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饮食养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饮食养生范文1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此谓闭藏……去寒就温……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在古代社会中,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等合称为“四立”,是个重要的节日。在立冬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以示对大自然的尊重。民间还有立冬后要进补之说,民谚称:“冬季进补,春季打虎;冬季不补,春季受苦。”
参芪鸡汤 母鸡1只,党参30克,黄芪30克,生姜20克,大枣10枚,葱蒜,酱油、醋、料酒、盐、糖等调料适量。将母鸡去内脏洗净切为小块,用开水略烫,去血腥味。将鸡块放入锅中,加入中药及调料用火炖2小时以上,吃肉喝汤。具有益气健脾、补虚固表的功效,适合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易于感冒的中老年人食用。
糖醋带鱼 带鱼500克,姜2片,葱1根切段,蒜茸1勺,糖及醋各4勺,水适量,生粉1勺,酒1勺。将带鱼冲洗干净,抹干水分,切块,用少许盐、酒稍腌,扑上生粉。烧锅下油,将带鱼放入油锅内炸约10分钟,至金黄色,达到外焦内软时捞出,沥干油分,装盘;下油爆香蒜茸、姜片及葱段,再倒入糖醋料煮开,趁热将糖醋汁浇在鱼身上。具有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适合于体质虚弱者食用。
小雪的饮食养生
古人认为小雪时节是因为“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也就是说,此时天气逐渐寒冷,温度下降,气层中的温度已降至0℃以下,天上的雨因寒冷的空气而凝聚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之为小雪。小雪节气以后,天气阴冷晦暗,阳光照射相对较少,所以对人们的心情会有影响,特别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被称为季节性抑郁症。所以在小雪以后要特别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在饮食方面应有选择性地吃一些有助于调节心情的食物,如全麦面包、香蕉、鸡肉、南瓜、牛奶、葡萄柚等。介绍两款改善心情的食疗方。
什锦面包 全麦面粉500克,葡萄干10克,南瓜籽10克,核桃仁10克,青梅20克,桃脯5克,苹果脯5克,鸡蛋50克,鲜酵母5克,盐10克,白糖及水适量。将各种果料和鲜酵母切碎,放入30℃的温水中拌匀,投进鸡蛋、盐,白糖搅拌均匀后加入面粉,再把果料撤进面内,搅拌均匀后饧发30分钟。烤盘擦净刷油,把发好的面团搓条,放在烤盘里,刷一层清水,放进保温箱再饧1~1.5小时,待涨至二倍时,送入炉烤10分钟(炉温250℃~280℃)出炉,出炉时刷一层蛋清水即成。具有益气开胃、调畅心情的功效,适用于情绪抑郁者。
水果沙拉香蕉200克,苹果50克,梨50克,葡萄柚50克,色拉油沙司、鲜奶油、柠檬汁适量。将香蕉、苹果、梨、橘子去皮及核,切成块,放入盛器内拌匀,再将鲜奶油,柠檬汁倒入色拉油沙司内拌匀,浇在水果块上即成。具有清心安神、改善心情的功效,适用于心境低落者。
大雪的饮食养生
大雪节气以后,气候越来越寒冷,雪后大风会使气温骤降,所以感冒、咳嗽、关节疼痛的人有所增加。大雪时节要多食用一些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虾、海参、辣椒、花椒等,少食一些寒凉性质的食物,如黄瓜、苦瓜、西红柿等。冬季吃黄瓜、西红柿等寒凉性质的蔬菜,切忌生食,要炒制后食用,如肉片炒黄瓜、西红柿炒鸡蛋等,以减少其寒凉对人体的影响。介绍两款温热性质的食疗方:
黄豆焖羊肉 羊肉500克,黄豆200克,辣椒30克,花椒10克,大料(八角)10克,葱、姜、蒜及调料各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黄豆浸泡发开,与羊肉一起放入沙锅中,加入辣椒、花椒及调料等,以小火焖熟至烂熟后食用。具有健脾益肾、祛寒强体的功效,适合于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在冬季食用。
参归烧海参 党参20克,当归10克,水发海参300克,黄酒10克,葱、姜、蒜及调料适量。将党参、当归水煎浓缩作高汤使用,海参洗净,切成条块,放入开水中略烫后捞出备用。炒锅烧热放油之后,入葱、姜略炒,再放入海参炒至六七成熟,加入党参、当归的高汤和调料,用小火慢慢煨制,烧至汤汁浓稠时,加入湿淀粉勾芡,再加麻油少许即完成。具有益气养血、补肾助阳的功效,适合于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阳痿遗精、虚弱劳怯、久病体虚者食用。
冬至的饮食养生
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候。故有“冬至一阳生”和“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冬至还是民间习俗“数九”的开始,自冬至这一天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一直数到第二年的春季“九九”结束。在古代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不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这时,患有高血压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中医理论认为“寒则凝滞”,也就是说寒冷的天气会使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适当食用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有助于疾病的防治。
山楂丹参鸡 童子鸡1只,山楂50克,丹参20克,葱、姜、蒜及调料适量。将童子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备用,山楂、丹参洗净,与鸡肉一起放入沙锅中,加入调料用大火烧开后改为小火慢慢炖至烂熟后食用。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的功效,适合于体质虚弱并有血瘀症状的心脑血管疾病者食用。
芎归炖猪心 川芎20克,当归10克,猪心1只,葱、姜、蒜及调料适量。将川芎、当归洗净备用;猪心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略焯后捞出备用。将川芎、当归、猪心、葱姜蒜及调料放入沙锅中,用小火慢慢煨制1小时后食用。具有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适合于心慌气短,失眠多梦的心血管疾病者食用。
小寒的饮食养生
小寒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节气,人们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而“三九天”就在小寒的节气内。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日常食物中属于温热性的食物主要有辣椒、花椒、糯米、高梁米、韭菜、香菜、南瓜、生姜、葱、大枣、桂圆、木瓜、栗子、核
桃仁、羊肉、狗肉、鸡肉、虾、海参、酒等。
特别要提出的是,小寒时节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因为所用的主料羊肉属于温性食物,而调料中的花椒、辣椒等属于热性食物,食用不但具有补益作用,而且能够增加热能的产生和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下面介绍两款适合于小寒食用的食疗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适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等阳气虚弱的人群。
胡桃仁饼 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面粉250克,白糖少许。将胡桃仁打为碎末,与面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适量,搅拌均匀,烙为薄饼食用。有补肾御寒、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腿软、畏寒怕冷、大便干结等肺、肾两虚的人群。
大寒的饮食养生
大寒既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由于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寒冷程度略逊于小寒。大寒是冬季向春季逐渐转换的过程,饮食养生虽然仍以温补为主,但也有所不同。首先,冬季饮食进补数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其次,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而做准备;另外,还要考虑大寒期间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日常饮食中常用的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食物有生姜、大葱、香菜(胡荽、芫荽)、大蒜、辣椒等。例如,当有人因外感风寒而致轻度感冒时常常会用生姜加红糖水来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介绍两种适合于大寒时节食用的饮食。
饮食养生范文2
秋季是从立秋至立冬三个月。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要。
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气温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减少,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急剧。因此平时要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之效;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腻厚味。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应贯彻“少辛多酸”的原则。肺主辛味,肝主酸味,辛味能胜酸,故秋季要减辛以平肺气,增酸以助肝气,以防肺气太过胜肝,使肝气郁结。可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荸荠、菠萝、香蕉、银耳、乳品等柔润食物;也可食用人参、沙参、麦冬、川贝、杏仁、胖大海、冬虫夏草等益气滋阴、宣肺化痰的保健中药制作的药膳。
在秋季,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颐养胃气。如过食寒凉之晶或生冷、不洁瓜果,会导致温热内蕴,毒滞体内,引起腹泻、痢疾等,故有“秋瓜坏肚”之民谚,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要注意。
由于从炎夏转入凉秋,人常常觉得比较舒服,由于苦夏而致的身体消瘦也渐渐地恢复,胃口和精神的转好,使秋季成了一个最佳的进补季节。 在进补中平补,这是根据秋季气候凉爽,阴阳相对平衡而提出的一种进补法则。所谓平补,就是选用寒温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晶,都是平补之晶。另外,秋季阴阳虽相对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气,肺易被燥所伤,进补时还应当注意润补,即养阴、生津、润肺,采取平补、润补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养阴润肺的目的。
补肺润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柔软、含水分较多的甘润食物。一方面,这样可以直接补充人体的水分,以防止口唇开裂等气候干燥对人所产生的直接伤害;另一方面,通过这些食物或药物补养肺阴,防止因机体在肺阴虚的基础上再受燥邪影响,产生疾病。晨饮淡盐水,晚饮蜂蜜水,既是补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又是养生抗衰的重要内容。总之,秋季进补要甘润温养,既不可过热,又不能太凉,要以不伤阳不耗阴为度。食物进补取材方便,虽有四气五味之分,但毕竟作用力相对较弱,食用时只要对症选用,不仅效果较为明显,一般也不会出现什么不适。
饮食养生范文3
立春、雨水立春、雨水节气的饮食应以滋补阴气、疏通气机兼以升发阳气的食物为主。常人宜食用味甘、性温的食品。
主食宜选用玉米、糯米、大米,有条件者可早晚食用玫瑰粥。玫瑰粥需白玫瑰花5朵,糯米60 g,樱桃10枚,白糖60 g,清水1 000 ml,文火煮粥,早晚食用。
蔬菜以白萝卜、韭菜、香菜为宜,有条件者可食用萝卜羊肉羹。白萝卜,性温,味辛、甘,入肺、胃经。生吃、熟吃均可。韭菜可与香菜作为辅菜交替食用。此外每周还可烹制萝卜羊肉羹加强营养,萝卜羊肉羹用白萝卜 90 g,精羊肉60 g,分别切片入锅,加水适量,加盐少许,煮制成羹,趁热服用。
果品首选松子、大枣。松子,俗称“松子仁”,性温,味甘入肺、肝、大肠经。本品含有丰富脂肪油,尤为适合防治年老体弱、病后、产后患者的便秘,长期服用能益肺止咳,补气养血。大枣,性温,味甘,入肺、胃经,既能补脾和胃,又可降血脂,与松子相配食用是初春的干果佳品。
立春、雨水节气好发疾病人群的饮食养生宜忌
脑血管疾病人群的饮食:除按医嘱外,还应注意情志,特别是饮食的调节。饮食应以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为原则,食用乳类、蛋白、瘦肉、鱼类等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及绿叶蔬菜、水果等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以保证排便通畅、疏利通导。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浓茶、浓咖啡、白酒、辣椒等,以防止对脑血管的刺激加大、血压升高。饮食上可以玉米粉粥或葛根粉粥予以防治。玉米粉粥需粳米100 g,玉米粉30 g,水500~800 ml,先用粳米加水煮粥,煮至米开花后调入玉米粉,使粥成糊状,稍煮片刻即可,一日三餐均可食用。
郁症及心理疾患人群的饮食:饮食除常规服用外,慎用禁食大辛、大热之品,宜服用红枣羹、花香熟水予以防治。红枣羹需红枣30 g,葱白7 g,同时放入锅里慢煮成羹,此羹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解郁。花香熟水需茉莉花、玫瑰花各3 g,放置可密封500 ml之容器中,用滚开水将其浸在其中,满后即刻密封,次日早晨去花取汁30~50 ml,再加10~20 ml滚开水混合均匀如茶常饮,可防治郁症及心理疾患。
惊蛰、春分如果说立春、雨水是心情的春天,那么惊蛰、春分就是视觉上的春天,是春季中穿着最为自由的节气。根据惊蜇、春分这两个节气的自然特点,建议这一时期饮食应以培补、升发阳气为主。惊蛰、春分节气常人宜食用味辛、性温热的食品。
主食宜选用粳米、糯米,有条件的可配用桂圆生姜汤。饭豆,性平,味甘入脾、肾经,可煮食、酱食,常以粳米混煮,不仅口味好,而且增加营养吸收效能,更宜于养生。桂圆生姜汤需干桂圆14枚,生姜3片,食盐适量。先将桂圆洗净,置入锅中,加水浸泡30分钟,加入生姜、食盐。煮30分钟即成,也可加入大枣同煮。
蔬菜以洋葱、黄花菜、芥菜为宜,有条件者可选用参归鳝鱼羹。参归鳝鱼羹需当归10 g,党参10 g,鳝鱼500 g为主料。料酒、葱、姜、蒜、食盐、酱油为辅料各适量。将鳝鱼去骨、内脏、头、尾,切丝备用。当归、党参装入纱布袋扎口,将鳝鱼和药袋同时放入锅中,加入辅料,加入适量水,先用武火烧开,捞弃浮沫.再改文火煎煮1小时,弃药袋,余供食用,食用前加入味精。
果品首选龙眼肉、苹果及立春、雨水节气时食用的果品。龙眼肉,俗称“桂圆肉”,性温,味甘入心、脾两经,其含糖、铁及维生素B2很高,可改善思虑过度导致的失眠或心悸。常与大枣相配,补益心脾两脏,达到“益脾胃,保心血,润五脏”的功效。
惊蛰、春分节气好发疾病人群的饮食养生宜忌
哮喘多发于此期,饮食调养的方法较适宜于哮喘的轻度发作期或缓解期。饮食原则以停止食用过敏源食物,避免进食过饱,食物不宜太咸,忌烟、酒。慎用辛辣刺激食物,特别要禁食海腥油腻之物。在发作期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排尿。食物以充足碳水化合物保证热能供应;以乳、蛋、豆制品保证蛋白质的给养。对于肾阳不足的虚性喘病病人可以海马焙黄研末,每次冲3 g。或以当归6 g,海马3 g,水煎服;针对五脏气血虚衰、中气不足的虚喘病人可用鹌鹑1只,不去毛,焙烧研末,每次10 g,加红糖水融化,再兑入黄酒50 g,一次服完。每日2次,予以调养。
清明、谷雨清明、谷雨是春季中最后两个节气,与前四个节气相比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常人宜食用味辛、甘,性热、温的食物。
主食宜选用小麦、糯米、玉米相搭配,有条件者早晚佐以牛奶姜糖饮。牛奶姜糖饮,需鲜牛奶200 ml,生姜汁5 ml,加白糖适量,放碗内隔水炖服。
蔬菜以大众鲜绿蔬菜为主。以茼蒿、生姜相搭配为佳,大众鲜绿时蔬通常选用芹菜、菠菜、茄子等,有条件者可用当归炖母鸡。当归炖母鸡需当归15 g,党参15 g,母鸡1只(约重1 500 g),葱、生姜、料酒、食盐各适量。将母鸡去内脏洗净,把当归、党参置于鸡腹内,入砂锅中,再加入葱、姜、料酒、食盐及适量清水,置于灶上,先武火煮沸,再改文火慢煎,直至烂熟即成,吃肉喝汤。本品具有滋阴、养气补血功效,食之可缓解春季烦躁的心情及全身乏力易困的状态。
果品以应季水果香蕉等为主,同时配食大枣。香蕉,又称“蕉子、蕉果”,味甘,性寒,入脾、胃经。它可缓解对胃黏膜的刺激,预防胃溃疡的发生,并对一些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有预防、保护的作用。适合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经常食用,但每次宜少量食用,多食会抑制胃肠功能。
饮食养生范文4
“以脏补脏”不能滥用
“以脏补脏”确实源于中医,鸡内金(鸡胃的内皮)可以健胃消食、胃下垂吃猪肚有一定的疗效、夜盲症吃鸡肝有一定的疗效(肝开窍于目,吃肝补肝)等,但并不能依此类推。现在很流行的肾虚吃猪腰子、羊腰子,阳痿的吃牛鞭、狗鞭,最好鹿鞭、虎鞭等,则不一定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肾虚是肯定的,但却不能吃太多的腰子,因为必须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的损害;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病人很多也表现为肾虚,也不能吃太多的腰子,因为动物内脏嘌呤含量很高,会加重高尿酸血症,加重痛风。
以脏补脏可以偶尔使用,但绝不是养生的正途。真正的补益要靠自身,平时注意调节情志、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节制等,机体就会产生精气。精气的产生有赖于全身每个细胞的参与,最后汇集成大江大河。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明白,“不补之补”才是真补。
食物寒热不是指温度
药物和食物是同源的,既然药物有寒热偏性,食物也应该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食物的寒热偏性产生错误认识,导致在饮食养生中出现错误做法。比如,有人认为把寒凉偏性的食物加热之后食用,就能降低它的寒凉偏性,同样,把温热偏性的食物冷藏后食用,就能减低它的温热偏性,但食物的寒热并不是指温度。食物的寒热偏性是根据引起机体的寒热反应来确定的,不是依据食物本身温度的高低。
一些病人自知是热性体质,于是,在平日里吃的食物都一定要放凉了吃,他们认为这样才符合自己的体质。结果吃了一段时间的冷食,他们发现自己“上火了”,而且胃肠不舒服,大便不溏泻,反而干结。同样,有一些病人,属于寒性w质,每顿饮食必趁热食用,并且每次食后必大汗淋漓,日久身感寒冷加重,四肢不温,甚者自汗。
食补要遵循三因制宜
中医治病要辨证论治,它实质上就是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病情具体对待。就饮食养生来讲,也应该如此。但在养生保健中,很多人听说了吃什么对人体有好处,或者看见别人吃什么,自己也就开始使用。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做法都是不理性的。应该遵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是指要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选用合理的饮食。四季气候不同,人体所处的外在自然环境有别,身体内环境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所以,春夏秋冬四季究竟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其实自然已经帮我们作出了决定,这就是应时的食物。
饮食养生范文5
牛奶早餐蜂蜜相伴 蜂蜜是人体最佳的碳水化合物源,它主要含有天然的单糖―――左旋糖和右旋糖。这些单糖有较高的热能,并可直接被人体吸收,而牛奶尽管其营养价值较高,但热能低,单饮牛奶不足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不少营养学家分析后认为,与牛奶能互补的最佳配伍食物可能首推蜂蜜。
餐后不宜立即饮茶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如果身体里出现铁缺乏现象,血红蛋白的合成就会减少,即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茶虽然是理想的饮料,但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如果进餐后马上喝茶,茶水与食物相混,茶叶中的鞣酸与食物中的铁结合成不溶性的沉淀物,致使铁难于被身体吸收。因此,饭后不要立即饮茶,更不能喝浓茶,以免引起缺铁性贫血。
豆腐不宜单独烧菜 豆腐中缺少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如果将豆腐和肉类、蛋类食物搭配在一起,如“肉末烧豆腐”等,不仅丰富了色、香、味,而且还可以提高豆腐中蛋白质的营养利用率。这是因为,在蛋黄和肉类食品中,蛋氨酸含量较高,这样搭配食用可以补充豆腐中所缺少的蛋氨酸。从营养的角度来看,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混合食用可以达到营养互补的作用,从而使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整体配比趋于平衡,便于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提高它们的营养价值。
饮食养生范文6
春季,芽类蔬菜肥硕鲜嫩,应顺应时令,多吃绿豆芽、黄豆芽苗、豌豆芽苗、韭菜苗、香椿苗等。其中被古人称为“种生”的豆芽最适合春季吃,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而且,豆芽还具有清热的功效,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缓解春季气候干燥导致的“燥热”。各类豆芽的功效也不同,比如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黄豆芽健脾养肝,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黑豆芽养肾,豌豆芽护肝,蚕豆芽健脾,且蚕豆芽还有补铁、钙、锌等功效。
夏日里人的脾胃功能减弱,应少吃肥腻辛辣的食物。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以帮助排除毒素,又清淡可口,是适合夏季降温防暑的好食物。丝瓜是甘凉之品,入肺、肝两经,夏季吃丝瓜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解暑除烦、通经活络的功效。冬瓜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蔬菜,能润肺生津、清胃热、除烦止渴、解毒排脓,并有通利小便、消除水肿的功效。西瓜则是人们出汗过多后补充水分的佳选。
秋季阳气收敛,也是果实丰收的季节,正是食用栗子、花生、核桃、榛子、杏仁等坚果的好时候。坚果一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对健康大有裨益。但需要提醒的是,坚果热量较高,要避免一次食用过多,每天最好不超过一小把。而且,坚果多通过烘焙、翻炒等方法制成,并会添加大量盐等调料,这易引起口腔和咽喉干燥。因此,出现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时也不宜多吃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