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杜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清明古诗杜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清明古诗杜牧

清明古诗杜牧范文1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2、《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清明古诗杜牧范文2

甲:好久不见最近忙什么呢?

乙:我最近正在研究古诗词。

甲:为什么突然间对古诗词有了兴趣呢?

乙:哎,别提啦!前几天几位老友聚会,一位朋友根据我的谈话说了两句古诗。

甲:什么古诗?

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甲:就这么两句诗就激起了你对古诗词的兴趣。

乙:是啊,我不理解这两句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甲:这你都不懂还研究什么古诗词。

乙:那你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甲:“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离题万里。隐含的意思就是说你说的话让人听不明白。

乙:高才呀,你这样一解释确实让我茅塞顿开。

甲:这都不懂,你研究的是古诗词哪一方面?

乙:太多啦!

甲:能说说吗?

乙:张口就来,问什么答什么。

甲:带数字的每个字来一句。

乙:没问题。

甲:带“一”的。

乙:“碧玉妆成一树高。”

甲:带“二”的。

乙:“二月春风似剪刀。”

甲:带“三”的。

乙:“白发三千丈。”

甲:带“四”的。

乙:“四面荷花三面柳。”

甲:带“五”的。

乙:“五月人倍忙。”

甲:带“六”的。

乙:“毕竟西湖六月中。”

甲:带“七”的。

乙:“七月七日长生殿。”

甲:带“八”的。

乙:“平林云鸟八窗秋。”

甲:带“九”的。

乙:“疑是银河落九天。”

甲:带“十”的。

乙:“十年生死两茫茫。”

甲:带“百”的。

乙:“采得百花成蜜后。”

甲:带“千”的。

乙:“千山鸟飞绝。”

甲:带“万”的。

乙:“”万里人未还。

乙:怎么样(得意地点点头),满意吗。

甲:马马虎虎吧,用数字来一首完整的行吗?

乙:太容易啦。

甲:真的?那你来说说看。

乙:“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这太多啦。”

甲:不错,不错。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来两句行吗?

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甲:这是宋朝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

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甲:这是宋朝辛弃疾写夏天的《西江月》。

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甲:这是唐朝刘禹锡写的《秋词》

乙:“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甲:这是唐朝柳宗元写冬的《江雪》。

乙:怎么样(得意地点点头),满意吗。

甲:马马虎虎吧,花中四君子每个来一首完整的行吗?

乙:小菜一碟。

甲:写梅的。

乙:宋朝王安石写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甲:写兰的。

乙:宋朝朱熹写的《兰》:“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甲:写竹的。

乙:唐朝白居易写的《题李次云窗竹》:“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甲:写菊的。

乙:宋朝陆游写的的《新菊》:“老去流年不耐催,微霜又见开。莫言冷落西风晚,也有飞飞小蝶来。”

甲:哇塞,你太有才啦!

乙:那里,那里,你问的这也太小儿科啦。

甲:那你研究最多的是什么?

乙:改诗呀!

甲:怎么改呀?

乙:杜牧的《清明》你听说过吗?

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乙:对,我能把它改写成“六言诗”、“五言诗”、“四言诗”、“三言诗”、“词”、“小剧本”……。

甲:了不起,我今天才知道火车是推的,牛皮是吹得。

乙:你不信。

甲:当然不信,好,大家鼓掌,请我这位同伴开吹!

乙:六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甲:有意思。

乙:“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童指杏花村”。

甲:这是五言诗

乙:在请听四言诗:“清明节雨,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有杏花村。”

甲:高!

乙:“清明雨,酒何处?杏花村。”

甲:这是三言诗,那词呢?

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甲:剧本呢?

乙:“有两个人物,两句台词,剧名《清明》。[舞台提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①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②牧童(遥指):杏花村。”)

甲:我今天算是服啦,你能就咱们同台演出也改一首诗或词吗?

清明古诗杜牧范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首古诗。这就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 清明 》。

今天是4月4日-清明节,我来到外婆家,准备和全家人一起去扫墓。我们来到铁路旁,找到了我们祖先的墓,开始烧起纸钱、纸做的家具、香等等。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根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清明古诗杜牧范文4

没有杜牧,江南,该是何等的寂寞?就如淋沥的细雨中,没有油纸伞的古朴,从而缺乏一种古诗的典雅;就如长长的小巷里,没有一架紫藤萝,从而缺乏一种绿意荡漾的清新;就如断桥边,没有如烟的细柳,从而缺乏一种吴侬软语的娇媚。

江南,是幸运的,在长久的沉寂之后,迎来了青衣飘飘的杜牧。

江南女儿,也是幸运的,在长久的冷寂之后,又重现了青春的颜色。

那时的江南,一定是寂寞得很久了,寂寞得连西湖的水也泛不起一点涟漪。那时的江南,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浪漫,江南采莲的曲子,已经凋谢在寒冷的池塘里;吴越争霸的战鼓,已半入江风半入云,渺茫难寻了。至于西施浣衣的样子,已经在传说中流向岁月的天尽头,白云的深影里。当然,包括当年的丝竹,当年的歌舞,当年的风流潇洒,都已经如周郎的微笑,隐入历史的硝烟中。

江南,太寂寞了,寂寞成一池浮萍,连红叶也舞不起一点声音。

就在这时,杜牧来了,在清明时节前后,嫩草如诗的日子里,一匹马,一身长衫,外带一支笔,踢踢走过丝雨江南,走过杏花如雪的江南,走过四百八十寺的江南,举一举杏花村的佳酿,饮醉了清明时节,饮醉了自己,也饮醉了唐诗。

醉后不知故乡远,错把江南做故乡。

从此,江南,收容了一颗漂泊的诗魂,也收容下一片灵秀,一片浪漫。

在江南行走,杜牧一定是风神潇洒志气昂扬的,因为,他终于寻到了自己心中美的极致,诗的栖息地。在江南,杜牧一定是心情舒展眉宇青葱的,因为,长久的失落后,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安慰。

二十四桥的夜晚,月光如昼,桂香如梦。秋来的江南,依然山温水软,草木含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江南,就适意于洒脱地生活,诗意地游走。小杜,深得江南三味。

春风十里,柳丝飘飘,有哪一缕春风,美得过江南?有哪一处女儿,轻浅一笑,婉约过江南?

多少人啊,走过江南,但匆匆的脚步,踏过满地红尘,怎能领略“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婉约?怎能体会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繁华?怎能领略“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的神妙?只有杜牧,一身长衫,飘然地走过江南山水,把自己的欢笑,自己的歌吟,留给江南,留给江南的天空和湖面,还有山水楼台。同时,也把江南留给岁月。

在烟水渺茫的江岸,在细柳如眉的亭旁,总有风吹过,总有诗人的脚步走过,这些,江南记得,竖行的方块文字也记得。

当诗人漫步江南时,多少丝管,多少弦竹,在夜月下悠扬;多少忧伤,让一个沉沦历史的书生,怆然泪下。

不是爱风流,似被红尘误。

诗人并不想隐居入江南山水,诗人并不想在二十四桥的箫音中沉醉。“江南好烟月,门系钓鱼船”“霜叶红如二月花”,这些美妙,也不能让诗人沉醉。所有的音乐,所有的云烟风月,并没有遮住诗人的眼睛。

诗人站在高山上,站在红楼上,日日凝目而视,翘首企盼,在等待着一个时代的到来,等待着万民欢乐的和谐盛世到来,“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诗人总是心有不甘,在晚唐的夕阳残照中,遥望着太宗所开创的盛世,万民同乐,百国来朝。可是,诗人失望了,心冷了。天边,夕阳西下,一片暗影茫然。

在一声长叹中,诗人走入江南。

所有的肮脏,所有的红尘,与江南山水,与江南女儿相比,是如此不堪,如此腌脏。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诗人轻轻叹息一声,定格在江南的烟雨中,静静地观看着,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美丽;看“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的轻歌曼舞;看江南女儿在月夜里一把凉扇,笑扑流萤的娇憨情态;看扬州烟水,秦淮月光。

江南,安慰着诗人。

诗人,沉醉于江南。

(选自《渤海早报》)

散文包

清明古诗杜牧范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清明古诗杜牧范文6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诗题是“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诗中描写了春节的民间习俗。一是“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之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除旧迎新。二是“屠苏”,指的是“屠苏酒”。在除夕用屠苏草泡酒,第二天全家老少都来饮用,据说饮了此酒,可以避开瘟疫灾病。三是“桃符”,古时候,人们过年时,将暗红的桃木削成两块长方形的木板,上面分别画上神荼和郁垒两个神像。传说这两位神住在山上的大桃树下,能吃百鬼,所以鬼怪便畏惧他们。过年时,人们将这两块桃木板分别钉在大门两旁,用它来镇鬼驱邪,这就是“桃符”。直到第二年新年才取下旧的,换上新的。桃符传到唐朝,人们就不再在桃木板上画神像,而是写上吉祥的话语,再到后来,这种吉祥的话语要对偶起来成为对句,桃木板也被红纸所代替,这就是后来的春联。所以,过年贴春联就是由换桃符演变来的。

2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符曾《生查子元夕》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桂花等,煮、煎、蒸、炸皆可。各地制作的种种元宵,虽然风味各异,但均带有团圆的寓意和象征。

在元宵节还有燃灯的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灯的式样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风灯、琉璃灯等。“猜灯谜”是后增的一项元宵节活动,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很受群众欢迎。

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除了扫墓外,还有踏青、放风筝、植树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4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李静山《节令门 端阳》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诗中描写了端午节的两个民间习俗,一是悬“艾蒿、菖蒲”。艾蒿、菖蒲,都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两者皆可人中药,艾蒿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防治病虫害的草药,端午节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故而节日一早,家家都将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希望达到驱魔祛鬼的神效。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种草药的香气。二是喝“雄黄酒”。人们认为端午节饮雄黄酒,可以防毒蛇,在长江流域地区很盛行。

赛龙舟和吃粽子也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传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以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5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诗中写道:中秋之夜,人们都在观赏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但不知他们都在思念谁?诗人在月下,抒发中秋之夜的情思,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是绝对不能少的。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金秋送爽,桂花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佳节。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诗中描写了重阳节的两个民间习俗。一是“登高”,故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二是“插茱萸”,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据说可以避难消灾。王维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说明唐朝时重阳登高、插茱萸已很盛行。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盛开,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7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清・李福《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