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励志音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励志音乐范文1
1.严守使用时间,非活动时间不得随便进入,由专人管理,定时开展活动。
2.非小组成员严禁进入室内,以免扰乱纪律。
3.室内一切用品(电子琴、手风琴、豉、号、桌凳等)要注意保持干净,摆放有序,保证完好无损,如有破损,按原价赔偿。
4.小组成员活动时,非自己使用的乐器不得擅自角摸其它乐器。
励志音乐范文2
美国心理学家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试验,向受试者的耳机发送一定音调的声音,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放有一个音频发生器,可以在耳机中的声音结束时转动调节器,使发生器再现这个音调。在收听1000Hz频率时,大多数受试者能将发生器调在985~1015Hz范围,其中有一个受试者在第一次试验中就调在10000,5Hz上,而在第二次试验中正好调在1000Hz上。过了一年之后,又请她重新将发生器调定在上次听过的该音调上,结果她毫不犹豫地将发生器一次性调定在1000Hz上。
在洛杉矶工作的精神病学专家罗伯特・普罗菲塔也具有绝对音乐听力。这是他6岁在音乐学校学习时发现的。原来,他在听完有6个音调的和音后,能区分出每一个音调,这是极罕见的。大多数具有绝对音乐听力的人能区分带有3个音调的和音,极少的人能区分有4个音调的和音。普罗菲塔从医学院毕业后,便对绝对音乐听力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很快他就发现,有一些家庭成员中不少人都具有这种天赋。普罗菲塔由此得出结论,这一能力会按照遗传学规律遗传。
普罗菲塔根据所有研究结果推断出,绝对音乐听力是由一个显性基因遗传的。尽管它是显性的,但也是有限的,即不是每一个具有该基因的人都会表现出来。
在向长期从事儿童音乐教学经验的教师调查之后,普罗菲塔得出的结论是,每1500人中有一人具有绝对音乐听力基因。
普罗菲塔还利用另一个试验研究了音乐记忆力,这是具有绝对音乐听力的人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先给受试者演奏一段乐曲,寂静1分钟后演奏另一段乐曲,然后又寂静3分钟再演奏第三段乐曲。受试者需要确定第三段乐曲是否与第一段或第二段乐曲相同。此后测试更为复杂――包括6个部分越来越复杂的达700个音符的音乐测试。在这一试验中,音乐听力较差的人作出正确回答的音符不到100个,而具有较好听力的人可达到175~375个。具有绝对音乐听力的人可达到595个,而其中个别人甚至达到最高的700个音符。
普罗菲塔试验的第三部分是旋律记忆测试。具有绝对音乐听力的人记得特别快,受试者听完一次乐器演奏的旋律之后,就能正确无误地再现。这一天赋在幼年时期时就会显露出来――在被调查者中发现一个3岁的小女孩,她只需听一遍用钢琴弹奏的曲子,就能完整地准确地演奏它。据说,莫扎特也有这种天赋,但不知道他是否也具有绝对音乐听力。
测定是否具有绝对音乐听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前苏联少儿卫生科研所心理学副博士索洛维耶夫认为,至今还没有一个对测量绝对音乐听力完全客观的标准。绝对音乐听力可能是不完整的,它不是对一切音调,而只是对选定的一些音调来说的。音乐听力发达程度亦因人而异,有的人能完全正确无误地辨别钢琴所有88个音调,而有的人却只能凭猜测来辨别一点差异(回答正确率只有10%~20%)。试验时,应力求避免受试者熟悉的音调。因为每个音乐家都具有与已知声音进行比较来辨别音调高低的能力,这是一种相对音乐听力。提琴手通常牢记不忘的是“6”,而钢琴家牢记的却是高音阶的“1”。
研究人员还测试了受试者一些其他的遗传特征。如果发现其中哪些特征总是存在于具有绝对音乐听力的人身上,则这将有助于查明绝对音乐听力基因在某个染色体上的确定位置。
如果绝对音乐听力基因存在,则它在体内起什么作用?它是如何保证能够识别单独的音调?科学家们推测,该基因影响大脑的发育,在大脑中形成神经联系。看来,具有这一天赋的人大脑皮质中,或者皮质和皮质下整合中枢(分析声音的地方)之间的某些神经通路与普通人不相同。
英国一组遗传学家和心理学家正在从事与普罗菲塔的研究完全相反的问题:所谓“唱歌爱走调”(缺乏辨音力)的双旋律现象。1987年他们研制出测试双旋律的方法,该方法能查明这种缺陷,测定其严重程度并研究其遗传特性。测试思想既简单又巧妙。在人所共知的儿歌旋律中,将更高或更低的近10个音调不准的音符引入旋律中,请受试者演奏这些走调的儿歌,并提问旋律中是否有走调的音符。试验从英国广播公司的114名音乐家和音乐研究者即明显具有良好听力的人开始。结果,这些人中未能指出1处音调不准的有14人,未能指出2处音调不准的有2人,无人能指出3处音调不准的。然后又在没有音乐特长的600人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双旋律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缺陷:4.2%的英国市民缺乏音乐听力(男子占3.6%,女子占4.5%)。研究缺乏音乐听力者的家庭时,科学家们指出,双旋律现象会从这一代遗传给下一代,并且最可能的是,有一个显性基因在这些人身上起作用。
音乐家善于辨别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否意味着绝对音乐听力与训练有关呢?能不能训练成绝对音乐听力呢?科研人员做了一些实验,发现一组音乐爱好者在经过长期训练之后,在测试中正确回答率几乎达到80%。但是中断训练两年后又下降了,只有20%。在所有这类试验中,普通人从来没有能达到100%正确辨别声音的水平,而这在赋有绝对音乐听力的人中却经常能见到。事实说明,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人的绝对音乐听力,且儿童的绝对音乐听力特征出现得越早,其在训练中取得的成绩就越大。
励志音乐范文3
[关键词]剧情;配乐;赏析
电影《艺术家》是一部上映于2011年的黑白电影,亦称为“默片”,在电影技术飞速更新的现在,在各种炫酷大片轰炸我们眼球的时候,《艺术家》却用最简单的方式——画面和音乐带着观众穿越到了曾经的光影世界中,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完胜,也是向电影艺术的致敬。
在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艺术家》斩获了“最佳电影配乐”“最佳服装设计”“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影片”五项大奖。这是自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翼》之后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的默片,也是继1961年第33界奥斯卡最佳影片《公寓春光》之后,半个世纪以来惟一获得最佳影片的黑白片。此外,这部经典之作还横扫了全球54个电影节,荣获227项提名,总共揽获112项大奖。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电影由无声影片向有声影片转化过程中的一个故事:
男主角乔治·瓦伦汀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好莱坞炙手可热的默片电影演员,凭借精湛的演技、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乔治拥有无数的粉丝和崇拜者,女主角佩蒂·米勒就是其中之一。乔治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与佩蒂偶遇,并被媒体拍下其与佩蒂拥吻的照片,佩蒂也因为喜爱表演和极佳的表演天赋以群众演员的身份成为乔治的同行。
就在佩蒂入行不久,有声电影悄然兴起,美丽、聪慧的佩蒂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把握住了每一次的机遇,很快便由一名不知名的群众演员逐渐成长为深受观众喜爱的有声电影演员,过着和当年的乔治一样奢华的生活,频繁地出现于各大社交场合。
而此时的乔治却对于有声影片不屑一顾,甚至与制片商发生争执而分道扬镳。乔治一意孤行地自费筹拍他的无声影片,然而巧合的是乔治的无声片和佩蒂的有声片在同一时间上映,乔治的影片少有问津,佩蒂的影片却大卖,乔治因此也走向了破产的境地,并从此一蹶不振,整酗酒,靠变卖家产而维持生计。
终于在一次酗酒后,精神几近崩溃的乔治在回忆昔辉煌的时刻时,不幸引燃了大火,在忠实的小狗的帮助下乔治得救了。佩蒂得知后将他接到家中,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影片的最后,在佩蒂的家中,乔治无意中看到了自己拍卖的家产竟悉数存放在佩蒂的住所,此时的乔治感觉自尊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乔治决定用子弹结束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佩蒂及时赶到,用爱感动了乔治,最终使乔治摆脱了心理的阴霾,重新振作起来,并开始与佩蒂合作有声电影,重返银幕,二人的合作和努力大获成功,由此有声电影时代全面到来。
让人惊奇的是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并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让人炫目的动作场面,从头至尾采用了黑白色,窄银幕拍摄;甚至全片100多分钟的放映过程中,除了结尾处的几句对白之外全片没有一句对白,只有少量字幕,那究竟是什么让影片如此获得观众的青睐和认可的呢?答案就是画面和音乐。
对于画面而言,不得不提到,没有台词,唯有靠动作和表情来进行表演的情况下,男主角让·杜雅尔丹却十分精准地拿捏了默片的表演精髓,幽默、深邃、细腻……使整部影片充满了怀旧的气氛和复古的情怀。
而提到音乐,2012年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美国电影学院奖)颁奖晚会上电影《艺术家》获得了“最佳原创配乐奖”,曲作者卢多维克·布尔斯(LudovicBource)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哇,我要致敬,首先我要向音乐的力量致敬!”而这已经是该作品第二次在国际奖项中获得此项殊荣,2011年第69届金球奖(GoldenGlobe)的“最佳原创配乐奖”也颁给了《艺术家》。布尔斯与本片导演米歇尔哈札纳维西斯过去曾三度合作,但针对《艺术家》一片,布尔斯提到:“他和导演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安排配乐以及何种节奏和风格最能诠释出剧本。”
的确如布尔斯所说,电影中的音乐超越了以往简单处于辅助地位的电影配乐,音乐已俨然成为该影片最有代表性的标签和看点之一。《艺术家》全片共使用了24段配乐,贯穿了100分钟的片长,依据故事情节的展开,音乐的节奏、风格和各段落之间的衔接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没有一处是牵强的拼凑,反而使观众可以随着音乐的变化这条感情线去深入理解和欣赏影片。是布尔斯用音乐让简单的剧情鲜活起来,让黑白影片的颜色鲜艳了起来。就如《洛杉矶时报》对本片配乐的称赞“《艺术家》电影持续了100分钟,布尔斯却用旋律感动了我们一生”。
全片共使用了TheArtistOverture、ARussianAffair、GeorgeValentin、PrettyPeppy、AttheKinographStudios、FantasiaDAmour、WaltzForPeppy、EstanciaOP8、Imagination、SilentRumble、1929、IntheStairs、JubileeStomp、CommeUneRoseeDeLames、TheSoundofTears、PenniesFromHeaven、1931、JungleBar、L`OmbreDesFlammes、HappyEnding、CharmingBlackmail、GhostsFromThePast、MySuicide、PeppyAndGeorge24段配乐。每一段音乐都如其标题一样十分精确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就从其中的几个典型的段落为切入点来分享一下这份音乐带来的力量。
TheArtistOverture片头呈现的是演职员名单衬着传统配乐的字幕图案。以一段科幻冒险片引领开场,紧张的节奏,严肃的风格展现了男主角惊险的经历,之后发现这不过是电影院中正在播放的一部“戏中戏”,就在这时第二段配乐ARussianAffair出现,小号和圆号奏响了胜利的号角,男主角带着他的英雄形象正式出现在观众面前。两段音乐风格迥异,但却在鲜明对比中成功地将男主角的职业背景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为其性格特点的表现做了铺垫。
GeorgeValentin乐段由木琴作为主奏乐器,旋律轻快,同时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1)男主角乔治,风趣、幽默,有极佳的表演天赋,又有着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2)乔治在生活中的忠实伙伴——小狗乌吉憨态可掬、善解人意、聪明可爱;(3)乔治在工作中的搭档——“戏中戏”中的女配角,由于总想为自己拙劣的演技挣得表现机会,对乔治风光独占的情况甚为不满。同样的一段音乐,在刻画乔治、小狗乌吉的正面形象时惟妙惟肖、鲜活生动,却又用同样轻快的旋律反讽了其搭档的嗔态和丑态,此处可谓独具匠心。这段音乐的第二个亮点就是在片中的女主角佩蒂第一次以乔治的粉丝身份出现的时候,音乐停了下来,原因是佩蒂不小心撞到了乔治,影片中采访乔治的记者和围观的观众都被佩蒂突然的出现惊呆了,乐段中的休止恰好迎合了剧情的需要,奇怪的是乔治在沉默了良久之后并没有生气,而是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化解了尴尬的氛围,使得佩蒂和围观的群众都捧腹大笑。这时GeorgeValentin的主题旋律再次奏响,使得乔治这位“硬汉”角色增添了一抹怜香惜玉的柔情,也给观众呈现出了乔治善良、谦和的本性,所以,这一乐段两段体的结构无论对于人物形象和心理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都十分贴合。在乐段的结尾处,单簧管和钢琴的配合,就像画面中为了化解妻子的误会乔治和小狗乌吉做一样的动作来取悦妻子一样,音乐给简单的动作注入了灵魂,在让人忍俊不禁的表象下,表现了乔治对生活的一丝无奈,同时也让观众的心底,油然而生了些许的同情。
PrettyPeppy乐段,则描述了女主角佩蒂·米勒的形象。与刻画乔治形象的木琴不同,佩蒂的音乐形象则是由短笛和小提琴的高音区来进行表现的。短笛明亮的音色加上小提琴高音区的柔美却不失张力的音色,配合着动感的节奏,为观众呈现了女主角佩蒂·米勒活泼、俏皮、积极、乐观、甜美而全身散发着青春活力的美好形象。
FantasiaDAmour乐段的素材是GeorgeValentin乐段主题旋律的变奏,由三段不同的变奏乐段组成,三次的变化再现并不是无意之举,而是创作者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刻意为之。在GeorgeValentin中,男女主角的初次相识就是伴随着这段主题旋律出现的,而FantasiaDAmour乐段主题旋律连续三次的变奏再现也似乎预示着男女主角的再次相逢。此时剧情的发展刚好切合了音乐的变化。第一次的变奏再现表现了乔治和佩蒂在片场相遇,隔着幕布,两人在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下斗起了舞技;接着是第二次的变奏再现,随着舞步的加快,幕布在乔治的示意下被悄悄地拉开,在看到对方的第一时间时,乔治和佩蒂的惊讶在制片商的责骂声中终止,此时音乐减弱并停止;第三次的变奏再现更具有戏剧性,佩蒂受到了责骂觉得难过并慢慢走出摄影棚,这时,乔治利用自己无可替代的身份向制片商施压,制片商迫于无奈只得同意让佩蒂留下工作,佩蒂开心地留了下来,而且拥有了跟偶像乔治一起工作的机会。这三次变奏的再现,不仅在节奏和织体上与第一次不同甚至连主奏乐器都发生了变化,之前描述GeorgeValentin时的主奏乐器是木琴,而FantasiaDAmour乐段采用的则是弦乐组的小提琴和中提琴。相对于木琴的轻快,弦乐的演奏让人觉得情感的表达更深了一些,暗示了男女主人公从“初次的相遇再次的偶遇惊讶与惊喜共同工作”这样一个“相遇相识相知”的情感渐深的过程。
WaltzForPeppy乐段展示的是佩蒂和乔治一起工作的情景。佩蒂终于有了一次跟偶像合作的机会,显得很激动,而乔治这样一个资深的老演员却由于合作的对象是佩蒂而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工作,导致了同一场戏反复拍了二十几次都不能通过。此时的音乐选用了大气、华丽的舞曲风格,贴合了剧情发展的需要,在肢体上则时而简单,时而丰富,旋律声部也不停地变换各种乐器来演奏,这样的处理使得音乐超出了配合剧情、烘托气氛的需要,描绘出了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需要,也表现出了更为深刻的情感内涵——乔治无法掩饰自己内心面对美丽、优雅的佩蒂而产生的情感,从而没有办法专心工作。这也为后来二人情感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伏笔。
EstanciaOP8乐段在一片安静声中由长音的弦乐齐奏展开,描绘了佩蒂一个人悄悄走进了乔治的更衣室,感觉自己仿佛是个局外人,然后看到了乔治的外套,佩蒂走了过去,把手伸进了衣袖里,假装是乔治在拥抱着自己,此时音乐的旋律唯美而深情,充满了倾诉的意味。主奏乐器是小提琴,而且是用小提琴的高音区来呈现的,这跟之前对于佩蒂形象刻画的PrettyPeppy乐段的表现方式形成了呼应,但其所表现的人物的心态则是完全不同的。EstanciaOP8里的旋律委婉、细腻,甚至连女主角眨眼、扭肩的动作都细致地表现出来了。无懈可击的音乐配合着女演员娴熟的表演技巧完美地呈现了佩蒂真实、诚恳、纯粹的爱慕之情。而音乐也恰好抓住了其中的精髓,呈现出了那个时代的女演员、女性身上所具备的那种真实的状态。音乐让影片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励志音乐范文4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音乐教育
中国素来享有“礼乐之邦”的美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这句常为后人所引用的经典名句实为先贤重视礼乐的诸多文本例证之一。诚然,礼乐及其教育为哲人们所推崇,周公在乐教中将其与培养国家栋梁之才,即精英教育紧密相联;阮籍《乐论》则基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论及礼乐教育的必要性;王通的礼乐教化思想源于周孔,其言“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②;白居易同样认为礼乐教化是治国之本;胡瑗进而阐述了人才、教育和学校三者间的联系,“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③……不仅如此,由官方创设于汉代的教育和管理机构——乐府存在时间约200多年,可谓世界上创办期最为悠久的音乐教育机构之一。随着中西方频繁的音乐交流与文化互渗,终于清末在学校和社会广泛形成的学堂乐歌活动,成为中国新型音乐教育兴起的一大标志,自此中国的音乐教育开启了崭新的篇章。可以说,音乐不仅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同样于中国漫长的教育发展史中留下了自己鲜明的印迹。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事业步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主要有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前者着力于培养音乐教师,特别是以培养中等学校音乐教师为其首要教学目的。这种明确的办学目标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被纳入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教学大纲中;后者则应将教学的重点聚焦于专业表演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就实践层面而言,专业音乐院校侧重于学生音乐表演实践技艺的提升,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本应倾向于学生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的塑造。然而,“师范性”并未能成功地将上述两种教育体制区分开来,关于高等师范院校之“师范性”与专业音乐院校的“专业化”于现实层面的模糊界定也初露端倪,音乐教育界人士大都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即:“按实际有效的课程来评价,高师音乐系实为微型音乐学院。”④事实上,造成这种局面并持续到今日,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应首当其冲承担其不容推卸的责任。专业音乐院校学生们的演奏或演唱等水平往往成为高师音乐教师衡量学生能力的一大尺度,而一些高师学生在频频遭遇“音乐技术不如专业音乐学院学生”“文化素质低于其他专业学生”等严厉评判后,自甘落后地在专业音乐学院学生身后亦步亦趋,从而彻底抛弃了他们所属领域的内在特质。
21世纪全球化资讯急速蔓延的繁荣景象背后,教育成为唾手可得的“产品”之一,高等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原本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高等院校似乎无暇顾及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长期抗衡的状态,更无心执著于二者办学理念上的僵持,而是倾注全力参与到增设音乐专业这项浩大的“教书育人”工程中。我们不能否认,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自觉选择了不断提升自我竞争力以获得个人生存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而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势必对个人福祉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创设意味着在先前两种教育体制之外,有更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然而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并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笔者非常赞同美国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教育观,“每一个教育领域都有义务向自己和他人解释其价值,并要有通过教育得以获取那些价值的计划。”⑤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理应根据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并予以明晰定位,以此突显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存在价值,以期谋求长远的发展空间,本文尝试对此问题进行“教师”“课程”与“实践”三方面的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一、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
从现实层面考量,原本担任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并适应新增专业的需求,因此综合性大学在增设音乐专业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急需填充人力资源。就事实而论,无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专业音乐院校,抑或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学生,他们的学习背景大都相仿,多数为独立拜师学艺,即遵循“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涯很可能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石,显而易见的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行为事项的主体人物——“教师”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倘若回溯古今中外千百年来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便不难发现,“教师”一经存在就承载了“传承人类文明”的职业使命。在现今的中国,教师们不但讲授知识,他们还富于前瞻性地通过书写文论记录教育状况、研讨教学手段并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等。近些年来,“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各专业教育工作者们畅谈的一个热点话题。此方面文论最初的写作动机乃在于摆脱由“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系列困扰,并期望透过开放式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与有效途径。然而,笔者在不经意间发现,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在直抒胸臆书写教育改革理念中鲜有自我反思的系统阐释和理论构架。与此同时,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日,我们目睹了高学历人才的群体性涌现,综合性大学不可避免地以学历作为吸纳教师的一个首要标准,继而忽视了对音乐教育这个特殊领域内“教师”的全方位“塑造”与整体性“规划”,毫无疑问的是通常情况下的短期岗前培训课程并不能完整代替“教师”们对自身专业教学的认知及定位。假设综合性大学不能突破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培养模式的瓶颈,那么它将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因为“复制”所谓的高等教育人才只能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创新型”人才相背道而驰,其存在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二、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课程”
一般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均以“课程”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的有机组合建构起与各专业相对应的知识体系。在音乐教育系统领域内,学科特色往往透过课程设置得以体现,并借助后者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鉴于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存在诸多交叉、重叠的现象,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师对此当格外警醒。在保证学生掌握音乐学学科基础知识外,教师应对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加强与其他专业教师的沟通并适时地与学生们分享音乐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互动,以此增强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其中,跨学科专业课程,如音乐治疗学、计算机音乐制作等均是比较不错的课程选择,现今人们在应对各种内、外挑战中往往承受着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音乐疗法为缓解人们的心身疾病贡献着自己的能量,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往专业院校学者普遍范围内视计算机音乐制作为“娱乐项目”,忽视其潜在价值,殊不知透过互联网的传播,计算机音乐占有着极大的市场份额。综合性大学若能整合其资源优势,势必将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为普罗大众培养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其存在价值可见一斑。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综合性大学设立音乐专业尚处于草创阶段,相应地,关于课程设置的整体性规划和阶段性实施都有待于补充和完善。
三、转化理论的有效环节——“实践”
几乎每一个专业都强调“实践”的不可或缺和积极意义,音乐专业尤为如此。无论是感性呈现,还是理性表述,音乐表演、音乐创作与专业论文写作等均为音乐实践活动的特殊产物,学生经由被动的学识引入转至主动的技艺诠释,这不但从视觉上建立了“教与学”的评价体系,更奏响了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有力“前奏”。基于此,实践活动毫无疑问地增强了学生们的理论转化能力,结合有效的课程设置从整体上完善了教育对象大学四年的音乐学习生涯,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由此激发年轻学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实践出真知”的理论与应用的双重价值固然不言自明,值得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深思的则是除了传统意义上以舞台为依托的表演场域,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学生们转化理论的实践平台又在哪儿呢?据笔者所知,有些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师曾带领学生们亲历乐器制作现场关注乐器制作全过程及乐器厂运营方式、参与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等。这种基于“文化在民”的教学理念以回馈社会为主旨的实践活动着实值得推广,它为综合性大学寻找到有别于高等师范院校、专业音乐院校的实践基地开拓了新思路。
本文简要阐述的三方面内容: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课程”以及转化理论的有效环节——“实践”,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注重前瞻性的招聘与招生方案以及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兼顾教师、学生两方面的考核),都应与突显综合性大学之存在价值相契合。
的确,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信息时代语境下的大学音乐教育可谓任重道远。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在承袭中国千百年来音乐教育的丰硕成果的同时,当就新世纪现实语境中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富有见地的理性反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续历史积淀的深厚学养与成就文化传承的重大使命。虽然美国哈佛大学启动于1967年的《零点项目》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音乐系等艺术教育为中国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但我们在冷静思虑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的“热”现象的同时,同样也应对祖国的音乐教育给予最美好的祝福。最后,笔者愿以贝内特·雷默的话作为结束语,以此与教学同行共勉,那就是“音乐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同所有人文艺术学科教育最深刻的价值一样: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⑥“……当我们的目标变成将所有学生引向所有人文艺术学科的幸福性时,我们对年轻人生命质量的贡献就可以无限放大。”⑦
注释:
①论语·泰伯.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79.
②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33.
③王定华,田玉敏.中外教育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34.
励志音乐范文5
MI理论认为,教育者首先要发现学生的优势智力,然后采取多种措施去发挥它,强化它。MI理论指导的教育不应该有“差生”,某方面的“差生”可能恰恰是另一方面的优生。
在MI理论看来,学生的兴趣、爱好、思考方式、心理图式是各具个性的,这是由于优势智力不同及智力间的组合方式不同。从大脑生理解剖来看,某种兴趣就是由大脑中的某个优势兴奋灶造成的,而这种强兴奋灶对它周围的大脑皮层形成“光环”样的影响,这就使兴奋灶有了“迁移”的可能。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那么MI理论是如何应用与音乐素质教育中的呢?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中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二、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中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三、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荷兰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说得好:“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勿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
励志音乐范文6
【关键词】音乐;基础知识;隐形呈现
音乐基础知识是引领学生进入音乐殿堂,感知音乐、享受音乐、提升音乐审美境界的助跑器,是促进学生音乐实践顺利进行、更好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有力武器。因此,它的呈现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重视、渴求程度。
中、小学音乐教材改革后,我们欣喜地发现诸如视唱练耳、和声知识、音程知识等一些冗长、艰深枯燥的内容已从教材中消失,音乐课变得不再玄妙、难懂,学生对音乐课不再望而生畏。这正是落实音乐教学大纲,重视基础教育实践的表现,是一件大好事。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不少音乐基础知识也由原来的显形呈现转为隐形呈现或零散呈现的方式。这种呈现方式是好是坏?是喜是忧?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深深感受到音乐基础知识隐形呈现虽然摒弃了旧教材专业性太强的弊端,但同时也给教学活动带来诸多不便,有弊大于利的倾向。
首先,我们来看它有利的一面。随着音乐基础知识的隐形呈现,教材中的显性内容大幅度减少,课本毫无疑问会给人一种简洁、清爽之感,另外,一些简单易懂、富于联想知识的隐形呈现,有利于激发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无词歌”、“速度”、“力度”、“旋律线”、“重复手法”、“无伴奏合唱”、“变拍子”等音乐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联想去找到正确答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音乐欣赏练习涉及“协奏曲”知识,教师就可以一改过去先念定义、解说,然后欣赏体验的老办法,利用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屏显演奏视频,引导学生去发现、认识“协奏曲”的演奏形式。再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一个知识点“前奏”,第四单元有“间奏”,在课本中它们都以显形呈现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但我个人认为从字面上看它们非常容易理解。因此,每当上第二单元时,我通常会先提问:什么是“前奏”,然后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中的定义,再告诉学生,有些歌曲有“前奏”、“间奏”、“尾奏”。那什么是“间奏”、“尾奏”?由于有前奏作为铺垫,很多学生马上就能心领神会,准确作答,然后结合欣赏谱例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就会对“前奏”、“间奏”、“尾奏”有一个更完整、更清晰的认识,且不易忘记。这不仅可以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枯燥,可以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还可以改变教师一贯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手段变得更为灵活多样,富有创意,以上有利因素可见教材编辑专家的良苦用心。
下面,我们再来看它不利的一面:
1 增加教师负担
课改后,我们在人教版的课本中再也看不到常用音符表、休止符表、大调式、小调式、五声调式等音乐基础知识,然而在教学中,又常常与这些基础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调式知识,在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每册都涉及,这些知识理论性较强,企望通过简短的几句话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理解,恐怕难以如愿。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欣赏《好花红》就提及歌曲采用五声音阶(do、re、mi、sol、la)为羽调式,那五声音阶为什么不是(do、re、mi、fa、sol)?什么是羽调式?羽调式有何特征?如何分辨?而第四单元音乐欣赏《大森林的早晨》小设计中要求学生根据提示选择调式(大调式、小调式、五声调式),那什么又是五声调式呢?面对这种蜻蜓点水、遮遮掩掩的知识呈现方式,如果教师只是泛泛而谈,学生只能一知半解,如管中窥豹不得要领,到头来往往还是不知所云,要让学生真正领会,就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解说和板书说明,并结合一定量的谱例进行分析讲解,然而这种以听、看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脑海中积淀的知识是有限的,五声调式知识虽然理论性较强,但并不过于深奥。如果能把基本概念明明白白地呈现给学生,并结合一个单元的谱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欣赏、分析、验证,不但学习目的明确,而且学生能更深刻而全面地理解,还不易遗忘。另外,有时为了准确无误地给学生讲授一些教材涉及而没有呈现的基础知识,教师必须课前花费不少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以便课堂上正确传授给学生,否则就会出现象高水准的第九届中南六省区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上,一位小学教师给“二重唱”下的“由二人演唱的形式叫二重唱”这样不够完整、不够科学的定义。
乐谱知识就更不必说了,每单元的歌曲演唱、音乐欣赏中的主题视唱等都离不开它。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学生掌握的乐谱知识是很有限的,再则由于音乐知识贯穿的零碎,很多乐谱常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没能牢记在心,加上很多教师在识谱教学方面基本上采取模唱或随琴、随录音跟唱的听唱形式让学生学唱新歌,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上是基本不识谱的。本人就曾对本校两届初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97%以上的初一新生分不清最常用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在这种连最基本音符都不认识的情况下,别说让学生游刃有余地参加各种合唱、合奏活动,就是要完成《音乐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使(3-6)年级学生能够识读简单乐谱的任务,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要达到《艺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让(7-9)年级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旋律,利用民歌素材为诗歌编配简单的曲调这样的目标,更是天方夜谭。升入初中后,随着歌唱教学比例的锐减,加上课本删除了单纯音符、附点音符、休止符常用表,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就更为模湖不清了。
在教授旧教材时,如果学生对常用音符、休止符记忆不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不断复习音符常用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视唱练耳训练,学生的识谱水平还是不错的,而如今删除了单纯音符、附点音符、休止符表,初一的歌曲往往节奏比较复杂,说太多乐谱知识学生难以消化。这时教师还要板书罗列各种不同音符进行识辨复习,学生必然失去继续学习的耐心,从内心深处拒绝学习乐谱知识。此外,由于一周只有一节音乐课,对不少学生来说,上一周讲的知识,下一周早已成为过眼云烟,这种无效率的学习既让教师付出巨大的劳动,也使学生陷入迷茫无知的境地。
2 滋生学生不良习惯
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现行的音乐课本,尤其是初中、高中音乐欣赏内容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欣赏体验中渡过的,期间适时出现的隐形音乐基础知识,常常唯有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讲授或多媒体展示解说,才能获取,如:交响诗、交响音画、节奏、音色、音乐剧等知识,由于专业性较强,学生不易于接受,通常需要教师激情引导、传授,学生才能领会,如:曲式知识,实际上小学一年级下册就有随音乐感知乐段的练习,然而当我给学生做初中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曲式练习时,很多学生似乎从未接触过曲式知识,问我什么是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知识虽然隐形呈现,然而,为了让学生弄懂,我还得从常见曲式结构、乐段常见对比手法、结束感等展开说明,并结合谱例进行分析,学生才能慢慢接受。又如:演唱、演奏形式在小学课本中也比比皆是,打开小学课本我们常常都能在乐曲或歌曲的曲名下方看到标有演唱、演奏形式,如:女声二重唱、男声四重唱、领唱与齐唱、钢琴独奏、民乐合奏等,相信这些知识小学老师不止一次讲解过,然而当我要组织学生完成初一上册第六单元《旋转舞台》竞赛练习四:“将所听到的歌曲与相应的演唱形式画连线”时,不少学生竟然问什么是演唱形式?什么是二重唱?轮唱?更有甚者以为合唱就是齐唱。又如:初一下册第六单元音乐欣赏《敢问路在何方》有一练习,要求学生找切分节奏。什么叫“切分节奏”?小学四年级“五――环球采风”中《木瓜恰恰》曾提到第二部分用连续的切分节奏,表现喜悦之情。也许是时隔多年,学生早已忘却,而且由于专业性太强,无从猜测,在课本中也找不到答案,我还得从强弱规律开始讲起,辅以板书举例分析,听辨感受、印证,再让学生做练习,但很多学生还是水过鸭背,下周复习这些知识时,大部分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由于在课本中找不到这些知识,不懂的学生还得问老师或同学,遇到一些内向的学生不懂也不敢问,加上长期以来音乐课没有升学压力的影响和不被重视的原因,不少学生不懂干脆不问,慢慢地,课本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从近年来学生不带课本上课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可见一斑:过去上音乐课一般只有个别学生不带课本,同样是切分节奏,学生看看课本中的基本概念,教师再加以点拨,学生很快就能够领会其中的真谛,完成练习,即使忘了,打开课本又能找到答案。如今初、高中学生不带课本上课的现象已司空见惯,为此,我还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如给不带课本上课的学生扣分、给带课本上课的学生加分等,然而收效还是不尽人意。从第九届中南六省区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上没有一位教师提供课本、只有部分教师提供歌谱、个别教师提供参考资料这一现象不难看出根源所在,歌谱实际上也已成为一种道具,因为,不少课件上已显示了完整的歌谱或所要学习的歌词,学生并不能从课本中获取更多需要了解的知识,久而久之,他们养成了依赖教师讲解、看视频,不愿看书、丢弃课本、不懂得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不良习惯。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验证,音乐基础知识隐形呈现有它可取的一面,如:一些简单易懂、富于联想的知识以隐形呈现的方式出现,更能激发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剌激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型思维的能力,但是,复杂难懂、难记、多用的音乐基础知识,采取隐形呈现的方式,不仅会给教师教学带来不便,而且也让学生失去从书本中吸取营养、巩固知识的参照物,令学生丢弃课本,养成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鉴于上述原因,建议编辑教材的专家们能够深入教学第一线,多进行实地调研,使音乐基础知识能以更好的方式呈现于学生面前,使他们能如饥似渴而更有效率地掌握基础知识,为塑造新一代高素质人才作贡献。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