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测试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测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测试题

心理健康测试题范文1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23-02

在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它是高校教师其他素质得以完善提高的关键。高校教师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素质不仅直接影响其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而且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替代的。近年来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缺乏关注。在全国教育体制变革的冲击下,高校教师面临着新技术、新知识、新要求的巨大挑战,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来突出,研究其产生原因和应对策略已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新课题。

一、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

我国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已逐渐引起了相关研究人士的警觉。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心理健康课题组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33%的教师有心理问题;山东烟台师范学院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54.44%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邱毅对陕西34所高校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38.62%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濮宁镇等对19所不同层次的高校教师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强迫、焦虑、不安是高校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障碍,62.5%精神压力大,37.5%对工作效率、个人健康忧虑,36%在角色转换和社交方面不适应。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职业倦怠。对教学采取应付方式,把烦恼、怨愤转嫁到学生身上,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对教师职业失去热情,甚至不愿从事教育工作;(2)人际交往障碍。敏感、固执、多凝,缺乏人际交往技能和支持群体;(3)亚健康状态出现。体虚、困乏、失眠,注意力不易集中,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焦虑程度偏高,自我调适能力差。虽然这些数据和研究都具有其具体性、局限性,但是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差,越来越多的教师遭受着心理困扰,并已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体验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二、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

1.社会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高校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高校教师始终处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压力与挑战之中。(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知识和信息的普及化程度大大提高,高校教师已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这使得高校教师的权威地位日渐衰落,心理负荷日渐加重。(2)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他们除了完成超量的教学任务外,还要不断适应教材的更新、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承受培训学习、职称外语过级考试、职称计算机过级考试、讲课比赛、课题申报、及各种教学检查与评估带来的压力。(3)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度、繁重度、紧张度比一般职业劳动者大,但在学生面前往往不易看到自己艰辛工作所创造的成果和价值,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容易因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这种高层次的需求而产生烦闷、压抑之类的心理问题。(4)传统的尊师重教风气失落,学生、家长与高校教师之间呈现出契约化趋向,不允许教师有半点差错和失误,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荷,易引发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

2.学校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虽然各高校都在向人性化管理方向努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高校管理者作风严重,不关心教师疾苦,忽视教师的合理需求,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在考核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中,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机制,“认人为事亲”;在制定的分配方案中,行政人员与教学人员分配差距较大,使许多承担繁重教学与科研任务的一线教师心理失衡,抵触情绪严重,甚至产生仇视心理,严重地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测试题范文2

中小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处于从未成熟到日趋成熟的成长发育期,这是人的成长和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既是渐变的,又是骤变的――既有量的积累,也有质的转变。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心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对准孩子心弦的音调,就是追求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探索,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呢?

一、创设育人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认知倾向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我们“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心理学的学习动机规律也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外在环境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诱因。因此,教师应通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各种外部因素(如媒体、家庭、同伴、周边环境等)、挖掘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等途径来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作为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校园及教室环境的优劣尤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通过对校园及班级教室环境的布置,营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例如,通过黑板报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往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从而使学生浸润到生活中能随意体验和感受到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熏陶中。

二、挖掘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教育资源,就是能服务于教育活动,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各种相关信息。《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我们要从社会生活及学生思想深处挖掘教育资源,力求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增强明理的说服力、育情的震撼力和导行的内驱力。

1 挖掘教材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的对象首先是教材。目前虽没有统一的心理健康教材,但我们可以从大量的心理健康理论书籍中选择符合本校实际及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书籍。这类书刊最好能图文并茂,每单元各个主题的内容能通过若干的活动图片呈现出来,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新颖独特、富有童趣,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吸收。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巧妙运用书中的图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纲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所以,在选择心理健康教材的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这种结合,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将中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自觉地体现于学科教学之中;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科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因素的促进作用。每一学科都要根据自身特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促进健康心理各要素全面和谐地发展。

2 开发人本资源

学生的社会实际和思想实际本身就是活的、动态的课程资源。不仅如此,教师、家长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都是课程资源。因此,在课程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应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种人本资源的价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尤其要重视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接触学生,通过谈心、交流,掌握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在不同情境中的真实内心,以加强工作的针对性。班级管理的加强,有利于中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巩固。

3 经营社会资源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认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他们对生活过程的体验越充分、越细腻,感情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同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树立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注重把社会资源纳入我们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教育工作贴近学生生活,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以引领儿童认识社会、体验生活,促进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

4 激活信息资源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量的电子信息资源为我们的课堂文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素材。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便于提取利用等优点,这为我们激活信息资源以用于教学实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我们应注意发掘、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当然,我们应尽量避免网络中垃圾信息、有害信息影响我们的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活动。只有整合各方面资源,采取多层次灌输的方式,才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开展活动育人,融洽师生关系,优化心育工作策略

《纲要》指出,要“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新的形势下,优化教育策略,开展活动化教学,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

首先,我们应通过多种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如主题班队会、故事会、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团队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都为中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提供了有利的机会。我们应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将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相关的能力培养与这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对青少年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我们应努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赞可夫指出,“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心理气氛,使儿童和教师……都能自由呼吸”。我们应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以温和、包容的姿态对待孩子,让孩子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尽量多用一些如“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好吗”之类的语言,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测试题范文3

(一)家庭因素

诚然,问题家庭也是导致中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不容忽视的诱因。专制型家庭中,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当儿女达不到要求时就横加指责、呵斥甚至“棍棒”侍候,使孩子的自信心下降、进取心消失;破碎型家庭由于子女被疏于管理和教育,容易养成偏执、仇视、自卑、好斗等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型家庭中家长行为不检点、粗鲁、脏话连篇,甚至作风不良、赌博、盗窃腐化等直接影响子女品行的发展。

(二)社会因素

一些消极因素会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例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同学长期生活在心理压抑之中;单亲家庭的增多,导致这些家庭的同学得不到完整的亲情关爱;社会的主流人才观与新课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同学在社会评价中屡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犯罪分子的诱骗、腐蚀、教唆;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的诱惑等等,都会对身心发展不成熟,缺乏鉴别能力、缺乏自控能力的我们容易产生误导。

(三)学校因素

一是当前的考试制度导致部分通信求知欲减弱、学习热情降低。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完善,有些学校甚至仍然把“升学率”作为惟一追求的办学目标。我们进入中学后,大考小考不断,逢考必排名次,这给我们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学习心理被扭曲。二是部分老师对我们缺乏耐心、爱心。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是由于上课听不懂才导致作业不会做。老师不能持之以恒耐心教育,或者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繁重的任务因心力交瘁而无暇顾及,甚至因恨铁不成钢而呵斥、辱骂、粗暴对待,这样不但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使我们厌学、逃学,导致恶性循环。

(四)学生自身因素

辩怔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最终还是由自身发生的。但是否由此结论为,学生本人应负起主要责任呢?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是,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心智发展尚不健全,在受到社会上种种不良思潮及错误观念的冲击下,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地自我认知,存在对自己或社会的期望值过高,基本生活技能缺乏,依赖性强,受挫能力弱等各种心理问题。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我们最早接触的环境,家庭心理环境对我们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因此创设和谐宽容的家庭心理环境至关重要。家长对我们要有合理的期望,不可盲目攀比。如果期望值过高,一旦无法达到则会因失望而对我们进行责备、辱骂,甚至殴打,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孤僻、暴躁,不懂得爱人,也不会为人所爱。因此,父母关心我们,就要学会与我们进行良好的沟通。特别是当我们面临失败时,要少一份训斥,多一份宽容和鼓励。

(二)注重社会力量的参与

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真正开展。因此,对影视传媒和娱乐场所等的管理和监督需要社会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只有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才能给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予以有力的保障。政府及社会应加大中学生网络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组建网络信息筛查队伍,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从源头避免不良信息传播。同时加强网络违法的整治力度,查封不良网站,避免有害信息侵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机构

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育人的重要环节,不仅要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机构,还应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对老师的岗位评定指标体系之中。从而使学校的每名教职员工都成为合格的“灵魂工程师”。对日常我们出现的心理问题不仅做到及时干预,还要做到老师间的互相配合以及与家长的沟通的联动机制。把我们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为我们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使其都能顺利度过青春期。

(四)老师应主动承担起“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

老师要给行为不良、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同学倾注更多的爱。老师要在课堂、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方面对这些同学予以倾斜,对这些同学在学习上要降低要求,要耐心进行讲解,不能情绪化,应多进行赏识教育,在行为上要坚持目标的梯度性,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尊重我们的个性发展,让我们摆脱失败的阴影,重树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作为老师不能随便揭短、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我们,要呵护我们可怜的自尊心,要因材施教。同时,要善于挖掘我们的闪光点,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正面教育、榜样示范教育,尊重我们个人的隐私。

(五)加强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

信息时代下我们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还是要通过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通过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有效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并改善或消除我们自身心理障碍。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的?^程,因此,应充分调动起自我管理及教育的自觉性以及积极性。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以及兴趣爱好,有意识地帮助同学及老师完成一些如资料查阅、稿件的打印等任务,在任务完成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心理健康测试题范文4

王玉娥,(1964.5.-)衡水学院物理系,教授,大学本科,河北衡水人。

郭文飞,(1979.3.-),衡水学院法政系,讲师,硕士研究生,河北武邑人。

摘要:我国宪法保障每一位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弱势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而无法或者很难像正常人一样的享有或实施权利。由于弱势群体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使其很难改变自身的现状。长期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自身的日常生活,还会影响其子女。本文就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现状、解决办法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策略研究

弱势群体指由于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低下状态导致很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从而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子女即指上述人群的子女。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往往具有自卑、孤独的特征。同学之间的排斥,老师的不够重视使其难以融入人群,难以同其他人进行交流。

一、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一)由自卑产生的孤独、排斥心理,造成人际交往困难

弱势群体子女往往很少参与集体活动,政治参与、社会参与较少,与人群格格不入。大部分弱势群体子女有着“与同学和不来”“感觉自己很孤独”“交不到朋友”的想法,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其自卑的心理,又由于早熟使其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在两种矛盾心理的影响下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敏感、早熟的特点容易造成性格缺陷

由于家庭的原因,弱势群体子女往往容易早熟。对自身和家庭的客观认识使其明白只有发奋努力才能改变现状。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受教育的不平衡使弱势群体子女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对涉及他们自身、家庭的事情。他们会变的非常敏感,怕被同学嘲笑,对同学产生戒备心理和怀疑心理。对受教育的渴望和现实的困扰使其身心备受折磨。甚至产生性格缺陷。在生活中若谈及家庭方面的因素,弱势群体子女往往表现出主动的回避和掩饰。如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的收入等。一旦谈及,弱势群体子女大部分会回避或者转移话题。在谈及自己的梦想或者对未来的出路的问题时,往往表现出既想考上好的大学,又怕考上好的大学父母会供不起自己上学。

部分弱势群体子女内心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但由于其自尊心的作用,有时会表现出一种防御心态。当别人伸出援手时,处于自尊心而拒绝接受帮助。究其原因,早熟、敏感的心态是主要原因。

(三)抑郁、自闭以及消极的生活态度

由于弱势群体子女的家庭对子女抱有很高的期望,或者弱势群体子女想要改变自身的这种现状,他们往往会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往往表现出信心不足、逃避等态度。据调查显示,弱势群体子女的抑郁症、自闭症的比例比正常群体子女要高很多。不少弱势群体子女由于自卑导致自轻、自贱,抑郁孤僻,自我封闭对生活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消极的生活态度。

二、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

造成弱势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即指自身原因。外因即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

(一)家庭原因是造成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家庭原因又分为经济方面的因素、家长文化水平方面的因素、家庭环境方面的因素。贫困家庭的子女虽然大部分能够正确的面对贫困,发奋图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正确面对,从而产生消极的心态,从而产生很大的压力,又不知如何处理、缓解压力,从而形成自卑、孤僻的心理。而经济贫困往往导致知识贫困。经济影响一个人生活等方方面面,贫困家庭为供子女上学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父母由于没有或少有经济来源,提供给子女的经济资源也很有限。

家长的文化水平对其子女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经济弱势、文化弱势的地位,一个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往往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面对社会人口越来越大的压力,及我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过上好日子”,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其教育方式却有着很大的问题。如简单粗暴的打骂而不是耐心的引导;没有正确的原则,使其不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并且父母往往寄希望于子女身上,无形中增大了子女的心理压力。

家庭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家庭的不和睦、父母离异等,或多或少会对其子女造成心理阴影,长此以往,导致其子女出现孤僻、自闭等症状。

(二)自身方面的原因

弱势群体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指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生理上的缺陷会造就弱势群体子女的自卑心理,使其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出现问题。由于家庭的影响,弱势群体子女往往过早的面对社会,导致其早熟,与同学格格不入。不善于与人交流,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三)学校教育不当是导致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加重

学校的教育不当也会影响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学校片面的追求教学质量,不重注素质教育,只重视尖子生,忽视甚至歧视差生等。教师的言行往往会影响到学生。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恶言相向,不仅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己有问题”的想法,也会造成其他同学对其的排斥。从而更容易使其形成自闭的心理。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是对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延伸

心理健康测试题范文5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简称“心育”课)是一门年轻的课程,注重学生的活动和体验。目前,“心育”课在全国和各省区都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大纲,开展区域性的小学、初中、高中“心育”主题式同课异构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教师的教学指导策略提出很高的要求。“主题式同课异构”课程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

日前,福建省龙岩市普教室组织了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以“时间管理”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小学以“做时间的主人”为题,初中以“时间都去哪儿?”为题,高中以“一寸光阴一寸金”为题,“实战”味道浓厚,很接“地气”,让教师们在关注本学段的同时,注意不同学段的衔接,让学生在螺旋式上升的教学中获得成长。通过观摩与评课,老师们觉得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有很多现实冲突问题需要我们去求解与探索。

一、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生冲突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本次观摩课中,三位教师都按照教学设计完整地在40~45分钟上完一堂课,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她们都按照教学经验来设计,按照预设的步骤推进教学。然而,活动课中各个环节学生的活动却是难以预知的,特别是学生抛出的问题往往很新奇、尖锐,教师是接住问题进行较深层次的挖掘,还是继续按预设教学实施?如果不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会觉得不被重视;如果就学生的问题深入探讨,学生可能会有很多话要说,这样时间就捉襟见肘,整堂课的节奏就可能被打乱,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就无法完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据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而不要太注重一节课教学结构的完整。一个主题可以分几次课来上,学生喜欢的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学生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和他们一起探究的问题。

二、游戏引入:与学生现有认知发生冲突时,应“直奔主题”

本次教学观摩中,教师都能运用游戏、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活动。其中两位教师运用了同一个游戏――“撕纸人生”,学生相继撕去吃饭的时间、玩耍的时间、聊天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和上厕所的时间等,所剩下的就是少之又少的“学习时间”。活动中,学生用了大量时间小心翼翼地撕去一段一段的纸条。

在费时的游戏里,教师们都想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时间的重要,从而进入活动主题。但学生们不一定会这样认为,他们在分享中就提出:“学习未必最重要,关爱生命才是可贵的”;“要在‘亲情’上多花时间,与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如此看来,教师的煞费苦心有时还不如适时“直奔主题”,突出实效。教师点题,学生思考,把主要的时间放在经过活动之后的小组讨论或个人分享中。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逻辑思维还不成熟,不管教师如何耐心引导,他们的思想仍然如脱缰的野马,在自我的心理世界里纵横驰骋。中学生也是如此,在还没有进入到课程教学和活动之前,他们思考的方向还是会与教师的期待有所偏离,应该允许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激发头脑风暴。

三、小组讨论:与学生的组织意识发生冲突时,应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碍于场地,或者觉得小学生小组讨论不容易组织,小学没有设置小组讨论;初中教学也仅仅前后桌4人简单讨论。忽略小组讨论是不可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小组讨论与分享是培养以上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接纳,学会沟通,学会全方位看问题;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思维激荡,同伴间的相互学习能把知识内化成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显露出来。

小组讨论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比如,小学生和初中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讨论容易跑题、互相攻击,小组长的管理水平欠佳等。为此,教师要突出教学的主导地位,运用活动的组织管理策略,为小组讨论保驾护航。可以利用班干部的优势合理分组;可以利用课前“导学案”让学生熟悉活动内容,在设置讨论题时要紧扣学生实际。可以这样说,小组讨论与分享是活动课组织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从中能看出教师的组织艺术和管理水平。

四、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发生冲突时,应突出学生的发展性

在活动课中,对于“时间安排和时间管理”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分配好、管理好学习时间是非常成功的,毕竟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但是,在学习之外的时间管理上,有些教师步入了误区,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甚而误导学生利用吃饭的时间练英语听力,上厕所看“美文”积累作文素材,睡觉前“放电影”式回忆当日所学知识等,似乎非要在课余时间上“挤”出学习时间。不论何时都尽量“手不释卷”应该是学生的个别行为,不予提倡。有些教师对学生课余时间和朋友约会交谈,到快餐店消费等时间安排不太认可,竭力引导学生对休闲时间进行“改写、重构”,这是对学生个性发展和理性休闲的不重视。教师可以放空自己,多倾听学生这样安排的缘由。正如学生所说的:“只有会休息才会学习!”别再扼杀学生的休闲时间,除了学习时间的安排之外,他们还需要了解和认识社会,还需要适度的朋友交往,需要一定的“隐秘”时间独处。所以,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发生冲突时,应抓住时机,耐心引导,尊重学生的安排和选择,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是非曲直自有答案。

五、活动时间与活动结束的时间分配发生冲突时,应重视课后小结

开头重要,结尾也重要。教师们普遍重视课堂活动的开展,对课后小结则有所忽略,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从三节课来看,教师对课后小结都不太重视。有的安排一首小诗让学生朗读;有的因为时间不够草草结束,让学生意犹未尽。课后小结是活动课的总括,教师可利用这一环节巩固活动成效。可以适当表达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肯定、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可以就某些学生精彩的发言点赞,可以适当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可以表达对学生未来生活的期待等。

六、活动时间与学生实训的时间发生冲突时,应设置课后练习

一堂课对学生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效果具有滞后性,如果能在课后安排一些思考性的、训练性的作业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利用几倍于课堂的时间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特别是一些行为训练,需要特定的时间和场景为他们完成这些训练提供帮助。当然,课后作业是需要检查和分享的。可以在下次课前分享,也可以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把感悟在学习栏中张贴出来,供学生学习和交流。

综上所述,不同学段的“心育”课主题式同课异构能直观地反映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衔接。小学生形象思维活跃,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让他们感知时间的重要,激发珍惜时间的情怀;初中生思维活跃,且具叛逆精神,可让他们在时间管理上彰显个性,适度引导;高中生理性思维逐渐成熟,善于思辨,大都全心投身学习,可让他们在学习安排计划表(短期、中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上多下功夫。教师只有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实状况,主动把握“心育”课的动态策略,才能让活动效果最大化。这样的“心育”课才是学生的活动课,才是成功的活动课。

心理健康测试题范文6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其原因可追溯至个体人格特征、社会压力与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有时,社会压力与职业压力是交叉甚至重叠产生影响的。

外在原因:社会及家长对中小学教师的角色期望值过高。当代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使公众对教师提出了过高的期望,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老师们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形成了极端的完美主义观念,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同时,家长也对教师抱以过高的期望值和依赖感。现在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完成学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这种高期望又转化为对教师的高要求,将孩子的学业成绩以及性格培养完全归为教师的责任。家长的过分要求和不理解使得教师的压力感更加强烈。这些高标准、严要求其实是永无止境的追求目标,教师要充当“学者”、“教育家”、“爱的播洒者”和“家长人”等诸多角色,最终造成角色超载,大大加重了教师的精神压力。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面对新课改,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大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些教师因为习惯了过去的教学方式,面对新的教学情境常会感到惶恐和无奈,于是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协调好工作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心理疲劳感油然而生。管理手段的弊端让教师穷于应付。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尤其是以量化考核为首的评价方式和超负荷的工作量让教师疲惫不堪。对教师唯文凭论,对才能的重视往往就会弱化。真正有能力的老师还得被迫应付各种各样的硬件要求。在一次次的成绩排名和评职晋级中屡屡受挫,他们就更显得心灰意冷。加上各种人际关系障碍也让教师压力重重。

内在原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加剧了职业倦怠感,进一步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比尤凯格提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发展“四阶段论”指出,人们在从事一项工作时,往往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理想狂热期、徘徊停滞期、迷惘挫败期和冷漠抑郁期。承受各种外在压力的教师自然也会经历这几个阶段。当教师走上讲台,发现理想与现实相差太大。大约两三年之后就会热情下降,甚至开始逃避。此时如果一味地以加倍努力来回避问题,而不是调整不现实的期望,健康问题就开始了。五至六年时,就会自信丧失。开始迷茫低落。如果还不及时调整自己,就会陷入无所用心和不负责任的精神状态下生活和工作,不再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变得冷漠抑郁。至此,个体健康问题就会达到最低限度,身心健康就会严重受损。多种角色的冲突导致教师心力交瘁。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经常要充当多种多样的角色,比如:学生眼中的老师、学生的家长人、为人父或为人母、知识的传播者、榜样示范者、学生集体的领导者、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心理发展的导向者,甚至是学生的“替罪羊”。一些教师在角色转换时产生了心理困难与心理压力,因为多重身份经常会导致教师陷于烦躁和无奈之中,感到倍受压抑。同时教师把大量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工作与生活常常混在一起,影响到了教师的日常生活。久而久之,一些教师就将面临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导致心理失衡。近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大多数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生活并不富裕,他们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的经济基础决定其社会地位,如果教师总为生活发愁,当然不会有良好的情绪。在工作负担过重的情况下,面对一个个性格迥异、家境不同的学生,他们付出了太多心血,而他们的收入和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却很低。一些教师尤其是那些正面临购房、成家的教师都无法正确面对这个事实。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成绩突出,而评优、评先、晋职却与自己无关,久而久之,怨恨、抱怨的情绪就会滋生,对工作产生消极和抵触情绪。此时,一些学生的顽皮和惰性还会直接导致一些教学事故的发生,增加教师的心理负重感。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对策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健康与职业发展,同时还会影响到众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学质量,基于此,提出以下干预对策及建议:

正确树立角色观,消除和降低心理压力。面对自己多重的身份和角色,教师要正确树立角色观,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坦然地面对公众、学生和自己。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使某些学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而是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并得以健康成长。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一点,并要改变公众把自己当作升学工具的形象,要用自己的成绩来证明自己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权威和地位,即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长期保持学习的愿望,以更好地满足他们自身的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新世纪学子处在网络时代,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四通八达,一个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想处处超越学生之上是不可能的。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要敢于对学生说:“我也有许多不会和不懂的,但是我会去学。”并身体力行。努力升级自己的内存,把握学生心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做到“授人以渔”。教学相长。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赢得学生与家长的尊重和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们在分别满足了生理、安全、归属与爱的需要后,就进入获得尊重的需要层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的心理需求更需要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尊重。而只有那些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教师才会受到尊敬和爱戴,才会在教学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不受家长和学生尊重的教师,自己也不会对自己的工作抱有多少成就感。因而。教师要学习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学生的博怀,学习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境界,淡化对功利的追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只要心中装着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学生和家长就会从内心接受教师。爱戴教师,这样,教师既获得了尊重的需要,又可增强工作动力,从而避免了在许多事情上的心理失衡。

提高知识能力素质,增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能力。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名教师拥有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较强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自然会降低工作中的焦虑情绪。尤其是广泛地学习一些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知识,不仅能更好地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理论进行分析,也能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尽量避免健康问题的产生。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能力。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多思考它给国家的教育事业注入的新生力量,为国家的下一代带来的无限生机。认识到课改对教师是一场新的考验,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天地。面对课改,教师要勇于实践,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教学工作焕发新的活力。

开拓进取,寻求合作。营造愉悦的工作氛围。教师每天面对几十名学生、一大堆作业和办公室的几位同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免会感到单调枯燥。如果在工作中能循序渐进,善于创新和发现亮点,在教学中经常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一起品尝创新的乐趣,那么既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不断为工作注入活力,又能消除枯燥单调感。

教师的合作是新课程提出的重大要求。通过合作,教师可以获得心理支持,获得新想法;通过合作,可以分享材料、计划和资料,减轻自己的负担。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改,减少工作中的阻力,教师也应注意与家长的合作。对家长,教师有责任解释新的教育观念,有责任解释教育工作的行动意图,以便学生在一个新的氛围中学习时,家长不至于感到糊涂和生疏。同时,教师也可获得来自家长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只要教师学会主动与家长、同事进行沟通,寻求合作,就能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改变认知,宽容自己,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改变认知是应对压力的方式之一。这要求教师养成积极的思维和行动模式。正确看待教师这一职业。教师首先是人,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一员,然后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不妨告诉自己:我不是神,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也是。因此,不要再被一些不完全合理的社会期望、要求所左右。相反,只有正确地看待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评价,才能更好地应对压力。同时,教师要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沉重的工作负担是教师职业所固有的,教师一方面希望尽自己所能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另一方面却觉得时间紧迫,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从而产生了心理压力。可见,压力的产生与时间管理是否有效有关。此外,因为工作没能完成而用非工作时间去完成,自然会影响家庭生活。如减少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影响跟子女的沟通,等等,这样又增加了教师的愧疚感和压力。教师在管理自己的时间时,要把教育教学工作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分类: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例行工作。要运用较为切实可行的时间管理方式,如记录时间,找出无效时间的“杀手”,长期目标与短期计划相结合。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等,都能缓解教师工作中的压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