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体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体制范文1
行政体制改革应当是整体系统的改革,我们以前的思路主要是机构改革。但是如果没有整体系统的思路,机构改革效果往往不明显。行政体系改革包括公务员/干部体系改革,政府职能改革,政府运行资源配置的改革,地方政府体系改革,等等。
首先,我们的公务员/干部体系需要有比较大的改革,把政务官和事务官区分开来。二者在行政体系中的作用和激励是不同的。政务官主要针对有政治抱负的公务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个人隐私的公开等等),是政府人员中的少数。而事务官主要是针对尽忠职守的职业公务员,有专门的行政管理能力和稳定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政府人员中的绝大多数。二者较好地把一个行政体系中创新与稳定的因素结合起来。
第二个问题是政府职能问题。总体来讲,我们这些年的改革,主要是推动经济发展,没有把政府规制体系的建立放在一个战略地位考虑。但是我觉得现在到了加强政府规制能力的时候了。美国在19世纪末“进步时代”的重大变革之一就是开始建立一套政府规制经济发展的体系。现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质量监督、食品药品安全等等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加强规制。但我们是碎片化处理,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规制机构只是作为一般政府行政部门来设立,甚至有的把规制部门和发展部门放在同一个机构下。这样的规制体系很难发挥作用,所以我们目前整天看到生产安全问题、各种事故屡禁不止。而整个这些监管体系到底跟一般的政府行政体系有什么差别,独立性、专业性到底在什么地方体现,我们研究远远不够。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保障政府的职能和资源的匹配,同时提供严格的监督。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在中央层面,甚至于在省的层面,政府的职能和资源极不匹配,导致政府机构行为变形。目前社会舆论都讲政府太大,实际上是结构不合理。我们每次国际合作交流时,我都让国外学者们猜一下中央政府某个部门有多少人,他们的猜测基本上都是我们现有实际数字的10倍、8倍或者是5倍,没有一个猜中的。在我们现有职能不变的情况下,中央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其实是不够用的,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在借调人。
第四个问题是公务员职业要求和待遇不匹配。我们目前对政府公务员的能力和道德水准要求很高,但我们的名义工资与人才市场相应的标准相比差距很大。现在政府的名义工资水平很低,很难保证底层公务员能够有一个体面的生活。另外就是公务员收入的延期支付机制我们也没有使用。
1987年我在美国读M PA到华盛顿市政府实习的时候碰到这个问题,我问他们工资收入与市场水平相比如何,他们说政府部门的工资比市场工资一般确实要低一些。但是政府工作有一定的保障,同时,政府有延期支付,退休之后各种保障很不错,但如果犯错误就会前功尽弃。这样对实际上也形成了约束机制。
第五个问题是地方党政机构设置的问题。刚才谈到的中央政府人太少,与此相比就是地方党委、政府、人大、政协这些机构综合起来庞大臃肿,这才是中国政府机构人浮于事的根本所在。中国政府的体制是单一制,但是否地方各级党政机构一定要完全复制中央层面的党政机构设置值得分析。有些直辖市,省会城市的市、县(区)、街道办事处机构的设置高度重叠,完全是浪费。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财政资源到底怎么去匹配、去互补,而不是重复,这个问题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加以改革。
公共部门改革必须大力推进
与行政体系改革相关的公共部门改革也有很多问题,我谈两个具体的问题,一个是事业单位改革,还有一个是加强人大作为公共政策整合平台的建设。
(上接第10页)
事业单位改革的进展不乐观,但必须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教育、医疗、科技等等都在这上头,大数差不多4000万人,比700万公务员这个数字大得多,而这个恰恰是中国未来经济结构转型,从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向知识型、服务型社会转型的关键。专业技术人员在任何社会都是中产阶级里的中坚力量。但是我们前些年的做法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对这个阶层前所未有的仇视。对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的网上谩骂侮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实中的人身攻击也不在少数。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和世界范围是前所未有的,需要深刻反思。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没有提供一个合理的制度环境让这些领域合理发展。我们一方面把这些服务定义为公共服务,但是又不想真正买单。以北京市的公立医院为例,大部分医院从政府获得的拨款不到其运行经费的10%。而政府定价的极其不合理,又使得现有的医院无法从现有的正常收费机制中获得合理的成本补偿。这些医院只能想办法通过各种扭曲的方式来收费运营,形成广泛的社会抱怨。其实,高校和科研机构都面临类似的问题。
行政体制范文2
【关键词】:交易费用;行政体制;改革制度
一、交易费用的概念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不管进行哪一种交易行为,我们得花时间了解与我们交易者的信息,并且要掌握即将要承担交易损失的风险程度。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必要的信息,我们才能在尽可能地保证自己的权益。在经济学上,我们把进行这些交易所要付出的成本称为为交易成本。
科斯是第一个提出“交易费用”这一概念的经济学家。科斯首先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从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市场的运行是付出成本的,通过建立一个组织体系,并把统筹资源的配置权集中到某个管理者手中,从另一方面来说就缩减了产业经营费用。科斯还指出,企业要想扩大规模,就要使企业在公开市场上所需的交易费用与在内部达成交易所需的额外成本相同。当企业想要扩张时,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成本随着企业内部每追加一笔额外的交易而递增。这是因为当企业内部交易增加时,企业家所面临的未知性增加,企业家凭自我感觉、经验和判断对资源进行配置,这就降低了资源的使用率,也使得企业不能无限制地扩大最后完全替代市场的作用。
二、交易费用的划分
我国行政体制执行过程中能够所需要的成本划分为:行政成本、协调成本、决策成本、信息成本与寻租成本这五类。
(一)行政成本
行政成本是在政府进行某项行政活动过程中对资源的占有和利用时产生的损失。这是政府为维持行政工作所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却不会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有人曾把庞大的政府机关称为“吃饭财政”, 政府结构不合理,职能不清晰会造成行政成本偏高,政府人员过多,职能分工不明确,不能高效率地工作,但这部分人却仍然拿着国家给的工资,这些行政人员凭借自身的特权对这部分资源进行消耗,但同时却无所作为。当政府把过多的支出消耗在行政成本上,本来用于公共建设的预算外资金被挤占了,但公共财政支出并不能因此减少,政府官员为了自身利益,必然会出现行政效率的局面。
一直以来,我国行政支出就是财政支出的主要方面,这不仅加大了政府财政压力,而且使得行政人员不能高效地工作,在物力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出现了人力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局面。因此,降低行政成本可以直接推动行政体制改革。
(二)协调成本
在市场上,交易双方在进行交易行为时必然要进行沟通和协调,以满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把这一行为放到政府层面上,政府在履行其职能时必然会涉及到各组织、各人员之间的合作,这就必然会产生协调成本。而政府办公的效率受到协调成本的直接影响。因此,降低协调成本是行政改革的主要动力。
(三)决策成本
中央和地方在制定政策、审核批准决策都直接影响着决策执行的成本。政府执行效率都受到决策制定的经济性、准确性、合理性与可行性等方面的影响。因此,降低决策成本,减少决策失误,使决策更具有科学化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四)信息成本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政府在与外部对象交易的过程当中,将会导致交易成本过高。因此公开信息利用新技术,降低信息的获取与共享成本是行政改革的新兴动力。
(五)寻租成本
寻租成本是政府官员凭借自己的特权对产权进行强制干涉,形成了非公平性、非竞争性的重新分配局面,满足了自身和一部分特定主体的利益,但同时也产生了交易成本,并造成社会资源配置低效和社会总福利损失。那些行为当中有的甚至是不合理、不合法的,会极大地造成了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因此,制止腐败现象,降低寻租的成本,提升政府形象是当前行政改革面临的急切问题。
三、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七次行政体制改革。我国进行第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1983年,其主要内容是精简机构和撤销闲置的工作岗位,提高行政效率,以此来缩减行政费用。1988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机构改革,核心工作是促使政府同市场经济发展相配套,于是要求实现政府职能转型。这次改革还明确了个政府部门的职务,极大地促进了政府的执政效率。 1993年,我国又进行了第三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对宏观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进行协调,以此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在1998年进行了第四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得投资管制、金融准则、外贸体制等领域更加规范化。2003年,又进行了第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国有资产的管理能力。2008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实行大部制的改革,将原来冗杂的机构进行了统一合并,完善民生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以此来提高社会管理能力。2013年,政府换届的同时也进行了第七次改革,核心任务是政府政权的进一步简放,使大部制改革稳健运行,逐步形成职能明确、各司其职的行政体制,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政府。
国家的行政体制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地不断增长逐步制定的。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它划分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了一定的利益格局,当这种利益格局不能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时,便需要进行变革。人们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权衡利弊,当这种制度的变革能够带给自己的利益大于所要付出时,他才会有所行动,若是这种变革所要付出的费用过大,不能满足自己的利益,他便不会去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重社会群体和阶层逐渐形成,多元利益需求不断涌现。在改革当中,会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受益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对改革加以阻挠。,他们将会通过非正当竞争手段维持其特权优势地位,挤占市场自由竞争的空间,这在无形之中增加社会的交易成本,但同时也使得社会总福利受到损失;而改革中利益受损者一般处于劣势地位,由于组织比较松散、力量薄弱还尚不能形成利益集团,缺少必要的发言平台。因此,各阶层间的利益冲突与权益纠纷增加了社会治理的成本和难度。这些利益既得者和利益受损者会对改革造成正面或负面的效应,使改革达不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行政体制范文3
关键词:公民社会;政府治理;行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39-02
当前,我国的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近些年兴起的公民社会及其相关组织对我国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影响,是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从公民社会视野来分析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难题难点及有效途径等内容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
所谓公民社会,“就是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NGO),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会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它们又被称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1]公民社会理论于近一、二十年间的复兴与拓宽,用邓正拓先生的话说“几乎形成一股可以被称之为全球性的‘公民社会思潮’”。[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社会”重新崛起,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界分开始凸显。究其原因即在于市场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而且是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实质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内部的自组织化趋势明显加快,公民的主体意识逐步增强,民间组织兴起,推动着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衍变,并对我国政府治理模式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一)公民社会的兴起,要求政府由单元的管理模式向多元的治理模式转变
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政府的管理模式应向多元管理主体转变。多元社会管理主体就是指社会管理的主体既包括在社会管理中一直承担主导角色的政府,也包括这些年逐渐凸现出来的作为政府重要补充力量的市场化组织和公民社会。政府不再是惟一的社会治理者,它必须努力实现与第三部门、私营部门和公民的共同治理。政府应该通过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将民间力量释放出来,整合社会各个领域的力量,形成国家与公民社会合作治理的网络,满足公众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二)公民社会的兴起,要求建立政府与公民社会相互合作的治理模式
公共事务的管理需要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相互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会把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团体的利益、不同的社会力量集合在一起,纳入政府的决策过程,提高政府的社会决策水平。而且,通过政府与公民社会在公共事务上的合作管理,还能激发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公民社会组织对社会闲散资源的整合,加强公民对公共政策的理解,增强人们对政府的政治认同,增加政府的合法性。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公民社会可以填补我国政府管理功能上的不足,从而形成一个上下互动、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的合作模式。
(三)公民社会的兴起,要求建立政府与公民参与的互动治理模式
公民社会的兴起表明两点:第一,公民深层次的权利意识正在觉醒,公民正试图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行为维护自身的利益;第二,公民在权利意识觉醒的基础上为了共同的政治目的和相同的利益正在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这种组织可能致力于非常特殊的利益,也可能致力于广泛的公共问题,但其基本的和明确的目标是影响政府和社会。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决策的权力,以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性;要求政府改变原来的“包办一切”的管理模式,还政于民,还权于民,与民共治,并在一切可能的范围实现公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监督。而政府只承担维护国家内外安全,建构和维护制度框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调节收入再分配、提供社会保障和解决社会冲突等必不可少的职能。
(四)公民社会的兴起,要求政府管理从人治向法治转变
由于受长期的人治传统和集权体制的影响,我国的政府管理中人治现象仍十分普遍。人治所带来的危害历史早已证明。同样,历史也证明了“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只有法治方能有效束缚权力滥用。法治政府不仅仅是意味着有多么完备的法律体系,更关键的是意味着宪法法律至上。一切政府行为都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的框架,都必须服从于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权力可以不受法律的制约,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否则,再好再完备的法律也只是一纸空文。构建和运行法治政府,就是要实现分权与权力制约,就是要实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就是要实现司法独立和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从根本上说,建构和运行法治政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规范和制约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公民社会视野中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
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政府治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我国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我国历次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我国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趋势,我国未来的行政体制改革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政府还权于公民社会,扩大行政主体是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权力是行政的保障和后盾,在我国,权力的重新配置主要是将权力从上级政府合理下放到下级政府,从政府外移到社会和市场,这是由集权政治向民主政治发展这一趋势所决定的。
经过三十年政治与行政体制的不断改革,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了还权的条件。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既有拥有相应的社会权力的渴望,同时也有这样的能力与基础。政府权力向社会的转移是不断通过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政府体制,实现国家与社会权力资源合理配置来实现的。当社会拥有相应的活动权力时,社会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就具有了相应的合法性基础,公民参与行政活动也有了合适的心理依靠,这在无形中会使行政主体扩大,而这一行政主体的扩大不仅能分担政府的部分职能,满足公众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更能成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新生力量,使改革更加迅速和顺利。
(二)大力培育公民社会组织,加强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合作是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力量之源
公民社会组织与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发挥公民社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利于加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对话、沟通、协商,进而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协作机制。促进实现社会自律和自治,可以支持政府的各项改革,对政府实行民主监督,抵制浮夸、浪费的官僚作风,抑制腐败现象;将传统体制下的许多社会公共事务转移给公民社会组织,发挥公民社会组织公益性、互动,建立体制机制为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创造条件,提供舞台;补给资金财物为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制定法律法规为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与政府的合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健全公民参与机制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政治参与是旨在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普通公民的活动。有序的政治参与包括选举投票、助选、公民组织与社会运动,以及与人民代表和政府官员的个别接触等。当前,拓宽和完善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渠道,必须完善原有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完善公民享有制度资源的形成机制。要实现制度内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通畅,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要适当增加农村人群和基层群众在各级人大、政协等组织的代表名额;二是改革和完善制度,严格执行回复制度,推行受理责任制和失职责任追究制度;三是要完善立法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监督制度。同时,要发挥大众媒体利益诉求表达的作用,特别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充分发挥媒体收集信息、引导舆论和社会监督的职能。
(四)加强依法行政是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保障
建设法治政府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必然选择。
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必须依法行政,这要求行政机关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和承担责任,以实现国家的职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把政府各项行政行为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五)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快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切入点
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可以有效地解决政府为谁服务、谁来服务、服务什么和怎样服务的问题。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正确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在中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需要,做到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智。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从而最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应从经济建设的领导者和指挥者位置上退下来,成为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关系的协调者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政府要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政府要逐步形成有效制度安排,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增加政策透明度和的公开性,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和参与机制。
参考文献:
行政体制范文4
【关键词】 行政改革;大部制;政府;服务型政府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行政改革回顾及分析
回首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先后经历了5次较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前5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落脚点基本上是精简机构、精简人员、转变职能、提高效率。
(1)1982年的改革,其成功点之一在于精兵简政。政府国务院撤并了39个部门,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得干部年青化。
(2)1988年的改革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行政改革更深层次的原因。由于一些复杂原因,改革并未实行。
(3)1993年的第三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这一年我国的改革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这是个很大的突破。
(4)第四次政府改革始于1998年。改革前国务院有40个组成部委,改革后结果减少了11个;另外行政管理从具体的工业经济管理中淡出,消除了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5)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目标很明确,即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上5次政治体制的改革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进行,适应了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应的,行政体制要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二、我国大部制改革聚焦
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这一新的改革要求、改革思路,意味着中国行政改革将在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上迈出重要步伐。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这次改革涉及人数多,规模也很大,重点突出即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说明这届政府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政府,尤其特别关注民生问题,这次的大部制改革能后有效改变官本位现象,突出行政管理是一种公共服务,使政府成为有效的服务者,为社会提供基础性的服
务和维护公共秩序的稳定。
三、我国现行行政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1)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社会事务却是无限,这样就形成了一对矛盾,更多地处理社会事务,就必须不断地膨胀组织结构。
(2)任何一个组织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进行内部扩张,这是必然的现象。
(3)政府滞后于社会,是因为政府缺乏一个竞争机制,也就是说政府缺乏有力的竞争对手,长期下来会助长政府的惰气,滋长一些不正的行政作风。这其中也涉及到一个公共选择问题,政府该为谁服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这也必须深入思考。
四、我国行政改革该向何处发展的思考
就政府转型而言,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能不能由管制型、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二是能不能由单一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治理型政府;三是能不能由手工作业式政府转变成电子网络、信息网络主导的电子型政府。政府能不能转型,关键取决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我国的行政改革必须要有目标和方向,即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这意味着政府从原来的官本位转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侧重于“服务”,也着眼于“服务”,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最终目的和方向,体现了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新型和谐关系。
首先,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三个代表”在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本质要求。党是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的党,服务型政府实际上是指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都是由社会和公民的需要来决定,即实现社会本位和民本位。
其次,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政府应当是宏观调控的管理者,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秩序。
最后,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服务型政府更多地代表了公民的需求,政府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公民,体现了新型的和谐关系。这种服务是不是全面的是不是有质量的是不是有效率的,需要依靠一定的监督机制,达成全民监督的共识,真正利用公民手中的合法权利监督政府行为,使朝着有利于优化政府内部改革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行政体制范文5
关键词:新财政体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引言
新财政体制的出现,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开展指明方向,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在该背景下,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分析,制定有效的改革计划,满足相关要求同时,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促进单位更好的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面对的问题
1.财政管理规章制度有待完善有效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顺利运行,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新财政体制下,要求行政单位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将此落实在实处,以适应时展变化。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部分行政单位中财务管理工作中,并不具备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无法满足新财政体制的要求,影响行政单位整体发展。就实际情况而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受工作经验与专业能力影响,无法适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求,在不健全的规章制度下,不能有效完成工作,会出现一些资金管理工作未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管理的行为,直接影响单位发展与运行。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重视资金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利用此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果。
2.预算管理存在问题预算管理工作,是保证行政单位资金充足与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行政单位可以利用预算管理约束财务行为,避免出现资金浪费或者利用不充足的问题。就目前财务工作情况来讲,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认识不深刻,缺乏针对性。在实施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展示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算内容与方式,从而影响单位的资金应用。此外,有的行政单位则是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执行力不到位,无法做到专款专用,没有发挥预算管理工作的最大价值,影响行政单位形象。
3.工作体制有待完善行政事业财务管理工作体制与新财政体制出现不符的问题,无法将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完全呈现出来。在经济高速发展下,行政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资金交往也越来越多。由于财务数据的增加,无形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压力。因为不完善的工作体制,无法展示出行政单位真实的资金情况,引发业务工作中的资金隐患。在新财政体制下,需要对工作体制进行完善与创新,根据财务政策发展要求,制定科学工作制度,以此保证工作顺利运行,以提升行政单位工作质量。
4.工作能力有待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是影响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在新财政体制下,由于工作人员对新制度不理解,仍采用传统工作方式进行管理工作,直接影响财务工作效果。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根据相关的流程进行工作,导致工作效果不理想。为了适应财政工作的发展,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仍需要提升,学习专业知识,优化自身能力,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做出贡献。
二、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策略
1.健全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若想提高整体工作效果,应转变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使其意识到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事业单位顺利运行的基础。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有明确的规定,要求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使其发挥最大作用,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因此,现代的行政事业单位应相应国家号召,加强对自身运行情况的分析,在传统财务管理制度上完善,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利用一套完整的规则制度规范财务工作内容,促进行政单位工作开展。此外,建立监督体制,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提高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进行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定期向行政管理人员汇报财务情况,为业务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避免出现资金不足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财务工作有效性,促进行政单位健康发展。
2.创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关键,具有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提高行政单位综合实力的作用。传统财务管理中,忽略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部分工作无法顺利实施。新财务体制下,应重视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执行,以此提高工作效果。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前,应对行政单位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实际运行情况与财务状况,根据此制定预算管理制度,保证资金合理使用与分配。当财务预算制定后,则根据此开展工作,不可以随意更改预算内容,以此保证预算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实现对财务管理的约束。同时,应对财务的支出进行明确的规定,围绕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进行支出管理,明确企业支出内容,保证工作的有效性。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果,提高整体工作有效性。行政单位运行中,加强预算管理工作,落实相关要求,实现专款专用,资金合理分配,利用此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3.转变工作理念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中,转变传统工作理念,提升对财务管理的重视。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其财务管理工不仅影响自身发展,也会影响政府部门的形象。通过财务管理工作意识提升,解决传统工作中不重视的问题,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为企业财务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以此提升工作效果。财务管理工作,是实践性与应用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其中,对存在问题进行改革创新,以此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价值。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应组织相关的培训工作,转变其传统工作理念,使其学会利用新财政体制解决问题。利用培训活动,引导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学习新财政体制相关的内容,丰富其专业素养,为职业能力提升奠定基础。此外,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引导,鼓励其自主学习与本职业相关的知识,充实文化素养与专业知识,为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4.强化监督监管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应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成立一支专门的队伍,用于财务部门检查工作。以内部审计部门为例,该部门成立后,主要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监督工作,对工作流程、管理过程、财务支出与收入等进行全面管理,以保证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在新财政体制下,监督检查部门成立非常必要,可以避免不法分子利用财务管理漏洞进行不法行为,同时能够控制徇私舞弊的问题出现。因此,在行政单位运行中,应加强监督管理队伍的建立,以此实现对工作开展的监管,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5.融入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行政单位的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财务管理,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较多的财务信息,若是以传统人工的方式进行管理工作,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数据丢失、数据信息遗漏等等,影响财务工作进行。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解决传统工作中存在问题,能够将财务数据完美的呈现出来,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此外,财务管理中,通过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创建财务管理平台,为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便利。加强财务管理平台的建立与创新,将财务工作透明化,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为各部门工作开展提供便利,促进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有效提高财务工作效果,对单位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果,解决传统工作数据运算不准确、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有利于乡镇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
6.完善工作体制行政事业单位若想更好的适应新财务体制,需要对工作体制进行完善,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人才的选拔,建立一支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完善财务工作聘用制度,以此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工作人员是制度落实的载体,也是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当聘用制度得到提升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会因此得到提升高,无形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制定科学奖惩制度,利用此激发工作人员学习意识与专业提升意识。加强对工作体制与各项财务工作制度的完善,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以此提升单位的资产值。通过工作制度的完善,规范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与行政单位工作内容,为其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行政体制范文6
关键词: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扩权;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4-0007-03
一、经济发达镇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国际经验表明,通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超过50%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开始进入向城乡融合即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的快车道。乡镇是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结合点,既是城乡各种经济要素的中转站,又是各种城乡矛盾的集中地和激发区。因此,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乡镇的发展,乡镇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落脚点和基础,其中,政府必然也必须扮演关键性的角色。在我国各级政府中,镇级政府是国家政权的基层,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直接的责任主体。以“责任大、权力小、功能弱、效率低”[1]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权责配置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助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镇表现得更加明显。
所谓经济发达镇,通常是指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经济规模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吸纳能力较强”[2]的区域性发达乡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大局势下,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着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公共管理以及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挑战,出现了扩大镇域发展自、提升乡镇管理效能的改革要求。这一系列的挑战和要求已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所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遵循“改革试点——总结反思——推广铺开”的中国渐进改革逻辑,国家先期选择了一些典型的经济发达镇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010年4月,中央编办、中央农办、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等部门联合下发有关通知,明确在13个省的25个经济发达镇进行“强镇扩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江苏省有4个镇入选。同年,根据“镇一级改革要加大力度,省里要扩大试点范围”的指示精神,江苏省又选择了16个经济比较发达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省级试点工作。围绕经济发达镇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和困境,近年来,江苏省作了多方面探索,特别是在构建与统筹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大胆试验,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获得了中央的多次肯定。基于此,我们以江苏省20个改革试点镇为考察对象进行学理和实证分析,以总结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江苏经验”,为江苏乃至全国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鲜活经验和有益参考。
二、江苏率先进行扩大和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条件
以“强镇扩权”为主题的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为何选择从经济发达镇开始?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经济发达镇具有强大的经济资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积累的改革经验、开放而先进的意识理念、相对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和不断发育壮大的社会组织等诸多有利因素。
1.基础条件:雄厚的经济资源优势。经济发达镇的发展内在地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要求通过体制创新以实现治理绩效的提升。而与之相伴随的是创新不得不面对的变革成本,这就需要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来为改革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和技术保障。就江苏本次改革试点的经济发达镇而言,20个试点镇近年来在经济总量、人口数量、辖区面积、城镇化水平等方面量质齐飞、快速发展,形成综合实力较强的镇域中心经济体。据统计,2011年底,江苏省GDP排名前100位的经济发达镇的GDP总和占全省GDP的比重约为28.6%,占全省所有镇GDP总和的51.8%。[3]这些经济发达镇基本都是本地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经济总量规模较大,部分经济发达镇的GDP达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由于这些镇的产业发达,农村转移就业人口多,因此,这些地区居民的工资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很快,其生活水平相对于其他周边地区要高出很多。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人民生活水平构成了改革所必需的有利的外部环境保障。此外,由于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先行一步,经济发达镇财政收入逐年递增,部分经济发达镇的全口径财政收入甚至达到几十亿的体量,充盈而良好的财政收入状况为改革提供了最直接的经济支持。
2.前提条件:开放而先进的精神理念。精神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长期以来,江苏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中,不断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破除束缚发展的陈规旧习,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其原因,归根结底是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升的开放而先进的精神理念。开放促进改革,开放推动创新。经过多年的实践,江苏已然形成浓厚的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政策环境,从而有利于推动各领域更深更广的改革创新,因而江苏在本轮改革试点中才能明确提出“镇一级改革要加大力度,省里要扩大试点范围”的要求,扩大并不断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经验保障:前一轮乡镇改革经验积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始终是改革和发展的先行军,在发展的理念、道路、改革创新的步伐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上世纪80年来以来,江苏先后多次尝试和推进乡镇体制改革和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在最近一轮以“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为主要标志的乡镇机构改革中,江苏更是一马当先。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1月,江苏乡镇总数由1998年的1974个减少为1201个,减幅达39.2%,居全国之首,改革过程中既取得了不少成就和突破,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教训,从而为本轮经济发达镇体制改革提供了诸多最鲜活直接的支撑和借鉴。
4.有利因素:人力资源的相对高素质和社会组织的不断发育成长。人才是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本、第一资源和第一推动力。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经济发达镇的要素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大军不断涌入其中,为深入推进改革提供了丰厚的人力资源保障。此外,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加速转型和变迁,近年来江苏经济发达镇的镇域范围内社会组织发展势头迅猛,这些社会组织的逐步兴起壮大,一定程度上有效分担了政府的治理职能,但同时也对深化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促使政府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加速与社会无缝对接,以形成多元参与、合作共治、充满活力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充裕的相对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不断发育成长的社会组织构成了助推经济发达镇改革的有利因素。
三、江苏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江苏自2010年确定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个试点对象以来,经过近3年多的努力,各经济发达镇在试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中,紧紧围绕“强镇”建设不放松,突出“扩权、简政、优员、增效”四个重点,顺利推进各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以扩权强镇为重点推进权力下放和承接工作。针对经济发达镇有约90%以上的事项需要上级部门审批才能执行,并且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次改革遵循扩权强镇的思路,按照权责一致、能放即放的原则,赋予试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如昆山张浦镇下放665项,张家港凤凰镇下放401项,吴江盛泽镇下放120项等。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江苏在本轮试点中,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扩大镇级政府的财政自,探索建立完善财税共享激励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如苏州市要求在明确经济发达镇收入范围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确定基本运转安排标准及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标准,对当年财力低于基本运转安排标准或产生缺口的,县级市财政按差额予以转移支付,同时要求经济发达镇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出让净收益扣除按规定应统筹的部分后由县级市财政全额返还。通过改革有效增强了试点镇发展的内生动力。此外,通过权力扩展的逻辑实现强镇目标,不仅需要加强权力下放工作,还需要做好下放权力承接工作。为此,江苏各试点镇在权力承接工作方面做到了“四个落实”,即落实组织领导、落实方案部署、落实稽查考核、落实责任到位,从而全方位确保了权力下放和承接的规范无缝化。
2.以简政强镇为重点推进组织机构改革。江苏各试点经济发达镇在探索行政组织机构改革方面,着力探索建立新型基层政府管理架构,总体趋势是要求实现综合扁平化,即按照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要求,优化试点镇组织结构。各改革试点镇力图以“小、精、强”的政府组织机构取代传统的“大、全、弱”的乡镇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后乡镇内设机构一般不超过10个。
3.以优员强镇为重点推进人事改革。本次试点改革,各经济发达镇都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优化,以确保拥有一支符合城乡统筹发展需求的、以服务为导向的专业化精英队伍。首先,根据“三定”原则,核定人员编制,同时加强相关业务培训,激活现有人力资源。一些试点镇通过采用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前来指导培训与派员赴上级相关部门跟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抓好相关下放事权业务培训工作,切实保障下放事权的无缝承接;其次,为了更好地激发镇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一些改革试点乡镇在新机构过渡基本稳定后,探索尝试一定数额的局长(主任)、副局长(副主任)以及副股职科员职位进行竞争性选拔,从而充实和优化基层干部队伍。
4.以增效强镇为重点推进管理职能和运行机制的优化创新。试点镇在试行新体制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与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整体设计、全面创新。其中,职能的合理界定和科学转变是核心。颇具特色的是,全省20个试点镇100%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或行政服务局),充分体现了政府服务职能导向。通过深化改革,确立了经济发达镇政府的职能由过去单纯强调“执行上级决策、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为重心逐渐转变为以“执行上级决策、加强市场监管、强化社会管理、保障公共服务”为重心的定位,在强化经济管理职能的同时强化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从而使经济发达镇作为一级政府的职能体系更加完备,更加符合和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和经济发达镇的实际情况。
四、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反思与展望
本轮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所收获的不仅是改革的直接产出,更重要的是试点经验和对乡镇改革的再认识。
1.关于改革的逻辑。改革本质上是有目的、有价值的创新活动,同时改革也是有成本、有付出的行动过程。因而,改革设计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改革的逻辑必须清晰、可行、有效。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改革尝试,往往因缺乏严谨科学的逻辑进路而走偏,甚至流于形式,最终既付出沉重的代价又未能实现改革的目标。那么,本轮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遵循的逻辑是什么,改革的理想进路应如何设计?这些问题需要改革者和设计者进一步反思。来自江苏的改革实践表明,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应以市场和社会为本位,通过微观权力结构的调整,撬动体制和机制的转型和重配,最终实现宏观的发展目标。也就是说,通过纵向上“县—镇”两级体制内扩权,带动横向上“政府—市场—社会”分权,从而释放市场、社会等多方活力,最终激发镇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应是本次改革的理想逻辑。
2.关于改革的动力。改革的阔步前行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既往的诸多改革类似,本轮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具有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动的特征,其改革的推进步骤大体是:中央部署——省区统筹——市直分管——县镇落实。实践表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对于本轮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但改革的执行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涉及地方的改革,更是需要地方政府、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以强镇扩权改革为主题、经济发达镇改革先行的、新一轮基层治理创新的动力应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合力推进,唯有如此,改革的动力才能持续。在实践中我们注意到,目前,部分乡镇和相关人员还存在一些认识的局限性,不能全局考虑甚至不能充分认识改革的意义,导致改革的动力和积极性不足。因此,今后的改革需要设计者在激励结构和资源支撑上多下功夫。
3.关于改革的扩散。试点的目的是为全面改革的铺开探路,这就需要总结、反思改革的经验教训,从中提取创新成果,进而扩散并服务于全局。最新一轮的各地改革虽然做法不一,但通过实践探索,已然形成不少创新性的改革共识和成效,如:坚持了服务导向,构建基层服务型政府;强化了乡镇政府能力(简称“强镇”)以提高基层治理绩效,从而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明显的扩权、分权的色彩,顺应了当前“大部制”改革的背景要求等。总之,强镇扩权是一种依靠行政力量破除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的行为。一些试点较成功的镇通过组织结构的重组再造以实现综合精干化,通过人员的优化高配以实现专业精英化,通过功能设计优化以实现有机协调等,以期强化地方政府能力、有效提高基层治理绩效。对于这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办法应予以总结借鉴推广,从而带动全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展开。
4.关于改革的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的基层行政体制改革历程大体上可划分为“社改乡”——“撤并乡镇”——“县乡综合改革”——“税费改革”四个时期。[4]历次改革虽然成就显著,但也遭到一些质疑,如被戏称为“无效的改革循环”,其原因在于改革的短视性和片面性问题的存在。改革不能只是进行简单温和的修补,也不能只做表面功夫。现今中国乡镇改革正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的改革应走向全面和深入。因而,改革应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战略设计和布局谋划上应更具前瞻性和全局性,要着重解决体制性问题而不仅仅是机构改革等技术性问题。
5.未来的改革展望。未来,中国乡镇必然是第三波城市化浪潮的主力军。因此,中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既要考虑契合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大背景、大局势的需要,又要顺应当今政府改革的趋势潮流。传统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积弊已然成为中国乡镇全面腾飞的巨大障碍。要促进镇域经济发展、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就必须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未来中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今后的改革,应坚持城镇化发展路径,以服务型政府统领各项政府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地方治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地方治理创新本质上是一个政府间关系的重新调整过程,涉及重大利益的分配和制度的重构,要深入推进必然面临着诸多的体制性难题。同时改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践部署上,应做到规范推进、分步推进、协调推进、不断深入,最终实现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叶中华,王楠,.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1,(1).
[2]张家麟.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决策,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