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三地理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三地理总结范文1
光阴似箭,忙碌而充实的高三教学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年的教学将有利于我的专业发展,因为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
这一年是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最辛苦也是压力最大的一年,这种压力来自社会,学校和我自身,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所有的地理统考中,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地理成绩都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在高考中的地理平均成绩超过了市区平均成绩.所任教的两个地理班的本科达线率都大大超过了预定目标.反思这一年来的教学,觉得有如下收获.
一,认清形势,把握动态,优化复习教学.
面对高考模式变化,复习时间减少以及我校地理学科学生整体基础较差等实际情况,切实了解学情,把握高考动态,研究《地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高考试题评价报告》以及近三年来全国,江苏,广东,上海高考试题(包括春季高考题),明确地理学科复习目标,方向,重难点和方法,精心安排复习计划,优化复习教学,切实提高复习课堂教学的效果.具体来说,首先是要把《考试说明》中知识点,能力点与教材结合起来,将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结合起来,确定每一单元复习的主要内容和所需时间.其次,弄清楚各知识点的考试要求,准确把握识记,了解,理解,应用,综合的界限,对高考中降低要求的,新教材删除的,非主干知识,坚决不拔高,对重点内容,要保证时间重点投入,进行必要的拓宽深化,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三是坚持"扎扎实实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抓能力,提优补差促中间,全面提高推进率"的复习教学思想,做到起点低,要求严,方法活,训练实,能力强.
二,夯实"三基",查漏补缺,优化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复习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查漏补缺,夯实"三基",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书本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②通过全面,系统复习,进行查漏补缺,综合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想和方法.③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总结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时精讲精练,所选题目必须有基础性,启发性,代表性,综合性,做到"少,精,活,度",一般以中档题为主,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每做一题都使学生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新的提高.
三,传授方法,指点迷津,提高复习效率.
指导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复习方法,既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又能增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复习时可用以下一些方法:借助地图记忆,通过理解记忆,通过比较进行记忆,通过列表进行记忆,通过缩略进行记忆,通过编织知识框架结构网进行记忆,通过图像进行记忆,通过对某些地理内容赋予特殊的意义进行记忆,通过编歌诀进行记忆,抓住特征进行记忆.
四,分类化归,突出重点,上好试卷讲评课.
(1)贵在方法,重在思维.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试卷的讲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强化.
(2)分类化归,集中讲评.讲评试卷,采取分类化归,集中讲评的方法.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目,集中讲评,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分归意识,使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印象更强烈.形异质同的题目,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形同质异的题目,要引导学生比较异同,防止思维定势产生的迁移.
高三地理总结范文2
我受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中华慈善总会2008年的财务工作,请予审议。
2008年,中华慈善总会财务工作在总会的直接领导下,在民政部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坚持公开、公正、依法、自律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财务法规制度,以做好“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中的慈善财务保障工作为重点,主动加强内部管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筹募的善款善物合理分配使用,对筹募的专款坚持专款专用,对发展基金做到保值增值,严格控制总会各项开支,努力降低项目成本,为促进总会各项工作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但捐赠者和受助者满意,也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一、社会善款、捐赠物资的收支情况
2008年总会共接收社会善款11.62亿元,捐赠物资价值人民币28.13亿元,款物合计40.88亿元;社会善款支出11.71亿元(其中使用上年度资金余额0.09亿元),全部用于社会捐赠。本年度所接受捐赠的物资全部分配使用到位。
二、各项财务审计情况
一是如期完成了年度财务审计。2009年3月底前,总会聘请民政部指定会计师事务所《中晨兴会计师事务所》如期完成了总会的年度财务审计工作。审计报告认为:中华慈善总会编制的会计报表符合《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收支方面公允地反映了总会2008年度财务状况和社会善款收支情况。
二是自觉接受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的专项审计和抽查审计。一年来,国家审计署、民政部计财司、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民政部救灾司和各项目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总会的财务工作进行了多次的专项审计和抽查审计。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以来,国家审计署和民政部计财司派出专人全程对总会的财务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各次审计中,均未发现总会财务工作中存在违规问题。
三、财务工作基本做法
一是主动接受监督,不断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公开、公正、依法、自律是总会财务工作的原则,强化监督是实现这一原则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及时将接收的捐赠款物做到项目运作公开,财务管理公开,善款善物使用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主动加强自我监督;及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财务审计,接受政府相关部门和各个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审计和抽查审计,切实加强行业监督,提高总会在善款善物使用上的透明度,有效地防止了问题的发生。
二是在强化管理中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益。随着慈善工作的不断深入,总会接收捐赠款物的数量快速增长,强化管理、提高效益至关重要。一年来,财务工作在想方设法降低风险、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及时满足捐赠者及管理使用信息查询要求,为捐赠款物及时到位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坚持办公用品集体采购,进一步压缩了行政成本;严格出差审核制度和各项费用支出审批制度,防止了铺张浪费现象。
高三地理总结范文3
关键词:专题模式;高三地理;专题复习
传统高三地理复习应用最多的是根据课本知识结构逐章复习,使用专题模式可以完成某项知识系统、综合地复习。应用专题模式对地理知识系统整合,划分不同的小专题完成复习。这种复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找到薄弱知识环节及时修补。
一、专题模式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要求与应用
(1)专题模式对高三学生的要求。专题复习对高三学生来说,虽然有诸多好处,但并非全无害处。所以,需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上课前要把知识复习一遍,上课才能听得更明白,紧跟老师的步伐。上课老师会提出各种案例,学生根据老师的案例教学掌握知识点,并学会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上课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要及时标记,下课后及时询问老师或者同学。课后要对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复习与总结,寻找专题知识考题进行自我测试练习,从而巩固知识点,实现知识的迁移,更好地理解专题的模式和应用。例如,要确定某地是不是盆地,要做出准确的判断就要了解河流是否朝中部进行汇集,才能明白该地势是否中间低,而四周高。要了解河流的流向,就要知道从海拔高处往低处流,是否发育在河谷地区,而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的方向是否相反。
(2)专题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专题复习对地理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考验,教师要了解所有复习知识系统,对系统知识可以进行案例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设计出专题复习的过程与题型。由于专题复习的综合强度大,教师一定要由浅至深,从综合性小题目过渡至综合性大题型。在题目的选择上也要尽量精炼,尽量选择典型案例题目发给学生,题目要具有综合性、层次性、深度性和思考性。教师讲解题目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由多方面考虑题目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做好归纳和总结。例如:对地形类型的判断,教师要通过鲁教版高三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激发学生思维,了解已知的条件。可从等高线的形状分析,如果等高线平直,可能为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如果等高线闭合,就有可能为丘陵或者山地、盆地;从等高线注记来分析,平直等高线注记在200米以下地形就可能是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地形就可能是高原。
(3)专题模型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专题复习容量大、进度快,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所以,要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寻找能够适应大容量教学的手段。例如,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能使常规教学与课件结合在一起,很多地理知识用语言与平面图不能将知识点准确表达时,就可以使用课件辅助完成教学。使用电脑投影、PPT等对地理知识进行扩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学会使用多媒体系统,使用软件进行专题复习课件的制作,做好地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还要组织培训教师进行多媒体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想象力,使知识的掌握更牢固,从根本上改变地理难学的现状。
二、建立专题复习的解题模式
高三地理很多知识难度大,有的学生复习多次仍然不能熟练掌握知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缺少有效的复习解题的模式。教师需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地理专题知识进行解题模式的建立,通过综合和总结,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利用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复习更实用,更具有可操作性。例如等压线的判断,可以从高压与低压中心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等压线上数值从中心朝四周变小就会形成高压中心,而等压线数值从中心朝四周变大就会形成低压中心。由等压线水平方向判断出气压的高低:高压下沉气流时天气比较晴朗,而低压区出现上升气流,多表现为阴雨的天气。由等压线垂直方向,分析出近地面的气压高,而高空的气压低,在地势高的地区气压低,而地势低的地区气压高。这些问题学生大多觉得很难,找不到解题的方法,这些知识点大多会综合大量知识点。不过,题型的变化终归离不开基础知识。
要想顺利解题,关键在于建立通用的解题模式。例如有这样的试题: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具有哪些优势?海南文昌的卫星发射中心有哪些优势?由这两处卫星发射基地,分析卫星发射基地需要具备的条件。这一题联系现实情况,看似复杂。可结合鲁教版高三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的地理基础知识进行分析:我国酒泉发射基地位于沙漠绿洲中,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干燥而少雨,大气能见度较高,比较适合发射的天数较多。海南文昌的卫星发射基地纬度较低,且具备很好的海上运输条件,便于火箭航区与残骸降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由以上内容进行综合整理,就可以得出卫星发射需要具备的条件:人烟稀少、晴天多且空气能见度要高、地形要平坦开阔。
综上所述,地理教师应用专题模式为高三学生进行综合性复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专题复习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高三学生如何适应专题复习模式,专题复习如何巩固知识。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高三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超宇.如何上好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课[J].新课程学习,2012(7).
[2]米清.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上好高中地理复习课[J].人力资
源管理,2013(9).
[3]李小冬.巧用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谈高三复习课如何体现新
高三地理总结范文4
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学生无论是阅读教材、阅读地图还是阅读试题中的材料和设问,都应明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如在阅读教材时,应注重知识点的梳理和知识点的联系;在阅读地图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理事物作为参照,进而熟悉其它地理事物的位置;在阅读试题中的材料和设问时,应注意结论和限制性词语,然后将图文结合起来思考分析,逐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和体系
教师引导学生按地理事物形成规律、演变过程、数量大小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比较、图示等方法构建知识的网络和体系。如气候方面的知识网络的构建,就可利用表格从气候的类型、分布、成因、特征以及气候资源、气象灾害等方面比较。这样既区别了各种气候,又便于掌握每种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储存、提取、整合与迁移。
三、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
高三地理复习的内容涉及初、高中八册书,需要记忆的东西非常多,如果死记就会前面复习后面忘,所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增强知识储备的主要手段。笔者在教学中积极推荐学生采用图文结合记忆、理解记忆、比较记忆等方法,将复杂的、零散的知识串连起来,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四、指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由于高考是通过笔试形式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供资料、创设情境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所以能否把题答正确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关键。当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应加强训练的力度,在训练中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举一反三,就可以触类旁通,即使遇到新问题,也可迅速确定解题的思路。
五、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总结范文5
高考地理试题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考查,关注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平时复习应该以“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来着手进行,应该彻底摈弃“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复习方式,否则如果没有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是难以应对地理高考的。虽然中学师生对高考的命题思想从总体上是能够认识的,但真正能够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上则显得缺乏足够细致的思考和具体准确的把握,当然这是需要一个理念与行为之间的逐渐转化与适应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来逐步锤炼的。应该说当前高考地理复习的关键点,在于要把“能力立意”的逐项要求,具体落实到复习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上,在复习中应该非常明确“能力立意以及能力立意的内涵”,在具体复习过程的每一环节上,要真正体现和落实“能力立意”的备考思想,这已经成为地理复习备考的一大障碍和难点,由于没有领会和落实“能力立意”的备考思想,在复习中还存在以下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总的来说,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特点如下:
首先,高三地理复习教学内容信息多、重点难点多
高三复习教学是对高考要求的内容进行的全面完整的复习,包括八并中学地理教科书和八本教学用图,函盖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内容,还包括了现实中的地理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教材,而且还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教材和地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地理复习教学中,有一系列的重点、难点内容,也有大量的图片、地图、图表提供的大量信息,还有众多的原理、规律示意图规律。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为学生展示有关内容、资料、图片、地图、运动规律、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促进学生理解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建构完整简洁的知识体系。
其次,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手段方法多、呈现形式多
高三复习教学是多种多样的手段方法进行的,有的内容适合讲解,有的内容适宜图示,有的内容需要学生自己观察,有的要求对比,归纳,有的必须综合研讨和探究,在地理复习教学中,有大量的地图、图表、图片、信息资料需要展示,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和填绘图能力以及图文转换能力。基本要求是能够图文结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图文灵活转换。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地理知识、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反映,是学好地理课程的有利的工具,没有地图,地理教学就难以有效地展开,地图是考查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工具,是高考题理想的切入口,因而地图是地理高考命题中不变的主题,更是综合测试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凡是涉及地理的题目,基本上是题题用图,句句话隐含着图,历届高考都非常注重对地图知识的考查,因此,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积极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识图习惯,尤其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正确方法,掌握绘制相关地理图像的一般技巧。地理图表兼容性和覆盖面大,高考题中甚至和政治、历史交叉的试题也均以地图切入,复习中重视培养从图表、数据中筛选、提取、加工有效信息的能力,重视地图、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
另外,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纵横联系多、综合性强
地理复习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的特点,不仅要对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历史的研讨如:城市区位的变化、城市化的过程、人口变化等,还要对不同的地域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归纳已同点,如:我国东部与西部的差异,各个自然带的差异,两个地区地理特征的异同等等。另外,地理多要素多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能够用多媒体课件来表现。在综合题的讲析中,多媒体课件可以迅速地给出题目、图示、材料,引起学生注意,教师集中对学生讲解。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该如何把握高三地理复习教学呢?综合分析,我们要做好如下几方面:
1制定整体教学复习计划
高三复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也就是对初高中八本教材的全面复习;第二阶段是精选一套有价值的复习资料,做好学科内综合练习,同时在复习过程中穿行一些必要的测试,测试的试题要注意精选;第三阶段是编写具有一定综合性的练习试卷,进行模拟测试。在高考前,留下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训练,教给他们一定的应试技巧。一般来说,地理高考复习备考有以下基本环节:单元过关――专题训练――综合测试――查漏补缺――心理辅导。
2夯实基础,突出主干
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但总体来看,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和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如:地图、人类活动、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地关系等。
对于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应死记硬背,而是理解和应用。高考试题往往引用课外知识和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寻找各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从近几年的地理高考来看,试卷并不注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尤其是今后的试题,逐步以知识立意转化为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3做好学习和复习方法的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整个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重点的读书,读自己认为有缺漏的部分,或者是掌握不够的部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纠错,从而在心理方面为高考做好准备。同时,还要让学生注意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会主动,轻松,才有针对性,学习效果才会提高。
4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讲,要有针对性,除重点难点外,侧重讲解复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练,以限时训练为主要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使之逐渐适应高考的要求。训练的试题既要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注重能力型和应用型,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评,教师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讲评,讲评越及时,效果越好。因为时间过长,逐渐淡忘,学生就失去了积极性和学习的动力。讲评要注意突出重点,重在指导,不应只作简单的重复,不能以题论题。考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但不能搞”题海”战术。教师应该精选资料,要设计一些训练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思想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研究题目类型,揣摸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新问题时,可迅速确定解决思路。对于每考必失误的”弱点”知识,除加强相关课本知识的复习外,还必须针对“弱点“进行定点训练和讲评。
另外,要指导学生掌握规范的答题方法。要和学生讲清:用最平常的心态看懂题意、看清图示是最基本的一步,然后寻找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地理背景等,审题要慢,下笔要快,才能做到不走题、偏题、漏题,文字表述要简洁明了规范。具体到各类题型又有不同的方法。
而且,高三复习的目的是迎接高考,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学生在答题时存在的问题。如文字表达不够准确。只要几个字就能表达准确、到位的问题往往要写上许多还表达不清,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概念的准确理解,缺乏缜密的思考,没有很好地理解题意所致。要快速准确地找到知识的“切入点”。这就要求细心、认真地审清题目中每个字的含义,尤其是关键词句的内涵,最大限度提取材料、图表、数据中隐含的信息和信息间的联系,然后从大脑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地理基础知识,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再精心缜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在高考的新情景下,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迁移。高考中给的背景材料、图表一般都不会是课本上所学过的。但是要解决题中未知的问题,就必须用课本上学过的已知基础知识来分析回答。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运用知识的迁移方法和技巧。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全面地掌握基础地理知识,并从题目材料中获取与题目设问相关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一句话,就是从已有知识中寻求答案。
5注意高考信息的收集
高三地理总结范文6
一 分析学情与考情,把握教学起点,让学生“会”学习
为了使高三学生复习地理有明确的方向,教师应对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了解透彻,同时认真研究高考地理试题并把握其命题思路,进而从根本上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加强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们自发地努力学习并拓宽知识面,发现、解决问题,如此一来才能满足高考及社会的需要。
二 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其中对于以下两点应引起特别重视:
1.重视透彻的理论讲解与事实之间的联系
原理与事实之间的联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教师对于理论的讲解要十分透彻。而在学生理解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发散与拓展,则是掌握原理的前提。以自然资源为例,其定义用以理解内涵,其分类用于加深对内涵拓展;如国土资源、国土整治的概念内涵,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机制以及防治的科学依据,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的形成原理等都要在原理与实际紧密联系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给学生系统地讲解其中的关系,使他们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合作的民主性
师生合作的民主性表现在师生之间对于问题进行共同商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以及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这对于学生的学有裨益。为了使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更有深度、建立的知识构架更加完整,学生自身应当重视初高中知识的整体联系,培养读题解题、自我检查、独立思考和深入辨析的能力,以及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的习惯。
三 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并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以适应“时少事繁”的高考复习。而老师应把自己的总教学计划与学生分享,引导学生按总的教学进度来制定学习计划,使其相互协调。老师与学生在制定计划时应注意,高三地理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般截止次年三月,重点是老师参考教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该阶段要求复习的深度与宽度,而不能刻意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老师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为数个专题,意在帮助学生知晓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侧重于能力的提高,该阶段的复习一般为期两个月;在第三阶段,即直到高考前夕,学生对于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为高考做好准备。
四 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以往的教学与学习中,我们往往把重点放在零散的知识点上,而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所带来的巨大价值,结果使得学到的知识难以成为深入研究的基础。在我们整理加工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诸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这个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时,可以准备一个问题本,提醒自己勤加思考、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自己从根本上、真正地消化吸收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五 加强空间思维训练,提高空间认识能力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如同“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这些能够反映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内容成为了命题素材。在试题中要求考生推断时差、判读地图、分析和判断世界或中国某个区域的特征等考点都是为了测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认识能力。因而在高考地理复习时要着重练习考查空间能力的试题,以训练空间思维的能力应对相应的考点。
六 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地理原理与规律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助于我们更严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理解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和观点的基础上,对于训练解题思路以及不断提高解题能力,有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参考:
1.解题时要全面思考,对比分析
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其相互联系,人口、资源、城市、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要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按时间顺序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如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在地理范围上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另外,还可用列表分析或通过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等方法,来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通过对比相似问题的异同,以及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排除干扰因素,把握概念的实质,最终形成正确概念。
2.循序渐进,加强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题水平
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新趋势是题目条件设置不明显,有多层逻辑障碍,迫使考生必须对已知条件进行仔细的判断、分析、推理,从而发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再以推出的条件为基础层层推进,才能正确解答题目。
3.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灵活运用
高考向来注重考查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在题中将地理知识与热点、焦点问题相联系,检验学生将理论和原理转化为解决问题之方法的能力。学生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时,无形中拓展了其对知识本身理解的深度与宽度,也通过这种对实际问题的思考,令其理解与掌握一些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如此一来,便达到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每位高三学生在地理复习中总有各自独特的方法,但是主线总是一定的,都要夯实基础知识,再参考教学大纲建立自己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知识框架,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从整体出发,详尽地分析问题和严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依照现实中的地理现象,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去理解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的内涵及拓展;紧扣知识主干,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以便提取题中的关键信息。学生要通过对复习内容的深入思考和适量的练习来熟悉高考内容,完善知识体系,磨练自己的审题、解题技巧,努力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