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

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范文1

————亲爱的父母你们还好吗

不知道是否你还记得我们儿时的诺言,不知道是否你还记得曾经嬉闹的伙伴,曾经的我们在一起摸爬滚打,不知是否还记得我挨打你为我报仇,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们曾走过的每一条路,包括曾经我们一起喜欢的那个女孩。

————亲爱的朋友你还好吗

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范文2

青春中的人都有过叛逆的心理,我们中学生也不例外。叛逆的我们应该都做过同样的事:喝酒,抽烟,染红发,早恋写满厚厚的情书,穿奇装异服,上课爱接话让老师难堪,以和老师作对为乐。

但是你不知道,其实这是在浪费青春。青春是终将逝去的。。那为什么不为我们的青春做点有用的事呢?等悼念往事再拿来细细品味定有另一番滋味。

我们的青春现在才在刚刚开始,但是它正如缤纷的烟火一般逝去的很快,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它呢?我们要在这一刻短暂的青春中留下可以让我们回忆一辈子的深深的烙印。在这个梦一般美好的年华,应该是快乐的、积极的、不怕困难的,应该有一种就像刚出生的牛黩不怕虎一样的精神。青春应该怎样度过?有的如同烈火,永远照耀别人。有的却像荧光,甚至也照不亮自己!不同的生活理想,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一个人在战斗中站的位置。青春不仅仅是月亮、林荫、交谊舞,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地球多一个高等动物。假如你能让青春放逐出自己的思维,让它驰骋在大自然纷繁的境地,回旋在物质的深层结构,奔波在宇宙无限的区域,那么你会为之迷恋,为之振奋,为之倾注出自已的全部热血。

十八岁的女孩就像是五线谱,谱出生活的酸甜苦辣;谱出生活的巧妙绝伦;谱出了她们自己的天空。十八岁的天空,充满着春天的柔情与夏天的豪情。十八岁的天空,是花朵和阳光的一串串组合排列。十八岁的天空,是欢声和笑语的天空。

一起在这段青春中自由的挥洒汗水,认真的将那些学习统统拿下,与那些可爱的朋友们一起去做一些只可以在这段青春中可以肆意做出的那些在将来自认为很傻很疯狂的事,蓝图可以让你自己想象,你忘了吗,我们的青春是现在时!

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范文3

青春的世界是一片天空,我们都是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天空晴朗,艳阳高照,小鸟飞的欢愉,便是初恋的美好。天空晦暗,阴云密布,小鸟劳累惆怅,便是恋爱的矛盾。天空阴黑,雷雨加交,小鸟无奈掉落,便是失恋的苦果。天空转晴,小鸟站在树上,仰望彩虹,便是婚姻的殿堂。

——题记

《致青春》这部电影,真的不得不用“火爆”二字来形容了,短短上映十六天,票房超过六亿,以惊人的成绩跃居内地电影票史排行榜第十四名。其实就我个人认为,这部戏之所以这么卖座,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青春二字。青春二字看似平凡,没有什么特殊的寓意但是却能勾起人们尘封已久而且是早已腐朽的记忆

春风吹拂,流年往复,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带着梦想走在理想的海角前,却又无法抑制的怀念过去,或许我们真的太过平庸,经不起流年往事的烹煮。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喜欢依靠回忆度日,喜欢将青春那些泛黄了的书页拿出来重新翻读,待到悲怆的秋风吹散时光的诺言,才猛然发现,原来美好的梦不等于昨天

看完《致青春》之后,说实话我很喜欢。不过要问我最喜欢这里的哪个人物,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郑微,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可以为了自己的爱情,放弃自己高考的志愿,千里追寻青梅竹马的林浩,一份真情让我感动。奈何命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捉弄人,在这样一个巧合众多的校园里,偏偏上演了这样一场人情冷暖的时差。

可能青春期的每个孩子都做过郑微,可以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不顾一切,亦或许,真的在爱情面前,完美的天才也可以变成一个十足的傻瓜,但是最终他还是被陈孝正无情的抛弃了,一场彻骨的爱恋最终演变成了一个无果的结局。有人说陈孝正太无情,其实我倒是觉得陈孝正自始至终都做的很对,他不能确保自己有能力给郑微幸福,继续走下去可能结局也会出现悲剧,这时候我认为放手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我相信看到这句话之后会有很多人反驳我一份真挚的爱情应该是不俱生活的苦难,即使面对贫穷生活的困扰也会在一起很好的生活的吗,其实我不得不承任贫困中的相依的确可以诠释爱情的真谛。但是:贫穷虽然可以提供我们前行的动力,但是它也可以阻挡我们婚姻的脚步,它会使我们忘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而带着一份不忍与伤心彻彻底底的皈依生存本身,大家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贫穷是婚姻的坟墓。

男人就好比一颗参天大树,爱情是绿叶,事业是红花,如果一棵树上一朵花没有,那即使长满了绿叶也是朽树一株。

“爱情是一条河,我们都是瞎子,又有谁不是摸着石子过河的”当听到林静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中一阵悸动,爱情真的是条河,青春的我们都被它所淹没,有的沉入了海底,有的人游上了岸,沉入了海底定格成了永恒,游上岸的成为了楷模

我相信年少的我们都有对爱情的渴望,我们可以忘记时间,忘记地域,只为那份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以为可以天长地久,让心灵栖居爱情的海洋,可是没想到到了青春这场戏份的结尾,却还是在与现实的赌博中输掉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爱情不但是条河,同时还是辆车,阮莞上错了车,成为了爱情的牺牲品。老张偷偷的上了阮莞的车,最后却坐过了站。郑微和陈孝正上了同一辆车,林静和施洁上了同一辆车,最后林静和郑微在同一个站点下了车。我们很难说清这其中的是非曲折,到底谁对谁错,我们只知道我们顶着青春的头衔,做什么都不能算错。

懵懂的青春,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的人是你煮茗需要的薪火,有的人是你眺望远景的楼阁,有的人是你夜晚照明的路灯,走过青春的档口,我们又要将这一切全部交还给岁月,只留下苍白的记忆与腐朽的伤痕。

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范文4

时间老人正向我的十八周岁走近,我既害怕有惊喜!我的青春,我最烂漫的花季十八岁,也是我所有梦想起航的岁月!

我的十八岁想必会是个多雨的季节,因为我那么喜欢雨,那么喜欢着暗涔涔的天;我想在这阴暗的世界里躲着,更肆意地希望大雨将我彻头彻尾冲洗一遍,把那不该有的烦恼都冲去,但却从未成功过。我那青葱的十八岁的所发生的和我所想过十八岁的所有愿望也会再十八岁那时比人遗忘,别人都不懂十八岁的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是最害怕一个人,却每天都要一个人,一个人面对心底里的忧伤和烦恼,夹着惆怅和迷茫在我那单薄卑微的青春。

倘若时光能倒流,也许每个人都会说“我想回到,我希望回到,”但我不会,我不会选择回到过去,即便在从前的某一地点,某一时刻,我是很快乐,很幸福,也不曾想过回到那一点。这样做真的有意思吗??所有的快乐与悲伤是一个对等的关系,你留恋或忘记也只不过是内心的一个过程吧!

十八岁的悲伤总是特别多,或许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亦或许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就这么毫不反抗地让悲伤笼罩了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奢华却无目的。

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范文5

一、在“选择”中展现“此在的存在”

人类存在的问题是存在关系的核心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当人被抛于世而与他人共在时,他总是感到他人和世界是陌生的、疏远的,感觉自己处于一种孤独的、无家可归的状态’。而孤独封闭的自我所导致的神秘性乃是存在主义挥之不去的色彩。”[1]这样贯穿整个过程的状态是人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在《致青春》中,各个角色都笼罩在自我彷徨孤独的矛盾中不可自拔,陈孝正作为男主人公,他的出现,影片中采用闪回的方式叙述,交代他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境遇,以烘托出他孤僻、严谨的性格。他的座右铭是“我的人生不能有一厘米的差池”,为了一个建筑模型不惜与他人“为敌”,此角色刻画的非常极端,这是一种迷惑,沉浸在自我中的矛盾。矛盾推动情节,使“此在的存在”过程展现出来,从而达到导演的意图。这是一个动态而并非静止的过程。

在影片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林静,他的不辞而别,郑薇的回忆都使林静离开的原因变得扑朔迷离,促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叙事效果使故事更加具有“韵味”和“悬念”,激活观众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 其目的都是为了烘托“此在”本质。为林静后来的出场作铺垫。对于这个角色的描述,影片从一开始一直贯穿到结束,所以他的神秘感与孤独感尤为突出,他作为整部戏的一个“引言”,一开场便先声夺人,他懦弱的性格特点,更是烘托出郑薇日渐成熟蜕变的整个过程。

看似爱得轰轰烈烈的人们在人生选择时,他们选择了放手,去追求自己认为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东西,他们忽视了“此在”本身,而着重于由“此在”所延伸出的存在物,就是在这些选择中,人们感觉到人生的不确定性,个体的孤独感与神秘感也油然而生,什么才是自身想要追求的呢?

陈孝正曾以为,毫厘不差的人生能给予他安全感,可当他功成名就时,他仍深感空虚与孤独,回国后他仍旧秉承一贯作风,这样的矛盾使观众心中充满质疑,他的出现、到来、沉寂、消失、再次出现,从来没有征求过郑薇的意见,他的想法本身就是个迷,顺理成章又出人意料。影片中的人物也就是在一个个小细节中拼凑成他本身的性格。

二、在“存在物”的探索中找寻“此在” 的本质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关于个体与他人及外物的关系,海德格尔认为,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独的存在,他总是处于不断地与外物、他人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中。海德格尔对个体和他者之间关系的共同思考即两者既相互依赖,又互为对立和冲突。”[2]回到影片的前半段,陈孝正作为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做事一丝不苟。当他从美国回来,毫无顾忌的坐在地上,熟练的打开打火机,郑薇感慨“人生真是讽刺”,这种习惯的改变并不一定是社会的影响,更多是自身迎合的结果。

片中飞舞的通知书,舒缓的音乐,一方面是林静与郑薇内心情绪的外露,对自己未来的美好向往,飘忽不定的通知书也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影片中以存在物“通知书”的形态加以暗示与烘托,使得影片的情感更加充盈。如果说艺术的来源是现实,那么现实的来源便是理念,它是人本质的源泉,存在物是为了烘托本质而存在的。

陈孝正曾认为他从小到大的道路都精确无比,可他到达“成功与理想”后发现,错过了最美的风景。郑薇为了林静考上的大学,却被告知林静不在的事实,这对于简单、执着的郑微来说是一种打击。 这一系列的矛盾贯穿着整个的影片,《致青春》情节紧凑,故事生动,人物得到了画龙点睛式的刻画。就是在此在与其它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作用中体现的。

三、在“非本真”存在中展现“本真的自我”

在海德格尔看来,本真或者非本真的存在,都是内在于存在本身的先验的可能性。“本真”与“非本真”是共同存在的。但是,“本真”是更为基本的存在状态,非本真在本真的映衬下才显现出来的。这就是“本真”和“非本真”的辩证的关系。

“我”和“我自己”便是“非本真”和“本真”联系在一起最好的范例,“本真”是一种原生态的状态,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一些本能。本真更讲究一种“超脱”。《致青春》中郑薇可以用“本真”两个字来概括,她对感情的追求,对于陈孝正的由恨及爱,她自己本身的哀怒哀乐,都丝毫没有掩饰。

除了男女主角之外,还有一个很不起眼的配角――朱小北,影片前半段,朱小北不屈服于命运,勤奋上进,不敢表白,对人友善,这些正能量的“外在”恰衬托出她内心的自卑,当自卑再次显现时便成了骄傲与不屑。超市事件,原本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是长期压抑的情绪被无限放大,直到不可收拾的事态,这是朱小北情绪的真实体现,若干年后,当朱小北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身为记忆老师的她却“失忆”了,颇为讽刺,此时的她是在刻意伪装自己。“非本真”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让我们逐渐磨平棱角,朱小北再次出场的表现说明,在人成长的某一时期,非本真状态是占主导地位的。选择遗忘过去,来保护武装自己。 而工作之后的郑薇,感情方面也变得暧昧,再也不似以前那样纯真。“因为,他们在现实和社会面前变成了‘常人’,‘此在’既然为‘常人’所支配,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对任何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更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一切依‘公共意见’、‘公共舆论’为准绳,其结果必然使此在失去了自己本来真实的面目。”[3]

结语

整体来看《致青春》其存在主义色彩非常浓重,不仅体现在情节内容上,在结构的叙事上也随处可见存在主义的影子。存在主义关心个人的生存,反映在影视中,更加着重于人的存在状态与特点,故事的迂回,这使得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反思人生、反思社会。本文仅仅从存在主义方面思考了人的存在问题,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对人的 “存在”进行研究,我们也将继续思考下去。

参考文献:

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范文6

【关键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会话结构;话轮转换;相邻对

一、引言

生活中,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情感、交换信息,而会话则是这种交流与沟通的最直接的方式。美国的社会学家H.Sacks等人开创了会话分析学派,对会话分析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会话分析学派采用以经验为基础的细致的归纳方法研究日常会话,根据尽可能多的日常会话录音材料,归纳反复出现的会话模式,他们不是采用句法的规则来描写对不同语句的选择,而是把这种选择看作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们尽肯可能地不依赖直觉判断,强调的是实际的日常交际过程。①而电影是日常生活的浓缩,通过对电影中经典对白的会话结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主人公的性格及其命运。在影片中,人物的交际策略在不同场合下发生变化,推动情节到达。说话人选择特定的话语以适应人物个性塑造的需要。对白展示了说话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性格特点,能帮助观众理解电影角色、欣赏电影主题。②本文将从会话结构理论的角度对近一段时间来的热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经典对白进行分析。

二、会话结构理论

会话是话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通过对会话结构的分析,可以揭示会话结构的规律,解释自然会话的连贯性,有益于话语意义的准确理解。③会话结构的理论框架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则:话轮转换原则、相邻对、修正机制、预示序列、整体结构等等。本文将结合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主要对其中的话语转换原则、相邻对进行分析探究。

1.话轮转换原则

会话的特点是轮流说话,即一次会话至少得由两轮话组成,A先说,停下来后,B再接着说,两人对话的分布分别是A—B—A—B—A—B。话轮转换的规则(其中,C指当时的说话人,N指下一个说话人,TRP指一个轮流结构单位的可是别的终止位置)是:

规则一:应用于第一个TRP(不论从哪个话轮开始)

a.如果C在当时一个话轮中选择N,那么C必须停止说话,N必须接着说话,转换出现在选择N后的第一个TRP;

b.如果C没有选择N,那么任何其他的参与者都可以自我选择,谁先说话谁就获得说下一轮话的权利;

c.如果C没有选择N,也没有任何其他的参与者按(b)作自我选择,那么C可以(不是必须)继续说话(即要求获得继续说下一轮话的权利)。

规则二:应用于以后每一个TRP

在C已经应用1(c)后,规则1(a)—(c)适用于下一个TRP,并反复适用于下一个TRP,直到事先说话人的转换为止。④

另外,言语交际中还会出现沉默、打断等现象。

沉默又可区分为话轮内沉默、话轮外沉默、话轮沉默。“话轮内沉默”和“话轮间沉默”是指发生于话轮之内和两个相邻话轮之间的沉默,“话轮内沉默”又称为“停顿”,“话轮间沉默”根据话轮转换规则应用情况的不同分为“空隔”和“间断”;“话轮沉默”又称“意义沉默”或“可归属沉默”,指的是沉默单独充当一个话轮,这种沉默是话轮接续者有意识或潜意识的行为所致,因此包含有丰富的语用含义。⑤

打断现象是指一个会话人阻止当前说话人完成说话。从动机看,可分为故意打断和非故意打断,从效果看,故意打断又可分为合作性打断和冲突性打断。⑥

2.相邻对

相邻对是会话结构的一种基本单位,对会话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邻对是一前一后的两轮话,分为始发语和应答语,并且有一定的类型。但是,相邻对中所有可能和始发语配对的应答语不具有同等的地位,有“合意的”,即听话人的应答能满足说话人的期待,并且这种应答常常是无标记的;有“不合意的”,即听话人的应答不能满足说话人的期待,而这样的应答是有标记的,一般总是有较长时间的迟延,或者有不合意的前导语,抑或是对不能说出合一的应答语作出解释。

三、影片经典片段回放

2013年新晋导演赵薇带着她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对华语影坛发起了一次冲击。影片讲述的是一段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梦想的故事:主人公郑微纯真直率、青春无敌,因为一直喜欢邻家哥哥林静,所以来到他读书的城市上大学。可是刚来学校就发现林静已经悄然出国,郑微伤心欲绝,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因为一次意外,她爱上了敏感自尊、甚至有点自闭的男生陈孝正。年少轻狂的郑微以勇敢、张扬的姿态与陈孝正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他们的恋情却像烟火那样美好却短暂……

本文摘录了郑微和陈孝正之间两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对白,并且通过会话结构的分析,深究其性格特点和命运。

对白1(影片第64分钟23秒至第65分钟40秒)

陈孝正:你功课永远那么马虎。那个钢筋的配比率错得真离谱。

郑微:(不以为然)是吗?我可能算错了吧?

陈孝正:你知不知道一个小小的差错有可能让一栋大楼倒塌。你这么马虎草率,能做一个土木工程师吗?

郑微:我不就是让你检查检查吗?用得着那么大动肝火啊?

(5.0)[5五秒钟沉默]

陈孝正:大概是我小题大做了。我和你不一样。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的差池。所以我太紧张。

郑微:((笑着抱着陈孝正的手臂))我不就是你那一厘米的误差吗?阿正,老手不也说任何一栋建筑都允许存在合理范围内的误差,我这一厘米不足以让你的大楼坍塌的啦。

郑微:我要过生日了,你准备送我什么礼物呀?

陈孝正:不是国庆节去阮莞老家玩吗?还要什么礼物啊?

郑微:((生气地甩开陈孝正的胳膊))哼。

对白2(影片第78分钟50秒至82分钟30秒)

陈孝正:怎么湿着头就来了?

郑微:我就是想来看看你。我刚从黎维娟那里听到一个笑话。她说你就要出国了,而且又是美国。你说好不好笑呀?

(4.0)[4秒钟延迟]

陈孝正:郑微你先过来,我们换个地方说话。

郑微:不用了,在这儿说挺好的。

陈孝正:郑微,(3.0)[3秒钟沉默]对不起……

郑微:为什么要说对不起?你是不是又干什么坏事了?

陈孝正:他们说的都是真的。申建是我的备份选择之一,我没想到签证下来地这么快。

郑微:所以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陈孝正:我想了很久。但是,总是找不到办法让你不那么伤心。

郑微:我不伤心?你一直瞒着我,直到再也瞒不过去了你才承认,你这样我能不伤心?陈孝正,你这是什么逻辑?

陈孝正:我说过,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大楼,所以我错不起,哪怕一厘米也不行。

郑微:所以你现在才幡然醒悟,及时纠正你那一厘米的误差。公派留学,我喜欢的人果然是最有出息的一个。只是我不明白我跟你的前途必然是不能共存的吗?其实你一早告诉我,我未必会阻挠你。是不是因为你的蓝图里从来就没有我。阿正,你给我一个解释,说什么都好,就是你是迫不得已,就说你是为了我好,你说什么我都接受。

陈孝正:郑微,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人首先要爱自己。我习惯了贫贱,我没有办法让我的女孩子忍受贫贱。

郑微:为什么你就觉得跟我在一起会贫贱?为什么你连问都没有问过我,也许我愿意和你一起吃苦呢?!

(打断)

陈孝正:(歇斯底里)但是我不愿意!

郑微:所以,海洋馆是你送给我的分手礼物吧。

陈孝正:(10.0)[10秒钟沉默]((痛哭))

郑微:陈孝正,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你哭,真是千年铁树开了花。可是该哭的人是我。

四、具体对白分析

1.从话轮转换的角度分析

以上两段对白均发生在男女主人公陈孝正和郑微之间,基本符合话轮转换的规则和特点。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其中的3处沉默和1处打断的现象。

(1)沉默

两段对白中的沉默现象都发生在男主人公陈孝正的身上。在对白1中,当陈孝正发现郑微的钢筋配比率错的离谱,大动肝火。这表明他是一个学习、生活态度都极为严谨细腻的人,与郑微的粗线条截然相反。但当郑微生气地说到:“我不就是让你检查检查吗?用得着那么大动肝火啊?”陈孝正沉默了。这是一处发生在两个话轮之间的沉默。面对和自己的人生理念完全不一样的郑微,在这里陈孝正的沉默其实是一种对爱情的妥协。随后他说:“大概是我小题大做了。我和你不一样。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的差池。所以我太紧张。”这一处的沉默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陈孝正的天秤虽然暂时偏向了爱情,但却已经有倒向另一头的趋势了。

在对白2中,当郑微最终知道陈孝正瞒着她将要被公派留学后,急急忙忙跑过去向他求证清楚。而此时,陈孝正的天秤已经失衡,或者说是偏向了本就该倒向的那一边。但面对郑微,陈孝正又一次沉默了。而这一次的沉默是话轮内沉默。他看到自己深爱的她,又想到自己已经选择的未来,就算再不忍心告诉她事实,但纸毕竟包不住火。3秒钟的沉默过后,他还是说了:“对不起。”

对白2最后的一处沉默更加意味深长。经历了感情的跌宕起伏,当郑微最后说道:“所以,海洋馆是你送给我的分手礼物吧。”陈孝正再一次沉默了,并且伴随着哽咽。这是一处话轮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他的确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他本就是一个沉默内敛的人,面对像火一样热情的郑微,要么被她燃烧,要么给自己浇上一盆冰凉刺骨的冷水。陈孝正选择了后者。

(2)打断

对白2末尾处的一处打断是影片最的地方。陈孝正以歇斯底里的方式结束了他和郑微的爱情。当郑微哭着说着:“为什么你就觉得跟我在一起会贫贱?为什么你连问都没有问过我,也许我愿意和你一起吃苦呢?!”“但是我不愿意!”陈孝正咆哮着打断了她,这是一次一次性成功的故意打断。从这声歇斯底里的咆哮中反映出陈孝正的自尊心极强,他要出的是人头地而不是贫贱,他宁可不要这种贫贱的花好月圆,所以他只能放弃郑微,放弃爱情。

2.从相邻对的角度分析

相邻对有许多典型的类型,如问—答、提议—认可或拒绝、道歉—抚慰等等。而在以上两段对白中,冲突话语表现出的一定的相邻对结构类型惹人关注。

(1)指责/抱怨—辩解/否认

情侣之间发生言语冲突是生活中较为平常的现象。而指责/抱怨—辩解/否认是最为典型的一种。抱怨和指责本身具有面子威胁性,贬低听话人的价值和行为,已经造成了听话人不悦。在听话人遭受面子攻击的情况下,他/她很难再保持风度并向说话人道歉以化解矛盾;相反,他/她通常会否认说话人的指责,或者提出理由为自己辩护,以争取说话人的理解和原谅,保全自己的面子。结果双方各执一词,导致冲突激化。⑦

例如对白1中:

陈孝正:你知不知道一个小小的差错有可能让一栋大楼倒塌。你这么马虎草率,能做一个土木工程师吗?

郑微:我不就是让你检查检查吗?用得着那么大动肝火啊?

在这两个话轮中,陈孝正指责郑微的马虎草率,不够资格成为一个土木工程师。而郑微对陈孝正的指责加以辩解,达到维护自己面子的效果,她认为这只是一份作业并不足以代表什么。虽然是言语上的冲突但却表明了陈孝正和郑微的性格习惯截然不同,暗示了他们未来的分道扬镳。

再如对白2中:

郑微:我不伤心?你一直瞒着我,直到再也瞒不过去了你才承认,你这样我能不伤心?陈孝正,你这是什么逻辑?

陈孝正:我说过,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大楼,所以我错不起,哪怕一厘米也不行。

在这两个相邻对的话轮中,郑微抱怨陈孝正一直瞒着自己,选择了公派留学。而陈孝正为自己辩解自己曾经暗示过郑微自己的未来人生道路。他们俩个的矛盾再一次激化。

(2)请求—拒绝

情侣之间经常发生类似的会话,请求者往往没有注意语气或是请求的时机不正确导致了请求被拒绝。

例如对白1中:

郑微:我要过生日了,你准备送我什么礼物呀?

陈孝正:不是国庆节去阮莞老家玩吗?还要什么礼物啊?

在发生这两个话轮之前,他们有过一次争执。陈孝正的心情也因此变得不好,所以当郑微兴致勃勃地请求生日礼物时,陈孝正用反问的方式给予了拒绝。

另外,在相邻对中,始发语和应答语不具有同等地位,各种可能的应答语至少有一类是“合意的”,有一类是“不合意的”。而“不合意的”的应答语往往有较长的迟延。在对白2的开头部分的一处迟延奠定了会话的基调。当郑微说道:“我刚从黎维娟那里听到一个笑话。她说你就要出国了,而且又是美国。你说好不好笑呀?”陈孝正在4秒钟迟延之后说道:“郑微你先过来,我们换个地方说话。”这句话虽然没有正面回答郑微的问题,但却是一个缓和的“不合意的”应答语。之后他承认了自己即将被公派留学的事实。

五、结束语

可以看到的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样一部缅怀青春的电影引起了广泛共鸣,我们都能从这部电影里看到自己的身影。在这部电影里,陈孝正多次提到自己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大楼,是错不起的,哪怕一厘米也不行。而很不幸,郑微就是这一厘米,所以注定了要被牺牲。

本文通过运用会话结构理论对影片中经典对白进行分析,更加清楚地剖析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境和影片的内涵。

注释:

① 刘虹.会话结构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② 严爽.对电影《公主日记》对白的语用分析[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6):139.

③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4.

④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6.

⑤ 甘世安;丁凌.话轮“意义沉默”及其认知语用解读[J].西北大学学报,2008(11):177.

上一篇学雷锋名言

下一篇论文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