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野外探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野外探险范文1
摘要: 汇率变化对外贸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外贸企业普遍存在着外汇风险意识淡薄,外汇风险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应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充分利用押汇、远期结售汇业务、外汇期权、外汇掉期、保理业务等金融衍生产品;采取选择硬货币、调整付款时间等经营策略;推行全球化经营和美元、日元、欧元多元融资;在签订、执行合同时,尽量选择本币计价,协商规避外汇风险;加大财务部门审核监督作用,建立严格高效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提高外贸企业对外汇风险防御水平。
关键词: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是指外贸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由于汇率的变化,所遭受的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性。自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不再保持,人民币与美元和其他货币汇率不断的拉大,因此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也不断增加。如何有效的防范外汇风险,保证企业预期的利润的实现,成为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
一、汇率变化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汇率的变化,对外贸企业来说是最敏感的。利润和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汇率的把握上。以美元为计价收入的出口产品,在外汇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影响,结汇金额会大幅度增加,利润额也会增长,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为以出口为主的外贸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资金。相对而言,人民币贬值,就会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进口商品在价格上失去了优势。
人民币一旦升值,也会对外贸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首先,人民币升值,出口商品的收入就会减少,要保证利润率,企业只能依靠提高产品在国外的销售价格,销售价格一旦提高就会减少销量,就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其次,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对国外产品的购买能力增强。会导致进口商品的增加。国内对某种进口商品一旦增加会导致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结果是生产减少,失业增加。所以汇率变化对外贸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必须加强在汇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外汇风险的管理。
二、外贸企业外汇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外汇风险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汇率管制政策,人民币和外币的汇率相对稳定,大部分企业都以美元结算,无需考虑汇率波动的问题。这就使企业对汇率稳定形成了依赖心理,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较为淡薄,对汇率风险以及由此引起的潜在风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外汇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对外汇风险管理的认识总体不高。由于企业规避风险意识淡薄,导致外汇风险管理经验少,对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应用知识了解较少,缺乏抗拒风险的能力,无法对未来汇率走势形成合理判断,许多潜在外汇风险没有引起重视。
3.企业不能很好的把握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防范和规避外汇风险。由于企业对金融衍生工具认识的不足,一方面把金融衍生工具作为专门的炒汇工具,而不能妥善利用其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又对金融衍生品存在的危险性过度夸大,而不敢利用其进行防范。
4.企业缺乏专业的外汇管理人才。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许多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职能只能有非专业人员代为履行,知识结构的不同,使他们不具备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形势、进行外汇汇率预测及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规避的能力,在处理外汇风险专业问题上感到力不从心,无法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出发,利用有效的手段对外汇风险做出有效地防范。
三、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措施
1.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培养风险管理人才。目前,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变化基本取决于外汇市场上各种货币的供求关系。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形势下,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非常广泛。不但一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经济发展趋势、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国际上的突发事件,会影响某个国家的货币需求。而且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国际收支情况也会对外汇汇率变化产生影响,大大增加了汇率变化的复杂性。而汇率风险与汇率意外变动的幅度大小成正比。在此情况下,就对外汇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在全面掌握企业外币收支的情况下,不仅要准确及时的预测汇率变化趋势,还要准确预测意外汇率波动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并在意外汇率波动之前准备好最佳应对策略。
2.利用金融衍生产品作为控制外汇风险管理的工具。由于我国过去的汇率形成市场化水平不高,汇率变化主要来自市场调整,汇率波动不像国际金融市场那样频繁,外贸企业通过外汇衍生产品交易来管理汇率风险的意识和需求不强,外汇衍生产品市场一直没有很大的发展。随着我国外汇体制的改革,汇率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外贸企业的现实需要,发展外汇衍生产品成为外贸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工具,有利于企业减少或避免外汇亏损,为外贸企业参与
编辑整理本文。
国际经济往来和外汇交易保驾护航。
外贸企业在整个出口收汇的交易过程中,合约双方执行合约的时间越长,遭受汇率波动影响的可能性越大。现在,我国的外贸企业一般采取:合约保值方法规避汇率风险。有远期收付汇外贸企业,通过与银行签订一份收付金额相等,同时间反方向远期外汇合约,合约汇率按照远期外汇合约签字日外汇银行执行的远期卖出和买入汇率执行,这样就将未来远期买卖合同时不确定的汇率风险有效的转嫁出去。经营决策者在降低外汇风险的同时,一般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远期外汇买卖合约和远期外汇期权买卖合约两种方式。两种方式都可以达到锁定目标收入和目标成本的效果。但是远期外汇买卖的交易成本和外贸企业要支付的财务费用比较低,企业不考虑汇率变动对企业主营业务带来的影响,也不会存在投机的问题。而外汇期权合约在锁定目标收入和成本的同时,还保留着未来外汇汇率变动获得收益的机会,但是外汇期权费用成本高。目前可以用来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包括:押汇、远期结售汇业务、外汇期权、外汇掉期、保理业务等等。
3.通过外贸企业调整经营策略达到避免和降低汇率风险。外贸企业在采取合约保值的同时,还可以采取调整经营决策的办法来降低和避免交易风险。首先出口企业,在选择货币结算时,力争选择硬货币,即使支付时不能采取用硬货币,也要通过协商将支付的软货币与硬货币的汇率变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避免一方过多的承担风险。其次,在具体结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汇率的变化适当的调整付款时间,也就是在外币坚挺的时候,对外币的应收账款可以延期收回,应付账款提前支付;在外币疲软时,外币应收账款应提前收回,应付账款力争延迟支付。当然,如果企业规模比较大,在出口市场多样化的条件下,能够设法将不同种类货币组合起来结算,企业的交易风险就会抵消。这样不但会减低外汇风险,而且降低保值成本。
4.经营和融资多元化。企业管理者在编制预算的时候,一般使用的是外汇市场的远期汇率,但往往有些意外的因素出现,导致预测的远期汇率与实际汇率出现一定的偏差,而这些意外的变动会使企业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因此,要有效的防范这些风险,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树立全球经营化得理念,这样即使汇率的变动使企业的某些市场和生产基地受到冲击,多元化的经营也可以使的外汇经营风险因相互抵消而趋于中和。因此,企业的销售市场应该多元化,同时,融资也应该多元化。近年来,国内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形成的美元、日元、欧元借贷融资较多,形成了大量的外币债务。由于外币升值给外币债务带来了巨大的偿债风险。例如,日元贷款的汇率风险比较突出。在80年代日元的贷款优惠,没有考虑到日后的汇率风险。在90年代初还款的时候,日元汇率大幅度上涨,升值近4倍。远远大于了贷款的利率。可见,外贸企业只有在经营和融资多元化的市场下,才能在外汇资金的取得、应用及有效管理中发挥作用。
5.利用合同条款有效防范外汇风险。贸易双方在签订、执行合同时,合理选择计价货币,协商规避外汇风险。对外贸易中,企业往往希望选择本币计价,从而避免风险,方便结算。然而在贸易实物中货币的选择取决于贸易双方的地位、意愿和国际惯例。当汇率不利于本企业时,可以通过外汇交易转嫁出去。
6.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外贸企业对外汇风险的防御水平。在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出口产品依靠的是国内劳动力价格低廉,产品以价格低取胜。随着汇率体制的改革,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还会逐步增强。中国产品的价格会相应的提高,价格优势逐渐缩小。这就要求以出口为主的外贸企业转变观念,将价格竞争逐渐转变为技术竞争,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品牌化的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不会因为汇率的变化而挤压本已经狭窄的利润空间,更不会因为汇率的变化而是企业走向毁灭。
7.加大财务部门的审核监督作用,建立严格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部门严格审核进出口单据,协调客户和银行,争取在汇率对出口有利的时机及时全额收汇;监督保值条款执行程度,利用汇率优惠政策,做好远期付汇的执行工作。及时关注汇率的变化,及时发现汇率变动拐点,对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影响提出可行性建议。
野外探险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外汇业务 风险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动相关的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国际贸易方面,不但直接推动了国际间的合作,而且对国内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银行的外汇业务管理不可忽视。
一、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管理理论及现状
如今,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不同于其他业务,是一种先交易,后资金清算的形式,虽然交易与清算相对分离的外汇业务风险高,但是具有超高的收益,使得银行对于这一块的业务情绪复杂,目前,我国的外汇汇率管理体制随时间推移变化较大,因为这种特殊的清算与交易的方式,所以,外汇业务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时间差和币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的很多商业银行采用灵活运用外币衍生物、交易锁定收益等方式来规避风险,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外汇业务的风险。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是一种账面上的损益,并不是实际的,但是会在财务报表上有所体现,所以各个商业银行都会尽力规避这种会计风险,会充分发挥外汇业务的衍生物,或者是大力发展贸易业务,通过融资收益弥补可能遭受的损失。外汇信贷风险的管理现状是通过建立分层,分金额的授权管理,这也是属于银行内部的外汇风险防控系统,从总体上看做到了审核与贷款的分离,但是我国的银行外汇业务的风险评估能力较差,管理水平不高,所以在外汇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提高客户的信用,把握银行未来的发展。对于外币的贷款利率,国家的相关部门提出,双方必须按照境外的利率,双方自主商定,所以,外币信贷利率市场化增大了银行的风险,但是规避风险,收益也相当可观。
外汇流动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外汇流动这项业务,因为很多业务涉及到了信用开户等,所以在审批的过程十分严格,降低了外汇业务的不良,会影响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具体业务采取的仍旧是简单的管理指标,对于资产负债的情况不能随时的变通。而且缺乏市场流动性,在盈利这一块比较低。
二、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管理缺失的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管理缺失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首先,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控制风险这一项业务缺乏科学性的认识,一些地方性小的商业银行认为,风险管理是不利的,会阻碍业务量,但是这种思想是消极落后的,缺乏大局意识,很多银行之所以出现资金松散,业务凌乱,资金紧缩的现象,都是因为不能很好的处理外汇业务中的风险规避,缺乏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各个商业银行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一批具备管理知识,熟练外汇业务的工作人员,在风险业务中敏锐察觉,适当调整当前业务的发展方向,在具体的操作中,可能会受到诸多外界环境的干扰,一定要具备处理银行外汇业务的独立性,控制风险损失,保证风险投资的受益。
另外一方面就是外部原因,在诸多银行竞争下,缺乏足够的监督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商I银行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很多的信息不能及时的反馈到各个银行,使得银行的消息相对比较闭塞,而大环境的监管环境比较宽松,在这种环境下,处理外汇业务风险可想而知,就全国大范围来说,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个人诚信记录信息,银行对于客户的信息不能准确把握,使得风险增大,另外,激烈的市场竞争,银行需要更多的业务往来,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的监督较为松散,国家的大政策对于银行业务的鼓励,加上互联网金融支付客户端对于银行的冲击,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益,很多的银行可以忽略风险,这些做法都是导致外汇业务风险增加的原因。
三、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管理对策
为了应对商业银行在外汇业务中的风险管理,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风险,首先是建立完善的外汇业务管理体系,这是保证银行稳定运营和健康发展的基石,必须重视银行的管理体系,外汇业务是一个种类较为繁复的系统,它涵盖了所有外汇业务的种类,同时还要按照各地的标准,与国家控制的大型银行保持一致,所有银行按照统一标准执行。建立管理体系中必须包含风险评估系统,在外汇业务中,很多的银行就是缺乏对风险的控制导致亏损,在接到外汇业务时,由评估小组进行风险评估,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决定业务是否接受,以降低风险。业务结束后,适当的归纳总结不合理的外汇业务,避免下一次重复操作。
全部银行工作者提高风险意识,对待外汇业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对外汇业务要能独立提出方案应对,对于每一项业务要进行分项分层处理,降低风险。针对不同的地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操作业务的时候要注意差别化,保证首要原则规避风险。外汇业务是一项技术繁杂的工作,在接洽客户的时候,首先是收集前期的资料,银行业务员在办理一项大型业务时,首先要考虑该项业务是否合理,紧接着调查客户的基本信息,国家的汇率信息,还有国家当前的经济政策,综合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再根据评估小组的仔细审核,确定是否开展这项业务。提高授权信息,银行的业务要进行分层处理,那么对于一些金额数目较小的业务可以授权给工作人员,提高银行外汇业务的工作效率,对于比较大的案子,可以按照不同的部门之间拆分合作,相当于拆分风险,对客户进行单笔授权。业务结束后,要通过外汇业务的归纳总结,提高外汇业务的管理水平,规避风险。
任何管理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国家必须尽快完善银行的法律法规,有了法律的保驾护航,各个法规之间要保护银行的稳定运行,法规要涉及到银行的风险投资业务,营造良好的外汇法律保护环境,做到多方面的保护调控。给外汇业务投险,这是金融业务的创新,在支付保险费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同样会再次对外汇业务进行评估,如果外汇业务操作后出现了重大风险,那么保险公司也将承担损失,保险公司必须也对业务进行考察降低风险,这对于保险公司和银行都是需要警惕的事情,双方都要增加警惕性,增加了保险公司的业务,转移了银行的风险,两种行业相互扶持发展,这种给外汇业务保险的方式具有高度前瞻性。
野外探险范文3
一理论教学探索
“教学活动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从根本上来说,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的授课教师更应认清培养任务,对授课方式做出新的探索。
1借助多媒体设备高效教学
现代汉语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如果课堂上单凭教师的口头讲授,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多种效果融合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因此,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达到更为良好的课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语音”这一章讲授语音的属性时,我们需要学生了解,由于其发音器官状况的不同或发音方法的改变,人在发音时会形成不同的音色。因此有的人音色粗重,有的人音色尖细;有的人音色沙哑,有的人音色清脆。这部分知识并不难,但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势必不好。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音频媒介,向学生播放他们熟悉且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语音特色的广告,比如“七匹狼”男装的广告是“与狼共舞,尽显英雄本色”,粗重的男音透出一种稳健的风格,非常适合男装类产品的品牌表现;而“强生”婴儿产品的广告词“从第一次到每一次”细柔的女声流露出浓浓的母爱与温存,是非常适合母婴用品的语音音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不同音色的声音在实际言语交际中的运用,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再比如,“文字”这一章的知识在现代汉语课程体系中是重在了解、鉴赏的内容。我们在讲“汉字的形体演变”的时候,如果只是向学生讲述“甲金篆隶草楷行”,哪一个时期产生了哪种字体,各种字体有哪些特点,课堂气氛往往会死板、沉闷。但如果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或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把以往静态的课堂教学形式动态化,把抽象的教材形象化,使学生的多种感知器官共同参与认识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2选取适切有趣语例生动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现代汉语课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选取有趣的、贴近生活的语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语法时,我们常说“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而这“结构规则”到底是指什么呢?这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我们可以选取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进行讲解。“语音”、“词汇”和“语法”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下象棋一样,如果光有棋盘、棋子,还是不能游戏,还需要有对弈双方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在这里,语言和词汇就像是象棋中的棋盘、棋子,而语法就相当于游戏规则。听到这里,学生都会对这部分的内容产生很直观的印象。
3注重与其它语言学科之间的联系
现代汉语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步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语言学类课程。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学科关系异常紧密。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绪论》中说:“在语言学各个部门中,汉语史首先要和现代汉语取得密切联系。因为汉语史主要是建立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的基础上的。”
例如,古今汉语都有名词作状语的情况。现代汉语能充当状语的名词,一般是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如:今天我休息。咱们北京见。但在古汉语里,除了表示时、地的名词可以作状语外,普通名词也经常直接作状语。如: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马中锡《中山狼传》)
通过古今汉语的对比,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现代汉语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从历时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到汉语的发展演变。
其次,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积淀,这就要求现代汉语教师在讲课中也应有意识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授“汉字起源”的学说时,其中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就是“结绳说”,认为汉字是在先民结绳记事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可以从这个知识点引发开去,向学生介绍“结”这个文化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知道,从原始社会至今,“结”一直作为一个文化意象深深存在于中国人心中。在汉语中,许多具有向心性聚合的要事几乎都用“结”字作喻,如结义、结拜、结盟、团结等等;“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果”、“结局”、“结束”;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像“同心结”、“结发夫妻”等等,都是从“结”中引申出来的。
这样的引申不但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有助于学生相关知识的积累,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践教学探索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其整个专业培养目标中占据着很大比重。但由于学时安排、教师精力以及学校硬件等条件的影响,许多学校都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
1结合讲授知识设置实践环节
教师可以定期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与本课程相关的活动,如语言规范化知识竞赛、社会用字用语调查、地方方言调查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授“绪论”部分方言知识的时候,由于大学班级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遍布于各个方言区,因此授课教师可以把实践环节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书本及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分析自己的家乡话在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与普通话的差异,并把思考所得的结论与其他同学交流,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解“词汇”一章“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校园流行新词的使用情况,阐述词汇的发展变化。通过分小组调查、提交调查报告的方式,得出学习结论。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把现代汉语课从单一、枯燥、抽象中解脱出来,把学生从被动听讲拉到主动参与中来,从而使现代汉语课更丰富、更鲜活、更具体,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听课状态,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
2结合本科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展示,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综合考查。
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可以将讲授知识与指导论文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可以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素材,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布置调查报告及小论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感兴趣的语言现象,考察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尝试用相关的语言理论进行解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认真点拨,有针对性地布置阅读书目,指导学生形成书面材料。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随着语言知识学习的深入,不断深化完善自己的论文,为今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合本专业实习
一直以来,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实习都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一些内陆城市,留学生数量有限。如何解决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一直是本专业教师不断努力解决的难题。而像英、美等接收留学生较多的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为了促进留学生尽快融入当地社会,英、美等国会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学生都“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和学习。笔者认为,若本学校有在读的外国留学生,可以将他们带入本科生的现代汉语课堂,让留学生与本土学生一同学习、交流,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融,加强互相之间的了解和联系。在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同时,更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应紧密结合对外汉语专业特色,在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开拓创新。教师在课堂上应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选取鲜活的语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改进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7.
[2]程伟民.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
野外探险范文4
企业海外并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顺利进行。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是否成功的关键。企业通常可采用的融资渠道有: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股票和认股权证。
一般而言,企业海外并购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并购企业的资金结构。(2)企业负债经营过度,财务筹资风险恶化。(3)汇率波动风险。(4)国际税收风险。第五,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政治风险。在一个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并购一家企业的融资风险要比在政治稳定的国家高得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的利率和风险回报相对要高得多,他们也害怕自己的投资无法收回。
而影响并购企业的融资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可以概括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从外部来看,(1)是市场环境因素。资本市场是企业并购中迅速获得大量资金的重要外部平台,融资方式的多样化以及融资成本的降低都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成熟。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融资方式有限,企业融资大多以银行贷款为主,融资成本不容易通过多种融资槊道降低。而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导致融资程序比较复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融资的成本与风险。(2)是政策因素。在海外并购活动中,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海外并购给与政策或资金上的支持。我国政府积极参与海外并购融资政策的改革,在政府的支持下,银行贷款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的重要来源,因此,政府贷款利率政策将直接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的高低。
从内部来看,首先是融资能力。融资能力包括内源融资、外源融资两方面。内源融资能力主要取决于该企业可以获得的自有资金水平及有关的税收折旧政策等,一般内源融资资金成本较低。但受企业自身盈利水平的限制,而且过多的运用内源融资,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外源融资能力主要指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等融资方式,取决于外部融资渠道的多寡、企业的获利能力、资本结构及市场对企业的态度等。其次是融资结构。包括企业资本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结构。债务资本中包括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结构等,企业融资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融资风险的一个主要因素。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实际经营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时,就可能产生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对外发行新股意味着将企业的部分控制权转移给了新股东,如果普通股发行过多,原股东可能丧失控制权,并购企业反而面临被收购的危险,而且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会使股东利益受损。
2海外并购的融资风险控制
合理确定融资结构应遵循资本成本和风险最小化原则。并购融资结构中的自有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企业在综合考虑融资成本、企业风险以及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应该以先内后外。先简后繁、先快后慢为融资原则。当前,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融资还面临着重重障碍,企业在积极开拓国内外多种渠道融资的同时,可以通过融资方式的创新,顺利完成海外并购。
(1)与国外企业结为联盟,寻找适合的跨国战略投资者,共同完成收购。目前,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多是独立完成,这对企业的融资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并使企业承担很大的财务风险。我国企业可以与海外企业合作,在利益上共享。这样既可以解决部分甚至全部的融资问题,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这种合作是双赢的,我国企业从中可以积累与海外公司合作的经验,通过结为战略联盟来共同完成并购,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的蓝星集团便于2007年成功引入美国百仕通集团(Black-Stone)作为其战略投资者,同时百仕通出资6亿美元购入蓝星集团20%的股份。百仕通对化工领域非常熟悉,了解这一行业的收购与合资机会,成为在蓝星集团的国际化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支援力量,在今后的海外并购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引入百仕通后,蓝星成为具有一家国际背景的公司,一定程度上还可避免政治风险。(2)利用有形资产进行产权嫁接融资。利用有形资产进行产权嫁接融资是并购企业将自己拥有的机器设备、厂房、生产线、部门等嫁接于目标企业,成为目标企业的一部分,从而获得相应的股权以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控制。2000年5月,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将其麾下的雷诺工业车辆公司的所有权全部转让给瑞典沃尔沃公司,沃尔沃公司则将其15%的股份增发转让给雷诺汽车公司。此外,雷诺汽车公司还在股市上收购沃尔沃公司5%的股份,使之成为沃尔沃公司第一人股东。雷诺汽车公司的产权嫁接融资利用有形资产作为并购支付手段实现并购,为大型并购融资尤其以小并大的融资提供了成功范例,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3)融资方式的多样化选择。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在企业的海外并购中,银行贷款也成为企业获得海外并购资金的主要渠道。同时,由于海外并购所需的资金数额巨大,只进行国内银行贷款往往不能足额筹集到所需资金,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融资时,多利用银团贷款。银团贷款又称为辛迪加贷款,是由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一家或数家银行牵头,多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参加而组成的银行集团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融资的贷款方式。国际银团是由不同国家的多家银行组成的银行集团。对于贷款银行来说,银团贷款的优点是分散贷款风险,减少同业之间的竞争;对于借款人来说,其优点是可以筹到独家银行所无法提供的数额大、期限长的资金。即一般来说,银团贷款金额大、期限长,贷款条件较优惠,既能保障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又能降低建设单位的融资成本,是重大基础设施或大型工业项目建设融资的主要方式。
另一种运用比较多的是平行贷款。在不同国家的两个母公司分别在国内向对方公司在本国境内的子公司提供金额相当的本币贷款,并承诺在指定到期日,各自归还所借货币。平行贷款是两个独立的贷款协议,分别有法律效力,是分别由一母公司贷款给另一国母公司的子公司,这两笔贷款分别由其母公司提供保证,效果相同。平行贷款的期限一般为5至10年,大多采用固定利率方式计息,按期每半年或一年互付利息,到期各偿还借款金额。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仍须依照合同执行,不得自行抵消。因此,为了降低违约风险,另一种与平行贷款非常相似的背对背贷款就产生了。背对背贷款是处在不同国家的两个企业之间签订的直接贷款协议。尽管有两笔贷款,却只签订一个贷款协议,这样就解决了平行贷款中的信用风险问题。
除上述融资方式外,还有海外上市、海外发债、海外发行可转债、美国存托凭证、换股等融资方式。多元化融资方式逐渐出现在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中,显示出我国企业日益成熟的资本运作技巧。但从总体来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方式仍然极为有限,我们应该从国外并购案例中得到启发,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把握金融风暴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野外探险范文5
【关键词】外科护理;职业风险;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59-02
外科护理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接受过外科手术的患者,这个职业具有其复杂性及其风险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外科护理这一职业风险正在逐年递增,为此外科护理工作人员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和压力[1]。如何降低外科护理这一职业风险同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探讨外科护理这一职业的风险问题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1 外科护理职业风险
1.1 外科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2]。外科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职业风险意识,譬如外科药物繁多的品种需要更换、发放、配药、输液等都是存在很大的风险[3]。
1.2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人文关怀不够。外科护理人员有义务和责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工作以及足够的关心,如果关心不够或不及时就可能会导致检查和患者手术时间等延误,护患和医患矛盾由此埋下。
1.3 欠缺分析与判断病情的能力。外科中的许多疾病变化很快并且极为复杂,如果护理工作人员欠缺分析与判断病情的能力就有可能会导致延误病情甚至错过最佳抢救时机,不仅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而且给护理人员带来渎职的风险。
1.4 护理人员记录登记不规范、不及时。护理文件的记录是患者重要的病例资料,因此必须确保这一记录的规范性、真实可靠性、全面性与及时性。
1.5 引流管的堵塞、扭曲及脱出。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工作不认真、观察不仔细,就会导致引流管的堵塞、扭曲及脱出,势必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很多医疗事故都是由此发生[4]。
1.6 患者摔下病床。由于护理人员未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导致患者摔下病床,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病人骨折以及病情加重。
1.7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欠缺。在未经过病人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暴露患者病情、隐私等,这都侵害了病人的隐私权以及知情同意权。
2 预防措施
2.1 健全护理工作管理制度。靠制度关键要落实,例如要实行药品签名制度、实行输液单制度,每次换药需要注明换药时间并登记,同时也让患者或其家属签字。提供当日的清单,须提前告知患者药物收费标准,避免日后引起的法律维权纠纷。另外,护理工作环节较多、工作时间较长、服务要求细且高,所以确保护理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这也需要广大护理工作者多总结、多讨论、多交流,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与质量[2]
2.2 加强护理工作人员培训教育。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强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增强及可以维护患者的权利,同时也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正当权利。要不断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除了需要具有颇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护理技能以外,还应该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
2.3 加强与患者及时有效沟通,并给与患者人文关怀。外科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和焦虑心态,尤其是在手术前后。患者进入陌生的环境,在住院后非常容易出现对医院环境、对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治疗带来的疼痛刺激等产生担忧,这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例如使用恰当的称呼、解释病情语言合理性、劝导患者的语言技巧等,既要有耐心有需要讲技巧,又要讲科学讲原则[3]。竭尽所能的给予患者最大的人文关怀[4]。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通告和解释病情、说明治疗过程中治疗目的、治疗风险等,在获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才可进行相应的工作。
2.4 加强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要建立健全巡视制度,例如定时查房、观察患者病情,提高对患者病情发展的判断性及预见性。同时还需加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病人坠床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要加强护理工作人员对引流管的堵塞、扭曲及脱出造成的引流不畅,导尿管引起的泌尿系感染以及患者猝死等的防范意识,使这些风险降到最小,保证病人在养病过程中不因院方护理不周而造成的伤害。
2.5 及时检查护理记录并存档。护理记录作为患者治疗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材料,一方面有利于监测病人病情,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法律证据来化解各种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所以护理工作中必须建立健全一套护理记录制度,按要求记录并及时检查记录是否完整、准确,并上交存档并妥善保存。
2.6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不能光靠制度约束。对于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要讲究以人为本,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有时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面对这些负面情绪不能仅靠医护人员的自我调节,还需要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免将负面情绪带给患者,不利于患者康复。同时医院管理者应该努力创造条件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各种福利待遇,使外科护理人员自觉自愿的提供最好的服务,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
3 结语
外科护理是一种有着很大风险的职业,护理风险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极强的防范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提高护理人员预防风险能力能够有助于缓解护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护理及观察,较快患者的康复速度。面对日益严重的职业风险护理人员必须要恪守职业素质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竭尽全力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尽可能的降低护理风险,是患者享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2.
[2] 常美娟, 蒋银芬, 陆琦华. 低年资护士的职业风险及对策[J]. 护理研究, 2005, 19(9): 1854-1854.
野外探险范文6
【关键词】人工冶铁 块炼铁 生铁 出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66-01
打开现行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翻到第14页,我们会看到这样一段描述:“在两河流域、地中海沿岸和埃及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铁器。中国使用陨铁和人工冶铁都较前几个地区稍晚,然而冶炼块炼铁和生铁大体与之同期。” 根据上述对于中外人工冶铁业的叙述,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人工冶铁的出现晚于两河流域、地中海沿岸和埃及,但中国冶炼块炼铁和生铁却与上述地区大体同期。该结论完全正确吗?要想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我们很有必要对中外人工冶铁的出现作一番探讨。
早期人类冶炼技术不够发达,无法从铁矿石中冶炼得到铁,所以,在人工冶铁出现以前,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有过使用陨铁制器的历史。例如,在尼罗河流域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出土的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铁珠和匕首,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陨铁制器;而目前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陨铁制器则是在中国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出土的公元前14世纪前的铁刃铜钺。可以说,人类最早使用的铁,就是陨铁。但陨铁只是一种含铁量较大的陨星,或者说是一种天然铁,陨铁制器与人工冶铁的发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大约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居住在小亚细亚(地处亚洲最西端之半岛,北临黑海,南滨地中海)的赫梯人发明了冶铁技术。怎么发明的呢?是在炼铜之时发明的!赫梯人生活的地方铁矿较多,他们在向熔炉中投入铜矿石时炼铜时,有时会混杂进去一些铁矿石。在冶炼过程中,矿石中的铁便被高温熔炉中的一氧化碳还原出来。由于当时熔炉的温度不够高,大约在1000℃左右,低于铁的熔点1535℃,所以,一氧化碳还原出来的铁是固态铁块而并非液态铁水。这种固态铁块不会与熔化的铜混在一起,很容易与铜区别,这也就是人类最早冶炼出的“块炼铁”。于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冶铁技术便宣告诞生。由于疏松多孔,块炼铁也常被称为海绵铁。冶铁技术发明之后,赫梯国王严禁其外传。但是,随着赫梯王国的衰败,赫梯工匠四处移民,于是,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冶铁术传入两河流域、古埃及以及欧洲部分地区。
众所周知,我们通常所说的铁分生铁和熟铁两种,包括钢在内,它们都是以铁和碳两种元索为主的一种合金,而其区别主要在于含碳量不同。我们通常把含碳量在0.02%以下的叫熟铁,0.02%―2.11%的叫钢,2.11%―6.69%的叫生铁。人类最早所冶炼出的块炼铁含碳量低于0.02%,实际上也就是一种熟铁。无论是生产还是使用,块炼铁都存在着不少的缺点:一是块炼铁为固态铁块而非液态铁水,不能从熔炉中流出,而要将之从熔炉中取出时很容易导致炉膛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从而无法连续生产,所以块炼铁的生产效率是比较低的;二是块炼铁所含杂质比较多,需要通过不断反复加热锻打才能将之挤出从而制成各种器具,费工费时;三是块炼铁含碳量较低,质地较软,使用受限制较多。也正因如此,在发明块炼铁冶炼技术之后,先人们就不断努力对其进行改进,于是,生铁、钢的冶炼技术也得以发明。同块炼铁相比。生铁和钢有不少的优点。以生铁为例,“生铁的冶炼温度是1150℃到1300℃,出炉产品呈液态,可以连续生产,可以浇铸成型,杂质比较少,质地比较硬,冶炼和成形率比较高,从而产量和质量都大大提高。所以说,由块炼铁到生铁是炼铁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但是,在国外,这一过程却是极其漫长的。以欧洲为例,虽然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其部分地区就已经出现了块炼铁冶炼技术,但是,直到公元14世纪,生铁冶炼技术在欧洲才得以出现。也就是说,从能够冶炼块炼铁到能够冶炼生铁,欧洲大约经历了2400多年的时间!
如果要问人工冶铁技术在中国何时出现?目前,学术界对此还无法给出一个一致的答案。但是,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是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也就是春秋时期。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人工冶铁的出现的确是晚于地中海沿岸、两河流域、埃及和欧洲地区的。但是,有一点大家是一致的,那就是不管是哪一地区,其最早冶炼出的铁都是块炼铁。前面曾谈到,在世界其它地区,从能够冶炼块炼铁到能够冶炼生铁、钢,这期间往往会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但是,与上述地区有所不同的是,在古代中国,在块炼铁技术出现后,我们的祖先却很快就发明了生铁以及钢的冶炼技术!有多快呢?时间大约是100年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即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就出现了生铁及钢的冶炼技术。以生铁为例,如果同欧洲进行对比,从能够冶炼块炼铁到能够冶炼生铁这一发展过程,中国远远短于欧洲,大约要短2300年左右。因此,我们也会常常看到这样的叙述:在古代中国,块炼铁、生铁、钢的冶炼技术均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这是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一个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那么,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块炼铁技术在中国出现之后,我们的祖先又是如何发明生铁和钢的冶炼技术的呢?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生铁冶炼工艺,在原料、燃料使用上与块炼铁冶炼基本一样,例如,在燃料上使用的都是木炭。它们之间主要的差别在冶炼炉温的不同。块炼铁冶炼时的炉温大约在1000℃左右,而生铁冶炼时炉温却达到了1100-1200℃。简而言之,生铁冶炼技术之所以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就能够在古代中国出现,主要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能够将冶铁熔炉的温度提升到足够之高。在冶铁过程中,一方面,当时我国使用了较强的鼓风装置,另一方面,我们还使用了比较高大的冶炼竖炉,因此,进行生铁冶炼所必须达到的炉温,我们完全有能力提供。在高温冶铁过程中,被还原生成的固态铁会吸收含于木炭中的碳元素,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这种吸收的速度会不断加快。随着对碳元素的不断吸收,铁的熔点会不断降低,最低可降至1146℃。在这种条件下,炉温就可使铁熔化,从而就得到了液态的生铁。而液态生铁可以直接浇铸成器,且质地较块炼铁坚硬,适合用来铸造农具,这就大大推动了古代中国铁器以及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炼钢技术的发明,从基本原理上讲,与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有一些相似。如前所述,块炼铁所含杂质比较多,需要通过不断反复锻打才能将之排除以便制器,而也就在这不断反复锻打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块炼钢技术。当时,人们在锻打块炼铁的过程中,使用木炭不断反复加热,而块炼铁则吸收了木炭中的碳元素,含碳量得以提高,而且杂质也有所减少,变得较为坚硬,从而成为了块炼渗碳钢。在当时,块炼钢在农业中使用并不很多,而是主要用来制作刀剑等兵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现行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第14页对于中外人工冶铁业的叙述,应该说是存在一定错误的,或者说表述不够清楚。在我看来,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调整:“在两河流域、地中海沿岸和埃及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陨铁制器,但陨铁制器与人工冶铁的发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冶铁技术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出现于西亚地区的赫梯王国,其所冶炼出的铁为块炼铁。同生铁相比,无论是生产还是使用,块炼铁都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因此,由块炼铁到生铁是人类炼铁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但是,这一过程的完成却并不短暂,例如,欧洲就经历了2400多年。中国使用陨铁和人工冶铁都较前几个地区稍晚,然而块炼铁和生铁的冶炼技术却几乎是同时出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