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试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一数学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一数学试题

初一数学试题范文1

1.-5的相反数是……………………………………………………………………( )

A. B. C.-5 D.5

2.下列四个数中,在-2到0之间的数是…………………………………………( )

A. 1 B.-1 C.-3 D. 3

3.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3x+3y=6xy B.16y2 -7y2 =9

C.-(x-6)=-x+6 D.3(x-1)=3x-1

4.下列各组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

A.34和43 B.-42和(-4)2 C.-23和(-2)3 D.(-2×3)2和-22×32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1) a和0都是单项式 (2) 多项式-3a2b+7a2b2-2ab+1的次数是3

(3) 单项式-13πbc4的系数是-13 (4) x +2xy-y 可读作x 、2xy、-y 的和

初一数学试题范文2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性教学;策略运用;教学活动 刍议

数学学科教学过程,离不开数学问题教学活动这一内容. 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构件”. 数学学科教学,不仅要培养学习对象良好的探析问题情感,同时,还要培养学习对象数学解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提出问题. 问题性教学策略,是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和实施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之一,对学习对象数学知识内容的深刻认知和解析案例技能的有效提升起到助推功效. 本人现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围绕科学实施问题性教学策略这一话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注重问题情境的创建,培养初中生数学探知情感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初中生总是对生动、趣味、真实的数学问题,充满浓厚的学习情感. 问题性教学策略,是以数学问题为载体,引导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进程. 数学问题自身具有强烈的情感激励功效. 因此,在初中生学习情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数学问题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概括和集性,将数学学科的丰富情感因素渗透到数学问题内容中,使数学问题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助推器”,增强初中生主动探知数学的情感. 如“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情境设置的方法,将现实生活中“维修桌椅”事例融入到问题讲解活动之中,为初中生展示了“木工师傅在修理松散的桌椅时,经常会采用木板固定两个椅腿的方法,这是运用了三角形的什么性质?”数学问题情境,初中生通过感知现实特征的数学问题情境,体会到了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现实应用意识,从而内心产生“认同感”,更加主动参与数学探知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生活性问题情境,培养初中生数学探知情感,只是问题性教学策略的一种形式,还可以借助于古代历史问题、趣味数学问题等,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探知情感.

二、强化问题案例的讲解,培养初中生数学解析技能

教育实践学指出,问题性教学策略的实施,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锻炼和培养初中生数学解析的技能和素养. 因此,在问题性教学策略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数学解析技能培养这一目标,就必须发挥自身主导功效,切实做好问题案例的讲解指点工作,既要为初中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时机,又要科学指点学生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解析案例条件过程、解答问题的思路以及解析问题的方法等过程,进行实时巡视,开展有效指导,实现初中生数学解题技能在案例探知解答中培养和提升.

问题:如图所示,在等腰直角OAB中,∠AOB为直角,等腰直角EOF中,∠EOF为直角,连结AE、BF. 求证:(1)AE = BF;(2)AEBF.

初中生根据问题条件及要求,分析认为:要求证AE = BF这一内容,应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通过构建AEO ≌ BFO从而得证;要证明AEBF,要借助于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证明∠AOB为直角.

初中生组建合作小组,共同探析指出:解析AE = BF和AEBF时,需要通过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内容,通过等量替换的方式证得. 其中(1)需要构建AEO与BFO全等,以此来得证. (2)延长AE交BF于D,交OB于C,根据问题(1)中条件内容,得到∠BDA = ∠AOB,并且都为直角,从而得证AEBF.

教师开展指导活动,强调指出:解析上述类似问题时,构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学生合作探析,归纳解题策略.

三、重视数学问题的提出,培养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更加看重的是“提出问题”这一层面. 因此,教师在数学问题的讲解中,除了要做好现有数学问题的讲解工作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刻探析数学问题,能够从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中,将自己对某一数学内容认知上的疑惑,通过数学问题的形式予以呈现. 也可以从现有的数学问题内容中,进行延伸和丰富,提炼并提出更加典型、生动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提问题”、“提疑惑”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 如在“一次函数”问题讲解中,初中生在教师的悉心讲解和自身的深刻探析中,掌握了该问题的解题方法. 此时,初中生认识到该问题解析中呈现了“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数学知识点之间必然存在联系. 此时,初中生向教师提出“通过问题解答活动,我们知道‘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存在联系,但具体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问题,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深入探析两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推进了课堂教学进程.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性教学策略运用过程中,要抓住数学问题的内在特性,活用数学问题,强化问题教学,让初中生在问题性教学策略实施中,学习意识显著增强,学习技能显著提升,数学素养显著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淑杰.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初一数学试题范文3

1、一个数由5个千万、4个十万、8个千、3个百和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 )万。

2、48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6升=( )升( )毫升

3、最小质数占的两位偶数的( )。

4、5.4:1.6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5、李婷在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离为1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6、在0.8383...,83%,0.8333...中,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用50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有10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 )%。

8、甲、乙两个圆柱体的体积相等,底面面积之比为3:4,则这两个圆柱体的高的比是( )。

9、( )比200多20%,20比( )少20%。

10、把4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 )平方米,也可能是( )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

1、在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也互为倒数。 ( )

2、已知a比b多20%,那么a:b=6:5。 ( )

3、有2,4,8,16四个数,它们都是合数。 ( )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对称轴。 ( )

5、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加一个相同的数,其值变大。 ( )

三、选择题

1、如果a×b=0,那么( )。

A、a一定为0 B、b一定为0 C、a、b一定均为0 D、a、b中一定至少有一个为0

2、下列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 )。

A、9/20 B、5/12 C、9/12

3、下列各数精确到0.01的是( )。

A、0.6925≈0.693 B、8.029≈8.0 C、4.1974≈4.20

4、把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 )平方分米。

A、4 B、8 C、16

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3/5,从另一根上截去3/8米,余下部分(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长度相等 D、无法比较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225+475= 19.3-2.7= 1/2+3/4= 1.75÷1.75=

3/4×2/3= 5.1÷0.01= 4/7×5.6= 8.1-6.5=

4.1+1÷2= (3.5%-0.035)÷2.25=

2、简算

(1) 1 + 1 + 1 + 1 +...+ 1 (2)382+498×381

1×2 2×3 3×4 4×5 199×200 382×498-116

(3)57.5-14.25-15.75 (4)1/7×102.31+40又6/7×102.31

3、脱式计算

6760÷13+17×25 4.82-5.2÷0.8×0.6

(1/3+2.5)÷(2+3 2/3) (5/6×10.68+8.52×5/6)÷1 3/5

4、解方程

x:1.2=3:4 3.2x-4×3=52 8(x-2)=2(x+7)

5、列式计算

(1)1.3与4/5的和除以3与2/3的差,商是多少?

(2)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商和余数都是5,并且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81。被除数、除数各是什么数?

(3)某数的4/9比1.2的1又1/4倍多2.1,这个数是多少?

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应用题

1、某工程队修一条长1600米的公路,已经修好这条公路的75%,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2、某无线电厂三月份生产电视机782台,四月份生产786台,五月份生产824台,该厂平均日产电视机多少台?

3、华川机器厂今年1——4月份工业产值分别是25万元、30万元、40万元、50万元。(1)绘制折线统计图。(2)算出产值比最低产值增长百分之几?

4、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印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打印5天只能完成这份稿件的1/3。现在两人合作,几天可打印这份稿件的50%?

初一数学试题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题氛围;问题情景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有了思考的方向,进而才能产生探索钻研的动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此,培养小学生善于思考、提出问题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创新课题氛围,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课堂氛围往往比较压抑,学生往往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害怕回答问题,更不用谈学生主动思考且提出问题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不再害怕。所以,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出和谐、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比如当学生要向老师提问时,老师要用鼓励的眼光鼓励学生说出来,当学生提问时,老师要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引导者、合作者的观念。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才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对提问产生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也很旺盛,所以在设置课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使得学生自发地想追问“为什么”。问题情景的设置是要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学生的大脑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很多问题,这时学生就会伴随着对问题的探索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提供机会,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在学生思考提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比如,在教学的重难点问题上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矛盾冲突,进而通过讨论来总结出数学规律;还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比如通过学校开展运动会,学生观察跑400米和跑800米的运动员不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等等。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能够有利于学生养成随时思考的习惯;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实现手脑并用,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教师进行稍加点拨,学生就可以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持之以恒,就能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数学思维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课外的开发性题型,这样能够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开放学生的思路,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设置稍微难点的题型,需要学生通过努力思考来获得答案,这样对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观念,创设新的情景,创设出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挖掘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使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而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初一数学试题范文5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能给学生提供实物图像、运动过程,并且利用放大、重复和定格特技手段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直观,成功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譬如,我在执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先让学生通过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新知识,接着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测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鼠标移动三角形的顶点可以随意改变三角形的大小,结果学生惊奇的发现:无论如何变化,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这大大加深了学生继续探究其奥秘的欲望.再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多幅对称现象与不对称的图形,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下进行比较,初步感知现实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从轴对称图形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兴趣与日俱增.

二、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传统的初中几何教学途径是一个相对静止的过程,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诸如借助《几何画板》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让直线转动起来,产生与已知圆的相交、相离、相切等动态的位置关系,在显示圆的半径(R)前提下,并动态化的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从而不仅使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了如指掌,而且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也推出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相离R

三、化无为有,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传统的数学片面注重逻辑思维训练,但缺乏栩栩如生的图形支持,学生一般只靠死记来掌握新知识.诸如几何知识中的有关“点的轨迹”,学生只是理解“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缺乏对“轨迹”的想象力.现在我们运用《几何画板》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画板显示的“点”化无形为有形,另外还能够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化的图形是十分清晰、完整的,教学效果显著.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其中不少问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有的是纯理论的,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合适相比对的东西.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突破高难度问题,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诸如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抛出的物体的轨迹不一定是数学概念中的抛物线,假如采用传统的方法展示抛物线的形成的过程,那学生往往一知半解.现在我们通过制作Flash、几何画板或Authorware等制作软件,就可以利用其函数功能,比较有效达成各种函数的图象演示目标.

四、化虚为实,优化课堂直观效应

初中数学的概念是抽象的,学生一般难以深刻领悟其要领,甚至是囫囵吞枣式的掌握有关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诸如“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而理解这个概念关键就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我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特性教学,首先在屏幕上分别显示解析式y=x+1,天气昼夜变化图象,以动画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二期蓄水时的剪辑片段,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这样,在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函数概念学习感到务必自豪与快乐.

五、化繁为简,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

初一数学试题范文6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 下列各组量中,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是( )A、收入200元与赢利200元 B、上升10米与下降7米C、“黑色”与“白色” D、“你比我高3cm”与“我比你重3kg”2.为迎接即将开幕的广州亚运会,亚组委共投入了2 198 000 000元人民币建造各项体育设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据是( ) A 元 B 元 C 元 D 元3. 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A、 B、 C、 D、 4. 对于近似数0.18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两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位 B、有三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分位 C、有四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位 D、有五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负数 B 一定是负数 C 一定不是负数 D 一定是负数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若0<a<1,则 , , 的大小关系是 7.若 那么2a 8. 如图,点 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分别为 , 则 间的距离是 .(用含 的式子表示)9. 如果 且x2=4,y2 =9,那么x+y= 10、正整数按下图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6行,第5列的数字 . 三、解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1.① (-5)×6+(-125) ÷(-5) ② 312 +(-12 )-(-13 )+223 ③(23 -14 -38 +524 )×48 ④-18÷ (-3)2+5×(-12 )3-(-15) ÷5

四、解答题:12. (本小题6分)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1)正数集合:{ …};(2)负数集合:{ …};(3)整数集合:{ …};(4)分数集合:{ …} 13. (本小题6分)某地探空气球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降低6℃.若该地地面温度为21℃,高空某处温度为-39℃,求此处的高度是多少千米?

14. (本小题6分) 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1)若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 2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2)若-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5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 15.(本小题8分) 某班抽查了10名同学的期末成绩,以80分为基准,超出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记录的结果如下:+8,-3,+12,-7,-10,-3,-8,+1,0,+10.(1)这10名同学中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 (2)10名同学中,低于80分的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3)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参考答案1.B 2.C 3.D 4.C 5.C6. 7.≤ 8.n-m 9.±1 10.3211①-5 ②6 ③12 ④ 12① ② ③ ④ 13.10千米14. ①2 ②-315.①分:92分;最低分70分.②低于80分的学生有5人。所占百分比50%.③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