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别评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漫长的告别评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漫长的告别评价

漫长的告别评价范文1

“渔具行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在吴孟忠看来,二十年来,渔具日新月异的变化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也促进了钓鱼运动朝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据吴孟忠介绍,目前市面上一共有一万多种各式的钓鱼用具。单是渔竿,质地就从最早的手工竹制发展到后来精巧脆细的玻璃竿,再到现在的炭素竿。相关配套设备也从普通的遮阳帽演变成如今整套的座椅和遮阳设备,而现在连专用的钓鱼服装、鞋帽都一应俱全了。

随着渔具品种的丰富,顾客们可选择的余地也跟着多起来了,商家间的竞争也注定愈演愈烈。目前在福州,稍具规模的专业渔具店有十余家,商店经营的渔具类型、款式丰富多样,各具特色。渔具市场也正式告别暴利时代,进入了微利时代。尽管形势如此,吴孟忠还是表现了十足的信心:“福州市场还有很多潜力可挖。目前大家的经营思路大抵相当,所以利润很低。而我的目标是在保证品种、质量的基础上,从旧式的经营思路里跳出来,找出自己独特的经营策略。”吴孟忠说目前国内的钓具市场正向国际接轨,就是要往品牌化方向发展。而自己的商店也要朝品牌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产品的售后服务水平,包括维修等,要实行服务的一体化。”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吴孟忠利用在全国各地举行钓鱼比赛的机会,向省外的专业人士请教,与各品牌商家交流想法,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回来后结合福州的实际情况,依托着自己的渔具店,成立了一家钓鱼俱乐部。俱乐部采用非会员制,不以赢利为目的,不收取任何会费。吴孟忠认真地说:“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利用这家俱乐部赚钱,只是希望有这样一个平台,能把一些技术好、人品也好、综合素质过硬的钓手聚到一起,相互切磋技术,交流经验。”因为他觉得钓鱼原本就是一项休闲运动,他更希望每个钓手都能在俱乐部的活动中真实地感受到一种愉快的心情,尤其是相互间一种健康友好的氛围。秉承着这样一份信念,吴孟忠的俱乐部现在已经有了十几名技艺精湛的钓手。渔具店已经成了他们聊钓的最佳场所。

漫长的告别评价范文2

【关键词】创新;素质教育;教育观念;“活”起来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言:“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唯命是从于中高考指挥棒的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六个偏向:只重语言文章,不重思想文化;只重智育开发,不重美育陶冶;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培养能力;只重课堂教学,不重课外活动;只重管卡学生,不重激发兴趣。一句话,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索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一言以蔽之:教本,学本,考本,唯本至上;编题,作题,讲题,题海战术。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其德育被架空了,其美育 被抹杀了,其人文被淡化了,而强化了的智育也被扭曲了,从而导致学生理想模糊,知识狭窄,文化肤浅,心理脆弱,最终,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探索语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勇于打破“一切服从应试”的一统天下,突破旧的教育教学体制,开拓几块挑战应试、超越应试的“实验田”。

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似乎都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成了评价学生学业的主要依据。在分数这个终极目标下,学生学会了患得患失,学会了破罐子破摔,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乐趣;教师学会了拼命研究命题部门的“考纲”,学会了提前训练应试技巧,失去了教学的个性与激情。旧评价机制导演的历史将在新课程改革下告别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新制度。在考试内容上,“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为保护学生的尊严,体现个性关怀,更要求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对教师的评价打破了以分数定能力的格局,开展“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评价机制。新评价机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注重学生、教师的多元发展,为人文性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中学生在课堂上懒于思考、畏于发言历来是各科老师最头疼的难题。为什么学生年级越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反而越消极,越被动呢?说到底,要归罪于狭隘、死板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只顾搞满堂灌,只顾用“题海战术”狂轰滥炸,根本不屑考虑如何在45分钟内有计划、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自我表现的勇气。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久而久之,学生心中便形成了课堂就是老师独霸的一统天下”的观念;于是课堂教学便形成了“师讲我听,师写我抄,师问我答”的可悲局而。 要想实行素质教育,就必须根除课堂教学中的这个顽症痼疾;而要根除这个顽症痼疾,仅仅靠具体的教学没计,如提问什么、如何提问等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动大手术。为此,我采取了两项措施:首先,以高度的热情和极大的耐心,唤醒被应试教育桎梏得近乎麻木的心灵,激发学生战胜自我的勇气。

另一方面,作业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传统的语文作业只侧重知识、能力的训练忽视了语文素养的提高,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应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该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也不应以简单的技能训练为目的而应以提高语文素养为宗旨。所以语文作业急需进行一次从“练招式”到“修内功”的深层次改革。本文分析了传统语文作业的弊端,探讨了语文作业价值观的转变及新型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语文作业设计的种种策略。

新一轮课改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老师的教育观念能否转变。客观地说,历次语文课程改革,都没有像这次改革一样对老师的要求这么高。这也是时展的必然,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三日不学便会落后于时代。因此,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也要重新审视。

漫长的告别评价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市场经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告别中学生活,迈进大学校门,莘莘学子满怀胜利的喜悦,充满着新奇与兴奋。美好的生活将在这里开始,事业发展将从这里起步,人生的道路将在这里跨越,人生的历程将掀开崭新的一页。但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环境,学子们也容易产生许许多多的迷惘与困惑。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珍惜大学时光,练就扎实本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这对于大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当今的社会形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WTO的加入,使竞争国际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全球化,这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将被社会所淘汰。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许多行业的不景气,使高校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分配形势。

一、社会调查

据中国教育部学生司信息统计,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比2003年增长68万;2005年突破340万,2006年达413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他们指出,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大量出现,而且这个数量在逐年上升。据悉,2001年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34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达52万人,2004年达69万人,2005年达79万人,2006年达93万人,2007年将达124万人。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任务的艰巨性和工作的长期性,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具有超前的敏锐性和预测能力。社会瞬息万变,市场变化莫测,只有培养超前的敏锐意识,才能摸准时代的脉搏,找出市场的发展规律,预测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第二,具有高度创造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也是企业竞争取胜的根本因素。因此努力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大学生谋求发展的根本要求。

第三,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前所未有的事业,必然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才能取得胜利,因此承担着历史重任的人才也必须是开拓进取型的人才。

第四,具有竞争与合作意识。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条件。竞争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激励机制,是我国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强大动力。竞争要求以优取胜、敢冒风险,既要有敢于胜利的胆识,也要有敢于承担失败后果的勇气。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在未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首先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科技成果,同时要培养合作意识,懂得顾全大局和集体利益为重,学会与人共事。

第五,具有时效意识。市场经济是提高重视时效的经济运作机制,重效率、重视信息、重视时间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保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时效意识。学习、生活要有计划,严格守时,养成高效率地工作和学习的习惯,反对懒惰、拖沓和敷衍。要树立信息意识,提高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会处理信息的知识和方法。

第六,具有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促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引起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促进人们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同时,市场经济也必须健全与强化社会主义法制,以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受法、用法,以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用法律判断是非和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第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把理论形态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物质产品,是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为此,大学生必须培养自己的应用和操作能力,在大学期间,不但要重视培养应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多动脑,勤动手,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八,具有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高速度、快节奏的,新形势、新问题、新困难、新机遇不断出现,呈现出瞬息万变的趋势。为适应这种情况,大学生必须培养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学会判断因形势的变化所带来的利弊得失,善于捕捉良好的机遇,胜利是再接再厉,受挫后不急不燥,面对突然变化,善于冷静分析,妥善处理。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容易造成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大学毕业以后社会适应性较差,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多接触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应变能力。

第九,树立博才取胜的意识。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高度分化有高度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交叉学科、边缘科学不断涌现,科学家、专家之间的跨行业、跨学科的合作已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传统的单一知识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博才取胜的意识,除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多方面的爱好的技能,做到知识广博,一专多能。应具有辩清是非,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十,具有是非辨别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全球化、竞争的国际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发展进程。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改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丰富了我们生活。同时,一些腐朽的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也在影响和侵蚀着我们青年一代,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是辨别能力,才能明辨政治方向,站稳阶级立场。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的今天,一些公司或个人为了在竞争中获得利益,为达到目的往往采用一些不正当的,带有欺骗性的行为。这些行为形式多样,手法层出不穷。如果人的思想稍有麻痹大意,不加提防,分不清那些好那些坏,那些正确那些不正确,很容易就会陷入圈套,不能自拔。

二、高校大学生现状分析

从中学进入大学,学生从一个紧张封闭的环境转入一个相对松弛和开放的环境中,由于适应环境的幅度和难度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环境,出现了种种不同的问题:(1) 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是大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受惯了父母的宠爱。进入大学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一切都得靠自己去独立生活,由于他们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群体生活经验不足,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心胸狭窄的学生不快。本来他们远离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发生其他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2)自我优势的削弱造成心理不平衡。许多学生在中学时都是班上的尖子,进入大学后在高手如云的新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产生一种失落感。有的学生看到班上学生多才多艺、能力较强,但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又感到迷茫,相比之下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高校有许多的学生组织,有许多的社团活动,班上有各种的活动,新生对这些既新奇又困惑,满怀信心地去参加一些社团、由于缺乏经验,遭受挫折,从而陷入痛苦的自我否定的深渊。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所以大学生应该抓住机遇、培养能力,早日成才。尽快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大学生应该看到自身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不足是由于过去的依赖心理和环境造成的。上大学后,应该从头做起,虚心学习,不怕失败,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自觉主动参与集体生活,学会独立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还可以在辅导员、班主任指导下,学习处理生活自理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方法,要坚持从小事做起,反复实践,干中成长,另外还要注意向高年级优秀学生学习,听取他们介绍自己成长的体会和经验;学习掌握人际沟通技巧。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性格、不同习惯的同学,如何建立起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把握交往机会,学习沟通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来自于交往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态度。其次采取积极的、主动的方式与他人建立起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如果过于拘谨畏缩,缺乏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便无从谈起。再次,应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培养挫折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在漫长的人生历程当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这个竞争的社会,失败和挫折常常伴随在我们的身边。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要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冷静地分析问题,找出失败原因,要把失败当成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以积极的心态去总结原因,向成功的目标继续奋斗。因此,作为大学生必须要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一种乐观、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挫折。

漫长的告别评价范文4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观后感范文有哪些?道德是每个人应有的高尚品质与品格,他是评价一个人的根本,做人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查阅!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观后感范文1长期以来,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你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你们的高尚品德,温暖了人心,感动了中国,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我作为一名教师,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明确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一.端正态度、时刻以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工作重心

要想让课堂有亮点,一要端正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课,能不能让课堂呈现出更多的亮点,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再强,水平再高,缺少一个端正的教学态度,课堂也是很难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做,把教学作为艺术来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

二.时时注意、时刻以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自己

在日常工作中我觉得自己要时时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持向上的事业心,并加强师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让自己的每一个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

在教学工作中,自己也要“以情动人,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以宽容的的心去对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抓住闪光点进行爱的教育,使他们认为自己能行,让每位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的爱。

在自身修养方面,为了使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输向学生,必须不断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特别是现在的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促使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引领学生走进只是的殿堂,不断努力,做一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不断探索,做个学识渊博的老师,不断争取,当一个优秀模范的老师。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观后感范文2星期_,我们班和其他两个班的同学一起观看了一个叫做“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的短片故事集。

谢亮,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但是他却为人呢们做了十年的指路人。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可是有一天,谢亮爷爷也冰岛了,他在生病的时候,仍然还想着:我倒下了,是谁在那里为人指路呢……谢亮爷爷的故事很感人,他是我见过脸上有最多笑容的人,他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指路,换取来了暖人心的微笑。

孙茂芳,另一位道德模范,同样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做的失却让人大吃一惊。每天早上,孙茂芳都要熬中药,熬好后还要做公交车去好几公里外的一位无亲无故的老人家。为什么他要对这样一位无亲无故的老人这样好呢?其实,孙茂芳要照顾的不只这意味老人,还有另外十二位老人,他们都与孙茂芳毫无关系,但却都和孙茂芳有关系,因为都是孙茂芳在照顾他们。也因为这样,一直以来,这些老人都把孙茂芳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看待了,而孙茂芳也同样是把他们当父母般在照顾。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们也渐渐的要离开人世,在他们人生的最后一刻,嘴里还在不断的说:“你是个好人,谢谢你了!”孙茂芳就是这样守护着老人,再让老人在幸福中告别人世。

宋丽萍,普通的一个女人,而她嫁入的是这样的一个家:丈夫的姐姐,小时候烧坏了脑子,对孩子用暴力;丈夫的弟弟,一个成年人了,智商还停留在一两岁;丈夫的爸爸,手脚不能活动。她无怨无悔的照顾着他们,这个价也因为有她在,渐渐地变了,家里的人也渐渐地变得开心起来了。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帮助人,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情,让我们把这爱心继续传播下去!让这美德之花永远不会凋落!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观后感范文3__晚上,我校全体师生分级分班共同观看和学习了《巩义道德模范事迹简介汇编》,大家一致表示: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被他们的先进事迹所感动,被他们的道德精神所鼓舞。

“廉洁正气、敬业奉献模范”常献忠,他是人民的好警察,危难时刻不退缩,关键时刻冲上去。为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与歹徒搏斗身负重伤;临危受命,迎难而上。他身兼数职,除担任市公安局副局长、回郭镇公安局分局局长外,还担任回郭镇东庙村支部书记,他心系百姓,带领群众修路、建校,受到百姓的一致认可。

“孝老爱亲模范”张粉娥,身为一名教师,一边挑着事业,一边挑着家庭沉重的负担。对身患重病的公婆,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对待儿女,尽心尽力。对待学生更是尽职尽责,成绩优秀。对待邻里乡亲,力所能及,乐于助人。

“热爱公益,乐于奉献模范”刘绪通,致富不忘乡亲,高投资,办企业,带领群众致富;热心公益,回报社会。修路、筑桥、打机井、建学校、办敬老院、资助17名学生完成学业??

“舍己救人模范”吴新军,跳下水中救人,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人民公仆模范”张可山,为群众谋利益,积劳成疾,以身殉职。“善良爱亲模范”张芬仙,照顾三个傻憨弟弟,不离不弃,倾其全力。

“捐资助教,修建学校模范”王三乐??

学习他们的事迹后,大家同时表示:以他们为榜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营造知荣辱、讲义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共创美好未来。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观后感范文4这段时期,全国全省范围掀起了学道德模范的。

道德和法律不同。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一个具有崇高品质的人,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处,它们都可以约束人。但道德对人的约束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品质。而法律对人的约束则是外在的,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治标的手段。而道德虽然不是制止不良风气的有效手段,但却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最终需要每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是一个漫长的困难的过程。当今社会,权、钱、色等欲望让人们不惜做出重大的牺牲而做出违法的事。因此在全社会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次,国家推出的道德模范分为5大类别: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我在班会课上向学生宣讲如东的见义勇为模范葛纪军时,讲到他不畏歹徒,机智勇敢地和歹徒做斗争的故事;讲到诚实守信的南通第三人民医院的院长拒收红包,开展“无红包医院”活动,在全国引起反响。这些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典型,不仅感染了学生,也感染着我们每个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的我们,有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人,更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只有人人成为有道德的人,我们的社会道德风气才会积极向上。学校是道德教育的原始之地,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我们教师更有必要在这道德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上好晨会课、班会课、以及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渗透思想教育,把道德教育的弦时刻绷紧。在这次全国性的学模范的过程中,让我们学生学得更多,更透。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观后感范文5在人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些名字,萦绕耳畔,久久不曾离去。

试问当今社会,敢以“道德”二字活在现在的人能有几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也许向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德耀中华,心系群众。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雷锋的那句话:“我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是啊,他们创造了太多太多,他们获得的微不足道,但他们的事迹照耀了中华,全中人民都为之一振。不知是他们太过平凡,还是我过于感动,我只想用“肃然起敬”一词来概括了。

“我们拒绝袖手旁观。”这句话出自一位母亲——吴菊萍。当所有人眼睁睁望着五楼上那个即将跌落的女银茫然不知所措,一个大胆地念想在吴妈妈的心头萌芽——一定要救那个孩子!随着人们一声惊叫,她不用大脑思考一箭步冲上去,一团黑影安然的落在手中,随之一同倒了下去,总算舒了一口气。在给吴妈妈治疗的那位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如果再偏一点,婴儿会落到她的头部,当场死亡,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听到那个被救的孩子妞妞逐渐苏醒过来,手缠绷带的吴菊萍欣慰的笑了,脸上的憔悴也散去了,给镜头一个大大的微笑。这是一个让母亲的勇敢,一种伟大的精神,她是最美妈妈—吴菊萍。

不要问我们还能活多久,要问我们还能点什么。那些在生命长河中贡献鲜血的人,有谁是百万富翁,他们是平凡人,是普通人啊!我们虽然没有太多的勇气要把自己的生命装饰的有多精彩,说什么“舍生取义”已离我们太遥远,太遥远。我们只要在平常生活中,做一些乐于助人的小事就够了。不要奢求如何的绚烂烟火,拾起身边的一缕阳光,送给别人,莫过于我们最大的喜悦。

漫长的告别评价范文5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人格教育

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正逐步从自然走向文明,而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变的过程中,是语言彻底使人类告别了野蛮的时代。而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可以充分提高人类的人格素质,在现代,课程的改革要求推进个人基本素质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努力钻研、探索知识技能的传授。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格的塑造,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应首先把人格教育和知识灌输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这样更完善了教育理念。中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中职教育担任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巨大责任,中职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同时,也要把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道德品质放在教育的首位。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在教育的过程中就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中应集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为一体,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为社会上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探寻并深入地挖掘人格的教学内容

近年来,中职语文在不断地进行多样化的改变,也不断地在向如今的教育事业呈现着课改的效果。更改后的教材中蕴含了许多塑造人格、人品的教育材料,语文老师应将课本中的资源发挥到最大化,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社会、品味人生、提高审美,让学生在健全人格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更改后的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让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对人格形成初步的认识,教材中还有一些为人处世的原则,更在语文这门课程中丰富了学生的人格思想。学生在语文的领域当中得到鉴赏,力争一切为学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提升个人的文化水平并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可以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抓住相关的题材,以培养人格素质为切入口,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上的教育,教师还要探究书本外的素材,例如,利用网络资源,多研究一些课本以外的信息,利用网络的资源为语文塑造人格魅力而服务。当前,学生最离不开的就是网络,而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共同的兴趣来加强情感熏陶。

二、加强教师本身的品质修养

作为现代的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与教育的成果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其次要有积极的正能量思想,有耐心和不怕苦不怕累的上进心态,还要有容纳百川般宽阔的胸怀。只要老师的人格是健康的,传授给学生的也一定会是完美健全的人格。作为语文老师更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丰富个人的理论知识,这样教师才能把课堂变得更多彩,学生也很自然地跟随教师感受人格魅力所带来的美好氛围。语文教师不仅要端正学生的人生观,还要在多彩的教程中插入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努力使自己变成一位既专业,又有“吸引力”的人。同时,教育者本身要坚守严于律己,言行一致的原则,善于自我反省,这样也有利于自我发展。只会传教知识的老师,我们只能评价为合格的老师,而可以将人格魅力带入知识领域的老师才是令人敬佩的完美教师。如今的社会,校园暴力、体罚等事情时有发生,教师道德风气的整治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作为一名令人敬仰的教师,如果在人格上有缺失,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师即使再优秀能传授给学生的也只有一成不变的基础知识,这样的人不可能理直气壮地向学生高谈人文素养。

三、校园的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语文占据着校园中文化交流的主导地位,学校也在不断寻求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建设文明和谐化校园上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如电视、新闻、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教育。例如,某学校借搬迁新校区之际,语文组教师与团委合作,带领学生参与学校新校区的建设,每一幢教学楼,甚至校园内的每一条街道的名字都由学生自主讨论,这类活动对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人格上都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让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前提下培养主人翁精神。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学生应给予嘉奖和表扬,并将优秀事迹以及学生照片展示在学校校园内的宣传板块内,作为赞扬的重点对象,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大家共同进步。语文组可以在校内成立各种社团,例如书法社团、演讲社团还有文学社团等,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在校风良好的环境里中职教育才能为社会塑造出一批又一批拔尖的人才,在优良校风的渗透下,学生在人格教育上也可以获得提升。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人才,一定是人文素养和科技素质都过硬的多元化人才。语文这门中职学校中的基础学科,却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素养的重要任务,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在开发潜能的同时力求进步,更好地挖掘学生内心最纯真、美好的一面,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这样才能突出体现语文学科存在的重要性,也是教育中的本质。

参考文献:

[1]苗勇.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学周刊,2014(36):25.

漫长的告别评价范文6

[关键词] 去蔽音乐隐境;《海上钢琴师》;克雷莫尼尼和卡诺;音乐成分分析理论

瓦尔特•帕特尔(Walter Pater)曾经说过:“一切艺术都是音乐(包括电影艺术)的,音乐具有自生性、自主性。”然而音乐的诞生绝不是偶然,而是在与在场的人文符号、时空、在场者(作者、表演者、听众)等复杂的人文交互中诞生的。而电影音乐作为电影和音乐的结合物,是一种典型的高科技艺术,既是技术的产物,也是人类精神与科技交互的产物,一如瓦尔特•帕特尔所指涉的“来自火星的音乐”;又如《电影和音乐》的作者圣乔治•克雷莫尼尼(Giorgio Cremonini)和克里斯蒂娜•卡诺(Cristina Cano)所言:“音乐是在一定的生产和需要的交互下产生,音乐绝非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同时也纠结了市场和艺术等需求的目的,所以音乐也不仅仅是商品,也应该是具有隐境特质、再创化的艺术品。”[1]225

如此,音乐一如曲曲折折被遮蔽的音乐隐境,于是,许多意大利学者对此都展开了音乐“去蔽”的工具构建。意大利学者克雷莫尼尼和卡诺的经典电影“音乐成分分析理论”在世界电影分析理论中也是一枝独秀。由此,本文尝试在该理论的引导层下,着重推介这个源自意大利的“去蔽探幽”的“GPS”导航仪,并尝试应用该理论来解构世界电影音乐大师“莫里康宁”指导下的经典作品――《海上钢琴师》的音乐内核。

一、去蔽音乐隐境的导航仪:克雷莫尼尼和卡诺①的“电影音乐成分分析理论”音乐被承载于一个开放的空间,里面有无数高速流通的窗户,以顺畅地接受来自复杂的人文环境的信息。音乐的封闭必然导致音乐的窒息、一潭死水。所以布拉格学派的奠基人,20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雅各布森在继承索绪尔“音位系统”和“音位对立”的衣钵的基础上,提出了语音功能模型。[2]该模型和音位系统指涉“不考虑语音成分的功能分析,即无法解析语音,所以要分析该成分和陈分之间的关系”。然而该观点在当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学界热议。[3]

意大利学者毛里德拉卡萨,谴责该系统过分封闭,并在修正雅各布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开放的功能分析。该功能的分析涵盖四个维度:话语的维度(指涉语音),运动的维度(运动功能和行为),感觉的维度(情感表达和功能)和交互的维度(社会化和交换功能)。[4]该模式在意大利得到广泛认可,并被意大利学者圣乔治•克雷莫尼尼(Giorgio Cremonini)和克里斯蒂娜•卡诺(Cristina Cano)在合著《电影和音乐》中得到传承、融合和刷新,并结晶为一种极有影响力的电影音乐成分分析理论。[1]248

电影音乐作为一种多重音乐成分交互下的结晶体,单纯靠话语评论和情感交流等常规的职能分析,常常会忽略躲闪于音乐内核中的隐形的成分内涵,例如:具有诗意般的审美观等。所以电影音乐更宏大的话语功能的开发就显得异常重要,克雷莫尼尼和卡诺的“音乐成分分析理论”就在这样的语境中诞生。

该理论模式的功能模型如下(源自意大利学者克雷莫尼尼和卡诺的合著《电影和音乐》,由笔者翻译整理):

克雷莫尼尼和卡诺的“电影音乐成分分析理论”的功能构成如下:

话语交流功能:深层信息、角色识别、话语功能(评价功能/文本参照功能)、元语言功能。

美学功能:诗意与沉思、助记符功能、叙事功能。

行为和运动功能:行动辅助、调节器工具。

情感表达功能:情感功能、激活情感、调节内心状态。

社会交互功能:喜剧功能、 纪念功能、非言语沟通功能。

二、克雷莫尼尼和卡诺的“电影音乐成分分析理论”应用探微:以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为例(一)话语交流功能

音乐首先是一个和画面交互下的话语交流,动态的画面集合流动的音乐在向受众传达着无穷的话语,这也是音乐传播的首要功能。

1.深层信息

音乐能够提供事件和人物等影视符号的背景元素,如演员的社会阶层信息、演员之间的社会关系等。《海》的音乐大多属于拉格泰姆风格,该深层信息来源于:在蓝调Dannys Blues乐曲中,爵士乐小号手用精彩的小号独奏赢得了入住弗吉尼亚航船的入场券,并唤起了他刚入住时的情景回忆:“我们比赛拉格泰姆,因为这是神的舞蹈音乐。”还有更多细节,船长在接受小号手上船时感叹到:“如果你不知道它是什么,那么它的爵士乐。”这些种种细节都像广告一样暗含了音乐拉格泰姆风格的深层信息。

同时音乐也提供了演员的社会阶层信息:Danny的蓝调风格和吉他手的独奏这个典型合唱作品Dannys Blues正是美国南部黑人奴隶种植园时经常传唱的歌曲,同时1900诞生时的音乐明显带有音乐的原产地信息――意大利,所以可以推测这些移民很可能来自意大利的黑人阶层。

2.角色识别②

音乐作为一种提醒观众识别人物和情节的重要的符号,在电影功能叙述中经常被广泛应用,被称作音乐主题(主旋律音乐)。该模式从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泛滥,到莫里康宁和金牌搭档――意大利西部片塞吉奥里昂合作执导的电影中,音乐主题成为一种观众识别场景的重要模式。在《海》中至少有7个重要的音乐主题,如开始镜头的“1900主题”、人们发现“American”狂喜时的“轮船主题”,以及“童年主题”“危机主题”“告别主题”等。

几个音乐主题的加入使得《海》这个传奇故事被演绎得更加酣畅。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奔跑主题中,一群人死死地追赶1900,音乐很好地衬托了追赶时的紧张和不安,起到很好的叙事功能。船舶主题强烈的音乐对比,主要得益于音乐在此悄无声息的串联,最终营造出来了一个危机的叙事主题。

3.话语功能

话语功能指涉的是电影在与受众之间的反馈调节中,从而进行音乐文本的解码和重构。在此过程中,音乐作为一个交流中的重要的“文本立交桥”。

克雷莫尼尼和卡诺所建构的话语功能其实可以划分为两个子功能:

(1)评价功能。电影音乐在开放中的镜像中具有沟通其他语言或者进行深层含义的诠释。如在电影音乐中经常穿插音响,该音乐的出现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可能会交代场景的时空信息、演员的情绪、演员身份信息等,有时有助于受众清晰地厘清电影的场景的变化和现场发生的内容。

(2)文本参照功能。与话语功能不同的是,文本参照主要是对场景情况、对象等的界定和限制。

在《海》中,音乐的评价功能要占据很多成分。Max在风暴中晕船的那个情节中,音响的运用可以说一度达到极致。从Max说出“Thats crazy”开始,在整个配音中,除了1900超然物外的钢琴声外,钢琴固定架打开的声音、狂风电鸣的声音、玻璃打碎的声音夹杂着人物的情绪的变化乃至1900对情感的宣泄都成为该节主题乐曲节奏的因素,助推了剧情在音乐的节奏中发展。

4.元语言功能

著名的语言学家雅各布森曾经说过:语言具有元语言功能,这是不言自明的。音乐不像语言似的有着很明晰的元语言功能,而是通过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用动态的音乐来解释画面无法言语的自然语言――因此,音乐也就摇变为具有元语言功能的复合语言函数。

例如:《海上钢琴师》中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四幕剧”,而音乐是这个剧情的导演。第一场剧中,有这段很经典的对话,刚好佐证了音乐中的元语言功能。

麦克斯:你在哪里?(指涉的是钢琴曲调走到哪里了,弹的是什么)

1900:我不知道。但你看坐在这里的那个小姐。(镜头中有一个老妇人和一个小眼睛的四十岁的男人在一起),从她们的举止和操着德语的腔调可以推测,她们很可能杀害掉丈夫,而后两人一起私奔了,你看像不像她的音乐?……

1900的话语的变化中正蕴藏了1900钢琴节奏的变化,从而渲染了1900能够在音乐和话语之间自由转换的神奇色彩。

类似的场景又重复出现了3次,1900的钢琴语言具有语言的叙说功能,音乐的流动一如话语的娓娓道来。这个“四幕剧”正好佐证了电影音乐中蕴含的元语言功能。

5.美学功能:诗意与沉思

克雷莫尼尼和卡诺指出:审美和沉思功能在音乐文本中的功用能够被受众理解和赞赏。受众常常关注的是文本信息中透露出来的正式信息(直接读取的信息),而音乐中包含的非正式信息和正式信息经常是在一个波段的(雅各布森),即音乐中的非正式信息(美学信息等)和正式信息是同时性。例如:当1900录制唱片时,开始钢琴流淌的是无序的即兴爵士乐曲调,此时的1900正在搜索感情的符号,尚处于沉思状态;当美丽女孩出现时,1900的目光随之动、音随之动。――曲调开始趋于规整,变成了一个序曲,即“爱的主题”,主角的情绪随之变为诗意化的境地。

6.助记符

在音乐符号的记忆中,音乐符号的简洁化、规整化、结构化有助于进行音乐的记忆储存。而《海》中散落的主题音乐和小段的旋律,使得观众在实现音乐和画面对接时更加快捷,此时音乐发挥了帮助观众唤起记忆的功能,所以助记符的功能就可见一斑。

7.叙事功能

音乐有时很像“黏合剂”,意在使不同场景、情景、不同时空之间有机缝合,电影音乐在串联时具有连续性、扫描性、周期性三个特性。音乐的叙事功能在电影中的应用十分普遍,《海》不乏类似的应用。如其片头随着扶摇而上的镜头的挪移,竖琴在持续的长音的基础上奏出了如同思绪般的长音,紧接着加弱音器的小号缓缓的独奏作为一剂引子(即音乐叙事),继而和盘托出了中提琴烘托出的主题序曲,继而小号手在主题音乐中为我们缓缓地讲述那个凄美的故事。

(二)行为和运动功能

音乐在此作为支持行动、规范和辅助音乐行为,有时候也会激发音乐行为。

辅助功能和行为、调节器功能。电影音乐中,音乐常常在伴随舞蹈、歌曲等出现,目的是为了辅助和渲染人物的心理跃迁。影片中,1900效力的大西洋乐队经常在宴会厅为观众伴奏,1900经常抛掉乐队即兴演出,此时跳舞的乘客面对突变的音乐用生硬的肢体扭动着,这和流行的摇滚乐有惊人的相似,从而通过乘客的“僵硬”投射出1900演奏的非常规和即兴。

电影音乐的调节器功能指涉的是电影音乐在影片中进行电影中人物行为的调控,音乐在此就像音乐会中的指挥一样,进行着人物行为的指挥和调控。

(三)情感表达功能

音乐的运动“显示了一种有形体的音乐物质”,从而描摹出了“把一个有感觉能力的存在激活起来的生命的冲动”。[5]音乐是为了直击那些长期影响人们内心悸动的情感内容和情感的表达,进行情感的宣泄和内心情愫的激活密码,由情感、激活情感、调节情绪状态等三部分组成,该成分分类是为了更好地保持音乐进行情感的性质,三者浑然天成,不可分割。所以就用一个整体进行整体解读。

情感、激活情感、调节情绪状态

声音和听觉交互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音乐的情感功能,经常散见于主题音乐中,常常具有主观性、非固定性和难以估测性。情绪的表征也具有人际差异、性别差异、生理差异、文化背景差异等,当然也与受众的音乐接受的方式、喜好风格、表征方式有关涉。克雷莫尼尼和卡诺认为,情感表达方式的三个功能在电影音乐的制作中有着或多或少的重要性。

情感功能可以说在影片的主题音乐中无处不在,前面我们在分析音乐的美学功能时也曾提到过。例如, 1900告别的主题中,漫长的舷梯上1900望着岸上巨大的城市,耳畔响起纷繁的城市声响,他开始犹豫驻足。此时音乐中出现了小二度的“怯怯的动机音乐”――激活了悬疑的情绪,而后随着1900抛下的帽子,该动机音乐随后出现变异,开始变得逐渐坚定。观众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虽然侧重点是“看图像”,其实音乐在此起到的情绪调节的功能是隐形的、非外显的。克雷莫尼尼和卡诺在合著中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音乐在观众情绪调节中起到引导层的通道作用,虽然观众的应激反应不明显,然而观众流露出来的情绪的暗涌却暴露出了观众已经被音乐所俘获。

(四)社会交互功能

音乐具有加强集体人物之间的情绪交流等作用。

1.喜剧功能

这个功能总是很娱乐,兼具喜剧功能,该功能总是和情感同步叠加的。例如:麦克斯在风暴中晕船的情节中,麦克斯的呕吐和跌跌撞撞,而由巴松、短笛、单簧管等木质乐器和钢琴的合奏,此刻显得既形象又诙谐幽默,彰显了音乐的娱乐功能;在《海》中斗琴的情节中,在第二组曲目中,杰利弹奏的是他自己谱写的独奏曲《渴望》(The Crave),该曲子的难度水平明显高于第一首曲子《大肥肠》(Big Fat Ham)。然而1900却惊人地把杰利弹奏的曲子一个音节不差地弹了下来,不懂音乐的观众发出了嘘嘘的声音,而杰利当听到该曲子时生气地把酒杯狠狠地放在前台的一系列动作,无疑暴露出了杰利明显感到一种无名的羞辱和挑衅。此时音乐在此以喜剧的手法串联了该情节。

2.纪念功能

电影中音乐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起烘托和渲染作用,暗含了对电影人物的缅怀和纪念。例如:在电影即将结束时,小号手告别了乐器店老板,古朴的小街,长长的巷尾,缓缓升高的长镜头,感伤地注视着麦克斯远去的背影。此时出现在弦乐器上的主题音乐以其极大的灵魂的震撼力、穿透力一下子触动了受众内心最软弱的部分,此时的音乐会无形中唤起受众对1900饱满形象的怀念和缅怀,这便是音乐的无穷魅力所在。

3.非言语沟通功能

音乐和口头语言很类似,在电影中起到唤起关注和沟通的作用。如:在三等舱中1900的弹奏被一个操着意大利语的人打断:“孩子,你能来一段‘塔兰泰拉’音乐吗?”1900反问道:“你先给我唱唱。”意大利人用勺子击打碗发出的音乐和着他的哼唱向1900传达了“塔兰泰拉”音乐的信息,从而1900很流利地弹出了“塔兰泰拉”音乐。这便是音乐发挥的非言语沟通功能。

三、结语与反思

总之,电影音乐诞生于影片内核,电影音乐赋予了影像画面“影视气氛和第三度空间”[6]。音乐只有与影像配合时,它所内包的具象隐喻才更容易被表达。电影音乐既能唤醒观众的情绪同步,又能给观众提供情绪解读、交流、宣泄、交互等外包服务,从而生产出具有丰富延展性的听觉审美盛宴。电影音乐在电影中不应该仅仅是“一美遮百丑”,而是“锦上添花”的作用。[7]

最后,克雷莫尼尼和卡诺的“电影音乐成分分析理论”在电影分析中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个智力游戏目的,而是一个寻求音乐导演、编辑等职员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同时这也是一个艺术研究原点――它是质疑那被屏蔽的知性世界,从而以鸟瞰的姿态理性审视电影DNA密码和刷新影视分析视角的原点。缀就此文,聊以给国内的影评者提供可借鉴的文本。

注释:

① 本文指代:乔治•克雷莫尼尼(Giorgio Cremonini) 和克里斯蒂娜•卡诺(Cristina Cano)。

② 角色识别,曾被Phil.G.Coulding称之为“主导动机”(Leitmotif)。

[参考文献]

[1] C Cano,G Cremonini.Cinema e Musica[M].Firenze:Vallecchi,1995.

[2] Jakobson Roman.Lingguistics and Poetics[A].Selected WritingsⅢ:Potry of Grammar and of Poetry[C].Hague:Mouton,1981:18-51.

[3] 罗曼•雅各布森文集[M].钱军,王力,译注.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1-5.

[4] Prima edizione.Educazione musicale e curricolo[M].Collana:Prospettive Didattiche,1985:160.

[5] Donald Nivison Ferguson.Music as metaphor; the elements of expression[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60:75.

[6] [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