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铜器的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铜器的价值

青铜器的价值范文1

根据*州市政府《关于全面清理涉企收费的通知》(*政办电[20*]162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我市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工作的重要性

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工作是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善经济运行环境的近切需要,是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支持企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此,市政府有关部门及单位要进一步认清形势,从推动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大局出发,自觉规范涉企收费行为,降低收费标准,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清理的范围、主要任务、时间和方法

本次涉企收费清理范围是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面向企业的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收费。此次清理上级已公布取消、停止征收或降低收费标准的,各收费单位严格按规定执行;上级没有取消且没有降低收费标准的,能免收的免收,不能免收凡规定标准有幅度的,一律按下限标准执行,没有规定幅度的,由收费单位酌情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此次清理以各有关收费单位自我清理为主,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时间一个月,从20*年12月20日开始,到2009年1月20日结束。清理结束时形成清理报告,同时要附《*市涉企收费清理结果登记表》。基层收费单位的清理报告和登记表还需经行业主管部门审定后上报。市直各收费部门和单位上报的清理结果,报市政府,同时抄报市物价局,由市物价局统一汇总并提出处置意见,报市政府研究批准后统一向社会公布。

三、清理工作的几点要求

青铜器的价值范文2

两千年的皇室传承

中国青铜器的本身价值,我们可以通过陕西省董家村出土的西周时期的“裘卫四器”上的铭文内容略窥一二。该器物现在分别收藏在陕西省博物馆和宝鸡市博物馆,其中“卫B”与“卫鼎”上的铭文记录了青铜器和玉器当初的交易价格。铭文的大意是:“天子举行建旌大典,诸侯皆须送礼,于是‘矩伯侯’为筹备一份礼品,向‘裘卫侯’订制了一套车马上配用的青铜器,以及一对玉虎和一片玉璋,以八十_(一_十贝),十三田(一田等于一百亩),和一大片林地(大而无法丈量)进行交换。”从铭文上可以看出,青铜器那时的价格就已是千亩土地的等价。

商代晚期是我国古代青铜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种类包括礼器、酒器、食器、水器、兵器、工具、乐器、杂器等。这时的铜器制作精良,胎壁厚实,给人以凝重、庄严的感觉。纹饰多彩,形制精美,显示出处于发展鼎盛阶段的气派。且其广泛使用浮雕装饰,韵味无穷。那个时代有铭文的器物不多,有较长铭文的铸品也不过二三十件。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纹饰风气更趋繁缛,精雕细刻,艺术上可谓精丽,但相比商朝,器物多少缺乏一些生气。那个时候的青铜器物铸铭成风,长篇巨制不断出现,有的青铜器物上的铭文竟长达400字,字体刚劲有力,线条流畅,世界罕见。周昭王、周穆王以后,青铜种类略有增加,如、F、编钟等青铜器逐次出现,铸造工艺水平慢慢成熟。铭文水平也大幅提高,每篇铭文皆韵律清晰,笔锋劲拔而不失圆润,多为书法艺术杰作。

由上可以看到,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前左右就已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如今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自古以来,青铜器历代都被称为国之重宝,位列收藏之首。民国时期,金石学兴盛,青铜器收藏达到顶峰,相关的著作不胜枚举。

墙内遇冷墙外热

在海外,中国青铜器作为一种世界艺术,一直是世界藏家追捧的焦点。

我们先来看几个案例。2001年,在纽约佳士得春拍上,一件中国商代的青铜器“皿天全”方衅魃恚创下当时青铜器拍卖最高价――924万美元。这件青铜器于上世纪20年代在湖南出土,拍卖的是器身,器盖现藏湖南省博物馆。据说当时国内也有博物馆筹集巨款,赴美参加竞买,终因法国买家出价超过我方预算近四成而没能买下,这件青铜器只能身首分离。

2007年3月,中国青铜器拍卖的历史纪录再次刷新,在荷兰马特里斯特举行的欧洲古董博览会上,伦敦著名古玩商推出一件战国青铜错金嵌绿松石貘尊,工艺精湛,华美异常,最终以1200万美元的天价成交,成为目前成交价最高的中国青铜器。

2010年,纽约佳士得推出的“思源堂中国古代青铜器珍藏”专场拍卖,总成交价达到了2075.1万美元,是近年来中国青铜器成交额、成交率最高的一场专场拍卖。

相较书画等国内火热的其他艺术品门类,青铜器在国内拍卖市场的处境却有些尴尬。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有大量的高古铜器被盗劫或贩卖到海外市场,国内高古铜器一直是国家文物法规重点保护的对象,只有1949年以前出土且有明确收藏传承记录的传世青铜器才能交易。严格的管理限制了青铜器在国内市场上的炒作空间,青铜器拍卖会寥寥。上海崇源2005年秋季拍卖会上,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周宜壶”以2640万元人民币创下了内地青铜器拍卖的最高纪录。近几年,虽然出现部分中国企业家和藏家在海外市场高价竞购,但限于政策,并不是所有海外回流的拍品都能在国内竞拍。

除了政策的影响之外,文化底蕴不足也是国内青铜器市场不受关注的主要原因。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刘幼铮说,“就拿宋瓷来说,宋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达而著称,其审美亦达到巅峰。但如今收藏主体却偏好明清官窑,使宋瓷备受冷落,这亦是因为文化准备不足造成的结果。”他认为,中国人对于皇权的崇拜是中国长期的传统,植根于民众之中。很多收藏者在有钱之后首先感兴趣的就是搜集与皇权相关的东西,这些东西直观感觉华丽繁缛,但与宋瓷、青铜器相比则显内涵不足。改变和提升欣赏品味需要一段时间的文化补充才行。

总而言之,一方面是政策的限制,另一方面是文化准备不足,导致青铜器的收藏被冷落。毕竟收藏是有钱人的行为,有钱人的文化决定了他们的收藏方向,也给整个艺术市场带来一定的倾向性。

文化素养决定收藏方向

近来,一系列的事件将人们的视线引向青铜器。无论是海外拍场青铜器频繁现出高价,或是佳士得、苏富比及一些顶级艺术品商人主推青铜器,再加上皿方的高调回归……种种迹象似乎表明一个灿烂的青铜时代开启在即。青铜器再次受到市场关注,收藏状况如何?如何进行收藏?

对此,刘幼铮认为,目前中国的青铜器收藏状况并不乐观,大量的仿制品、赝品充斥市场。原因有二,其一购买者对于青铜文化的学习、研究和准备不够。第二是常有的侥幸心理。淘宝、捡漏等心理往往让买者掉入卖者设计的圈套。“出土”、“不能公开”等说辞让人讳莫如深,正好给卖假者编造各种故事创造了氛围。“同时,中国的买家需要提高警惕的是,拍卖行不保真这个做法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不要盲目认为国外市场上的青铜器都是对的。”刘幼铮如是说。

要防范风险首先必须要做足功课――备好自己的文化库存。毕竟作为收藏家来说,买的是文化,不是机遇。当然,从相对牢靠的渠道购买会比较安全,但依然需要警惕,如果有流传、有著录会比较理想。

早期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作为礼制的体现,也被称为“青铜礼器”。青铜器的发展进入生活领域,时间段应该到春秋以后了。一些青铜制品如兵器或者生活用具已经没有鼎、爵礼器那样充满“狞厉”、“狰狞”之韵味的纹饰,造型往往比较俭朴,成为征战和人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器皿。虽然同样具备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明的象征,极具艺术文化影响力和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但皇权威严要少很多。

青铜器的价值范文3

关键词:L市青铜器;SWOT分析

一、引言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历史,就如中国古代玉器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因素,而且在全世界也是颇负盛名。通过对L市青铜器营销策略的研究,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目前L市青铜器所出的一个大的背景环境,清楚其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并且预测到可能会存在的机会和威胁,更好的引领其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加深对青铜文化的了解,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的历史文化。

二、L市青铜器营销策略的SWOT分析

现在的企业面对各方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明确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清楚公司的优势资源和缺陷,了解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策略,保障企业能够健康的成长,因此,很有必要对企业进行SWOT分析,这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也是面对竞争的需求。

(一)L市青铜器营销策略的优势分析

1、L市作为青铜文化的起源、历史悠久、千年、文物大省,是中国青铜的起源与故乡。历代已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和至今在L市邙山巍巍然屹立的无数帝王陵墓群,都雄辩地印证了十三朝古都曾有青铜器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

中国青铜器时代最早起源于夏代晚期的L市二里头文化。在二里头文化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和工艺水平都有重大突破和发展,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冶炼铸造水平和合金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超凡的程度,因此L市是中国青铜器的故乡是名副其实的,更是当之无愧的。

L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对青铜器独有的魅力进行挖掘,既宣扬L市悠久的青铜器文化,同时又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2、L市作为旅游城市,为青铜器营销创造条件。L市是国内外闻名的旅游城市,旅游经济作为第三产业,可以带动旅游经济,为青铜器的营销打下坚实的基础。L市著名的旅游景区如龙门石窟,古墓博物馆,天子驾六等都有青铜器,其工艺的精致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其造型等更是让整个世界为之惊叹、赞誉。作为公认的国宝,每一件青铜器都蕴含着较为深远的意义,都能够体现当时社会的生活文化、宗教氛围等众多因素。

3、L市仿古青铜器技术纯熟,有利于青铜器的长久发展。L市是中国青铜器制作最早的地区。L市夏文化遗址中,不仅出土有制作精美的青铜器,还发现有青铜作坊。L市青铜器制造业历史悠久,始于夏代,盛于西周,青铜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L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和工艺美术厂,自1973年以来,复制了数千件仿古青铜器,其主要有马踏飞燕、犀牛、车马俑、人物俑、奔马、各种酒器、刀、剑等,都生动地再现了远古风采。L市仿古青铜器的制作成功,不仅再现了历史的风貌,而且还可以做为室内装饰品,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

(二)L市青铜器营销策略的劣势分析

1、没有明确的战略导向,L市的青铜器营销需要制定前瞻性的策略,而这一点正式其在营销策略中相对比较欠缺的,随着越来越开放的经济环境和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中国的企业与世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缺乏战略性使其缺乏竞争力,资源浪费,盈利较小,不能取得持续性的进步。

2、没有形成规模化经济,L市的青铜器目前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济,大多数是以家庭作坊为主,生产力比较低下,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

3、缺乏创新意识,L市的仿古青铜器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及时的融入新时期的特色,以古老的守旧的花色和纹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不符合人们的购买心理。

4、青铜器的发展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政策的扶持是企业以及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青铜器作为历史文物,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成立的有L市钟鼎古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力量比较单薄,在科研,技术,人才等方面比价的匮乏,因此不利于青铜器的营销策略的实施与发展。

(三)L市青铜器营销策略的机会分析

1、L市牡丹文化节为其发展创造条件L市是青铜文化的起源地,通过牡丹文化节,不仅可以展现L市独具特色的,具有丰厚历史底蕴的青铜文化,还可以起到宣传作用,因此,L市青铜器可以借助L市牡丹文化节这个良好的契机大力的发展青铜器文化和制造业。

2、L市的中部崛起城市化进程为其发展创造机会。L市迈进中部服务贸易强市之列,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在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利用此机会大力的发展宣扬中原文化,使得青铜器文化及产业得到极大的发展。

(四)L市青铜器营销策略的威胁分析

1、消费市场环节薄弱,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有待提高。青铜器作为历史文化的产物,大家更加注重的是她的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并没有真正的将其作为一种消费品去看待,因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比较低。

2、L市青铜器替代品不断增多,仿古青铜器市场逐渐壮大。中国青铜器源远流长,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秉承对古老文化的继承和传扬,在保留产品本身的特色的同时,更加深入的为二十一世界的顾客量身定制各种青铜器,近年来,复制品以及仿制品遍地而成,L市的仿古青铜器市场更是不断的壮大,著名的比如L市的航龙仿古青铜器有限公司,经其制作并经销的文化礼品种类繁多,涵盖的有代表殷商文明特色的高仿青铜器,甲骨文,易经等几十个大类的上千个品牌。并且这些作品也已经远销海内外,产品无论从质量还是信誉,都在国内外的客户中很有口碑,因此,这是很大的威胁。

3、L市青铜器市场混乱,产品本身缺乏严格管理。中国的青铜器文化绚丽璀璨,具有很高的价值,是体现民族文化及结晶的代表作,值得我们好好的发扬和推广,然而,近年来,L市青铜器市场混乱,鱼目混珠,缺乏管理,使其不能很好的发展,因此,这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建立专门性的组织,成立相关的部门进行管理,对于我们自身来说,要掌握一些相关的辨别真伪的方法,进而严厉打击甚至消灭假冒青铜器。

三、结论

要想发展好L市青铜器的市场营销策略,大力弘扬L市青铜文化,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从原料的开采,加工,到人员的销售,技术的支持,营销的组合策略等方面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制定比较科学的原料规章制度,培养大批的有先见的人才,坚持走创新的道路,走差异化路线,以独特的魅力吸引购买者的眼球,还要对L市青铜器多做广告,使人们加深对与文化的认识,使人们在追求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兼顾自己的精神文明,使物质和精神同时发展,更加促进心理健康的形成。同时要学会适当的竞争手段,不要一味的采取降价,促销,打折等措施,因为这本身对L市青铜器的本身并不是有利的,会降低L市青铜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使人们对青铜文化越来越不重视,这本身对中国的青铜文化又是一种严重的冲击,所以,采取其他的竞争手段,适当的开辟国外的市场,介绍中国的悠久的,古典的,典雅的青铜器文化,使世界人们接受,进而打开市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达到销售的目的,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 卢闻弦.西周晋国青铜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 李宏,郑志.河南出土西周青铜礼器的研究[J].中原文物,1993,02:87-96.

青铜器的价值范文4

[关键词]青铜材料;四羊青铜方尊;散氏盘;铭文

古往今来,青铜器一直被誉为人类文明的助推器。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灿,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青铜艺术作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其发展历史对于推进我们文明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含锡量约占5%~10%。这种合金有很好的铸造性,以及很高的耐腐蚀性。在海水、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很稀的碳酸钠溶液中化学稳定性很强。因此青铜的发展在我国古代材料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青铜器的发展主要分为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器和衰退期。育成期为商代盘庚迁殷以前;鼎盛期是从殷墟期到西周昭王,这时候达到了青铜艺术的第一个高峰;从西周中期以后到春秋早期,这是青铜艺术的转变抽象时期;更新时期是春秋中期到战国,这是青铜器发展的又一个高峰;青铜器在两汉之后衰退。

殷商的青铜器特征,形体庞大、器壁厚实、体量厚重、雕琢繁复,器物方整、静穆、无动势,气象威严。西周中期开始的礼化时期,青铜器的设计风格有了显著的变化,强调条理化、秩序化、系列化,以适应青铜器功能礼制化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是:①列国器物大量出现。西周的有铭青铜器属周王室和王臣制作的占大多数,诸侯国的为数甚少。②地域风格的形成。大体上呈现以三晋为中心的中原、以秦国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③各地区之间逐渐交流。④铸造技术的长足进步。器物制作方面主要体现在合范法铸造的高度发达、失蜡法的应用、模印法制范、镶嵌工艺的普遍流行,以及兵器的表面处理技术等。

我们对于青铜器最初的认识可能都是从历史课本中了解到的四羊方尊开始的。四羊青铜方尊,是现存体型最大的商代青铜方尊。造型雄奇,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方尊边角及各面中心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

羊成为青铜重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首先,羊在祭祀礼仪中的地位仅次于牛。羊的个性也使之成为人们喜爱的对象。羊最通俗或民间化的象征意义便是“吉祥”,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联系在一起,汉代瓦当、铜镜等铭刻中多见“宜侯王大吉羊(祥)”,吉祥有时直接写成“吉羊”,在这里,羊与祥不仅仅是字的通假,而是羊身上被赋予的上述种种秉性使然。羊是带角的动物。角是许多民族尤其是原始民族崇拜之物,人类创造的神里许多带角,如中国古代战神蚩尤就是著名的带角的神与祖先。四羊方尊一方面保留了原始的图腾崇拜,又有替代羊作为牺牲献祭给神明的意思,同时还包含了对羊等家畜养殖兴旺的期盼,也可能萌芽了后世关于羊的种种观念。

另一个较有代表性的青铜器非散氏盘莫属,它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初年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出土。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

散氏盘的特色之处在于其上的铭文。散氏盘的铭文共三百五十七字,全篇记载西周时,散、矢两国土地纠纷的事。青铜盘原为盛水的器皿,但散氏盘在镌铸契约长铭后,已然成为家国宗邦的重器。从书法方面来看,《散氏盘铭文》作为西周时期粗犷遒劲的金文书法,是学篆的极好范本,与《毛公鼎》、《大盂鼎》并称为金文瑰宝。《散氏盘铭文》的最大审美特征在于一个“拙”字,拙朴、拙实、拙厚、拙劲,线条的厚实与短锋形态,表现出一种斑驳陆离、浑然天成的美。《散氏盘铭文》的字形构架并非是固定不变、呆板生硬的。它的活气跃然纸上,但却自然浑成。特别是在经过铸冶、捶拓之后,许多长短线条之间,不再呈现对称、均匀、排比的规则,却展现出种种不规则的趣味来。圆笔钝笔交叉使用,但圆而不弱,钝而不滞,是《散氏盘铭文》在技巧上的着重点。在体势上,字型结构避让有趣而不失于轻佻,多变但又不忸怩造作,珠玑罗列,锦绣横陈,在极粗质中见出极精到,这是《散氏盘铭文》的魅力所在。

青铜器的价值范文5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景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欣赏不仅指愉悦的心情观看美术作品,还要了解美术作品中作品美及作品的含义,评述是对艺术作品质量和意义的评价。

在青铜器一课的学习中,要使学生赏识古代青铜器,了解青铜器和现代生活的关系,就要拉近古代青铜器与现代学生生活的距离感,创设生活化的场景。教师以问题情境为引入的起点,激发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例如,在课堂引入中,教师利用广州特有的俗语,把一个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话题带入课堂。老师问:“今年过年时大家有没有吃到“九大簋”啊?广州人通常说请你吃“九大簋”,那是什么意思呢?”这时,教室里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九大簋”是什么?是鸡鸭鱼肉?是不是火锅?满汉全席?……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簋”字,注解拼音“gui”。教师再问:“这个“九大簋” 里的‘簋’字是什么意思呢?”这时马上就有学生注意到:这个簋字的下端是“皿”字。学生提出,簋应该是一种器皿。教师顺势利导地引入了青铜器的鉴赏学习中,使学生从生活的情境自然地进入到本课学习的内容里。

二、组织多元的学习方式

1. 教师引导的小组讨论形式。在组织教师引导的小组讨论时,教师在课堂里运用图像展示艺术品的美感,激发学生对艺术品的喜爱,引导学生理解、讨论艺术品的美感价值。图像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它包括板书画图、挂图、幻灯、录相、电影、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图画可以把课本中所描绘的景物,具体直观的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受。⑤例如,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组同学一张印有各种不同的青铜器图片。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请每组同学辨认图片中的青铜器中哪些是用来装食物的,哪些是用来盛酒的。学生拿到后指指点点、觉得非常有趣。教师然后引导学生赏析古代青铜器的造型特点,感知青铜器的外形之美,并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说说自己对青铜器的认识。教师通过自己的介入、讲解和姿态,传达给学生“一种意识,一种在艺术作品中寻找真正潜在价值的意识,一种寻找有意义的艺术形式的意识和培养一种真实品位的意识。”⑥而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独立思考,展开想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学生主导的表演形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展示古代青铜器的独特美感。在这一课里,教师让两位学生以说唱的形式表演了《我们眼中的青铜器》,向全班同学展示两件古代的青铜器。表演开始时,两位学生说:“大家好,我是李汉杰、我是陈卫军,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商朝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和铜何尊。现在进入我们的正题,介绍古典青铜艺术中的青铜器之尊。”然后其中一位组员走到电脑旁全程负责操作过程,当幻灯打出字幕“我们眼中的青铜器”时,同时响起了优美的流行伴奏音乐。在乐曲声中,学生播放课件展示不同时期的青铜器,流行音乐、熟悉的伙伴、模仿电视人物的表演,《我们眼中的青铜器》的表演引起其它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的共鸣。通过主持人与听众的互动提问,全班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青铜器美感价值的课堂辩论状态中。声情并茂的学生主持人和嘉宾、观众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自由的欣赏和聆听过程中,传递出青铜器的另一层社会、文化的含义: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不但有精湛的工艺、精美的花纹和形状,更是根据当时社会的贵族阶层审美观念而铸造的,它体现了特定的精神目的和神权思想。

在活动中,教师也不时引导学生加深对青铜器美感的认识。比如,教师问:“铜何尊是周朝时期的青铜器,你们认为它与商朝时期的尊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们利用之前小组讨论和表演中获得的知识,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周朝的尊是圆的。由于造型独特,因此看上去美观又别致。商朝的青铜器造型凝重、朴实,(如鼎)庄重典雅,而四羊方尊是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不同点是四羊方尊的羊脚部份像龙的动物形状的就是兽面纹,还有细雷纹,而且是遍布整个尊的。”“这不是羊的外形吗?”“四羊方尊的外形顾名思义是由四只卷角的羊头组成,并用手指轻触幻灯片中的羊头,它让我想起藏羚羊。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高图足上。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其实,我想这件四羊方尊是因为制作者看到了四只羊十分兴奋活跃,才制作出这么生动的形象,把四只羊合在一起。”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但理解了古代青铜器的独特美感价值,还逐步融入了自己的看法和感情。

三、撰写艺术评论

1. 初步学会欣赏评价

亨利・艾肯指出,艺术教师“应有选择的利用所有这些有助于理解的资料……他们的职业就是使学生能更全面的意识到艺术作品中对生活不断创新的表现,而这又构成了所有人自觉存在或现实存在的一个主要层面。”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欣赏评论的初期,可以先教学生欣赏借鉴别人的评论。教师通过摘抄些不同的艺术评论,让学生分组对评论进行讨论学习。比如,为什么要写评论?他们觉得哪个评论比较好?为什么那个评论写得好?写得好的评论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那些不好的评论有什么不好,哪里可以改进等等。或者教师可以对同一个艺术作品列出几种不同解释,要学生分辨其中的优劣。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观赏艺术作品时更加接近作品的特殊本质,学会明白清楚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及其审美价值。

2. 模仿、借鉴、评论技巧

在认识到评论的基本写法后,教师就要开始指导学生通过模仿专家的评论学习写艺术欣赏评论。哈罗德・泰勒说过,“让学生从事写作的目的和让他们进行真正的阅读是一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真正想的是什么,实际上感觉的是什么。”在青铜器这一课中,老师先摘选一段有关专家对青铜纹饰描述――“商代的青铜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用的,器皿上的装饰就与祭祀有关。这样看来,被称作饕餮的兽面纹,应是祭祀的牛羊猪等作为祭祀牺牲的形象表现,但这种表现,往往并不是采用完全的写实手法,而是加以象征化、抽象化,或予以综合处理。” 教师在展示了以上描述后安排学生续写这段评论,并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你有看到过有古代青铜器纹理的器具吗?那些器具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在学习了青铜器一课后,你对这些器具有什么新的看法吗?”学生对商周时期的纹饰特色是这样进行点评的:“青铜器的纹饰丰富多彩,并能很好的组织在统一变化中,如对称、均衡、集中、放射等各种美的形式,这件凤纹尊就是利用对称的纹饰,通过凤鸟回顾的动态,巧妙地与尊的口部造型完美的组合在一起。”通过模仿、借鉴、续写及评论进行循序渐进的评述训练,既降低了学生写作评论的难度,不断提升写作评论的才能,也激发了学生撰写美术评论的积极性。

青铜器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青铜制品业 现状 存在问题 壮大建议

近年来,前卫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青铜制品业的发展,将青铜制品业作为旅游产品提档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制定了“一街、一村、一园区”发展规划,为我镇青铜制品业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垫定了基础。但我镇青铜制品业发展不尽人意,经营分散,规模偏小,无统一品牌,不能成为镇支柱产业。为研判我镇青铜制品业生产经营状况,我镇与县统计局于2014年11月6日―11月12日对我镇青铜制品业进行联合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前卫镇青铜器制品业现状

(一)青铜制品业基本情况及分布

2014年10月底,前卫镇青铜制品业有52户,其中工业50户,批发零售业2户;从事工艺美术制品制造的15户,从事手工生活用铜器制品制造的35户;其中从事手工生活用铜器制品制造主要以家庭作坊为主,从业人员1-3人。

全镇52户经营户中,10户位于渔村澄川路旁,30户位于新河咀村,其他零散分布。

(二)青铜制品业人员情况

到2014年10月止,全镇青铜制品业从业人员358人,其中30岁以下56人,占比15.6%,30~50岁272人占比76%,50岁以上30人占比8.4%。

从文化程度看,全镇青铜制品业初中及以下151人,占比42.2%,高中192人,占比53.6%,大学及以上15人,占比4.2%。

从技术力量来看,全镇青铜制品业拥有职称者5人,占比1.4%,4人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其中工艺美术大师3人,工艺品铸造师1人。

(三)资产负债情况

截止2014年10月止,全镇青铜制品业资产总计10104万元,千万资产以上企业有2户,占3.8%,500万~1000万的1户,占1.9%,100~500万的5户,占9.6%,100~50万的6户,占11.54%,50万以下的38户,占73.08%。从资产集中度来看,全镇青铜制品业资产主要集中在工艺美术制品业,资产总计8526万,占84.38%。

截止2014年10月止,全镇青铜制品业负债2130万元,资产负债率21.08%,负债主要集中在在工艺美术品,本年负债2009万,占94.31%,35户手工生活用铜器制品制造户无负债。

(四)注册登记情况

全镇52户青铜制品业,企业法人3户,其中1户正在申报纳规手续,个体经营户49户,其中仅12户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其余个体户无证经营。

(五)青铜制品业各项经济指标情况

2014年前卫镇青铜制品业年用铜量达537.25吨,年产量483.52吨,年实现利润1823万元,平均销售利润率达13.6%,年销售收入13361.4万元,占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7%。

从以上可以看出:1.我镇青铜制品业主要分布在渔村及新河咀村。2.从业人员以壮年为主,青年从业者较少,为技艺传承及产业发展留下隐患,且大多数从业者学历较低,普遍为初、高中学历。3.产品开发能力弱。全镇青铜制品拥有工艺美术制品类职称者仅有3人,占比不足1%,导致青铜制品业发展思维固化,创新能力严重缺失。4.前卫镇青铜制品业年实现产值1.3亿元,仅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5.7%,整体行业规模较小,还站在工业化发展的起跑线上。5.前卫镇青铜制品业前景广阔,主要表现:有文化底蕴、有技术人才。

二、前卫镇青铜器制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经营场地紧缺,成为制约前卫镇青铜制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在调查中还发现,青铜制品业个体经营户平均生产经营用地不足20平米,且大部分处偏僻地段,不利于未来发展壮大。

(二)资金不足困惑着前卫镇青铜制品业的发展

调查资料表明,绝大部分青铜制品经营户资金充足,但部分经营者受资金的影响生产经营难以顺利开展。在全镇52户青铜器制品业经营者中,表示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的有31户,占比59.6%。资金不足影响经营者对青铜器制品业的发展信心,经营者不能扩大生产规模,影响行业发展,是前卫镇青铜制品提档升级的关键问题。

(三)经营环境存在不足

经营环境包括方方面面,在我镇主要是生产经营者间的产品

竞争、价格竞争,经营位置等,问题主要是经营者恶性竞争,互相诋毁压价销售等。调查中,80%以上的表示经营用地偏僻,购买者难以找到,对经营环境表示差的占24.14%,一般的44.83%,好的仅占31.03%。

(四)人才缺乏,产品创新能力不强,行业发展受限

1.从业人员年龄构成老化导致青铜制品业发展后劲不足。前卫镇青铜器制品业从业人员构成逐渐老化,30~50岁的从业人员有272人,占比达76%,30岁以下的青年从业人员仅有56人,占比15.6%,缺少青年从业者加入,新生力量缺乏,人员储备不足,对青铜制品业的后续发展难以提供持续动力。

2.产品设计人才空白与高技术工人不足抑制前卫镇青铜制品业的发展。大部分经营户仍然停留在手工打制生活用品和模仿铸造出土文物的初级生产阶段,缺乏优秀产品设计人才,设计理念差,即便有娴熟的手工打制技巧和先进的铸造技术,也无法生产出造型精美的手工艺品。到2014年10月止,前卫镇青铜制品业仅拥有工艺品制造类职称者4人,占1%,这个说明前卫镇青铜制品产品设计人才较为缺乏,产品创新设计不足,不能适应青铜制品业的发展。

3.前卫镇青铜制品业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不高,缺乏创新意识,思维固化严重。前卫镇青铜制品业从业人员基本由初中以下、高中学历者构成,两者占比达95.8%,大学以上学历仅有15人,占比4.2%。由于从业人员学历普遍不高,对前卫镇古滇青铜文化认识不够,了解不深,创新不足,,没有将古滇历史文化精华附加于产品内,手工铜制品工艺含量不高,难于高价出售。

(五)对青铜文化核心价值认识不足,建立文化品牌意识淡薄

铜器制品对古滇青铜文化的核心价值缺乏提炼过于单一。家庭作坊以生产铜锅、铜盆等生活用品为生,较大的铜器工艺品厂以仿制文物为主,没有将古滇文化价值与产品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没有树立文化品牌规划意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不能使消费者区分该文化品牌和其他文化的不同之处,缺乏以文化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媒体广告宣传和有效的公关活动,品牌还没有为大众熟知。

(六)前卫镇青铜器制品业没有与旅游业形成有效联动

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需要文化的融合,旅游的求异互补特征需要文化的支撑,从这个角度讲,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青铜器制品业作为承载古滇青铜文化的最好载体,与旅游业还处在各自为阵,虽偶尔相互借鉴,但融合不足的起步阶段,青铜器制品对前卫镇的山川地理、人文风俗的开发还比较欠缺,旅游业对发展和继承古滇文化还没有充分发掘,青铜器制品业和旅游业没有形成有机的统一体,相互促进的局面没有形成。

三、前卫镇青铜器制品业发展建议

前卫镇工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生产以初级加工为主,产业层次较低,对市场需求依赖严重,市场供需状况的影响。从长期看,工业结构与全省工业可持续型发展道路存在着极大的矛盾。青铜器制品业对调整前卫镇工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有着重要意义。青铜器制品业无污染,产品附加值高,文化底蕴深厚,市场需求旺盛,有着巨大的产业升值空间和潜力。积极促进青铜器制品业提档升级,加速工业化发展,对前卫镇调整工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是较好突破口。

(一)落实党委政府关于青铜制品业政策,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今年党委政府制定了青铜制品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一街、一村、一园区”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确立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为前卫镇青铜制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现在关键是贯彻落实。尽快把“一街、一村、一园区”发展思路落到实处,让青铜制品经营户落地生根,产生效益。

(二)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服务质量

要加大力度宣传前卫镇青铜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极积引导青铜制品业经营户改变观念,强强联合,努力发展生产,共同推进前卫镇青铜业的发展;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从思想上重视,把青铜制品经营户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行动见成效,将服务从嘴上变到心上,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推进前卫镇青铜制品业的发展。

(三)打造知名品牌,让前卫镇古滇青铜文化家喻户晓

目前前卫镇青铜器制品品种多,各自为阵,少宣传,省内外知晓度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我镇青铜器制品的发展壮大。必须打造前卫镇统一品牌,多角度,多场合,多层次加大宣传力度,让让前卫镇古滇青铜文化家喻户晓,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加强对外交流,打造精品前卫镇青铜品牌

我镇青铜制品业缺乏优秀产品设计人员,无法生产青铜精品,产品附加值低,核心竞争力弱,和市外、省外青铜制品不可同日而语。我镇青铜制品除3户法人外,其余全部是个体户,资金实力弱,开发青铜精品实力不足,产品提挡升级困难,为此必须走校企联合,引进优秀产品设计与设计理念,逐渐培养自主设计和开发能力,共同打造精品前卫镇青铜品牌,将古滇文化中多民族性、广博的包容性和开放的世界性等特点通过青铜器制品融合为一,展现古滇文化的璀璨一面,同时提升青铜器制品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