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日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田园日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田园日记

田园日记范文1

2020年9月2日中元节有一天。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国自商代以降,就非常相信鬼神。虽然在他们的信仰中除了人鬼之外,还有天神和地只的存在,但是却以“人鬼”作为中心信仰。

(来源:文章屋网 )

田园日记范文2

关键词: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 生产方式 汽车产业

丰田生产方式,也称为精益生产方式,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所组织的国际汽车研究小组在对日本汽车产业的生产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对该生产方式所赋予的名称。在日本,一般对丰田公司所创造的生产方式直接称为丰田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是为了制造质优而价廉的产品,本着顾客优先原则,彻底排除浪费现象的生产方式。具体言之,就是以准时生产体制、自动化为支柱的生产管理和生产改善方式。以这种生产方式为指导,日本丰田公司正朝着全球超级汽车企业迈进。

18世纪后期英国就完成了工业革命,可是直到20世纪初,在生产技术领域早已经进入机器生产时代,生产方式却仍属于前工业社会的生产组织形式――手工作坊生产,即所谓的单件生产方式。20世纪以来,迟滞已久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开始加速,世纪之初,大量生产方式在美国福特公司的工厂内诞生,50年代它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单件生产方式。正是在大量生产方式扩散过程中,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又创造出精益生产方式,这是丰田公司生产方式创新所结出的硕果,其社会价值在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逐步为世界所认识。

丰田生产方式的源流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福特生产方式、纺织产业的经营经验与传统以及战前日本飞机产业的“知识转移”。

一、福特生产方式

大量生产方式的源流是福特公司,丰田公司曾多次派人赴美考查,福特生产方式是丰田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石。1934年丰田公司派技术兼作业部长菅隆俊访问美国,订购汽车生产所需的作业机械,并考察美国汽车和机械企业,学习制造工程方面的技术。据隆菅俊回忆,他在美国的四个半月时间里,总共访问了130家工厂、7个研究所和5所大学,7月底因经费告罄,所以不得不回国。1938年,菅隆俊设计指导的丰田第一座现代化生产工厂―举母工厂竣工,在布局上完全参考福特公司,并甚至也像福特公司一样在车间内设置参观通道并配备公司简介书,采取了生产开放方针。

战前,丰田公司通过对美国福特生产方式的学习,初步建立了生产体系,积累了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方面经验,这为其战后全面深入学习福特方式奠定了重要基础。

1950年丰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频繁访美,再次掀起学习福特的。6―10月神谷正太郎(丰田公司销售总经理)考察美国汽车产业现状,重点围绕销售环节的汽车消费金融问题。7―10月,丰田英二(丰田公司常务董事)抵达福特公司规模最大的底特律鲁奇加工厂考察,对福特的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以及培训体制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0―11月,斋藤尚一(丰田公司常务董事)随日本通产省组织的日本汽车企业技术调查团访美,藤斋也在鲁奇工厂学习了一个半月,但其重点不同于丰田英二,主要是大量生产方式下的设备与工厂管理。丰田学习福特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大规模设备投资。1951年,丰田公司制定《生产设备现代化五年计划》,彻底更新陈旧设备、构建批量流水生产线,耗资58亿日元,当时实属石破天惊之举。

生产管理是丰田向福特学习的另一个方面,1951年丰田推出了“创意提案制度”,目的是为了让所有职工都参与管理。丰田还从福特引进了TWI体制,它是对公司管理层进行教育的培训体制,对丰田以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纺织行业的宝贵经验

丰田公司学习福特方式为丰田生产方式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真正催生新生产方式的关键是丰田公司对于福特生产方式的改造和升华,源何丰田能够摆脱照搬照抄的引进的方式,这就需要探寻更深层次的形成源流。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前,丰田曾是纺织企业,生产织机和纺织生产都使之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成为创造丰田生产方式的宝贵财富。

日本纺织业有着悠久历史,在江户时代就已形成规模。自1907年丰田佐吉与地方财阀联合创立丰田式织机公司,特别是1911年他亲手创建丰田织布工厂开始,丰田早期经营者便真正进入纺织产业。当时技术成为丰田的主要竞争优势,但是,技术优势并不等于经营优势,当时日本纺织行业已经进入近代化经营阶段,1910年前后的大型纺织企业已经普遍施行标准化作业,在此方面丰田企业处与落后。为了弥补生产方式上了落后,丰田公司实施标杆瞄准战略,以生产效率较高的日纺公司作为学习目标,改进自己不足。例如,丰田将不同工程置于不同厂房,而日纺则沿流水线进行工程设计;在棉纺上搬运方式上,丰田采取大批量方式,日纺则是小批量、不间断搬运方式;质量管理方面,丰田主要集中于后工程,采取下游技术修正方式,而日纺则从源头抓质量,杜绝上游工程出现劣质,以此来省却下游技术修正。

根据1984年7月16日对大野耐一的采访结果制作而成。参见藤本隆宏《生产体制进化论》,有裴阁,1997年,70页。

丰田公司成立后,大野耐一(丰田生产方式的主要创始人)由纺织厂转任负责汽车生产。他指出,最好用纺织工业的生产方式来生产汽车。创建不依赖手工匠人,而是任何一名工人都能自如作业的生产体制,这一点得益于丰田纺织时代的经验教训。

在学习和引进伏特生产方式之前,丰田公司自身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尽管这些经验不能直接“转移”到现代化汽车生产中,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丰田生产方式的发展进化。

三、飞机产业的知识转移

除了学习福特和放置产业的经验积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战前日本飞机产业的“知识转移”。日本飞机产业较早,它与军事密切相关。1917年中岛知久平创立“飞机研究所”,1919年中岛飞机早东京大阪间试飞成功。此后,飞机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并快速走向军事化。1920年中岛飞机为军方供货。1944年,丰田被指定为军需公司,由军部派人来监督生产。军事管制不仅加强了国家对企业发控制,同时也必然造成企业间的知识转移。由于战争期间几乎所有企业都成为军管对象,各产业间的人员与技术交流也得以实现。如战时丰田公司也曾生产飞机发动机等部件,这一经历为丰田提供了学习飞机产业技术的重要机遇。战后,由机产业被解散,接纳其技术人员也成为丰田公司实现从飞机产业接受“知识转移”的重要渠道,据估计,活跃在50―60年代的很多汽车技术人员都具备飞机产业背景,而丰田公司仅在1946年4―9月,就录用了200名技术人员,其中有很多优秀人才。

技术人员的转行,促进了原飞机产业的先进生产方式向汽车产业的转移。据长谷川回忆,“从飞机工程师变成汽车工程师之际,很多飞机技术如空气力学、一体化构造等轻量化技术和强度标准应用到汽车生产中。此外,也将总工程师制度和飞机产品开发计划等引进到汽车产业”。

综上所述,表层看来,丰田生产方式是丰田公司通过学习美国福特方式所创建的,但这一过程中,丰田纺织业的实践经验和飞机产业的知识转移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消化、吸收以及生产方式的创新过程中,二者都发挥了关键作用,虽然其表现形式更倾向于潜移默化的方式。

打个比方来说,福特生产方式就像丰田公司从美国引进的一棵树种,种植在日本土壤里,丰田用自己传统的培育方式――纺织产业来浇灌它,并施以特别的嫁接――融入飞机产业的知识,结果长成了“丰田生产方式”这颗独具特色的参天大树。在丰田生产方式的躯体中,既有福特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同时也融入了丰田公司特有的基因。

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企业而言,丰田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丰田生产方式学习和引进了大量生产方式的诸多优点,如流动生产、精密分工、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等,同时,它也继承可传统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如单个职工的技术纯熟,适应生产“缺陷”产品等特点。丰田生产方式综合了单件生产方式和大量生产方式的优点,既避免了前者的高成本,又避免了后者的僵化。它不仅创造出了超越大量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而且强调均衡生产、彻底消除一切浪费的经营理念也更适合时展的潮流。

丰田生产方式属于日本特定经营环境的历史产物,它吸收了大量生产方式中的诸多要素,并从其自身曾涉足的纺织产业和战前日本最发达的飞机产业学习了大量经验,在其诞生过程中,丰田喜一郎、大野耐一等丰田生产方式的主要缔造者又以企业家的独特构想力,对诸要素进行了“重新组合”,使之最终适应日本的经营环境和市场条件。

参考文献:

[1]夏天喜.丰田经营秘诀[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69.

[2]谷重庆等.丰田―精益求精.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5-36.

[3]大野耐一.丰田生产方式[M].中译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174.

田园日记范文3

日历网免费历的今天:2000年3月2日“资源一号”卫星正式交付使用,更多历的今天相关信息请访问日历网。

2000年3月2日(庚辰年正月廿七),“资源一号”卫星正式交付使用。

2000年3月2日,中国颗高速传输式对地遥感资源卫星――“资源一号”卫星在北京正式交付使用。这颗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联合研制,1999年10月1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它是中国颗和国外联合研制的卫星,并开创了国内应用卫星首次发射即获得成功的先例。“资源一号” 卫星投入使用后,由中巴双方共同管理、分享权益。 图为1999年10月14日11时1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和搭载的一颗巴西自行研制的小型科学应用卫星送入太空。

田园日记范文4

游景点,总是觉得累,那倒并不是因为路得长。循路前行,使发现每一步踩得都是诗文,每一步发出的都是吟唱。在这里,无论小草还是大树,都是平凡而伟大的。那些名胜古迹,优美景点也并非优美奇特,与众不同是那文人墨客曾落脚吟颂过。

同样,西洞庭景色也只是平平但浸润其中的那份文化,却可以使所有的旅人能心满意足走完全程。

这是重要叠叠的文化太丰富,没看到一处,便要停留许久能再次前行。望望头顶的景色,阳光正亲吻着大地,让农村田园更加蓬勃生机。

当季节的日记被打开时,这春便是这本诗集纯洁无瑕的扉页,它已啼鸟三五声催娆,桃花一两枝闹春。诗中有经历了漫长寒冬的蓄积与孕育,才会有浩大声势的春雷;有悄然剪开积聚的冬云,剪出千万条绿丝条,剪出千里桃花妖娆的春风;有携一缕诱人的清新,裹几份婀娜秀姿,透几分淡雅神韵,含几分羞涩神情。在天与地之间织几分诗意,织几分朦胧的春雨。它们,将农村田园写的淋漓尽致,所有的农作物,张开新芽,绽开鲜花,吸引着无数勤劳的蜜蜂去采集花蜜,将春天的田园绘出了一幅斑斓多彩的色彩画。

再过几个月,当丰硕的季节来临时,田里的稻谷已经成熟了,一阵阵的稻浪被风轻轻的抚摸着。走在田园间的阡陌的小路上,不禁浮想联翩;那枝叶交错放入橘树上,一颗颗桔红的灯笼笑得正欢;远处翡翠的甘蔗,像一排整洁的士兵,这也许就是坚强不屈的农民伯伯的象征吧;收回目光,那一片一片的金黄,刺的我一阵晕眩,但我心中还是喜悦的,因为那正是丰收的前兆,我相信这年冬天会更加美丽。

……

田园日记范文5

毕淑敏 著/定价:20.00元/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幸福是什么?对于老人,幸福是同儿孙共享天伦之乐;对于白领,幸福是薪资层层翻倍;对于正在求学的孩子,幸福是考出一个满意分数;对于一辈子耕种在田里的老农,幸福是牵着自己的老黄牛安静地看夕阳西下;对于正值壮年的农村青年,幸福是连年的丰收;对于从小与猪、牛、羊打交道的农村娃,幸福是给自己插上翅膀,飞到外面的世界开创一番新的人生……幸福原来有如此多的颜色,然而当我们累了、倦了、厌了的时候,才明白,幸福更是一种心态,一种面对挫折、痛苦、喜悦时快乐从容平和的心境。

放慢·快乐

——微笑的力量

朱丹 著/定价:49.80元

浙江文艺出版社

人们常说,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差到哪里。微笑是一种力量,每一次从你脸上绽放时,都会给你增加一份快乐,朱丹就是微笑的受益者。她出身贫寒,幼年丧父,但她依然有着美好的童年,体验着家的温暖。经历了婚变,面对坎坷的情路,她以微笑应对。透过她的故事,我们得到启发,那就是在匆忙的人生道路上,其实有很多细小的事情值得去品味;那些哭过、笑过的曾经,都会成为我们完整人生的幸福体验;在还不确定的未来,波折与平坦都是美好的。

我是农民的儿子

林贤治 编选

定价:16.00元

花城出版社

站在五彩的霓虹灯下、高楼林立的水泥墙边,农民们越来越感到迷茫。财富筑垒的城市只属于城市人,事实上,在这座城市形成前不久,这里还是农民辛勤劳作的庄稼地和果园。在亲眼目睹故土家园的剧变之后,他们——一群农民的儿子饱含着对乡村、故土、自然以及父老乡亲的深厚感情,在汗与泪的文字中为我们娓娓道来,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痛,更是一种对内心的强烈冲击。

民国乡村小学生的日记

吴珮瑛 等著/定价:24.00元

华文出版社

近两年,穿越剧很火,现在就让一本上世纪30年代初5位普通乡村小学生的日记也带着我们穿越一回吧。这些日记展现了那个时代孩子们真实的生活,在儿童的天真烂漫、美丽的田园风光、贫苦的农家生活以及对民族危机和动荡时局的亲身体验中,我们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孩子们身上所拥有的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透过孩子们的眼光,我们对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乡村生活,会有更直观、感性的认识。

自由

[美]乔纳森·弗兰岑 著,缪梅 译

定价:49.50元

田园日记范文6

诗的首联点题。“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是说老朋友用鸡黍置办了酒宴,自己应邀到他的农庄做客,流露着朋友的盛情和诗人的欣喜。这似乎就像一则日记,叙述了一件刚刚经历的极其平常的事情。故人“邀”而我“至”,文字非常质朴,不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平常。这正是友谊深厚的至交之间的往来。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所特有的风味,又可以见出待客之简朴。这种不讲客套和排场的招待,往往能使朋友在更为亲切的、不分彼此的氛围中把心扉敞开。朴实的邀请,只能用朴实的笔调来写。这个开头平静而自然,不作丝毫渲染,既反映了挚友间的亲密关系,也显示了融融的气氛特征。

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说农庄座落在一围绿树里,背景是一溜之青山斜放开去,迁延至城郭之外,显示出农庄地处郊野,僻远幽静。上句是写近景,好像很随意地把一眼看到的农庄四周的景色采入诗中――绿树环抱,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悄然一转,将读者的视线引发开去,那城郭之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两句写农庄的自然景象,一近一远,一密一疏,顾盼之态如见,亲切之情可掬,表现出主人隐居的环境,同时流露着诗人情不自禁的欣赏和爱慕。“合”、“斜”二字极为传神却又完全像是信手拈来,用得极其自然。

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说在农庄里,老朋友和诗人打开窗户,面对着场地和菜圃摆开筵席,端起酒杯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关于桑麻之类的农事,洋溢着宾主情投意合的乐趣。“话桑麻”取自陶渊明《归田园居》“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的语意,说明主客完全忘情在农事上了;而且更让你有一种置身田园之感,从而引起对农事的关怀,分享收获的愉快。于是我们仿佛嗅到场圃上的泥土馨香和不远处传来的桑麻芬芳;看到庄稼的茁壮成长和喜人收获。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结合,绿树、村舍、青山、场圃、桑麻和谐组合起来,构成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幅。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仿佛萦绕在我们的耳边。这里虽然只是叙述宾主欢晤、畅谈农事,但却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倾心于隐逸田园的生活情趣。

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就”是接近的意思;“就”指赏菊,但又有不邀自来的意味。“待到”――“还来”――“就”,这一连串词语的运用,透露了诗人想重来此地的心情。诗人在农庄愉快地度过了一天之后,临走时似乎根本没有想到要谢谢故人的盛情款待,却直截了当,毫不掩饰地直言还要再来这里度过那美好的重阳节,这就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感谢之辞。这种表示,出自诗人的内心,表现了诗人直率的心情和诚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