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化生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生存范文1

关键词:科学与艺术,生存与思考,数字化生存, 人性化思考

生存与思考,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也是科学家和艺术家使命之所在。

法国南部拉斯科洞穴岩画至今已有一万五千年历史,欧洲先民在岩画上留下的巨大的彩色野牛攻敌图依然使人惊心动魄;非洲东南部加坎斯伯洞穴岩画经过了约九千年的风霜,非洲先民描绘的集体使用弓箭的狩猎场面和白衣妇人的舞蹈姿态仍在召唤后人的加入。

自公元前3500 年苏美尔人在泥版上书写象形文字以来,生存与思考成了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史的主线。从西方的泥板书、羊皮纸到东方的甲骨文、青铜器,生存状态的改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记录思想、保存思想的不懈追求始终联系在一起。埃及金字塔是科学也是艺术;悉尼歌剧院是艺术又是科学。苹果砸出的牛顿地心引力是由生存状态引发的科学思考;罗丹的雕塑精品《思想者》是对科学思考的艺术提炼。

科学家与艺术家是人类文明的代表,他们都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在使命感、责任感的强烈驱动下,科学家和艺术家们所表现的共同点是他们的创新意识。所不同的是:科学家们更多地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行为直接参与和推动改变外部世界和人类生存状态的过程--研究生命起源、探索外层空间就是这种追求的体现;而艺术家们对人类生存状态表现更多地是强烈的爱憎感情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他们内心情感的积淀和爆发通常是各种艺术创作源泉之所在--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是大师们作品的共同主题。

科学的参与性、实践性与艺术的思想性、情感性是人所共见的事实。然而,艺术家们对科学实践的探求和科学家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是在科学和艺术的创造中更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

深处音乐殿堂的交响乐出现于十八世纪后半叶。交响乐以其内容深刻、结构完美,能够表现复杂而变化多样的思想感情,被认为代表了人类音乐思维的最高成就。而由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弦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构成的,能够演奏交响乐的管弦乐队则是十八世纪声学和乐器制造技术水平的最高体现。

摄影艺术和电影艺术均诞生于十九世纪,是基于科学家对光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在二十世纪发展过程中,有声电影、彩、立体电影、宽银幕电影、球幕电影等形式的不断出现,更是把艺术创作与科学进步融为一体。当然,艺术家们不仅仅是接受科学成果,他们的艺术创作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法国电影大师梅里爱1902年在电影《月球旅行记》中,利用现代蒙太奇手法和特技手段讲述了一个科学家登月探险的故事。虽然银幕上的科学家显得那样幼稚,类似炮弹的登月工具显得那样拙劣,但这毕竟是第一次把人类登月的愿望付诸行动的尝试,尽管这种尝试是在银幕上。我们很难说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人登上月球的行动不是这种努力的延续。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他的相对时空观不仅为科学认识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反馈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从小学习小提琴,并经常与身为出色钢琴家的母亲一起演二重奏。爱因斯坦的传记作者巴内什·霍夫曼写道:爱因斯坦的深刻本质藏在他的质朴个性之中;而他的科学本质藏在他的艺术性之中--他对美的非凡感觉。毕加索的分析立体主义油画作品,把对象分解后重新装配组合,在一个平面上同时表现人物的正面、侧面和斜侧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印证了爱因斯坦科学理论中的相对空间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共通点是人性的流露。毕加索的大型油画《战争》与《和平》用的是分析立体主义手法,表现的却是人类最直白的呼声;爱因斯坦是最早认识到原子分裂可能释放出可怕的毁灭性力量的科学家之一,他又是战后积极呼吁废除所有核武器的和平斗士。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共通的基点,人类才得以生存,社会才得以发展。

今天,人类已经走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世纪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格拉庞地的《数字化生存》一书给人类的生存与思考打上了新的时代烙印。当人们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数字化元素重新构建我们的生存环境时,数字化生存与人性化思考就成了当代科学家与艺术家们所必须关照的共同主题。

计算机出现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计算机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然而,一般人可能不太注意,从计算机诞生的第一天起,科学家们就思考着在计算机的数字化内核中融入人性化元素。从纯数字化的汇编语言到以英语为基本指令的高级编程语言的发展,是计算机与人对话的成功尝试;从占据一栋楼的大型主机到可放在办公桌面上的个人计算机的出现,是计算机与普通人交往的开始。

个人计算机的早期操作系统需要用户记忆DOS指令,苹果公司发明的图形界面使没有学过操作系统的用户也能使用计算机。键盘曾经是计算机输入的唯一途径,道格拉斯·恩格巴特发明的鼠标却用一个按键动作完成了人机交互的复杂过程。计算机表现的纯文本信息过于单调,立体声和动态视频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的应用使人的感官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语音识别、远程登录、动态交互、人工智能等,这些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科学进步实际上反映的是科学家们在数字化生存中最直接的人性化思考。

富有感情的艺术家们是人性化的代表。在二十世纪的艺术殿堂中我们却常常看到艺术家们的数字化生存方式。

电子音乐是现代电子技术和音乐艺术的结合。以电子振荡为发声原理的电子琴和电子合成器具有以物理发声为基础的传统乐器不可比拟的长处。电子合成器不但能模拟传统乐器和自然界音响,而且能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音响。电子计算机音乐的出现使音乐家的创作空间更为拓展,他们可以将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和声风格、曲式结构按自己的愿望编成计算机程序输入计算机,实现创作和演奏。截止2001年4月,在网上设有自己主页、有姓名可考的电脑音乐人有1105人之多。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专业化电子音乐、社会化电子音乐和家庭化电子音乐已经成为音乐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电脑美术是从计算机界面设计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一个独立艺术门类。早期的电脑美术作者多为从事计算机图象处理或略有色彩和造型基础的计算机软件人员。他们与计算机的天然缘分和工作需求使早期的电脑美术作品带有明显的实用目的。计算机界面、书籍装帧、设计效果图是最常见的样例。随着专业美术人员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和介入,电脑美术才真正出现了以艺术创作为目的的作品。近年来,世界各地每年都有国际性的计算机美术作品展示和学术研讨会举行。网上的电脑艺术虚拟展览会更是电脑美术领域的专利。当笔者在因特网上输?quot;Digital Graphics"作关键词查找站点时,著名的搜寻网站雅虎反馈了801个站点。从这些网站展示的大量作品中,你除了看到表现计算机长处的线条、色彩、拼接和变形处理的创作手法外,艺术家们将计算机表现能力与传统油画甚至中国画技法结合的作品,已可达到乱真的程度。

计算机交互媒体艺术的出现是艺术家们数字化生存的高级阶段。从二维平面到三维动画,从视觉艺术到视听交互,从虚拟现实空间到可以由用户选取交互点的虚实结合的交互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交互媒体艺术的集中表现是在电子游戏领域。 2001年3月,第16 届世界游戏开发者大会在美国硅谷附近的圣何塞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关于"电子游戏中的人工智能生命"。所有在计算机行业工作的人都知道一个奇怪的事实: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一定是在游戏领域最先应用。在电子游戏的创作和开发过程中,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与艺术家的无边想象力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声音、光影、色彩与无数个三维模型一起构成了许多令儿童和成人都为之疯狂的生动场景。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赛车、探险、打斗,身不由己地扮演一个有着数字生命的角色去与他人交往,去构建新的社区,甚至去创建你自己的帝国。

可以想见,随着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与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艺术家的数字化生存与科学家的人性化思考将是未来社会的突出主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当个人计算机刚刚从实验室走向公众的时候,美国电影《未来世界》就给我们展现了缺乏人性化的数字化发展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灾难。1984年,从没使用过电脑的加拿大小说家威廉·吉普森在作品《神经漫游者》中,第一次提出了当时科学家们还未能描述的网络虚拟空间的概念。在作品中,作家担心的不是网络空间是否能够形成,而是在融合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的网络社会中人性的挑战和争斗。

生存与思考是人生的基本状态,数字化生存与人性化思考则揭示了人生基本状态中现实的矛盾与对立。我们相信,艺术家的数字化生存与科学家的人性化思考将为消除生存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

参考书目:

1, A Hist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Irving Fang, Boston: Focal Press, 1997.

2, Understanding Hypermedia 2000, by Bob Cotton & Richard Oliver, London: Phaidon Press, 1997.

3, The Soft Edge, by Paul Levins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4, Being Digital, by Nicholas Negroponte,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6.

5, Movie-Made America, by Robert Sklar,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0.

6, History of Art, by H. W. Janson & Anthony F. Janson, Boston: Harry N Abrams, 1999.

数字化生存范文2

传统报业近年来最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利用新的传播技术、新的传播介质和新的传播终端努力地转变运营模式,积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及编辑效力,在泛媒体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实现报网互动与报业数字化生存。

现 状

目前报业都意识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各家报纸无不争相触网,许多报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版,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报纸已经上线。但除了少数做得不错外,大多数报纸网站仍然是报纸的翻版,办得呆板,与新浪、搜狐等商业性的门户网站相比相差很远。相对来说,一线大城市的报业集团思维超前,多在进行数字报业实践,而二线城市数字报业进展缓慢。

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其收购深圳热线推出的奥一网,是融合了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一个Web2.0门户网站,它的鲜明特点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杂交,线上与线下两栖,印刷工业与互联网工业混血。并着力开发博客、牛客(newsblog)、EDM电子杂志等基于第二代互联网的产品。还有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生活社区类网站与电子杂志等。除了有限的几家报纸的电子版做得不错之外,大多数报纸的网络版都处在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存在着网页内容更新速度慢、内容单一、与网民的互动性弱等缺陷。

当前,报纸的采访、传稿、编辑、排版都已经数字化,说明报纸已具备了向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技术条件。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以什么方式使数字化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传播出去,实现内容的增值,将单一的纸媒传播演化为多渠道、多产品的传播,实现报网互动、数字化生存。

构想与实践

1.做好报纸的网络版,打造区域性门户网站,拓展报业生存发展空间。为应对读者流失,报纸网站应逐步改版,由报纸的电子版,逐步改造成一个地方性门户网站。更突出本地化、细致的采访和调查解释性报道,提供更深入更丰富的有效信息,提高写作水平和在图片版式的精美程度上下工夫,以优秀的本地化、出色的社区化服务、更强的公信力和阅读来适应读者需求。如《波士顿邮报》的网络版,不仅提供报纸的内容还提供当地的电台、电视台、杂志、乐团等的内容及交通、气象等各种服务,从人均收入、法律、社区计划到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介绍无所不包。并将本地相关资料整合成一个相关数据库,使网站和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满足本地区人们的多种需求。还可以建立会员注册服务功能,如提供免费邮箱、BBS、博客等交流平台,形成跨媒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减少读者对外部门户网站的过度依赖。报纸自身拥有采访权,可以在第一时间将采访内容刊发在网络版,取得独家新闻。报纸内容的可信度比其他纯商业性的网站高,内容的权威性不会改变,只是传播形式改为电子传播即可,传播渠道增多,可以方便人们的检阅。另外,要增强媒体的版权意识,报纸不能再成为网站的打工仔,不能让网站获取廉价新闻。报业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加上品牌权威性,数字化的报纸一定会迎来更多的读者。

2.让报纸的网络版通过电脑在异地连线销售。如果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安装上一种机器,并配备有打印机,通过无线接收终端,只要往这种机器中的任何一台投入一定数额的硬币,报纸就可以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这样就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买到异地的报纸。比如一位石家庄的市民,在上海或国外出差,想了解外出几天内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发生了些什么事,那么这个人就可以在异地花上几块钱,通过这种打印机器得到石家庄的任何一家在当地设有这种无线接收终端的报纸。这种异地服务,不仅可以方便在外出差或旅游的人们,同时也可以扩大报纸的受众和广告客户,这也是数字化给人们带来的便捷。

3.借助微博。现在,从精英人士到普通百姓,很多人都拥有了自己的微博。微博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网民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服务商。微博吸引了如此多的网民,越来越多的网络运营商开始进入这一领域,也包括广告主。从广告市场来看,中国微博的市场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一些报纸的网络版已经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微博不仅可以为网站挣来更多的点击量,也可以为报纸提供更多的新闻线索。它的出现让人人都能成为通讯员。在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中,在信息传播方面微博显示了巨大的声势,微博里谈论的事情,好多正是被主流媒体所忽视的,这些资料和线索都可以为报纸拿来所用。记者也许能从微博的谈论中找到一些隐藏的线索,或预测到一些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

4.在网上为受众提供“新闻定制”服务。如《华盛顿邮报》的网络版,当读者订阅时,就要填一份信息表,表明自己喜欢哪一方面的新闻,以后报纸网站每天就只发送读者所需的新闻信息,这样就使读者避免了在信息的海洋里艰难地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节约了时间,这就形成了个性化的电子报纸,使人们真正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报纸的网络版如果做得好,吸引了大量的受众,对报纸本身也会起到宣传作用,网络版与纸媒交相辉映,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5.采用新技术,创制可以伸缩的轻薄的无线电子纸。无线电子书以及比电脑更清晰的无线阅读设备,可以大大降低报纸的成本。美国一些企业正在研究内存储量大的超高速微处理器,一旦研究成功,便能生产出一种轻便的大屏幕电子书,通过无线信号就可以获得所订阅报纸的电子版。在电子版上读者可以通过各类链接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且这种电子书在时空上不受限制,只要你拥有这种电子书,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阅读到自己想要的报纸或信息,充分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为方便起见,这种电子纸可以挂在墙上,作为装饰品;也能放在办公桌上,具有多种用途,更体现人性化。报纸天天都在出版,纸张费用也是很大的一笔支出,纸张的材料是木材,目前我国的森林面积逐年缩小,前景令人堪忧,如果能节约这部分纸张,不知道有多少树木会免遭砍伐。从长远来看,纸张费用还会持续上涨,报纸的电子版可以省去大笔的纸张费,节约成本,同时也可节约不少木材,保护森林。

数字化生存范文3

与外国传媒集团所表现出的对中国传媒市场的敏锐反应和见缝插针的策略相比,我们的传媒集团对市场信息环境的敏感度不高。媒体产业性质单一,单打独斗,形不成富有特色的产业价值链。

分析困境的目的在于把握形势、认清自我、找到未来。危机的另一端就是机遇,如果审时度势,对既往的传播模式、操作线路、管理体制进行革命性变革,按照转型期的社会及受众需求,按照数字化时代新的媒介产业逻辑去打造新的运作体制、运作架构、盈利模式,也许就能获得超常规发展的机遇。

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具有“落后性”,作为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传统媒体在信息社会步履蹒跚。渠道单一,数字化网络媒体则是多媒体的展示;传统媒体定时出版,数字化网络媒体则是即时传播;传统媒体以天(周、半月、月)更新新闻,数字化网络媒体则以秒更新;传统媒体是单向传播,数字化网络媒体则是双向互动;传统媒体的容量受版面限制,数字化网络媒体的内容空间则宽广无际……数字化网络媒体的优势和传统媒体的劣势一目了然。因此,在这种数字化的新形势下,传统报刊媒体应该不断寻求生存和突破的路径。

路径一:嫁接――通过“嫁接”实现“滋生”。寻求传统传媒业新的发展,数字化嫁接成为首选“捷径”。传统媒体与数字化网络媒体嫁接,可以走出目前的困境与徘徊。

现在的媒体都应该问一下自己,如果传统的报刊只是“生产报刊”,那它的前途是艰难而黯淡的……但如果确认报刊是提供信息与传播服务的产业,一旦实现了数字化嫁接,它的前途则会显现光明……因为报刊业所生产的信息与服务可以百分百地转化为数字产品。这样,网络就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可以“为我所用”的现代化的高科技传播手段,报刊与数字的嫁接等于新的发展契机,也是值得采用的传统传媒在数字时代的生存状态。

《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把“报业的数字化生存”作为一个重要的趋势提出,认为“数字报业”战略将改变传统传媒产业形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技术将重塑报刊业形态,数字时代将消除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娱乐业、信息产业、家电制造业的壁垒,使众多关联产业共同整合在内容产业的旗帜下。未来三五年内,加快战略转型、向“数字报刊业”发展将在报刊界形成共识。“嫁接思维”要求报刊等传统传媒顺应发展潮流,树立数字化战略意识,加快向数字内容提供商转型,发挥新闻和原创内容优势,占据新兴的内容产业制高点。

“嫁接”的关节点在于:内容为王,实现多渠道传播,达到多渠道占领市场的目的。有关资料显示,国外成熟的报刊网站大体有以下几种经营模式值得借鉴。一是在互联网上设立独立网站,以原有的媒介内容为主体,扩张和包容新的信息量,形成跨媒体的综合信息平台;二是众多媒体联合经营一个大型新闻网站,但内容相对独立,将报刊信息源的整体规模优势和传统声誉与互联网的信息综合集成展示能力相结合,它是一个链接各报刊网站的通道,更是一个把报刊信息进行综合分类与深加工整理的加工厂;三是一家或数家报刊与其他网络服务商联合,经营专业性网络信息服务,这样,可以为传统报刊业开拓种种类似中介服务的新商机。

路径二:创新――通过建立核心平台占领、拓展新的市场。传统的媒体适应数字化生存,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基准在于创新。

“数字化”对传统媒体的“改造”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这个趋势要求传统媒体人,既要做报刊的“守望者”,也要做巨变的“见证者”,更重要的是要做数字化媒体的“建设者”。从某种意义说,传统报刊媒体人的创新使命和责任,就在于推动传统报刊传媒转型,使这一具有400年历史的媒体形式焕发出崭新的文化潜质和市场活力。

我们应当正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正在丰富我们的想象和创新空间,同时也提供着更多的市场机会。报刊的数字化生存与创新将使报刊在“核心平台”上立足,并实现报刊与数字产品等的多元品牌延伸,占领和拓展新的市场。

创新的核心平台是什么,就是以内容提供者作为立身之本,建立强大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今天,形形的传播渠道让人目不暇接,但人们不难发现,繁杂的信息容量的背后是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的匮乏。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比喻,就如我们有了纵横交织的高速公路,但空荡荡的公路上缺少流动的汽车,而没有汽车的公路无论多么宽广也没有意义。

数字时代的难题,不是技术,而是内容――这是报刊等传统媒体应当抓住的创新机会之一,因为内容的采集、核实、归类、分析都是报刊等传统传媒的优势所在。静观十年来的网络传播,其新闻几乎全部来自传统媒体,网络的海量信息不过是传统媒体信息的汇集。特别是在中国,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报刊等传统媒体握有原创性新闻的采访权和权,网络扮演的角色是二次传播。这样的政策性限制不会在短时间内轻易改变。而传统传媒拥有专业水准和职业化程度较高的策划、编辑、记者队伍,在大众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公信力和强大的社会动员和影响能力。这是传统传媒的生存基础,也是传统传媒向数字化进军的创新基础。

要实现传统传媒与数字产品等的多元品牌延伸,占领和拓展新的市场。一是挖掘资源特质,延续传统传媒的生命。进一步“养活”对传统传媒情有独钟的受众,拓展的产品应当有:以深度的解释性报道为主的报刊;以生活服务为主的社区类报刊;以提供资讯和广告服务为主的免费报刊。二是生产数字化产品,促进报刊等传统传媒在生产方式上的彻底转型。从目前国内外的探索看,已经成熟的数字化产品主要有:在线新闻,即通过网络进行即时新闻;网络报刊,即把编辑成型的报刊省去印刷环节直接通过网络传播;手机报刊,即把报刊内容直接传送到读者的移动终端上。三是多品牌延伸,使传统传媒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开辟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品牌延伸的方向包括:通过网络开展音频视频业务;介入更多的文化活动,包括图书、期刊及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向电子商务延伸;向其他领域,如会展经济、中介服务等延伸。

创新是数字化时代对传统传媒业的呼唤,虽然传统传媒的冬天会相当漫长,但处在媒体变局中,只要真正做到居危思危、与时俱进、求变图存,以数字化的名义,在传统传媒的冬天里,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路径三:保障――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数字化生存。在传统传媒数字化生存的新阶段,实现资源整合,彰显核心竞争力,是一条重要的具有保障意义的路径,整合能力强则胜出,整合能力弱则衰败。

首先是制度资源的整合。制度是当今中国尤其是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大资源。中国的传媒业发展的所有成就事实上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而报刊等传统传媒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和困难其实都是体制不开放所引起的。

其次,是行业资源的整合。所谓的行业资源整合,对内而言,就是要使我们的内容生产进入到“体验性产品”的内容生产模式上――内在的价值碎片得到系统整合,使它对于受众的服务不再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价值存在,而是在每一则具体的信息、知识和智慧服务之外,给人以生活方式的昭示、精神家园的归宿感。使内容产品在一个个具体传播价值之上通过结构化的整合使其具有一种文化的、精神的整合价值。行业资源整合也是对人们需求的满足的引领――它不是社会需求的步伐跟进者,而是走在社会潮流之前的牵引者,是引领社会步伐的中坚。对外而言,就是要改变目前传媒经营的格局,打破传媒介质壁垒,将传播形态扩张到多种介质形态的“融通”和“规模”上,以适应数字化时代传媒疆界改变的现实。这种不同介质形式彼此之间的交错、重合或者是延伸性的内容产品问世,将极大地改写传媒市场的现有“规则”。

最后,是社会资源的全面整合。报刊等传统传媒产业的发展不但需要媒介自身的行业资源互相嫁接,更需要广泛的社会资源、多渠道的行业资源的深度整合和配置,应在深入的、详尽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有序的制度安排。而作为传媒人,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打造更多适应新社会发展需要的营运模式。在一个比较安全的有把握的运营模式之下,促进传媒政策开放的力度逐渐加大。

数字化生存范文4

关键字:戏剧作者 网际交往 数字化生存

几乎所有接触到网络的人,都发现他们所接触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种以数字化信息为标志的崭新的生存方式。的确,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人们的生产手段和交往手段信息化和网络化,为人类创造出了一种数字化生存方式和空间。新型人际交往方式——网际交往随即诞生。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网际交往,渗透到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对个体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网际交往的社会特性和戏剧作者在网际交往中寻求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网际交往具有独特的社会特性,呈现出真正平等、民主、自由、兼容、共享、公正的状态,为作者提供了新的数字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现实社会的交往伦理是建立在人们面对面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在现实社会交往中,作为交往主体的个人,在面对面进行交往的互动情境当中,都具有相对稳定的身份。其家庭出身、性别、身份、地位、职业、学历、阶层等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社会角色都是相对确定的,这必然导致其人际关系互动受一定社会伦理规范的强制影响和制约。

 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作者,在现实社会的人际互动中,必然要受其特定社会角色规范的制约,从而受到束缚和局限,受制于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制度,受制于现实社会的秩序和赏罚体系。

 例如,对同一个作品而言,如果领导赏识其作者,此作品就有可能因领导的重视而得到认可、获得奖励和荣誉;如果领导反感其作者,此作品就有可能被贬低,与各种奖励和荣誉绝缘。

 而在网际交往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社会角色在网络空间通常是隐蔽的,在现实社会中慑于法律制裁、熟人监督而起作用的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由于身份的隐蔽化,其约束力大大降低,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几乎不起什么作用。这使作者在网络空间有可能摆脱现实交往伦理的制约,与他人建立一种新的网络交往。

 例如,作者可以根据网络上的征稿启示,把自己的作品直接报送到征稿单位,而不用通过上级各主管部门的审批。这种做法在现实社会中,是违反社会交往秩序的,是要受到限制,甚至是要受到惩罚的。而在网际交往中,这种做法则属于正常的交往,不会受限、受罚。

 总体来说,网际交往在公正性、自由性和平等性等方面,都与现实社会交往有所不同。网络是一个没有控制中心的开放式平台,网际交往为人们实现充分的公正提供了一个比现实社会更加广阔的虚拟空间。网际交往的双方即使从未谋面,也可以完成沟通、交流。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交往和互动,完全只能基于自愿和平等的原则。作者可以通过网际交往摆脱建立在中心权威基础之上的伦理规范的约束,在网络空间寻求更多的公正和发展。作者可以自由地进出网络,发表言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目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自由地塑造自己的身份和扮演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跨越时空的限制,自由、充分、全面地呈现自我的本来面貌,自由、开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作者能够“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作主”,“自己管理自己”,通过相对更加公正、自由、平等的沟通、交流,充分展示自我和作品,与他人交换信息,从中获得更多的价值认同和支持,以谋求生存和发展。二、网际交往拓展了作者与受众交流的范围,扩大了作品价值获得认同的机会,提高了作品成活率,使作者收获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全球有十多亿网民。网际交往大多是在完全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因而极大地拓展了作者的交往范围。作者通过大范围的广泛交往,有助于形成新型的社会关系,把自己和作品展示给更多受众。作者可以把作品全部放到网络空间里充分展示,扩大自己作品接触受众的范围,摆脱现实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种种束缚,争取获得更多作品价值被认同的机会。

 网络空间所推崇的是一种绝对个体化的价值观。价值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都不按照传统方式来进行。谁都不能将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在别人身上。“我”的价值标准只由“我”来为自己设定。用来衡量“我”的价值标准,也只能由“我”来决定接受不接受。因此,作者及其作品在网际交往中,接受的是广大网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所作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由于网民囊括了全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以网络空间极大地实现了价值标准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因而作者及其作品在网际交往中,能够获得价值被认同的最大概率。实际上,网际交往中存在着大量无偿赠与的行为。在网际交往中,作者可以得到许多素昧平生的人提供的大量信息和帮助,而且他人还不求回报。同一件作品,在网络社会中有可能获得与现实社会中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从而为作者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的经济效益。例如:吉林省农安县文化局戏剧创作室副主任、职业编剧孙艳平,把自己的简历、获得的成绩、荣誉、创作心态和交易规则都公布到互联网上,向全社会展示自我,通过网际交往,在现代社会谋求数字化生存和发展:

  孙艳平对全国各地提供小品、小戏、大型戏曲、话剧、二人转、音乐剧、电影、电视剧、电视短剧等剧本,一律先款后创作,小品等小型剧本创作时间为一周,大型剧本先付部分定金(五千元左右),在一个月内完成,无诚意者勿扰,孙艳平QQ几乎全天在线,可以随时联系,号码:407291126,剧本大体价格请参考:blog.sina.com.cn/sunyanping888孙艳平以诚信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欢迎全国各地新老客户合作。

  孙艳平还把《捡来的烦恼》等作品的一部分文稿公布在网络上,然后标明其他内容隐去,请需要完整剧本的人与他本人联系,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和电子信箱等联系方式和稿费专用帐号,以求作品通过网际交往接触到更多受众,获得价值认同。

  通过网际交往,与孙艳平联系商谈合作的人越来越多,孙艳平的社会影响相对地越来越大,他的稿酬也随之逐步提高,事业因而得到了长足发展。

数字化生存范文5

科技的进步为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数字化背景下的平面设计艺术的产生正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数字化技术不仅传承了传统艺术形式,而且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为设计师、艺术家甚至包括非专业的美术爱好者提供了发挥才能的舞台,使他们在艺术的创作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进而成为当今艺术领域中不可忽视的新力量。

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全方位地进行创作提供了新的平台。现代设计的发展以数字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类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融为一体,现代设计在创作过程中全面或者部分地使用了数字手段。与数字化相关的艺术形式包括:虚拟仿真及互动装置艺术、网络及多媒体艺术、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电脑动画、卡通动漫、计算机图形图像、广告传播、影视数字特效、数字摄影及数字音乐等。

平面设计的媒介与视觉方式

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与感受着平面设计。我们翻阅报刊、浏览网页,我们在动人的音乐中欣赏CD的封套、品读书籍,我们漫步街头,和各色标志、字体、户外广告相遇,和形形的人擦肩而过,我们在超市选购琳琅满目的包装商品――到处都是被精心设计展示出来的结果。

我们被包围在“平面”之中,平面设计和我们的生活如此紧密相连,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感知它、品味它,从而作出选择、判断和行动。

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和秩序,影响着人的思维、观念和情感,五光十色的视觉媒体“侵入”了生活空间,干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经验。

在这种情形下,作为传达手段的平面设计,制造了另一种让我们赖以生存的“贴身”的视觉信息环境,它设法吸引大众的视线,艺术化地将资讯传达出去,并力求以艺术化的个性表现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赢得大众的视觉好感和心理认同。从视觉传达的功能角度看,平面设计中各种充满语义的符号、色彩、图形、文字,都在施加着影响,“劝说”人们努力改变思维的定式和惯常的生活方式,积极地接纳新生事物和新观念,最终达成一种持久的可信度,而人们的生活也在这连续不断的感受与体认中潜移默化地变化着。

据说最早使用平面设计这一术语的是美国人德维金斯,1922年他开始用这个术语来描述自己所从事的书籍装帧设计工作。但奇怪的是,这个术语在当时乃至以后相当一段时期,并未被设计界所接受。直到20世纪70年代设计艺术充分发展之后,“平面设计”才成为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

平面设计实际是指在二维空间里进行的图形语言的构思与表现活动,概念重点突出的是造型性活动,强调所谓二维空间是把平面作为一个直接有助于内容表现、充满生命力的整体来运用的。简单地说,平面设计是一种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向大众传播信息和情感的造型性活动。

电影、电视片头、广告影片等设计也包括在平面设计范围内,许多国外的专业资料也将影像设计纳入平面设计,这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怀疑。的确,由于平面设计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影视拍摄和制作都会涉及平面设计的工作,如脚本画面分析、影视片头标版以及分镜头示意图等。

人们为了表现自己的感觉和意志,常要借助于各种视觉媒介作为传情达意的载体。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文化传播的物质和技术载体的不断演变,使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呈现不同的媒介特点和传播效应。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依靠文字、图符记录的形式向大众传播知识信息的基础,石版印刷术的发明又使彩色招贴画成为新颖的宣传媒介。随着制版印刷技术的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商业设计的对象不再限于商业性目的,出现了“平面设计”,设计师的地位和作用被社会所承认。因此平面设计是现代社会向人类提供各种视觉资讯的载体,以释放信息的形式满足大众之需。

就平面设计的具体内容来看,无论是书籍、包装,还是广告,它们都是视觉的媒介,信息传达的载体书籍作为“文化存在”的凝结物,是传播知识的载体;包装不仅具有保护与贮存商品的实用功能,还有美化商品、传达商品内在品质、树立品牌形象的广告宣传功能;广告更是集约化符号的载体,以其视觉力的结构完成对受众的诉求目的。

如此看来,平面只是一个视觉载体。这个载体所担负的任务就是传达――通过意义的创造和理解,实现视觉沟通。传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需要,“为传达而设计”保证了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机制不背离正确方向,让沟通更深入、更有效。

平面设计将各种高度精练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视觉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改变人们的观念。“知觉的尖锐化”最终将引导人们的行为。由此看来,视觉媒介不仅直接作用于个人,而且还影响文化、知识的积淀和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媒介提供了一系列概念、思想和评价,受众可以从中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向。

网络化的传情达意

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础,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工作方式。宽带社区的建立、宽带网改变着我们的数字化环境,使我们在全球范围的信息沟通更便捷,拥有丰富的信息选择,使人类在信息数字时空中自我选择,从而实现真正的、有效的、积极的信息传播、电子商务和数字娱乐。艺术设计应该、也必定在信息社会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因特网的环境以及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撑下,人类“数字化生存”的需求和现代设计对新的数字化信息生活应有的关注,必然使艺术设计的对象范围与设计本身的概念和方法产生巨大甚至革命性的影响,现代设计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是,它不再局限于着重对象的物理设计,而是越来越强调对“非物质”,诸如系统、组织结构、智能化、界面、氛围、交互活动、信息娱乐服务以及数字艺术的设计,着重消费者的创造潜能的触动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工作。

在平面设计中,信息的释放并非设计师一味主观的自我表现或“自说自话”,它必须把客观的目标受众作为诉求目标,以信息的可视性作为传达设计的前提,编制信息符号,创作图形语言,将所要传达的信息转换成易于理解、耐人寻味的创意。

人们的生活空间不同、境遇不同,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所派生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的生产方式也不同,也就决定了人们视觉经验的差异,人们对同样一件作品的感受才会各不相同:“共有的是符号,而不是涵义。涵义始终是属于个人的,是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得来的,是反应的总和。”平面设计一定要考虑到传达对象的视觉经验的差异,要根据不同受众的视觉经验、不同的接受程度来进行设计构思,从而确定信息传达的形式与方式。信息符号有待于受众的解读,意义才能被传递。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感知外部世界。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观看处于被动的“收视”,凭着与生俱来的视觉功能,进行生活中的各种认知判断并作出适当的反应。事实上,这近似于一种“视障”,而平面设计,首先要打破这种视障,疏通信息传达与交流的渠道。在传达与接受的过程中,视觉担负着把握表层和深层意义的重任,没有积极的视觉方式的主动参与,作品的传播就会受到限制,平面设计的整体意义将荡然无存。

因此,平面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完美的形式、一个主动出击的形式,不只是给予观者视觉乃至心理上的冲击,而且它更应能主导观者的视觉反应,朝预期的方向发展,实现传达的目的。有效的视觉形式,享有控制与引导观看者视觉方式的主动。说得浅显一些,设计的形式应该巧用创意“牵制”并引导人们对作品的信息加以解读。

平面设计有别于其他设计门类的最大特点是,它更强调追求即时的视觉效应而无法奢望人们会长时间地停留在一个平面作品前深切关注。平面设计作为艺术性质的创造就是通过视觉化载体表达人类审美的特殊追求,开辟意识的崭新天地,利用人类的理性智慧和直觉智慧,充分发挥受众的主体条件而导致其直接参与,共同完成有意义的形象之于平面本身的超越。

结论

数字化革命使视觉传达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工具仍以不懈的技术进步在更新着,在平面设计中,通过电脑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层次和观者的视觉体验。由于电脑语言在设计表现中的运用,使人们对“媒介”的性质和意义产生了新的认识。媒介不再只局限于纸笔颜料等实存的“物质”,而代之以信息“概念”,运用虚拟的“概念”进行设计表现,是数字化时代设计领域变革的重要起点和标志。

但是,平面设计的本质并没有遭遇质的变化,即以视觉形式赋予思想、概念和信息以清晰的秩序。因此,掌握工具和技巧,并不意味着设计师就能把握传达方式的改变对视觉的冲击所具有的根本意义。电脑语言令人目不暇接,这个时代也许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清晰而独创的视觉设计,新技术呼唤的是传达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并以此弘扬时代的科技人文之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国泉、霍新民译:《数字设计媒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3.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北京:北京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4.方兴:《数字化设计艺术》,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数字化生存范文6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420

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N.Negroponte)所著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宣告数字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对数字化进行了介绍并将其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认为,“计算不再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作为一种信息现代技术化的形式,数字化技术已经全方位的深入渗透到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同时,对人文精神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数字化时代与人文精神的概念界定

1.1 数字化时代

数字化时代是以数字为中介和体现方式的时代,是以纯技术化的物质形态为标志而命名的。“数字化时代”也被称为“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人们对以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等高科技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的表征。

英国学者雷・海蒙德认为,信息时代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即物质化信息时代和数字化信息时代。物质化信息化时代,指的是信息的传播载体是以原子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具体的实物,比如报纸、杂志。在这一时期,知识的获取和传递,只能通过上述物质的作为中介才能得以进行,这就是信息时代的最初阶段。在接下来的数字化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成为了加工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所有的信息都被转化为0和1的组合,通过比特进行承载。相较于物质化信息时代,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信息具有开放性,传播速度也实现了光速传播,人们从之前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的获取信息。数字化通过网络技术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科学文化、政治经济及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构建出一个新的数字化生存空间,昭示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数字化技术带领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数字化的时代。

1.2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ane studio”(人的研究),英文为humanity,最初是相对于神的研究而言的。其实在现代,真正意义的人文精神应该是指“humanism”一词。笔者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普遍的关于自身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真、善、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2. 数字化时代对人文精神的潜在价值

2.1 解放人的身心自由

工业革命时期,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代替了效率低下的手工生产,物质生产力得到很大提升。数字化时代,生产工具的智能化又一次革命性的变更了前期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信息和知识的生产成为了推动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助力器,也成为了现代人类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从复杂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了大量的可以供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来进行工作之外的兴趣学习和充电,进而可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人的身心自由是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人的生存必定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和束缚,数字化时代给人类提供了这样一个解放身体和心灵的空间,人们在拥有了可供自己支配的大量的自由时间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追求科学、艺术等自己渴望从事的活动,才能真正做到身心的解放。

2.2 丰富人的社会交往

人类作为高等动物,具有丰富的感情,社会交往则是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人们通过交往完成情感、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数字化时代,网络的虚拟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交往关系,那就是以网络联系为主的交往模式,在这里我们称之为“网缘关系”。网缘关系是网民通过虚拟空间构建的一种人际交往关系,它打破了物理时空的局限,扩大了人们的交际网络,开放了人们的生活圈,人们的交往关系在网络世界中变得更加全面和丰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语言,人们还可以通过眼神的交换和肢体动作等别的交流方式,而数字化时代里,人们在虚拟空间交流的主要媒介就是语言。不管是借助于聊天工具以字面形式出现的对话,还是通过语音进行的交流,网络语言作为数字化生存世界里的信息符号,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它是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体现出人文精神发展的广泛的可能性。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现存的精神状态,成为解读这个时代人文特征的独特视角。相较于现实社会,数字化时代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加强了对自由平等权利的感受和关注,因此逐渐培育起来新的人文精神,那就是平等、自由和公正。

2.3 提高人的认知能力

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人的认知能力,这主要体现在感性的延伸和理性的解放两个方面。卡普的器官投射说告诉我们技术是人的器官的投射。电脑是人类大脑的延伸,通过编程我们可以实现科学技术的全方位发展。我们在体验这些延伸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感性认知能力。置身于网络的虚拟世界,我们可以对现实中已经消逝的文化古迹进行复原,足不出户就可以观赏探寻宇宙的奥妙,感官的刺激提升了人类的感性认识,增长经验,从而使得身心得到更大的自由和发展。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由传统的以书面形式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方式转变为通过网络自主寻找和选择知识的方式。虚拟技术提供的虚拟体验开阔了学习主体的实践领域,扩大了认知范围,实现了人们理性的解放。学习的便利将更多的提升人们对文化知识的追求和对认知世界的能力,提高人们实现自我解放的知性水平,进而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美]N・尼葛洛庞蒂. 数字化生存[M]. 胡泳、范海燕等译. 海南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