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论文范文1
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能够把信息以丰富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在这种形象教学中更好地感受各种元素,激发创造力、想象力。对于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观测的现象,多媒体可以生动形象地将其模拟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对抽象事物的客观认识,改善教学效果,有效得提高多媒体教学效率。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一些图形图像的学习可以更加直观地表现,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潜能,成为综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收者,这种单一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使得学生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打破以往的时间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让枯燥的专业知识学习变得津津有味,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强调艺术的想象力,将其运用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能够增强教学的活跃性,有助于塑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专业知识,并且学会自如地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习充满兴趣。另外,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分组进行讨论,进行合作式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方便了师生交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些教学距离,难免给学生一种威严感,不方便师生之间的沟通。长此以往,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将会疏远,交流时间会越来越少,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外,还可以运用网络手段建立学生群。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把相关资料上传到群内,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学习中需要用到的资料,方便了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改善了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最好的引导者。而且,网络资源非常丰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广大师生在网络世界里吸取足够的学习资源,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2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电教媒体的结合目前,在现代多媒体教学中忽略了传统电教媒体的运用,虽然计算机多媒体发挥覆盖了部分功能,但是传统电教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运用各种媒体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媒体的特点,并且要学会充分地运用各种媒体。再就是选择媒体教学时,还需要坚持媒体功能性原则、教学需要原则,在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各种媒体,既要会运用传统电化教育媒体,又要充分发挥传统电教媒体的作用。传统的电教媒体主要是运用幻灯片、投影片来直观表现专业信息,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广播电视编导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但它始终不能够完全替代传统电教媒体,它们在功能特点上仍然存在差异。在运用传统电教媒体时,学生可以参与到幻灯片的制作中,从而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影视技术基础。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结合各媒体的效果,取长补短,并且要根据媒体的优势,让教学更加丰富生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者课堂中运用过多的影视片段等,对教学会产生反效果。虽然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具备一定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过多动态的画面,容易让学生将精力集中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除此之外,教师采用口头传授教课,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疑难问题,然后教师便能够根据教学问题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从而增强教学的灵活性。为此,要掌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完善教学效果。合理控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有一定的度,课件不能被直接作为电子板书的形式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也不能过多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还要学会使用多媒体课件,把握好课件中的视听比例,做好组织教学内容的配置,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还要加入一些新的观点和理念,不要一味地重复以往的教学课件。在合理配置教学内容的同时,充分体现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有效地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质量。
3总结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论文范文2
【论文摘 要】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一般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本文对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
如今,新闻节目的“现场性”这一概念受到人们的关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改变以前的新闻节目播放模式,逐渐尝试使节目具有更佳的现场性的新型模式。对于传统的新闻学,大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有如下几种:新闻是对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可以使人们感兴趣的生活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最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所进行的一系列报道。这些定义,虽然在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时间概念上,都了忽略了“正在进行”这一电视新闻的不可或缺的特点。根据新闻节目的“现场性”的要求的越来越高,电视新闻的音画同步可能同步于远隔重洋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一般,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以“前期”和“后期”来划分记者编辑职能范围,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编辑的能力,导致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发挥不佳。
一、前期拍摄
记者通过观察、调查而发现的生活现状就是新闻事实,新闻得以形成的基础是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而形成新闻,新闻随着客观事实的而存在。电视新闻的画面不但要使反映更多的事实的过程,而且要以现实的细节体现出客观事实,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给观众,有利于观众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不仅要抓拍好现场,还要运用好现场声,新闻的现场感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同期声,电视新闻能合理地运用好同期声,就会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给观众带来真实感。也能更强化新闻的主题。现场的同期声,必须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在新闻事件现场,记者要做相对完整连贯的报道,做到声画同步。与此同时,还要和环境声互不干扰、使其突出主题。由记者出镜作报道,让观众看到、听到的是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报道过程,这是现场感强的现场报道特征。随着事态的发生和发展,记者要做到边观察、边采访、边叙述,同时还要现场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应用他们在现场的同期声通过屏幕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使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视性增强。
在采访时,记者要根据视觉的选择原理及新闻现场光线、距离、物象、环境、时间等要素,先寻找出其中容易捕捉的单纯构造进行感觉,来把握物象的主要特点。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对其加强、减弱或修正,再慢慢加深或淡化,这就是单纯性的基本特性。以简单的视觉效果,来表现深刻而多彩的内容,由集中且易于理解的,形势,让预想的意义更好地传达。
二、后期编辑
电视制片人不仅要仔细拍摄好每一幅新闻画面外,还要严肃认真地运用动画、特技、屏幕文字等后期制作技术,制作好每一幅与图像新闻相关的画面,图像语言叙事含混的弱点要用准确的文字、图表等细节语言补充,追求画面中的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达到最佳组合,确保信息得以清晰地传播。电视新闻的声画以时序运动的方式传播信息,声画传播的滚动性增大了受众对信息感知与存储的难度。比较声画两者之间的难度,从画面含义的模糊性和播音语言逻辑表述的明晰性,可以判定画面信息具有更大成分的不可知性。所以,增强结构电视新闻画面的突现性,是电视记者、编辑提高电视新闻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策划应进行强化,让编辑依照记者选择的题目,明确报道选题,记者主要任务是进行采访素材,写解说词由文字水平较高的编辑来完成,报道包装由剪辑水平较高的编辑来完成,这样可以减少个人因素对电视新闻作品的影响,有效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水平,还可以使整体编辑力度得到提高,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落实,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强化。目前,电视特技的方法多种多样,这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性机会。例如,以前在电视新闻编辑操作中比较多地关注“蒙太奇”比较多。但是现在有所不同,我们能够利用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达到超出“蒙太奇”意外的境界,对画面进行分割,将两路以上的信息同时传递;运用特技与字幕,能在节目播出时,插入来不及编排到既定时段节目中的新闻,随时插播传回的消息,强化感观效果等。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是编辑部。一个时间段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策划新闻视角,把握好舆论方向。
编辑与记者不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后期的编辑、制作。它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文字的编辑,即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编辑一定要依照自己所负责时段的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整理加工,有些重要的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的话,配合发表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沟通,都由编辑写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传播到全国各地。二是节目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点所决定。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符合播出的要求,至少有以下工作要做:镜头的剪辑;保持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的一致;在在适当的位置上展现字幕;画面需要技术处理;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这些繁琐的工作,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编辑来完成,出现一个编辑单独完成的较少。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有利于各道环节的衔接。若遇到插播消息,就要打乱原来拟定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间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分析和精确的运算,否则可能会造成混乱。时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活跃、拓宽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是以一个知识、科技为主导的社会,电视新闻行业的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如今,只有进行培训、完善和创新电视新闻队伍,才能与激烈的新闻竞争相适应,进而促进电视新闻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程立民,《电视新闻的改革创新》[J].《华章》,2011(22)
②吴延鹏,《电视新闻的导语》[J].《青年记者》,2011(20)
③王庆,《从美学视角看电视新闻及其编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7)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论文范文3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排效果
可以说,电视新闻节目,不是各条新闻信息的随意拼凑,而是根据当日所要播出的每一条新闻片的内容、特点,遵循一定的意图,赋予它们一定的表现形式。在编辑工作中,若能把电视新闻编排得新颖,有张有弛、节奏和谐、生动活泼,就会造成强烈的屏幕效果,增加受众的收视兴趣。电视新闻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应采用一些编排技巧。
1 充分利用黄金时间
“黄金时间”是指人们闲暇时间与播出时间重合最多的那段时间,其传播效果最佳。从世界各国惯例看,19:00-21:00 为黄金时间,18:30-19:00为亚黄金时间。一般各家电视台都在“黄金时间”和“亚黄金时间”推出本台最具有代表性的收视率最高的名牌节目,以吸引最多的观众和广告客户,为电视台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抓住电视传播具有现场实况最突出的特点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适当地编排具有影响的最新消息或正在发生事件的现场报道,是增强电视新闻节目吸引力,扩大节目收视率的重要手段。现场感是各种新闻媒介追求的一种效果。如报纸的目击报道,广播的录音报道等。
然而现场感最强的,却莫过于电视新闻,电视的直接性,把新闻现场直接搬进了观众家中,使观众可以及早获得新闻信息,能耳闻目睹新闻发生发展的情况,新闻现场的环境、气氛历历在目,现场音响,人物讲话声声人耳。大大地增强了新闻的可信性和客观性。编辑在编排电视新闻节目过程中,往往会得到记者们发来的最新报道。
采取何种形式,放在什么位置,以便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使用视听媒介监视世界上刚刚出现的各类新事物的需求,是对电视新闻编辑和主持人的考验。 1986年1月29日中央台首次播放了有关“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几条新闻。几条新闻都集中在新闻联播的开头段落,包括失事经过现场实况、东西方几个大国首脑反应、七名遇难宇航员介绍等。中央台的编辑们在处理这一突发事件时,对七名遇难人员中非专业宇航员、唯一女性——一名美国女教师,作了生平介绍,并播放了她生前生活及训练的资料。如此处理,易于传导和激发悲哀感情,引起观众情感共鸣,从而增强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3 合理安排新闻提要和新闻回报
新闻提要是整档新闻的精髓,体现将要播出的新闻框架闪光点。有人把新闻提要解释为“用简明的语言把本次节目中最重要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的内容概括出来,并在节目的开头播出的文字形式。”可见新闻提要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一般将新闻提要放在节目开头,采用新闻画面或字幕等物技,配上音乐,播音员以简单、精练的语言提要内容播报出来,让受众对即将播出的新闻先有个大概了解,以此来确定他收视这次节目的重点。
新闻回报是对开头新闻提要的复述。在一档新闻节目结束之前,由播音员用口播的方式或以字幕的方式再播报一次全部或部分重要新闻的题目,以加深观众对节目的印象与记忆。由于回报带有概略重播的性质,对于中途收看节目的观众,也是一种信息补偿。
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节目过程中,往往不会聚精会神地收看新闻栏目的每一条新闻信息,甚至会出现中途换频道从而错漏感兴趣新闻信息的可能。新闻节目的内容提要,就是选择当日新闻栏目中三四条重要的、最具强剌激力的,最能吸引观众收视欲望的新闻作简明扼要的介绍。从而达到观众收看电视新闻全过程的目的。
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新闻节目主持人或播音员通常在节目提要中,通常是以国内外重大事件,或国内群众观注事件,或具有较强剌激力新闻作提要。而提要新闻编排在新闻节目的不同位置,观众在心理上已接受过提要新闻节目。如此,便可以达到整个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的目的。
4 要控制新闻内在节奏
处理好信息与新闻条数的关系。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广大电视观众希望在有限的新闻节目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但实践证明,单位时间内给人以过多的信息量,往往会使人加速疲倦感。因此有些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专家提出,一档15分钟的新闻节目,无论如何不应该超出过15条。
但遇到重要新闻时,可安排整档新闻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时间安排太少,不便突出应用有的位置,时间太长,则会影响到新闻条数的安排。注意庄谐结合。电视新闻常以严肃的面容相见,但如果一档新闻中都是这样的冷面孔,观众的情绪得不到必要的平衡,兴趣和注意力便会减弱。因此,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也要适当安排一些社会趣闻等新闻。
合理穿插新闻片头。电视台的新闻时间都是很宝贵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给观众更多的新闻信息,一般的电视台都舍不得在整档新闻中穿插并无新闻信息的新闻片头。但我们看到上海东方卫视就舍得在新闻中间穿插新闻片头!从表面上看这会“浪费”了宝贵的新闻时间;实际上它以片刻的放松,换来了观众集中的注意力,换回了更好的视听效果。
播音员巧出镜主持。如何实现重要新闻到一般新闻,或某一组合报道到另一组合报道的顺利过渡?利用播音员的出镜主持,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播音员巧出镜主持,起到了文章段落之间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5 结束语
现在,各级电视台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更多地体现于电视新闻水平的竞争。如果我们大胆地打破一些去形成的电视新闻老框框,走出一条窄小的小路,开拓思维,增强新闻节目新的编排意识,在不断创新的征程中走向电视新闻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 柯天梅. 如何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效果[J]. 采写编 , 2009,(04) .
[2] 李江东. 试析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创新[J]. 新闻天地(论文版) , 2008,(02) .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论文范文4
高贵武,传播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教育部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新闻学、广播电视等研究,出版过《解析主持传播》、《中美电视主持人群体特征》等专著及论文数十篇,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责任编辑(改版前)。
2009年7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悄然换装,不动声色地打响了央视改版的第一枪。与央视的每次改版一样,《朝闻天下》的这次改版同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此次央视新闻频道改版的消息已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受众大多是带着极大的期待和好奇来审视改版本身。基于这种复杂心理,《朝闻天下》的改版似乎并没有带来多少令人惊喜的变化,观众所能感觉到的似乎只是电视屏幕上的颜色更亮了,字号变大了,主播台上出现了更为青春靓丽的女主播,另外就是节目中头一次出现了几位其貌不扬、但评说起事来头头是道的“专家”,担当起了专职新闻评论员的角色。
然而,仔细研究一下《朝闻天下》改版以来播出的新闻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仍能看出以《朝闻天下》为代表的央视新闻频道在报道理念和手法上的努力和突破,看出其对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中国电视新闻核心竞争力所做的完整诠释,那就是深刻把握和紧紧抓住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以更为专业的电视方式向着新闻本质靠近,向观众提供更多更快、更真、更深、更好看的电视新闻。
更快
曾经很长时间,我国新闻的经典定义是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由于“新近”在时间上是一个相对宽泛而模糊的概念,更由于传统媒体在制作流程及空间位移上的不便,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似乎只是一种理想。尽管随着电视的出现,尤其是随着卫星电视直播等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电视媒体将新闻报道直接从“TNT”(today news today,当日新闻当日报)改写为“NNN”(now news now,即时新闻即时报),实现了新闻发生与新闻报道的同步,使“时效”成了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不无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些电视新闻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观众的这一愿望。特别是早间电视新闻,由于时间上的局促,播出的新闻有些时候并不是首发。
此次改版之后,观众不难发现,《朝闻天下》中前一天滚动下来的新闻明显少了,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发生在昨夜今晨的国内国际重要新闻,可以看到许多“最新消息”、“今日新看点”,甚至一些备受关注且正在发生的新闻或在网上被热议的新闻报道也在节目中有及时更新,极大地满足了电视观众对新闻时效性的需要。据该栏目的制片人介绍,为了保证播出新闻的时效性,改版后的《朝闻天下》甚至没有截稿时间,首播内容会占到节目的50%甚至更多。
更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所谓新闻的真实,除了新闻报道中事实基本元素的准确客观、能基本反映社会概貌,也在于新闻报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对事实的还原和再现。就电视这一声像皆备的媒体而言,电视新闻真实的含义就在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让观众亲耳听到与新闻事实相关的声音,亲眼看到与新闻事实相关的画面,或二者同时具备。当然,电视新闻这种令其他媒体新闻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是电视新闻报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长期以来,一些电视新闻常常是 “重声音文字、轻动态画面”。观众往往很少能在新闻报道中听到新闻相关者的说话,也很少看到记者在报道新闻时的现实场景和工作状态,换句话说,由于有些电视新闻没能对所报道事实进行最大程度地还原和再现,观众看到的电视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局限性的。
在改版后的《朝闻天下》中,这种状况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观众不难发现:在整个栏目播出的电视新闻中,记者出镜报道的情况明显增加。除了简讯及一些静态或抽象性新闻,其他所有涉及动态性或事件性的单条新闻中,几乎都能看到记者的出镜报道,看到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活动。观众可以发现,电视记者的任务似乎不只是像其他媒体记者那样主要负责写稿,他们更多的是要出现在现场、站在镜头前调动其所有的感官来向观众展现新闻,让观众真正感觉新闻的真实。在这些报道中,由于同期声的大量运用,观众不仅能听到各种语调、各种口音的记者真实说话,也能通过聆听新闻相关者和新闻现场的真实声音真切地感受电视新闻在新闻真实性方面的魅力。
而在那些由于时效性或其他原因记者不能出现在镜头前、不能在新闻现场进行采访报道的新闻当中,观众虽不能看到来自新闻现场的画面,但仍能通过电话连线等方式获得记者最真实的报道。尽管很多时候那只是一种简单的口头报道,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报道,但却因为它的真实而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报道效果。
更深
随着媒体传播技术的进化和普及,特别是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新闻信息资源可以在瞬间共享。在这种新形势下,更快、更真固然仍是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但似乎已经不再是电视媒体独有的专利。在经历了“人无我有”的初级竞争阶段之后,电视媒体只能朝着“人有我优”竞争策略方面着力。事实上,如果放眼全世界的电视媒体,电视新闻报道制胜的关键无非是“快”和“深”两个方面,在追求一种“我在现场”的“快”感之外,电视媒体都会在“深度”和“观点”上展开较量。
研究一下《朝闻天下》改版后的节目内容,不难发现,“深”也正是这次《朝闻天下》及央视新闻频道改版的亮点和追求,也是此次改版中最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节目中评论部分的增多。这既体现为每天出现在节目中的几位特约评论员及其所做的两分钟左右的新闻评论,也体现在节目中增加的“短评”、“编后话”等内容以及新闻主播在播报新闻间隙所做的三言两语式点评等评论性内容。在这些评论性内容当中,评论员或播音员往往会及时地对一些热点新闻,特别是一些财经新闻等专业性较强或国际新闻等地域性较远的新闻进行解释和评论。
改版后的《朝闻天下》其深度同样体现在节目中调查性报道等深度报道的比重增多上。在3个小时的节目中,《朝闻天下》既集纳了大量短平快的消息,以简单明快的简讯方式来处理,同样不乏围绕某些社会话题进行深入采访的调查性报道。如在报道北京郊区小产权房热销的新闻时,整条新闻不仅报道了北京房山区和通州区小产权房遭抢购的消息,而且解释了什么是小产权房、我国目前对小产权房的政策,更深入分析了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小产权房热销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国家处理小产权的建议等等。因为报道本身的深度,观众在获知新闻的同时,对“新闻背后的新闻”也有了较深层次地了解,满足了其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更好看
电视,顾名思义是一种视觉媒体,观众的视觉感官得到满足至关重要。由于诞生于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以及同为电子媒介的广播之后,中国电视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无法摆脱报纸媒体和广播媒体的影响,即过分倚重文字和声音。更由于中国的广播又深受报纸影响,曾经一度是报纸的有声版,所以中国电视新闻在某种意义上仍是文字第一,或者说是声音文字第一,对电视画面等视觉因素的重视和发挥不够。尤其是早间电视新闻,因为一直以来存在某种“人们在早间要忙着准备上班,无暇看电视,而只能听电视”的说法,早间电视新闻更多时候是一种电视版的广播,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电视作为视觉媒体在“好看”方面的追求。
改版后的《朝闻天下》在整体包装上一改原来黑、黄色为主的庄重氛围,以天蓝色为主基调的片头给人清晨一般的清爽感;3D演播室背景减少了静态的单调,增加了流动的质感;屏幕下方的滚动字幕块明显加大,字幕的颜色也相应地做了一些调整――时间是红底白字,新闻标题是蓝底黄字,滚动条是黑底白字。新的配色加上明显加大的字号,让观众不仅看得悦目,而且看得更加清晰、方便、舒适。主播的出镜景别也由原来的“半身像”推到了“一寸照”,从视觉上拉近和电视观众的距离。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我国从一个奥运会的参与者逐步转变成为世界体坛霸主的有力争夺者,现代体育和电视媒体同样密不可分,同我们强大的体育竞技相比,我们体育电视的水平还需要大幅度提升才能使得二者相得益彰。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的一种报道形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生教程谈到新闻报道的三个层次时称:第一层是事实性的直接报道;第二层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是在事实和调查基础上做出的解释和分析报道,也称深度报道。
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新闻深加工,其对象选择一定是具有“剩余价值”新闻事件,或者说此事件影响较大,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和读者关注度。否则,深度报道就会缺少深入挖掘的空间,失去其报道的价值和意义。其次还需要提炼鲜明的主题,只有这样,其立意才能深刻,才能对读者有所借鉴和启示,达到深度报道独有的传播功效。体育深度报道写法并没有固定模式,如调查性深度报道可以根据事件进程来安排行文结构;述评性的深度报道需要用叙述来补充、以评论作为补充,事实才清晰、完整,记者的思想观点才会得到完整、明确地体现。对于通讯类的深度报道,写作手法就更为多种多样。但是,一个共同的要求是:体育深度报道必须要“多侧面、多角度、超时空、深层次”地组织行文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生动反映和剖析重大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达到结构清晰之要求,体育新闻深度报道要求记者具有统摄思维和发散思维。只有具备统摄性思维,才能在广泛的材料中发现规律,发现典型;才能在思路收束的过程中,让漫无边际的思维材料凝聚,进而通过筛选,从中悟出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同时,记者还需具备发散思维,即沿着各种不同的方面思考,对一个问题从多种角度探讨,最大限度地调动已有材料,把原先没有想到的有关联的信息联系起来,体现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动态过程。
深度报道在我国报界兴起基于三个原因:一是媒体竞争的结果,二是受众需求的选择,三是报社记者社会责任感使然。为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为未来走向前瞻预测,是它得以发展并受欢迎的政治基础、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电视体育是电视与体育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产业门类,电视对体育的介入延伸了体育产业的价值链,使体育产业的生态群落更加多元化。在我国电视体育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形成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价值链,并迅速发展成为体育产业的一个成熟分支。
最早进行奥运会电视报道的是1936年的第11届柏林奥运会,这是奥林匹克与电视联姻的开端。而奥运会电视报道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则是在60年代。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欧洲人可以通过通讯卫星观看比赛。旧金山的“晨鸟”卫星直播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比赛的盛况。到了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就可以通过卫星对多数比赛电视直播,并出现彩色画面。从此,电视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以特有的优势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前方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建设起了较为完备的前方播出系统,为前方的信号制作与传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前方的节目制作中,我们始终遵循奥运报道的规律,运用各种电视手段,给观众们展现的是体育和奥运的盛会。我们用第一时间原生态的采访,运用各种最新技术手段,用各种便于传递信息的包装手法,让前方体育场上所有的精彩时刻展现在电视屏幕上。
在雅典,央视第一次采用了远程网络编辑制作系统。前方记者使用专业光盘摄录一体机采集记录比赛的场景,在第一时间进行节目素材的高速传输与编辑,并与中央电视台已有的新闻共享系统互通互联,在实际应用中使“全程非线性”的崭新理念得以实现。这项新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体育转播和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丰富了节目内容,保证了播出的可靠性,为央视的节目制播流程的最优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奥运报道不是娱乐,也不是专题,而是新闻。奥运会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它首先是体育比赛,表现出很强的新闻性,观众期待结果,也关注过程。首先明确的是,在本届奥运会的赛场上,国内观众最想看的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表现。所以在中国代表团的强项——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射击、举重、游泳的现场架设了直播摄像机,以此来保证中国观众可以在比赛的第一时间了解重要比赛的情况。其次,做好第一时间的采访非常重要。观众对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出镜记者和解说员必须更加专业化,必须考虑到观众想知道什么,怎么与运动员进行沟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记者对于相应的项目应该比较了解,对这个项目的运动员也要非常熟悉。运动员下场时,记者怎样提问最好,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一方面,毕竟很多运动员不像演艺明星一样擅长表达自己;另一方面,记者在提问的技巧上应该对自己要求更高一些,使运动员说出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
关于虚拟演播室。央视从1998年法国世界杯时开始使用虚拟演播室,但直播时的使用是从九运会时开始的。虚拟演播室的技术将主持人与背景画面叠和在一起,现场感更强,表现开幕式更加丰富多彩。虚拟演播室带来了电视画面空间的真实感,又具有真实景没有的效果,而且可以根据不同比赛来调换背景。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浪费。悉尼奥运会时,奥组委在提供广播电视信号时还提供了5个真实的风景镜头,而这届奥运会提供了800多个。虚拟演播室技术给电视视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给节目制作也带来了电脑和技术方面的难度。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我们在深度报道上还应下更大的功夫,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大好奥运体育报道的重要战役,为全世界当好体育新闻报道的东道主。
参考文献
[1]《体坛周报》,中国新闻研究中心,作者:张茂毅,杨富春
[2]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7
[3]鲁威人,《体育新闻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论文范文6
关键词:媒介融合趋势 人才培养 新型传媒人才
西南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研究
信息时代社会突飞猛进、蒸蒸日上,科技迅猛发展,传媒领域也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和“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成为人们交流、交往的工具。各种形式的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也愈加明显比如手机和电视相结合形成“手机电视”,报纸和手机相结合形成“手机报”,网络和电视相结合形成“网络电视”等等。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为主的“三网融合”政策的出台,加速了媒介产业走向融合,数字技术的发展更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动力支持。媒介融合已成为现代传媒业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一态势必然催生出新的传媒生产理念、新的人才教育理念。①作为传媒人才培养的“集散地”――高校,需要及时更新观念,采取相应的策略,使人才在新的传媒环境下得以立足。
一、媒介融合与新型传媒人才
(一)媒介融合的基本概述
1983年,伊契尔・索乐・普尔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把“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即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新媒体技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撑下,一批新媒体得以产生的同时,也促进了“旧媒体”的二次发展。电子报纸、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都是新旧媒体融合产生的“混血儿”。媒介融合是当今媒介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传统媒体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②
媒介融合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技术化与全能化。在广播、数字、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媒介融合趋势越来越强。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不同形态的媒介相互竞争与融合,体现出文化的全能性与技术性。
2.集约生产与全民写作。融合媒介趋势下,以往每种不同的类型的媒介独自经营,而现在多媒介走向联合经营,生产成本降低,资源合理配置,也促成“融合新闻”(Multiple-journalism)的产生,形成了“全民写作”的趋势。
3.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媒介融合的途径可以分为以文字、声音、图片、图像为主的内容融合,以及以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为主的载体融合。
(二)媒介融合的影响与新型媒体人才
媒介融合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很大:
1.促进传媒理念的创新
人类不断追求信息传播的优化,而媒体融合正是这个过程的产物,它正变革着信息的采、编、播、获取等各个环节的运行方式,使历史上独立演进的不同媒体形态更加丰富、更加有序、更加高效的融合发展。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各种传统媒体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得以作用于融合媒体之上。
2.促进核心价值的整合提升
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新型社交媒体的不断涌现,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信源主体呈现多元化,普通公民也可以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媒介融合将会大大提高民众参与社会的程度,不断改变人们的心理状态。这有利于促进社会核心价值的重构,特别是草根媒体将成为社会核心价值重构过程的一支重要力量。
3.呼唤新型跨媒体人才的更多涌现
跨媒体人才即媒体融合人才,他们可以灵活的运用多媒体工具和技术进行采集、编辑、制作等一系列工作,能够同时承担图文、音像等报道任务的全能型记者。
在媒介融合态势下,两类新型人才成为亟需:
一是能够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媒体工作者。此类人才要通晓人文社科知识,要掌握扎实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技能,尤其是例如WEB2.0影视编导、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特技制作等新媒体技术;
二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的管理工作者。此类人才应该兼具“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经理人”的经营管理头脑和才干,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和策划。今后媒体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跨媒体人才的竞争。
二、传媒人才的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以及新型媒体的结构特性决定了跨媒体新型人才需求的复合型,从业者需要熟练掌握从前期策划、采写编制到后期的传输和互动等流程所需要的技能。当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依然是基于传统学科的划分,与新媒体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属性和体系、课程设置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和专业师资、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关系等方面。
对此,调查组选取了重庆市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四所开设新闻学相关专业的高校,对其师生做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8份。同时调查组还对重庆市的爱奇艺和壁橱社区论坛的工作人员做了访谈。目的在于寻找到高校新闻人才培养与目前媒体行业需求的契合点,从而对新闻教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数据分析
1、师生基本状况
(1)师生群体构成
本次调查的学生来自上述4所高校大约140名学生,以2010级学生为主。学生的专业涵盖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播音主持、广播电视编导、汉语言文学等。本次调查的教师群体来自西南政法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学院,共计6人,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进行调研。
调查显示,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处于46岁至55岁年龄段,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17%,36岁至45岁教师占33%。而在教师学历分布中,博士占67%,其余是硕士。
(2)师生对新媒体的了解程度
从调查中我们得知,“非常熟悉”和“不了解”两个极端方面师生比例小,其中老师都是10%,学生分别是6%和13%。近八成的师生都对新媒体有一定了解,“比较了解”的老师占45%,学生占25%;“一般了解”的老师占35%,学生占55%。
(3)学生对新媒体行业工作的意愿
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的比例达到一半以上,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可以考虑,其余的则不愿意从事新媒体相关工作。
2.课程设置情况
调查的四所高校,都开设了与新媒体有关的课程,但在课程比例、设置内容上不尽相同。同时,四所高校的新媒体课程统一安排在选修课当中,必修课都没有安排有关课程。新媒体领域相关的课程开设的较少,学分要求较低。
3、岗位素质要求与期待
(1)行业具体供求
媒体倾向于人才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比如对软件技术的熟悉度、视音频操作程度等。而教师和学生侧重于理论知识、文案创作等基础性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把握。
学生对传统媒体的采访写作能力不是很看重。教师认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是新闻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素质。媒体从业者则认为,应当更加注重设备操作、商业开发、产业化经营等现代技术的运用和能力的掌握。
(二)调查结论
1.从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方面来看:
师生对新媒体行业普遍给予较高的关注,对于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普遍看好,而且愿意进行有关学习和研究。然而,由于新媒体行业作为一种包罗万象的新兴行业,高校师生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比如实际用人需求、各领域人才的能力素质需求等等,尤其是诸如流媒体技术、整合营销、版权开发与管理等方面,是教学与研究的盲点。
2.从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来看:
距离现代新型媒体人才需求还差很远。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教育观念注重新闻理论、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史、广播电视史等基础史论课程的教学,学科架构不健全。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要为基础,比如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主要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人才,新闻学专业主要是为报刊、通讯社培养记者、编辑。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转型,传媒间的差异正在被打破。此外在当下这个不断变化的媒介格局下,建构起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困难。新媒体行业的发展,需要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资源组织架构的创新,也需要节目形态、技术手段的创新,而凡此种种都无法从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获得。
3.从高校与新媒体行业有关单位间的联系来看:
存在失衡与错位的现象。新媒体企业无法为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充足的行业资源和良好的实践机会,高校也在人才输送方面达不到要求。教学和实践脱节,新闻人才结构失衡。我国的新闻教育基本上是在大学课堂内完成,新闻单位的参与度不够,当毕业生进入媒体,仍然需要接受再培训和职业化训练。可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多样化、专业化的传媒人才,而新闻教育却呈现了人才培养路径过专、过窄的问题,与传媒业的需求严重脱节,无法适应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
三、媒介融合下传媒人才培养建议
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基础教育与培养,更离不开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间的平衡,针对目前新型传媒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校应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紧跟行业用人需求,加强与新媒体行业的有效联系。
(一)综合素质的培养
1.注重对人文素质的培养
新媒体的特点是传播快捷、互动性强、内容海量、开放性高,这就对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对人文社科知识的广泛涉猎,只强调对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必定是一个没有深度、没有发展前途与潜力的媒体。
2.注重对新闻专业素养的培养
媒体从业人员要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坚持真实、客观、公正、平衡的报道原则,更要坚持党性原则。媒体从业人员要做好把关人,正确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教育宣传、服务娱乐等功能。
3.注重对新媒体应用的培养
新媒体并不是指一种媒体而是一个过程,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是新媒体,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移动媒体是新媒体。注重对新媒体人才的长期培养和知识更新,教育机构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根据当前新媒体的发展特点,为从业人员提供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二)业务能力的培养要求
1.“跨媒体”报道能力
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传媒机构不可能只拥有单一的媒介形态,报纸媒体开发了网络版和手机报以及官方微博,电视媒体开发了网络电视和户外电视,杂志媒体开发了电子杂志,广播媒体发展数字广播。新型传媒的业务流程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媒体人才不能再局限于过去一报一台互不干涉的工作模式,而是要具备进行跨媒体传播、报道的能力。要熟悉传统媒体的运作流程,更要掌握新媒体的运作规律、报道手法、受众的特征、传播的特点。
2.整合传播能力
网络时代,在话语权平等的背景下,“人人皆记者”。作为媒体专业人才,其核心竞争力不再是第一时间报道事件,而是体现在对新闻信息的筛选上,在海量信息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媒体人才运用敏锐和专业的眼光对信息进行鉴别、跟踪和深度报道,从混杂的信息中为受众梳理出有逻辑、有价值的内容。
(三)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学科资源的整合
重庆爱奇艺公司内容部资讯频道的主编左小漠在访谈中表示,当前企业亟需复合型人才,但是实际上员工的能力结构相对单一,综合素养不够高,视野也不够开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构吻合,我们还发现,当前高校在相关专业的设置上有以下问题:一是涉猎过广,不够精细、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足;二是专业面过窄,比如有些学校将新媒体片面的理解为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影视艺术,将已有的影视类专业直接移植,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三是学科间的贯穿性、继承性不强,有的学校将理论课安排在第一学期,却将新媒体实务课安排在第四学期,无法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衔接。
因此,教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放在首位,要突破传统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对优势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要想达到教育目的、培养出合格的新媒体人才,必须要建立综合、科学的教学体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注重课程之间的整合衔接,建立起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教学体系。
(四)高校新闻院系开设新专业,开拓研究的新方向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2005年在全世界新闻院校中第一个设立了媒体融合系;2007年3月,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密苏里大学Convergence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从2007年起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新传媒系,其中媒体融合作为该系重要的新闻专业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7年开始也新增了“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注重培养媒体融合新闻人才。③
高等院校在设置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时候,要将之放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打大视野下,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要将传媒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调整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的合理比列。例如可以将新媒体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教授给学生,配备有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工作经验的老师,将一线的经验和方法与学生互动分享。
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新闻传播学实践性较强,实践课程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高校教师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营造开放的、多元的、互动的教学氛围。
(五)加强校企合作
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新媒体工作者认为自身理论素养、业务素养不足,对所从事行业的属性与核心竞争力认识不够,对新媒体产业发展前景认识不足。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它们拥有丰富的智库资源,可以拓宽从业者的视野,为他们提供客观的理论指导和培训。与此同时,新媒体企业众多学习时间岗位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指引方向。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针对媒介融合这一背景,目前高校可多开展与新媒体融合性媒体的合作。比如,邀请新媒体资深从业人员担任学校的荣誉讲师、客座教授,参与课堂教学,定期开展讲座;学校可以加强与新闻网站等媒体、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们到传媒机构切实体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有媒体将2013年称为“大数据元年”,我们已经从信息时代走到了数字时代和智能时代。中国网民数量从100万发展到一亿用了七年半时间,从一亿到3亿用了将近4年时间,从3亿到2012年年底的超5亿则不到两年。近五亿网民意味着超过1/3的国人都已经和互联网有过亲密接触,“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悄然到来。④在自媒体趋势下,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素养的新型传媒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高校和新媒体行业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 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
② 孙夏卿.《新媒体人才培养亟待加强》.[J]
③ 唐筱童.《《媒介融合――锻造新媒体新闻人才势在必行》》.[J]
④ 孙祥飞.《新闻传播学考研》.人民日报出版社.[M]
参考文献
[1]陆平.《3G时代新媒体人才的培养》.[J]
[2]孙夏卿.《新媒体人才培养亟待加强》.[J]
[3]谢晓红.《高校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初探》.[J]
[4]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
[5]唐筱童.《媒体融合:锻造跨媒体新闻人才势在必行》.[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