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离别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离别的诗句

离别的诗句范文1

关键词:计量史学 江苏卷 史法 例举 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39-03

2007新课改后的高考《考试大纲》提出:“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目标要求作出了全新表述和阐释,由关注知识积累转向关注学习能力,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为体现这一转变趋势,近年江苏高考试题的命制越来越借助史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方法为工具,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史学素养,其中计量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和体现尤为突出。下面,笔者就计量史学的基本内涵及在近年江苏高考中的体现,以及就此类题目的解题策略做一定介绍、梳理和探究。

1 计量史学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计量史学(Quantitative Method of History)又称历史计量分析方法或历史定量分析方法。是指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各种数据关系,揭示和认识历史的一种方法。[1]

计量史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突破了过去传统史学中以个体和事件为中心的政治史,为当前以群体和过程为主体的整体史研究提供了利器。计量史学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对象由个体至群体;二是用数据说话,更精准科学;三是用数学表达,语言更精炼;四是由定量到定性的结合更精当。计量史学有着如此多的特点,其优势不言自明,它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使原来不够确定的历史问题得到可靠的数据的证明,能够揭示历史发展的特征动因和发展趋势,使历史研究向科学化精确化发展,扩大了新的研究领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法。因而今天,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在经济史领域,在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包括人口史、家庭史、妇女史)、心态史等领域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成为其研究的重要范式和工具。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曾经说过“就方法论而言,当代史学的突出特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所谓的‘计量革命’”。[2]

2 计量史学在近几年江苏高考中的应用和特点

笔者对2008年以来的江苏高考中体现计量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考题作了如下不完全统计:2009年底12题;2010年第11题、第12题、第16题;2011年第2题、第16题、第23题(主观题);2012年第14题、第23题(主观题);2013年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2题、第13题、第23题(主观题);2014年第15题;2015年第8题、第18题,2016年的第9题、第17题。

综合统计分析,该类考题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高考试题中分布日益广泛。自新高考以来,除了2008年高考试卷中没有体现,其余年份的高考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尤其是2011年,2013年该类试题分值均超过10分以上,2013年达到20分之多。从题型分布看,不仅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如2011的第23题,2012年的第23题,2013年的第23题。

第二,数据研究手段和方法各异,试题形式多样化。以上的试题主要通过各类统计数据资料,以数字关系作为论证历史问题的确切根据。简单的初级数量统计还占着相当的比重,将数据制成各种数据表格、数字条形图、柱形图、饼型图,折线图等进行初级统计比较。但一些更为专业的手段如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时间序列等较高级的数量分析手段也悄然渗入历史高考命题的领域。

第三,试题涉及的内容范围日益扩展。虽然必修二经济史和社会史依然是涉及此类试题的核心领域,经济史的相关历史文献包含了大量数据和统计信息,如赋税、物价、产量的数据等经济资料,计量史学可使用数据统计方法合理处理和利用以往传统史学无法处理的这些大量史料。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历史学科的其他领域,如政治史、文化史、军事史、环境史等诸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如2010年的第10题,2011年的第2题,2013年江苏卷的第13题。

从以上统计和分析可看出,计量史学研究方法在高考中的考查呈现出数量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的趋势。

3 例举几类典型计量史学类高考试题与解题策略探究

3.1 典型例题解析

3.1.1 柱状图

柱状图是一种以长方形的长度为变量的表达图形的统计报告图,易于比较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别。在明确比较内容之后,注意高峰值的背景原因。

例一,(2013年江苏高考第12题)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解题指导】此类题是计量史学在历史高考中的典型运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解读好数据图的有效信息,这道题在数据处理上比较简单清晰,柱状图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在“甲线段”相应时间内数据的上升趋势,再根据题意“经济理论”作出判断是C。

3.1.2 折线图

折线图可以显示随时间(根据常用比例设置)而变化的连续数据,适用于显示在相同时间间隔下数据的变化趋势。

例二,(江苏卷2015第18题)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 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 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 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 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解题指导】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历史事物的数据特征(静态特征、动态特征)、数据关系(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联系性、相关性)、数据成因(形成数据特点、数据关系的成因)可以显示随时间(根据常用比例设置)而变化的连续数据,因此非常适用于显示在相等时间间隔下数据的趋势,或上升,或下降,或曲折发展。因此一定要仔细观察图表曲线的走向,然后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观察图,1921~1930年预算结余时期,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而这一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逐步走向尖锐时期,A项错误。1930~1932年是胡佛当政时期,他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项错误。根据图片信息观察,1933到1934年预算比重呈增长趋势,1934年到1935年财政预算有所下降,故C项错误。预算比重的下降是经济形势好转的表现,D项表述正确,符合题目要求。

3.1.3 饼状图

饼状图可以显示一个数据系列中各项的大小与各项总和的比例。

例三,(2013年江苏卷第13题)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 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解题指导】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观察饼图中的数据点显示为整个饼图的百分比,单个饼图注意比例大小之间的差别,多个饼图注意各比例之间的变化。观察图片可知当时雅典人口约有40万,享有民主的自由民只有16.8万,故A项中“超半数”的说法与其不符。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的民主是本城邦男性公民的民主,故排除C、D两项;本题答案是B。

3.1.4 表格类

表格类题目信息量大,对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例四,(2015年江苏高考第8题)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 )

A. 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 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 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 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

【解题指导】在解答这类题目时,第一步,要仔细读表格,看标题,确定答题方向;看表格关键数字信息,注意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第二步,要高度关注提示语,表格类题目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第三步,捕捉表格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第四步,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数据、综合判断得出结论。从本题表格数据看,火柴进口量逐渐递减,但无论是新厂数还是投资额,都呈波状,B项错误。反对“二十一条”兴起于1915年,D项错误。从图片数字看,近代中国火柴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体现了近代中国民族的某些特征,C项表述正确,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项。

3.2 解题策略探究

综合以上几种类型的题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不管哪一类型的数据图,它都是用数据说话、用数学表达、定量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从构成看通常都由“标题”、“图表”、“注”三部分组成。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基本对策:

第一,指导学生阅读数据表的标题,明确考查内容方向。标题是整个试题的灵魂,数据图表都是围绕它呈现的。它一般包含着时间、空间、人物等重大破题信息,会反映出该图表的考查要求,因此关注好标题就可以明确考查方向。同时还要注意数据图表的“注”,重视数据图表的来源,这有时会直接影响对数据的客观分析。

第二,引导学生把握时间信息,确定考查历史阶段。每一张数据图几乎都隐含着重要的时间信息,因此观察数据图首先要确定该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时间,据此把握相应历史阶段特征。要注意的是,历史时间包含显性时间和隐性时间,隐性时间需要借助试题中的相关文字信息获取。明确时间后可据此确定在时代特征、发展趋势、历史潮流、主要矛盾相关历史信息等。

第三,引导学生学会读取和观察数据变化,挖掘关键有效信息。不可忽视的是,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中的数量、数量关系和数量结构具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因此,观察显性数据和提取隐性数据是关键的一步。[1]首先观察数据图表的具体内容,它有几个项目组成;其次准确把握数据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学会横看和纵看比较数据。柱状图要注意相互间数据的高低变化;曲线图要注意与时间联系反映的高低起伏;饼状图要注意各项数据的比例关系;表格图要注意横纵栏的数据大小变化;再次根据数据提取首、尾、最高、最低等数据,合并同类项,看数据升降、最高点、最低点、变化趋势等信息。最后要注意切记只看图表的个别数字或具体情况,或者只关注微观具体数据而忽视对数据规律性信息和数据整体变化趋势的宏观把握。

第四,引导学生把数字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计量史学,就是通过运用各种比较成熟的数学手段,来研究历史社会中的数量及数量关系,试图从数量的角度来揭示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深层次本质。[1]因此从数据统计图中全面有效的提取数据信息后,注意将其译成文字信息和历史知识,要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即把感性直观表象转化为理性的思维概括;要变静态观察为动态分析,并从各种数据的动态变化中探寻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东西,即抓住历史深层次本质问题。

以上是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三备考实践中的一点探索和感悟,只是管中窥豹,但希望能对广大同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离别的诗句范文2

中毒后用嘴吸毒

专家反对:可引起口部感染

【剧情回放一】

电视剧《宫锁珠帘》中雍正被叛军首领射中一箭,摔到地上。怜儿见皇上受伤,亲口用嘴吸吮出毒血,然后带着皇上来到边陲小镇休息疗伤。

类似情节还出现在一些电视剧中,如被蛇咬伤后用嘴吸毒血等等。

【专家点评】

烟台毓璜顶医院急诊科主任刘岗介绍,其实用嘴吸毒血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这样做可引起口腔感染。现代生活中,可以用小针管(或吸奶器)往外抽。

刘岗说,一旦被蛇咬伤或者被带有毒药的刀划伤,应该这样做:首先,在伤口的上端,用绳或者皮带捆扎住,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减少毒液吸收,防止毒素扩散。不过要注意,每隔半个小时左右,需要将捆扎处松一松(约一二分钟即可),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如果现场有刀子的话,可以用小刀把伤口切开,把毒血挤一挤,并用大量的清水来清洗伤口。

同时,必须紧急到就近的医院进行后期处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被蛇咬伤了,不要跑(以防毒液快速向全身扩散),可以快走。但如果现场有其他人,可以让他背着伤者或者采取其他方式移动伤者。刘岗提醒说,如果被毒蛇咬伤最好在6小时之内处理,如果超过了6个小时还没有处理可能会引发其他病变。

割手滴血救命解渴

专家声音:越喝越渴加重脱水

【剧情回放二】

在电视剧《万凰之王》中,皇上因戒除毒瘾到避暑山庄疗养,一些谋反大臣趁机将皇上软禁,不给进食。小太监割破自己的手,用血来给昏迷中的皇上续命。

《宫锁珠帘》中,怜儿和皇上坠入火场中的枯井,当时误把皇上当成小正子的怜儿口渴难耐,皇上割破手指为其解渴。

【专家点评】

在遇到生命危险或生命垂危时,身体会出现脱水的情况,喝一点点血不但不能解渴,还会使脱水情况加重。此外,伤口的卫生程度也很难保证。

对于有读者提及的,经常见一些剧情中,杀马取血饮,对此,刘岗说,直接取动物血喝都不好,马血也是。马血里含有好多血浆蛋白,喝了以后对人身体不好。

麝香红花导致不育

中医声音:天然麝香非常少见

【剧情回放三】

电视剧《后宫甄传》中,甄初次怀孕时被猫抓伤,安陵容送了她一盒掺有麝香的舒痕胶,用了一段时间后,甄在怀孕5个月时流产。端妃被华妃强灌了一碗红花,结果终身不育。

【专家点评】

离别的诗句范文3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我早就读过的名著,虽然久未翻起,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却早已深深印入脑海,有足智多谋的吴用、命途多舛的林冲、义勇双全的武松、憨直鲁莽的李逵,还有哭功可和三国刘皇叔一拼、人见人拜的宋公明。如今人过而立,再读一遍这本小说,不再为惊险的故事情节而惊叹,不在为书中好汉的挥斥呐喊而热血沸腾,却有一种命运无奈、造化弄人的伤感。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书中好汉由少而多,相聚一堂,成就了江湖人的桃源,成就了一番家国事业,却终究难免生死飘零,各自东西,怎不令人哀叹。

小说中英雄人物各有故事,又各有关联,往往由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比如由史进引出鲁智深,由鲁智深引出林冲,由林冲引出杨志,由杨志引出智取生辰纲众人,继而宋江出场,最终溪流汇海,齐聚梁山。这种故事模式在明清的章回体小说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乃至后来的民国小说和现代的武侠小说都可见其踪迹,可见其叙事抒情的作用。初见时肝胆相照,然而各奔东西,历经磨难,再见故友,当时一定会胸中不平之气尽去,只有相逢的喜悦和庆幸。所以离别并不可怕,因为离别让人思念,而孤独却能够让人成长,每个人都是带着孤独的伤感和满腔的豪情踏上自己的道路的,有人功成名就,有人似乎一无所有,但却更能看透世事,寻找到自己的原则或信仰,成为更加坚强成熟的个体;从离别到相聚往往伴随共同患难,能收获真正的友情,所以在《水浒传》里,鲁智深和林冲、武松和张青孙二娘夫妇的感情尤为真挚,更胜其他兄弟。

离别的诗句范文4

同源异流的秦腔与京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川地貌不同,则风物人情迥异。大抵北人豪放而南人精细。秦腔与京剧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跟它们内在的文化蕴涵有着深刻的关系。秦腔更多的是一种大喜大悲,痛快淋漓的悲剧精神,一种求“过”的思想;而京剧虽是建立在昆弋秦徽汉诸剧的基础上,却被封为清政府的“内廷供奉”,所以它是《雅》是《颂》,是贵人们雅化后的东西。

看上去,秦腔与京剧是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包括程砚秋先生在内的很多研究声腔艺术的权威人士,却提出了秦腔与京剧同源异流的观点。在我看来,在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的潮流中,这种对秦腔和京剧源流的追溯和对它们艺术特色的比较,是尤其有意义的。

一、秦腔与京剧的历史源流

秦腔产自大西北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莽莽苍苍,东有黄河之九曲回肠,西岳华山雄奇峻险。“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竞风流”,一部漫漫中华文明史,大半都发生在这块土地上。史书里边记载关中“民质直而尚义”,“长安险绝之士,民多刚强”“大抵夸尚气势,多游侠轻薄之风,甚者好斗轻死”“关陕之地,风气刚劲,俗尚武节”。孕育于这样一种环境里的秦腔,自然是高亢激越,粗犷豪壮的,而且善演历史剧。

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秦腔资料是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传奇剧本《钵中莲》,里边已经出现[西秦腔二犯]的曲子,曲词结构为七言句式,上下对句,已经合乎后世的板式变化规范。到了清代,秦腔见于文献资料的情况就多了起来,如李调元《剧话》:“俗传钱氏缀白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称为‘梆子腔’,蜀谓之‘乱弹’。”由此可见,秦腔至少在明代已经比较成熟了,到了清代便昌盛起来。

京剧的历史就短得多。乾隆十五年,借弘历帝庆寿之机,江南的地方戏徽班进京。到嘉庆、道光年间,徽班已控制了北京的舞台,致使先前红火异常的秦腔也衰落了下来,许多秦腔演员因之失业。而徽班乃聘其入班,就形成了“徽秦合流”,从而奠定了京剧形成的基础。

而京剧的真正成形则要等到另一家“弟兄”的入伙才告完成,那就是汉调。它是流行于湖北汉水一带的地方戏种,吸收了来自安徽的二簧和来自陕西的秦腔(在汉调中演变为“西皮”)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安徽、湖北地方相邻,在入京之前即已有频繁往来,因此近似之处颇多。

离别的诗句范文5

Abstract: Objective: In this paper, we have done mahalanobis discriminant analysis to EEG data of experiment objects which are recorded impersonally, come up with a relatively accurate method used in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decisions. The present study is the groundwork analysis for other analysis in EEG study. 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ength of α wave, the head electrod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species. In use of part of 21 electrodes EEG data of 63 people, we have done Mahalanobis discriminant analysis to EEG data of six objects. EEG data processing and statistic analysis adopted independently designed EEG analysis toolbox and the program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In use of part of EEG data of 63 people, we have done Mahalanobis discriminant analysis, the electrod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rates is 84.4%. Conclusions: Mahalanobis discriminant has higher prediction accuracy, EEG features (mainly α wave) extract more accurate. Mahalanobis discriminant would be better applied to the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decisions of EEG data.

关键词: 脑电图;马氏距离判别分析;α节律

Key words: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Mahalanobis discriminant analysis;α rhythm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2-0240-03

0 引言

日常脑波检查的目的是评价脑波是否正常,协助诊断脑部病变,也称脑波判读。传统的脑波判读是由脑电专家通过阅读记录纸上的多导脑电图实现的,即用目测标注的方法来理解和评价脑电图。这种建立在专家经验基础上的方法的实质是专家利用经验去除信号的干扰和伪差,根据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等信息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用公认的经验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描述,实现对脑电的分析和评价。

到目前为止,这个方法仍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目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捕捉病理波形,甚至确定脑病灶位置。但由于脑电强烈的非平稳、非线性特性,加上目测法对脑电分析人员知识水平、经验的极大依赖,实现脑电研究的突破必须寻找新的方法。

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法引入脑电图的研究,将对脑电信号特征信息的提取和分类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辅助脑电图的检查和定量分析,为脑电图的检验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8名男性和35名女性,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6.7岁。所有受试者均身体健康,无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史和精神病药物服用史,属于从正常人群中所取的个体。

1.2 建立数学模型脑电数据的选取

脑电图的实验记录的采样频率是100Hz,按国际10-20系统的导联位置,记录了21个电极的数据:C3、CZ、C4、FP1、FPZ、FP2、F7、F8、FZ、F3、F4、O1、OZ、O2、P3、PZ、P4、T5、T6、T3、T4。每次获取一个block(表示一个小的时间段)的脑电数据,每个block的采样点数是512个,记录时间为5.12秒。

正常人脑电图主要表现为α节律,α波在后头部优势出现,由后向前逐渐减弱。根据头部各部位波α的强弱不同将21导电极分为四类,即前头部电极、侧头部电极、中央区电极、后头部电极。

具体的分类情况如下:

①第一类:

中央区电极(C3、CZ、C4)。

②第二类:

前头部电极(FZ、F3、F4、FP1、FPZ、FP2、F7、F8)。

③第三类:

后头部电极(P3、PZ、P4、O1、OZ、O2、T5、T6)。

④第四类:

侧头部电极(T3、T4)。

1.3 脑电图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为了便于对脑电图原始数据的分析,用MATLAB程序设计语言设计了脑电图专用工具箱:EEG Toolbox,对原始数据导入后存储为矩阵,行表示实验记录的时间点(即采样点),列表示电极。分析前导入每例受试者的全部数据并显示出直观的脑电图,每一页显示一个block脑电图数据。

按照上面介绍的电极的分类方法,4总体马氏距离判别把样本数据分为4类,首先按照分类将建立数学模型的21电极脑电图数据放入■■(i=1,2,…4),4个矩阵中。将当前block的脑电数据放入矩阵X中,X为512×21矩阵。用马氏距离判别法预测电极分类结果,并将结果放入向量中显示出来。

马氏距离法分类判别时,以待识别脑电数据距各总体中心的距离长短作为判别依据,将待判数据归到距离最近的那一类。本研究所采用的马氏距离分析程序基于多导脑电图数据设计。

首先建立数学模型也就是判别函数,然后再根据其判别规则预测脑电数据的类别。马氏距离判别法可以通过下面的数学公式解释:

公式(1)是马氏距离判别函数,4总体马氏距离判别建立4个判别函数。将一个未知分类的脑电数据X代入4个马氏距离判别函数中,取得最小的马氏距离,并将它判别到其对应的总体。

利用建立的马氏距离判别函数,可以对每个block的脑电数据预测分类,并将预测分类结果和实际分类直观地显示在马氏距离判别预测结果图中。

2 马氏距离判别脑电图数据分析结果

马氏距离判别分析程序可以对不同受试者所有block的脑电图数据预测分类。因为篇幅有限,具体给出三名受试者共6个block脑电数据的预测结果,每名受试者只展示两个block的分类结果用以说明整体,其它block内的预测分类结果和这里的相似。对其中一名受试者预测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为了便于描述,我们将6名受试者编号:1、2、3、4、5、6。首先对受试者1第12个block脑电图数据(如图1所示)进行马氏距离判别分析。

对6名受试者进行马氏距离判别分析,只从每名受试者中随机抽取10个block的脑电数据预测分类,平均准确率为84.4%(如表1)。总体来看,马氏距离判别预测效果较好,脑电特征(主要为α波)提取较为准确。预测结果能反映出α波在头部各部位强弱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α波的出现率或量,即是在一定时间的脑电图记录里含有的α波到何种程度,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人α波几乎连续出现,有的人α波时有时无,以及其它频段波的出现都对预测结果造成影响。调幅现象和左右差的存在,也会造成误判的发生。

3 马氏距离判别脑电图数据的结果讨论

传统的脑波判读是由脑电专家通过阅读记录纸上的多导脑电图实现的,即用目测标注的方法来理解和评价脑电图。这种建立在专家经验基础上的方法的实质是专家利用经验去除信号的干扰和伪差,根据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等信息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用公认的经验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描述,实现对脑电的分析和评价。到目前为止,这个方法仍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目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捕捉病理波形,甚至确定脑病灶位置。但由于脑电强烈的非平稳、非线性特性,加上目测法对脑电分析人员知识水平、经验的极大依赖,实现脑电研究的突破必须寻找新的方法。

由于欧氏距离过于简单,而绝对距离和切比雪夫距离等又不能完整地表达多维数据在高维空间的特征差异,因此在实验中通常采用马氏距离判别法分析脑电图数据。根据波在各部位的强弱不同将21导电极分为四类,利用21个脑电极数据建立马氏距离判别数学模型,对6名正常受试者的脑电图数据进行马氏距离判别分析,预测分类平均准确率为84.4%。总体来看,马氏距离判别预测效果较好,脑电特征(主要为波)提取较为准确,预测结果能反映出波在头部各部位强弱差异。试验表明马氏距离判别法可以较好地提取正常人的脑电特征,并应用于脑电数据的分类决策中。

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法引入脑电图的研究,将对脑电信号特征信息的提取和分类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辅助脑电图的检查和定量分析,为脑电图的检验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兆源,周龙旗.脑电信号的分析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5,8(1):41-43.

[2]吴晓彬,邱天爽.基于时频分析的EEG信号分析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4(06).

[3] 唐守正.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124-136.

[4]John Trinder, John A.van Beveren, Philip Smith, etal. Correlation between ventilation and EEG arousal during sleep onset in young subjects [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1997,83:2005-2011.

离别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多物理因素

1.引言

聚偏氟乙烯薄膜(PVDF)是半晶质有机聚合体,此聚合体由重复的CF2-CF2长链分子组成,经过一定化学工艺处理使得PVDF薄膜具有压电性、热释电性。PVDF可输出较大的电压值,薄膜质量轻、韧揉、变形强度高、频率响应很宽。应用PVDF制作的传感器种类甚多,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能制成多功能传感元件。PVDF压电薄膜优越的传感性能引起了用其作为力学量传感的研究热点,如用于结构健康监测智能结构与系统、各种力学传感器。在应用过程中,PVDF作为传感器几乎都是应用于单物理因素作用。而在本文中进行了PVDF压电薄膜在温度、风速、沙尘、水、噪音等五种物理因素下的信号变化研究,期望能将PVDF压电薄膜推广到多物理因素传感。

2.多物理因素测试

由于环境中的因素很多,不可能消除背景因素对信号的影响,因此此次实验都是基于背景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对波形的分析处理后,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如图1所示,搭建信号测试系统,压电薄膜中的信号输入到数字示波器中分析,档位设置中噪音抑制打开,Auto档位打开。测试中所用的PVDF压电薄膜尺寸为40mm×40mm,实验环境为20℃、环境噪音20dB、无风、封闭。以下给出PVDF压电薄膜在不同因素下的信号反应。

图1 多物理因素测试示意图

2.1 温度

将PVDF压电薄膜置于太阳能灯前。实验测试范围25℃~60℃(当温度超过80℃,压电薄膜就会到达它的居里温度,使它内部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压电性的改变或消失),每隔5℃记录二十组数据。根据多组数据显示,在大约前2~4s内,波形电压值一直增加,接着处于平稳状态,频率值接近0Hz,其电压变化数值与温度成正比。下面给出温度为30℃、40℃、50℃、60℃下的实验数据统计,见表1。

表1

2.2 风速

用风扇模拟自然条件下的风。测试了风速为0.5m/s~8m/s十六组强度风速下的信号变化,每种因素下测试20组数据,每组数据间间隔2分钟。根据大量数据显示,频率范围大约在0.3Hz~66.17Hz。下面给出风速在约1m/s、约3m/s、约5m/s、约7m/s下的实验数据,见表2。

表2

2.3 沙尘

用直径小于0.25mm的细沙和粉沙,使其具有2m/s的速度,用带筛孔的容器内装有沙尘吹打在PVDF压电薄膜上。实验过程中测试了10mg/m3~500mg/m3含尘量下的沙尘,每隔10mg/m3记录十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显示:当浓度出现量级的改变时,PVDF的波形变化更加明显。以下为50mg/m3、200mg/m3、500mg/m3 的数据,见表3。

表3

2.4 雨滴

用带筛孔的容器内装有水模拟下雨。控制雨滴打在PVDF薄膜上的速度为2m/s,使其打在PVDF压电薄膜上。分别测量雨流量0mm~50mm共10种因素强度,每种因素强度下测试20组数据,每组数据间间隔2分钟。以下为雨流量为5mm、10mm、20mm、50mm下的实验数据,见表4。

表4

表5

2.5 噪音

用频率发生器软件产生产生不同频率和分贝,由外置音响产生,分贝计软件粗略检测分贝大小。根据环境噪音标准查询,实验过程测试了10Hz~30000Hz的频率和不同分贝条件下的变化,大量数据结果显示,对于频率在约1.1×103Hz以上和约75Hz以下时,PVDF反应不大。下面给出1×102~1×103Hz下85dB、87dB、89dB、90dB、91dB、92dB影响下的波形反应(由于不同频率同一分贝下PVDF信号的频率和电压值也是不同的),表5。

3.分析

图2是数字示波器截取的各物理因素典型波形图。从图波形的差别看,理论上各物理因素是可以有PVDF压电膜区分的。风速波形与沙尘的波形较为接近,可引入环境差别传感加以区分。根据上面测试的数据绘制成的信号频率交叠图图3。在测试过程中,都是模拟实际生活中因素的强度进行测试的。根据结果显示,在判断这些因素时,可以将非交叠部分作为此种因素的识别调节条件。

图2 各物理因素典型波形图

图3 各因素信号频率交叠图

首先,温度因素的频率远低于其它因素,随温度增加传感电压确与其它因素相当,因此,如果仅传感电压增加而其频率在零处并无太大变化,即可判断仅温度单一物理因素作用。当雨滴雨流量超过50mm时,也能明显地粗略的识别。

在工程实践中,如果考虑将各各物理因素的强度进行一个阈值划分,比如有害和无害、或有益和无益,那么温度以外的其它四个因素依然可以区分。比如在智能家居中,环境风速大于5m/s(阈值)被认为有害,从图3看出,这时风速因素的频率与噪音频率段没有交叠,也因此很容易将风速区分出来。而当噪音超过90dB被认为有害,即使频率处于风速与噪音频率的交叠段,但由于噪音因素作用下的电压最大值远大于风速,因此也能区分出噪音。

在处理噪音、风速、沙尘条件,噪音、风速、沙尘之下的信号频率不是太悬殊,可引入环境差别传感加以区分。采用两片PVDF薄膜,一片在上面,能够接收到沙尘、雨滴因素的影响,一片置于下面,不受沙尘、雨滴的影响,两片PVDF薄膜除了沙尘、水滴的因素有差异,其他因素均相同。将其信号进行对比,相同即是噪音、风,不同则是沙尘。

4.结论

设置一系列的实验,测试在5种物理因素不同强度作用下PVDF压电薄膜信号的电压和频率,发现PVDF压电薄膜对这五种作用因素均有明显的反应。实验验证,PVDF压电薄膜信号是可以通过频率的差异、电压值的不同和环境差异处理方式(两片PVDF放置不同位置,同时对比两种信号的差异)分辨出来的。PVDF压电薄膜在单传感器多因素传感的工程实践中具有潜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曾辉,余尚江.温度对聚偏乙烯压电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J].传感器技术,2004,23(6):46-48.

[2]程⒒.PVDF压电传感器温度特性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7(3):67-72.

[3]具典淑,周智,欧进萍.PVDF压电薄膜的应变传感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04,35(4):450-456.

上一篇说屏

下一篇饮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