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花紫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花紫菊范文1
一是心胸开朗,待人宽厚,性情温和,知足常乐。
叶老性情开朗、单纯透明,待人随和真诚,谈话直爽,从不掩饰自己,有一颗孩子般的心。她修养很高,却没有架子,走在街上,没有人会知道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艺术家……
叶老说,她的晚年生活有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她被送进了北京市第一老人福利院,住了11年。这期间,她将自己60多年来的演艺经验写成文章奉献了出来。而且,80岁还坚持去老年大学的绘画班学习绘画,“紫皮葡萄、牡丹、梅花,那是我最喜欢的三种花卉,后来我还画过月季。绘画是眼、手、脑紧密配合的活动。绘画的好处就是让我忘记自己是个老年人”。“我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就做老人操,每天早晨都坚持做些运动;冬天7点准时起床,再冷的天也不恋热被窝……在老人院里,我还参加了书法班、唱歌班……”
二是饮食以五谷杂粮为主,不偏食,不暴食。
叶老平日的饮食以粥、豆腐、白薯等为主,五谷杂粮都爱吃点。早晨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杯酸奶。中午油菜、豆腐、鸭血交替。晚餐喝点稀饭等。她说,80岁时,她还爱吃冰棍。老人家回忆说:“我那时在老人院里,和老姐妹们聊会儿莎士比亚的剧本,渴了就买几根冰棍吃。吃凉了就下盘跳棋……”
三是温水搓脸驻颜,写日记释放心情。
“一到冬天,我就用温水搓擦头部、面部、颈部和双手。这些运动令我头脑清醒,耳不背,眼不花,平时出现过的头昏头痛症状也少了……”叶老还喜欢用手做简单的头部按摩。
叶老一直将自己的心情好坏全部记录在随身所带的一个小本上。老人说,在老人福利院里,自己还像排戏时那样每天坚持写日记,将自己的心情好坏全部记录下来,每天过得非常充实。
四是少量运动,坚持不懈。
叶老说,天气好的时候去楼下晒太阳,很管用。平时在家里也可以尝试做一些很轻微的运动,比如,按压、拍打、抓握、敲击、踩踏、抬提、轻撞等,练法越简单越好。老人说,自己在接电话时有个习惯,将腿部肌肉放松,抬高一下,开门时让门板轻轻地擦一下自己的身子等。坚持去做,只要不感觉累就好。
五是不乱服药。
黄花紫菊范文2
【经典的重阳节对联】
延寿;
登高。
黄花宴;
红叶诗。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登高赋诗;
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黄花如有约;
秋雨即时开。
秋奉椿萱茂;
菊同兰桂馨。
敬老成时尚;
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
抚幼励承先。
观菊来瑞鹤;
绕膝戏玄孙。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避恶茱萸囊;
延年酒。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熟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
满城近日雨风多。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黄菊绮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酒。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黄花宴; 红叶诗。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登高赋诗; 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黄花如有约; 秋雨即时开。 秋奉椿萱茂; 菊同兰桂馨。 敬老成时尚; 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 抚幼励承先。 观菊来瑞鹤; 绕膝戏玄孙。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避恶茱萸囊; 延年酒。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熟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 满城近日雨风多。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黄花紫菊范文3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作者:苏轼)
开,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作者:李煜)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者:李清照)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作者:元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者:陶渊明)
黄花紫菊范文4
耐寒的树有很多。
例如:
雪松、黑松、白皮松、紫杉、白杨、国槐、栾树、海棠白腊、玉兰、大叶女贞、黄杨、柏类、冬青蜡梅、山茶、竹类杜鹃、苹果、、草类、红松、杜松、紫椴、丁香、绢毛锈线菊、兴安落叶松、兴安桧、香杨、赤扬、柳叶蓝靛果、红皮云杉、白桦、矮桦、秦子、狭叶杜香、黄花松、黑桦、朝鲜柳、兴安杜鹃、糠椴、鱼鳞松。
(来源:文章屋网 )
黄花紫菊范文5
关键词:;审美意蕴;花会节庆
原产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被中国古人所认识和喜爱,从屈原的“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到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无不折射出诗人们对的赞赏和偏爱。正如宋人范成大在《范村菊谱》中所言:“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是中国传统名花,从古至今没有一种花卉像这样能够融审美价值、道德价值和使用价值于一身。千百年来,人们在种菊、赏菊、画菊、颂菊的过程中,构建起了独具内涵的文化。作为花卉文化的精粹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加以开发利用,丰富我们的审美体验,涵养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当前花卉节庆举办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及其资源分布
,又名秋菊、延年、更生、帝女花、治蔷、节花、女节、黄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最早是由多种野生菊杂交而成的,后经几千年的培养、驯化,已发展成拥有3 000多个品种的花卉。有多种分类方法,按花期分,有夏菊、秋菊和寒菊;按花朵的大小分,有大菊、中菊和小菊;按花形分,有5个类别30种花形;按颜色分,则有红、黄、紫、白、墨、绿等,但以黄色为正宗。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野除新疆外,各省区广为分布;岩香菊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省、四川、云南等地;紫花野菊(又称札菊)分布于浙江、安徽、河北、山西、内蒙古及东北诸省;小红菊分布于甘肃、内蒙古、河北及东北三省。
自晋代起,在陶渊明的反复歌咏下成为人们观赏对象;至唐代(公元618~907年),人们开始培植,并出现几个不同花色的品种;到了宋代,由室外露地栽培发展到盆栽,并能用其他植物作砧木嫁接,品种有了较大的发展。艺菊专著也相继问世,有刘蒙的《菊谱》、史正志的《菊谱》、范成大的《范村菊谱》,沈竞的《菊谱》,史铸的《百菊集谱》(1242年),黄省曾的《菊谱》,陈溴子的《花镜》,陆廷粲的《艺菊说》等。在众多的花卉中,中国人对情有独钟,早在秦代,都城咸阳便形成了大范围交易的市场。至汉代起有重阳赏菊、饮酒之说嘲。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盛会。《东京梦华录》记载道:“重九都下赏菊,菊有数种,无处无之,酒家皆以缚成洞户。”可见赏菊之盛况。
二、的审美意蕴
的美在于它的色、形、德、操、功。正如三国・魏・钟会在《赋》中所言:“菊有五美焉,圆华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
1.的花型多为球形,它那高悬于茎端的圆形花苞,象征着天圆地方以及天道自然的终极界限,即钟会所谓“圆华高悬,准天极也”。“天极”指天之正中,《太玄经・太玄莹》:天圆地方,极植中央。于天地之间傲然挺立,正象征着古代君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孟子・滕文公下》)的道德追求,因而成为高洁人格和不屈风骨的象征。
2.的颜色虽然繁多,但以黄色为正色。《礼记・月令篇》云:“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说明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秋天黄菊盛开的现象。李煜有诗日:“菊是去年依旧黄”(《翰府名谈》);齐己也在《对菊》中写道:“无艳无妖别有香,载多不为待重阳。莫嫌醒眼相看过,却是真心爱澹黄。”古代以五方配五行,中央表土,土色黄,故以中央代表黄色。所以钟会说“纯黄不杂,后土色也”,这种明艳的黄色,给人以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深得人们的喜爱。所以陶渊明说“秋菊有佳色”,林少颖在《和洪教菊》中也说“况兹中央色,独许此君占”。所以后世也称为黄花,如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最为人称道的是它“早植晚登”,具有不与百花争艳、恬然自处、傲然不屈、与世无争的高尚品德。所以,菊与梅、兰、竹并称花中四君子,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正如明朝・贾如鲁《爱菊论》中所言:红粉笑风,桃李茂于春矣,菊不与之争艳;朱锦映日,葵榴畅于夏矣,菊不与之竞芳;唯恬淡以自居,镇静以侯时而已矣……不争艳而未尝不艳,不竞芳而未尝不芳,德足于己,富贵可也,贫贱可也……认为“人之爱菊,非爱之可爱之容,实以其可爱之德”。故而很多文人与惺惺相惜,引为佳友。
黄花紫菊范文6
关键词:化感作用;杂草;粮食作物
中图分类号: Q94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14
1 化感作用概述
化感作用是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由植物所释放并能对其他生物产生生理效应的次生代谢物质称为“化感物质”,这些物质主要通过植物地上部的淋溶和挥发、根的分泌以及植物残体的腐解等途径排至环境中,并对其他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刺激或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周围植物的生长发育,大量研究证明化感物质对细胞结构、细胞膜透性、矿质离子和水分吸收、植物激素、酶功能和活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等方面具有影响[1]。
2 杂草与粮食作物的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以后,化感作用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成为了植物学、生态学、农学和林学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化感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田杂草化感作用的研究比较广泛,对合理耕作具有重大意义。
2.1 粮食作物对杂草的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表明: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具有化感潜力,作为化感作用研究的基本材料,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众多探索。有研究证明,小麦残体植株能够释放化感物质抑制千金子的生长[2];小麦秸秆的水提液对裂叶牵牛等6种杂草具有抑制作用[3];小麦残留的根系分泌物能够抑制棉苗的生长[4];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对稻田杂草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水稻化感品种的根系分泌释放出的非酚酸类物质是水稻主要的化感物质,在低磷条件下水稻化感抑草能力与酚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均有增强[6]。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粮食作物的化感作用指导作物间的耕作模式、培育优良的化感品种、防除田间杂草等,对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有着重要作用。
2.2 杂草对粮食作物的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黄顶菊、银胶菊、黄花蒿、播娘蒿、曼陀罗、紫茎泽兰、青蒿、灰绿藜等是农田中常见的杂草,给粮食作物造成很大损失,通过研究这些杂草的化感作用有利于认识农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并对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杂草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生物防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黄顶菊能够抑制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根长和苗高[7];银胶菊的花能够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光合作用,提高MDA含量,并降低SOD、POD和CAT的活性[8];黄花蒿能够抑制小麦幼苗根长、根毛和苗高的生长[9];播娘蒿、荠菜、野燕麦、婆婆纳、泽漆能够抑制小麦的发芽[10];曼陀罗的根、果皮和种子化感物质可抑制大豆幼苗可溶性蛋白的分解[11]。越来越多植物保护学者研究杂草化感作用,目的就是有效防除杂草的同时提高粮食作物产量。
3 展望
我国农业生产中粮食作物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对国家的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有重大意义。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农田杂草,杂草与粮食作物相互竞争资源,又会释放某些化感物质干涉竞争对手的生殖、生长和存活。因此关注杂草的化感作用,为有效的防除杂草、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孔垂华,胡飞.植物化感(相生相克)作用及其应用[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61-70.
[2]董立尧,王鸣华,武淑文,等.小麦对直播稻田千金子的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分离鉴定[J].中国水稻科学,2005,19(6): 551-555.
[3]Kimber R W. Phytotoxicity from plant residues III. The relative effect of toxins and nitrogen immobilization on the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wheat[J]. Plant and Soil, 1973, 38: 543-555
[4]孙磊,陈兵林,周治国.麦棉套作系统中小麦根区化感物质对棉苗生长的影响[J].棉花学报, 2006, 18(4): 213-215.
[5]Dilday, R. H., Yan, W. G., Moldenhauer, K. A. K. y Gravois, K. A. 1998. Allelophatic activity in rice for controlling major aquatic weeds. En: Olofsdotter, M., ed Allelopathy in rice. Manila, Filipinas: Int.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pp. 7-26.
[6]王海斌,俞振明,何海斌,等.不同化感潜力水稻化感效应与产量的关系[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 20(1): 75-79.
[7]芦站根,周文杰,黄顶菊对小麦种子和幼苗的化感效应[J].麦类作物学报,2011, 31(06): 1173-1176.
[8]陈业兵,王金信,吴小虎,等.银胶菊的花对小麦的化感作用机制[J]. 植物保护学报, 2010, 37(06): 552-556.
[9]王硕,慕小倩,杨超,等.黄花蒿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4(6): 106-110.
[10]张军林,慕小倩,李晓玲,等. 伴生杂草对小麦化感作用的研究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2006,(07): 45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