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爱国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爱国的诗歌范文1
关键词:整体护理;食道癌;纵膈引流管食道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为了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要手段[1]。但是如果术后纵膈引流管不能得到良好的护理会出现引流管阻塞、排出物异常等较为严重的后果,如会出现吻合口瘘、心力衰竭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2]。本次,我院为了探究整体护理干预用于食道癌手术后纵膈引流管的护理效果观察特作此研究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接受食道癌手术的患者139例,可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0例,包括男38例,女32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2.4±6.7)岁;对照组患者69例,包括男36例,女33例,年龄(51.8±5.3)岁。经比较,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食道癌手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的干预措施,具体的护理办法如下:①患者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左右,从而保证纵膈腔积液顺利流下至膈肌处,利于引流;床上活动动作宜轻柔,防止引流管滑脱;密切观察引流管的引流情况:时刻关注引流量、引流液的颜色及性状,术后第一个5h内,每小时记录引流液量,一般每小时不超过100 ml,保持适当负压,要求护理人员每隔60min挤捏一次引流管。避免血凝块堵塞管口,如有堵塞应立即报告医生,立即协助医生经引流管吸引出血块;使用气垫床及在患者背部放置软垫,保证其舒适度。注意时刻保证引流球位置低于胸腔,防止引流液出现逆流情况。每日应在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下倾倒引流液。手术后3d左右即可拔管,在拔管前应仔细观察患者情况,通过听诊或胸片检查等方式确定患者没有异常情况出现后才能拔管。拔管后要马上使用无菌纱布按压插管处,防止进入气体;②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认真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还需耐心向患者讲解引流管的作用及护理知识,在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状态的同时可促进护理工作更好的进行。咳嗽有利于患者排出积于纵膈腔的液体,促进肺部扩张。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进行咳嗽。对于咳嗽无力的患者可以给予胸骨上窝按压处理,促进咳嗽反射。另外,教会患者及家属自行观察引流管的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出现可立即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同时还可使用一些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应用音乐、看电视等各种途径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吻合口漏、心力衰竭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吻合口漏、心力衰竭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0.00%、7.14%、17.1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比率46.37%、27.54%及40.58%,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临床上行食道癌手术通常都需要放置纵膈引流管引流,这是因为纵膈引流管引流能够产生如下效果:①通畅的纵膈引流有利于排出纵膈腔的渗血、渗液,预防纵膈移位;②通过通畅的纵膈引流可降低患者胸腔内压力,降低各类心肺并发症发生的可能[3];③通畅的纵膈引流可以减轻患者肺淤血及水肿的情况,减轻心肺负荷,防止患者出现心肺功能紊乱[4];④通过对纵膈引流管引流液性质的观察,有利于早期发现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吻合口漏、心力衰竭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0.00%、7.14%、17.1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比率46.37%、27.54%及40.58%,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综合上述,通过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食道癌术后纵膈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吻合口漏、心力衰竭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7-8],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淑玲.食道癌患者开胸手术后拔管期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613.
[2]陈爱珠,吴兰琼,杨天宝.食道癌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6):850-853.
[3]张一梅.食道癌患者手术护理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95-96.
[4]阴爱华,郁殿琴.食道癌患者留置鼻肠管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2):1-2,7.
[5]周志燕,孟爱凤,刘腊根,等."新三管法"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6):13-15.
[6]闫淑琴.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2):316.
关于爱国的诗歌范文2
关键词: 黄节 国粹主x 诗教观 思想 研究
一、国粹主义思想研究
国粹学派的核心组织国学保存会和南社是20世纪初先后成立的两个文化文学团体,黄节作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他既是国学保存会的发起人,又是南社的发起人,在这种身份下形成的国粹主义成为黄节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
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学术界对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的研究最主要的是孙之梅的《南社与国粹派学术文化运思的共性》、张耀武的《黄节思想研究》、侯彤彤的《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研究》,以及王少梅的《黄节与国粹学报》。
在孙之梅的《南社与国粹派学术文化运思的共性》中提到了黄节对国粹派的特殊贡献:他不仅是国学保存会的主要投资者,而且是国粹派理论的建构者。黄节在对国粹理论作了界定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国粹保存主义”,把保存国粹与保国求存、与民族主义联系起来。同时,文章指出了黄节的国学思想奠定了国学保存会的理论纲领。
张耀武的《黄节思想研究》则着重阐释了黄节“以国粹思想为核心”的思想归依,研究了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发现当时中国人为了对抗外国人野蛮行为而形成了文化派别――国粹派,黄节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此外,文章还研究了黄节的国粹含义,并且系统阐述了黄节的国粹主义与日本国粹主义思想的差别,指出了黄节国粹主义理论的建构体系,论证了黄节在推进国粹主义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又延伸到以国学为核心的学术批判,提出了国粹派心目中真正想要建立的国学概念,即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最后,张耀武还谈到了黄节把国粹主义思想由理论变为实践,突出了国粹主义思想的现实性。
在侯彤彤的《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研究》这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首先阐述了黄节对国粹主义思想的发扬与丰富,解读了黄节所认为的“国粹”,指出了黄节对史学的研究,认为如果不能吸收外界的先进文明如日本的国粹主义思想,并改造使之适合自己国家的情况,就会导致国家灭亡的观点。
其次研究了黄节国粹主义思想对社会的影响。第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去伪存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第二,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性;第三,认识到文化的民族性,对振奋民族精神有益;第四,反映了民族主义革命的时代主题;第五,为宣扬岭南文化、教育改制做出了贡献。
最后对黄节的贡献作了总结。黄节的思想对发扬国粹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强了人们对国家的信心,从正面突出了黄节国粹主义思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王少梅的《黄节与国粹学报》指出了黄节认为“国粹”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助益民族进化、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精华,是能够发挥民族和民主精神的传统文化遗产,它蕴含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是一国精神之所寄;其为学,本之历史,因乎政治、齐乎人心所同,是源于历史、种族、地理形成的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一种民族性或民族精神,是立国之本。此外,文章还论述了黄节为推进其“国粹主义”思想而做的努力。
总的来说,近十年来,学术界对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国粹主义的产生和国粹主义的丰富与发扬,并且研究的出发点基本是黄节在国学保存会和南社的活动。
二、“诗教观”研究
国粹主义思想是黄节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在谈到“国粹”时,我们就不免想到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想到黄节热爱的诗歌。在黄节的一生中,他不仅热爱诗歌、为诗歌作注,还把诗歌融入教育教化当中,并且十分推崇这种方式,这就是黄节一生当中又一重要思想――“诗教观”。
黄节“我独治诗思远古”,一生都以著述、笺注,践行他的诗教观。他认为:“诗教关乎国家之兴亡,而诗歌衰落,诗义不明,则会导致国家的危亡。”他承袭了孔孟以来以诗歌为教化的观点,同时杂糅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感,进而构建起自成一格的“诗教观”。
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学术界对黄节思想的研究也涉及了他的“诗教观。”王少梅、李杰、庄静的《黄节诗教观的学术文化渊源》主要从“诗教观”的历史脉络、岭学内倾思想及师承关系的影响这几个方面探讨了黄节诗教观的形成,指出了黄节以岭南诗教文化为手段,以良知和责任为地基,以道德践履为砖瓦,以唤醒全体国民的纯粹良知和道德心为目标,重建人的精神信仰,树人伦之式,促进人性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从而对国家存亡有一种自觉的担当。
殷悦在《论黄节的诗教观》中分别从黄节“诗教观”的萌芽和形成来阐述:诗教观作为黄节教学思想的核心,它萌发于黄节少年受教之时,并深受岭学之影响,而后在时局的变动和内心的激荡中终于成形,并集中体现在其《阮步兵咏怀诗注・自叙》一文中。黄节的诗教观不仅体现了他以诗歌为教化的信念,更反映出中国近代学者希冀借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以救国济民的思想。
而张正明、王学燕的《浅析黄节诗教观的内蕴》则主要从国族意识和人格意识两方面来解析黄节的诗教观。相对于前两者的研究,后者则更侧重于解读黄节诗教观的重要性。
黄节的诗教思想还体现在他编写的教材中,陈泽泓在《爱国未有不爱乡――试析黄节编著广东乡土教科书》一文中探讨了黄节的思想:黄节编写乡土教材之宗旨,不仅在于让受教育者了解乡土历史、地理,更注重引导了解本省乡土历史、地理与国家大局之关系,灌注爱乡不忘爱国、爱国才能爱乡的思想。此外,黄节还能将铁路、电线、邮政、电话等洋玩意收入教科书中,设立了专门的学科,说明他重视科学进步和应用,并非食古不化的死守“国粹”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学术界对黄节“诗教观”思想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黄节“诗教观”的产生和发展上,因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是略显不足。
从以上的总结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十年来关于黄节思想的研究突出表现在他的“国粹主义”和“诗教观”两个方面,研究的重c都在于这两种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且“国粹主义”思想的研究热度高于“诗教观”,研究的视域较后者更为开阔。
三、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仔细分析、比较近十年来与黄节思想有关的研究,可以看出当前关于黄节思想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黄节作为岭南的著名学者,他的国粹主义思想是他一生中很重要的贡献,贯穿在他的诗集、诗注当中。但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鲜有学者把黄节的国粹主义思想与黄节的诗集、诗注结合起来研究,使得黄节的国粹主义思想表现得较为单薄。另外,黄节的国粹主义思想作为黄节思想的一大贡献,其进步性体现在哪?在当时社会提出有何意义?与其他国家的国粹主义思想又有哪些不同?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都鲜少涉及。
其次,黄节“诗教观”的研究显得较为平淡。其“诗教观”作为其教学教化的核心,与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国粹主义”思想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其“诗教观”在他的诗歌中、在《诗学》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在近十年的研究中,鲜见相关探讨,成为研究黄节诗教观的不足之处。
最后,黄节作为一名教育家,“诗教观”作为他的一种教学思想,他在教学中是如何传递的?这种教学思想对当时的教育有没有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他是否还传递了其他思想,传递过程中是否借助了他造诣颇深的诗歌?这些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也很少见到。
针对以上的这些不足,建议学者或许可以做一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进一步挖掘黄节的“国粹主义”、“诗教观”思想,并与黄节的诗歌创作联系起来,在联系中找到黄节思想的继承性与发展性,找到这种思想的优越性,以及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把黄节的《诗学》和“诗教观”联系起来,探讨《诗学》与“诗教观”之间存在的联系。
第三,从教育层面切入,研究黄节“国粹主义”和“诗教观”思想的传播,在这种研究中探讨黄节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他这种思想的教导下,当时学生的反应,以及他的教学中是否取得一定的效果。
总之,黄节作为岭南的集大家者,不论其诗歌创作、诗歌笺注还是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对他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黄节,定位黄节,并更进一步明确黄节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耀武.黄节思想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侯彤彤.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研究[M].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3]殷悦.岭南学者黄节研究综述[J].电影评介,2010(17):99-101.
[4]殷悦.论黄节的诗教观[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4).
[5]王少梅,李杰,庄静.黄节诗教观的学术文化渊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6]张鹏,齐丽梅.不反江河仍日下每闻风雨动吾思――论黄节的进步思想及其与汉魏六朝诗研究之关系[J].语文学刊,2005(11).
[7]陈泽泓.爱国未有不爱乡――试析黄节编著广东乡土教科书[J].广东史志,1999(2):50-54.
[8]张正明,王学燕.浅析黄节诗教观的内蕴[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9]许宏泉.学人翰墨・黄节[J].艺术品,2014(6).
关于爱国的诗歌范文3
一、爱祖国的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小学德育纲要》告诉我们,要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正是靠爱国这个情怀维系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爱国主义的教育。而古诗中表达爱国主义教育的诗歌非常多。比如,伟大南宋诗人陆游的“位卑不敢忘忧国”表达了他对祖国的诚挚热爱之情;伟大的宋词家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伟大唐代诗人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生动的表现了英雄们不惜为国捐躯、其精神永垂不朽、其形象流芳百世的境界。总之,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爱家乡的教育
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金窝银窝不如老家的草窝。”每一位真正有学问的人他必定是热爱自己家乡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从这里足见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因为家乡是生育和养育自己的地方,哪个人不都是靠家乡水养大的呢?要想爱国,首先就要做到爱自己家乡。因此,家乡教育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唐代大诗人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深切地表达了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爱亲友教育
亲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天然情感,它是一种骨肉之情。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母爱的颂歌。每个人从呱呱坠地之日起,最早沐浴到的爱,是父母的爱,世界上最伟大、最深挚、最持久、最无私的爱,也是父母的爱。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诗篇,以之来讴歌母之爱――这一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比如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这种手足之情,使人感动至极。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那么友情同样是重要的,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诗关于友情的诗歌也比比皆是。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关于爱国的诗歌范文4
摘要:俄国人民对祖国的执着热爱, 为民族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气概, 勇敢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都浸透在诗人字里行间的诗行里。这些诗不断激励着俄罗斯民族奋勇向前。
关键词:普希金;俄法战争;爱国热情;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2-0204-01
1、普希金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
普希金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出身于贵族家庭。童年开始写诗,在沙皇政府专为培养贵族子弟而设立的皇村高等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受到当时进步的十二月党人及一些进步思想家的影响。后来发表的不少诗作抨击农奴制度,歌颂自由与进步。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诗歌以外,主要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历史纪实语的创始人,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等。普希金在创作活动上备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布置的决斗中遇害。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深刻。
2、1812年俄法战争
1812年俄法战争是俄国人民反对法国侵略者的卫国战争, 在俄国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拿破仑一世为了争夺欧洲霸主地位, 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1812年初, 法国占领了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地, 几乎占领了整个西欧, 在欧洲大陆获得了空前的军事胜利。为了使英国臣服,获得整个欧洲霸权, 法国发起了大陆封锁政策, 但当时的俄国从自身利益考虑, 拒绝参加大陆封锁。俄国的做法引起拿破仑强烈不满, 俄法矛盾激化。于是, 拿破仑产生通过战争迫使俄国屈服的想法, 并很快付诸实施。1812年春, 法国先后同普鲁士和奥地利缔结成军事同盟, 把欧洲大陆绝大部分国家纳入反俄同盟。
1812年6月24日一大清早, 拿破仑率领50余万大军在距科夫诺市不远处渡过涅曼河, 兵分三路向俄国不宣而战, 俄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企图以优势兵力用最短的时间击败俄军, 赢得战争的胜利。此时俄军24万人左右, 面对法军强大的攻势和人数上的悬殊, 采取了撤退战略。8月, 俄军在斯摩棱斯克附近阻击法军。由于俄军无法抵挡法军进攻, 被迫放弃斯摩棱斯克, 向莫斯科撤退。1812年8月,库图佐夫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9月7日他指挥俄军后撤到莫斯科郊区, 在波罗金诺村附近同拿破仑军队展开了决战。在战役中, 俄军歼灭法军一半以上的有生力量, 法军的军事优势大为削弱, 战争的主动权转到了俄军方面。但俄军后备力量不足,为保存实力, 9月13日库图佐夫下令俄军队及百姓一同撤离首都莫斯科。14日, 法军进入莫斯科,并放火烧遍全城。
俄军撤离莫斯科后, 在波罗金诺村附近展开游击战, 切断法军对外一切联系。法军由于四面受敌, 粮食、饲料短缺, 又时值严冬迫近, 拿破仑被迫于10月19日放弃莫斯科。撤退途中又多次遭遇俄军与游击队的袭击, 损失惨重, 离开俄国时只剩下三万余人, 12月底拿破仑逃回巴黎。俄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3、普希金笔下的俄法战争
经历了俄国爆发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 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潮从一个更深的层面激发了少年普希金藏在心底的爱国之情。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在热情和生机勃勃的思想生活中表现出来。有关卫国战争题材的诗歌从普希金开始出现了新的转折。普希金在自己青少年时代的作品中很多方面都遵循着传统, 仿效着自己的前辈, 尤其是杰尔查文, 其低沉的诗《皇村回忆》、《厄尔巴岛上的拿破仑》中有所体现。
1815年普希金完成了成名作品《皇村回忆》。在这首诗里, 普希金形象地再现了卫国战争的壮烈场面, 展现了卫国战争中俄国人民遭受的巨大牺牲和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对侵略者的行径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在听到拿破仑逃回巴黎后, 1815年普希金完成了一首诗《厄尔巴岛上的拿破仑》, 描写了一个孤独、阴郁、残暴、踩踏自由、面目可憎的暴君形象。下面是诗中的一小节, 从另一个侧面描写了拿破仑的形象。
幸福呀! 你这残酷的诱惑者,
风暴中你原是我的秘密的守护神,
是你从孩提时候起抚育了我,
如今如同美梦, 不见了踪影!
曾几何时, 通过隐秘的道路
将我引向皇帝的宝座,
用你那只果敢大胆的手
举起桂冠覆盖了我的前额!
(巢进文2006)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去世, 普希金得到这个消息后, 思潮起伏, 于6月18日创作了著名的抒情诗《拿破仑》。在诗中, 无论在纯诗歌性, 还是在理解与卫国战争有关的历史经验中都远远超出了传统范围, 普希金第一次在俄罗斯诗歌中把卫国战争提升到从当时欧洲实际历史环境来理解它的意义。
1812年卫国战争不仅是俄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页, 而且也是俄罗斯文学和诗歌史上意义重大的里程碑。在卫国战争爆发后, 艺术语言变成全社会情感强大的表达者。卫国战争题材的诗篇如此丰富和富有表达力, 是因为每一位抒写关于1812年战争诗篇的诗人都把艺术家内心最美好的情感表达出来。即使只在一两篇作品中关注这一题目的作者, 也在作品中表达出最真实的艺术世界观, 使人们倾听到了他们在作品中表达出的特别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巢进文. 普希金作品中的帝王形象[ D]. 硕士论文, 湘潭大学, 2006.
[2] 曹靖华. 俄国文学史[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关于爱国的诗歌范文5
关键词:古代诗歌;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65-01
我在高三年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的时候,我就一直给学生强调,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题型一定会考,而且我还为他们总结了近几年的题型。比如说2011年福建卷《晓至湖上》的第二题是: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2012年福建卷《望江南》的第二题是: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的第二题是: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感的,请简要赏析……这类题型都是要求你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而今年2015年福建卷《秋夜纪怀》的第二题是: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这就再一次说明了此类题型的重要性,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将此类题型的结题方法做一个总体的介绍。
首先,关注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比如说欧阳修的《晚泊岳阳》,这首诗的题目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诗人在傍晚十分将船停靠在岳阳城,说明诗人出门在外,行船漂泊,那么思想感情就有可能是思乡之情或者是行路的羁旅之愁亦或者是行船的漂泊之感。如果这首诗是咏物诗的话,比如说《咏梅》,根据这个题目,作者表面上是要赞咏梅花,其实作者是想托此物言志,或表达其高风亮节,或抒发其孤高的精神,或表现其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坚贞。
其次,关注作者。
一般来说,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由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自己,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总体看,后一类居多。而无论是由诗人代言还是诗人自己,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比如,说到李白,就想到他望月思乡;说道杜甫,就想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说到陆游,
想到他的爱国情怀。就如今年的高考题《秋夜纪怀》的第二题,三、四两联所要抒发的就是诗人的爱国情怀。
接着,关注注释。
在做题目的时候,有的时候诗歌的内容看不懂,最聪明而最有效的方法是看诗歌的注释,因为有时候注释就已经告诉你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今年的高考题《秋夜纪怀》的注释③散关:即大散关,此注释一出现,学生应该马上会想到陆游的另外一句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句曾经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这本书里学过,这是诗人回忆两次抗金胜战,即使已两鬓斑白,扔渴望上战场杀敌,恢复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怀。
再者,关注关键词或诗眼、词眼。
什么是诗眼?诗眼就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最生动最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孤”……这些字都是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的颔联:“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一句中的归字就写出了诗人归家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而后,关注意象。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诗歌的根本是情感,而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抓住意象这个切入点,我们就能够与几百年前的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为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而且这两者又常常是一致的。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往往饱含诗人的情感。如柳的意象饱含依依惜别之情;菊的意象是高洁的品质、淡泊的名利的代名词;满地黄花是愁绪、容颜老去的象征……2007年广东卷林景熙的《溪亭》第一题是: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的?诗人就是通过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和孤灯这些表示时间的意象来表现他的凄凉孤寂及因国破家亡的飘泊无依之感的。
再有,关注诗中的典故。
古代的诗人为表达委婉一些,往往喜欢用典,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为了更理直气壮一些,也会借典故来以古喻今;为了使表达简明一些,会用典故这种较少的文字来传递较多的信息。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诗歌的文化品位,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脱胎换骨”。正因为如此,它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例如杜甫的《发潭州》的颈联“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诗人用典抒情,诗人以才高招忌而被贬长沙的贾谊以及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而被贬潭州的褚遂良自况,抒发了自己忠而见疑、贤而被谤、怀才不遇的感伤。再如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中的两句:“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诗人借祖逖中流击楫和谢玄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这两个劝勉南宋当权者,希望他们坚定信念,利用有利形势,长驱千里,扫清河洛,尽收故土,表达了作者必胜的乐观信念。
最后,整体感知。
关于爱国的诗歌范文6
设计理念: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歌是诗人用成熟的艺术技巧、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诗歌,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语言综合性学习不能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性是它最基本最主要的属性,其次才是活动性。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贯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听说读写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及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更强调整个活动过程指向“语文收获”。
由于以前分散在各单元里的诗歌教学,总是服务于相关的单元目标,对于诗歌本身的学习与探究,总难免失之零散或肤浅。本次综合性学习独立成为一个单元,正是一次基于单元整组设计,相对系统地走进诗歌世界的好机会。
教学目标:
1.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开展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写诗、开诗歌节目展示会进行诗歌知识竞赛等活动。
2.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诗歌的形式、内容和音律等特点;感受诗歌的意蕴美、节奏美,陶冶高尚的情操;感受儿童诗的形式和写法,初步感受诗歌故事和诗歌的研究方式,为学写诗歌和开展诗歌研究打下基础。能借助注解和图画,准确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弘扬民族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和深入探索、不言放弃的态度,以及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活动资源: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和学生多渠道搜集的古今中外的诗歌;同步《古诗文诵读》;推荐相关诗歌网站。
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诗海拾贝
活动一:规划,叩开诗歌的大门
一、明确主题,激活已知
1.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上个学年开展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走进信息世界。)简单概述自己的感受或体验。
2.揭示主题: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并不是零起点,开展新的综合性学习之前,做简单的回顾是必要的唤醒。
二、通读教材,整体感受
1.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浏览整组教材,交流感受:通过预习和浏览教材,你知道了些什么?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在预习时,教师可做适当的读法点拨,如本组教材是怎样编排的,分别告诉我们什么?这次综合性学习与五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在要求上有什么不同?等等。)
2.结合以往的综合性学习经验,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设计意图:预习教材是六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之一。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预习,有助于使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成为基于学生体验与认知需求的学习活动。)
三、组合团队,初定计划
1.指导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及最后的结语,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与目标。
2.根据“自由组合为主,教师调整为辅”的原则,组成6人左右的学习小组,组长管理研究档案袋。研究档案袋里的内容包括:成员责任分工单,活动计划表(分为组员建议和集中确认两种),活动总结表等。考虑到小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经验有限,教师可以把相关步骤要求表格化,降低学生设计与操作的难度。如:
第___小组:“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建议版):_______
第__小组:“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集中版):______
3.对照表格,学生先分散后集中讨论整理确定本组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计划。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活动的准备,包括:确定活动的目标内容;团队自愿而不失合理地组建;活动计划先独立设计,后集中讨论。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也追求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不过,本次探究活动是基于学生初步阅读相关材料的感受和困惑而安排的,对研究内容的深度等问题要求不宜过高,重点是强化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程序性认知。)
四、组际交流,互启完善
1.先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然后回答同学的提问,教师也可根据情况从可行性、科学性等角度提问。教师的提问既要起到示范作用,又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反思,使其完善各自的活动计划。
2.结合大家的意见,各组修改活动计划。
(设计意图: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是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前提,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计划则是使活动计划更趋合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活动二:感受,贴近诗歌听心跳
一、再读材料,初步理解
默读阅读材料,定向思考探究:
(设计意图:对诗歌进行定向思考探究,一是深度走进诗歌,二是弥补前一节课确定研究内容的不足。毕竟,让学生自己发现研究内容而深入走进诗歌,不是一件容易和具确定性的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可减轻难度。)
二、课堂交流,适时补充
1.汇报交流,要特别关注学生发现的形式上的特点来源于哪些诗句。特点包括四言体、五言律诗、词、散曲、现代诗等。学生说六首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时,注意图文注解相结合,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可简要补充关于《诗经》、律词、散曲以及现代诗的发展时期和艺术成就等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诗歌的过程是发现之旅,但教师该出手时当出手,有必要系统集中地进行相关诗歌知识讲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诗歌的艺术形式,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心生向往。)
三、朗读背诵,积累感悟
1.教师指导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2.小组合作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内容从六首诗歌中自选。研究形式与第一课时的综合性学习相同。此活动在课外学生自主完成。如:
第三小组:《诗经・采薇》活动计划
成果示例:
《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对偶匀称写景状物生动传神,意境深远,又蕴含儿女情长,暗喻战争的残酷,短短16个字,内涵却非常丰富,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对比,通过昔盛今衰的对比,突出了眼前的悲凉。
(设计意图:诗歌的诵读积累是丰富积淀,培养语感的重要策略,背记诗歌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重在打开这扇门,让学生自己去不断汲取、体会,从诗歌形式到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到诗歌表达的内容和作者情怀,都需要学生自己贴近了细细倾听。本次探究以阅读材料的内容为主,视野相对局限一些。下次探究将可能从诗人的角度或诗歌类别等角度进行自由探索。)
活动三:探究,
美丽的诗歌美丽的发现
一、生成问题,筛选问题
1.检查诗歌积累情况。谈话生成问题:在这些诗人中,你最崇拜的诗人是谁?预设:如果学习小组最崇拜的诗人是杜甫。则引出一系列问题:你们还会背诵杜甫的哪些诗呢?除此之外,还对杜甫有哪些了解呢?你们还想了解杜甫的哪些事情呢?等等。最后,引导学生把问题归类,如分成生平、作品、轶事等。)
2.继续谈话:探究的角度很多,我们还可以寻找其他视角。比如,在这些诗词中,你们最喜欢哪类诗词?(预设:如果学生喜欢爱国诗词,则导思:一首诗词,一份情环,不同的爱国诗词有着不同的创作背景,你想知道吗?相同的情怀,又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你想细细了解吗?相机诵读古今中外的爱国诗词,讲解爱国诗人如屈原、文天祥、岳飞、闻一多等的故事。吟唱由爱国诗词谱曲的歌曲。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把视角投向山水诗、边塞诗、田园诗、送别诗、咏物诗等专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设计意图:以阅读材料中的以及学生积累的诗歌为引子,进行辐射性的探究活动,对诗人的作品进行系统重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体系。这无论对夯实学生的经典文化底蕴,还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搜集、归纳、探索的能力,都十分有益。在这方面一定要下工夫。)
二、制订方案,小组分工
引导每个小组研究其中的一类问题。可继续运用前边使用过的表格进行规划、实施研究。学生不够明白的地方教师再次做简要的强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程序性认知,学生虽然已经接触过,但还不是十分牢固,教师适当强调巩固是必要的。)
三、实施研究,撰写报告
根据方案分工探究,撰写报告,教师提供写法示例。比如合并综合法等。
(设计意图:确定有意义的不同研究主题重要,搜集信息、归类整理信息更为重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援”至关重要。)
四、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在班级学习园地开辟“成果汇报空间”,鼓励学生署名评议。
(设计意图:展现丰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既是对学生当前学习效果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课程资源,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互相学习。通过探究,使诗歌知识能够在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得到梳理,变得清晰系统起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也可得到提高。)
第二部分:与诗同行
活动一:感受,走进诗歌有密码
一、阅读材料,感受写法
1.自主阅读《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三首儿童诗,初步理解三首儿童诗的内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的提示框进行学习。
2.引导学生发现儿童诗的特点:有趣的生活、神奇的想象、真情的表达等。
3.指名阅读诗歌故事《给诗加“腰”》,并且联系复述。
4.指名朗读《诗中的“秋”》,并引导学生小结读诗的方法:不懂的诗句要请教父母、老师、同学;学会把读到的诗句变成画面,想象诗歌描述的图景;读诗要联系生活;要学会将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是同一诗人的不同诗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的自主阅读与教师的点拨、讲解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读诗、写诗是有方法的,进而激活寻找方法的意识。)
二、自由选择,仿写诗歌
自由选择一首儿童诗,教材之外的也行。提示仿写方法:选类似的事物或主题,模仿表现手法或诗歌结构等。如:爷爷的汗珠/就像是雨后山坡上的小溪/它使我总猜想/爷爷的身体里是不是有一个汗池/爷爷的汗珠/一股一股/使我总担心流干了/咦/爷爷的汗珠没了/是不是汗池关闸了
(设计意图:创作诗歌从仿写开始。最初,学生可能更多的是形式上的仿写,慢慢地,他们在尝试创作中,会逐步领悟写儿童诗的秘诀,尝到写儿童诗的乐趣。)
三、布置作业,继续探究
1.收集觉得写得特别精彩的儿童诗,重点了解几位著名儿童诗人。
2.探究读诗、写诗还有怎样的方法或秘诀,继续仿写儿童诗。
3.为下节课的展示做准备。
(设计意图:只有以表达的视野去看儿童诗,才能更深刻地体验到儿童诗的奥妙,只有不断自主地去寻找、学习前人的写作方法,才能提高写诗的水平。)
活动二:展示,我的地盘我做主
学生提前申报节目,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组织展示会。
1.基于古诗词的歌曲类节目。如演唱根据苏轼词《水调歌头・中秋》谱曲的歌曲。
2.基于古诗词的情景剧节目。如陆游的《示儿》等。
3.基于古诗词的配乐朗诵节目。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4.基于古诗词的创意小品表演节目。如改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而成的《杜甫回家》。
5.基于古诗词的现场书画表演。
(设计意图:安排这样的活动课,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诗歌艺术之美的张扬。很多时候,美,就是一种具有魔力的召唤。以上节目,根据学生申报情况调整。)
活动三:总结,享受收获享受美
课前各小组做好总结准备,包括准备好要展示的材料,在教室内做好必要的布置等。
一、指导写总结报告
教师提供表格式的总结报告单(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不使用此表格),指导撰写。
第____小组:“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报告
二、学习小组讨论、记录、整理
1.学生可以先自己写,再讨论、合作写。
2.组长整理本组综合性学习档案袋。
三、交流总结报告
1.各研究小组依次轮流总结,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总结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
2.听众提出疑问,请总结人或其他成员解答。
3.综合性学习档案袋资料展评。有条件的,可以把资料用数码相机拍照后,上传到班级网站相关栏目中。
四、活动总结
教师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情况,提出今后的学习方向与要求。
(设计意图:撰写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总结报告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综合性学习重要的一环。所有同学都投入到总结、评价的学习情境中,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熟悉这类学习方式的程序、方法,并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增强对综合性学习及诗歌的兴趣。)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