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范文1

随着5号线、10号线、奥运支线、机场快轨、4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昌平线、亦庄线等线路的陆续开通,更多的公共艺术品走进地铁空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地上地下的文化对接和延续。

近日,北京地铁8号线南段南锣鼓巷站投入运营,实现与6号线的同站换乘,南锣鼓巷站中的 “北京-记忆”地铁公共艺术作品(计划)也一同亮相。

该作品以公共艺术计划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地铁空间艺术品的空间局限,利用新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城市、公众和社会发生互动,超越了艺术本体的审美价值,突显其背后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意义;将公共、大众与艺术融合在一起,彰显着艺术与城市、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大众互动互联的新方向,开创了地铁公共艺术创作的新篇章。

“北京-记忆”:

植入公众生活的“种子”

南锣鼓巷地铁站作为北京地铁线网公共艺术重点站,其公共艺术的创作承载着宣扬北京文化、体现南锣鼓巷人文气质和精神内涵的重要任务。作品以“北京-记忆”为切入点,挖掘北京历史的院落、建筑和物件中所蕴藏的一段段人文往事,寻找即将遗失的北京故事,重建日渐模糊的北京记忆,为炎黄子孙珍藏无价的精神财富。

一枚徽章、一张粮票、一个顶针、一条珠串、一张黑白老照片、一个老字号品牌……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勾起人们对北京的美好记忆。“北京-记忆”通过在每一个6厘米见方的琉璃单元体中保存一个北京老物件,并设置供手机扫描的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市民可以阅读该物件背后的故事并观看相关视频,还可以通过留言等方式进行互动。

据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宿辰介绍,目前征集到的小物件中,最多的是各种票证,“好多票证都是住在南锣鼓巷附近的大爷大妈捐赠的,他们特别热情。”

这些票证带有浓浓的时代印记:红色的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上面盖着北京市粮食局的印戳;蓝色的远郊区县民用购煤证,上面标注的时间是1999年;皱皱巴巴的1分钱纸币,是1953年版的;一张1985年的长城门票,标价只有5角钱;没有日期的邮政汇款通知单上,还印着清晰可见的语录……

目前搜集到的小物件,还有不少当年市民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一枚顶针、一盒蛤蜊油、一颗算盘珠,都将被装进琉璃块里。其中让创作者们眼前一亮的,是一个铁皮青蛙玩具。宿辰乐不自禁:“我们一群人围在一起,一边讨论项目,一边看着青蛙跳来跳去,逗死了!”

“北京-记忆”的灵感来源于琥珀,通过琉璃铸造这一传统工艺将逐渐被遗忘的老北京记忆封存在作品中。其整体艺术形象由4000余个琉璃单元体组成,以拼贴的方式呈现出具有北京特色的人物和场景剪影,如街头表演、遛鸟、拉洋车等。借助地铁庞大的人流形成的影响力,将老北京记忆的种子植入人们的心中,唤起人们对于老北京人文生活的情感与回忆。

地铁公共艺术:激活城市空间

地铁公共艺术实践中,多以壁画、浮雕作品的形式装点空间。相较于传统的静态陈列方式,“北京-记忆”体现了跨界艺术的多样性及互动性,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多媒体艺术、网络空间等因素纳入到作品中,使作品的形式和载体更加丰富多元,也更注重其文化属性,强调“生长”的过程。

因此,该作品不仅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物化的构筑体,它还是事件、展演、互动、计划或诱发文化“生长”的城市文化火种。艺术介入地铁公共空间的方式和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理念也由“艺术装点空间”、“艺术营造空间”转 向“艺术激活空间”。

“北京-记忆”公共艺术计划,综合了艺术作品、市民互动、媒体传播、社会话题和公共事件等因素,通过手机、网络等现代手段与市民产生互动,通过媒体的介入和推广引发广泛的社会话题,同时将整个过程发酵为一个文化艺术事件,在传承北京记忆的过程中促成城市文化的生长。

据悉,在地铁公共艺术作品中运用多领域、跨学科的创作方法与观众产生互动,并以公共艺术计划的形式来推进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公共艺术范文2

【关键词】现成品;双刃剑;公共精神

现成品作为一种材料应用在艺术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现成品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也早已有所发展。自从毕加索将一废旧的自行车车座和车把组合在一块,制作出了第一件现成品作品《牛头》,现成品艺术就慢慢萌发了。是杜尚的艺术实践真正的把现成品艺术推向了艺术的舞台,《泉》的诞生除了具有反对传统美学的任务,还第一次实现了“现成品”的自觉,现成品不再是偶然为之的灵感激发,而是具有很强目的性的艺术门类出现了。到了波普艺术家那里,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大量的被应用到创作中,“现成品艺术”更是大兴其道,在波普精神的荫庇下,现成品艺术堂而皇之的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现成品艺术也早已融入公共艺术范畴,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现成品的使用,大大地扩展了公共艺术的创作材料,创作方式和创作手段,打破了公共艺术本身固有的局限性。我们知道,就一般的公共艺术而言,其创作材料是有限的,主要是金属、石膏、黏土、塑料等物质。这些材料,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在了解、运用、掌握这些材料的性质和特点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定式,这为公共艺术的创作活动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效率,但同时这样的状况却也会导致艺术创作的程式化的问题。本是精巧构思,饱含艺术特色的公共艺术品,由于是通过同样的工艺,同样的手法创作出来的,难免会落入窠臼,与其他作品的形式或感觉会有雷同的现象发生。而现成品艺术的加入,使得公共艺术融入了新的元素,进一步扩充了创作的手段,进一步提升了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使得艺术创作者能够以更适宜的形式创作出更能表达出其艺术思想和艺术观念的公共作品。

另一方面,现成品能够融入公共艺术,也是对现成品艺术自身的扩展和再阐释。从前面分析的发展脉络来看,现成品艺术仍然主要活动在艺术圈之内,主要陈列和展示的模式是展览馆形态。当然,由于现成品艺术的先锋性,首先并主要在艺术领域发生影响是可以理解的。但任何艺术创作,若只囤于自己的小圈子,立足艺术形式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远远不够的。现成品艺术也是如此。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成品艺术在保留其艺术性的同时,增加它的社会化和生活化的程度。而公共艺术本身具备的社会性、生活性及艺术性这些特点,使得现成品艺术能够在公共艺术领域中能够持续地发展。通过在公共艺术中的现成品形式的不断使用和试验,将会越来越深入地协调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关系,使得艺术工作者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结合行使。同样,借助着这样的艺术实践,也有助于现成品艺术自身的完善和成熟。

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成品艺术和公共艺术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总地来说,现成品艺术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现成品艺术在公共艺术中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故而,现成品艺术和公共艺术的融合是一种互利双赢的过程。

作为出现在公共艺术中的现成品艺术,它的出现大大的促进了公共艺术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伴随了很多问题的出现,比如说:存在创造性不足,模仿成风、商业化倾向严重、缺乏民族及地域特色以及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可以说现成品艺术对于公共艺术而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公共艺术中的现成品艺术具有典型性,它来自于生活,对大众而言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形式的同时更是大大促进了公共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它的材料或者题材直接取自现实中的物品,很容易被模仿甚至抄袭,加上国内长官意识和形象工程的推动,大量的打着现成品艺术的商品流入公共空间,造成了公共空间艺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妨碍了公共艺术的良性发展。

面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公共精神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作为艺术的创造者,艺术家不仅仅要保持和提高艺术品的质量,还要深入了解现产品艺术的内涵,结合公共环境和大众意见。首先需要提高艺术家个人对现成品艺术,对公共艺术以及整个艺术史的理解程度。对于艺术的创作者来说,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是艺术创作的前提。其次,“艺术家从观念、手法和形式上应随时代调整。”艺术发展的关键就是创新。因此艺术家必须紧随着时代的步伐,创作出适宜时展的作品,杜绝那些跟风、模仿、抄袭旧形式的作品。最后,艺术家要加强公共意识的创作观念。“如果艺术家能从公众的合理性想法中获取灵感,并加以巧妙的转换,就极有可能创造别具新意的优秀作品,这比闭门造车、胡思乱想要强得多。”艺术品的归宿,尤其是公共艺术,大部分都是要落实到公共社会中去的。因此,不断提高自身创作的社会性,对于作品本身的艺术性也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作为艺术的参与者之一的政府,对于这种形式的艺术应当给予更多的推广和管理。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政府机关作为国家的管理员,对其责无旁贷。具有现成品元素的公共艺术形式对于丰富精神生活,拓展艺术情操,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活动。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各种公共艺术形式的创作活动,透过与艺术团体、艺术工作者、非营利团体、国营机构、私营机构等合作,致力在公共空间展示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逐步深入地把艺术形式推广到各个阶层,各个地区,使得广大的市民群众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和接触这样的艺术形式。

公共艺术范文3

关键词: 公共艺术;观念艺术;参与性;贫困艺术

艺术是社会性的,虽然我们说公共艺术存在的必要性之一即人民群众理应平等享有艺术资源,但另一方面,艺术不是自说自话,它也需要精神观众。在艺术教育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这或许不算大问题,但中国的客观情况使我们无法逃避。艺术家在使自己的作品能够顺利得到社会认可和关注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表达内容和形式都有了调整,语言也不再完全照搬西式或者迂回无物。90年代,装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泛起一股小浪潮。张大力1998年的作品《拆》(图1)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状况;同年,孙原、肖昱等根据当地饮食文化做的羊脊骨装置呼应文化背景;《水的保卫者》行为・装置作品之一,1996年,尹秀珍用2000双筷子套上2000个白色塑料袋作于拉萨水边的装置作品《活水》等。

1观念的形成与打破

马歇尔・杜尚将小便池作为艺术品《泉》(图2)进行展览,开启了艺术观念的新篇章。但也许这暂时还是观念艺术应声而至的敲门砖,事实上对于物品身份的观念只是逐渐形成,大多数艺术家意识到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了。在之后,杜尚用《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上胡须》(L.H.O.O.Q.1919)(图3)《巴黎的空气》等作品逐渐阐释了“一切物品都可能成为艺术品”,艺术作品的观念与材料的意味和隐喻。

就像一首古诗的格律形成了,这无疑为诗人的创作建立了一道公式,工整成为一首诗的褒奖之一。但公式的存在也意味着模式化的约束,从而限制表达,邱志杰也在《总体艺术论》一书中提到过类似的说法。因此,最好的表达即是完好阐释作品的一切形式: 观念既有,形式可破。

其中,贫困艺术是一场对“物性”的阐释运动。艺术将自身与物性融合,物体本身即是艺术。这里,笔者不太认同邱志杰老师对于贫困艺术过于豪迈的宣言,更加倾向于海斯特教授言中朴素的客观存在着的“物”,如Mario Merz的《穹庐》(图4)、Merz・Mafisa的《Mtalena-per-Bea》(图5)等。当然这里的“物”就像材料一样,也可能是抽象的存在,但表达方式即是展示这存在本身是最好的阐述。这是观念艺术中的另一种对“物性”的表现。

2013年,由卡塞尔大学海斯特教授教的《贫困艺术》工作坊中,笔者以墨在一碟宣纸上涂写,展示层层墨迹来诠释毛笔的源泉和运动(图6);母伟佳以仿沙滩上的男女身体沙坑――一个人们不穿外衣甚至但又完全合乎情理的状况,表现衣服;曹斌华用一张人走过就摇摇欲倒的薄石膏片来综合表现儿时对石膏脆弱不堪的联想(图7);陶霏霏用一个滴水装置表现钢材料柔韧,弹性等性质(图8)。每隔几秒,水滴恰好落于钢片没有固定的另一头,钢片上下弹动,如屋檐稀落的雨滴滴落在檐下的植物叶子上,仿佛几秒的等待时间都别有味道。在公共艺术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有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如同贫困艺术一样朴素感人。

2材料

选择什么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是艺术顺利介入的关键。历史事件(图9)、文化、记忆、行为(图10)、人物、自然、情感、物体(图11)、文学内容、名词……不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当材料作为表达对象或者表达方式时,都是可具表现的客观存在。而对于公共艺术来说,无疑公共群体性的材料相对来说会更加合适。因此,历史性、纪念性的艺术作品首先被推出来,这无疑是一种讨巧的手法,也因此公共艺术的语义似乎是意义非凡的。符合社会的整体需求,但多数也受政治驱使,是一种高尚的施舍与抚慰。艺术资源的共享绝不仅仅如此,热爱艺术的冲动、品味艺术作品并具有解读艺术的基本知识等,这才是平等享有艺术资源的基础。

3参与: 过程与时间

参与性对于中国的观众,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联合国展出的《圆桌会议》装置作品,直接拿到中国的大众面前多半生疏且冰冷无感。对于表现方式和表现内容,必须合理地考虑中国大众的现状。转化与产生多少变化需要靠时间来催化,质变的影响缓慢而必然。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回归生活,“参与”是将影响的结果与人联系起来的关键。

公共艺术范文4

不同的社会成员拥有不同的文化体验,而这种体验就像一种“基因代码”存在社会成员中,造成了“彼此差异”。信息科技的发展让不同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近,文化交流的速度之快也让人瞠目结舌,那差距存在吗?笔者认为,在艺术领域里,文化的差异性恰恰是艺术特性的生命。陶瓷在中国有近万年的历史,其身上早已打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迹。曾经“独步武林”的艺术,在今天却有着不一样的遭遇。审美出现了偏差,西方工业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全世界,当世人以“洋文化”马首是瞻的时候,在面对这来势汹汹的西方强势文化的时候,如何保持中国“陶瓷文化”的特性也将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本土文化面临转型的时刻,一定要有文化自觉的意识。“所谓的文化自觉就是要主动地去重新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去重新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以做到对自己的文化自知之明。只有在对自己本民族文化有充分了解,并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找到我们未来发展的坐标,才能够在需要创造力的今天,找到我们自己具有原创力的活力。”陶瓷艺术和水墨艺术一样,都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属性,实属中国的“国粹”。所以,现代陶艺所具有的“民族”因素使得它在传达“中国文化”的观念方面是义不容辞的。

二、现代陶艺拓宽了公共艺术创作中材料的选择

我们知道,材料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物质基础,更是艺术家思想及意志的代言者。从艺术的角度来讲,现代陶艺中的可塑性具有极强的表现形式。从生态、环保和发展的视角来看,陶瓷材料具有原材料资源丰富和具有环保的特性。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环境保护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陶瓷本身具有的无毒害、无污染等优势,在人们的现代及未来的城市建设、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内外很多著名的公园、展览馆等公共环境中,大量地采用陶瓷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例如,德国有一所小学花园的公共艺术作品就是由全校师生历时两年从各处捡来废弃的碎瓷片然后拼贴在地面和花园的墙上。目前,在公共艺术作品中大量被采用的物质材料还有木材与石材。陶瓷材料与木材和石材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陶艺作品经过千度高温的煅烧后成型,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优点。在自然环境下,因为不怕风雨侵蚀,所以比木制的艺术品保存的时间更为长久。陶艺作品的质地与石材相比,质地较轻且易于搬运。故而,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墙体、柱面等建筑结构和样式中。陶瓷材料真可谓:取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之中。但是,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高级的瓷土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经过火的煅烧后成为陶瓷,本身具有不可降解的特性。所以,也是不能让我们恣意挥霍的。所幸很多有识之士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开发研究了环保型陶瓷,将陶瓷制作与科学结合产生的“利废艺术”复合型陶瓷为现代陶艺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冯均利等人撰写的《利用铁矿废渣制备陶质砖》一文中提道:“在陶质砖中使用废渣的研究应运而生,经过技术人员的改进,这些廉价的原料为陶质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这项技术的成功,为大规模利用废料生产绿色产品、消除环境与废物污染指明了方向。利用废渣改良后作为陶瓷材料,不仅拓宽了陶瓷的功能,更加将公共艺术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新媒介、新技术的运用将会给陶瓷艺术表达带来更加广阔的可能性,所形成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会极大地丰富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艺术形式。

三、现代陶艺拓展了公共艺术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环境陶艺

公共艺术范文5

篆刻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形式和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篆书字体的造型与布局。第二,篆刻作品的意境。篆刻作品以特有的意境之美、亲和力和包容性,能够大大提升设计本体的视觉效果。第三,篆刻作品的神韵。作者的构思与艺术审美通过篆刻作品得到充分展示,篆刻作品是作者的价值取向和艺术精神的高度体现。公共空间是非封闭的,是面向公众的自由空间,如广场、公园、街道、体育馆等公共场所。置于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某位艺术家的自由创造,也不只是针对既定的某一类人群,而是融入人们生活的艺术品,是具备传播和美化功能的艺术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化和价值导向性。

公共艺术品设计面很广,主要包括建筑、环境雕塑、壁画、园艺等。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公共艺术品旨在提升大众的艺术修养、品位和文化内涵,它是城市人文思想和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第二,公共景观艺术作品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公共景观艺术作品的空间尺度与环境的关系、功能与视觉的关系被处理得如何是衡量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设计师对公共艺术作品的主题、形式、意义以及体积、材料等都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和研究,目的在于使公共艺术作品既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又能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环境。第三,公共艺术作品要求能运用创新的艺术语言,要体现一定的设计主题与文化内涵。

下面以齐白石文化广场的设计为例,探讨篆刻艺术是如何与城市空间交相辉映的。齐白石文化广场坐落于湖南省湘潭市河西区白马湖畔,其景观设计最为突出的是齐白石大师的印章,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纪念馆的建筑外部装饰。正门上有醒目的“中国长沙湘潭人也”,侧门也分别以不同印章装饰外墙。第二,齐白石雕像背面刻有题名及名章,白石公园的步行道上也都刻有其绘画、书法代表作品及印章。第三,白石公园地面设计。公园以印度红花岗岩板雕刻印章文字装饰地面,选用了10枚精湛的印章作为齐白石篆刻艺术的重要代表作品。第四,白石公园入口的文化墙引入独特的文化形式——竹简,以书法和印章装饰、雕刻石柱。第五,印章广场。这些景观设计的共同特点在于都选用了齐白石的印章精品作为装饰和景观符号,印章被放大,非常醒目,穿插于廊亭、池塘、山石之间,集文化性与装饰性于一体,仿佛正在与游人交流。篆刻艺术不仅作为一种材料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的依托。从齐白石文化广场的景观设计中,我们看到了篆刻的独特魅力。小小的方寸印章,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转变,将时间与空间逐步拓展和延伸,它润物细无声般地体现了民族艺术的精髓,传递着传统文化的脉动,它以新的艺术形式和理念融入当下公共艺术设计,这是时代赋予篆刻艺术新的审美和传播形式。总之,齐白石文化广场的景观设计具有独特的人文主题,它的艺术符号和民族元素向我们展示了一代大师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成就,这无疑是传统文化艺术与时代气息的一次精彩交汇。

篆刻艺术是一门抽象艺术,它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操,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公共艺术是大众艺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西方科学技术与艺术思维不断冲击我们的视觉,如何创新我国公共艺术,坚守其个性特点,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从时代的发展来看,笔者认为,将篆刻艺术中独特的视觉元素融入公共艺术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只有将民族性与社会性相互结合,才能打造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才能使我国民族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作者:杨盟

公共艺术范文6

关键词:城市环境;公共艺术;设计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公共艺术对公民美学的意义

庄子说:“道:艺。不可言,言而非也”,所以,艺术是无法定义的。艺术含有人为意义的审美活动,要追求最高美的心意,脱离有形推进到无形“美”的自身,所以观念美是为表达形式完美的典型。艺术品并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它只表示艺术家对情感形式的了解,这就是艺术的意义。而艺术的功能,使灵魂平静,心灵与永恒的律动中,透过辨证,而逐步接近永恒美的理念。接受美的陶冶,可以纯净化人类的灵魂,达到绝对美的境界,可使宇宙间的事物导向正确、和谐、幸福,激起人类高级理性的快乐,促进精神动力的开展。

“美学”是研究艺术中美的科学,美与人的工作、生活相关,研究美学,要科学的总结人类的审美经验,揭示各种审美活动的规律也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从而推动美的创造;促进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发展,史人类的活动更美、心灵更美、环境更美。“艺术源自于生活”是众所皆知的一句话,但事实上艺术跟生活还是有一段差距,而公共艺术也是公民美学的表的,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责任。“美学”同“艺术”与民众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一般民众在生活上已经开始重视到环境清洁及休开娱乐的安排,然而生活可及之处“艺术”及“美学”无所不在,而生活美学则建立在逐步提升全民美感意识。

二 、公共艺术与城市

人类是城市生活的主体,而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的艺术,与城市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建设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它的真正魅力在于良好的生活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活动,于是,人们开始追求情感上的愉悦及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在全球城市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起文化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城市公共艺术处于艺术向生活渗透的边缘地带,与传统相比,由于艺术受众、媒材、艺术展示的空间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它需要新的评价标准:首先,就公共艺术必须为一般群体的理解特性看,它不适于艺术意义的深度承载和表现,而更重要的是要强调一目了然的直观性。其次,就公共艺术的鉴赏与环境的关系看,传统鉴赏建立在对艺术对象进行审美孤立的前提下,艺术品被放在画室、画廊或者是美术馆的中心位置,它因为与周围的事物不同而强化了他自身的存在感,从而使自己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但恰恰相反的是,公共艺术往往被视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强调它的分离性,而是强调它的融合性。由此,能否与周围环境共构一个和谐的景观,就成了对其艺术价值做出评价的重要尺度。

三、公共艺术的设计要同城市公共空间相符合

在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中公共艺术已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公共艺术设计并不像单纯的在工作室或者展览馆里所创作的作品一样,这种艺术作品必须要融入公众的审美要求并满足于公共空间的综合性要求才具有意义和价值。

由于现在社会人口的密集,城市空间被慢慢吞噬,那么矗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就更应该具有人性化,同时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公众的审美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不浪费城市公共空间的资源去建设那些其实没有多大意义的作品。我们要提倡在我们城市公共空间中矗立具有公共性、艺术性、开放性的公共艺术作品,提出公共艺术设计的出现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公共艺术是为人们的审美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所设计的,所以它要满足公众的意愿,如果连公众的意愿都没办法满足,那么这种公共艺术 作品只能说是对公共空间的一种浪费,不但没起到任何价值,反而却影响了公众对于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四、公共艺术与人、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1、环境对人的作用取决于人对生活环境的多种要求,因此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广泛的探讨,其中吴良先生在《城市美的创造》一文中所谈及的美好城市的型态,包括清晰性、可达性、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卫生等和美好城市要素中的邻里感、乡土感、私密感和繁荣感等美感范畴向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展开,反映了人与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因此环境对人的作用有以下五个要素:

1.1亲切感:在环境处理上使人感到安全便利、体贴入微的自尊自爱,他体现在环境功能、氛围以至细部构造的若干层面。

1.2认同感:人们对环境感受的共识性和归属感,它体现于环境的性质、方向和领域等亦向的明晰。

1.3指认感:人们对环境感受的差异性和新鲜感,它体现环境的个性,予以人们探索和期待的意识。

1.4文化性:环境实质通过造型、色彩、质地以及空间处理、环境的过渡等传达较高层次的文化价值和予以人们愉悦的美感。

1.5适应性:以上各要素在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或在长时间内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公共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紧紧相扣的实质现象,譬如:艺术品与基地的关系、艺术品对公众的关系、艺术品既有的现象。这些正显示整个社会与“公共艺术”间的相互关联,就以下三点分析:

①、艺术品与基地的关系:公共艺术品与其所处的环境的关系分别有各种可能。有时艺术品的取向与特殊基地的特性无关。此一类型的作品基本上是因作品带有艺术作品的价值而存在,与基地无任何关联。作用上纯粹为了美化装饰基地。作品可因本体的特性而被纳入纯为美化基地为目的之任何个案。

②、艺术品对公众的关系:公共艺术的一个根本现象就是以艺术品为标的物。艺术品与公众的关系,诱发公共艺术与社会互动的关系。大致就其性质约略做为有审美的作品、赋有象徵意义的作品、扮演教导性的作品以及具有机能性的作品。

③、公共艺术的现象:谈论公共艺术,最重要的共识是无所谓的进步或退化,也无需刻意划分,把公共艺术品逼向是非题。公共艺术是一个不稳定、且持续发展中的观念,它的诸般样相识相应于时代与社会的互动。公共艺术虽不限于立体造型物,但仍以户外、雕刻、大型造型物为多,甚至因空间开发的有限与压力,讲究多元的利用与机能的致用。公共艺术除非实用构筑外,追求致用程度的都市俱也成为一个斟酌的范畴。

当人们对建筑与空间的反省时所思考者还是以建筑的本位为主,但倾近则有相当大的转换,公共艺术的规划执行倾向偕同工作的方式。简单的说法:即是建筑师或规划师与艺术家在一开始时即共同工作。不像以往由建筑师先行规划后再邀同艺术工作者续行补白或添景美化,而是再一开始即融合双方意念来工作,并无主从配属的分别。 公共艺术与社会互动的多样性及设置性质有不同的背景,但依其标地物本体的机能来看大多属于无特定目的,而不管是何种项目的艺术品设置,大都以美化环境空间为前提。

结束语:

公共艺术在设计的时候不光要符合大众文化,同时要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在当今城市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等各种城市化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的出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 冯天瑜著.文化守望[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