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扭秧歌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扭秧歌教学

扭秧歌教学范文1

这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爷爷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光溜溜的脑壳,额头上抹不去的皱纹,眼珠深陷,又肥又大的鼻子,鼻尖微红,如同干裂的河床般的两片嘴唇。身穿破衣褴褛,一双草鞋沾满草渣,手中握着把烂蒲扇。看了这副模样,我的心头微微一颤。

咦?犹如糙纸般的食指这指指,那指指;两条黝黑无力的双腿前踢踢,后踢踢;手中面目全非的蒲扇左扇扇,右扇扇。他在干什么?看了这种场面不得不让人心中疑问。“他在扭秧歌。”不知是谁这么默契有气无力的喊着。还真别说,真挺像是在扭秧歌哩,只是缺少了许些刚劲。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间,我们便到了体育场。

天空晴朗的没有一丝灰尘,夹杂着草香的微风灌入我的鼻孔,顿时神清气爽。远处一位弓腰驼背的老爷爷正在捡起些什么东西。出于好奇,我走到离那位老爷爷仅距1米的地方和同学聊天,但视线始终未离开过那为老爷爷1秒。饿?出乎我意料,竟是那位扭秧歌的老爷爷,他正在艰难的捡起一个塑料瓶子,然后放进一个亚麻色麻袋里。眼睛转向体育场一角的草丛中,定睛,蹒跚的走过去,弯腰捡起一个毁容的瓶子……

扭秧歌教学范文2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勤劳善良的人们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光辉、璀灿的文化。在政治、经济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众多原因的影响下,按综合性的划分法可以把中国民间舞蹈分为:农耕文化型、草原文化型、海洋文化型、农牧文化型、绿洲文化型等五种类型。中国是以农为本的国家,农耕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中国民间舞蹈也以农耕文化型者居多,农耕文化型也成为五种文化型中的第一类型。其中胶州秧歌和东北秧歌是比较突出的代表。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年、祈祷攘灾时所唱的颂歌、攘歌有关,是《周礼》“六鼓四金”中“以正田役”的延伸。秧歌最初是插秧,耕田时所唱之歌,发展过程中以民间的农哥、菱歌作为基础,又从一般的演唱秧歌,扮演戏曲人物,逐渐发展成为汉族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秧歌一词的含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泛指“出会”、“走会”、”社火”、“闹红火”中的各种民间舞蹈,如秧歌、高挠、竹马、早船、十不闲,以及花灯、花鼓等,有时也把其中的某种形式称作秧歌;狭义的,则指秧歌(地秧歌)和高挠秧歌。秧歌和高挠一样历史久远。至清代,秧歌已由插秧歌、菱歌、演唱秧歌,逐渐成为规范的民间歌舞形式盛行各地。后来又向民间二小戏(一旦一丑)、三小戏(生,旦,丑)发展。现在所指的秧歌即指有一定表演程式的此类民间舞蹈,或踩上跷表演的这种舞蹈形式。

一、“三道弯”的运动形态

秧歌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地秧歌)和高挠秧歌两大类,最突出的特点是“扭”,常常称之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它是一个运动中的形态,是人体在扭秧歌的动作中所形成的体态曲线的流程。是人体在垂直轴的基础上扭动而产生的横向拉出或折回的结果,并有一种内收和下沉感。汉族民间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三道弯”就存在于任何汉族民间舞女性动作中,但是,从动作自身的根源来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动力根源会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而不同的运动方式又会对“三道弯”的异同产生影响。更准确地把握不同秧歌中的“三道弯”,在教学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

二、“三道弯”在胶州秧歌、东北秧歌中的异同

(一)不同动力根源受到不同的流变过程

东北秧歌主要源于辽南的高烧秧歌,由于脚下绑有木挠,重心不易掌握所以膝部要微屈,两脚需不断移动,身体和双手必须随着重心的移动而俯仰和甩摆,需加强腰部的控制力,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现在课堂上的东北秧歌多在徒步上做,但踩挠对形成东北秧歌风格特点的影响之大是非常明显的。在高挠上舞动的重点是要掌握重心,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稳扎,脚下重心的移动形成了东北秧歌中的“三道弯”。因此,东北秧歌的动律、体态都是围绕这一形式产生发展的。

(二)不同动力根源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

胶州秧歌是以明快、舒展,富于韧劲的舞姿和细腻、泼辣的情感以及“流动中的三道弯”而著称。胶州秧歌的动力根源来自脚下的拧、碾,它主要是以动力脚掌或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自下而上的发展力延伸到腰部以及上身各部位的扭动,使身体在平面的基础上以腰部为中心在肩部和航关节处形成一种对抗力,在右肩往前拧的时候,左部航关节处也相应地往前,两者形成向心的扭动。肩髋两个力点向心的扭动使胶州秧歌“三道弯”体态在横向拉出的同时又具有纵向转动的特点,使“三道弯”体态动律在拧、碾、抻、韧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力度和质感。无论胶州秧歌的步伐是前进还是后退,都自始至终使身体呈交叉曲线,这还是由于胶州秧歌特有的以脚下运动做支点,以自下而上的流动力量做控制重心的特点所形成。从而使胶州秧歌形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但也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

东北秧歌的动力根源同样来自脚下,引起这一连串反应的导火线正是重心的移动,我们在课堂中学习的秧歌其实就是从辽南的高挠秧歌演变过来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目前踢步的特点:出脚急,落脚稳,慢移重心。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表现为“良劲儿”的步,带动上肢随重心变化而扭动,形成东北秧歌“三道弯”体态是平面横向上下起伏的运动方式,表现为稳中浪。不论怎样的划圆动律,它都不同于胶州秧歌的拧,肩部和额关节的扭动是由脚下的移动连带而产生的,两点不发生纵向的拧动关系。

胶州秧歌俗称跑秧歌,是徒步秧歌的一种,流传在山东郊县一带,最早女角由男性扮演,由于它是徒步秧歌,又着重“扭”的“三弯九动十八态”,俗称“扭断腰”。因此,胶州秧歌的“三道弯”的幅度更大,更为夸张。三弯是指腰、镜、膝,它以腰为界,上下总是反向拧动的,互为动力依托;腹膀带下肢运动又始终保存着时间差,致使航部一直是呈现弯形,双膝屈直连绵不断自成动律,全身的扭拧,左右肢反向对衬,上下肢斜线交叉反向运动,这种反向运动和胸带肩臂手,膀带腿膝脚的时间差错位随动形成的系列小弯曲都在不停地流动,形成全身大小流动弯形组成的一组和谐优美流畅的运动形成,形成了拧碾中的流动的“三道弯”体态。加之曾有过踩寸子的历史,脚总是以外沿的滚动来完成重心过渡,脚下拧劲儿促成了膝部的粘劲儿,带动了腰的扭劲儿和手臂的神劲儿,整体动态给人一种张力。

三、“三道弯”在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教学中的作用

汉族民间舞中的女性舞蹈都有“三道弯”的动律体念,“三道弯”在各舞种中都有其特殊的个性。我认为加深对“三道弯”的理解可以在教学中起到如下作用:

正确运用“三道弯”的动律体念可以加深学生对胶州秧歌与东北秧歌审美情趣的理解。胶州秧歌的“三道弯”关键在于脚掌富有的弹性,脚跟的灵活扭动,由脚下的碾带动上身的拧形成胶州秧歌特有的“三道弯”,如胶州秧歌中的“正丁字拧步”,它在胶州秧歌的教学中是最基础的阶段,也是最根本的元素,打好这个基础,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正丁字拧步”娴娜多姿、优美流畅,“∞”字绕扇,舒展中透着婉转,“推扇”泼辣中又带着舒展,充分体现了齐鲁大地人民质朴、宽厚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之外,还需引导学生丰富自己内心的感受,做到以情带动、以心带动,使其动作充满质感与表现力。东北秧歌“三道弯”的形成主要源于脚下重心的转移,所谓“拾急,落稳,慢移重心”。如东北秧歌中的顿步,活泼、俏皮,很好地体现了“良劲儿”;踢步是“稳中浪”的最好表现:脚下“抬急,落稳,慢移重心”加之手上的片花,形成重心移动中的“三道弯”,给人以“绕肠三回”之感,把“荚劲儿”诠释得淋漓尽致。东北秧歌那种“良劲儿”、“浪劲儿”、“美劲儿”正是生长在东北平原人民的精神、性格、情趣的集中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其动作的心理,特别是在表演上要注意其情绪上的互动性。有人道“泼辣情,幽默感,美在浪里情不断;粗不野,放不荡,似秀不秀稳中浪;外面粗,内里秀,风流扭逗浪不够”,其风韵自在其中。

如从“三道弯”体态入手,它追求形似与神似的艺术表演境界。舞蹈教学一般都是从单一动作教起,这如同是一个单字、一个单词,但这个单字或单词是人体某一个具体形象,同时它也是一种符号,显然,这个单字、单词是其风格特点的核心,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也是其文化内涵的外化形式。“三道弯”的内涵既小又大,它普遍存在于任何秧歌女性动作中,很好地表现了女性特有的动态美,具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

扭秧歌教学范文3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建设;文化活动

党的十报告对文化建设提出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的要求,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了准确掌握河南省基层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文化活动群众参与情况,我们于2016年底,选择河南省的林州市、南乐县、灵宝市、兰考县、永城市、舞钢市、淮阳县、巩义市、淅川县、焦作市解放区、洛阳市涧西区、漯河市郾城区等12个县(市)区,开展随机电话访问,最终获取有效样本1206个,其中,城镇居民655个、农村居民551个,在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本报告。

一基层文化场馆建设及使用情况

1.公众对当地公共文化场馆位置的知晓率和光顾率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48.3%的公众知道所在县(市)区图书馆具置;知道所在县(市)区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位置的公众比例为39.3%;知道所在街道(乡镇)的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位置的公众比例为28.0%;知道所在社区(村)的文化活动室的公众比例为37.0%;对各类文化场馆位置均不知晓的比例达30.8%。针对知晓文化场馆位置的公众,我们进一步询问其最近一年光顾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光顾过所在县(市)区图书馆的比例最高,为38.3%;第二是所在社区(村)的文化活动室,比例为28.1%;第三为县(市)区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比例26.6%;街道(乡镇)的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光顾率为22.6%。还有42.1%的受访者表示,虽然知道位置,但最近一年没有去过以上各类文化场馆。

2.公众对当地文化场馆交通便利度

开放时间人员服务等软硬件设施满意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年内去过身边公共文化场馆的受访者中有96.7%的表示这些场馆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在交通便利方面,近一年内去过身边的公共文化场馆的受访者中,有78.6%的受访者表示去这些场馆交通方便,有17.7%的受访者表示基本方便,仅有3.7%的受访者表示不方便。在文化设施开放时间便利方面,近一年内去过身边的公共文化场馆的受访者中,有75.6%的受访者表示开放时间方便,有20.9%的受访者表示基本方便,只有3.5%的受访者表示不方便。对文化设施管理人员的服务(如态度、专业化水平)方面,回答“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7.1%和30.6%,表示不满意的比例为2.3%。在文化设施面积和设备数量方面,有50.5%的被访者认为够用,有34.3%的被访者认为基本够用,另有15.2%的被访者认为不够用。

二基层文化活动开展及参与情况

1.公众对各类文化活动参与度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年内,74.7%的受访者表示所在的社区/村开展过广场跳舞、打太极拳、扭秧歌等文体娱乐活动;50.1%的受访者表示开展过免费电影放映活动;表示开展过戏剧、音乐会等文艺演出活动比例为44.6%;另有26.8%的受访者表示开展过书画展览、摄影展等文化活动。仅有13.5%的受访者表示以上各类文化活动都没有举办过。在开展过的文化活动中,群众参与率最高的是广场跳舞、打太极拳、扭秧歌等文体娱乐活动,参与率为64.1%;第二是免费电影放映,为42.4%;第三是戏剧、音乐会等文艺演出,为31.4%;书画展览、摄影展等活动的参与率为18.7%。另有21.0%的受访者表示各类文化活动都没有参与过。

2.文化相关部门对当地文化活动的指导率较低

有切身感受的受访者(参与或知道开展广场跳舞、打太极拳、扭秧歌等文体娱乐活动的受访者)中,40.6%的受访者表示本地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如广场跳舞、打太极拳、扭秧歌等,有当地文化馆或相关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组织或指导过,36.9%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参与组织或指导过,都是群众自发的,还有22.5%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

3.地域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公众感知率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回答最近一年,在一些传统节日或重大庆典活动时所在社区/村开展一些有本地特色活动的受访者比例为40.2%,表示从未开展过的比例为45.1%,另有14.7%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

4.公众对当地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的整体评价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57.1%的受访者表示当地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整体情况好,认为一般的比例为29.5%,认为很差的比例为13.4%。

三改进和提升河南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河南把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文化惠民的重要任务,不断提高基层文化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基层文化场馆的面积和设备数量基本上可以满足大部分群众对公共文化场馆的需求,广场跳舞、打太极拳、扭秧歌等文体娱乐活动群众广泛开展,基本满足了基层群众就近、便捷地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但是,调查也暴露出“文化场馆重建设、轻运维”“群众性文化活动基层文化部门指导缺位”“地域特色文化活动推广力度不足”等问题,对下一步河南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升建议如下:

1.不断充实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

提供更加便利的开放时间提高公众参与公共文化场馆活动的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成的公众不知道所在地各类文化场馆位置,知晓文化场馆位置的公众中超过四成最近一年没有去过所在地的各类文化场馆,综合这两个数据,各类文化场馆公众受益率(最近一年内去过文化场馆,享受过相关服务)为40.1%,处于较低水平。访问中,受访者提及“文化场馆书籍、报刊等传统印刷资料多,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少”“自主学习多,专家授课或者指导活动少”“作品展览多,现场创作或者互动指导活动少”等问题,受访者感觉场馆里没什么吸引他们的资料和活动,所以光顾率低。另外,相当数量的受访者抱怨场馆开放时间不合理,目前多数场馆开放时间是“朝九晚五”,能开放到晚上7点已经是凤毛麟角,但是大多数上班族都是下午6点才下班,时间不对接。由此可见,基层文化场馆需要不断充实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多提供群众喜欢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积极邀请专家开展指导和现场教学活动,以提高群众对文化场馆的光顾频率。另外,针对不同人群工作特点,提供更加便利的开放时间,提高公众参与公共文化场馆活动的积极性。

2.对于群众性文化活动基层文化部门需要因地制宜

扭秧歌教学范文4

多年来,我通过舞蹈教学、舞蹈编排和舞台演出实践,对进入舞蹈审美的最高境界深有感受。流畅是舞蹈的血液,形体是舞蹈之生命,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品质是舞蹈的根本。用真心品味其中真谛,正确运用形体语言,把握身体形态与时间、空间之关系,才能充分去铨释舞蹈的内涵。

如何体现舞蹈的典雅大方?那就要每个音符溶入血管里滚烫流动,然后放开想象的翅膀去寻觅那神奇的感受,把握住抽象与具体互补,虚实才能交替生辉,只有掌握住这元素,才会使舞蹈更光彩,才会达到曲终人不散的境界,才能具更高层次的感染力。

美的概念是漫无边际的,甚至是模糊不清的,并且与那限制性极大的“古典美的理想”联系在一起。这种现实给我们的思考是:莫让包括美在内的任何条条框框束缚我们的身心,更何况是某种模糊不清的概念。“距离即美”,这是古典主义美学的一大支柱。与我们通常的概念不太一样,距离恰恰常会为我们带来亲近。分离能够导致心灵沟通感的保持和延续,而过分的接近则会毁灭这种心灵的沟通感。

舞蹈是人体艺术,是以有生命的人体动作姿态为物质媒介在有节律的连续运动中塑造艺术形象,抒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不同地理、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提高欣赏舞蹈的视、听觉能力。这是一个由初级升高级并且不断深入欣赏的心理发展过程,要想提高舞蹈的审美能力,要求欣赏者必须做到:深入生活,品位动作的美,舞蹈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身体艺术,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经过高度提炼,艺术美化,表现思想与情感世界的人体动作艺术,只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够具有敏锐的审美眼光,从作品中体味到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舞蹈用人的形体“说话”,一系列动作组成舞蹈的特殊语言,构成流动状态的视觉现象。“动作是舞蹈的核心元素”。舞蹈审美,首先要学会品味“动作”。

了解“动作”的不同功能,把握舞蹈“内涵美”。舞蹈动作有多种功能,一是描绘人物情感、思想和性格特征的表现性动作。例如《天鹅湖》中白天鹅的基调动作“阿拉贝斯克”,栩栩如生地塑造了白天鹅“高傲”美丽的特定形象,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丰收歌》以“下摆手”接“双晃手”(甩绸)为基调动作,通过改变动作元素和画面,描绘出火热的劳动场面,抒发了丰收的喜悦之情。二是展示人物行动目的和具体内容的再现性动作。这些动作带有明显的“具象”、“模拟”痕迹,如体统古典舞中的穿针引线,民间舞中的种地、挤奶,芭蕾舞中的哑剧。

而有的学者,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现。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青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而对于新时代的现代舞而言,在特定的审美背景中,它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以丑的面貌出现。锐意改革的先锋派舞者们已经自行授予了敌意惹人生气的权利――他们可以冲着观众大声喊叫,或者作鬼脸,或者将聚光灯打向观众。

实事求是地说,丑在各门类艺术和美学中,从来都有一席之地。因为它具有美所不具有的种种品质;不仅能够丰富各门类艺术的内涵,拓展艺术的范畴,而且能够满打满算人们的容忍意识,激励人们的冒险精神。嘲弄人们的矫揉做作,升化们的精神境界,并刺激观众的想象力。这一切使我们不得不用赞美的口吻来谈论丑。

提高艺术修养,进入舞蹈审美的最高境界,要求欣赏者不仅有文化知识的积累,而且还要具备舞蹈基本理论知识,要了解芭蕾舞、现代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的审美特征以及舞蹈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芭蕾舞动作的“线性”美。西方“外放与扩张”的文化特质反映在芭蕾舞动作形态上体现为开、绷、直、立。开,舞者左右对称地极大限度向外拉开肩、胸、胯、膝、踝之五大关节部位,扩大动作范围,运动灵活,表现力极强,最大限度地占有舞蹈空间。使芭蕾成为一种完全人为的、纯粹审美对象的艺术,从而有效地产生一种审美距离。而中国古典舞的运动核心就是“圆形”。体现在舞台空间变化上,如主干步代“圆场步”、“摆扣步”都是运行在弧线、圆线和“S”线上,造成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整体效果,展现出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动态时空韵律美,舞蹈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观赏优秀作品,融入深层境界,欣赏能力的提高依靠观赏优秀的、代表那一个历史时期的、代表那一民族与文化的舞蹈作品。欣赏最好的作品才能使人具备美的评判能力,如,芭蕾舞《天鹅湖》中的精彩舞段,快板中的四人舞天真、活泼、快乐。四位始终相互手拉手的女演员排成一排,快速做出各种整齐划一的动作,编导非常准确地捕捉四小天鹅会走、会跑、会跳但还不会飞的特征,所以他们的手一直拉在一起,只有在舞蹈结束时,四位女演员才撒开双手,抬起手臂,仿佛天鹅展翅飞,但又立即跪了下来,并把“翅膀”收起交叉在胸前――她们毕竟还不会飞!整个舞蹈编排巧妙,动作整齐灵巧。

全国第三届舞蹈比赛中,荣获中国民间舞表演一等奖的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舞蹈作品。

空旷的舞蹈,昏暗的灯光,一位风烛残年双鬓斑白的老艺人,他蜷缩着身体有些痴狂,有些疯癫,远远地传来阵阵二胡的声音,夹杂着感伤、凄凉,也充满了撩人心绪的幻梦和回忆。在这幻梦中讲述了秧歌老艺人一生的悲喜和他对秧歌的眷恋,那舞动的长绸就是他生命的体现,在这梦幻中他疯狂地舞蹈着,仿佛要将一腔热血全部舞尽。这就是独舞《一个扭秧歌的人》带给我们的强烈的情感冲击。它借一个秧歌艺人的一生,描绘了全部民间艺人的人生况味和悲喜。

扭秧歌教学范文5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带有感情的演唱《新东北风》,了解东北民歌明朗、活泼、热情的特点;听赏钢琴独奏《喜丰年》,感受东北农村丰收时载歌载舞的场面。

2.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和教具,演唱《新东北风》,学习弱起小节,讲解衬音以及波音的处理;分段欣赏《喜丰年》。

3.知识与技能:学习《新东北风》中弱起小节以及衬音、波音的处理。

教学重点:

学唱《新东北风》,了解旋律特点以及演唱风格。

教学难点:

弱起小节的学习,以及衬词、波音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活动过程

1.《新东北风》

(1)图片和视频导入:播放具有东北特色的短片以及图片,例如扭秧歌、东北二人转等,请学生回答ppt中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和图片。

(2)播放一遍音乐,并给学生留下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去演唱这首歌曲。

(3)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找出带有东北特色的歌词,并加以解释,加深对其了解。

(4)学唱第一段歌词,讲解衬词和波音的使用,并加入其进行演唱。

(5)训练弱起小节的使用和演唱。

(6)依次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2.听赏《喜丰年》

(1)初听歌曲,询问本首作品给自己的感受,并说出《喜丰年》的创作背景。

(2)分段欣赏,要求学生说出作品由几首民歌作为素材,并说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3)熟悉主旋律,加入声势律动。

课堂总结

老师对整堂课学生情况进行总结,并留下下节课悬念。

板书设计

《新东北风》

《喜丰年》

¾

XX

X

X

X

XX

弱起小节

分段欣赏

Rit

波音

衬音

教学反思

在进行第一课的四十分钟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在许多教学方法和理念上还有待加强,于是总结了以下几点:

1.在上课时忽略了高年级学生相较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思想成熟了,但是更加的不听老师话,并且在老师进行劝说时,也不一定听老师指挥,因此在以后的课堂中间,对于纪律问题也要严加管教。

扭秧歌教学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 音乐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音乐新课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而当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上升为审美情趣,最终通过审美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善于从情感的视角,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融情感化与审美化为一体,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一、新课程音乐教学理念

我国站在音乐学科本体这个角度,按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教育研究中心的精神将音乐教育课程定义为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及评价方式等等在内的各种范畴的总和。我国21世纪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以这个定义为逻辑起点进行各方面的展开研究的,是一次从理念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管理到实施的彻头彻尾的深入式改革。它反映了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融会了多年来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和课程理论方面研究和总结的新理论、新成果。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行的礼仪及符合审美规范的仪表、姿态、举止等应恰到好处,充分展示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给予学生优雅感,另一方面,教师亲切真诚的问候,简洁而具有启发性的谈话,激励性的话语,富有感染力的语调,精巧规范的乐谱,自信、幽默、真诚的气质,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童心未泯、兴趣广泛的心理品质,以及学识基础,都会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产生音乐审美的渴望。因此,音乐新课程不仅指时间上的“新”,更是指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实施方式。

二、新课程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1、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唱以它特有的美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生动的思想内涵。在普通高职的合唱教学训练中,教师首先抓好课堂上视唱练耳、节奏等各种基本功的训练,为合唱教学提供先决条件。在合唱教学的训练中,应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合唱艺术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表现如诗如画的意境或史诗般的气魄,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感觉,以及集体观念与协作精神,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多声部丰富美妙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无穷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合唱还能使学生最直接、最简便地走进音乐世界。参与合唱活动,既是合唱者欣赏感受音乐,又是合唱者(二度)创作音乐的过程,从而能够得到多层次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

2、利用电脑音乐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电脑音乐系统进入音乐教学领域必将对现行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全方位的冲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

传统的歌曲教学往往是教师弹琴、伴奏、范唱,学生跟唱、模唱的方式。尽管目前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让死板的教学方式有所改观,现在的歌唱教学可以有统一的教学参考磁带和教学用光盘课件,但并不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冲击学生的听觉神经。利用Soundforge母带处理软件的音频采集、变调、速度变化等功能就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进行二次创作。经过电脑音乐制作加工的音乐课件,丰富多彩,学生很快就能学会、学好,而且每次播放都有变化,给学生新鲜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保持在高涨的状态,对每一次的练习都很期待。

3、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声乐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声乐教学中,“创新”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把创新因素融人“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位声乐教师肩负的重任。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把某些歌曲加上少量对白。改编成有情节的音乐小品,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歌与舞是相互融合的,学生通过对舞蹈的视觉接触能认识和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深远意义,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置于舞蹈的氛围中,亲身体验音乐的美丽、歌舞的结合。欣赏歌舞也是理解音乐意义的重要部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根据乐曲内容需要,伴随音乐教学生一些动作,让他们在欣赏和被欣赏中融人音乐意境之中。

4、在配器和表现形式上创造力的培养

为歌曲配上打击乐器,不仅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更能表达歌曲气氛及内心情感,再通过几个简单的动作。更会把歌曲的情绪表现得惟妙惟肖。这样做也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对于一些情绪优美、抒情的歌曲,可先要求学生选适合歌曲伴奏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钟、铃鼓等,然后请学生为歌曲设计伴奏,并请他们考虑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等。《过新年》一歌,表现了过年时热闹、喜庆、祥和的场面和氛围。笔者先是询问学生每年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学生马上想到了放鞭炮、踩高跷、扭秧歌、逛庙会等活动。加上歌词中出现了“咚咚咚”词语,学生听出这是锣鼓声,马上就想到《过新年》这首歌用打击乐中的锣、鼓伴奏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他们便随着歌词中“咚咚咚”的出现,敲响了手中的锣鼓。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能否再创设一些过年的气氛。许多学生便主动要求到教室前面进行秧歌舞表演。他们手中拿着笔者事先准备好的彩带,边唱歌边随着节奏做着动作,仿佛是身着节日盛装的秧歌队正在翩翩起舞,生动地表现了歌曲的内容。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