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试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一数学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一数学试题

初一数学试题范文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结果为()

A.﹣3B.3C.13D.﹣13

2.一种面粉的质量标识为“50±0.25千克”,则下列面粉中合格的是()

A.50.30千克B.49.51千克C.49.80千克D.50.70千克

3.下列各题中合并同类项,结果正确的是()

A.2a2+3a2=5a2B.2a2+3a2=6a2C.4xy-3xy=1D.2x3+3x3=5x6

4.下列现象:

(1)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

(2)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

(3)植树时,只要确定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

(4)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其中能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现象有()

A.(1)(2)B.(1)(3)C.(2)(4)D.(3)(4)

5.关于x的方程﹣ax=b(a≠0)的解是()

A.x=baB.x=﹣baC.x=﹣abD.x=ab

6.点C在线段AB上,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点C是线段AB中点的是()

A.AC=BCB.AB=2ACC.AC+BC=ABD.BC=12AB

7.观察下图,把左边的图形绕着给定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几何体选出来()

8.数轴上三个点表示的数分别为p、r、s.若p-r=5,s-p=2,则s-r等于()

A.3B.-3C.7D.-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9.-12的倒数是,相反数是.

10.六棱柱有个面.

11.马拉松(Marathon)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2195为.

12.已知∠a=34°,则∠a的补角为°.

13.请列举一个单项式,使它满足系数为2,次数为3,含有字母a、b,单项式可以为.

14.已知x<-1,则x、x2、x3的大小关系是.

15.如图,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桌面上,若∠BOC=63°,则∠AOD=.

16.某商店在进价的基础上提高50元作零售价销售,商店又以8折(即售价的80%)的价格开展促销活动,这时一件商品所获利润为20元,则该商品进价为元.

17.如图,下面两个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按相同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那么黄色的对面

是.

18.计算16+17+18-2×12-16-17-18-3×16+17+18-19的结果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64分.请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8分)计算:

(1)-11-(-3)×6;(2)[(-2)2-32]÷56.

20.(6分)先化简,再求值:2(x2-xy)-(3x2-6xy),其中x=12,y=-1.

21.(10分)解方程:

(1)4(x-1)-3(2x+1)=7;(2)x+12-1=2-x3.

22.(6分)如图,已知AB=7,BC=3,点D为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DB的长度.

23.(6分)如图是由一些棱长都为1cm的小正方体组合成的简单几何体.

(1)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请在下面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小正方体,并保持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最多可以再添加块小正方体.

24.(6分)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25.(6分)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的某种药品的长方体包装盒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如果长方体盒子的长比宽多4cm,求这种药品包装盒的体积.

26.(8分)几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距离最短的问题。让我们从书本一道习题入手进行知识探索.

【回忆】

如图,A、B是河l两侧的两个村庄.现要在河l上修建一个抽水站C,使它到A、B两村庄的距离的和最小,请在图中画出点C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探索】

(1)如图,A、B两个村庄在一条笔直的马路的两端,村庄C在马路外,要在马路上建一个垃圾站O,使得AO+BO+CO最小,请在图中画出点O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2)如图,A、B、C、D四个村庄,现建一个垃圾站O,使得AO+BO+CO+DO最小,请在图中画出点O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27.(8分)

(1)如图1,若COAB,垂足为O,OE、OF分别平分∠AOC与∠BOC,求∠EOF的度数;

初一数学试题范文2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性教学;策略运用;教学活动 刍议

数学学科教学过程,离不开数学问题教学活动这一内容. 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构件”. 数学学科教学,不仅要培养学习对象良好的探析问题情感,同时,还要培养学习对象数学解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提出问题. 问题性教学策略,是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和实施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之一,对学习对象数学知识内容的深刻认知和解析案例技能的有效提升起到助推功效. 本人现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围绕科学实施问题性教学策略这一话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注重问题情境的创建,培养初中生数学探知情感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初中生总是对生动、趣味、真实的数学问题,充满浓厚的学习情感. 问题性教学策略,是以数学问题为载体,引导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进程. 数学问题自身具有强烈的情感激励功效. 因此,在初中生学习情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数学问题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概括和集性,将数学学科的丰富情感因素渗透到数学问题内容中,使数学问题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助推器”,增强初中生主动探知数学的情感. 如“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情境设置的方法,将现实生活中“维修桌椅”事例融入到问题讲解活动之中,为初中生展示了“木工师傅在修理松散的桌椅时,经常会采用木板固定两个椅腿的方法,这是运用了三角形的什么性质?”数学问题情境,初中生通过感知现实特征的数学问题情境,体会到了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现实应用意识,从而内心产生“认同感”,更加主动参与数学探知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生活性问题情境,培养初中生数学探知情感,只是问题性教学策略的一种形式,还可以借助于古代历史问题、趣味数学问题等,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探知情感.

二、强化问题案例的讲解,培养初中生数学解析技能

教育实践学指出,问题性教学策略的实施,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锻炼和培养初中生数学解析的技能和素养. 因此,在问题性教学策略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数学解析技能培养这一目标,就必须发挥自身主导功效,切实做好问题案例的讲解指点工作,既要为初中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时机,又要科学指点学生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解析案例条件过程、解答问题的思路以及解析问题的方法等过程,进行实时巡视,开展有效指导,实现初中生数学解题技能在案例探知解答中培养和提升.

问题:如图所示,在等腰直角OAB中,∠AOB为直角,等腰直角EOF中,∠EOF为直角,连结AE、BF. 求证:(1)AE = BF;(2)AEBF.

初中生根据问题条件及要求,分析认为:要求证AE = BF这一内容,应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通过构建AEO ≌ BFO从而得证;要证明AEBF,要借助于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证明∠AOB为直角.

初中生组建合作小组,共同探析指出:解析AE = BF和AEBF时,需要通过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内容,通过等量替换的方式证得. 其中(1)需要构建AEO与BFO全等,以此来得证. (2)延长AE交BF于D,交OB于C,根据问题(1)中条件内容,得到∠BDA = ∠AOB,并且都为直角,从而得证AEBF.

教师开展指导活动,强调指出:解析上述类似问题时,构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学生合作探析,归纳解题策略.

三、重视数学问题的提出,培养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更加看重的是“提出问题”这一层面. 因此,教师在数学问题的讲解中,除了要做好现有数学问题的讲解工作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刻探析数学问题,能够从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中,将自己对某一数学内容认知上的疑惑,通过数学问题的形式予以呈现. 也可以从现有的数学问题内容中,进行延伸和丰富,提炼并提出更加典型、生动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提问题”、“提疑惑”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 如在“一次函数”问题讲解中,初中生在教师的悉心讲解和自身的深刻探析中,掌握了该问题的解题方法. 此时,初中生认识到该问题解析中呈现了“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数学知识点之间必然存在联系. 此时,初中生向教师提出“通过问题解答活动,我们知道‘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存在联系,但具体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问题,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深入探析两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推进了课堂教学进程.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性教学策略运用过程中,要抓住数学问题的内在特性,活用数学问题,强化问题教学,让初中生在问题性教学策略实施中,学习意识显著增强,学习技能显著提升,数学素养显著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淑杰.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初一数学试题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教师

一、初中阶段,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一个人想要发展就要有强大的创新思维。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数学学科中展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是起点。曾有学者提出,将数学看做一个整体,数学的心脏就是问题。对于一个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来说,仅仅掌握课标书本要求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足,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一切就可以从问题意识的培养入手。提出问题是开拓思维的第一步,是思维的出发点,也是学生进行数学探索的动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被不断展开,在一个小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引申出更多的问题,环环相扣,当最终通过多种方法得以解答时,学生所收获的就远多于课本所教授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数学与创新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在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的时候,教师应当秉着一种思想“先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再培养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因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许多学生有想法但却羞于表达,他们不敢将自己的疑问曝光在公众面前,怕引起别人异样的目光。这就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之前应先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敢于提出问题。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多举手积极表达自己想法,当学生表达出自己想法时,无论结果对或错,教师应对这种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所有学生都融入教师的教学之中,积极性十足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提出问题。

(二)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找出问题、剖析问题

在初中数学的课本中,每一章节往往有教学引入或者一些习题作业、应用问题等栏目,这可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每一课的学习都是对崭新知识的积累过程,接受一个新的篇章时,学生往往充满好奇,而且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初中生来说,这更是引入新思想的好时期。例如,在教授几何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几何和函数学习有什么关系?”“几何学习包括什么内容?”“平面几何的实际应用有什么?”教师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题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出更多的问题,再寻找自己的解决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资源,挖掘数学课本中所隐存的思考,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渗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思想精髓。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有组织、有逻辑地进行推理,并在反复估算和计算后确定结果。在这个不断剖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利用查找、检索和阅读图书馆的数学书刊文献,还要学会查看图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学问题相关搜索、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问题中形成相应的数学问题,在解答题目的时候要选择正确有效的工具和策略,以配合适当的解决方法。

(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拓展解答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时候应将方法授予学生,这对学生长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探究,就是要教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答方式,在反复的推敲中总结规律。因为初中生自身的数学知识较为浅薄、技能不够,所以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

首先,教师应当保证学生夯实基础,这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只有学生充分掌握课内所学知识,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所思考,如果学生连课内知识都没有巩固到位,又怎么可能展开新的探索呢?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课堂教学、课后练习、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习,督促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技能,鼓励学生将数学课堂所学与生活相联系,将数学理论投入实际生活中并加以运用。

其次,学生应多进行知识比对,牢固记忆,在此基础上总结解答方法并加以运用。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较为枯燥的学习内容,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多进行学习知识比对,从原有的知识中引出新知识,再从新理论的基础上延伸出问题,这还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巩固旧知识,一举两得。例如,在教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一元一次方程引入思考,从一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个数、未知数的次方等问题进行比对探讨,再引入一元三次方程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提出更多问题,共同探讨。在探讨中,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团队合作中采用多种方式解答,拓展学生的解答方式。

三、结语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初中阶段是基于小学数学知识理论基础之上的进一步探讨,是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夯实数学基础,掌握数学技能。

参考文献:

1.兰福春.初中数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0(1).

初一数学试题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题氛围;问题情景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有了思考的方向,进而才能产生探索钻研的动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此,培养小学生善于思考、提出问题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创新课题氛围,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课堂氛围往往比较压抑,学生往往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害怕回答问题,更不用谈学生主动思考且提出问题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不再害怕。所以,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出和谐、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比如当学生要向老师提问时,老师要用鼓励的眼光鼓励学生说出来,当学生提问时,老师要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引导者、合作者的观念。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才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对提问产生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也很旺盛,所以在设置课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使得学生自发地想追问“为什么”。问题情景的设置是要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学生的大脑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很多问题,这时学生就会伴随着对问题的探索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提供机会,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在学生思考提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比如,在教学的重难点问题上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矛盾冲突,进而通过讨论来总结出数学规律;还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比如通过学校开展运动会,学生观察跑400米和跑800米的运动员不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等等。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能够有利于学生养成随时思考的习惯;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实现手脑并用,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教师进行稍加点拨,学生就可以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持之以恒,就能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数学思维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课外的开发性题型,这样能够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开放学生的思路,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设置稍微难点的题型,需要学生通过努力思考来获得答案,这样对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观念,创设新的情景,创设出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挖掘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使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而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初一数学试题范文5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能给学生提供实物图像、运动过程,并且利用放大、重复和定格特技手段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直观,成功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譬如,我在执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先让学生通过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新知识,接着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测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鼠标移动三角形的顶点可以随意改变三角形的大小,结果学生惊奇的发现:无论如何变化,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这大大加深了学生继续探究其奥秘的欲望.再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多幅对称现象与不对称的图形,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下进行比较,初步感知现实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从轴对称图形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兴趣与日俱增.

二、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传统的初中几何教学途径是一个相对静止的过程,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诸如借助《几何画板》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让直线转动起来,产生与已知圆的相交、相离、相切等动态的位置关系,在显示圆的半径(R)前提下,并动态化的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从而不仅使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了如指掌,而且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也推出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相离R

三、化无为有,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传统的数学片面注重逻辑思维训练,但缺乏栩栩如生的图形支持,学生一般只靠死记来掌握新知识.诸如几何知识中的有关“点的轨迹”,学生只是理解“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缺乏对“轨迹”的想象力.现在我们运用《几何画板》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画板显示的“点”化无形为有形,另外还能够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化的图形是十分清晰、完整的,教学效果显著.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其中不少问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有的是纯理论的,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合适相比对的东西.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突破高难度问题,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诸如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抛出的物体的轨迹不一定是数学概念中的抛物线,假如采用传统的方法展示抛物线的形成的过程,那学生往往一知半解.现在我们通过制作Flash、几何画板或Authorware等制作软件,就可以利用其函数功能,比较有效达成各种函数的图象演示目标.

四、化虚为实,优化课堂直观效应

初中数学的概念是抽象的,学生一般难以深刻领悟其要领,甚至是囫囵吞枣式的掌握有关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诸如“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而理解这个概念关键就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我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特性教学,首先在屏幕上分别显示解析式y=x+1,天气昼夜变化图象,以动画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二期蓄水时的剪辑片段,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这样,在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函数概念学习感到务必自豪与快乐.

五、化繁为简,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

初一数学试题范文6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C.0和正整数是自然数 ; D.有理数又可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

2、在有理数中,绝 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

A.1个  B.2个  C. 3个   D. 无穷多个

3、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   D.

4、如果a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和-(-a)互为相反数 (B)+a和-a一定不相等

(C)-a一定是负数  (D)-(+a)和+(-a)一定相等

5、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

6、如图所示,点M表示的数是( )

A. 2.5 B. C. D. 2.5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是非负数; B. 0是最小的正整数;

C. 0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D. 0的绝对值等于本身。

8、关于相反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数之和为0,则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B.在数轴上的原点两边,如果两数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这两个数互为相 反数

C.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一定互为相反数

D.零的相反数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