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油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油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油田

数字油田范文1

关键词:智能管理 科技 油田 数字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E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在最近的几年里,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在中国赢得了快速提升,中国的新疆油田是中国数字油田建设事业的领导者,现如今油田数字化建设已大致实现,正稳步向智能化油田发展。油气生产管理系统的最前端是单井生产管理,在智能化建设以及数字化建设上都有着极为关键的价值。含硫量高与农田散落分布等是克拉玛依油田绝大部分的井区具有的特征,因此造成值班的工作者对井区的检查与巡视不全面、不能够及时解决故障、人员中毒、电机烧毁等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油田的生产受其干扰,然而要想高效的解决好这些问题离不开数字化单井的建设。

企业想要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是关键至关重要的,可以快速将市场的情况作出反应,大大减少对成本控制,才能够在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凶猛的社会里要赢取有力的位置。怎么样才可以实现这三点,需要跟随着现如今的社会的脚步并且还需要发展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息息相关,这一事实无须质疑,现如今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做到了数字化管理以及企业电子化,要让油田企业可以有更加好的前景,节约人力资源且提高生产效益,油田企业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1系统概述

必须严厉实行油田公司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实现以数字化最基本的功能作为前提,形成三级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以及资源共同享用的运用机制,达到“信息共享、分散控制、同一平台、多级监视”,达到提高过程控制一级加强安全管理,使劳动生产的效率有所提升与节省人力资源的工作要求。

1.1系统构成

油田数字化系统的组成,按照功能上可以分成中端数据处理、后端平台管理、前端数据采集。

2油田数字化管理特点

2.1油田数字化管理应该具有合理确定检测点数据

若要确保石油企业的稳定及能够安全生产,还有对油田项目的进程的掌控,在油田的数字化管理建设中,需要根据原本油田目前的真实状况,与井场的生产工艺手法相联系,把降低建设的成本作为前提,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抉择、将数据检测点进行优化,将检测统一规划。

就油田增压点数字化设计这个例子来说,这个站点的生产与管理任务和所管辖的巡视、保护工作。密闭分流装置的连续液位、收球筒原油出口温度以及压力以及泵的入出口压力以及外输原油的温度等等作业时的真实数据,这些都是监测点检测数据时的关键。必须要立即处理作业时的数据与采集回的视频数据,要确保作业时的稳定与安全需要不断地在增压点内实施远程监控控制输油泵。以上是监测点需要做好的关键工作。

2.2油田数字化管理应该具有分析诊断特点

根据油田的安全环保为这个系统建设的前提与油田的数字化管理的发展息息相关,按照发展油田工艺路线将数字化建设进行升级与优化,最终实现成本最低这个目的。在油田的数字化监控设备的选择上,追求实用性,而不应该追求高端的数字化产品。绝大部分的设备都是没有放置在室内,若是运用高端设备,会致使后期的维护成本大大增加。

遵循上面所讲述的原则,设计时油田数字化管理不可忽视的。第一把数据的采集实施二十四小时的监测采集,存储探究这些历史数据,构建数据软件中心,对这个作业数据实施比较高效的探究。把数据探究的结果实现企业共同享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数字管理系统,使数字化管理的作用展现的淋漓尽致。

2.3油田数字化管理应该促进管理流程创新特点

研究者时常会遇到的难题无疑就是石油项目生产力的协调性,只有让管理水平大大的提升才能够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大大的减少。运用最先进、最高级的模式来搭建油田数字化管理,在每一个工作区都必须以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基础,建立这个工作区域自身的组织构造,让它稳步发展,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让管理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又可以让工作的效率大大的提升,在最短的时间里处理好石油项目中遇到的困难。

3油田数字化管理设计技术

3.1油田数据采集技术

后期的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是在油田的数字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模块。通过传感器与测量仪表等等开展设备的采集,这是油田的对数据的采集工作。若要避开人工采集的弊端可以通过机械化采集处理来实现,让数据的准时性与可靠性大大增强了。

利用温度变送器采集到的原油温度数据和通过其它测量仪器采集到的液面高度数据等等,这些都是在采集时最为关键的数据。

3.2数据识别技术

将采集完数据之后,通过这个数字管理化平台供应的功能还可以是第三方软件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在后期必须要做工作。通过这样来实现控制生产和安全生产的目的。示功图智能识别、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集油管线安全判断等等的信息都是这个数据的处理功能,不但可以利用文字去表达,也可以利用图像来进行较为直观的表述,在计算机数据应对上,这个数字化数据管理平台可能够及时地将采集到的数据用直方图或者是饼状图的形态展现,较为直白直观的警示相关的工作者,把作业的稳定与安全做到最好。在数据处理上不但可以对数据展开较为直白的表现外,而且还可以把最准确的数据当作基础,把真实的数据通过函数来表现,若是这个数据跟基准数据有很大的偏差,必须及时提示。就是通过这一原理来实现示功图智能识别的设计。第一数据传感器把抽油机的作业的参数传到数据的解决中心,利用计算机的计算,画出目前的示功图,其次把示功图跟标准图作比较且展开深入的探析,最终得出当前的工程情况,这样来警示相关的工作者必须高度认真、负责的进行操作,确保生产的安全与稳定性。

3.3智能管理技术

安装视频装置是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关键。站内和井场都设置视频装置,对路口的监控尤为重要,通过视频技术确保作业时厂内的安全与稳定,语音提示与在无人区实行外物闯入报警等等的功能是主要功能特点。在井区工作时无人值守的地方提供安全保障。为工作区的照明设施安装自动化掌控,把照明设施的自动化掌控能够省耗能也能确保在夜间作业的安全与稳定。

3.4远程控制技术

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息息相关,通过远程控制能够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大减小以及劳动生产的效率大大提升。能够远程掌控抽油机的启动和暂停是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的工作,远程调配不断地输油工业,实现自动投收球作业远程掌控抽油机的启动和暂停是通过视频技术的采集到当前工作环境的视频画面,在工作者查看真实的情形之后,在作业现场或者说是控制室实施的启动或者与是暂停的过程。从而保证油田的作业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若是当前所在的画面出现了异常现象,那么这个数字管理平台就会对工作者进行语音的提醒。

总之,必须根据真实的情况出发设立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科学、合理的通过采集数据设备资源,数字化管理的核心模块是软件,油田的发展与智能化的数字平台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4单井智能化

在二千零八年新疆油田最先在全世界设立“数字油田”之后,又发表“智能油田”的概念且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概念,造福了全球。数据分析深入、信息动态化以及信息运用的主动等等这些都是智能油田的特征。数字油田和智能油田拥有统一的建设目标,数字油田的高级阶段是智能油田。未来地面的生产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进行完善与升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ARM技术与高精度的智能仪表的移动数据终端,处理数据采集的可靠与准时性问题。

(2)将数据技术的经验结合起来,研究出更加高级的数据探究管理系统从而构成专家知识库,故障预警与标准化建设这是核心功能所涵盖的内容。

5结语

将生产组织方式进行升级与优化;现场生产管理由传统的人工巡检与经验管理等等的非主动方式,向精确制导模式智能管理以及电子巡井等等,真正做到了生产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与智能化,使生产的组织方式得到了最大限度上的升级与优化,这是数字化升级配套带来的益处。油田开发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建,建立了前端生产数据的在线监测、与自动采集,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广泛使用,使技术的探析以及措施制定的科学合理性、准时性与无误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使员工劳动力度下降了;进行数字化配套之后使岗位员工资料填报与巡检等等工作有所减少,然而员工在技术管理工作的时间和生产的运行探究工作上的能力却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的强度也大大减小了。

对井区进行反复的重点监测与井区的自动巡视和巡检这就是这个系统能够完成的重要功能;示功图和主管压力等等是包含在采集油井参数中的内容;定时的启抽以及自动进行间接抽,这是远程控制; 电机工作状况、抽油机运转状况与遥测系统工作情况等等是远程工况监测所包含的内容; 记录与视频监控; 遥测系统通信和故障报警失败,主机以及仪表故障,抽油机不能启动,电机空转,泵效低,抽油杆断杆,碰泵,油井井口压力变化不正常等等。系统拥有了单井数字化的关键内容,功能较为全面,较好地处理了单井自动化生产出现的不足,伴随着智能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油田单井生产管理越来越安全越来越高效这将是必然。

参考文献

[1]李清辉,曾颖,陈新发.数字油田建设与实践―新疆油田信息化建设[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数字油田范文2

关键词:低渗透 变频输油 PLC 数字化和自动化 节能降耗

绥靖油田已经开发13年,是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主力区之一,位于陕甘宁边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丘陵沟壑地区。具有埋藏深、低孔低渗、低压低产的地质特点,滚动开发、快速建产、规模建设、衰竭快的开发特点,以及复杂的外部环境特点。油井产量低,井站产进分布不均,造成输油系统不能连续工作,若员工不能及时启停输油泵,易造成溢罐或泵空转,导致环境污染和设备损坏,影响油田正常生产。

变频输油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1 变频输油系统组成

变频输油系统主要由变频器,工控机,输油泵,缓冲罐,磁翻板液位计,PLC( 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组成。变频输油系统成套控制设备及技术应用在绥靖油田各计量站、增压站和接转站,是在原外输系统上经数字化改造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控制。

1.2 变频输油工作原理

变频输油系统原理分变频器、站控控制、液位控制、定频控制、变频连续输油原理五项。

(1)变频器: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再次整流(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组成。主要实现方式是通过电流的频率的变化,改变电动机的转数,降低电动机输出功率。其工作原理: 工频电流开关拨到变频位置,经过整流电路变成直流电,直流电流变频器按照控制信号的要求,输出改变频率的交流电,作用于电动机,改变其输出频率;工频电流开关拨到工频位置,使用人工操作模式下的工频状态。

(2)站控控制:由变频器、缓冲罐( 带磁翻板液位计)、计算机和输油泵组成。通过监测缓冲罐或事故罐液位,员工利用计算机控制变频器,给输油泵电机发出启停及频率调节指令,实现远程控制输油模式。

(3)液位控制:由PLC、变频器、缓冲罐( 带磁翻板液位计) 和输油泵组成。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采集缓冲罐液位,根据设定的上下高度值,当液位达到某个设定液位高点值时,利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给变频器发出启动指令,输油泵开始工作,当液位值低于某个值时,PLC控制器发出停止指令,变频器停止供电,输油停止。

(4)定频控制:由变频器、原油流量计和输油泵组成。在站控控制输油原理的基础上,站点员工根据站点产进液量,计算出外输泵每小时排量,设定一定频率,使外输泵每小时的排量与站点每小时产进相同,实现原油边进边出。

(5)变频连续输油:由PLC、变频器、缓冲罐( 带磁翻板液位计)、计算机PID控制系统和输油泵组成。在液位控制原理上增加计算机PID控制系统,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以缓冲罐液位为控制对象,液位传感器检测出缓冲罐液位高度,作为反馈信号传送给站内PLC,PLC 将信号处理后传输给站内上位机(计算机),上位机PID控制系统根据缓冲罐液位高度作为变频器的频率指令,调节电机转速,控制站点外输流量保持恒定。

变频输油系统现场应用及优化建议

截止2013年,绥靖油田数字化改造站点112座,变频器使用站点112座,其中实现站控控制输油71座,定频控制输油19座,液位控制输油19座,变频连续密闭输油3座。

变频输油现场应用

(1)站控控制输油应用:站控控制输油即远程控制输油,目前71座站点实现该模式,是绥靖油田主要使用模式。实现4项功能:远程控制启停、远程调节运行频频率、监测泵运行状态、采集各项运行参数。与传统站点相比,远程控制代替了现场操作,远程控制节省了站点员工启停外输泵的时间及工作量,降低了高压刺漏、机械伤害等风险。

(2)定频控制输油应用:定频输油模式,即设定一个频率使外输泵排量与产进相同,目前19座站点应用:化子坪作业区16座站点及大路沟作业区路7增、路一转、路三转。存在的弊端:①绥靖油田属于超低渗油藏,油井产量变化波动较大,站点产进液量不均;②若原油温度过高造成缓冲罐气锁或者缓冲罐压力过低泵不上量,很容易导致外输泵空转,烧坏泵机。

(3)液位控制输油应用:高低液位控制输油模式,即高液位启泵、低液位停泵,目前19座站点实现:主要用于17台数字化增压橇及涧1增、白2增两座增压站。液位控制输油模式的应用,优化了集输工艺流程,减少了站点用工数量,降低了原油生产成本。

(4)变频连续输油应用:目前在杨19接转注水站、镰一转油站、白7增压点三个站点实现变频连续输油,变频连续输油的实现,为数字化改造一项重大成果。变频连续输油的核心一是工控机PID控制系统完善;二是对外输压力、排量的实时监控,外输压力、排量直接反应外输管线运行状况;三是缓冲罐液位趋势曲线,工控机PID控制系统根据缓冲罐液位高度作为变频器的频率指令,调节电机转速,控制站点外输流量保持恒定;故对外输压力、排量及缓冲罐液位曲线的监控和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下步优化建议

(1)对部分站点多级离心泵“降级、减排”,实现连续输油。部分站点经数字化改造实现变频连续输油软硬件皆全,因站点日处理液量少,外输泵排量大,不能实现变频连续输油,下步计划对部分站点多级离心泵实施降级、减排。

(2)对数字化增压橇进行流程切换,实现连续输油。选取两座数字化增压橇(路3增、路12-43增),实施夏季不加热不缓冲增压、冬季加热增压流程,实现变频连续输油,改变目前高液位启泵、低液位停泵运行模式。

(3)对站点缓冲罐加装电动阀(应急阀),更加智能化。目前站点两台外输泵独立工作,不能有机结合,且站点集输系统不能自动处理外输突况;建议在缓冲罐进口处加装电动阀并配套相应流程,使站点两台外输泵配合启动,应急突发状况。

(4)逐站排查,着力打造变频连续输油可实现站点。经调查统计,19座站点可实现变频连续输油,其中需对PID系统进行调节站点5座,需投用缓冲罐站点3座,需对外输泵进行降级减排站点8座,需更换新型变频器站点1座。

结论

综上所述,变频输油技术实现4大创新:

(1)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了站点用工总量,且节能效果明显。

(2)降低劳动强度,远程控制及自动控制,减少了人为因素,避免了频繁上罐量油及泵房启停泵的繁杂工序。

(3)延长设备寿命,变频器对电机软启软停,避免了电网直接冲击,低速运行减少了泵轴、轴承的磨损程度。

(4)实现智能报警,数据实时监测,超高、超低参数自动报警,伴有声光提示,提高原油集输系统运行平稳性。

参考文献

1.张敬,变频调速技术在油田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江汉石油科技.2006(6)

2.裴润有,王亚新,等.智能变频输油技术在华庆油田的应用.现代电子技术.2011(7)

3.孙轶闻,等.浅谈变频调速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6)

数字油田范文3

[关键词] 信息系统;措施井;新井;效益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61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123- 02

1 引 言

众所周知,从实体油田到数字油田、迈向智能油田,信息化不是为了赶时髦、树形象,是要提高效率和效益,为更好地服务于油田核心业务,信息化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油田公司的统一部署下,采油厂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增储上产工作目标,挖掘生产需求,利用数据资源,发挥信息技术特长,满足生产需要, 实现增储稳产和降本增效。我们建立了具有采油厂特色的综合井史系统、地质台账系统、EPDM日月报采集处理系统、分析化验系统、油水井大调查系统等,通过不断优化完善系统,成熟一套推广一套,保障数字油田的活力及生命力, 为智能油田建设夯实基础。

2 以老油田综合治理为重点,建立措施效果跟踪系统,向措施井要效益

新疆油田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施压裂、酸化、挤液隔堵、调剖、增注等增产增效措施,但随着油田开采时间的延长,油水井措施逐渐增多,措施单井增产下降,全年措施井总增产量上升,工作量及管理难度逐步加大。在油田生产与管理中,抓油水井措施,对重点措施井全程监督,根据第一手资料分析措施井效果,找准原因,及时调整措施方案,科学选井,是二次开发调整阶段采油厂的主要增效手段。

2.1 措施效果跟踪系统开发应用实践

(1)基于EPDM模型的数据库扩充与应用,建立了增产增注措施效果跟踪系统。实现措施增产效果从单井到单元的按照各类查询条件组合的数据统计分析及图形分析功能。自动统计分析不同时段不同开发单元不同类型的措施增产效果。系统每天自动从EPDM模型中提取日报数据,自动提取出压裂、酸化、挤液、隔堵水、转抽、补返层等增产类措施,提供了按分类对比的任意组合查询。可以输出某日期阶段、某井、某区块、某作业区的产油量产液量曲线、含水率曲线、油套压变化趋势、增油量变化趋势等。根据业务需求,系统可在“一张看板” 上链接单井日志、单井月报、抽油井功图、区块月报、作业区日月报等,提高了地质人员分析效率。增注措施效果跟踪系统功能与上述相同。通过对指标的对比分析,对协助措施前选井选层、措施后跟踪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2)为加强三率管理,督促作业区工作指标的完成。油田公司提出了“稳定并提高单井产量”,对于低产井也需要新的管理思路与信息技术进行完美结合。根据上产管理业务需要将油水井按换油嘴、换泵、抽油机调参、捣开、模规律、放压带修、大排量热洗、收油、转采、转排分类汇总,用帕莱特分析法,绘制上产措施分类产量贡献率图,优化措施类别, 确保各项生产经营业绩目标的顺利完成。该系统分为单井增产查询、月增产查询、历史对比查询3大模块。系统可按作业区或全厂统计查询出任意时间段对比后的上产管理10大类措施的井次、月增油、月增液情况。通过该系统分析工具,不断摸索适合本油田不同油藏的措施方式,为精心选井(层),编制油水井措施计划提供支持。

2.2 措施效果跟踪系统在采油厂应用效果评价

采油二厂目前油田主力油层已陆续进入高含水期。2013年以来,借助措施效果跟踪系统,做到了主管领导及基层管理人员每天共同跟踪措施井增油效果情况,为及时调整方案,优化区块措施选井提供了支撑。系统的投用,保证增产措施井实施过程中地质、工程及采油作业区和各生产科室在重点环节的衔接,缩短增产措施实施进度,从而保证措施效果,助推该厂连续4年保持稳产200万吨。通过系统按日跟踪措施效果,充分发挥作业区地质员熟悉单井情况的优势,和地质所动态室加强沟通,紧密协作,优势互补,加强增产措施井的各环节把关工作。2013年全年措施增产10.75万吨,措施有效率从上年的80%提高到82.0%,单井增油保持在250吨以上,其中压裂措施单井增油在400吨以上,挤液措施单井增油从2012年的110吨提高到125吨,增加幅度13.6%。该系统的应用对于采油厂控制递减、全年稳产做出了贡献。

3 结束语

本文抛砖引玉地列举的典型案例是深化应用与实践的完美组合。诠释了数字油田深化应用工作只有与生产管理业务融合后才能发挥出信息化的优势,所建立的系统才能成为油田管理、科研不可或缺的工具。信息系统的建设并没有既定的模式照搬,也没有一劳永逸的系统,更没有一蹴而就的系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深化应用工作以满足油田需求为前提,数据建设为基础;以系统应用为主导,效率及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这项工作永无止境,是一个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调研整理需求,不断完善及增加新业务新功能的累积升华过程;同时数据是赢得效益的宝贵财富,只有优化完善数据资源,不断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智能油田建设的康庄大道。量变必然导致质变,在提高采收率的进程中, 当我们用汗水加智慧,赢得一个个数字油田深化应用成果的盛宴时,智能油田的新篇章,已缓缓揭启。

主要参考文献

[1]新疆油田公司.新疆油田勘探开发数据服务平台建立与应用技术报告 [R].2006.

[2]新疆油田公司.采油生产异常数据管理系统应用集成技术报告 [R].

数字油田范文4

【关键词】概念 数字油田 发展前景 重要目标

1 引言

21世纪,工业革命的成果显而易见,科学技术空前发达,一个有视觉冲击力和发展潜力巨大的石油石化信息传递的“数字油田”已逐渐兴起。信息技术推动了油气田发展进入了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可视化和实时化的数字油田阶段,数字油田的出现节约了人力物力的大量投资,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实现了环境的和谐统一。

2 数字油田的基本概念,形成及建立

2.1 数字油田的基本概念

数字油田就是油田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标准化,它是以油田为研究对象,以石油的整个生产流程为线索,建立勘探、开发,地面建设、储运销售以及企业管理等多专业的综合数据体系,并将各专业的数据和高速的网络环境相融合,以油田资源数字化为基础,以网络依托,信息技术为手段,优化生产运行、规范经营管理为目的的综合信息系统。

数字油田是结合油田的石油科学技术和现代石油信息技术,对整个油田和相关的整个领域的一个数字化的描述和体现,是一种综合的,现代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利用模拟仿真、动画演示等技术手段,实现可视化和多维表达,使信息化建设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生产和管理,为油田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支撑环境。

2.2 数字油田的形成

油田资源和设施分散于边缘的戈壁、沙漠、草原或海上。走入油井区域,大大小小、或近或远的集输计量站点遍布每个角落,这些集输计量站有的相距只有几百米或者几十米,有的却相距方圆好几十公里。决策层和管理层难于感性的了解油田的自然环境、地质、工程、建设、交通的真实情况。如何将这些集输拉油站统一管理,使其工作有效率,安全性更可靠,决策更有保障呢?

分布在油井现场的油田抽油机监控室、储油罐高低浮球液位计、室外型摄像机及各类传感器,可实现现场各类油井采油、装油设备、油田各类状态、视频信息、监控信息、测井数据的采集及抽油机工况的远程控制等功能,这就是数字油田初级阶段所需的一些基本要素,我们也可称之为数字油田发展自动化过程。

油田自动信息化建设也是必然趋势,油田内部从以前粗放式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过渡,比如逐步加强了从采油到输油过程的集中管理,要求建立包括油井远程视频监控、地上和地下工况数据信息采集、油站周边安全防范系统等多系统监控平台,其中集气油井数据监测包括气体温度、气压、流量;设备载量、冲次、冲程;电机三相电流、三相电压等工况。这样就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把油田的立体空间内所有确定点的相关数据和信息组织起来,组成能包容地上和地下,企业管理和地质工程都在内的信息系统。

2.3 数字油田的基本建立

根据油田快速的发展现状,数字油田的发展是必经阶段,如何将油气从勘探、开发、运输到炼制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加以描述。第一,需要围绕整个油田数据资料的合理获取、整理、分析便于管理者清晰决策而避免更多错误的产生;第二,油气从勘探、开发、运输到炼制等各个专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细节加以说明;第三,将油田的立体空间内有关零散的数据和信息组织起来,利用模拟仿真、动画演示等技术手段,创造清晰明了的意图。

数字油田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横向的发展,它是一个庞大的,覆盖面很广的学科,它需要地学、石油工程学、信息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支持。还需要数字油田的信息科学基础和石油科学基础,其中信息科学基础包括空间定位基础、地球信息科学基础、制图学基础、计算机科学基础 ;石油科学基础包括石油天然气地质、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技术、油气田地面建设技术。

油田的数字化的建立必须要以这些基础学科为载体,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全面实现油田实体和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

3 数字油田的展望及小结

石油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准确的找到石油?怎么了解油藏的地质状态?如何提高原油产量?怎么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数字油田”便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数字油田大大提高了石油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使石油企业达到了“数据共享化、生产监控自动化、生产指挥可视化、分析决策智能化”。

数字油田在石油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可以集成数据和信息,而且可以为石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从数字油田的基本形成、概念、内涵及基本建设为切入点,从多个方面说明了数字油田在石油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的一些石油企业,比如大庆油田等,其数字油田的成功实施表明了其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景民昌.“数字油田”与石油企业信息化[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3(2)

[2] 何生厚,毛锋.数字油田的理论、设计与实践[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数字油田范文5

关键词:油田;通信;数字化;现代化;无线;

中图分类号:TE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手段的不断发展,数字化通信网络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数字化通信方式的使用使得以往繁琐的通信得到了简化,通过简单的电线和计算机就能够实现千里万里之外的通话、视频,其方便性已经成为现代化生活的重要标志,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正因为通信网络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占有着如此重要地位,就更要加快我国数字化通信网络发展战略改革工作,根据时展的召唤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制定正确的通信网络发展方针和政策,跟随时展的步伐,推进通信网络在新时代的改革与完善,其中体现在生产部门上,油田的数字化通信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大部分的油田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数字化信息采集,信息的传输模式主要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数据的监控模式主要包括站场本地监控和数据中心调度监控两种。油田所有工作部门都已经向现代化、数字化方向转变和发展,本文主要列举了一些油田使用的数字化信息采集技术,并就这些技术的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就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字化的通信油田进行了具体探索。

一、数字化油气田信息数据采集方法

这里我们介绍两种油气田信息数据采集方法,人工数据采集法和自动化数据采集法。在那些老油田中,信息数据的采集大多数都是依靠人工数据采集方法,信息数据的传输也只是依靠数量十分有限的电话来运作。一小部分大的接转站场和联合站能够使用上自己的自动化监控采集设备。随着技术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许多油气田开始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至今为止,甚至有些油气田能够达到几乎所有的集气站和联合站都实现自动化采集和光纤信息数据传输,实现了站场监控到调度中心监控的二级监控。随着油气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甚至部分油气田已经达到了油气井---集气站---调度中心的三级监控模式。这种由油气井、集气站再到调度中心的三级监控模式被称作是无缝隙监控模式,这种监控模式的使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油气田的运作效率,改革油气田的内部工作,有传统的调度管理向现代化的数字化采集模式转变,可谓是意义重大。

二、数字化油气田信息数据的传输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油气田信息数据收集技术的不断提升和管理模式的更新换代,油气田信息数据的传输也早就从传统的电话上报形式转变成如今的以光纤传输为主的传输方式,与传统的电话上报和部分联合站、大型接转站才能使用自动化采集模式相比,现阶段一部分大型接转站和联合站已经向引用光纤传输方式并拢。甚至部分油气田经济能力突出,采用的技术起点原本就高,配合其产能建设的实际情况,已经在所有的联合站和大型接转站设置了光纤传输或微波传输设备。例如长庆油气田,该油气田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油气井---集气站---调度中心的三级监控模式,气井和集气站之间采用无线电台传输井口RTU数据传输到上级集气站,集气站和调度中心之间采用光纤传输的方式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传输。

当然除了光纤传播的数据传输方式外,还有很多数字化的信息数据传输方式,包括移动GPRS数据传播网络、电话线数据传播方式以及微波传输数据等等。而由于油气田大多数都是处在距离市区十分偏远的地区,因此,GPRS数据传输方式运用起来性能不是很突出,对于个别油气田来说可能会存在信号微弱的情况,从而影响油气田数据的及时传输。微波方式和电话线传播方式都容易受到天气原因的影响。由于各个传输方式的成本和性能各自不同,在仔细比较的情况下,最终还是光线数据传播更加适合油气田的信息数据传输。

三、运用光纤技术传输数据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

(一)井口---站场信息数据传输技术。与时刻有专业人员值守的站场相比,井口对信息数据传输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数据信息传输的效率要求也没有那么高。而且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油气田来说,有专业人员值守的情况已经十分少见了,因此语音信号的传输是不需要的,对于这种变化,在光纤通信设备的选择上,就要注意与以前有人值守情况下使用的通信设备相区别开来。在光纤通信设备的选择上,可以考虑单独提供数据和视频业务的设备。也可以综合使用综合提供数据和视频业务的设备。两种方式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但是从业务的独立性方面来讲,最好还是选用单独提供数据和视频业务的设备较好。除此之外,油气田井口和站场之间会有输送油气的管道,因此光缆类型要使用铠装埋地敷设光缆与输送油气的管道同敷设,以节省光缆敷设的费用成本。

(二)站场---调度中心的信息数据传输技术。油气田站场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专业人员值守,二者之间需要传输的信息数据量也十分庞大,必要时还要提供话音业务。对这种特殊情况,根据实际测验并结合各方面的因素,现阶段在站场---调度中心的信息数据传输设备上选择使用PDH或者SDH系列的光端机。但是PDH与SDH相比仍旧存在种种不足和缺点,因此鉴于性能原因,在站场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设备最好使用SDH系列的光端机。又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肩负运输大量数据信息的光缆,因此为了节省运输费用成本,要使用铠装埋地敷设光缆与输送油气的管道同敷设。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油田通信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当务之急是如何在以前油田通信的基础上进一步晚上现代化数字通信设备和通信方式,使得油气田的数据信息传输达到最大效率,促进油气田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根据不同通信方式的对比,选择最适合油气田的数字化通信方式,才是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丑世龙,陈万林.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的建立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0(20)

[2]姬蕊,冯宇,杨世海.长庆油田地面系统数字化设计研究[J].石油规划设计.2010(04)

数字油田范文6

关键词 数字员工系统;架构方案设计;功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0-0085-02

1 概述

智慧油田是在传统油田基础上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新的油田管理模式,随着智慧油田理念的逐步推广,石化企业也逐步完成了向数字化管理的过渡,基本上各大石化企业陆续完成了各自的“智慧油田”管理系统和业务平台[1],其中智慧油田数字员工系统是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系统设计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将通过对智慧油田数字员工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分析当前在数字员工系统中的软件硬件构架问题并展开研究了一种新的四层架构模型,并给出了该架构模型的总体设计。

2 常用架构模式特点分析

2.1 C/S架构

C/S架构是是传统的客户端/服务端体系结构,其特征是通过将业务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端来设计系统整体结构,用户程序布置在客户端,服务器则负责提供数据相关操作(如数据的管理、共享、维护等)。C/S构架在现有软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2.2 B/S架构

B/S架构及浏览器/服务端体系结构,该架构下无需特别开发专门的客户端软件,浏览器负责实现用户的请求和结果显示,服务端则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业务逻辑处理等工作,B/S架构中服务端数据存储和业务逻辑是典型的表示―业务逻辑―数据访问―三层结构[2]。

2.3 MVC模式

MVC(Model-View-Controller)即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其工作流程为基于用户请求来制定业务运行模式,这一模式下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分开,便于实现对业务逻辑的维护[3]。这一架构下模型层主要完成对业务逻辑的处理以及对数据的管理操作,视图层主要功能是展示结果,而控制层则主要完成对用户请求的监听和转发。上述3个部分实现的是彼此间的互联。

2.4 MVP模式

MVP(Model-View-Presenter)即模型―视图―展示器模式,该模式和MVC类似,但结构上无法实现3个部分之间的互联,但在MVP模式下视图层和模型层之间并不互联,而是通过展示器来实现二者之间的通信。

以上几类常用架构在软件系统设计时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各有利弊,本文将在上述常用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结合数字员工系统的功能需求来对架构尽心更进一步的优化。

3 系统架构方案设计

3.1 功能需求分析

智慧油田数字员工系统的主要功能非常多样化,但主要可包括为3个大方面:智慧生产、教育培训和移动办公,为实现上述3类功能,要求系统能兼容和支持多种类型的客户端设备(如手机客户端、PC客户端、IOS移动客户端等),为实现上述基本需求,可总结出系统构架方面应满足如下功能:1)数据和界面、业务逻辑分离;2)动态扩展性,即要求系统在硬件扩展或逻辑模块扩展是能够予以支持,并且不会影响现有模块的正常运行;3)容错性及要求在部分出错(如某个服务器故障)时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4)良好的负荷均衡能力 该功能要求能够及时合理的处理访问请求,保障系统稳定运行;5)高效的数据解析能力 由于智慧油田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属于海量级,因此系统构架应采取分布式处理方式,能够协调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并具备从海量数据中挖掘价值信息的基本能力。

3.2 架构设计

在常用的架构中,C/S架构需要在多个设备上安装客户端软件,其主要对象为软件客户端,对于智慧油田数字员工系统而言,应当把功能逻辑放到服务端[4],客户端主要是监听和转发以及结果展示,因此C/S架构无法很好满足要求。对于B/S架构而言,其主要对象是浏览器端,由于表示层需要与功能层进行高频率交互,对于单点故障问题以及系统中数据流量的分配等只能由功能层来实现,对模块间的耦合性要求高,因此也不适应数字员工系统需要。

为满足智慧油田数字员工系统的需要,笔者认为应当设计更能满足需要的架构方案。从功能整合的角度看,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支持对象(如Web、PC、外部系统等)需求,但这类需求都可以归为系统逻辑服务的表层对象,这样对表示层对象的扩展将独立于客户端和外部系统应用,从而可简化系统接口。在系统控制层方面,其主要任务是单点问题监测和负荷均衡处理,接收来自表示层的参数,并由控制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从而实现对硬件部署以及并行计算时的控制。

考虑到智慧油田数字员工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多样性特性,以及对这一特性的处理已交由表示层控制,为减少构架设计中的耦合性,考虑设计功能逻辑层。该层在设计时参考了MVC和MVP模式,其主要功能是不与表示层交互,而是与控制层交互,接受控制层请求并处理功能逻辑。

在数据存储与处理方面,结合数据和界面、业务逻辑分离的基本要求,在架构中专门设置数据层,在该层中再分别设立用于数据存储和管理的两个子层,其中数据存储子层处理特定数据库,不受功能逻辑层中的操作影响,而数据管理层则主要提供功能逻辑层访问以及操作数据的接口。

综上所述,本文所设计的模型属于四层架构方案,即表示层(WEB、客户端、外部系统接口)控制层逻辑功能层数据层(存储/管理)。其最大特点是将不同类型的客户端都归入表示层,简化了表示层和控制层之间的接口,并且集中了功能转发和负载控制等置于控制层,降低了层间的逻辑依赖性,并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4 系统架构模型设计

4.1 各层功能设计

在前文中四层架构设计的基础上,本节中将分别设计各层的功能。1)表示层功能,该层主要完成操作界面和移动端应用以及外部服务,在获取用户操作数据参数后,将其传递给控制层,并接收和展示控制层返回的数据;2)控制层功能,该层主要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表示层和逻辑功能层之间的桥梁,同时承担着负载均衡分配、监控流量、处理单点问题等,是四层架构中最重要的层级;3)逻辑功能层 该层完成业务逻辑的封装,接收并处理控制层的指令,完成和控制层的数据交互,接受控制层的调度操作;4)数据层,完成和业务逻辑相关的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并具备数据分析功能。

4.2 层间隔离设计

本文设计的四层架构中各层间的功能相对独立,为保证系统稳定运行,还应设计层间的隔离措施,各层间的隔离方案分别为:1)表示层―控制层的隔离方案,PC浏览器端采用Smarty模板隔离,移动客户端采用HTTP协议、报文采用JSON数据格式与控制层交互;2)控制层―功能逻辑层隔离方案,控制层中利用配置文件来隔离功能逻辑层中各功能模块;3)功能逻辑层―数据层隔离方案,功能逻辑层和数据层之间的交互通过在数据层中封装的DBMS接口实现,避免功能逻辑对数据库的数据操作从而实现隔离。

4.3 架构模型映射策略

本文中设计的四层架构模型的终点站在于控制层,因此在设计映射方案时利用系统初始化加载策略,利用配置文件,实现和各类服务器功能号、服务器IP与MAC地址绑定等映射操作,在系统初始化时只需一次加载配置文件即可完成必要的映射操作,之后的操作都可以从内存中读取请求。

5 结论

本文从系统架构和架构中各层的功能以及层间隔离等角度设计了智慧油田数字员工系统,可充分考虑智慧油田系统中数字员工系统操作的特殊性,在实现功能优化的同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周洁,朱文妹,蒋楠,等.智慧油田现状及发展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2(10):100-102.

[2]陈炳丰,黄金,张良浩,等.基于BS架构的科研管理系统对科研管理的影响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