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花落水流红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花落水流红范文1
15年稚子笑言今朝他岁去年,童稚孩时一朝被风吹散,随波漂离,仅留岸边一簇花落水东流之绪。
冷风乍起,混沌星辉化作天空的泪。
听雨亭中,静坐品茗,望断山涧,化瀑水击崖之澎湃而成幽幽茗茶之余芬。
初品,丝丝苦涩绕转舌尖。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重。”看那花落云散,却无愁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洒脱。弱水三千的潇洒带走儿时的漂流瓶,典藏天真于一叶扁舟,带走一沧闲愁。
再品,几许清苦夹杂些许芬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倾听花开之声,聆听花败有音。人生果然是匆匆,像歌里唱的那样: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童年有群亲爱的人,春天是一段路程,沧海桑田的拥有。
末品,清甜芬芳沁人肺腑。
翻开相册,打开记忆的闸门。纸飞机承载着欢声笑语在孩提时代自由地翻飞,翻飞到阳光下的梧桐树后面,明媚地洒下一粒粒梦的碎片,即使相机定格了瞬间也根本无法留住过去,即使按停了时钟时间也依旧逃去如飞,即使保留了日历也依旧不是昨天!而我—仍在继续长大。
Ade!我的纸飞机!Ade!我的梧桐树!Ade!我的15年!
再见,孩提时代。
花落水流红范文2
对此,五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思索,心中不定。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我认为这三柄扇子中,只有红娘的一把可以保留,莺莺和张生手里的扇子恐怕是多余的了。这个道理不是一下子就能讲清楚的,还是要从越剧《西厢记》的母本――王实甫原著说起。
《西厢记》以张生在普救寺遇见莺莺开始起笔。那是个“花落水流红”的暮春季节;而到了莺莺为张生长亭送别之时,则已“西风紧,北雁南飞”,秋已深了。作为一位擅长情景交融的写作巨匠,王实甫的这些名句历来被人传诵,由此《西厢记》在元、明两代都被人称为“崔氏春秋”。
按时序推算,“妆台窥简”、“老夫人赖婚”等情节应该全都是在夏天发生的。但是,王实甫却连一笔也未提夏景,更未写张生挥汗修书、崔府七夕乞巧等事。于是,《西厢记》中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扇子,文本之中没有出现过“扇”、“宫扇”的字样。
元代的《西厢记》刊本均已失传。在明代的《西厢记》刊本中,有插图的颇多。这些插图作者之中,除陈洪绶等极少数几位是文人外,绝大多数是民间艺人、画匠。他们插图时对文本往往重视不够,又缺乏“尊重原著”的概念,所以在制图时想当然地画上、刻上了扇子。弘治岳刻本《西厢记》有插图《张生莺莺西厢步月》,与剧中情节无关,张生手中持有羽扇;莺莺说“红娘,俺去佛殿上耍去来”时的插图,手中都有宫扇。何璧校本《西厢记》的《写怨》插图,红娘手持宫扇。环翠堂本《西厢记》的《墙角联吟》与《红娘请宴》的插图,张生手持折扇;《妆台窥简》的插图,红娘手持宫扇。陈洪绶为延阁李廷谟本《西厢记》的《遇艳》所绘制的插图,红娘手持宫扇。
以上各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插图作者对原作的不同理解所致,很难一一判别其可否。总的来说,《墙角联吟》、《红娘请宴》都是夏天发生的事情,用扇比较合理。然而,折扇是在宋代由日本传入中国的,让唐代的张生手持宋代才会出现的折扇,难免令人感到滑稽。
明刊本《西厢记》今存40余种,这些刊本插图中出现扇子的是极少数。这说明大多数插图作者还是比较审慎的――原著既然没有出现扇子,他们也就不画了。
至于越剧《西厢记》第1场中的三把扇子,究竟是从明刊本《西厢记》插图中受到的启发,还是“技术指导”朱传茗、薛传钢、沈传芷从昆曲中借用而来的,还是导演或演员的主张,现在已弄不清楚了。
从规定情景上说,正是在“花落水流红”的暮春,在香客几乎都已离开的将近黄昏,张生才会唱出像“似垂柳在晚风前”那样吟咏莺莺腰肢的即景比拟的绝妙好词来。暮春的傍晚是用不着扇子消暑的。
从脚色分行来说,女主角莺莺是正旦,其上场装束如何,手中是否有道具、什么道具,剧本都是具体规定了的:
(莺莺引红娘捻花枝上云)红娘,俺去佛殿上耍去来。(末做见科)呀!他那里尽人调戏鹑著香肩,只将花笑捻。
莺莺在上场时手中拿了花枝。张生后来见了,也对这种“只将花笑捻”的姿态十分欣赏,以至沉醉。在明刊本《西厢记》中,莺莺上场时手捻花枝的插图是较多的,这是因为手捻花枝比较符合“南海水月观音现”的造型,而观音菩萨是从来不拿扇子的。
红娘的身份属于丫鬟,脚色分行是贴旦(花旦),在舞台上行动举止完全可以放开,挥舞一下扇子是可以的。但莺莺若既“捻花枝”又拿扇子,两只手就没空使唤了。若是去掉花枝,则需修改剧本――这有什么必要呢?
花落水流红范文3
胡欣也认为,“写作的基本规律就是:‘物——意——文’的转化。”并且这条规律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正如哲学上提出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一样,其他规律则由这个基本规律所派生。
所以,透彻理解写作的从物到意,再从意到文的“双重转化”论,是有效进行写作教学和高效学习写作的理论前提。
写作过程中作者是如何实现“双重转化”的?从理论到理论阐释,还是不易理解。文学巨匠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用实录的笔法,通过林黛玉写《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诗文,生动、具体地展示了这一过程,我们不妨一起来探究探究。
《葬花吟》写作之始,《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这样写林黛玉的生活感悟。
早饭后,宝玉坐在沁芳闸桥边桃树底下一块石头上看《会真记》。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
林黛玉看到,说:“撂在水里不好。你看到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它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
这里,黛玉主张葬花,认为贾宝玉把花撂在水里,仍旧把花糟蹋了,埋在土里,随土化了,更干净,其思想情感已经实现了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到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林黛玉写出“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名文警句,即实现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
写作“双重转化”的过程,是作者心中内在的一个过程,属于内因。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外因是引起内因发生变化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这里引起写作“双重转化”的外因条件,我们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诗文提升。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末,这样详细做了记叙: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听那十二个孩子演习戏文。偶然两句只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忽又想起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又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早眼中落泪。
正是这些诗文直接促成了《葬花吟》的酝酿,最后瓜熟蒂落;也正是这些诗文,促成了写作的第二重转化,让《葬花吟》不仅“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
林黛玉在这里,如果没有戏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提引激发,如果没有读书过程中积累的“水流花谢两无情”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如果没有刚读过《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这些诗文对生活感悟的提升,是写不出“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名句的。
因此,写作教学中,阅读记诵等途径,是促成第二重转化的外在条件,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高于生活”的创作。
这就需要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诵读精妙的诗文,引导学生抓住与生活相联系的片段,进入“高于生活”的写作指导。
这也需要学习写作的学生,要重视阅读积累,特别是在诵读有所感悟之时,要反复吟诵,抓住写作灵感,进入写作过程,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来。
二是生活感悟。
贾宝玉、林黛玉在“落红成阵”中的感受与活动,是《葬花吟》创作的生活源头。《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到二十七回,还发生了好多事,也是《葬花吟》的生活之源。
第二十三回林黛玉接受了贾宝玉的爱情表白——“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第二十五回,贾环“故作失手,将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烛,向宝玉脸上一推”,烫伤了贾宝玉的脸。
林黛玉无事来看贾宝玉的伤情,凤姐在大家面前的调侃:“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众人都大笑起来。黛玉红了脸,回过头去,一声儿不言语。
还有,赵姨娘请马道婆暗中使妖法,贾宝玉、凤姐突然着了魔,一睡一个多月。
还有,林黛玉晚上去看贾宝玉,睛雯正在撒气:“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吃了个闭门羹,便想着想着,越想越觉得伤感起来。
正是在这些事情中,这样的环境里,四月二十六日,祭饯花神的这一天,林黛玉落笔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表达了自己在贾府的处境。
文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感悟是促成写作第一重转化的条件,是文章的生活之源;诗文提升是促成写作第二重转化的条件,是创作“高于生活”关键所在。
因此,写作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一要指导学生养成记录阅读感悟的习惯;二要指导学生养成记录生活感悟的习惯。
花落水流红范文4
【关键词】《西厢记》 人物分析 忧虑
莺莺是《西厢记》的主人公,是这个戏曲中最光辉的人物形象,她至真至纯,做事完全取决于少女的天然的本性,对春的感伤有“花落水流红,闲情万种”这样的哀怨。正是如此春景唤醒了她内心的思春之情,恰在这时遇到了风流才子张生,临去的一瞥就让张生读懂了少女的情怀,才有了下面发生的待月西厢的一段故事。
莺莺让红娘送信,张生为了炫耀自己的解谜的才华对红娘说破了谜底,让莺莺这位相国千金陷入尴尬。当老夫人不允婚事时,张生长吁短叹,唯思自尽,涕泗横流。老夫人提出让张生赶考,也许只是权宜之计,先打发走张生再解决别的问题。张生欣然前往,视赶考如探囊取物。因此在送别的长亭外,漫漫的古道边,莺莺的烦恼就像那绵绵的思绪,浓得化不开。况值那暮秋天气,故早是离人伤感。莺莺究竟在忧虑什么,我们设身处地来替莺莺考虑考虑吧。
首先可能担心被弃。穷文人金榜题名中状元,因富易妻的故事太多了,在社会上应该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必须承认“花间词人”王实甫是有点过于喜爱自己所塑造的女主人公了。莺莺的故事在先前已有原型存在,元缜的《莺莺传》中,就是始乱终弃的结局,在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中莺莺的结局也不如人意,所以张生的离开让莺莺这种担心无时不在,会不会西厢的温柔成为永远的回忆,富贵的张生会不会停妻再娶?因此离别的途中莺莺殷殷叮嘱:“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她在用自己的柔情与焦虑结成绳索,唤回远去游子的心。
其次可能担心张生在陷入另一段真情之中。莺莺与张生一见钟情,私定终身。这毕竟没有青梅竹马的两小无猜来得可靠,张生是惊于莺莺的美貌才生“好逑”之心的。世上美丽的女子何止千万!张生一路赶考会不会再有美丽的邂逅?莺莺担心的是自己的情郎成为与别人的共有财产。“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这与嘱咐郎君“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女子是生气相通的。可怜天下多情女,可恨天下薄情郎。
再次莺莺也许会担心张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张生得到老夫人的拒绝后不去想办法,因病等死。要靠莺莺自身的主动,分别时“阁泪汪汪不敢垂”,对老夫人的安排言听计从。自负的张生认为“凭着胸中之才,视得官如拾芥耳”,一旦考试失败怎么办?张生会不会羞于回来,张生会不会苦等中举呢?无论哪种选择,都让“想夫妻长相守”的莺莺失望。在莺莺看来,功名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已。张生临别一句“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更让莺莺牵挂与烦恼。
从晓染霜林到一鞭残照,莺莺与张生依依不舍,此情此景,怎不让我们读者跟着一起叹惋。莺莺在这样的忧虑中看着张生的身影渐渐远去,无限惆怅地站在分别的路上,听着马嘶之声,想着马上之人。莺莺的心真是要担起难以承受的分别之痛啊!
花落水流红范文5
一轮皓月在当空缓缓拉开黑夜的序幕,将一世的喧嚣幻化成了可人的宁静。那深蓝色幽静的夜幕上,有着点点的明星。倏地,一颗流星散发着耀眼的金光呼啸着划过那天鹅绒似的夜幕,那长长的尾巴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绝唱。
在数十年之后……
这是在一条林间的小路里,他与她意外的邂逅了……
他,一身黑色的典雅绸缎装,那一头如水般的长发散披在肩头两侧,那温柔的嘴角翘起了一条动人的弧线,那俊秀的眸子里闪烁着奕奕神采……
她,拥有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容貌,轻盈的身躯,白皙的皮肤,秀丽的长发,清脆的声音如黄鹂一般……
他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在同一个世界相遇……
他微笑着对她说:“我叫北辰,你呢?”说罢,极有绅士风度的鞠了一躬。
她莞尔,朱唇微启:“倩如。”同时,也还了个礼。
北辰很奇怪的打量着对方,倩如轻蹩眉头,问:“公子,为何如此奇怪看我?”
北辰对于对方的发问,吃了一惊,旋即,恢复了常态,缓缓道来:“这条林间小路分外幽静,一般女子是不敢随意出入的。你这么纤柔,却拥有如此胆魄,令人称奇。”
“公子对我的评价是不是太过高了?”倩如问。
北辰什么话也没有回答,径直走了。倩如微笑,也轻迈莲步。于是,擦肩而过。
他们只当对方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个无足轻重的过客,美好的记忆罢了。犹如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却又很难追到。
(二)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命运有时真的是一种戏弄。
在这个明媚的春天,北辰和倩如再次相遇在这条幽静的小路上。起初,眼眸里充满了震惊,后又彼此会心一笑。
突然间,大地剧烈的晃动了起来,顿时飞沙走石,黑雾弥漫。那粗劣的石子将两人那细嫩的皮肤打得生疼,接着,一阵眩晕,只觉天旋地转,然后就失去了知觉……
待醒来时,俩人已身处在一个巨大的岩洞中,彼此的看望一眼,无耐的笑了……
他们不知自己在何处,更不知怎样逃脱。
倩如小声地对北辰说:“北辰,我怕。”
北辰回眸望了倩如一眼,看到了对方少女眼中的惊恐,轻说:“没关系,别怕。”颇有几分英雄救美的意思。
只见北辰略思索了片刻,对倩如说:“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出去,这样吧,你上那边,我上这边,找一下可以出去的路。不管最终着没找到,都要在回来与对方集合。”倩如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
过了一会儿,两人都回到了原地,从他们脸上的失望不难看出结果是什么。
“唉。”两人都在默默的叹息着。
(三)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
在洞中的这段日子,两人渐渐的熟悉了,经常向对方吐露心悸。他们已不再在意什么时候能够找到这个岩石洞中的出口,只求能够与对方每天一起说话,他们已经很依恋对方了。
在他们那敏感的心里,一直有着一种美好而朦胧的感觉,说不出,但始终只是很甜蜜的。他们每一个人都对这种感觉心知肚明,但却无人有勇气挑破。
(四)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 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命运弄人。
在洞中已度过春夏这两个季度的倩如与北辰终于在一条潺潺小溪的发源部终于发现了出去的路。两人丝毫没有犹豫,都毅然走了出去。
外面的阳光烈得刺眼,那数的金黄色的落叶纷纷而下,落在了大地上。
北辰想开口对倩如说:“倩如,嫁给我好吗?”
倩如含羞点头。
夕阳西下,在梧桐树下,北辰抱着倩如静静地看着夕阳,看着一切的美好。
北辰突然感觉有一点对不起倩如,因为他一直有一件事瞒着倩如,那就是——他的身世。
其实,他是天上的一颗星星,名叫北辰星。因眷恋凡间,所以偷偷进入凡间。可没想到,却爱上了倩如……不错的,他就是几十年前的那颗流星。他知道,终究有一天,自己会被掌管所有星星的神而发现,最后难逃一死,但他不悔,因为有了倩如,有了对倩如的爱。
(五)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他们俩大喜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这一天白雪纷纷而下,不一会儿,便将大地银装素裹起来,仿佛在为他们的婚礼祝贺,可谁也没有想到,这是给他们的挽联。
他们身着艳红色的长袍,显出了各自的美好。
当他们来到一座悬崖边,像太阳宣誓时。北辰最不愿意看见的人出现了。
那人的脸上没有一丝的情感,冷冷地说:“北辰星,你私自下凡,该当何罪?”
北辰并没有理睬他,将头转向了一边的倩如,他含情脉脉的对倩如说:“倩如……。”倩如没有等他说,她说:“我早就知道你的身世,我也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我不悔。”
北辰听到这番话后,与那个人开始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残酷斗争……结局无疑只有一个……
当倩如看到一把锋利的长剑穿透了自己爱人的胸膛,看着自己爱人那伟岸的身躯直直坠下。她轻吟:“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随后,似一只彩蝶,翩然坠下,因为那里有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
花落水流红范文6
关键词:《西厢记》 崔莺莺 林黛玉 比较
同是花容月貌、温婉多情;出口成章,多才多艺,崔林二人都为追求自己爱情而勇往直前。但是这两个近乎完美的艺术形象之间又有着诸多不同之处,造成这种迥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女儿美:其才其貌各领
《西厢记》把崔莺莺描写成一位相国府里的千金小姐,“年一十九岁,针黹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林黛玉之父林如海“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林黛玉进贾府时只七岁却已读了四书,其诗词禀赋冠十二钗之首。崔莺莺和林黛玉不仅才华出众,而且都很美,但她们的美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她们的性格气质不同。
(一)端庄贤淑与风露清愁
崔莺莺之貌《西厢记》并没有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张生之眼来写的,张君瑞看傻了一样“眼花缭乱口难言,灵魂飞在半天”,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也不忘赞一句“世间有这等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金圣叹认为:“西厢之作也,专为双文也。然双文国艳也,抑双文天人也”。崔莺莺之美是如“观音”一样的端庄之美,眉目之间必是健康之色,高贵典雅之华容,让目睹之人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
而贾宝玉眼中的林妹妹却是一种看了会让人心碎的美,一种渺宜修之美、痴情病弱、性灵情韵之美,在神不在貌的美都跃然纸上。黛玉的美是一种风露清愁之美,让人观之怜之,惜之爱之。
相比之下,林黛玉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她的健康状况都比崔莺莺略逊一筹。她内心充满着悲苦,对生命对身世的悲剧意识浓郁,多愁善感,拥有一种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的病态之美。林黛玉是孤独的、高傲的、敏感的。
(二)世俗适性与诗性超逸
崔莺莺是相国府里的大家闺秀,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自身也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对母亲也很孝顺。在她“艳遇”张生之前其叛逆性并没有显现出来。她所吟唱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只是被封建深锁在闺阁中的青春少女共同拥有的抑郁与敏感。在崔莺莺的思想体系里,她并不讨厌也不反对封建科举。
而林黛玉较之崔莺莺的成熟却显得特立独行。
1.诗性超逸的人格气质,与世俗标准相背离
林黛玉前身为降珠仙草,是风流自然的精华,转世为人后,率真性情、心性空灵,虽作为闺阁女子,仍具有自然美的清逸。这种气质使她喜散不喜聚她蔑视外在规范,诗意栖居,其诗才冠十二钗之首,每每用诗歌表达抒发内心的情感,全然不顾“女子写诗非宜”的封建规则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她鄙视唾弃世俗的科举仕途,她从不劝宝玉去求功名,表现出对封建制度的否定。这就注定其与宝玉的爱情不被封建家长所接受而充满悲剧性。《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则是很乖顺的,除了追求爱情的执着,她对于母亲的管教是温驯的接受。后来,莺莺性格的发展,为爱而叛逆又当别论。她的叛逆是被逼的,是在封建礼教与封建家长婚姻制度的逼迫下,一步步由被动而生发成主动的,是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林黛玉的任性叛逆、超拔脱俗是与生俱来的。
2.花魂诗魄,人文精神的自由
曹雪芹刻画群芳以花来比拟,把众多女性置于“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中,其间不无悲剧意味的警示。潇湘馆的千百竿翠竹,亭亭玉立,潇洒脱俗,是林黛玉高洁孤傲与清逸不凡的个性写照。“潇湘妃子”之雅号正衬合了她无端歌哭,自泪自干的性格,也暗示了泪尽而亡的生命悲剧。描写林黛玉出场时的容貌的韵文是“闲静时如娇花照水”,她花名占芙蓉,然而芙蓉花的特性是风露清愁,是一种带有悲剧性的花。而《西厢记》里的崔莺莺更像是“艳冠群芳”的牡丹花。
林黛玉和崔莺莺一样工书善诗,其诗就是其情的升华与外化。“闹简”、“酬简”中的诗词都是崔张二人互通感情的情诗,诗在崔莺莺那里也只发挥了表达感情的作用。而诗对于林黛玉却是生之体验,是心灵情感的寄托,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她的《葬花吟》、《桃花行》都充分而鲜活地表达着她内心的爱怨与痛苦,充满着感伤色彩,化入诗歌中便成为伤春悲秋的感伤基调。
二、女儿情:一喜一悲异彩人生
崔莺莺与林黛玉都是因为大胆追求爱情、自由恋爱而深受世人喜爱与崇敬的,但二人对爱情的态度、追求爱情的方式以及所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一)“情”的渴望与“心”的责任
女主人公崔莺莺眼里的“情”指的是男女双方相会爱慕的感情。他们以“情”为基础的,且置“情”高于一切的地位。这充分地表明了莺莺对于母亲的逼迫的不满与无可奈何,又显示了莺莺对专一的爱情的渴望与崇尚,另外也说明崔莺莺对爱情的担忧和对自己是否能够留住丈夫的心的不自信与对夫权的依赖。崔莺莺的种种担心说明她没有独立的女性意识,虽然她叛逆的违反封建礼教、自主选择了爱情与婚姻,追求到了男女双方的爱情平等,但不是婚姻平等,因为她又把自己降到了依赖的层次。她是位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
林黛玉则不然,她带着宿情来到人世,化为情痴情种,必然终其一生沉溺于木石前盟的爱情之中,情定三生,为情而生为情而死。黛玉爱宝玉,在爱情中,二人是平等的,是知己。尤其是“意绵绵静日玉生烟”一回中,其形而上的爱情较之崔张的私下结合更是干净的纯粹。他们都只为“自己的心”,把爱对方上升为一种责任。因而林黛玉比崔莺莺更具有仙品情操,崔莺莺比林黛玉更倾向于世俗人性。
(二)团圆与空劳牵挂
在封建制度与经济模式下,进步的作家也只能求得统治阶级的认可,从而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的美好愿望。所以,崔莺莺只能依从母亲的要求用科举高中来保全爱情与婚姻。这样的妥协一方面显示了叛逆的不彻底性。《西厢记》与《牡丹亭》不同,它不是追求人性的解放,而是求得自主婚姻的圆满。
身处封建末期的曹雪芹赋予了林黛玉不一样的爱情结局,林
黛玉的爱情与生命都是悲剧性的,同时也是坚脆性的,不容折弯与妥协,“木石前盟”被世俗的“金玉良缘”所取代,结果泪尽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