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教育教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教育教师

特殊教育教师范文1

1.1教师渴望得到专业发展,但受客观条件限制,缺少培训机会。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发现,只有16%的教师参加过国家级的教师培训,39%的教师参加过省级培训,而接近80%的教师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来进行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学生数量少,学生个体条件差别大,生活自理能力低。按照《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师生比应为1:3.1,但黑龙江省大多数学校无法达到这一比例,很多学校的教师既承担教学任务,又要担任生活教师的职责。因此,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省内外许多教育机构开展了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学校也大力支持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却往往脱不开身去参加培训。

1.2教师对一些康复设备不甚了解,康复技能有待提高。特殊教育倡导“医教结合”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机体的康复,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康复技能。然而黑龙江省各学校普遍存在缺少从事语言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咨询等的专业人员的现象,使得特殊教育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同时很多学校由于资金限制,无法购进先进的康复设备,还有一些学校尽管购进了先进的设备,又缺乏掌握康复技能的专业人才,使得许多设备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由作用,造成资源浪费。

1.3培训形式单一,无法满足教师需求。目前省一级的教师培训主要是采取技能大赛的形式,以赛代训。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学能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受场地限制,体育课和职业教育课很难获得展示机会;地理条件的制约又使得参加展示的学生只能从哈尔滨市的学校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比赛的平等性。而地市一级的培训,往往也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教师的实际需要,要么效仿省里进行技能比赛,要么请几位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进行专题讲座。通过问卷统计发现,36%的教师认为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34.6%的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32.1%的教师认为培训理念难以转化为教育实践。这在很大程度上指出了培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们指明了改进方向。

2、对策与建议

2.1编写全省统一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教材,制定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通过整理调查问卷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认为在专业发展方面,亟需提高的前三项分别是学科知识与技能(47%),现代教育技术(44%)和教学理论(37%)方面的知识。而目前的教师参加的培训多是通识理论(72%),教学理论(62%)和师德(61%)等方面的内容。教师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培训的针对性不强。鉴于此,建议制定全省统一的特殊教育教师准入标准,同时参考调查问卷编写统一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教材。

2.2细化培训对象,分批分层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和访谈笔记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结构不同,素质基础不同,个体追求的发展目标不同,对培训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培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综合考虑教师个体的不同情况。鉴于特殊教育教群体的特殊性,应在教师培训工作方面加强针对性,把教师群体分为骨干教师,新手教师,转岗教师和随班就读教师四类。在培训开始之前,明确培训对象,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分层设计培训目标,这使得培训在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出发点,在接下来的课程和形式上的确定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不会偏离轨道。

2.3创新培训方式,集中培训与送教上门相结合。针对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出门难”的现状,建议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开展送教上门。针对学校的不同特点和教师的不同需求,设计培训课程,依托特殊教育的教研片区,在每个教研区域设置培训点,组织专家、教研员和优秀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对每个区域的教师进行培训。

2.4设计培训课程,注重普遍性,强化特殊性。针对特殊教育的特点,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上要综合考虑。课程既要包括特殊教育的通识内容,又要包含具体学科的教学知识。同时,为了普及“医教结合”理念和康复技能,还要适当增设康复类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强化,力争使所有教师都能掌握基础的康复知识和技能,能够使用基础的康复设备。

特殊教育教师范文2

1.外部原因

特殊教育教师不仅要向那些有身心缺陷的孩子传授知识,更要从孩子的吃穿住行等生活细节照顾孩子。既是老师,又是妈妈、朋友、医生、保姆等。教师长期处于类似的生活、教育状态下,心情压抑,易怒易燥。由于长期教授听力障碍的学生,教师的语言会出现退化,如词汇缺乏,语言简单等。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导致特殊教育教师很难培养出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因此,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很难获得普校教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缺乏自信心。

2.内部原因

每个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都不一样,有些特殊教育教师极易处于不良状态的情绪之中。同时,有些特殊教育教师自我认识不够,期望值过高,过度关注职称、晋级、学习进修以及评优课等内容,极易产生愤怒、悲观、失望的心理反应情绪。由于不善于表达和自我调节,那些意志力薄弱和性格内向的特殊教育教师但凡遇到挫折就会自怨自艾或者自暴自弃。

二、不良情绪的调适策略

1.正确剖析自我

特教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善于从别人的眼中认识自己,面对自己的不足要学会采取积极的措施克服,坦然面对自己努力付出却以失败告终的事情。接纳自己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学会面对现实,把自己积极乐观的一面展现给学生。

2.宣泄释放自我

如果特殊教育教师无法正确对待和消除已经产生的不良情绪,那么可以寻找适合自我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如与好友谈心,诚恳地在朋友面前展露内心,总会得到别人的关注、同情、鼓励和赞美,进而有效地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

3.改变思维方式

改变思维方式,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教师面对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必须通过改变想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当前的处境做出提炼和取舍,选择几个重点的事情全力以赴做好,次要的先放一放,或者不做。让自己从容地做事,才能做好。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实力和当前的身心状况,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目标。如果目标定位过高,就会为难以达到目标而徒增焦虑。

4.悦纳自己

所谓悦纳自己,并不意味着自己是完美的,而是说自己有不足之处并能够很坦然地承认。并且,能够不断克服缺点,注意塑造自我形象,把握自己做人的准则,不断完善自己。这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因此,我们唯有悦纳缺陷,才有可能获得心理平衡。

5.工作中寻找乐趣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不会感到累的。特殊教育教师面对的是天真纯洁的孩子,这是应该自豪的,是其他所有职业都比不了的。学生带给教师许多烦恼甚至痛苦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欢乐、安慰、惊喜。不要忽视这额外的收获,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工作中抓住这些闪光的瞬间,记下这些愉快的细节,将是一股巨大的动力。

三、小结

特殊教育教师范文3

关键词 美国特殊教育 教师短缺 原因 补充策略

分类号 G760

教师问题是全球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作为一个教育强国,其教师队伍同样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尽管各州情况不尽相同,但特殊教育、数学和科学等学科教师短缺均比较严重,特殊教育教师问题尤其突出,且困扰美国教育长达几十年之久。对此,美国进行了长时间、广地域、大范围的探索。

1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短缺现状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短缺,无论是从总体数量、教师素质还是涉及的地域与类别看,都要远远超过一般学科教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师数量短缺

特殊教育教师短缺普遍存在。据“面向特殊教育的高等教育联盟”调查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短缺在全美50个州普遍存在,有98%的学区报告称特殊教育教师短缺。从现在到2018年,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增加17%才能满足需求,超过任何一个行业的需求率。例如,据相关研究(Zost,2012)表明,德克萨斯州获得完全认证(fully certified)的特殊教育教师缺额19%,在农村地区甚至达到了36%。

特殊儿童增多凸显特殊教育教师不足。Swanson(2012)研究发现,1976年,3~21岁的特殊儿童占学生总数的8%,而到2006年这一数据已经升至14%。从1993年到2006年,残疾学生数增加了将近70万名,年增长率达55%,这是学生总人数增长率的两倍还多。其中,特定学习残疾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学生分别占了约50%和25%。虽然近几年特殊儿童数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13%以上。残疾学生的大量增加更加凸显特殊教育教师的短缺。

1.2教师素质偏低

按照《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CLB)法案所确定的标准,高素质教师应当获得学士学位及任教资格证书,同时精通所任教学科的学科知识。以此标准衡量,美国大量在岗特殊教育教师不能达标。美国教育部的调查数据表明,美国高素质特殊教育教师短缺率高达11.2%,也就是说,有大约45514名在职教师达不到该标准要求。中学特殊教育教师资格问题尤其明显,有调查表明80%以上的中学特殊教育教师在其所任教学科并不能满足高质量要求。

许多学区不得不聘用持有临时或替代性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候选人执教。据估计,在每年聘任的新教师中,有四分之一没有完全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在2003年前后,超过49000名不具备任教资格的特殊教育教师在岗教学,为接近83万名残疾学生提供服务。据统计,在2005年占全国特殊教育教师总数9.6%的教师没有获得完全职业资格证书,有些州或者地区这一数据甚至在25%以上,如哥伦比亚地区高达28%。这种质量上的不足比数量上的短缺问题更加严重,被研究者描述为“慢性而持续”的特殊教育教师短缺。

1.3队伍结构失衡

首先是特定文化背景特殊教育教师缺乏。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存在着大量的欧洲及亚非移民,2008年的数据显示所有残疾学生中这类学生占了将近30%。这样,特定语言和文化背景的残疾儿童教育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而具备语言及文化沟通能力的潜在特殊教育教师候选人却只有14%左右。

其次是性别比例失调。由于在社会期望中教学被看作是“女性工作”(women’s work),男性教师匮乏,男生缺乏相应的榜样模型以及社会期望,因此很少愿意选择教师这一职业,从而导致教育行业中男教师较少,而这在特殊教育领域尤其明显。

1.4区域差异显著

一般来说,经济落后地区较其他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短缺更为严重。来自美国教育就业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 for Employment in Education,简称AAEE)(2000)的报告显示,美国西部高山区、中部,高原地区和阿拉斯加地区在所有类别的特殊教育岗位都存在教师短缺。而西部、南部中心区、东南区、盐湖区和亚特兰大中部60%以上的特殊教育岗位类型都存在着教师短缺。

2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短缺原因分析

虽然也有特殊教育教师因为个人原因(如家庭、婚姻、退休等)离开或不愿进入特殊教育行业。但从总体上来看,特殊教育教师短缺主要是由特殊教育岗位社会地位低、工作负担重、缺乏足够支持及流失严重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同时,《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要求所有教师必须获得州教师资格证书,导致部分不合格教师被清退同样加剧了特殊教育教师的短缺。

2.1相关法规过严

Nichols等指出,相关法规是造成特殊教育教师短缺的原因之一。1997年及2004年的《残疾人教育案》(IDEA)修正案以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实施加剧了特殊教育教师的短缺。一方面,这些法律法规将更多的孩子定性为特殊儿童,从而增加了特殊儿童的数量;另一方面,这些法案对于教师的任教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大量没有获得任教资格的特殊教育教师被清退,从而加剧了特殊教育教师的短缺。

2.2教师工作负担重

有些学区只有寥寥几名特殊教育教师,一名特殊教育教师要负责一个学校甚至是数个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学工作,教学跨越多个年级,需要掌握广泛的课程知识。如山的文件工作(paperwork)以及与家长的频繁沟通等使人们不愿意进入特殊教育行业。正如有特殊教育教师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州内“个别化教育项目”(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缺乏标准化,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并且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因此,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整理他们的相关信息,花费至少4个小时了解一个学生的情况,花费5个小时去检验原来教师的评语,最后用40分钟时间完成报告。这些工作需要在课下时间和周末来做,总是让教师精疲力竭。

2.3缺乏足够支持

由于特殊教育教师并不被普通教育教师认同,他们感觉自己生活在社会与学校的主流文化之外,使特殊教育教师对于学校文化产生疏离感,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感觉孤立无援,缺乏安全感。如有特殊教育教师反映:“由于缺乏普通教育同事的理解,导致我被疏离、冷落、排除在外,并且感觉不到自身的价值”。

特教教师缺乏资源与人员支持,反映在:(1)获得资源有限。许多特殊教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材料、物理空间以及管理者的关注。一位特殊教育教师说,他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小学工作了12年,有9年时间需要成为“资源专家”,自己寻找资源,缺乏合适的材料。他与其他四位同事共用一个办公室。(2)人员支持不够。许多学校缺乏特殊教育教辅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致使特殊教育教师经常感到孤立无助。

2.4教师流失率高

“教学与美国未来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aching&American Future,2003,简称NCTAF)将教师流失称之为“国家危机”(national crisis)。根据Boe(2005)的研究,每年平均有6.27%的特殊教育教师离开教师岗位,从事其他职业;有8.27%的特殊教育教师转行从事普通教育。也就是说,每年有大约15%的特殊教育教师流失,是普通教师流失率的2倍。每年离开特殊教育岗位的教师比新增特教教师还多。并且,特殊教育教师流失最严重的是城市和农村贫困区域的学校。

初任特殊教育教师流失率高。在所有学科的初任教师中,特殊教育教师是流失率最高的,特殊教育教师最初三年的流失率达到了19.9%。初任教师入职五年后,特殊教育教师离职率达到40%以上。

未获完全特教资格的教师流失严重。比如JamesMcleskey,Bonnie S.Billingsley(2008)-13J的调查显示,某大城市学区,由于特殊教育教师短缺,不得不雇用了100名未获特教资格的替代者(substitutes)填补特殊教育岗位空缺,然而,之后三年中这些教师有40%~50%选择了离开。

并且全美320万教师中有将近一半是婴儿潮(ba―by―boomers)时期出生的,他们在最近几年都将临近退休。由于以上多方面原因,造成了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师短缺。

3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补充策略

根据特殊教育教师短缺问题,美国各个州、学区及学校采用了多样化的补充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立特殊教育教师综合数据库

许多州建立了州(际)特殊教育教师个人数据库(personnel databases),以便了解州特殊教育教师的数量、分布、工资、流动等基本状况,为特殊教育教师的招募与保留提供政策依据。2002年,肯塔基教育专业标准委员会与北卡罗来纳州教育部、北卡教育研究委员会合作,共同搜集并建立了跨州的教师数据库,包括教师的培养、需求、流动与保留等。北卡教育研究委员会对近几十年州内教师的流失状况进行了纵向分析,同时州政府还对州内的42000名教师进行了调研,以了解他们的工作条件。这两个州的数据便于管理者及政策制定者按照学科及地域分布状况招募并补充教师,并提供合适的初任教师教育项目。

3.2减少特殊教育教师需求量

Boe(2006)指出,寄希望于将来培养大批的特殊教育教师填补所有空缺岗位是不现实的,应对特殊教育教师短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减少特殊教育教师需求。所应用的策略包括:(1)减少定性为残疾学生的数量;(2)重新设计教育过程,例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或者聘请教师助手,从而减少全职特殊教育教师需求;(3)增加普通教师对于残疾学生的指导,或扩大全纳教育实践。此外,许多学校还聘请了退休特殊教育教师重返课堂,担任部分甚至是全部教学任务,以减少新教师的需求量。

3.3整合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途径

改革现有培养模式。包括改革特殊教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特殊教育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学术水平。例如,Carla McClure,cvnthia Reeves(2012)的调查显示,2004年在北达科他州,不同类别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需要学员花费很多时间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北达科他州大学改变了教师培训模式,通过案例管理和服务不同残疾学生的方式展开。这样,许多农村的小学校都能够保证每天至少有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全程在校服务。

精心设计替代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根据Rosenberg等(2007)的研究,在美国有大量的替代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项目(alternative route certification progams)存在,尤其是在特殊教育者极其短缺的那些州。这些项目大多是为想从其他行业进入特殊教育领域的人员设计的,并且这些项目秉承美国教育部坚持实践取向的意见,通过作业、远距离教育培训候选人。许多学区还着眼于那些社区内从事过与特殊教育相关工作的人员,并鼓励他们通过一定培训进入学校担任特教工作。

为学校员工提供培训,使其具备任教资格。美国许多学区都寻求为现有普通教师、教辅人员(parapro-fessional)提供资金、时间等支持,使他们参加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培训,获得特殊教育任教资格。

3.4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福利待遇

提高教师待遇。各州及学区教育政策制定者已经意识到教师薪水不足以吸引和保留有能力的教师,因此,许多学区通过提高教师工资、增加奖金或者改革教师工资制度的方式吸引和激励特殊教育教师。来自Shaffer(2006)的研究表明,亚利桑那州的阿什福克学区将初任教师的工资提高到了36000美元,年,是该州最高的,并且该地区为新教师提供了6(130美元的奖金。

为教师提供(免息)贷款或者代偿贷款等。许多州和学区为教师提供了住房补贴等,有些州还还为大学生提供贷款,大学毕业选择到特殊教育工作一定年限,就可以根据情况减免贷款。如Putney(2009)的研究表明,阿肯色州(Arkansas)为参与教师教育项目的每名候选人提供了3000美元的贷款,如果候选人达到一定的学分绩点、获得教师教育资格并到某些教师特别短缺的学科如特殊教育任教,这些贷款将获得减免。

3.5改善工作条件

对于教师补充问题来说,使教师岗位变得更富于吸引力以减少教师的流失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管理者通过多种策略改善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多方支持。早在1994年,LittrellLl9j就为管理者多方支持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包括:(1)情感支持。考虑教师的想法,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表现出对教师工作及其人品的欣赏等。(2)教学支持。为教师提供与教学有关的帮助,包括提供必要的材料、空间、资源,为教师提供合理的教学时空。(3)信息支持。为教师提供进修、会议以及有效教学等多方面信息。(4)评价支持。通过与教师持续、深入交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建议等。

营造“家”的学校氛围。有学者(V L.Estrada等,2010)在调研中发现,能够长期在某一个学校执教特殊教育的教师大多提到了“家的感觉(sense of family)”作为他们一直在其工作岗位上工作下去的动力。管理者、普通教育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学生像家庭成员一样的支持、关怀是他们在岗位上坚守下去的重要原因。

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许多学区或者学校通过降低班额、提供教学助理以及优化教学设备的方式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如斯波坎市的威尔皮尼特学区为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专职的教学助理,并且将班额限定为17人左右。

3.6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贾斯特森(Gerstsen,2001)等指出,那些感觉到自己有机会在工作中学习的教师倾向于继续工作下去。因此,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对于教师的招募与保留是十分必要的。

为教师提供初入职指导。根据每一位初入职特殊教育教师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指导者。理想的指导者应当是与被指导者教授同一年级同样残疾的儿童,在一起办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及指导经验,并且富于耐心。2004年,Smith等人调查发现,同一领域的初入职指导能够使初任教师第一年的流失率降低30%。指导的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和程序的建立,教学资源的支持,教学方式的改进,学校文化的适应,工作压力的排解。并且这种指导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而后者被证明效果更好。

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教师的学习包括校内同事间研讨以及专业进修等。学校领导者为特殊教育教师学习提供时间和资金支持。同时,管理者通过与特殊教育教师座谈等了解他们的需求,针对其薄弱方面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专业培训,据L.W.Moses(2005)的研究表明,特殊教师教师在三种相关的技能领域相对薄弱,分别是教授来自于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学生、合作以及应用技术进行教学。

与大学(学院)建立特殊教育科研联系。美国诸多学校通过为大学或者学院的特殊教育实习教师提供实习基地,与大学特殊教育研究者共同开展相关研究,为本校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专业发展资源等。

3.7采用合理的招聘策略

选择合适的候选人。Mark等(2005)的研究表明,有很强家庭关系且非常愿意参与兄弟姐妹生活的人更愿意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因此,学校与高等教育机构更倾向于为那些有残疾兄弟姐妹并且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候选人提供特殊教育职业信息,这被证明是低成本且高效的。

应用灵活的招聘方式。Shaffer(2006)经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加利福尼亚教育部特殊教育管理部门在其网站开通了互动平台,为那些有志于特殊教育的人士答疑解惑。并且该网站还提供了教师访谈的录像,为网站访问者讲述教师生活的感受,解释所需要的资格证书及其获得过程。该网站还介绍了大量教师招募与培养项目,以及各种财政补贴信息等。而维吉尼亚州不仅有类似的网站,还通过广播与电视等特殊教育教师招聘信息。

4 结论与启示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补充问题是横亘在美国教育面前的重大问题,美国各级政府、各学区及相关学者都非常重视,虽然距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尚远,但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理的补充策略。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补充问题能够为我国教师补充提供一定启示。

4.1部分不达标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将继续存在

美国作为教育强国,其特殊教育领域中尚存在着一定数量不具备完全任教资格的特殊教育教师,并且在特殊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地域广阔,区域间教育差异大,在某些特定地域(如边远农村)和特定学科(如特殊教育),一些并不具备完全的任教资格的教师还有一定存在的必要,在没有条件为这些学校或学科配备合格教师的情况下,代课教师或不具备相关学科任教资格的教师将继续发挥作用。

4.2建立区域教师综合数据库

美国许多州都建立了区域间教师综合数据库,统筹教师的流动与补充等。我国地域广阔,区域间差异显著,但区域间教师统筹力度不够。为此,应当建立区域教师综合数据库,包括教师的招募、流动与离职,以及教师的分布、工资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区域间教师统筹,开创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彼此协调,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4.3吸纳相关人员进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在我国,教师主要来源于师范大学毕业生,缺乏多样性,部分学科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认为应当拓展教师来源,严格教师准入,吸纳更多的社会人员经过培训与考核之后进入学校担任教学工作,这对于教师短缺的学科尤为重要。同时,为了解决某些学科师资不足的现状,学校应鼓励相关教辅人员通过培训获得任教资格。

4.4创设良好的校园工作环境

学校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教师(尤其是边缘地区或边缘学科的教师)的补充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学校管理者应当创设宽松、愉快的学校氛围,加大投入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为教师的教学与生活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包括欣赏教师的工作方式,建立教师专业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信息支持,提高福利待遇以减轻教师生活压力等。

特殊教育教师范文4

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年四川省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指出:要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构建特殊教育体系,提高残疾学生综合素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培训计划,提高专业水平和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在教师评优表彰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比例。

但我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现状令人担忧。《四川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分析报告》指出:尽管近年来四川省坚持每年举办各类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班,但由于省内高等师范院校及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等在特殊教育专业上的缺失,全省特教学校仍有超出半数的教师从未接受过特教专业知识培训,专业素养亟待提高[1]。《关于四川、重庆等地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调查》也指出:特教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特殊教育专业修养不够;年龄普遍偏高,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大多数教师还是在特殊教育学校从事传统的特殊教育,很难适应全纳性教育、融合性教育发展的趋势,势必会影响本地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2]。

2008年以来,国家投入47亿实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四川争取该项目新建、改扩建共计101所,其中盲校1所、聋校16所、培智学校12所、综合性特校72所。全省在校残疾学生41839人,其殊教育学校在校生7979人。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特殊教育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入学残疾学生不断增加,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日显突出。可以说,特殊教育教师问题已成为制约我省特殊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对我省特殊教育教师情况的初步调查

为了充分了解我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及其主要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座谈研讨等方式,对我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为我省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提供依据,以促进我省特殊教育事业快速优质发展。

本次调查随机选择我省成都、广元、阿坝等11个市州的19所特教学校,占全省95所(2009年数据)特教学校的20%。此次调查针对专业教师发出问卷300份,占全省1572(2009年数据)位专业教师的19.08%;回收问卷266份,回收率88.67%,其中有效问卷233份、有效率87.59%。在本次调查有效样本233名教师中,男性教师60人,女性教师173人。其中30岁以下教师65人,31~40岁教师107人,41~50岁教师44人,50岁以上教师17人;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教师95人,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教师138人。职前学历:中专146人,专科57人,本科30人,硕士研究生0人;职后最高学历:中专26人,专科98人,本科105人,硕士研究生4人。可见,本次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网络联系特教学校及教师,通过网络发放、回收问卷(12所学校);二是邮寄发放、回收问卷(3所学校);三是实地考察、座谈研讨,发放、回收问卷(4所学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我省特殊教育教师的性别、年龄、专业、学历等基本信息,以及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教师主观幸福感等。

三、我省特殊教育教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发现我省特殊教育教师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负担过重、且分布不均

全省公办特教学校由2000年的63所,增加到101所;在校残疾学生由2000年的8224人增加到41839人,其教学校7979人,年均增加在校生4000多人。但全省特教学校教职工仅1777人,专任教师1478人,专任教师师生比高达1:5.4,若按师生比1:3的要求计算,我省专业教师缺口达1180人。而且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分布不均,特殊教育教师数量远未达到我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调查显示,我省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女教师占74.25%;师资队伍呈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3.82%;但我省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参加工作后学历水平有明显提升。

(二)专业教师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缺乏,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职后培训缺乏制度化

我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背景比较缺乏,普通学校到特殊教育学校转岗教师近60%,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尽管近年来我省坚持每年举办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班,但由于我省人口众多,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师职后培训相对次数偏少,覆盖范围不均,且职后培训多以研讨、交流、校本培训为主,在职培训缺乏系统性与制度化安排,我省特教教师职后培训的速度和水平与特教事业发展需要存在较大差距。

调查显示,从未接受过在职培训的教师占14.16%,参加过1次培训的教师占14.59%,获得2次培训的教师占12.45%,接受过3至5次培训的教师占23.18%,接受过5次以上培训的教师占35.62%。

(三)专业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

本次调查233人中,《SCL-90量表》阳性项目数超过43,提示可能有问题的教师有87人,比例37.34%。因子平均分≥2分,表明有轻度或以上心理障碍、心理困惑的教师有39人,比例16.74%;因子平均分≥3,表明有中等或以上严重心理障碍的教师有3人,比例1.29%。可见,我省特教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如何提高特教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模式和竞争机制,让特教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声望,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完善新时期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四)专业教师职业倦怠显著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MBI)》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作倦怠测量工具之一。其得分越高,教师职业倦怠水平越高、职业倦怠越明显。本次调查总分平均数43.28分,标准差17.27分,总体情况比较好。但在本次调查的233人中,总分66分(量表中数)以上19人,比例8.15%,有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其中,平均数以上两个标准差到三个标准差(77.82—95.09)之间有5人,比例2.15%,属中度职业倦怠;平均数以上三个标准差(95.09)以上3人,比例1.29%,有严重的职业倦怠症状。

(五)专业教师主观幸福感较低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用来评价被试主观幸福感的量表。量表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本次调查总分平均数113.25分,标准差14.93分。在本次调查的233人中,总分在平均数两个标准差(143.15分)以上4人,比例1.72%,主观幸福感非常强;总分在平均数两个标准差(83.39分)以下4人,比例1.72%,主观幸福感非常低,其中1人仅得60分,主观幸福感极低。

四、加强我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举措

(一)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培养新时期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

目前,我省设有特殊教育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有乐山师范学院、成都学院、四川文理学院。2011年三校实际招生不足100人,远不能满足我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必须加强我省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必须针对我省特殊教育实际,精心设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特殊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组建多元化教学团队,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投入资金加强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与民政、残联、社区、特殊教育学校合作,革新人才培养方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着力培养具有良好师德,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特殊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文化素养、基础宽厚、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强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二)强化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构建特殊教育师资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明确我省特殊教育现状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构建适合四川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专业技能训练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综合训练模式,为特殊教育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培训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我省特殊教育事业高效快速发展。

促进省内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系统性和规范化,建设一支能够满足我省特殊教育需要特殊教育“三级资源教室”师资队伍,加强我省特殊教育“随班就读三级支持系统”、特教教师职前职后培训网络、特教教师教学科研交流平台建设。

(三)建立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资源中心,逐步形成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四川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资源中心,保证特教师资培训制度化。加强特教教师各级各类理论培训基地和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形成四川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网络,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培训;健全各级各类培训机制,强化特教教师在职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逐步形成特教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四)关注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这不仅要加强社会对特殊教育的关心与宽容,让特教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声望,提高特教教师的工资收入待遇等物质保障,更要关注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维护其身心健康,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提高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能形成积极的、有效的应对方式,有效缓解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而且能很好的影响特教学校校园人文气氛,进而有利于特殊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培养。提高特教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模式和竞争机制,让特教教师保持激情和积极性,感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热情,并进而完善我省新时期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汝倩.四川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分析报告——基于近三年《四川省教育事业统计年鉴》的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7,(9).

特殊教育教师范文5

前言

目前,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有专家提出,如果个体持续、长期的处在压力之下,并且这种压力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那么这样的压力就会逐渐的发展成为职业的倦怠。因此,在实际的教育中要认真的研究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积极的找出相应的应对方法,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一、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在不同的学历和年龄层次上有不同的表现。就压力的来源而言,特殊教育教师压力的最大来源就是管教学生,因为中职教育的教学对象比较特殊,这就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缺乏应有的成就感,往往是教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收到的效果却不是很好,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少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压力在性别上是没有差异的,主要是在年龄结构上存在差异。中青年教师的压力普遍很大,中青年教师一般是学校中的骨干,是学校发展的中间力量,因此,承担的责任也非常多,对学校的一些管理的缺失会表现出很大的不满意。不同学历和不同职称的教师面临的压力也不同。职称是中级以上的教师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一点,刚入职的教师还不能够体会到较多的职业压力,这是和教师的年龄息息相关的,一般情况下,学历越高,面临的职业压力就会越大。

二、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

1.改善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

国家教育部和其他七个部委出台了旨在改善教师待遇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提出要大力加强特殊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对国家规定的相关津贴要及时的落实,进而能够改变教师的生存状态,改善教师的生活质量,减轻教师的负担。特殊儿童在传统的分类下一般是指聋哑的儿童或者是盲童以及智力有障碍的儿童三大类,现在的特殊儿童除了上述所指的三类外,还包括情绪行为的障碍、精神障碍、学习困难以及有自闭症的儿童,此外还包括有其他的多重障碍在内的儿童,这就决定了教师要面对的对象是非常的复杂的,教师要承担的压力是巨大的,这些教师在体力和精力上消耗都非常之大,因此,特殊教育的教师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心理健康水平较差、职业的认同感较低、主观的幸福感急速下降、缺乏自我效能等等,这就需要学校和相关的教育部门立足教师教学的实际,制定相关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的提高教师的待遇,真正的为教师减轻压力,促进教师更好的投入教学当中。

2.加强对特殊教师的培训

教师尤其是特殊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专门性,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普通的教师而言,特殊教育的教师需要更强的专业技能,这就需要定期的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专门的培训,切实的提升教师的工作的水平和工作技能,这就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以达到缓解教师心理压力的目的。要加大特殊教师在一些大型的国家级教师的培训中的比重,各个省市也要将特殊教师的培训计划纳入到整体的教育培训中来,积极的重视起来,使得这些教师经过相关的培训能够提升自身的素质,提升整体的工作水平,并且要将这种培训形成相关的制度,在制度上进行保障,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水平,进而提升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3.逐渐的完善教师的管理制度

很多的西方发达国家,非常的重视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的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以后,不能够直接的进入到相应的工作岗位,而是需要进行更加专业化的学习以后才可以。但是在我国,目前还缺乏有针对性的相应的政策,有相当多的特殊教育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在工作后只是进行短时间的培训或者是进修学习,然后就直接的进行相应的教育工作。还有的教师就是在工作中进行学习,在工作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这是很多的特殊教育的教师缺乏专业技能的根源,这些教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就会转化为特殊教师的工作压力。因此,国家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普通的师范院校中要增设与特殊教育相关的专业,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逐渐的培养师范学生的全纳教育的理念,提升学生学习的广度和专业技能。

4.加大相关政策的倾斜力度

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就是指国家要在教师的编制上给予特殊教育的教师一定的倾斜,使得特殊教育学校能够保证有相应的教师。其次,要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上给予特殊教育的教师一定的支持。同时,要加强对私立的特殊教育机构的管理。在我国,公立的特殊教育机构内部的教育资源比较匮乏,这就需要相关的私立教育机构进行一定的补充,但是这些私立的教育机构没有能够真正的纳入到体制之内,这就使得这些机构的师资力量难以得到真正的保证,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是比较随意的,导致这些机构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差,教育教学的管理不够规范,因此就需要加强对这些私立的特殊教育机构的管理,对教师进行相对严格的考核,确保教师的质量,同时这些教师的职称评定要由国家进行统一评定,统一管理,在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质量。

特殊教育教师范文6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28-02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教师职业行为和职业关系中的特殊表现,是特殊教育教师在从事教书育人等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职业品质的总和。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劳动实践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但由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功能。

一、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人格的高尚性。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外来文化不断撞击中国本土文化,因此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对那些教育对象是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是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人,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比较高,而他们的教育对象非常的特殊,有些残疾学生甚至终生不能康复,终生不能生活自理,因此特殊教育教师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目的的明确性。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即“授业”;一种是“人师”,即教学生怎样做人的问题。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加要求教师真正做到“经师”和“人师”。而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也需要完成教师的这两种人格。现在残疾人犯罪率也日渐升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在受教育时期没有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教师对残疾学生推行素质教育也已成为特殊教育教师教学中的一项主要任务。

3.行为的示范性。道德行为是指道德主体遵循一定的道德要求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符合道德规范的活动。道德行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由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与其他的职业道德相比有着更强烈的示范性和榜样性,因为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广大年龄层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都受到教师的影响。尤其是,残疾学生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脱离父母而生活的,特殊教育教师就是他们的榜样和学习的楷模,每个特殊教育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深刻地印在残疾学生的心里。可见,特殊教育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4.内容的全面性。在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越发丰富,涉及教师职业活动的各个方面,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性。特殊教育教师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同样具有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特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还体现在特殊教育教师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既要拥有普通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还需要有较强、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例如,康复学的基本知识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在给特殊儿童做诊断评估的时候,需要注意较多的用语智慧等。

5.影响的深远性。现代社会接受残疾人的融入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对人才的层次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残疾学生都必然选择接受教育,而他们的教育大多数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完成的,因此这就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了更为深远的要求。其深远性表现在特殊教育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心灵的塑造,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处”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残疾学生以后的人生,进而影响残疾学生的未来。

二、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特殊教育教师在工作中只有遵循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用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来规范自我,才能正确处理特殊教育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与学生、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担负好一位教师的职责,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说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在特殊教育教师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1.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动力功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动力功能是指通过激发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潜能,使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素养的提高,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教师职业道德不但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时刻影响着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培养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兴趣与热爱,从而形成出色完成任务的动力。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普通教师职业道德功能从总的内容上来说是相似的。特殊教育教师的动力功能表现为:(1)塑造特殊教育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2)强化理想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的精神力量;(3)成为实现道德目标的自觉行为。

2.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一方面是指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自身职业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是通^特殊教育教师将职业道德变为职业理念,成为自身的一种人格品质。这种人格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对障碍学生起着教育影响的作用。由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有着示范性的特点,残疾学生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各种行为,所以优良的特殊教育教师品质,能给学生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从而发挥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功能。这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特殊教育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性;(2)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3)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集体性。

3.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协调功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协调功能是指以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来规范特殊教育教师的言行,使得特殊教育教师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能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协调功能表现为:(1)通过外界舆论的监督和评价,使特殊教育教师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纠正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2)当特殊教育教师的外在需求转化为特殊教育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时,通过道德标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使教师采用正确态度和方法,调节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行为。

4.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功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功能是指各个社会媒介以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去规范特殊教育教师的各项行为,并把它作为社会价值判断的标准之一。评价者则根据社会的道德要求,以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标准之一来衡量特殊教育教师的这些具体职业行为是否遵循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判断,分析原因,达到评价的目的。这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功能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1)社会各界舆论的道德评价;(2)特殊教育教师自我道德评价;(3)特殊教育教师与社会成员的互动评价。

5.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引导功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引导功能是指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为其自身修养所起到的指明正确目标的行为或方式,从而起到实现目标的作用。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是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行为提出的客观层次的要求,它不仅是衡量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行为的重要依据,而且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1)社会标准层次的约束;(2)他律与自律的转化;(3)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于残疾儿童本身,而且对于残疾人家庭,甚至是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以便更好地促进特殊教育发展,使每个残疾儿童都能得到最大的康复与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