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电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制动电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制动电阻

制动电阻范文1

关键词:双司机室;HXN5型内燃机车;电阻制动;故障处理

概述

双司机室HXN5内燃机车是在HXN5型内燃机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的车型,将原有的单司机室改为双司机室,更便于司机的操作和t望。该机车依然延续了原车型大功率重载模式,轴重25吨,适合我国铁路运行状况。机车电阻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机车的安全行驶,其重要性不可忽略。因此,电阻制动性能的测试及故障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1.双司机HXN5型内燃机车电阻制动原理及特性

1.1原理

内燃机车在制动过程中,将原来的驱动轮对的牵引电动机转变为发电机,利用列车的惯性由轮对带动电动机转子旋转而发电,从而产生反转力矩,消耗列车的动能,从而达到产生制动作用的目的。而电机发出的电流通过专门设置的电阻带将能量消耗掉,而电阻带上产生的热量则是由通风机消散到大气中。

简要地说,转子磁场比定子磁场旋转得快,定子上将感应出高于逆变器提供的电压,该电压通过逆变器内部的整流二极管转变为直流电压。这一较高电压逆变器为逆变器内的电子开关器产生偏差,使逆变器关断。这一电压同时也加在直流母线上,亦加在了电阻制动电阻栅上。根据公式:P=E2/R,其中E是逆变器二极管整流电压,而R是制动栅电阻,由列车运动产生的电功率消耗在制动电阻栅上。计算机系统重新计算供给每台牵引电机的频率及电压以便对每个转子施加正确的减速度和转矩,司机可以操作电阻制动手柄的位置来得到所需的电阻制动:制动设定值越高,制动力越大。

1.2 特性

由于双司机室HXN5型内燃机车采用交流电传动装置,其电阻制动原理和特性均与既有交直流电传动内燃机车不同。交直流电传动内燃机车电阻制动特性及其工作范围,受到六方面的限制:牵引电动机最大励磁电流、最小励磁电流、最大制动电流、牵引电动机换向火花、机车最高速度和机车粘着重量。其制动力曲线,在高速区可以接近恒功率曲线;在低速区则只能有1~4个点达到最大制动力,而且机车速度降低到停车,制动力也随之降低到零。交流电传动内燃机车在电阻制动工况,交流牵引电动机在超同步区域内(第二象限)作为交流发电机工作,向直流中间环节供电,提供制动能量。制动电能一部分用于制动电阻通风机电动机供电(50kW),一部分通过制动电阻转化为热量散逸。此时,变流器作为整流器工作,并使电阻制动力实现无级调节。有的交流电传动内燃机车,低速时电阻制动力只能保持到5~10km/h。HXN5型机车的电阻制动性能,则既不受励磁电流的限制,也不受电动机换向的限制,而且低速时的制动力保持352kN的恒定值,并可一直制动机车直至停车。

2.电阻制动故障处理

电阻制动故障处理必须从电阻制动原理上的基础着手,对其控制原理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双司机室HXN5机车在试验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比较复杂的故障,通过原理分析及故障排查,最终解决了故障。下面就电阻制动故障举两个实例,来进一步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故障的处理方法。

2.1 故障现象:双司机室HXN5机车Ⅱ机电阻制动8档失效

故障原因:由于双司机室HNX5机车是由HXN5型内燃机车改进型,将原有的单司机室的副台移到双司机室的Ⅱ机室,因此原来的副台的电气控制线路加长,线电阻增加。而微机识别电阻制动的档位信号,是通过比较滑动电阻盘每个阶段的电压差来判断当前档位,每个档位对应一个压差范围,由于线电阻的增加导致电阻制动8档时压差超出了微机检测的压差范围的下限。因此微机无法识别8档位,无法做出响应,也就无法输出当前扭矩给定值,从而使得电阻制动8档失效。

处理方法:知道了故障原因,便可以针对故障原因进行处理。线电阻的增加由于车型的限制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降低电阻端部的初始电压将8档位时的压差变化控制在微机检测的范围内。在电路设计中,有很多降压的方法,如串电阻降压、电容降压、二极管降压等。由于串电阻降压时存在较高的发热现象,不适合应用于控制回路中。而电容降压又收到负载电流的压制,想用电容降压就必须增加负载,该方法较复杂。所以,利用二极管正向导通0.7V的降压特点来实现该回路的降压要求,具有即简便又安全的优点,不存在发热的隐患。通过实际的试验验证,该方法满足设计要求,Ⅱ机实施电阻制动8档正常,有效的解决了II机8档失效的故障。

2.2 故障现象:实施电阻制动时,从1档位到8档位,各档位之间频繁跳动,而电阻制动功率波动。

故障原因:微机检测各阶段压差异常,经检查司控器电阻盘正常,控制回路线路正常,后检查发现重联电阻R24开路,由于该电阻开路导致回路无法形成压差,微机无法识别,因此在实施电阻制动时,档位手柄从1档到8档地过程中,档位之间频繁跳动,微机扭矩输出信号紊乱,导致功率波动。

处理方法:如该机车是已在段运行机车,考虑到机车运行率,要求快速处理故障,可采用更换备用电阻的方式解决该故障。对于新造机车而言,发生配件质量问题,需重新更换TRP重联电阻集成板。更换后故障消除。

制动电阻范文2

【关键词】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组热管理;温度控制

电池在汽车构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汽车电力系统的电力来源。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中,电池组不仅给车灯,仪表盘,空调等用电器提供能量来源,在必要的时候,还为汽车提供动力源。所以电池组性能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好与坏。但目前,人们常常忽略由于温度极端化给电池组带来的损害,造成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组充放电效率下降,从而影响了整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因此,找到合适的电池热管理方法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影响着汽车技术的进步。

1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组发展现状

现如今,无论是混合动力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在充电、高速长时间行驶或者爬坡的时候,动力电池产生的热量对汽车的损害不言而喻。在寒冷的冬季,由于温度过低,必然影响动力电池中的电荷运动,使电池充放电受阻,大大削弱了电池的工作效率,因此低温工作状态降低了汽车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影响了混合动力汽车性能。

动力电池系统热量主要是电池工作过程中的电芯产生,由于汽车结构,电池组摆放位置,电池包材料等原因,热量不能及时消耗。影响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的工作效率原因会有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池包中的热量过多累积,便会造成电池组各处温度不均。因此电池组充放电循环效率降低,进而影响电池的功率和能量发挥,更甚者还会导致热失控。影响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低温环境下,电池电解液导电率会因此而降低,影响放电效率。充电时,电极表面固体电解质的相界膜增厚,电阻增加,影响充电效率。要想保持电池组发挥最佳性能,就就必须对电池进行热管理,控制电池包温度在可控范围内,由此便可以保持电池动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汽车安全性和续航里程。

简单来讲,电池热管理系统就是在电池温度极端化的时候,对电池组的散热和升温管理。只有不断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有电混合动力汽车才能在科技发展的长河中屹立不倒,保障驾驶员和乘车者的人身安全是关键。

2 油电混和动力汽车电池组的热管理方法

以动力电池降温来说,常用方法有风冷、液冷和利用散热板等材料冷却的方式。每种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只有透彻分析并深入探究后,再优化整合才能寻找更妥善的方法来用于有电混合动力汽车之中。

所谓风冷降温,大都是利用空气流动来带走电池组产生的热量,这种传统的方式简单易行,不需要对汽车结构进行过多的改变,并且对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各种系统之间的配合要求并不高,但电池组温度梯度较大,电池包之间温度差异大,彼此相互影响,不能稳定运行,因此这种方法有待更深一层的探究。然而,电池组一般安装在汽车底盘位置,所处的位置相对比较封闭,空气流动不畅,温度变化范围Q3℃,所以很难起到降温作用。较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都会对电池组温度产生影响,环境温度很大程度决定了电池组的温度,因此风冷降温方式更受环境制约。液冷方式较风冷来说,受环境影响较小,冷却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对于混合动力汽车或者纯电动汽车来说,通过液冷来降低电池组温度是一件有待商讨的事。动力电池电压相对而言比较大,如果用来冷却的液体发生泄露,对于汽车和人的伤害将是致命性的。所以用液冷方式给混合动力电池电池降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利用散热板等材料给电池降温的方法,减小了降温不均和安全问题,但从汽车轻量化考虑,是有一定的不妥之处,而且寻找导热能力好,散热能力强的材料,还存在一定的科学难度。

从动力电池升温方面考虑,以上三种方式只做到了降温,在电池温度过低时,不能起到升温作用。而且就现在汽车的热管理方法来看,没有考虑到电池温度过低时升温的问题,忽略了由于低温给混动和纯电动汽车带来的损害。因此,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热管理方法,综合动力电池散热升温于一体,不仅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事,更是未来混合动力电池和纯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方法的发展方向。

3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电池温度控制方案研究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有多种混合模式,有轻度混合、中度混合和重度混合这三种。轻度混合动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主要由发动机提供能量,支持汽车运行,电池组起辅助作用,只有在汽车启动和发动机动力不足时,电动机才提供动力。中度和重度混合动力汽车将电动机驱动和发动机驱动完美结合。汽车启动时,电池电量处于饱和状态,能独自自主提供动力。从而减少了传统汽油汽车启动时瞬时油耗较大的问题,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危害较小。当电量低于60%时,发动机提供汽车所需动力,蓄电池吸收制动能量,遇到爬坡,低速行驶的时候,两者同时提供动力,减少油耗。无论哪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组都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电池的充电,放电过程中,温度自然会升高,影响放电效率,甚至缩短电池使用寿命。下面以重度混合动力汽车为例,探讨决绝电池组温度极端化的方案。

制动电阻范文3

【关键词】火力发电 火电发电机组 自动控制技术 系统

为确保火电发电机组的自动发电控制功能正常,需要对系统进行有效控制,以取得良好控制效果。所以火电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技术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自动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不仅是上世纪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一种技术,同时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一种高科技技术。如今,技术、生产、军事、生活等领域均离不开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是对控制论的技术应用,通过具备一定控制功能的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某一种任务,确保其按照预想进行,或实现预设的目标。

从控制方式来看,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开环、闭环2种。一是开环控制,它同时也被称作程序控制,依据实现定好的程序依次将信号发出,从而对对象进行控制;二是闭环控制,它同时也被称作负反馈控制,原理类似于人、动物的目的,由传感器、控制装置、执行机构等组成。在实际中,闭环控制包括多种方法,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得到应用,主要有最优控制、专家控制、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等。

火力发电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发电机与电工设备、锅炉及其辅助系统、汽轮机及其辅助系统、附属系统等。火力发电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对火电厂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自动化的调节与控制,从而对各部分工况进行协调,确保整个火电厂的运行安全、经济、合理,同时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火电厂生产效率,一旦遭遇故障能正确而及时地进行处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所以自动控制技术与系统对火电发电机组而言具备重要意义。

2 火电发电机组自动控制技术措施

2.1 火电发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措施

对汽机、锅炉而言,其直接能量平衡控制措施的对应压力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单元制机组的蒸汽压力来发挥良好的维持效果。该协调控制系统是以汽机和锅炉的研究为基础得到的一种系统。其中,汽机侧能的作用是对功率进行调节,锅炉侧能的作用是对压力进行调节,而P0×P1/PT这一能力平衡信号就能把外在能力的需求如实反映出来,而热量信号就可将锅炉里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体现出来,它很难和汽机侧调门的扰动联系在一起。

原因在于:

因此,作为大惯性的、高阶的被控对象,锅炉蒸汽压力在使用这一动态响应发生反应时的速度较慢,主要可选择大滞后动态补偿控制技术来真正实现动态补偿,并不断优化,以不断提高火电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性能。

2.2 大滞后补偿技术

2.2.1 按照被控对象进行状态反应

虽然火电发电机组的被控对象面对很大的滞后性,但只有与相关状态反馈结合在一起,就能使反馈补偿之后的被控对象拥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然而前提条件在于状态反馈需把系统的状态弄清楚,因为在正常使用自动控制系统的过程中,状态变量通常无法通过直接测量得到,需利用状态观测器来有效测量对象的状态参数。在汽机锅炉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环节,最大的难题是对锅炉惯性、时滞等影响的规避,所以单元火电发电机组被控对象状态观测器的作用主要是将锅炉气压被控对象具备的惯性、时滞处理好。

2.2.2 相位补偿网络

虽然在被控对象时间常数被减小的过程中,状态变量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但状态反馈下的补偿却无法降低被控对象的阶次,被控对象得到补偿后仍然是7阶系统,在对高阶对象进行控制的过程中,PID控制器依旧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此时能采取相位补偿网络技术措施,那么其自身的超前性就能满足对被控对象的滞后、惯性进行补偿的目的,使得补偿之后的等效对象能通过相位补偿网络来降低该等效对象的阶次,一般可比之前的阶次低2阶,从而在保证自动控制系统稳定的前提下持续提高运行调节器的速度,以对被调量的变动进行合理控制。这就要求以火电发电机组的被控对象为状态反馈技术来实施相位补偿,从而改善整个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最终持续优化控制效果。

2.2.3 改善计算锅炉预给煤的方式

为成功将锅炉惯性、滞后对火电发电机组的升降负荷产生的影响控制在一个最小的范围里,往往需在锅炉主控回路中添加预给煤运算的一些关联逻辑。在升降负荷的逻辑信号位置,可额外提供加减煤量的指令,但一定时间后信号将自动消失,加减煤量的作用时间、信号幅度等将受到负荷设定值改变产生的影响,主要与幅度、变化速率等因素有关。具体而言,当加减煤量的幅度增大,自动控制系统指令的连续作用时间就会减少,对锅炉的扰动将会增加;当加减煤量的幅度变小,自动控制系统指令的连续作用时间就会增多,对锅炉的扰动就会减少。在研究中,加减煤量的幅度、连续作用的时间等是重要的、关键的参数,需要通过大量调整试验来判断。

2.2.4 锅炉与汽机相互配合

考虑到火电发电的单元机组中锅炉具备较大的惯性与滞后性,汽机具备较快的负荷响应速度,在汽机调功环节应综合考虑压力偏差产生的影响。因此,应在汽机主控回路中输入压力偏差信号,从而判别压力偏差的实际状况,达到对汽机调门动作进行合理控制的目的。如果压力偏差过大,应促使锅炉与汽机相互配合,以维护主汽压力,从而保证火电发电机组的汽机锅炉能合理调整自动控制系统。

3 结语

随着当前自动控制技术水平不断增高,它在火电发电机组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发挥的作用也愈加重要,特别是在火电发电机组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领域,自动控制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火电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技术还需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以促进自动控制系统越来越完善和优化,使自动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金春林,房芳,刘洪博.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及应用[J].吉林电力,2012(05):37-41.

制动电阻范文4

关键词:机组飞车;水电阻;自动投切装置

Abstract: small hydropower is not installed automatic speed regulator stations, when the unit of accident and sudden load rejection, leading to the outlet air generator trip switch, speed. Speed increase speed, speed not only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ulation will be destroyed, but also caused heavy machinery accident.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turbine speed, design a set of 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 to prevent water resistance speed automatic switching device.

Keywords: set runaway; water resistance; automatic switching device

中图分类号:TV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平山县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据有关部门统计可开发量达91700KW,现已开发水电站27座,总装机容量达24835KW。在已开发的水电站中,有15座水电站因为历史原因建设期间没有安装自动调速器,这些水电站在运行中若机组出现事故,如发电机产生过电流;机组突然甩负荷引起过电压,而使自动空气开关跳闸后,机组转速会讯速升高引起飞车,由于不能实现自动关机,只有靠值班员手动关机,根据经验手动关机机组飞车需要一定时间转速才能降下来。这不仅电气设备会被高压击穿,同时会造成严重的机械事故,给水电站造成巨大损失。

本人从事小型水电站管理、设计、运行已二十多年,根据积累的经验,设计了一套小型水电站防止飞车的水电阻自动投切装置。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水电阻装置控制原理

小型水电站防止飞车的水电阻自动投切装置具体控制原理见附图。

1、水电阻自动投切装置控制电源取自发电机出口电压,水轮发电机组开机并网前要首先看电源监视灯1YE是否有指示。若无指示,应检查熔断器1FU、是否熔断,只有1YE正常发光时,才可并网。

2、电站在并网运行时,发电机突然甩负荷将导致发电机端电压迅速升高,当电压超过过电压继电器YJ的整定值时,过电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YJ闭合,中间继电器ZJ线圈通电,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闭合,常开触点ZJ闭合后,一路电铃PB发出警报,提醒值班人员注意;一路使发电机出口空气开关QA跳闸;一路接触器QC线圈通电,接触器常开触点QC闭合,水电阻R自动投入,吸收发电机容量,防止飞车及过电压事故发生。当电压下降一定值后,过电压继电器YJ返回,常开触点断开YJ断开,中间继电器ZJ线圈断电,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ZJ断开,电铃解除。由于接触器QC有自保持触点,所以当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ZJ断开后,接触器QC线圈仍通电,水电阻继续投入,当机组转速及电压降至空载时,手动按按纽SB2,使接触器QC线圈断电,接触器常开触点QC断开,水电阻切除。机组维持在空载状态。

3、发电机在并网运行时,外界发生短路,当短路电流大于过电流继电器整定值时,过流继电器KA线圈通电,过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A闭合,中间继电器ZJ线圈通电,中间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ZJ闭合,常开触点ZJ闭合后,一路电铃PB发出警报,提醒值班人员注意;一路使发电机出口空气开关QA跳闸;一路接触器QC线圈通电,接触器常开触点QC闭合,水电阻R自动投入,吸收发电机容量,同时值班人员应迅速手动关机,检查短路故障点。

4、机组紧急事故停机

当外部发生短路或发电机突然甩负荷引起过电压,若此时过电流继电器与过电压继电器均失灵时,发电机出口自动空气开关QA拒跳。值班人员可直接按按钮SB1直接投入水电阻R,同时手动跳开自动空气开关QA,并迅速手动关机。

二、定值确定

1、过电流继电器整定值可按发电机额定电流值的1.2倍调整动作值,过电压继电器整定值可按发电机1.4~1.5倍的额定电压调整动作值。

2、水电阻RW调整要合适,一般可按发电机带40%-50%负荷投入水电阻R后,发电机不飞车,且电压维持到80%额定电压为宜。

三、结论

制动电阻范文5

一、目标明确

在平时的随堂听课时,我们常常会看到,上课老师为了体现对新课程的理解,体现重视活动,安排了大量活动,有说有唱有蹦有跳,整个课堂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学生汗流浃背,老师筋疲力尽。但仔细想想,有不少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因此,教师在安排活动时,要力求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儿童的兴趣、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本班儿童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增强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中街小学洪丽英《家人的爱》的教学设计,安排了四个活动:

活动一:谈论姓名,引入“爱”。活动二:回忆经历,感受“爱”。

活动三:情景再现,辨析“爱”。活动四:付诸行动,回报“爱”。

这四个活动,每个活动都有具体的目的任务,都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而组织,且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二、形式多样

课堂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班级学校的场所设备、当地资源环境,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时,我第一节课安排在电脑室上课,前半节课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了解祖国的知识,后半节课开展“祖国知识知多少”交流活动;第二节课在美术室上,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小组交流的材料,进行手抄报制作比赛;第三节课在教室上,让学生开展“宝岛台湾小导游比赛”,介绍台湾的风土人情,介绍台湾的历史;第四节课让同学们观看网络电影《边防线上无悔写人生》。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小组走访军烈属活动。这个单元,根据学生爱上网、爱画画、爱展示的特点设计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就生取材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取材于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必须因时因地创造性地用活教材。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共有四个内容,我在教学这课时,正逢准备秋游。把这课的教学与秋游的筹备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设计了这样的四节课:1.秋游去哪儿大家定;2.小组选好秋游的组长;3.小组设计秋游方案;4.阅读本单元内容,谈谈社会生活的民主。设计这四课的目的是把课文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在讨论选择秋游的地点时,能充分发表意见,学会讨论,领会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安排选组长,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民主选举,知道每个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让小组长组织全组同学设计秋游方案,让组长感受干部的责任、权力及义务,学会担当,学会商量;安排第四课是让学生回归课文,回顾学习过程,让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对民主生活有整体认识。

四、注重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

(一)利用媒体。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创设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情境。现代媒体设备非常先进,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设备为教学服务,可以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再现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活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如在教学《不能忘却的屈辱》时,可用《松花江上》这首歌引入课文,可用电影《九・一八》片断再现历史,学生在多媒体设备的引导下“触景生情”,不知不觉进入情境,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觉、去体验,从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效果。

(二)引用生活。在学生的身边,在学校的附近,经常会有一些现实的教育素材,如吵架斗殴,失盗扒窃,物归原主,等等,老师可及时利用这些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分析讨论,明辨是非,换位思考,从而受到教育。

(三)角色表演。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祖辈父辈的纵容下,大多成了“小太阳”,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换角色体验,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提高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力。

(四)游戏引导。游戏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老师有意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玩中受教育。

五、突出主体

活动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是主体,是主角,身心要得到充分解放。

一是让学生大胆地想,让学生开动脑筋多想一想。教师不仅要设计适当的问题,更要引导学生的思路,注意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个性化的创新思维,有的活动方案可尽量让学生自己设计。

二是让学生大声地说,张开嘴多说一说。教师要创造自由、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充分讨论、广泛交流、真诚沟通,给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及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是让学生放开手去做,让学生伸开手臂多做一做。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老师必须让学生动手做,在“做”中学习,在“做”中感受、体验、领悟,在“做”中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制动电阻范文6

【关键词】户外;体育活动;点滴;体会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户外活动。但是,现在孩子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出现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较大提高,很多家庭都有私家车专为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每每放学看到门口那么多汽车,电瓶车,摩托车,来接孩子,心里都有些感触。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足,普遍缺乏锻炼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鉴此,要积极贯彻落实《规程》精神,保证幼儿每天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我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只有让幼儿自己参与制作体育小器械,和自己组织游戏时,他们才会爱惜玩具,玩游戏时心里才最快乐。

一、教师幼儿共同参与活动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以前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和看护者,游戏开始时,教师交代游戏玩法及规则;游戏进行中,教师则更多关注幼儿的安全及其遵守规则的情况。现在,我们认识到,游戏时教师不能只观看,不参与。如上学期我带幼儿到草地上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玩法时,请4~5个幼儿当老鼠,我当猫站在圈外,其余幼儿手拉手拉成大圆站好,猫要在圈外。游戏时,“老鼠”可出洞,猫不可以进洞捉“老鼠”,刚开始游戏时,我充当“猫”去捉“老鼠”,小朋友们的兴趣比以前提高了。当我捉到“老鼠”时,他们都激动地叫了起来。教师的参与让幼儿觉得老师特别和蔼可亲,是一个可以和他们一起玩的好朋友。快乐的游戏,不仅让师生之间增进了感情,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准备体育小器械

幼儿自制体育小器械过程本身就蕴涵着创新智慧和实践能力,当幼儿将自制的玩具和材料应用于活动时,再次锻炼了创新智慧和实践能力。过去,户外体育活动的器械都是教师做的,但幼儿一般都不爱惜。玩具的时间不长,就搞坏了,教师还要重做。现在我们让幼儿从家收集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一起制作玩具。如:“赶小猪”的纸棒,请幼儿带旧挂历到幼儿园后,他们卷成棍子,我用胶带在外面一层一层裹好,就完成了。幼儿特别喜欢自己做的“小棍”去赶“小猪”,每次玩过都把棍子放到指定的地方收好。例如:幼儿带的“旺仔”瓶,五六个并在一起用胶带扎好,形成一捆一捆,放在地上排好,让幼儿当“小桥”踩,玩的兴趣都很高,持续时间也长了。

三、让幼儿成为传统游戏活动中的“主题”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允许幼儿开放性的使用各种材料,以促进幼儿交往,从而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扩大创造、表现和锻炼的空间。幼儿都非常喜欢游戏,近半年,我也让幼儿玩了不少创新游戏,但传统游戏一直保持到现在,经常反复玩,幼儿也不厌烦。因传统游戏不需过多的材料准备和大场地。随时随地都能玩,有利于生长发育,也有利于动作的发展。因此,我们充分把握传统体育游戏的优势,积极组织和开展这类游戏。如适合小班幼儿玩的“捉尾巴”、“扔飞碟”、:“投沙包”、“开火车”等,适合中班幼儿玩的“赶小猪”、“切西瓜”、“老狼老狼几点了”等,适合大班幼儿玩的“两人三足”、“猫捉老鼠”、“跳皮筋”等,幼儿百玩不厌,教师组织起来也得心应手。

游戏中,尽量给每个幼儿制造机会,让每个幼儿每天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以往教师怕调皮孩子或能力弱的幼儿玩不好就不让他们玩了,现在是让每个幼儿都成为游戏的小主人,每次户外活动时,全班幼儿都能得到锻炼。有时有的幼儿没做好,我们都会鼓励说:“没关系,相信你下次会成功的”,从而让幼儿萌生“我能行”的想法。

另外,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幼儿上了大班以后,有些游戏活动我都不指导,让幼儿自行组织玩,如“跳皮筋”时,让他们自己跳,自己选择跳法。

通过几年的尝试和探索,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孩子们成为了真正的受益者。由于现在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玩法更新,活动量相应加大了,幼儿的身体素质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孟卫红.开发体育器材 优化体育活动 培养健康宝宝[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4)

[2]高平.民间游戏必不可少[J].生活教育.2006(03)

[3]茅红丹.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谈幼儿园班主任工作[J].新课程(教师).2010(09)

[4]李勇,王永峰.幼儿园男教师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