛啤酒集团技术中心,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统一在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管理之下。
2、品牌整合。大规模并购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品牌信誉度降低。由于扩张过快,能够生产“青岛啤酒”的厂家逐步增多,并且常是一些不知名的小企业,“青岛啤酒”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高贵的形象受到影响,信誉度降低。2001年“青岛啤酒”这个品牌只完成了销售计划的78%,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2002年,青啤开始对加入青啤的子公司进行整合,在并购公司没有达到青啤要求之前,不使用“青啤”品牌,否则青啤的形象会受影响。因此,青啤公司考虑到长远的品牌策略,充分发挥主品牌的优势,通过整合,形成以青岛啤酒为主干,形成众星环绕的品牌结构。2001年,251万吨的产销量中,主品牌为60―70万吨,2002年青啤的主品牌销量争取达到100万吨。此外,保证几个区域性的品牌作为第二、第三品牌,如汉斯、五星。其余的一些品牌则根据市场的需求,让它们自生自 灭,逐渐形成品牌梯队。
3、企业文化整合。充分挖掘企业悠久的历史资源和文化精髓,通过经营文化解决产品和品牌层次的提升问题,增加价值含量。从经营产品、品牌到经营文化,将逐步提升青啤的经营境界。青啤的实践告诉我们,青啤的资本扩张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制度与管理的扩张,是工艺技术和人才的扩张,说到底就是青啤优势企业文化的扩张。在对被并购企业的整合过程中,青啤着力推行青啤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文化,以青啤的企业文化来统一、改造大家。青啤有句口号是“不换思想就换人”。在每一次收购完成后,青啤都派出3个小组深入到企业,一个是“推磨组”,即青啤管理模式推广组,有一位副总专司此事,由他带头到这些企业中去灌输青啤的管理模式,提出具体实施要求,半年以后再检查效果,如果效果不理想就更换主要领导;一个是质量组,由总工负责,到这些子公司去先将必要的生产硬件补齐,然后再培训“软件”(企业的技术人员);第三是贯标组,就是贯彻ISO9000标准的小组。
战略分析范文5
“服务贸易”(tradeinservices)这一概念国内并不陌生,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过程中谈的最多和谈的最艰苦的就是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问题,中国加入WTO承诺最多的就是服务贸易减让表。但实际经济生活中,许多人并非真正把握服务贸易概念的准确内涵,在谈论服务贸易时往往将服务贸易与服务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概念混起来。
国际上服务贸易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72年9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高级专家对贸易和有关问题报告》中。1974年美国在其《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中首次使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概念。各国统计和各种经济贸易文献并无统一的、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基于国际收支统计的定义、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定义、WTO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的定义。
概括起来服务贸易的概念应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和通过外国附属机构实现的服务贸易两种。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出口或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或服务输入。国内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概念都是在境内的角度来看待的,都是境内发生的服务,其范围和领域与服务贸易大体相同,但前者是境内服务,后者指的是跨境服务。服务贸易的领域与国内的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并不完全一致,按WTO的分类有12个大部门(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教育,环境,金融,与健康相关的服务,旅游和旅行相关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其他)160多个分部门。
二、中国发展服务贸易在全球的定位
(一)服务贸易起步晚,增速快
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项下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58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8%。其中,服务贸易出口744亿美元,增长19%;服务贸易进口838亿美元,增长16%。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一直高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和全球服务贸易主要出口国家(地区)的增速。期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变化情况与全球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所不同的是中国增速变化幅度更明显一些。1982—2005年,出口额增长近29倍,年均增长15·9%,是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的2倍。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8%和20·9%,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分别为11·1%和18%。21世纪前五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为19·8%,而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为10·1%,约为中国的一半。1982—2005年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8·6%。其中,主要服务贸易出口国(地区)大多低于全球平均增长水平:美国增长8·8%,英国8·4%,德国7·7%,法国5·3%,日本7·5%,中国香港10·2%。
(二)服务贸易占全球的比重不断上升
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仅为43·4亿美元,其中出口24·8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0·7%。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1%。23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近29倍,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从0·7%提高到3·1%,提高了2·4个百分点。据WTO2006年4月11日的报告,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的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1982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3646亿美元;2005年为2·4万亿美元。23年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增长了5·6倍。1980年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一直居服务贸易进出口前5名,2005年,这五个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合计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7·2%,其中美国占14·6%,英国占7·6%,分别是中国(3·1%)的4·7倍、2·5倍。
(三)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偏低
1982—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与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0%左右,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国服务贸易占全国贸易总额的比重1982年为9·4%,2005年为8·9%,2005年服务贸易出口占本国总出口的比重全球为18·9%,其中美国为28·1%,英国为32·7%,印度为42·9%。
(四)服务贸易出口占货物贸易出口的比重低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9,远低于世界平均1∶4·2的水平(美国这一比例为1∶2·6)。中国服务贸易企业没有同比例享受到货物贸易高速增长带来的好处。从全球贸易发展态势来看,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稳中有升,从1982年的不足20%提高到2005年的近25%。英国、美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分别从1982年的29·7%、23·5%增长到2005年的48·5%、39%。印度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波动幅度很大,前期大幅下降,至1996年以后大幅上升。
(五)服务贸易增速仍滞后于货物贸易发展
中国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1989年以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总体上低于货物贸易出口增速;1989—1994年间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持续快于货物贸易出口增速;1995年以后,尽管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较快,但同期的货物贸易出口增长更快。近几年来世界服务贸易增速略低于货物贸易,20世纪70年代期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长且大体持平,年均增长17·8%。进入80年代,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平均增速开始高于货物贸易,80年代后期年均增幅更是高于10%。到了90年代,服务贸易平均增速呈波动下降趋势,约为6%,恢复到与货物贸易基本持平的状态。跨入21世纪后,世界服务贸易出口进入稳定增长期,增幅开始逐渐回升,这一期间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增速略低于货物贸易。尽管2005年服务贸易出口增速与2004年的19%相比下降了8个百分点,但总的趋势还是保持增长的。
(六)传统服务贸易为主体
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上。近年来,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占比呈逐步上升势头,旅游服务出口比重略有下降。2005年,运输服务、旅游出口154亿美元、293亿美元,分别是1997年的5·2倍、2·4倍。运输服务占比上升到20·7%,比1997年增加了8·3个百分点;旅游服务出口占比为39·4%,比1997年下降了9·7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占出口的60·3%。而在全球服务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邮电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近年来,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向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倾斜,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比重有所下降。1990—2005年,世界服务贸易以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为代表的其他服务类型占比从37·5%逐步增长到47·8%。运输服务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28·6%下降到23·3%,旅游服务占比从33·9%下降到28·9%。
(七)服务贸易长期逆差
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1982—1991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一直保持小额顺差。自1992年中国服务贸易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后,除个别年度(1994年)外,中国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呈逐步扩大趋势。2004年逆差达到108亿美元。虽然2005年逆差比2004年略有减少,但仍高达94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12·1%,是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前十位国家中3个出现逆差的国家之一。2005年,中国旅游、其他商业服务顺差额分别为75·4亿美元、75·0亿美元,是最大的顺差来源。运输、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是最大逆差来源。2005年,运输服务逆差额130·2亿美元,大大超过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约为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1·4倍。各国的服务贸易不平衡问题却差别很大,英美等国长期保持大额顺差,而德日等国的逆差一直居高不下。服务贸易逆差前五名国家依次是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爱尔兰,这五国逆差额分别为557亿美元、293亿美元、145亿美元、133亿美元和128亿美元。
(八)出口市场多元化分布,进口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香港是内地第一大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美国是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欧盟是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市场并不集中在美欧等国家和地区,但美欧却是中国逆差的主要来源地。据美国商务部经济调查局报告,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顺差不断增大。在跨境交易部分,自2000年以来顺差一直在20亿美元左右。据欧洲统计局报告,尽管2004年中国与欧盟的服务贸易额仅占欧盟的2·5%,但是增长非常明显。从1994到2004年,原欧盟15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增长了一倍。而同期,欧盟对中国出口增长了6倍,自中国进口增长了5倍。2004年欧盟对中国顺差15·2亿欧元。
(九)服务贸易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相对滞后
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各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天津列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沿海发达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在运输、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和广告宣传等领域较内陆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服务贸易管理相对比较落后,相关的宏观管理机构、部门协调机制、政策环境、法律体系、统计制度等均亟待建立、健全。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对服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完全一致,使得统计数据尚有一定差距。在服务贸易统计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在缺少全面准确的数据的情况下,政府很难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政策和对外谈判方案。
(十)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内外关注的焦点
中国在WTO新一轮谈判,建立FTA的谈判以及CEPA当中服务贸易始终是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比如CEPA中内地自2004年1月1日起,在物流、分销、视听、旅游、电信、银行、保险等27个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对港澳的开放。全国许多地方也把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继续推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还将不断上升,服务贸易发展整体趋于活跃。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利用其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领先的优势,通过各种多双边的谈判要求世界各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以此来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WTO新一轮谈判以及区域性经济合作的谈判服务贸易都成为主要议题。世界服务贸易领域的利益格局将在各方博弈中重新形成。在内在需求和外来推动的双重因素下,如何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增强服务贸易竞争力必将成为各国长期关注的焦点。结论: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已不处在领先的地位,应当像当年把握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那样来把握当前服务贸易转移的机会;应当像抓货物贸易一样来抓服务贸易的发展,发展货物贸易时成功采取的鼓励政策同样应适用于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
(一)服务业发展滞后
服务业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服务业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服务业平均增长率为15·4%,虽然高于世界服务贸易同期的增长水平,但发展水平却相当落后,所占GDP的比重相当低。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美国近80%,香港地区达到了90%,发展中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中国2005年为41%(见图1)。目前,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这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将发展服务业作为解决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将为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服务贸易进口还有余地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在分销、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建筑、法律、旅游、交通等众多服务贸易领域的承诺得到落实。在WTO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中国已经开放了100多个,占62·5%,尽管如此,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口还有很大空间,服务贸易领域还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外资占有的市场份额一般仅为百分之几。根据WTO关于服务贸易领域的部门分类,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约有50个行业可归于WTO的分类的160多个类别中。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约占外资存量的2/3,房地产约占21%,其他服务业为8%。至2005年年底,中国服务贸易领域共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万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约484·8亿美元。2005年服务业领域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445家,同比增长8·7%;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90·3亿美元,增长4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8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的19·4%。
国际上外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多的流入了服务行业。例如,从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看,1997年,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占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总流量比例为47·7%,1999年为50·3%,2001年为63·3%,2004年上升到大约70%。近几年来,中国服务业所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呈现缓慢下降态势,这与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流动的格局差异显著。中国加入WTO后,外资政策调整最集中的领域是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准入范围,放宽准入限制,从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需要来看服务贸易领域吸引的外商投资还应当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在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电信业、物流行业以及会计、法律、计算机、工程管理和其他咨询服务业,将成为外商流入的重要部门。今后应继续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强化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拓展吸收外商投资方式,加强分类指导与企业监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通过服务贸易领域有序开放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契机,建立独立的行业开放度评估体系,着重引进境外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理念和经验,促进中国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鼓励各类企业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业务,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服务外包的重要基地。
(三)服务贸易的出口还有相当大的增长潜力
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尽管增长很快,但服务贸易出口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多集中于传统服务业,而在金融、保险和专利使用等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领域,不仅出口总量少,占世界市场份额小,而且这些现代服务业进口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较大。即便是在传统服务业,由于中国在世界服务业的分工格局中基本处于产业的中下游,中国出口服务的附加值低,也影响了中国在服务贸易中的地位。现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相关的服务贸易领域的跨国公司也随之进入中国,分销有沃尔玛、家乐福、麦得龙、宜家、百安居,银行有花旗、汇丰、三菱,会计有毕马威、得勤,咨询公司有麦肯锡,等等,而中国的服务贸易企业则很少有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的少林寺、杂技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完全有条件进入国际市场。此外,中国在对外劳务输出、对外建筑承包工程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356·1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46·6万人次,中国已成为国际建筑、纺织劳务和海员的重要来源地。
目前进入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前10位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国和印度。中国不仅服务贸易规模居发展中国家之首,而且已经形成一些优势产业,具备一定基础。中国旅游业、建筑业、其他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等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排名都比较靠前。特别是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已经排名世界第三,持续高速的货物贸易增长对与货物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根据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大幅度提升和国际经验判断,中国在部分服务贸易领域已经具备进入快速发展的转折性阶段。
(四)面临发展服务贸易的关键机会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目前全球的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已占60%以上,金融、保险、旅游和咨询等服务业是产业国际转移的重点领域。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其兴旺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欧洲学者佩尔西·巴纳维克预言,到2010年,美国经济构成中只有10%是制造业,其余全部是服务业。国际投资倾向于服务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了服务业。到2010年,服务业将代替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服务业的发展相对应的必然是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贸易将更多地体现在服务贸易的竞争上。世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1980至2005年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了5·7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7增长到近1/5。商业存在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外国直接投资产生的,通过外国商业存在所实现的国际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超过了跨境方式的服务贸易。
可以预见,中国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会像当年承接制造业转移那样,成为全球的焦点。中国应把握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有利机会,加快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这将会极大地有利于优化贸易结构和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从而提高整体出口竞争力。
四、中国发展服务贸易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服务贸易统计
及时掌握全面的统计信息,是对国际服务贸易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伴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服务贸易的大发展,伴随《服务贸易总协定》签定,服务贸易统计范围从服从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服务贸易统计,向包括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等多种形式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演化;统计分类数据更加详细,包括项目分类,也包括贸易伙伴国国别分类。目前,世界贸易组织等六大国际组织共同确定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包括居民与非居民服务贸易统计(通过国际收支渠道统计Bal-anceofPayments,简称BOP)和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ForeignAffiliatesTrade,简称FATS)。向国际组织报告服务贸易BOP数据的国家和地区有140多个,25个发达国家开展了服务贸易的FATS统计。按照世贸组织的建议,各成员的服务贸易统计都将过渡到这一体系。
随着中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对服务贸易管理的需要,在多双边谈判、分析中国在国际服务贸易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引导国内服务贸易的发展,为国内企业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提供信息支持,都对服务贸易统计数据有了更多的要求。而中国目前只是国际收支报告中有一部分服务贸易的数据,还没有开展服务贸易的FATS统计。而且,BOP中的服务贸易数据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比如不详细,没有按照国别、地区进行区分,不适应对外贸易工作的需要。没有全面的统计数据就无法全面反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整体状况,无法全面反映中国对世界服务贸易的参与状况,无法为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管理中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无法为国内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采取有利行动、提高竞争力提供信息支持。因此,中国需要尽快建立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以适应管理的要求。
建立中国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要本着与国际接轨、符合中国实际这样的基本原则,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为基本指导,要与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相衔接,以支持中国有效参与国际贸易与投资协议的谈判、协商与监测。借鉴美国等先进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开发方面所积累的经验,结合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实和中国国民经济统计基础,构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明确中国服务贸易的统计标准、指标体系、统计方式和方式。主要内容包括:统计范围和主要内容,统计资料的报送、管理,统计数据的与调整。该制度包括中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BOP)和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FATS),覆盖《服务贸易总协定》建议的四种供应模式。
在方法上,要以《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为依据,建立起与国际规范相一致的统计体系。在具体指标及其资料来源设计上,要以中国国际收支统计、中国FDI统计,以及中国官方其他统计体系为基础,力争与这些统计体系相互间的衔接。初步形成中国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初步的、主要的、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对中国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发展现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分析和定位,使之成为中国服务贸易数据的权威平台,成为中国向世界介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趋势、政策的窗口。今后将密切跟踪服务贸易统计规则的变化,不断完善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方法、细化统计项目,增强统计的时效性和可比性。
(二)扩大服务贸易出口的行业考虑
鼓励重点领域服务贸易出口,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包括许多分支部门,情况不同,问题复杂。近期内将各部门分为“深度挖掘”、“重点培育”和“特别关注”三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出口促进工作。
“深度挖掘”包括旅游服务和建筑服务。旅游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第一大部门,尽管近年来增长缓慢,但是占整个服务贸易出口的39·64%(见表1),促进其每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量规模就会扩大0·5个百分点,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要继续支持旅游业发展,扩大出口。建筑服务更是我们传统优势部门。“重点培育”包括计算机和信息、运输、文化、金融保险和特许专利等。对这些行业要制定发展战略规划,进行重点推动。这些领域增长潜力很大,尤其是运输行业逆差达104亿美元,特许专利技术出口仅为1·5亿美元,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特别关注”包括咨询、音像、体育、教育、分销服务等。这些部门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尽管目前金额不大,实力不强,增长不快,但从长远发展来看需要支持和发展。
1·运输业
运输业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纽带,涵盖海运、空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全球贸易中90%以上的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国际间客运主要依靠空运。中国海运服务市场需求量大,中国航运服务市场延续了持续增长的态势,出现了量增、价升、运力总体供不应求的市场特征。2005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货物海运量为10亿吨。中国拥有运输船舶20多万艘,8700万载重吨,位居世界前列,中国还是排名世界第三的造船大国和拥有海员人数最多的劳动力大国,这些都为中国海运服务的出口增添了重要的支撑。但是由于没有实现国货国运,外国船公司挤占了中国运输市场约80%的份额,致使中国运输服务的世界排名仅列第16位,恰恰说明中国海运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中国海运服务的逆差规模最大,如果海运服务得到促进和发展,至少可以发挥替代进口、减少逆差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发展迅速,发展潜力巨大。
应大力促进以海洋货物运输为主的运输出口服务。加快中国航运立法步伐,加大航运市场监管力度,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航运市场。参照国际惯例,对国家骨干船队实行合理的货载保留。对进口的二手船应给予减税、免税政策,对于企业在海外投资(含跨国并购)战略性码头和港口设施以及设立营销网络,提供贷款贴息和信贷担保。适当调整有关的税收政策,加大船舶折旧的速度与力度,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条件与财务状况,自由选择有利于船舶更新换代的折旧法,允许企业在税前利润中提留一定比例的留成,以专项用于造船与买船等。对国家主力船队实行适度的航运补贴政策。在WTO等谈判中,争取其他国家(地区)更多地开放国际海洋运输及其服务,取消港口设施的进入额和使用限制,并开放多式联运。
2·服务外包
由业务流程外包(BPO)和信息技术外包(ITO)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和2007年分别增至5850亿美元和1·2万亿美元。中国发展服务外包有着很好的基础,中国软件产业规模由1999年的44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9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一批创新型软件企业迅速成长,LINUX操作系统、信息安全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相继取得了突破,网络游戏软件逐渐丰富。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有237家软件企业通过CMM3级以上评估。到2005年年底累计认证软件企业12000家,登记软件产品30000多件。近几年中国软件行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软件出口和软件外包取得了快速增长。出口额在1999年为2·5亿美元,到2005年达到35·9亿美元,增长15倍。中国的服务外包刚刚起步,2005年中美外包规模为2·38亿美元,仅占美国发包市场总额的1·30%。中日外包规模达5·68亿美元,仅占日本发包市场总额的5·36%,中欧外包规模为0·15亿美元,约占欧盟发包市场总额的0·25%。中国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出口前景看好。根据赛迪顾问最新的研究报告,2005年中国承接软件外包规模已经达到了9·2亿美元,到2010年将达到70·28亿美元的规模,日本离岸外包增速达50%,估计50%以上将转向中国。目前对日软件出口占中国软件出口总额的59%,市场潜力贡献巨大。而且对承接日本软件外包市场上,中国的地缘、文化相通性等优势是印度、菲律宾等竞争对手难以追赶的。
应引导企业参与国际项目外包市场,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带动中国服务外包迅速发展。今后国家应出台促进软件出口和外包的政策措施。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将软件出口和外包纳入对软件产业的扶持政策体系,要依托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各类软件园区,发挥基地政策试点和示范作用。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础电信设施建设、软件人才培训等方面扩大投入,培育和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要打造软件出口整体品牌,树立中国软件业统一的对外形象,发挥整体规模优势。
3·金融和保险服务
随着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进程的加快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对金融和保险服务出口的需求将显著增强。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金融服务出口发展迅速,1997—2005年间年均增长23·5%,2005年出口规模达到1·45亿美元。继中国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达到600个并显示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后,目前,国内的几家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都申请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中国拥有世界最高的储蓄率,2006年1月中国居民储蓄率达到51%,中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4·8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人民币。同时,中国外汇储备高居世界榜首,突破9000亿美元。2005年年末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拥有金融资产43568亿元人民币。这些巨大的金融资产为中国金融服务出口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与国际跨国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保险业务海外的收益极低。
在对中国金融业进行适度保护的同时,继续鼓励外资参股或境外上市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中国各类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制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中国金融机构业务结构和创新,提高中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人员到境外开拓市场,从事相关金融业务,尤其是为中国在外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华人提供金融服务。在促进保险服务出口方面,鼓励中国出口货物用中国公司提供保险。
4·特许和专利权使用
2005年全球申请的专利数量已经破记录的达到134073项,专利出现了空前的增长,增长率为6·7%。发达国家是特许和专利权使用费的主体,占据了出口的主要市场。美国是专利和特许权使用费最大出口国,2004年出口收入540亿美元,占美国当年全部服务出口的15·78%。中国在特许和专利权使用费出口方面有很好的增长潜力,中国在特许和专利权使用费方面的国际化程度比较低,2004年进口45亿美元,出口仅为2亿美元。但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自2003年以来,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连续3年位居世界首位。2005年,中国受理的三种专利申请量达到47·6万件,与2004年同比增长34·6%,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7·3万件,位居世界第三。在特许经营方面,到2005年年底,中国拥有的特许经营体系已经达到2300多个,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拥有特许经营体系数量最多的国家。
随着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无疑会进一步提升,这必将为特许和专利使用权的出口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发展特许和专利使用出口,大有作为。而且,特许和专利使用贸易,代表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可以继计算机信息服务之后,成为中国实施后发出口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应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发展技术出口。落实《关于鼓励技术引进和创新的若干意见》。推动政策性银行开展技术引进优惠贷款业务。同有关部门加强在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等各环节的协作。建立技术引进信息服务系统。积极引导各方科技力量支持技术引进和创新促进体系。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利用产业的海外转移,把成熟和适用的技术推向国际市场。利用各种资金资源,重点扶持专利和专有技术对外许可、技术咨询和服务,并对这种服务出口免征所得税和营业税。在“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中,建立技术出口项目库,并公开国外对中国的技术需求,加大对中国成熟工业化技术的对外宣传力度,大力开拓技术出口市场。
总之,选择重点服务行业部门进行出口促进,是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格局、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提升中国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处理好服务贸易开放与服务贸易出口的关系
稳步推进对外开放。以往的开放经验表明,哪些领域较早地对外开放,哪些领域的发展就比较快。只有加快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才能提升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水平,从而最终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应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业应逐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在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部门,让外资充分参与,促进中国服务业向更高水平发展。要把服务贸易作为涉外谈判的重中之重,就职业资格和学历的相互承认、在境外开办旅行社进行谈判,促进发达国家开放更多的劳务市场。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承接国际服务产业的转移,是一个难以逆转的趋势。对此采取积极主动,就可以抓住机会,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和机遇。如消极被动就会失去历史机遇,反而会让国际资本对国内市场和产业发展造成冲击。在新一轮的WTO谈判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中,根据中国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实力,积极发挥中国拥有的比较优势,在具有较强国内市场承受能力的服务贸易领域,协商推动互相放开市场准入限制。
(四)针对服务贸易的特点有效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在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尤其在服务贸易发展的初期,政府行为的有效介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起到保护新生、促进成长、形成优势的重要作用。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各发达国家在立法、政府管理方面都高度重视。要发展中国的服务贸易,政府必须担负起相应的重要责任。加强对发展服务贸易的宣传和协调促进工作。充分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的优势,积极对驻在国(地区、国际组织)服务贸易的管理机制、政策法规、商业机会的调研工作,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应充分发挥中国涉外机构如驻外使、领馆的作用,积极搜集国际服务市场服务进出口的需求信息,并及时反馈给企业;积极为服务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避免经营的盲目性;定期举办各种研讨会、报告会、向企业介绍国外服务市场情况;组织服务企业商务考察团,帮助企业寻找商业信息;建设“服务贸易指南网”,定期公布相关信息和资料,支持企业服务贸易的出口。
应加大发展服务贸易的资金投入。进出口银行在出口信贷条件和额度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范围内,积极为服务贸易出口项目提供保险支持。放松服务企业境外投资的用汇限制,简化其境外投资外汇审核程序,适当提高用汇额度。根据不同服务贸易部门的具体情况,对服务贸易出口业务和企业予以税收优惠。例如,对服务型企业的人员工资在税前列支,避免两次纳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服务出口所得减免营业税。设立服务贸易发展资金。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作用越来越大,需要从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划出部分资金专门用于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资金主要用于:资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出国参加展览、研讨会、境内外推介活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国际/重点国家资质认证、重大出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支持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服务业外包基地。
加强培养服务贸易人才。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组织协调高校、服务贸易示范区、服务贸易发达地区开展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服务贸易的国际国内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又包括软件、技术等中国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五)加强服务贸易的整体协调管理
服务贸易涉及金融、保险、电信等诸多服务业部门。按《外贸法》的规定,商务部负责全国的服务贸易的管理工作,中国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是:商务部主要负责服务贸易的整体管理工作,负责服务贸易的战略和政策制定,负责服务贸易的统计工作,负责服务贸易的促进工作,负责国际多边谈判、对外事务协调、服务业利用外资政策等事务。具体的服务贸易事务分属几十个相关部门。长期以来,服务贸易各职能部门多头、交叉管理,条块分割现象十分严重,中央和地方在服务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存在差别性,服务贸易统计工作也滞后于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这种局面既不利于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和对内开放,也不利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对外谈判和对外开放。所以,服务贸易要发展,就必须加强整体协调,需要借鉴美国对于服务贸易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强政府管理,建立以服务贸易主管部门为核心、各部门密切配合综合发挥合力、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要统筹中国服务贸易统计、规划、立法、政策协调、对外谈判和市场促进工作。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使政府管理更加有力、更加高效。
(六)加强服务贸易的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中国不同地区服务贸易的特点和行业优势,建设国家级服务贸易示范区,为示范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培育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带,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大城市为重点,培育服务贸易出口主体。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发展服务贸易中的作用,美国在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方面就主要是由各州政府来操作的,各州都制定了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中国的上海、江苏、广东、北京等地的服务贸易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可以在一些服务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建立服务贸易示范区,在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或企业集团,予以重点支持。根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中国的比较优势与增长潜力,对重点企业(集团)实行动态调整。
(七)按服务贸易发展规律开展促进活动
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不能依靠实物样品开拓市场,主要依靠人与人的直接交流。服务贸易是无形的,服务贸易企业很难向市场证明自己所提供服务的价值,更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服务贸易企业大都是规模较小,又不像货物贸易企业那样有长期的品牌和实力。尤其是中国服务贸易水平还很低,与货物贸易企业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企业规模更小、竞争力更弱。因此,要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探索适合服务贸易发展所需要的促进手段和措施。
一是可以借鉴美国和印度等服务贸易发展快的国家的成功经验,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整合企业力量,树立统一形象,加强对外宣传,提高企业声誉,培育企业信誉;二是建立服务贸易监管体制,创造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环境,大力扶持国内服务业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服务贸易监管体系,统筹负责中国服务贸易统计、规划、立法、政策协调和对外谈判,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建立服务贸易监测分析体系;三是形成服务贸易促进机制,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的重要机遇,立足中国国情,创造良好环境,完善管理机制,制定促进政策,全面推动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搭建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平台。建立全国服务贸易公共信息网站,介绍世界服务贸易总体情况,以及中国和其他主要国家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关主管部门、中介机构、行业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方便企业获取国内外信息;四是研究制定鼓励服务贸易出口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外汇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放宽对服务贸易企业人员的出入境管理。根据服务贸易出口领域人员出入境频繁的特点和需要,对重点服务贸易出口企业的部分人员在出入境管理方面予以放宽;五是形成扩大服务贸易出口的平台,充分利用国内已有的广交会、深交会、厦洽会等平台增加服务贸易交易的内容,举办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支持在国内外举办若干服务贸易相关的会议、论坛、培训和展览,为企业创造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六是培育和建立一批服务贸易的重点品牌,迅速进入国际市场。
(八)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根据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发展服务贸易的经验,在发展本国服务业和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方面,都主要依靠行业协会等中介结构来进行,比如美国的服务业联盟。这些行业协会,统一协调价格、制定行业标准、分享市场信息。中国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整合企业力量,树立统一形象,加强对外宣传,提高企业声誉,培育企业信誉。服务贸易协会要避免以往那种带有官方色彩的所谓“二政府”,服务贸易协会的领导要由企业家来担任,要通过选举产生。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与国内外服务贸易相关部门、商会协会保持密切联系,积极为中国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规范市场行为,充当中国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纽带。
(九)完善服务贸易的立法
战略分析范文6
一、战略成本管理柔性概述
(一)柔性本质及柔性管理的特点 所谓“柔性(flexiblity)”是指柔软性和灵活性。它是针对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而形成或设置的。根据Malecki的观点,柔性的本质表现为可提升事物的环境适应度以及增加其抗风险的能力。而柔性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正在逐步兴起,其特点主要是能根据顾客个性化的需求,适时调整生产模式,采用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获得竞争优势,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企业只有具有了柔性管理的思想,才有助于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中增强战略的预见能力与应变能力,从而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 战略成本管理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以战略管理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指引,综合运用各项成本管理方法和技术的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不同于传统成本管理:它考虑企业价值链上所有环节发生的成本,对其进行计算、控制和分析,所生成的成本管理信息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而不仅仅只考虑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产品成本,更强调企业内部成本的持续降低。
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取决于三种战略分析方法的成功应用,即: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首先,归集资源耗费。战略成本管理强调资源耗费的合理有用性,耗用的资源只要对产品来说是有效有用的,就要归集到资源耗费库,而不论其是否与作业相关。
然后,运用价值链原理识别主要作业,进行作业分析。战略成本管理追踪企业所有作业活动并实施动态反映。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增值作业,消除和精简非增值作业。
最后,应用成本动因分析,分配归集成本。战略成本管理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在战略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成本动因分析至关重要,因为成本动因是连接与成本直接相关的作业和最终关联的资源之间的桥梁。并通过对企业成本的发生时点、金额、用途及成本构成等方面的全面了解,不断优化、调整、改变企业的战略定位,将战略定位分析贯穿于成本管理的整个循环过程。
二、柔性管理思想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体现
(一)多元化经营思想 为满足消费者追求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企业往往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思想。艾克(Aaker,1988)认为,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取得成本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助于加强企业战略的弹性。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体现了柔性管理思想,随着消费者需求的转变,适时调整经营战略,由“专业化”走向“多元化”,采取多品种的生产模式。但多品种生产在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伴随着多样化成本的上升。所谓多样化成本就是与产品品种相关的成本。
据统计资料表明,多样化程度提高1倍,单位成本就会上升20~25%。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探求战略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成本降低的方法与途径。
(二)成本领先与差别化相结合的战略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能将不同的具体竞争战略组合起来,进而形成多种不同的战略灵活组织企业的成本管理。企业通常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定位相对竞争优势战略。
一般来讲,企业很难将低成本战略与差异化战略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竞争战略,因为差异化往往伴随着更多的成本费用。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柔性制造技术的应用,零件标准化、通用化的发展和成组技术的应用,以及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先进的适时生产系统、零库存、全面质量管理等系统的采用,使成本领先与差别化战略得以实现,又不增加多少成本费用。
(三)作业管理思想 作业管理是一种管理新概念,认为企业中作业的设立是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目的的,由此而设立的前后有续作业集合体,又称为“作业链”。企业产品的生产需经过多道工序,多重作业,作业的完成需消耗一定的资源,因而作业的产出具有一定的价值,并依次转移到下一作业中,直至最终产品的形成,并提供给企业外部的客户,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与作业管理相适应的作业成本法是战略成本管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作业成本法通过成本动因分析将企业的所有作业区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并追本溯源对不增加价值的作业进行计量和分析,从而有效杜绝浪费,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
三、战略成本管理柔性分析具体内容
(一)价值链柔性分析 价值链思想认为,从原材料的供应到向用户提供最终产品,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也是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将基本的原材料到最终用户之间的价值链分解成与战略相关的活动,以便理解成本的性质和差异产生的原因,便是价值链分析。价值链的柔性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外部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以及内部价值链的优化。
第一,外部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外部价值链主要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络技术的普及,企业的边界得到了扩展,使得企业生产成本价值链分解于全球范围之内。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程度的细化,使得价值链上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因此,战略成本管理要求企业从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