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陶瓷艺术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陶瓷艺术品

陶瓷艺术品范文1

关键词:装饰风格;家居空间;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47-01

一、陶瓷与现代家居空间

家居装饰首先应认真考虑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随人们的居住环境、社会角色、经历、成长环境、年龄、性别、品位的不同而有区别的。现代陶瓷艺术的作用是为家居内部空间环境增添美的情趣和欣赏亮点。不是仅在室内摆上几件陶瓷艺术品这么简单。这样不但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而会降低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整体品位,室内陶瓷艺术不是“添加”的艺术,是除了自身艺术性之外与所处空间环境相互融合、呼应、整体协调的艺术。在现代家居中,一件小小的陶瓷艺术品所占的位置很小,但它对人视觉上的感受却不容低估。如挂于墙壁或置于台桌上的陶制灯罩,其形态各异,长方体形、三角体形或半圆体形,以及不规则状,透过体面上雕刻的各种随意的几何纹样,带出了一份温情与纯真,见不到华丽的包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浓烈的人情味。

从陶瓷艺术品的摆位看,最主要的是它和家居的协调性。特别是在自然装饰风格的家具空间中,用组合型陶艺布置较大的居室,陶器的选择,或以动物、人物组合,或以花草、树木组合,抽象派、卡通式都可选择,只要是色彩、形状搭配得当,都可使居室显得高雅。悬挂型陶艺可根据不同的图案烧制成壁画、瓷盘挂在墙上,墙上可设置专门的彩色灯光照在陶艺上,突出图案的艺术特色。雕塑陶艺让家居的局部和整体空间都变得赏心悦目。陶瓷艺术品往往以小巧、精巧、隽永的形象引起人们的兴趣,以变形又颇含哲理的联想启迪某种情致,以材质的选择蕴涵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陶瓷与家具陈设

陶瓷艺术品的摆设既要考虑到空间,也要考虑到家具的式样、颜色。一般情况下,青花瓷应和颜色深一些的家具搭配,互相映衬,艳丽的陶瓷制品则要同色彩轻巧的家具一起放置,避免靠色。传统家具应配以造型传统、古朴、凝重,典雅的陶艺,突出其大方、庄重、宁静、气派的感觉;而现代家具则应同造型、色彩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作品搭配,使之更加和谐和具有现代感。另外,陶瓷艺术品的形式、大小、色彩、形式也应该与室内整体空间、色彩、氛围相协调。陶瓷艺术品可以设置于专门的陈设柜架上,例如将客厅中的装饰架做成半通透隔离架,既是一种空间划分方式又是很好的陶艺陈设架。架上陶艺品较多时应将其按大小、颜色和风格归成小类,矮小的置于前边。陶艺品既要考虑视觉效果,又要为自己的日常生活留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小的挂盘或陶瓷版画一般成排横置或斜置与客厅、卧室的墙上,可以形成较好的装饰效果。大件作品则一般设置与墙角或玄关处,客厅、卧室甚至门外两侧都可摆放,此时一般成行或对称,距离也需要宽松些。这样,既可防止碰破,又不会妨碍室内行走路线。

三、陶瓷在家居中的文化功能

陶瓷在现代家居中除了它广泛的物质功用之外,还有它的文化功能。当下,人们奉行“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主旨,以人为主体,物为人服务。在现代社会中,各种陶瓷物品必须具有便利人的生活,美化人的生存环境的作用,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工作中获得源自这些寄托和承载了人们情感的陶瓷物品所带来的愉悦,从而引发人们健康良好的心绪,促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陶瓷物品的创造与应用,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融洽和依赖,这体现了陶瓷的人文性特征。

在“现代艺术”文化认识领域中,从理论思维角度常把实用目的的物质排斥在文化范畴之外,艺术常常强调物质的观赏性,而陶瓷实用功能是这种文化类型的主体。多数造型形象都有约定而稳固的文化象征内涵,这一现象深刻反映在这种艺术境域里。陶瓷物质的实用预示了精神心理满足和生活期待,而不是抽象于生活内涵的形式。实用不仅仅是物质的使用功能,而是使用价值存在的同时,审美价值两方面文化的功利延伸。在历史上的陶瓷虽曾成为喜欢"把玩"的奢侈阶层的消费对象,有一些品种渐趋非实用功能,观赏功能成为陶瓷制作的主流。宋官窑青瓷那些形态,主要还是生活日用器皿,它由实用创造心理渐次向形式审美过渡,始终顽强固守着原始器皿功能意识,实用的和审美的文化性高度叠合。陶瓷超越了其他艺术门类的穷研极巧,永久的承载着实用功能和精神功利两大内容。

陶瓷艺术品范文2

关键词:陶瓷雕塑 商品性 艺术性

Abstract:The thesis mainly illustrates the delicate relation between the art and commodity which the

ceramic sculpture faces in the art ceramic also setsup a correct direction for those who engaged in creating

ceramic art and a fine opinion mark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40-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艺术品市场也在不断的走向成熟和规范,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市场流通走进千家万户,装点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艺术家追求的艺术个性表现与商品中的共性需求形成了一个对立的矛盾。艺术品中个性化越强,必然丢失越多商品共性,这一对立矛盾在不断反复的磨合中形成了艺术商品的市场规律。从商品市场方面来看,社会人群的审美、经济购买能力、生活环境需求等制约着艺术商品的流通和艺术功能发挥。当今定位于市场经济中的陶瓷雕塑创作人员,如何使得自己创作的作品既具有艺术品味又有较广泛的市场,使商品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结合,这是一个当今经济社会中非常值得思考和探求的课题。

1、陶瓷雕塑的商品性是不可忽视的

每一个时代有着不同的需要,每个时代造就了每个时代的品格,发展每个时代的技艺、创作每个时代的新作、形成每个时代的风貌。陶瓷雕塑作品的商品性应于不同时代、社会、习俗、人群的生活来适应,作品在市场流通后艺术性才能被人们接受,这是“本与末”的问题,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然而陶瓷雕塑的最大特点也在于此,正因为它的商品性,它的艺术精神内涵可以借助商品的流通深入社会的每一个细胞——“家庭”,波及到“每个的人”,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情操。陶瓷雕塑作为商品这一客观存在迫使我们不仅要正视而且要重视陶瓷雕塑的商品性。如何使商品销售与传播,如何使陶瓷雕塑这一精神商品具有更加广泛的市场,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的。

21世纪,高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时代使得人们的生活产生质的变化,对于文化传统的理解、现代文化的要求以及审美理念都发生了变化,从而也导致艺术市场不断变化。然而目前陶瓷雕塑创作推陈出新的速度与社会发展的速度以及相关的市场变化相比太慢,已导致许多陶瓷雕塑厂家的解体,生产厂家只看到眼前的市场要求。创作出符合中国当代人文化精神的作品是有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前景的,他们的心灵、思想、感情、兴趣、爱好、信仰,对生活的希冀、愿望,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场所,以及对大自然的需要和幻想等等。

由于陶瓷雕塑的商品是“精神”商品,是以观赏玩味为主,是人们生活空间中的“伴侣”,以陈设和美化为主要目的,所以一般来说感彩较浓、有人情味、充满方土气息、有一定的寓意。而那些太严肃、太沉闷、太忧郁、太悲苦的题材一般是商品市场流通相抵触的。商品是要讲究经济效益的,重视和适应市场、买主、消费者的需要应是艺术创作者的目的,题材的广泛为设计者的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民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风俗民情,以及不同层面的人群,在创作设计上要有针对性。

一件好的陶瓷雕塑作品必然是发挥了本艺术种类的工艺、材料技术的最大优点、反映了本时代的精神风貌、个人品格以及部分人群欣赏的审美特性。

2、不断提高陶瓷雕塑的艺术性势在必行

陶瓷雕塑由于它的工艺美术的属性,一直以来强调工艺中的精雕细刻、烦琐复杂、堆砌雕凿,以工艺的复杂和重工为尺度,追求精巧、娴熟的艺术技巧为能事,片面追求使得艺术的道路越走越窄,以致于对陶瓷雕塑艺术产生了错误的理解。陶瓷雕塑中的高档产品并不能表明其艺术性也具有高水准。

艺术性高的瓷雕并非就卖价高,而有些媚俗的雕塑很可能有好的买主。艺术商品在市场运作过程中,人为的商业炒作可能会加快艺术产品推广,也可能使得价位的提高。现实中往往一件艺术水平高的陶瓷作品,并非可能被一般市民所接受,艺术修养的高低不同导致对作品的理解要求不同,通常一些、俗一些的作品更能被较大的人群所接受。当今市场经济时代,什么样作品在市场中受欢迎,艺术家就去创作什么样的作品,迎合消费者的需要,符合广大人群的欣赏习惯才有可能有较好的经济价值,艺术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果不把握自己就会被经济大潮冲洗得逐渐失去自我,艺术创作也就变为投其所好!全身心的迎合也就使得艺术创作变为被动。

艺术处理的高妙还可以开发题材的范围、广阔市场的需要,运用适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欣赏者心灵的沟通,是陶瓷雕塑艺术创作的关键,为此陶瓷雕塑创作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造诣、熟悉本行当的工艺技能,尊重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不断地创作更新更好、更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去取代老的产品,变被动为主动,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又影响市场,改变市场的客观面貌。为市场的需求准备第二代、第三代作品,看好目前市场、预测未来市场,在时代中看到时代的发展。

3、陶瓷雕塑商品性与艺术性的辩证关系

陶瓷艺术品范文3

朱 文 陶艺家,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生于景德镇。

198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陶瓷美术设计专业,1988年在德国巴伐利亚洲雪恩定瓷厂设计部任设计师,1989年任国家高档瓷“七、五”引进样板厂景德镇瓷厂设计部主任,首席设计师,1993年任国家高档陶瓷“八、五”引进样板厂重庆香港兆峰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部主任,首席设计师,1997年任中诚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

其陶瓷美术设计作品涉及面广,对陶瓷造型设计制作及陶瓷高温颜色釉方面均有独到的研究。曾多次入选由国家级、省级、市级主办的陶瓷绘画及其它门类的艺术展览,并多次获奖。其中创作“月亮小屋”咖啡具,被轻工业总会评为一等奖。现为瓷都市场的主导产品之一,为国家创造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首创的套色高温颜色釉“江南水乡”、“醉秋”系列艺术瓷也领导了该领域的时尚潮流,深受国内外广大收藏家,消费者的喜爱。

1998年150件瓶“长城魂”被人民日报总编邵华泽先生收藏;1998年入选《世界华人艺术家大辞典》;1999年200件瓶“三峡图”被湖北电视台选送法国驻华大使馆收藏;2001年入选《景德镇陶瓷全集》名人名作工作室;2002年作品“风”被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女士收藏;2002年作品《阳光》获江西省陶艺大赛二等奖,并入选全国陶艺大奖赛决赛;2004年四月在香港中艺举办个人作品展;2004年12月在新加坡文华大酒店举办陶艺作品联展;2005年8月在山西太原举办个人陶瓷艺术作品展;2006年在香港中艺举办个人作品展;2008年作品《竹》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09年在香港华丰国货举办个人作品展;2010年在上海举办个人作品展;2010年作品《祥云》被选为世博会精品礼品;2010年作品《瑞雪》被南京博物院列为馆藏品;2010年中国保利春拍,个人作品《希望的田野》以拾柒万捌仟的价格被收藏家收藏;2010年个人陶瓷艺术专集《珠山文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向全国发行。2011年中国保利春拍,个人作品《醉秋》以玖万捌仟的价格被收藏家收藏2012年中国万隆秋拍,个人作品《瑞雪》镶器以叁拾万元的价格被收藏家收藏。

陶瓷艺术品范文4

一、禅宗文化与陶瓷艺术结合的基础

在佛教东传中,佛教世俗化不仅表现在人们对佛教信仰及其表现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展示在思想界。“从八世纪中叶以后,一度相当兴盛的佛教教义学有些偃旗息鼓,似乎世人越来越倾向于相信,真正的佛教信仰,并不是在经典的阅读和研习中,而应该是在习禅与持律中得来,也就是说,以戒律严格护持自己的身心不受污染,然后以禅定去体验自己的心灵本原,或者以禅定体验到自己原本清净的心灵境界,然后用戒律小心呵护这种境界不至于失坠,这种针对心灵的实践性宗教信仰才是佛教的正途。”当然,这种“佛教的正途”到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之所以变化的深刻根源在于佛教经历了数百年在中国的发展与利用,使人们深刻体验到仅仅对之进行照搬,或诵读经文,或参拜偶像等,是远远不够的。由于佛教在中国传播与发展历史的长期性及复杂性,它的核心内涵总是在做一些吸纳、摈弃和界定。例如,在唐代,人们用“法师”和“禅师”来指代传佛之人,其中,以翻译与解释佛教经典义理的被称为法师; “禅师”是“以禅定与体验心灵为深入佛教信仰为主要途径”,于是,佛教禅宗便出现了。

就像“禅定”为禅宗修炼的主要途径一样,对心灵的体悟也是陶瓷艺术“以器观道”的主要途径之一。如宋代的青瓷,崇尚自然朴素,器型删繁就简,体现的就是禅宗那种“少即是多”、重精神而不重形式的文化内核。另外,从瓷器的质地上看,在由“陶”到“瓷”的转变中,对制瓷原料中铁质的去除,以达到洁白如玉的目的,像极了禅宗教义中“时时勤拂拭”的修炼历程,达到的却是“何处惹尘埃”的最终大义。

陶瓷艺术的发展并不是本体内核不断演变得到的,它实际上也是吸收各种文化精华丰满自己的过程。从“苏麻离青”造就了元青花的辉煌,到康乾晚期五彩瓷吸收珐琅彩的工艺创制四大名瓷之一的粉彩瓷,陶瓷艺术文化渊源广泛性的表现可见一斑。

所以禅宗文化和陶瓷文化在精神内核上是有共通之处的,它们都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脉络。

二、陶瓷艺术与禅宗文化的结合有利于赣西禅宗历史遗迹的保存

随着禅宗文化在各地的发展,逐渐凸显着自己的特色,也就是在八世纪初期,形成了西蜀智诜、北宗神秀、东吴牛头、南方慧能等派别。正是由于禅宗的形成及其在各地的不同表现,才使得它与赣西的地方文化紧密结合,进而形成了各具自然景观特色的禅宗文化内容。宜春是赣西重镇, “宜春的山水与禅宗有着深厚的渊源,六祖慧能创立的南禅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沩仰、 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个宗派,宜春独占了前三宗,后两宗与宜春关系亦密切。”禅宗文化在宜春不仅得到快速发展,而且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表达上具有丰富的内容。尽管历史经历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文化洗礼,但是,就现存的禅宗文化遗迹而言,也不在少数,它包括:马祖道场宝峰寺、怀海道场百丈寺 、希运道场黄檗寺 、良价道场普利寺、慧寂道场栖隐寺、普庵道场慈化寺等禅宗文化的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各个时代禅宗法师的墓地及墓碑等。这些禅宗宗师的道场及墓地分别处于不同的地方,例如,马祖道场宝峰寺位于靖安县宝峰,怀海道场百丈寺位于奉新县百丈山等。这些历史遗迹不仅见证了禅宗文化在赣西蓬勃发展的历史状况,而且有力地证实了佛教禅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这些禅宗历史遗迹历经沧桑,由于自然风雨的侵蚀,己露倦容,陶瓷艺术介入这些自然人文景观留存,可以采用彩绘或者照相贴花工艺,将这些物质文化遗产重现在千年不腐的瓷器上,无论是室外展示还是室内供养,都可以无视时光的流逝。

另一方面,作为文化遗产,禅宗文化最重要的文化价值,就是禅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价值,它包括禅宗寺庙的建筑文化内容、禅师的雕像,以及历代禅师对佛法禅解的内容和义理等。其中,禅师雕像包括属于本籍的禅师有方会、 慧洪、普庵与外籍的六祖慧能、慧明、怀海、马祖道一、良介、希运、慧寂等佛界禅门的大师或高僧。在佛教教义与中国宗教信仰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最具有非物质文化意义莫过于历代禅师对于佛经的研读、剖析以及领悟的结果。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陶瓷雕塑、陶瓷书法等方式复制保留下来,作为“以器观道”、依物参禅的对象。

三、基于陶瓷艺术打造赣西禅宗文化的现实意义

1、推动创新意识的发展

从佛教及其禅宗的发展与演变看来,如果说佛教在原发地印度有禅宗的话,那也是自发形成的对于佛教教义的禅解,即为“禅”。禅宗作为宗教派别,对佛教义理进行深入阐释及体验的,则发生中国南方,所以后来南禅被称为禅的正宗。佛教禅宗最大的特点,就是“试图建立一种沟通宇宙本原、终极境界与宗教生活之间的贯通之路,涵盖和超越其他各家学说。”最终,佛教禅宗还是找到了这样的通道:它以宗派的分化与思想的分化,从各自的实践中找到了自身发展的道路。这种用各自的禅定及其结果阐释宇宙事物,并最终建立自身宗派思想的践行方式,突破了佛教传统观念的禁锢,可谓是佛教文化发展的划时代变革。所以禅宗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对教义进行创造性解读,形成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新的禅理,这种创新的意识也存在于陶瓷艺术中。陶瓷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对表现技法、装饰手法、材质运用、烧成工艺方面的改进与创新,从来都没有停止?^,这也是千年窑火生生不息的源头。这种创新落实到赣西禅宗文化品牌的打造上,就必须根据具体地域的具体宗派,设计陈设器、法器、实用器等物品,比如根据“荷”的造型设计的陶瓷花器、依据莲花的形态打散重构后设计的香炉法器等等。这些创新能引起普通人对禅文化的兴趣、提高普通人对禅文化的认识,从而达到扩大赣西禅文化品牌影响力的目的。

2、利于自我意识的重拾

佛教禅宗的伟大变革,就在于它突破了佛教传统观念的禁锢,利用各自的禅定及其结果来阐释宇宙及沟通宇宙,并最终找到了建立宗派自身思想的践行方式。这种自性论的观念与艺术主体思维过程中尊重自我、追求自觉的意识的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赣西地区长期以来都不属于赣文化的重镇,赣南的客家文化、赣北的陶瓷文化和旅游文化、赣中的红色革命文化和庐陵文化都是江西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势力。其实作为普世文化――禅宗更利于人心的安定、社会的稳定,但是由于禅宗“不立文字”、义理高深,不容易为大众所接受,所以一直处于孤芳自赏的状态。陶瓷艺术作为一种实体的“器”物,注重表现、尊重感受,两者结合后有利于禅宗文化走出象牙塔,重拾失去的文化地位。

陶瓷艺术品范文5

论文摘要:现代陶瓷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我们对现代陶瓷艺术的艺术定位、发展方向等诸多问题的探索虽然刚刚起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现代陶艺必须在市场中寻找自我,离开市场的经济支撑,为艺术而艺术的封闭式创作是没有生存的空间,也体现不了它的价值。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由此基础上衍生的现代陶瓷艺术,则具有更多的价值内涵,其中尚待我们进一步认识的有商品价值、装饰价值和收藏价值等几项,但是要怎样通过市场来肯定这些价值呢?这是我们现代陶瓷艺术工作者所要面对的课题。

艺术品市场,首先是市场,然后才是艺术。艺术家在禳中羞涩时会使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一个再有抱负的艺术家若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支撑,他的事业发展往往会成为一个幻想,即使他才华横溢,贫穷却能使他自生自灭。我们的艺术家大多处于物质生活的初级阶段,他们的当前使命是:除了修炼心中的艺术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一个生财有道的商人。作为一个陶瓷艺术工作者,应该下力气去了解现代陶瓷艺术品市场,去研究这个市场中带根本性的规律。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下面几个方向去认识并熟悉它。

一、现代陶瓷艺术品的特点与品质

现代陶瓷艺术作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纯雕塑作品,第二类是画于平面瓷板上的瓷画作品,第三类是器物造型和釉彩绘画相结合的作品。wWW.133229.COm每件陶艺作品都是独立的欣赏对象,并不受环境条件所影响。但目前大多数艺术的消费者购买陶艺作品,是作家居装饰,这样和现代建筑的环境的相容性和互补性便成为购买者的考虑因素。纵观目前创作的一些现代陶艺作品,或大而无当或过于矫情,难以被大众接受。强化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性,应注重时代感、多样性和轻型化。

时代感—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陶瓷作品几乎都与当时的生活居住环境协调一致。现代居室采光充足,色彩明丽,线条简洁,那些题材陈旧,纹饰琐碎,釉彩沉闷的作品已无法适应。

多样化—现代居室功能细化,卧室、客厅、卫厨都有装饰区别,除传统的瓶炉盘尊外,瓷板、壁饰、挂件、摆件都应设计和制作,其中卫生间装饰历来是空白,陶瓷不怕潮湿,具先天的优越性,仅此一项就是很大的市场。

轻型化—现在大多数家庭居室改善,面积扩大,因功能的细化,每一空间又不会很大,过于巨硕的造型会使购买者望而生畏。轻型化是扩大陶艺作品市场的必要条件。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先进与地球村的构筑,使世界再也不是分散的板块。而是被日益紧密联系起来。流动开放的环境,互联网的快速方便,带来了东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艺术这一块,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也屹立在我们的城市里。不少外国艺术形式和风格已被一部分国人接受和认可,也为现代审美需求注人了许多新鲜血液。在这种历史趋势下,开放性的开放部分成为现代陶瓷艺术体现当代人们审美需求具有的可贵品质。

二、现代陶瓷艺术品与市场的关系。

张贤亮先生说得好:艺术有它的游戏法则,商品经济也有它的游戏法则,二者不可套用。许多文人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下海之后不是呛水就是淹死。艺术的法则中创造性是第一位的,你得我行我素,商品经济却不同,他的法则是价值规律,你的所作所为要迎合市场,要讨悦买主,要顺应商品潮流,要大家有利可图。

要让现代陶瓷艺术品进入市场,首先当然应该了解买方喜欢什么样的艺术商品。鲁迅说过一句非常形象的话:“焦大不爱妹妹”,那些纯艺术的作品,曲高和寡,在当前这个形势下是不会有多少经济效益的。追求高品味的艺术品只是那些精通艺术的收藏家和博物馆,遗憾的是这部分人在艺术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太小,形不成市场气候。我们艺术家能否选择一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你的奋斗目标仍矢志不渝地去攀登艺术高峰,你也不妨多创作一些市场欢迎的商业性作品,以求获得物质帮助来扶助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相辅相成,岂不乐哉。

现代陶瓷艺术品进入市场,千万别忘了包装,在艺术商品中,作者就是商标,名人就是著名的商标,有了著名的商标作品就好卖。推出一批名人是市场的需要,因为大多数顾客对于陶瓷艺术品的鉴赏能力还不太高,他们的鉴别方法只能从商标上来甄别。艺术名人是那些艺术圈中鹤立鸡群者,有极高的市场信誉。好产品也离不开好广告,我们的宣传机构要采取各种手段向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名人,尤其是宣传那些后起之秀的青年名家。实事求是地介绍他们的艺术成就,宣传他们的艺术特色,让社会真正了解他们的价值所在。

要将现代陶瓷艺术产品打入市场,要熟悉艺术市场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学会推销自己,我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寻找合适的经纪人。艺术市场的建立是由经纪人和艺术家共同完成的,经纪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艺术家为社会,高明的经纪人会有办法把你推向市场。我们的艺术家要大气,真正让经纪人获得实惠,他们才会有积极性,当一支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形成之后,各类画廊,艺术商店才会兴起,艺术市场的许多配套工程也就会建立起来,如权威性的艺术品鉴定机构,艺术品当铺,艺术品的保险机构定会应运而生。到时,国家再制定一部关于艺术市场的法律,保护艺术家和买主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买卖方在艺术品交易中出现的一系列具体纠纷也就有法可依,陶瓷艺术正常运转对于提高陶瓷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尽快提高国民的文化艺术素质也就是一句话了。

三、现代陶瓷艺术品的价值

现代陶瓷艺术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商品价值;装饰价值;收藏价值。

在历史上,中国陶瓷与丝绸、茶叶一样,是重要的贸易品,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中国文化,其实是有着十分可观的经济利益的。因此,陶瓷的商品价值是明确的。但是,现代陶瓷艺术的纯艺术化追求,似乎淡化了应是与生俱来的经济属性。具体表现为创作和市场的脱节。

脱节之一是艺术形式和社会欣赏口味的差异。当代陶艺家在不断追求新颖的艺术手法,因过于超前或偏离大多数人的欣赏水平,很少有人会买一件自己完全不懂以至不能达到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这便打击了市场购买力。

脱节之二是市场价格和实际价值的偏离。现代陶瓷艺术作品动辄上千上万,甚至上百万一件,平心而论,无论从艺术价值和制作成本来说,都是购买者心理上无法承受的。

脱节之三是作品数量和市场需求的脱节。市场需求的理论平衡是永远无法追到的,但可以调节到较为合理的程度。现代陶瓷艺术作品的总体趋势表现为比例失调的供大于求,呈现从艺术品位讲阳春白雪多下里巴人少,从作品价格看高档品多大众化少,从使用价值看纯欣赏性多兼欣赏与使用为一体的少。这些脱节的存在制约了陶艺生产的发展,是值得予以重视的。

和传统艺术陶瓷相比,现代陶瓷艺术更强化作品的欣赏功能,具有装饰价值。陶瓷的装饰价值有一个逐渐被人们认识的过程。中国古陶瓷有日用器和陈设器之分。陈设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装饰物,但尚存“实用”的外形。可以追溯到明晚期的瓷板画,是纯装饰意义的陶瓷品。瓷板正发展到清末民初,出现了浅绛彩和新粉彩两大品种,使人们认识到陶瓷品的装饰价值。现代陶瓷艺术的建造基础便是欣赏功能,无疑为其装饰价值确立了前程。

对于现代陶瓷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中国人历来持保守态度,产生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的崇古心理,总以为老祖宗的东西样样都好,新的哪怕再好也不足道。二是当代艺术尤其是陶瓷之类的工艺品大多粗糙简陋,确实无法和古代珍玩相比。因此,现代陶艺家和收藏家之间的通道是封闭的,只要打开这一通道,才能给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经济前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做两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培养市场。和中国收藏家不同的是,国外艺术品收藏并不以时间久远为收藏前提。几个世纪以前的无名画家的油画仅值数百美元。当代大师的精心巨作价值几百万美元。艺术品价格的高低的决定因素是艺术价值。现代陶艺作品釉彩的理化性能远超古代,不管是釉上彩、釉下彩都能应用自如,呈色艳丽。先进的技术条件加上现代艺术手法,以更能符合现代人的跟美观。因宣传上的局限性,现代陶艺作品大多数人还知之甚少,不会欣赏,不懂价值,造成陶艺作品乏人问津的局面。

其次是精品意识。现代陶艺作品正处于剧变之中,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都未定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在探索中自然会不成熟,现代陶艺作品中精品虽有但比例很小,大多数作品仍较粗糙甚至毫无美观可言。对于陶艺家来说,精心做好每件作品,不但是为了不欺骗消费者,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有精品就必定有市场。

现代陶瓷艺术品的市场和价值其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市场才能体现艺术品的价值,有艺术品的价值才能繁荣市场,才能促进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现代陶瓷艺术品要想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市场中寻找和挖掘自身的价值,离开市场的经济支撑,为艺术而艺术是不现实的。可以预料的是,现代陶瓷艺术品的市场化进程或早或迟会发生,这也将是现代陶艺成熟的标志。

参考文献:

[1]刘玮林,现代陶瓷艺术的价值内涵,中国陶瓷,1994

陶瓷艺术品范文6

再看中国,我国的拍卖行业和艺术品价格的攀升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到如今,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与日本当年的状况进行对比,就会发现狂热程度不相上下。陶瓷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文化,但近年来,随着陶瓷艺术品热潮的兴起,陶瓷艺术品市场开始出现泡沫泛起的迹象。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品是否有品评标准?什么样的作品才值得收藏,才会在泡沫泛起的艺术市场上挤尽泡沫回归价值?这些都是必须深思的问题。

从现实状况看,如今的艺术品市场往往以头衔论价格,比如,国家级大师的作品多少钱1“件”,省大师、市大师又是多少钱1“件”。注意,在这里“件”是容积单位,而不是通俗的“个”,也就是说,1“件”并不是1个,1个则是若干“件”。

再来看看我们一共评了多少大师:自1979年到1997年,由原轻工业部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共评选了四届;1995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开始评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6年,该荣誉称号由工信部重新评选,至今评选了六届;2011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评选了首届“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此外,江西省从1995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2009年,景德镇市也开始评选“景德镇工艺美术大师”。

这些荣誉称号背后,需要我们反思的是,陶瓷艺术界真的有这么多“大师”吗?

诚然,国家相关部门评定“大师”是为了保护民间手工艺人,弘扬中国陶瓷文化,但如今,“大师”却成了陶瓷艺术品市场泡沫的重要成因。在许多陶瓷博览会上,艺术品收藏者常常感到困惑;为何此“大师”的作品格调高雅,而彼“大师”的作品却粗俗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