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分析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分析法范文1
一、产品销售分析,有利于扩大企业发展市场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市场营销分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正常情况下,企业的营销状况是影响企业所能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如果缺少正确销售方法、经营策略的指导,企业就无法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在企业管理中,利用工业统计对产品销售所包含的市场占有率与覆盖率进行分析和统计,可以使销售人员更好、更准确的了解产品的销售、竞争情况,同时这两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所生产产品的销售情况不仅与产品的价值、特质有关,也与产品销售所使用的营销方法、市场占有率有关。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对企业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进行详细分析,不仅对产品定位、销售方式选择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先决条件。在汽车制造企业发展中,利用工业统计对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并依据这些指标对企业产品进行准确定位,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也能够扩大企业发展市场,这对增加企业所获得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很大帮助。
二、产品质量分析,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在汽车制造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现如今,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发展,企业要想得到更好地发展,就需要重视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的诚信和竞争力。在汽车制造企业管理中,利用统计分析法对汽车制造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严格掌控汽车制造的每个细节,保证所生产汽车的质量和性能都能达到最优,汽车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利用统计分析法对工业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和统计,也会为了对产品的技术性能进行准确展示。例如对产品的含量、品级进行分析,是对产品质量的最好体现;对产品合格率、返修率的统计和分析,是对产品性能的准确展示。利用统计分析法对汽车制造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产品质量进行跟踪统计和实时监控,可以及时的发现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避免产品存在质量缺陷。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分析过去的统计结果,准确找出会对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并通过创新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等方式进行解决,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质量,这对企业竞争力的增强,良好品牌形象的树立也有很大帮助。此外,利用统计分析法对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质量进行管理和规划,不仅能够使企业具备竞争优势,也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三、实时监控分析,有利于拓宽企业发展前景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利用统计分析法对企业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准确的找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企业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依据统计分析法发现、解决企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不仅对企业的发展极为有利,也能够有效的拓宽企业发展前景。利用统计分析法对企业发展成本、资产、负债等进行准确分析,并结合职工工资、市场行情及材料用量等指标对企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使用统计分析法对企业信息进行准确、详细的分析,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也能够更好的规避企业发展存在的风险,这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极为有利。
在汽车制造企业管理中,要想利用统计分析法对企业生产进行实时监控,需要通过完成下述工作来实现。一是要对企业生产任务完成度进行考核,分析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以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适宜的方法进行解决;二是依据企业职工的信息反馈,对企业相关决策进行分析,并依此对企业发展规划方案进行科学调整,以便确保规划方案能够使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相符。利用统计分析法对企业生产、管理进行实时监控,可以保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也能够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适宜性,这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拓宽企业发展前景极为有利。
四、劳动指标分析,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在企业管理中,利用统计分析法对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其他各项指标对企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不仅能够使企业劳动管理得到加强,劳动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也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企业劳动指标是指企业职工劳动力水平的最准确体现,依据统计分析法对企业劳动指标进行分析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制定劳动定额,可以有效的保证劳动任务的合理性;同时,采取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劳动力进行合理的安排,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企业劳动潜力。在汽车制造企业管理中,依据统计分析法的应用结果,制定合理的劳动生产方案和科学的劳动定额,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能够增加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这对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统计分析法范文2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逐渐增多,市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公司财务危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国内学者对于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学者们大多数只针对纯财务指标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却忽略了非财务信息的作用。很显然,单一的财务数据所能体现的信息还不够完整,很难反映公司的真实情况,难免会造成预警的偏差,而非财务信息能够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地补充,因此,引入非财务指标构建预警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基于引入非财务指标的预警模型构建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10、2011年沪深两市A股首次被ST的上市公司作为目标样本,共计42家,其中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有2家;其他状况异常导致被ST的上市公司3家;无法找到同时期、同行业、同规模配对样本的上市公司5家,剔除由于以上原因导致被ST的上市公司之后,剩余32家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的目标样本。此外,根据会计期间一致、行业相同、企业资产规模相似的配对样本选择标准,再根据1:1原则,从沪深股市选择配对样本A股上市公司32家,一共64家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
(二)数据时间范围 根据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特殊要求,上市公司上一个年度的年度报表于次年的4月30号之前对外公布,因此,上市公司是否被特殊处理,证券公司往往在5月和6月公布。本文沿用前人的研究思路,把上市公司被特殊处理的年份假定为T年,按照财务危机理论,该上市公司T-1、T-2年度的审计计算结果中“净利润”为负,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特征已经非常明显,研究意义不大;此外,早在2002年就有学者研究发现,在T-4年度,财务危机企业与正常企业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本文选用最有效的预测年度T-3年度数据,力求准确地预测企业未来的健康状况,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吸收社会投资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指标体系建立 具体如下:
(1)财务指标。根据信息的完整性原则,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特征,本研究初步选择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获现能力和发展能力5个方面的24个财务指标。其中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现金流量比率X3、资产负债率X4、产权比率X5、利息保障倍数X6;营运能力包括:存货周转率X7、应收账款周转率X8、流动资产周转率X9、固定资产周转率X10、总资产周转率X11;盈利能力包括:销售净利率X12、主营业务毛利率X13、主营业务净利率X14、成本费用利润率X15、净资产收益率X16、总资产收益率X17;获现能力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率X18、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长率X19、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X20;发展能力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21、营业利润增长率X22、净资产增长率X23、总资产增长率X24。
(2)非财务指标。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原则,本文初步选择股权结构、管理结构、重大事项、人力资本和其他指标5个方面的12个非财务指标。其中股权结构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K1(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股份总数)、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K2(前五大股东持股数量/股份总数);管理结构包括:董事长和总经理双职合一K3(虚拟变量,双职合一,为0;否则为1)、管理费用率K4(管理费/销售收入);重大事项包括:无重大仲裁K5(虚拟变量,有为0;否则为1)、关联方交易情况K6(虚拟变量,有为0;否则为1)、会计师事务所变更K7(虚拟变量,有为0;否则为1)、担保率K8(担保总额/公司净资产);人力资本包括:总经理素质K9(虚拟变量,大学本科或本科毕业学历为1;否则为0)、员工素质K10(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职工人数总和);其他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K11(虚拟变量,处在国内生产总值前十城市为1;否则为0)、省会城市K12(虚拟变量,处在省会城市为1;否则为0)。
二、实证研究
(一)正态性检验 一个有效的预警模型,指标体系需要满足显著性条件,这样才能对模型产生显著性地影响。T检验以及非参数检验是检验样本是否符合显著性的统计量, 为了满足这两种统计量的检验条件,必须确定哪些指标总体满足正态性分布。本文统一整理36个预警指标,利用K-S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其中有现金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员工素质11个样本指标通过了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剩余的25个样本指标总体不符合正态性分布。
(二)显著性检验 具体有:
(1)T检验。对11个服从正态性的预警指标利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做显著性检验,其中有现金流量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员工素质这5个样本指标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这6个样本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
(2)非参数检验。25个总体不服从正态性分布的预警指标利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做显著性检验,其中有7个预警指标存货周转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长率、董事长和总经理双职合一、管理费用率、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地区生产总值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剩余的18个样本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综合以上的分析,在T检验的11个样本指标当中,有6个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非参数检验的25个样本指标中有18个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合计24个(财务指标17个,非财务指标7个)预警指标将成为本文的最终指标体系,其余不具有显著性的指标则予以剔除。
综合两个预测结果得知,相对于财务指标的预警模型,利用综合指标进行财务预警使ST公司的判断正确率提高了9.4%,正常公司的判断正确率提高了6.3%,综合提高了7.8%。实证结果充分证实了在对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过程当中引入非财务信息变量,可以提高模型预测能力,有效地降低误判成本。
三、结论
本文在引入非财务指标的前提下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是在预警方面一种新的尝试,能有效地提升模型的预测性。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制约条件,本文在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对后续研究有如下建议:
一是在数据方面,由于难以获取相关数据,本文只针对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模型构建,由于公司规模、管理机制等不同,上市公司预警模型能否运用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还有待证实;另外,本文的数据基本上来自于上市公司的年报,较为单一,且一些上市公司可能存在隐瞒或者修改信息的情况,而这些信息可能会影响预测结果。
二是在模型构建方面,不管是24个财务指标还是加上12个非财务指标构建财务预警模型,都难以反映公司的整体状况,是否是这些指标最能体现预警模型的预测性,还有待研究证实。本文针对2010年、2011年的ST公司研究有84.38%是制造业,一共也只涉及5个行业,行业过于集中,行业间的差异性可能对于判别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所构建的模型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虽然财务危机预警还缺失相应的理论基础,模型上也没有相应的定论,但其已经被公司管理者以及投资者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中的投资与决策。因此,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得到了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重视,而财务指标与非财务信息的结合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作为一种新的思想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吴星泽:《 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存在问题与框架重构》,《会计研究》2011年第2期。
[2]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
1999年第4期。
[3]彭韶兵、邢精平:《公司财务危机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统计分析法范文3
【关键词】航空公司;生产运行;统计;分析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是实证研究的一种最重要方法。统计方法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起着信息功能、咨询功能、监督功能、辅助决策功能的作用。统计方法也广泛应用于民航系统,例如对民航事故分析、民航服务投诉、生产运输指标和民航经济等[1-3]。但其在航空公司内部生产运行组织过程中的应用还不多,例如对航班地面保障效率、资源利用情况、旅客中转时间的分析。本文对统计分析方法在航空公司内部生产运行组织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某公司航班靠桥率为例进行分析。
一、统计目标及对象的设定
航空公司的市场部、机务部、运行控制部、地面保障部、飞行与客舱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机场、空管等外部单位的正常服务,才能保证航班的正常执行。航空公司的运行是一个系统工程,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正常生产,因此对于保障每一个小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确保航空公司这个大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在生产运行组织过程中,应用统计方法来反映、分析与指导各部门的运行是有必要的。运用统计方法首先要确定利用方法分析所需达到的目标。通常以生产管理上需要研究调查、或解决提高运行过程中某一特定关系为目标。例如对廊桥资源使用情况的分析。
统计目标确立之后,还需设定评价指标体系,即指一系列相互联系,能敏感地反映统计对象的状态及存在问题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设计指标时,应按以下原则构建,灵敏性、广泛性、可测度、相对独立性、预见性、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4]。常用的指标有以下几种:
1、相对数。即指率和比的两个指标,分析一个总体。如航班正常率可以用于表述航班正常情况。
2、统计数与平均数。用这些指标时,通常应考虑统计指标的时间范围等情况。
3、综合指标。利如对过站效率的分析时,只能用多个指标的综合分析,才能对过站效率给出客观评价。
二、统计分析基本方法
统计工作通常分三个阶段: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分组、统计表、统计图、综合指标描述等;
3、统计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及分析对象的有关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研究。统计分析可以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是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管理、监督和决策功能的重要内容。
a) 评价分析
评价分析法,是最基本的统计分析。是通过相同内容的指标的对比评价,从数量上说明某一项指标完成情况差异程度的一种方法。评价法可以从数量上直观地揭示差异程度,为进一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而采取措施,挖掘潜力,指明方向。用于评价分析常用统计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平均-变异分析法和综合评价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可以按纵向、横向与断面展开比较。纵向比较通常采用实际与计划比、同比、环比、当期与历史最高比等。横向比较通常指不同性质对比、不同公司之间的比较等。综合评价是指将多个指标转化成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其一般步骤为:(1)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进行同度量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3)根据相对重要指标确定权重;(4)计算综合评价指数;(5)比较排序。像航班正常率、航班靠桥率等指标本身就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
b) 对系统内部的分析
对于某一特定的考察目标,其组成结构或影响因素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找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常用的分析法是结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指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结构分析法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计算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进而分析某一总体现象的内部结构特征、总体的性质、总体内部结构依时间推移而表现出的变化规律性的统计方法。例如对航班延误的分类对比分析就属于结构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有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和定基替代法。
c) 对依存关系的分析
对影响统计对象的主要因素进行依存关系分析,可以有效地找出主要制约因素,为提出合理的对策给出理论指导。依存关系又分为确定性关系和非确定性关系,确定性关系是指函数关系,非确定性关系指相关关系;或者分为定量关系与定性关系,前者指可以用数量关系直接描述的,后者指只能用语言加以描述的。对于非确定性关系的分析,可以采用相关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
d) 预测分析
根据客观对象的已知信息而对事物在将来的某些特征、发展状况的一种估计、测算活动。根据预测分析可以进行质量控制分析等。常用方方法是动态分析法,即从数量上研究客观现象随时间发展变化的规律,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变动趋势。可以通过统计指标来综合客观现象发展的基本特征。如计算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水平等。也可通过图示或数学模型来分解或描述各种波动的变化规律,如长期趋势分析、季节波动分析、循环波动分析、不规则波动分析等。
三、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分析报告是指从公司或部门的整体角度出发,以准确的统计资料和有关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辅以统计表和统计图,阐述分析过程与结果,提出解决方法与建议的文章。统计分析报告常见结构有:递进结构、并列结构和序时结构。
四、某航空公司廊桥资源使用情况分析实例
随着某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增加以及驻场航公司的增加,机场廊桥(近机位)资源愈显紧张。对于抵离港航班而言,使用(廊桥)近机位较远机位拥用较大优势,例如服务质量、过站效率、节约开支、节省人力等方面。因此A公司需要对其在该机场航班的廊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为此,首先需要建统计分析的评价指标。此处选择靠桥率与资源使用度两个指标来衡量。靠桥率为引用机场对廊桥资源统计的现行指标,其公式为:
靠桥率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其值包含一个时间统计区间,通常以日或者月作为统计周期。靠桥率取区间为[0,100%]。资源使用度是用以评价不同公司在同一机场内对廊桥资源使用的相对优劣程度。其计算公式:
资源使用度
资源使用度=1,表示廊桥资源使用水平等于平均水平;
资源使用度>1,表示廊桥资源使用水平高于平均水平。
统计分析目标的确立,和评价指标的建立之后,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这些数据包括过去某段时期内该机场执行航班量、航班属性、日期、是否使用廊桥等信息。数据的收集可以实时记录、或者抽样调查。完成原始数据的收集之后,就应将其进行统计分组,绘图等。下面表1、表2显示了进行综合统计分组的数据。
利用表1、表2的数据,借助EXCEL等助辅工具,可以形成柱状图、折线图等图形,直观地表现相应指标的变化。同时对A公司每日的靠桥率按一定的分组标志按频数分布后,通过EXCEL描述统计分析,以考察靠桥率分布形态。
结合上述工作,即可运用评价分析法,对相应指标进行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首发与过站靠桥率的数据,得出过站靠桥率普遍高于首发靠桥率。结合航班的特点分析,首发航班由于晨间出港航班密集,资源冲突比较严重,因此首发靠桥率普遍便低,也形成了拉低整体航班靠桥率的主要因素。因此接下来,确定重点分析放在对首发靠桥率的分析上。
影响首发航班的因素有:首发航班量、可用廊桥数、机型、航班约束条件、人为原因、飞机航后检查(机务)、航班时刻等诸多原因。
五、结束语
通过对统计目标的确定,指标的设定,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将有助于发现和改进航空公司内部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公司运行能力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浩锋、谢孜楠.1997-2006年中国民航冲出偏出跑道/场外接地事故征候的统计分析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8(03).
[2]霍志勤、罗帆. 近十年中国民航事故及事故征候的统计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2).
[3]民航消费者投诉情况统计分析[J].中国民用航空,2007(10).
[4]李维红.民航运输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民航经济与技术,1997(10).
[5]马庆国.管理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葛新权、王斌.应用统计[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统计分析法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统计方法,应用
前言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报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为了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的利用会计财务报表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就需要对财务报表做出更加详细的统计与分析。但是在目前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工作当中还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与错误,但是只要会计人员适当的改变工作方法,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1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
1.1分析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
在财务分析工作当中,首先需要对相关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分析单位中的会计编制制度与工作流程与现在的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是否符合,并且需要分析事业单位具体的预算执行情况,对于实际执行与预算出现的不一致的情况,要找出原因,并记录下来。同时,单位除了对本单位进行财务预算的分析以外,也可以与其他具有相同职能的事业单位进行对比分析。
1.2分析单位的资产与负债状况
一个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能够体现出该单位在这一段时期之内单位真实的财务情况,通过对该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周转情况、流动资产使用效率以及单位的偿债能力做出分析,,分析单位的负债水平、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固定资产的保管情况与设备的利用等情况,确定单位的真实运行状况。
1.3分析单位财务的收入与支出
在财务报表中需要明确的表示出单位的收支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能够准确的了解单位每笔资金的来源与资金的经营和使用情况。通过对事业单位各项收入与生产经营活动作出分析与对比,能够找出使用不合理与不规范的资金,能够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好的避免不合理使用资金的情况发生。
2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中的统计方法
2.1综合指标法
在综合指标法当中,相对指标法是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方法,能够对财务报表做出非常详细的分析。
第一,应该统计好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这项指标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之内实际完成的工作除以计划工作的结果,能够体现出实际完成计划的百分比情况。而如果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完成计划,就应该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措施。
第二,统计好动态相对指标。这项指标是指在不同时期之内对同一个指标进行数值分析,一般用来体现一个指标随着时间变化具体的发展情况。在这种指标的分析中,一般都是把比较的基准时期作为基期,而对比的时期作为报告期。通过动态相对指标,能够精确的分析出事业单位某一项指标的具体变化情况,计算出该单位实际的发展速度,从而提高单位的运行效率。
第三,做好比较相对指标分析。这项指标指的是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甚至不同地域之间对同一项指标的对比百分比。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这项数据分析出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差距,并且需要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出产生差距的原因,从而发掘出单位的潜能,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第四,做好比例相对指标分析。这项指标指的是事业单位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总体指标中的一个数值与另一个数值的比例,能够直接的体现出事业单位总体内部指标之间的关系。比如,在财务会计报表当中的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之间的数值比,就能够反映出该单位的资产负债率,而通过资产负债率就能够分析出单位实际的业务经营情况,提高单位的资金保障程度。
2.2因素分析法
在统计学与财务管理学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统计方法就是因素分析法,这项方法指的是通过事业单位的指数体系来分析单位中影响各项经济活动的因素。因素分析法包括了两种统计方法:连环替代分析法与差额分析法。
首先,连环替代分析法指的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影响事业单位实际运营情况的实际数替代成为计划数,再根据替代的结果对各项因素对单位运营情况的影响程度。连环替代分析法其实就是比较相对指标法的延伸,但是连环替代分析法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其次,差额分析法指的是事业单位直接运用各项因素中的实际数额与计划数额做出的计算与分析,能够准确的找出影响这些数额的变动因素与数额变动对该对象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差额分析法与连环替代分析法的操作实质是一样的,但是差额分析法比连环替代法更加简单,便于分析。
当然,除了以上列举的统计方法以外,在财务分析过程中能够使用的统计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动态数列法、回归分析法等,但是每一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在使用时就应该根据实际的业务情形来选择更加适合的统计方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通过应用统计方法来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与预算水平。事业单位应该对统计方法多加探索,依照单位改革发展的需要,来建立出更加符合本单位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与决策体系,并且务分析的过程当中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继红.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统计方法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2,(5):75-76.
统计分析法范文5
一、统计分析的概述
当前统计工作进行的不仅仅是数字统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数字,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寻找相互关联因素,分析完成事物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就需要熟悉和掌握研究对象的相应知识。发现问题是统计分析的前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其目的。
二、水力发电企业管理中统计分析的应用
1、统计分析在水力发电企业管理预测当中的应用。水力发电企业在经济运行当中需要统计分析进行预测,根据水力发电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年度、季度统计,完成静态、动态分析预测,首先确保水力发电企业发展当中的目标管理及考核有效,并根据水力发电企业的计划目标和过往数据指标分析,寻找差异,最后根据水力发电企业总体规划及行业存在的特殊性使用预测模型完成对水力发电企业预测的目的。
2、统计分析在水力发电企业管理分析中的应用。对水力发电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决策建议后,其方案的实施中会出现一定的不可知状况,统计分析可以对在此当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或是阶段分析,采用统计数据,定期分析计划完成的进度情况等,如发现问题,需及时提出针对建议,使用对比分析法,对阶段结果进行分析,提高指标完成率。
3、统计分析在水力发电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在水力发电企业决策中,包括水力发电企业的管理和经济运行方面,统计分析可以对水力发电企业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及供给能力等,涵盖产品市场购买力、产品潜在和市场需求、品牌度、订单满足率、消费偏好等,最终判断水力发电企业的盈利空间,供需关系等,提出水力发电企业管理中的决策建议。水力发电企业产品的销售问题对水力发电企业具有巨大的影响,而面对这种情况,统计分析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如产品滞销,需要查找不同因素间的关联,包括产品价格、交货情况、产品质量等,针对性的提出水力发电企业解决决策。
三、水力发电企业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统计管理的认识问题。部分管理人员对统计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单纯地认为统计只是“交报表”,完全忽视了统计的其他智能,比如说管理职能、决策职能等辅助职能。在这种片面意识的操纵之下,统计的模式依然僵硬化,信息的流通只是单方向的往上级报,忽略了为自身服务的必要性。敷衍、造假,注重形象工程在所难免。统计核算制度仅仅是依赖水力发电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情况所做的加工整理、浅析研究以及提出改善倡议,缺乏对外的统计核算意识,导致统计工作完全是闭门造车,体现不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2、统计管理的应变问题。水力发电企业的统计管理工作与水力发电企业生产经营和内外部管理都有联系,以往的统计管理工作职能单一、模式僵化。水力发电企业以前的统计工作主要具备两个职能:首先是将统计报表提交给上级部门作为自己工作内容的重点。然后是单纯地认为统计管理知识负责统计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统计管理工作由传统统计型向全方位定位生产经营的职能转变,而水力发电企业的统计管理工作没有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转变。
3、统计内容与方式的问题。过去由于统计管理职能的单一化,统计资料主要是用来供上级政府机构与主管部门参考,但是现在国家现有统计制度所采集的数据极其庞杂,这决定了数据信息偏重于反映水力发电企业产品产量、资产规模、生产能力等信息,从而导致反映水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的指标相对较少,更有甚者,部分指标已完全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此以往,水力发电企业没有动力和没有能力建立起与市场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水力发电企业的统计方式,僵化并且费时费力,全面调查以及逐层上报汇总的策略仍然沿用,统计的作用只是针对数据所作的简单登记与汇总。由于基本上认识不到统计的决策支持功能,也就无法在实际的统计管理工作中体现现代化的思想即新时代统计预测与决策的策略。
4、成本控制意识问题。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模式规避的很多风险,现在都逐步显现出来,单纯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发电任务不需要考虑发电成本的不足,因此,成本管理意识比较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水力发电企业必须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加强水力发电企业的统计管理工作。
四、加强水力发电企业统计管理的措施
1、改变水力发电企业统计管理的内容。新时期改变水力发电企业统计管理的内容尤为重要。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水力发电企业统计的基本职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为上级服务转变为水力发电企业微观经济服务,由过去的填表型向水力发电企业生产经营型转轨。因此,水力发电企业必须立足于实践发展,建立一套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完善的统计的管理体系,既能满足上级政府和部门统计的需要,又能为水力发电企业微观经济运行服务。
2、转变水力发电企业统计管理的方式。与市场相适应的统计管理方式能为水力发电企业做好发展方向的引导,以快速、科学、高效的统计加工和整理的方法满足水力发电企业在高频率、快节奏的信息社会对统计管理所提出的需求。把以描述统计和静态分析为主的传统统计模式转变为用现代统计预测方式、决策方式和综合评价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模式。
3、提高水力发电企业统计管理的成本制约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水力发电企业必须树立成本制约意识,水力发电企业高度重视成本管理,把成本制约纳入到统计管理的范畴,把成本管理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统计部门的领导进行成本管理方面的考核,树立起在成本管理方面的责任心。
4、完善统计管理的组织管理体制,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水力发电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设置统计机构、配备统计人员,由专业人员担任相应岗位职务。水力发电企业统计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文化结构、知识结构上要分层次逐步调整,必须具备综合各种统计资料的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和协调能力。
统计分析法范文6
关键词: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方法论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0)01-0111-04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Library Science Papers Research Methods
Jia ErpengYi Jinghan(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Henan, 450001)
Si Miaomiao(Library, Hu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Relevant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support the completion of the science research. So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library science system. Through a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academic articles published in 11 library journals,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method application in library science in our country,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of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methodology; survey analysis
CLC number: G250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0)01-0111-0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研究是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工具和途径,图书馆学研究过程也与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可分离。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是在继承一般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而进行融合与发展,形成自己学科的研究方法体系。随着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范围的扩大、研究对象的复杂,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性特点。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既促进了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本文以11种图书馆学专业期刊2006~2008年所刊载论文为数据源,分析论文的研究方法,试图总结出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1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是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使得图书馆学研究能够准确、充分地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保障;另一方面,整个图书馆学的研究中对方法的研究不能偏废,方法研究是学科研究内容的一部分。[1 ]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1年刘迅先生在《图书馆学通讯》上发表了《要重视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一文。紧接着乔好勤先生在该刊1983年第一期上刊登了《试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2 ]运用统计方法对《图书馆学通讯》等三种专业刊物1980~1981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图书馆学方法论的三层次说法,即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专门科学方法。随后出现了有关图书馆学方法的大量学术论文,还有一些著作,如王崇德的《图书情报方法论》。[3 ]
从宏观上看,图书馆学方法论的三个层次基本得到认同。对一般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探讨,也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是具体的技术层次,中间层是一般的研究方法层次,最高层则是哲学层次。[4 ]图书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主要是指引进和移植相关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图书馆研究,可分为:信息获取方法(主要指调查法、统计法、试验法和历史法等),信息加工方法(主要指老三论、新三论等)。[5 ]对图书馆学专门方法探讨的文章很多,虽然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是普遍认为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引文分析法是典型的图书馆学专门方法。另外从研究的性质来分,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也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方法。随着对此研究的深入,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会不断地得到完善。
3数据来源
在数据收集中,笔者选取了11种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杂志》、《图书情报知识》、《图书馆》、《图书馆论坛》、《图书与情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作为调查对象,具体统计了2006年~2008年间各期刊学术论文使用研究方法的情况。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小部分数据来源于各期刊主页。在数据统计中,去除了一些信息资料类文章,如征文通知、会议通知等(见表1)。
4数据统计分析
本文总共统计了8159篇学术论文,通过对所选的各篇学术论文,逐篇分析其篇名,个别文章查阅了摘要、正文等详细信息,根据各科学研究方法的含义,归纳每篇论文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将其研究方法归纳为15小类(见表2)。由于每篇文章采用方法很难准确判断,有的文章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所以从表2中可以看出,最后的论文合计总数(8273篇)大于调查的论文总数(8159篇)。在计算各类研究方法的论文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数时,是除以调查总数(8159篇),所以百分数之和是(101.3997%)而不是100%。
(1)理论分析法
运用理论分析法的主要是一些分析归纳与概念推理类研究,以及思辨类的学术论文。从表2中可以看出,采用理论分析法的学术论文共2904篇,占调查论文总数的35.593%,理论分析法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研究方法的运用主要受到学科性质和研究任务影响,图书馆学从目前来看应该属于社会科学,而且人文色彩比较浓厚;我国图书馆界也有重理论的现象,这与国外主要以定量方法为主、重应用有很大不同。随着其它学科背景研究者的加入,看问题的视角会有所变化,相应的研究方法也会多样化。社会科学的发展是由定性方法向定量研究过渡的过程,图书馆学科也要注重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
(2)操作实验法、调查研究法
在调查的学术论文中,运用操作实验法的共有830篇,占到总数的10.173%。这类论文主要研究技术性的问题,比如系统开发设计、数字图书馆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组织等。随着图书情报工作环境、研究对象的变化,图书馆学研究关于技术的内容会越来越多。
调查研究法是社会科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调查是获取原始数据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图书馆学研究中主要进行抽样调查,通过问卷、网络来收集数据资料。采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学术论文一共745篇,占总数的9.131%,调查方法的运用在调查数据中占有很大一部分,说明研究更贴近实际问题。
(3)实例分析法、历史方法
实例分析法通常是以具体的实例来介绍经验或说明问题,论文中主要是以国内比较著名的大学或科研院所图书馆、国外有名的图书馆等为例子进行分析,对于其它图书馆的建设、信息资源开发服务起到了借鉴作用。
历史方法主要用于论述关于图书馆事业史、人物评价、文献学、目录学等内容的论文,是一种传统的研究方法。有的期刊专门开辟了关于图书馆事业史、文献学的专栏,历史方法的论文在调查论文中占到了7.501%。
(4)系统方法、管理学方法
系统方法主要是用系统的思想,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问题,这种方法对我们认识研究起到很大作用。虽然有的文章不能明显地看出是运用了系统方法,但是系统方法贯穿于观察问题的整个过程。管理学方法是将管理学的方法移植在图书情报学的研究中,图书馆在机构建设、运营方面都要运用到管理学的知识方法。
(5)数理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比较法、经济分析法
数理方法主要是数学方法在图书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法。采用数理方法的学术论文有304篇,占调查论文总数的3.726%。数学方法的运用,也说明图书馆学研究者正在试图定量地揭示研究对象,随着本学科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方法将继续普遍化。
文献计量学方法是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文献量、作者数、词汇数等的定量化研究。调查的论文中运用此方法的占到3.199%,在调查论文中占到的比例比较低。文献计量学方法也应用于其它学科研究,从CNKI数据库中我们以“文献计量”为题名,可以粗略地检索到600多篇论文,内容涉及很多其它学科研究。
比较方法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多个相关事物或事物的各部分之间进行比较,揭示其共同点和差异点。
经济分析法是将经济学的方法运用到图书馆学的研究当中,研究内容包括图书馆营销、资源共享效率评价、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经费问题、资源服务的经营模式等等。
(6)控制论方法、引文分析法、内容分析法
明显运用控制论方法的论文很少,调查中只有79篇。占到总数的0.968%。但是控制论的思想在很多论文中都有所体现。
引文分析法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方法。在所调查的论文中,明确使用引文分析法的有23篇,占总数的0.282%。引文分析法作为图书情报学科的一种专门方法,运用也很广泛。在CNKI中用“引文分析”作为题名可以检索到1200多篇论文。
内容分析法产生于传播学领域,是一种客观的量化方法,是从大量样本进行特征识别的系统方法,具有统计性,是一种从公开资料中萃取情报的重要方法。因为它是新方法,统计中只有6篇。
(7)其它
其它中包括有专利分析方法、社会网络方法、SWOT分析法、法律分析方法、心理学方法、美学方法、传播学方法、医学理论方法等等。
5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5.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根据表2数据,我们可将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定性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法、实例析法、历史方法、系统方法、管理学方法、比较法、经济分析法、控制论方法,百分比总共占到61.62%;第二类是定量方法,包括操作实验法、调查研究法、数理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引文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百分比总共占到26.584%。从数量来看,定量研究方法所占比例比起定性方法还很小,这是由于理论分析法的比例太大。对于图书馆学的科学研究,目前来看定性方法用的多一些。但对于具体问题,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各有特点,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理论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在学科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定性方法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其理论分析就显得没有深度和广度。随着学科的发展,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是发展的趋势。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已经大量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数理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等。定量方法的运用使研究更精细、更科学,站在定量的角度解释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内在规律,从而在广度和深度上推动学科的发展。[6 ]
5.2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产生了巨大变化,与网络信息、信息系统等有关的技术性研究论文数量会不断增多。在表2中,操作实验法所占比例为10.173%,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新技术的发展还为经典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新的实现工具。[7 ]研究这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采集,以网页形式的网络调查、用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软件(如QQ)的调查、[8 ]电子邮件调查等,这些都为更好地完成调查提供了多种途径。随着搜索引擎的运用普及,搜索引擎的服务器记录和保存了用户与搜索引擎的交互过程,这种数据称为使用记录(transaction log),使用记录分析(transaction log analysis)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另外,计算机还可以辅助研究者进行定性数据分析等。在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产生了网络信息计量学方法,在引文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出现了链接分析方法,这都是现代信息技术对研究方法的影响。
5.3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表2中的管理学方法、数理方法、经济学方法、内容分析法等都属于移植其它学科的方法,占10.85%。“其它”占7.185%。这些都说明了图书馆学研究中移植了许多其它学科的理论或方法。
在学科的发展中,一方面要具有从其它学科吸收养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能为其它学科提供养分。随着图书馆学科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者会大量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会产生新的研究方法,如内容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当然我们不能盲目地去移植新的研究方法,而要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本学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其融入本学科研究之中,通过适当的研究方法来为研究服务。
5.4实证方法的应用
调查研究法、实例分析法就属于实证性研究方法,从表2中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共占到17.061%。近些年来研究者也开始注重实证研究(evident-based studies)方法,[9]它是在获取研究对象客观数据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考察研究对象各有关因素的相互影响及其影响方式,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它是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等的综合运用。实证研究通过实际数据分析,连接了理论与实践,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图书馆学研究水平、学术地位的提升。
总之,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各种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或者是有适用的条件。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将成为图书馆学方法的主流,新的方法与新的技术将得到更多的应用。利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综合多种研究方法来探讨复杂的研究问题将会越来越多。所以研究方法的运用将是多元化发展,合理的研究方法体系应该是多种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与互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邓小昭.信息管理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3.
[2]乔好勤.试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图书馆学通讯,1983,(1):54-62.
[3]王崇德.图书情报方法论[J].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杨建军.科学研究方法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24,395-409.
[5]罗方等.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图书馆建设,2006,(2):19-20.
[6]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60-283.
[7]华薇娜.我国80年代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状况的定量分析[J].情报学报,1995,14(3):218-225.
[8]金武刚等.图书馆员网络社区信息交流行为实证研究――“大旗底下”QQ群个案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