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蝉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蝉古诗

蝉古诗范文1

关键词 古诗 意象 英诗

中图分类号:H315.9;I207.22 文献标识码:A

1 《落叶哀蝉之曲》原诗及英译本的背景简介

据王嘉的《拾遗记》记载,“汉武帝思李夫人,因赋落叶哀蝉之曲”。汉武帝的宠妾李夫人死后,武帝悲伤不已,在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状态下,他写下了这首以“蝉”自比的诗,来表达对李夫人的思念之情。这首颇具楚辞体味道的古诗,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之后,已被不少的欧美汉学研究者译介至西方,目前据笔者所知已有五个英译本。在此,笔者选取庞德和韦力的译本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更好地还原古诗、理解古诗。原诗内容如下: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空寂,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韦译本为Liu Ch'e ―Arthur Waley The sound of her silk skirt has stopped,On the marble pavement dust grows. Her empty room is cold and still,Fallen leaves are piled against the doors. Longing for that lovely lady. How can I bring my aching heart to rest? (1919: 69)庞译本为Li Fu-Jen ―Ezra Pound The Rustling of the silk is discontinued,Dust drifts over the court-yard, There is no sound of foot-fall,and the leaves,Scurry into heaps and lie still, And she the rejoicer of the heart is beneath them: 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2003:568)

2分析对比两英译本对原诗意象的处理

其实,通观全诗,汉武帝只写到了落叶,并没有在诗中体现出哀蝉。“哀蝉”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喻,通过哀蝉的鸣叫勾勒出一幅凄婉痛苦的画面,而这恰巧就是诗人的内心写照。试看庞德和韦力的译本,两者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异。因为庞德不懂汉语,最初是在“读了美国东方学家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关于中国文学的遗稿后开始研读中国文学”。(2009:109)与其说是翻译这首古诗,不如说是一种“改写”。就从庞德将诗名“落叶哀蝉曲”译成汉武帝的名字“刘彻”看,他的“改写”之路似乎就已开始。

庞译本利用意象,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罗”是指质地稀疏的丝织品。庞德将“罗袂兮无声”翻译成the rustling of the silk is discontinued, “rustling”一词是指沙沙作响的意思,一方面它很好地体现了罗袂轻盈质薄的特质,另一方面折射出物似人非的现实,即罗袂仍在,穿衣人却已不在,体现了武帝当时写这首诗的心态。“drift”一词将灰尘的动态意象展现了出来,玉阶上长满了时不时飘下来的灰尘。诗的第二句是一个排比,虚房之于落叶,都是传达物似人非、时过境迁的心境。庞德在译这一句时也是很好地把握了这一节奏,no sound of foot-fall,他直接指出台阶没有人走过来折射房间像是被人抛弃一样,至今无人问津。所以巧妙地体现了“虚”这一词的意境。“重扃”是门环之类的物体,落叶飘落在门环上,体现了房子被废弃很久,主人公不在这一事实。庞德用动静结合的方式翻译此句,将落叶飘落门环译成落叶纷纷堆积在一起,静静地躺在那儿,为读者再现了一幅“物似人非、苍白凄凉”的画面。全诗最后一句是武帝的点睛之笔,庞德在翻译此句时也没有辜负他作为“意象派大师”这一称号。他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武帝心中的美女即李夫人译成“the rejoicer of the heart”,使诗文没有落入俗套,不像其他翻译家会用“the beautiful lady”或是“the beauty”之类代替,这是他的一种“创意英译”的体现。“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指的是一片叶子落于门槛,如果读者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可能会联想到武帝踏在门槛上久久伫立,不肯离去。这一句是用以物状人的写法,创意英译,湿叶之于武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庞德没有逐字逐句或一一对应地翻译,使他的译文不受原诗的束缚能发挥自己的想象,让读者以联想的方式去体会诗人创诗时的情感。

再看韦译本,读者在阅读时可能就无法感受到在意象叠加中回味原诗。韦译本是一种有规范的自由体,比较忠实于原文,字词的遣用也较简单。读者在阅读时很难碰到难懂晦涩或是巧妙传神的字句。作为仅仅将中国文学介绍给西方读者而并不是研究汉学的目的,韦译本要比庞译本更切实际。韦力将诗名译成“Li Fu-Jen”也就是李夫人,整首诗目标就教明确。说明他在仔细研究了全诗或是汉武帝之后,才着手翻译此诗。“罗袂”译成silk skirt,虽也是妙笔,但不如庞德的“rustling”一词,将全句的意境铺展开来,而韦力需用一整句来陈述事实。“玉墀”被译成marble pavement,将这一意象发生了改变,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诗,既忠于原诗,又贴切传神,体现了严复所说的“信和达”。“虚房”所译的empty room,“落叶”所译的fallen leaves则保留了原意象,简单朴实,没有浓墨重笔。诗的最后两句也就是原诗汉武帝的传神点睛之笔,没有被韦力再次创意英译。韦力所译的是直接抒感,而具体的景色传达就消失了,没有像庞德那样“以景抒情、以物状人”。只能说原诗的意思已经表现出来,但寄托于景的情感描写就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3结论

比较两个译本,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庞德利用一个个意象的叠加来传达原诗的奥妙。而韦译本就比较忠实于原文,简单、质朴,没有优美的语言,却是对原诗意象的保留。纵观韦译本,他像是在给读者描绘一个故事,一个发生在西汉时期皇帝思念妃子的故事。诗中有的只是单纯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对于文中的意象,他也仅是一个个地罗列。并没有挖掘意象背后所要传达的神韵,而这一点恰是庞德做到了。从“信”的角度来看,韦译本更接近原诗。但如果从原诗意象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庞译本更加可取。因为他的g文不仅读来优美而且更具动静结合的效果,使作品更具汉诗含蓄的风格。对于没有阅读过原诗的读者或不懂汉学的读者来说,阅读庞译本会更具感染力,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Waley,Arthur.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M].New York: Alfred.A.Knopf,Inc.1919:69.

蝉古诗范文2

记得当时我不停地给老公发短信,他也不停地给我鼓励,至今我还觉得那时他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疼痛进一步加剧,宫缩间隔时间也越来越短。我说要可以像以前在学校拿文曲星打俄罗斯方块就好了。老公立马回家在电脑里试着给我下载到手机上,结果没成功。

20:00我疼得开始大叫起来。医生护士都过来慰问鼓励我:“开了两指半了,快了,你条件挺好的,坚持一下!”

22:00我已经抓狂了,强烈要求剖腹产,其他待产妇见此情形也都要求剖腹产,医生护士却坚持要我顺产。我给待产室外的老公拨通电话让他救救我。老公按了二十多下警铃,医生护士再三向他做思想工作:“顺产对妈妈,对孩子都好……”我在里面凄惨地哭喊声让他也失去了理性。把待产室反锁的大门推开冲了进来并大声质问医生:“我老婆要剖腹产,你们给她剖呀!”他被赶了出去……

23:00老公找了联系人,这时所有的值班医生和护士都来了,再一次鼓励我。这时的我已经眼冒金星了什么话也听不进去。

23:30“已开十指,推进产房。”只听一个医生大声说到。这一刻我似乎已经等了上百年,也许是太多复杂的心情叫我忘记了痛苦,不到半小时我生下了宝宝。

――庆庆妈妈

省了几十万

镜头一:我家的宝宝特别懒,超过预产期6天时才给我们一点想出来的信号(见红),但又等了两天,我的肚子却一直疼得不厉害,在医生的建议下,我们决定上催产药。早上5点,医生把我叫去上药了,老公还在病房睡觉呢。后来医生一检查,已经开了三指了,说不用上药了,上午就能生,让我在待产房等着宫口开全,然后让护士去病房帮我拿纸和外套,推门发现我老公居然还在睡觉,非常吃惊地说:“你老婆都快生了。你还在这儿睡?!老公一下子坐起来,说:“啊。快生了,不是说上药口马? (如果上药,估计到傍晚才会生,所以他毫无思想准备)接着他就赶紧给家里的老人打电话。

镜头二:产房内,每次宫缩,我都使了最大的劲,老公一边帮我擦汗,一边大喊:“哎呀,我看到头发了, 看到眉毛了,看到眼睛了。”听到这些,我信心倍增,但后来才知道都是他编的。

镜头三:这是事后听老公讲的。医生用手抓住宝宝的头使劲往外拉时,老公心疼得要命。真想对医生大吼让她们轻点,但又怕她们一怒之下“砰”的再把宝宝塞回去,就没敢出声。

镜头四: 医生举着宝宝让我们看,说是个女宝宝。老公高兴地大喊:“太好了,我省了几十万啊(事先想好的,如果是男孩。就按揭买房:是女孩,就暂时仍和公公婆婆住,等有好机会再买),明天我就去ilyL(我们当地最好的一家商场)买我看中的那件衣服去!唉!这么没追求的老公!

――俏俏妈妈123

开溜去洗澡

说说我老公陪产的事吧,叫人哭笑不得。我当时是提前两周直接进了待产室,因为是晚上,医生说我第二天上午能生,我就让爸妈先回家了,只留了老公陪我。没想到凌晨5点多宝宝就等不及要出来了,医生赶紧让我上产床,也不让家属陪了。按说一般这时候都是老公在门口焦急地等着吧,结果我老公自己跑回家洗澡去了,把我一个人留在了那里。事后解释说,他是回去拿摄像机去了。因为陪了我一宿没睡觉。加上屋里太热,出了一身汗,身上太难受就顺便洗了个澡。后来想想,幸亏我当时没什么特殊状况,要不找家属签字都找不到人!老公回来以后等了半天也没见有人通知他,跑去问护士才知道,原来我早生完了,他这个爸爸当得可真够省心的啊。

――皓程妈

无奈被“清场”

我也是个陪产爸爸,我家蝈蝈是07年11月25日出生的。24日早上,老婆说她肚子痛得厉害,我还故作镇定地说:“生孩子没那么快,别着急。”收拾好了住院东西,我们驱车赶往医院。

由于爱人她早就坚持自己生宝宝,有心理准备,所以从入院的每半小时宫缩一直到孩子出生,她都很坚强。

蝉古诗范文3

钱经:与大陆相比,台湾的产业结构是怎么变化的?大选对台湾带来什么契机?

李美虹:台湾在一开始主要以农产品为主,当时并没有对外贸易。我们从40年代开始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台湾目前的产业就是以电子为最大宗,台湾发展了五十多年产业升级可能在大陆就花费了二十多年,不同的是,岛内的产业更为精致化,比如台湾的IT设计业具有国际知名度,我们要做的是提高产业的附加价值。

事实上,治下的八年经济空耗让台湾从四小龙之首变成四小龙之末,因为政府在这八年当中并没有针对岛内有成形的经济政策,小马哥即将实施的十大建设,六年国建等等都,会利用基础建设带动内需市场、刺激景气,而的思路也会对两岸交互合作更有利。可以预见,两岸关系会比八年前甚至12年前好,这将会有全新的契机。

钱经:对于大陆投资者,你觉得有哪些领域可以介入?

李美虹:一般来说,第一次投资首选的应该是股票和房地产,在股票方面,也可以通过投资基金的方式,比如一些ETF基金,比如台湾50、台商50指数指那些去大陆设厂的上市公司,我们比较看好金融这一领域的原因是因为上台之后,两岸的关系会比之前的8年甚至12年更好。而如果正如预测所言,大陆的金融业对台湾开放,就是巨大的契机。

钱经:你比较看好哪些板块?

李美虹:未来我们比较看好的板块包括资产股、观光股以及金融证券股,这个“钱进大陆梦”应该能将股指向上牵引到20000点。而最近的一些市场热点,一些生产工业电脑、台的上市公司,其中可能会蕴藏些机会,从较长的趋势而言。受“爱台大建设”影响的海运板块或有良好表现。

钱经:台湾的金融股的契机体现在哪里呢?是否能介绍一下台湾市场的上市金融企业?

李美虹:台湾本土的金融业务虽然吸取了很多国外的经验进来,但没有像其他的产业那么开放,都是在本土进行,由于政府之前鼓励银行的开设与并购,在岛内有数量不小的金融机构为仅仅2300万的人口服务,对他们来说,走出台湾去服务更多的客户当然是巨大的机会,就像花旗银行的成功是从美国本土走向国际开始的。比较大的金融控股公司大约有十多家,比如,富邦金控、国泰金控、兆丰金控、元大金控等等。

钱经:台湾本地人对陆资赴台是什么态度呢?

李美虹:我们《Money+》杂志在五月初时与yahoo的奇摩理财合作过一次问卷调查,大约有一万三千多人次参与投票,我们向岛内民众提了一些陆资赴台的问题,结果很有趣。第一千问题是,请问你是否欢迎陆资来台投资。30%的人表示欢迎,15.9%的人选择了一般欢迎,表示“不欢迎”的人大概占19.5%,而有相当大比重的被调查者――大约34%认为“要看投资什么而定”。也就是说至少有45%的人是欢迎陆客投资的,但在另外一个问题中,是否欢迎陆客投资房地产,有高达4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希望,有67.2%的民众最担心被一般住宅的资产价格被陆客炒高。与此对应的是,55%的人希望陆客参与台股投资。

蝉古诗范文4

公司在预案中称,中环股份拥有世界领先的晶硅技术,本次募集资金加码半导体和光伏产业,是公司利用市场转变机遇期,主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重大举措,将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可是,记者发现,公司在定增预案和《非公开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却只提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项目投产后带来的可观经济收益,而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只字未提。公司对N型硅片的高转化率,以及上网电价成本有望达到0.4元/度的说法更是让人怀疑。对于其“公司将光电转换率提高了30%以上,解决了太阳能发电成本高这一世界难题”的说法,业内人士更是嗤之以鼻,认为这简直就是在公然撒谎。

不讲事实:通篇只谈利好

经过两年多寒冬的洗礼,光伏行业逐步回暖。此前在铸锭多晶硅夹缝中生长的单晶硅重新焕发夺目的光彩。对此,中环股份迫不及待地募资加码光伏。

根据预案,本次非公开募集的资金,除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外,其余将全部用于“CFZ单晶用晶体硅及超薄金刚石线单晶硅切片项目”、“CFZ区熔单晶硅及金刚石线切片项目”。

可行性分析报告显示,两个项目的建设期均为18个月。其中,预计CFZ单晶用晶体硅及超薄金刚石线单晶硅切片项目达产年平均销售收入19.2亿元,利润总额3.58亿元;CFZ区熔单晶硅及金刚石线切片项目达产年平均销售收入8.13亿元,利润总额2.32亿元;项目的投资回报期(含建设期)为5.9年。

记者注意到,201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5.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55%。若项目最终实施,这意味着再造一个中环股份,利润更是天量剧增。然而,2012年公司实现净利为-9365万元,同比下滑151.29%,扣非后更是大幅下滑213.92%。201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都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扣非后,公司仍然亏损613万,显示主营业务依然不振。同期,隆基股份(601012)的净利同比下滑32%,但扣非后同比增长为23.58%,且从净利/营收上看,依然强于中环股份,同时隆基股份预计1-9月份净利同比将实现增长。

隆基股份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制造成本持续降低。2013年第二季度单晶硅片的非硅单位加工成本与一季度相比下降11.9%。但产品销售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6%。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未来单晶景气可能性较高,但是考虑到光伏电站的收益率以及其他潜在竞争公司介入该领域的预期,产品的售价不大可能大幅度提高,中环股份对项目的盈利预期过于乐观,任何项目都存在风险,而公司在报告中只字未提,存在误导投资者的嫌疑。

讲故事:自称光电转化率超世界纪录

“如果说它对项目的盈利预期只是盲目乐观的话,那么定增预案中关于其单晶硅片的转化效率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对于中环股份在定增预案以及可行性分析报告中给出的单晶硅片光电转化效率的数据,现供职于国内某知名光伏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徐铭如此表示。

在定增预案中,公司称,希望通过其募投项目实现公司自主研发的“应用直拉和区熔融合工艺实施于转换效率达到 24%-26%的CFZ单晶硅片”的产业化。

“当前,我国同类应用产品的光电转换效率(非实验室数据)普遍在17%-18%的水平,这么多大企业、科研机构,进行了长年累月的研究都未能实现如此高的效率,中环股份能达到这么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光伏从业人士,他们都对这个数据持强烈的怀疑态度。

据记者了解,20多年来,硅电池转化效率的世界纪录一直由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的得意门生赵建华博士保持,当前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实验室记录为25%。赵建华现为南京中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CTO。

徐铭表示,实验室的数据与规模化量产之间的效率存在较大的差距,中环股份所谓的24%-26%的CFZ单晶硅片,即使是实验室的数据,那也是当今全球第一。

根据CSIA-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的信息,排名前十的国产高效单晶硅光伏电池中,英利新能源的“熊猫”N型单晶硅高效电池为19.6%,晶龙集团“赛秀”单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为19.20%,正泰太阳能“新星”高效单晶硅电池为19.3%……均未超过20%。

此前中环股份还对媒体称,公司将光电转换率提高了30%以上,解决了太阳能发电成本高这一世界难题。公司有望将上网电价降低到0.4元以下,这几乎与火电的成本持平。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每提高1%,整个生产成本将下降7%左右。当前,常规的太阳能发电成本大概是0.7-0.8元1度。如果要将上网电价压到0.4元/度,甚至更低,意味着要使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到25%及以上,但25%已经是当前的实验室世界记录,硅电池的理论转化极限值是30%,实际应用中要达到25%的转化率任重而道远。

蝉古诗范文5

引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应急预案的编制

4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5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7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8附件

附录A(资料性附录)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云峰、蒋仲安、时训先、钟茂华、刘功智、郑双忠。

引言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解决目前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要素不全、操作性不强、体系不完善、与相关应急预案不衔接等问题,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写质量,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制定本标准。

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经营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大小以及生产规模不同,应急预案体系构成不完全一样。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公司、企业(单位)到车间、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

应急处置方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立足自救。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应急预案emergencyresponse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2应急准备emergency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2.3应急响应emergencyresponse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2.4应急救援emergency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2.5恢复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3应急预案的编制

3.1编制准备

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b)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c)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d)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e)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

f)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3.2编制程序

3.2.1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3.2.2资料收集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3.2.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3.2.4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3.2.5应急预案编制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3.2.6应急预案评审与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内部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

4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

4.1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4.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4.3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5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5.1总则

5.1.1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5.1.2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5.1.3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

5.1.4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5.1.5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5.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5.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主要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5.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

5.3组织机构及职责

5.3.1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5.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5.4预防与预警

5.4.1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5.4.2预警行动

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程序。

5.4.3信息报告与处置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

a)信息报告与通知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b)信息上报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c)信息传递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

5.5应急响应

5.5.1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5.5.2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5.5.3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5.6信息

明确事故信息的部门,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

5.7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5.8保障措施

5.8.1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5.8.2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5.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5.8.4经费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5.8.5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5.9培训与演练

5.9.1培训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5.9.2演练

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5.10奖惩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

5.11附则

5.11.1术语和定义

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5.11.2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

5.11.3维护和更新

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5.11.4制定与解释

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5.11.5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

6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可能发生的季节及事故严重程度进行确定。

6.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明确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6.3组织机构及职责

6.3.1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6.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

6.4预防与预警

6.4.1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6.4.2预警行动

明确具体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程序。

6.5信息报告程序

主要包括:

a)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b)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c)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d)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e)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6.6应急处置

6.6.1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6.6.2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6.6.3处置措施

针对本单位事故类别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险性,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如:煤矿瓦斯爆炸、冒顶片帮、火灾、透水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6.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等。

7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7.1事故特征

主要包括:

a)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7.2应急组织与职责

主要包括:

a)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b)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应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7.3应急处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c)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7.4注意事项

主要包括:

a)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f)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g)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8附件

8.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并不断进行更新。

8.2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重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存放地点和联系电话等。

8.3规范化格式文本

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

8.4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主要包括:

a)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b)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c)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d)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的标识;

e)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等。

8.5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列出与本应急预案相关的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

蝉古诗范文6

【关键词】城市历史遗产;孤岛化;控制;整合

1.引言

城市随时间推移总处在不断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具有存留价值的历史遗产本应通过城市文脉有机地融合在不断更新的整体风貌中。然而,城市空间的发展变化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呈现出无序性和复杂性,历史遗产的生存环境被破坏,文脉被割裂,一个个脱颖而出,成为散布在现代化城市风貌中的个个“孤岛”。

2.“孤岛”现象与保护工作中的“弱势群体”

2.1 保护中的主角――名城中的“孤岛”

成为孤岛的往往是城市中那些“重点”遗产。或者具有地标性的意义,或者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或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名城的重要“品牌”。这些历史遗产的价值显而易见,对城市建设具有显见的影响力,因而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得到较好的保护和维护。比如,西安的钟鼓楼,北京的故宫等。

2.2 保护中的配角和背景――名城中的“弱势群体”

然而,在对城市历史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弱势群体”,即一些传统居住建筑和传统街区,由于价值上不具有显见的优势,虽然被列为保护对象,但由于缺少资金,不得不处在一种排队等候的局面,它们同样延续着历史,承载着文脉,却在如今急功近利的城市建设中面临消失的威胁。如,大皮院和竹笆市。

红花仍需绿叶相陪才能显现光彩,然而在城市建设中,配角和背景的作用却极易被忽视:成片的民居消失了,某一座“府第”被保留了下来;成段的城墙消失了,某一座城门或城楼幸存了下来,荒废的寺庙拆掉了,而古塔茕茕孑立;老街消失了,钟鼓楼变成了废弃的交通环岛……当城市空间中传统元素的“面”被打散,“线”被切断,而最终萎缩为几个“点”时,“孤岛”就出现了。

无论从遗存的角度,还是从城市的角度,“孤岛化”现象都是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宗旨相背离的。 “孤岛”的不断产生意味着名城传统风貌整体性的逐渐消退,仅靠几个孤立的“点”或“岛”作支撑,形象单薄,失去了城市文化的丰富性、多元性和整体性。

有些城市即使在维护修缮历史遗产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仍然没有彰显出本身的优势和特色,不被群众认可,究其原因是保护理念的疏漏,专注于“重点保护”,忽视了延续、承载城市历史文脉的基本元素――传统民居和街区的保护,致使那些主角因为配角、背景的消失,不但没有突出醒目,反而变得孤立无援,失去了风采。

3.“孤岛化”现象的本质和原因

西安城市中历史遗产“孤岛”的存在,有不少固然是历史原因使然,也有不少是近年来城市建设和更新导致。

3.1 保护观念狭隘

对如何保护历史遗产的观念出现偏差,狭隘的局限于保护城市重点遗产,把当前的知名度和经济价值作为保护与否或保护力度的衡量标准,使历史遗产保护中两极分化严重。就像游客来西安旅游,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雁塔、兵马俑和明城墙,其余的就不知道了。

32 缺乏“整体意识”

斯宾格勒曾经提出,只有作为整体,作为一种人类的住处,城市才有意义。因此,保护历史遗产也要从整个城市背景和形态中把握,不能就局部论局部。

3.3 缺乏对历史遗产价值的正确评价,急功近利

对历史遗产的价值认识片面,仅从是否能很快为城市发展带来经济效益评判遗产的价值,没有对其做出纯粹的公正的判别,有些遗产看上去很破旧,被认为是贫穷的代表,可是正是这些过去寻常的建筑才真正代表了过去的生活和人文习俗,它们是历史的活化石,而不是现在保护中的 “弱势群体”。

以西安钟鼓楼为例。

钟鼓楼是城市中轴线的中心,也是东西南北四条主要街道的汇集点,比邻回民区,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穆斯林聚居区,现在保留了回民区的城市格局。

钟鼓楼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和修缮,在城市空间中占着重要的位置,然而它们又是尴尬的。50年代西安城的改建,在旧城中心区开辟了宽阔的道路,忽视了过去钟鼓楼地景观格局,对其重点保护,把著名的钟楼变成了一个十字交叉的交通岛,与鼓楼咫尺天涯,它的四个角是现代商业建筑,嘈杂的交通、往来穿梭不断地车辆、四周不和谐的建筑群,严重破坏了钟楼的形象。“晨钟暮鼓”被嘈杂代替,昔日神采不复返。要进入钟楼只有从地下通道进入这条通道还充当过街人行通道的功能,空间感差,给游人印象很不好,因而损坏了钟楼作为古都代表的形象。

而鼓楼,自古就与钟楼联系在一起,然而现在鼓楼前小空地上挤满了车辆,参观鼓楼的的入口用铁栏杆围起来,在狭小的空间里开出一个门,供游览者进入。西边则和现代建筑相连,没有一个开阔的空间可以欣赏,随与回民街相连,却仅仅充当了回民街的“门楼”,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它虽保持了原有的风貌,但零乱的环境大大降低了鼓楼的地位。

回民街已成为吸引外来游客了解古城的一个特色窗口,尽忠体现了古城风貌的传统街区文化,从而得到了政府的重点保护。但是有关部门只注重到回民街的商业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开发,忽略了对居住者最根本的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且只注重“街”的保护,轻视了整个回民“区”的保护,使这些弱势群体因为缺乏资金维护而灰飞烟灭,现存下来的不过三十几处 。现在进入回区,可能只有化觉巷一条街给人古城的印象,其它原本也应有如此效果的街区却因缺乏整治凌乱不堪,如大皮院,失去了原汁原味。也失去了作为背景烘托钟鼓楼的意义。

4.“孤岛化”的解决思路

对于城市空间,“孤岛化”的历史遗产是受保护的,相对静止和被动的状态,要处理好历史遗产与现代城市环境的关系,以消减“孤岛化”对城市风貌的负面影响。

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在于对城市空间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对历史遗产在城市形态层面进行积极的“整合”。

“控制”即通过保存和维护历史遗产的空间表现力来保证其最大限度的体现自身价值。通过“控制”虽然不能改变“孤岛”的既成事实,但却可以有效地避免其在城市建设的热潮中被逐步“侵蚀”和“淹没”的危险。

“整合”的策略是通过对各种城市要素内在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种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城市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实现新的综合。“孤岛化”现象可以视为历史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分离化”,“边缘化”的倾向。

控制的策略在于尊重历史遗产在城市空间中的地位,整合策略在于使历史遗产更和谐有机溶入现代城市空间并发挥更积极的影响力。两者相辅相成,且都应以保护为大前提,所有的控制和整合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天津社会科学院技术美学研究所,城市环境美的创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7

[2]齐康,文脉与特色――城市形态的文化特色,城市发展研究,1994.01

[3]王景慧,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王建国,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8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