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造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雪中送炭造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雪中送炭造句

雪中送炭造句范文1

【标准发音】:xuě lǐ sng tàn

【繁体写法】:雪裡送炭

【雪里送炭是什么意思】:见“雪中送炭”。

【雪里送炭成语接龙】:蝉不知雪 雪里送炭 无龙龙了

【用法分析】: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帮助及时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

【xuě lǐ sng tàn】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唐·德行禅师《四字经·甲乙》:“雪里送炭。”

【对应近义词】:雪中送炭

【雪里送炭的造句示例】:

雪中送炭造句范文2

1、大敌当前!燃眉之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救兵雪中送炭,迅速赶到,被困城中的将士绝处逢生。

2、虽然我在高原上绝处逢生,但是,我却不知道珍惜,碌碌终生,当初的理想,对于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3、人们都忘记了,只要有希望就能绝处逢生。

4、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5、中国男篮在亚锦赛决赛中绝处逢生,以一分之差险胜苏丹队,获得冠军!

6、命运总是捉弄人,不到最后关头决不给你绝处逢生的机会,似乎是要考验你的意志力。

7、他被五个歹徒追杀,后来被警察救了,简直就是绝处逢生。

8、八路军战士李伟总是在敌人的枪炮下绝处逢生。

9、汶川大地震后,小明绝处逢生地活下来。

10、由于盛工开发的新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使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绝处逢生,重新振作起来。

11、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有绝处逢生的可能。

雪中送炭造句范文3

在强大的广告促销攻势发动之前,要获得经销商的合作,又往往是“难于上青天”的谈判。要知道,经销商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是一群唯利是图的人,他们不会雪中送炭去扶助弱者,他们更倾向于锦上添花去依附强者。

“挑战者”高级机油是长沙市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在众多洋品牌林立的机油市场上是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强化训练了一个星期的营销员开始了对经销商的陌生拜访。尽管满怀信心和热情,鼓动如簧之舌,但这些汽配店的老板和维修厂的厂长依然反应冷淡,要么不屑一顾,要么让你吃“闭门羹”。一天下来,新招聘的营销员沮丧的神情溢于言表,刚刚组建的队伍遭遇挫折,士气低落,逼得我这位营销部主管不断充当“打气筒”的角色,然而,这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突破口在哪里?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出击,去化解经销商心中冷漠的冰块。

马斯洛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赚钱固然是经销商开店所追求的第一目标,然而,并非惟一的目标。他同样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同样存在着复杂微妙的精神需要。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人们往往依靠电话问候一声,“短平快”的交流方式造成了人际交往中“文化沙漠”,人们懒得去遣词造句写长信……。但我想,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再渴望深层次的惑情交流,事实上,只要人类还以聚居的方式生活,感情就永远是一条不可或缺的圣洁纽带。

于是,我在营销员第一次碰到冷面孔后,就果断决定,换种方式出击。淡化商业痕迹,力求理解沟通。酝酿构图良久,决定以公司总经理的名义写一封致汽修厂的信,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利。从《汽车市场》杂志和电话号码簿上掌握了这些客户的名单,写好信封,把厂长(或经理)的尊姓大名赫然写得刚劲有力,以私人信件的形式让营销员揣在包里亲自送呈各位厂长(经理)。

雪中送炭造句范文4

读书法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忽略读书,一味追求新异教法是舍本逐末,源流不分。“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强调大量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说:“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一是达到“理解”层次目标

小学语文课文选文原则是“文质兼美、语言规范、浅显易懂”。站在学生认识水平通读12册小学课本,除生字新词外,一般水平的学生对理解课文内容,没有多少语言文字上的障碍,且低年级课文全文注音。教学“大纲”也没要求学生去钻研课文中的微言大义。只要借助教师的引读及工具书,90%以上的学生对90%以上的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是可以理解的。古诗《画》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是有一定困难,但课题组教师换了一下顺序让学生读,学生理解就容易多了:山远看有色,水近听无声。花春去还在,人来鸟不惊。读后学生理解了山是怎样的山,水是怎样的水,花是怎样的花,鸟是怎样的鸟。画是好画,画中有诗;诗是好诗,诗中有画。

二是达到“运用”层次目标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能言会道是现代人较注重的素质之一。学生学语言,一靠社会交际,二靠语文课堂。从社会交际中学来的语言是丰富的,但又是不规范的,而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学生在朗朗的书声中,一方面规范了自己的交际语言,另一方面把作者的语言反复朗读,烂熟于心,通过“内化——运用”变成自己的语言。

三是达到“情感”层次目标

课文大都是“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摇篮”。但情感目标的达标操作与检测都很困难,揭示中心明确道理是很容易的事,很多传统教学也只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但语文教学要以情动人。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的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而是透过语言文字浸满字里行间。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诵,“走进课文”,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心灵呼唤的同声,才能从一个较高境界理解课文,陶冶情操。《麻雀》一课的情感目标我们确定为“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流露出的伟大的母爱”,易于操作也易于检测。李吉林老师上《十里长街送总理》,摆上遗像,放着哀乐,让学生朗读课文,读着读着,学生仿佛看到了人们当时的情景,仿佛看到了人们与敬爱的永别,连听课的老师也深受感染,泪流满面。有了这样的境界,渗透德育,陶冶情操,都是水到渠成。

“构建以读为主的语文教学课堂结构”,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既有语文教学的特色,又易于达到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二)讲解法

我们吃透了“满堂灌”的苦头,似乎在课堂教学中带着对讲的一种偏见,好像“讲”与“灌”是等同的一回事。我们在强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并不能一味地反对讲。今天,虽然不再是“一张嘴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年代,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媒体,使课堂变成了一个信息多向传递的空间,但我们难以想象,一节没有教师“讲”的语文课是怎样的一节课。“训练”是一项双边的活动,“训”是教师的行为,是对学生“练”的要求、规范;“练”是学生的行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知识的实践活动。“训”字言字旁,不能与讲无关;韩愈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三个动词“传”、“授”、“解”意思相近,都是传授、讲解的意思,教不能不讲。语文教学,当讲则讲,当问则问,讲有讲的作用,问有问的功能,并不是一个“练”字所能代替得了的。安徽一位教师在教《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课时,发现学生不懂“泉眼、晴柔”,便告诉学生“泉眼”就是泉水流出的地方,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晴柔”一词。一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对此多次在公开的场合上大加赞赏说:“很好,有创造性,打破了旧的观念。”仅仅是一个恰如其分的讲解,便被专家称“有创造性”,可见当今语文教学“满堂问”的积弊之深。

我们既然提出了“构建以读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结构”,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保障读书,又不能把读移到课外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讲与读的关系。串讲串问是高耗低效,只练不讲是以偏概全,只有讲读结合,才符合语文教学的学科规律。要少讲,又不能降低讲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的讲要在精字上下功夫。

(三)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过去重“文”轻“语”的语文教学是不成功的语文教学。近年来语文界越来越重视语言文字训练,特别是词句训练,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训练的目的在于:

1.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课文内容都是作者对事物的形象认识,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我们只有让学生理解了语言才能理解内容。如《东郭先生和狼》一课,农夫对东郭先生说:“你真是太糊涂了!”什么是糊涂?东郭先生糊涂在什么地方?结合课文可知东郭先生糊涂有三:一是救狼,二是骗猎人,三是狼露出了本性还不同它斗争。可见东郭先生不明事理,不辨善恶。有了这样的理解,对理解这篇寓言的寓意也就水到渠成了。

2.体验情感

文章以情动人,但情是摸不到之物,只有透过语言文字才能体验。《再见了,亲人》把大娘送来的打糕比作“雪中送炭”,从字面上理解“雪中送炭”是“下雪时给人送去木炭”,但大娘送去的是打糕不是木炭,是穿过硝烟炮火,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最需要的时候送来的,这哪是粮食,分明是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有了这样的理解,就明白了分别时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为什么依依不舍,泪流满面了。

3.把握形象

《一夜的工作》通过一件平凡的小事表现了的高大形象,教师应抓住一句话来突破:“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劳苦”之处和表现“简朴”之处:(1)“一叠一尺来厚的文件”(工作量之大);(2)公鸡“喔喔地叫鸣了”(工作时间之长);(3)“不是普通的浏览”(工作认真);(4)“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办公室简陋);(5)“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夜宵简单)。这样理解了中心句也就理解了人物。

下面以《小猴子下山》一课为例,谈谈我们是怎样以语言文字训练来导学达标的。

一是找准训练点

根据课后“思考·练习”,教师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选择了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进行训练,如“来到”、“看见”、“非常”、“掰”、“扛”,朗读读准音,连句读理解义。如“掰”字,要求学生做一个摘玉米的动作;“非常”,要在理解课文后进行造句训练。学习生字时,要对学生进行写的指导。

二是串连训练线

根据课文的结构,教师上完第二自然段后把训练的内容用一句话串起来:“小猴子来到哪里,看见什么,心里怎样想,又怎样做?”填好下面的表:

来到看见心里怎样做玉米地里玉米长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掰扛

三是拓开训练面

因为课文是结构相同的四个自然段,所以训练方法都一样,教一段,就可导几段,进行学法迁移,举一反三,并完成下表:

来到看见心里怎样做玉米地里玉米长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掰扛桃树底下桃子长得又大又红非常高兴扔摘西瓜地里满地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扔摘

往回走小兔儿真可爱非常高兴扔追

完成了上面练习,学生基本明白了课文内容,并明确了其他教学目标。

雪中送炭造句范文5

一、关注文本内容,也要关注学生需要

王荣生教授说:很多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基本上没有经过严格的研究与分析,而是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或照搬他人的套路。以下两份设计就是该师备课时集他人优秀课例的精华而生成的设计,看似都不错。因此,第一次研讨就两份设计的优劣展开了讨论。

(一)教学设计比较

【教学设计】1

1.理清脉络

“我”的舞台在哪里?圈出相应的地点,并用小标题列出。(娘胎唱戏、小床演戏、侧学戏台……)

2.概括内容

划出文章的第1段和第10段,说说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总分总、前后照应)

3.对比阅读

出示《同步阅读》中《齐白石画虾》,引导发现两者在篇章结构上的异同点。(相同点:在结构上都是总分总;文章中心则是表现艺术家为艺术执着的追求。不同点:《我的舞台》写作顺序体现地点的转换;《齐白石画虾》主要是时间变化。)

4.练笔设计

回忆学习某项艺术的过程,参考两篇文章的篇章结构,列一份写作提纲。

【教学设计】2

1.品析表达特色

教师出示课文第6-8段,引导学生围绕导读提示展开讨论:“从哪儿看出舞台对我有神奇的吸引力”?(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2.出示练笔设计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伟大艺术家成才的必经之路。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交流阅读感受:此情此景,吴霜的奶奶目不忍视,假设你也在场,会想起什么、做什么或说什么?

出示练笔题:奶奶目不忍视,她躲在里屋,______地说:“____________。”我站在边上,____________ 。

(二)教学案例分析

1.剑走偏锋,练笔设计何去何从

两份设计立足文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进行设计:“教学设计1”着眼把握文章结构,旨在引导学生把一件事说清楚,“教学设计2” 意在挖掘文本意蕴,引导学生品悟文字后面的内涵。各有千秋,孰是孰非?

“教学设计1”有效地帮助学生把一件事写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但这对于高段学生来说并不难,难点应该是“写具体、写出自己的感受”,其中最难的又属“写具体”。学生通常不懂得抓住细节展开描写,难以把学艺过程中做的、说的、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一点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教学内容选择的科学性,可惜老师没有关注到。

“教学设计2”以写促读,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又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但语文不仅要学习文字后面的意蕴,更要学习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情感和表达方式。高段学生不应只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感悟,而是要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推敲语言表达的形式,领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再说作为略读课文,与单元整体目标的关系如何,这一点估计老师也忽略了。

2.立足文本,也要立足学生需要

显然,两份设计主要从老师的“教”出发,为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或教学特色服务,忽视了学生需求和学生差异。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备课时就应该把学情分析放在重要的位置。要了解学生对文本知道多少,能把握到什么程度,从而进行教学设计和构思。假如做过学情分析,那么,班级学生对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情感或文章意蕴尚缺火候,需要进一步强化的,“教学设计2”不失为一份好设计,它是最适合这个班学生的。同理,个别学生难以层次清晰地把一件事说清楚,“教学设计1”对于这些学生无异于雪中送炭。

第一次的研讨,老师似乎明白了:紧扣文本表达特色的设计固然不错,但脱离学生需要的,实效性无从谈起。教学要依据学生需要才能抓住方向和把握重点,选择什么样的练笔设计,基于文本,基于单元目标,更要基于学生,为学生量身定做练笔题目,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二、关注学段目标,也要关注学生需要

带着这样的认识,这位老师再次走进文本,寻找更为恰切的训练点和设计方案。首先,老师重新定位了高段学生的阅读目标,主要是提高整体把握能力、默读思考能力和语言欣赏能力。再读文本,老师发现《我的舞台》不失为高段学生习作的优秀范文,理由是:(1)清晰地行文线索。全文总分总结构,分述部分按不同时段展示在不同“舞台”上的经历。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作为写作顺序,层次分明。(2)详略得当的场景描写。小院学艺部分写得最具体,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酷爱艺术的小女孩。其他场景相对略写,详略得当。(3)幽默诙谐的笔触。学艺的过程,浸泡在汗水和泪水里,全文却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息,诙谐的语言也是本文一大特色。因此,紧扣年段目标又关注学生需要,成为新的练笔设计的主要思路。

(一)教学设计例示

【教学设计】3

1.整体把握脉络

2. 研读表达特色

①研读“院子学艺”部分,圈画出描写学艺动作的词,想象她学艺的情景。(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②写到奶奶的感受,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侧面烘托、笔触幽默)

3 出示练笔设计

仿写学艺经历:学习细节描写,写自己学艺过程中一段经历。(多数学生参考“院子学艺”部分的表现形式,抓住细节,侧重从动作、语言或心理活动体现自己学艺的过程、倾吐学艺的酸甜苦辣。)

(二)教学案例分析

1.忽略学生认知,练笔设计美中不足

“教学设计3”把练笔的训练点锁定在单元习作要求:你可能也学过某一门艺术,如,吹、拉、弹、唱……请写出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可见教师充分观照了“单元目标”的要求,这的确是学生需要完学习任务,但老师的设计仍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起点。虽然这份设计帮助学生找到了语言的生发点,链接起原有生活的积累,有效学习了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达范式。但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个别学生难以落笔。因为这份设计,不但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选材,还要学习课文的表现形式,对于没有学过艺术的孩子,的确无从下手。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份练笔设计亟待改进。

2、关注学段目标,也要关注学生需要,

雪中送炭造句范文6

    论文摘要:手机短信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革命。手机短信以“第五媒介”手机为载体,迅速介入人们的生活,影响到了人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手机短信的流行现象入手,探析其流行原因、其在文化介质层面上的特点,对手机短信的文化特征与功能进行分析,说明手机短信的流行不单单是指一种文化现象的流行,它昭示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起。

    纵观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进程,新技术革命下诞生的每一种新媒介都会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媒介即是讯息”,马歇尔·麦克卢汉这一着名论断便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在20世纪末出现的手机,目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介入人们的生活,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文化影响到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一、手机短信流行现象

    1992年,当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沃尔丰的GSM网络上通过PC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当初这项由电信运营商为解决手机话费过高而推出的低廉文本信息的服务,这个看似非常小孩玩意的一个通讯交流的东西,竟会在多年后对人们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甚至对政治都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

    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早在1994年就具备了短信功能,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从1998年开始,中国移动、联通先后大范围拓展短信业务: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息量突破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4年,数字飞涨到900亿条。2005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3,046.5亿条,比上年增长39.9%。2006年全年短信发送量达到4,296.7亿条,比前一年增长了41.0%,而仅在2007年3月,就发送了1,826亿条,比2006年12月增长了38.1%,这还不是在年节月份。2007年,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5,921.0亿条,同比增长37.8%。短信文化在中国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但中国却是短信使用量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融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彩信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7年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拥有手机的5.47亿人口中使用短信业务的占到69.37%,中国的手机短信用户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全部人口。在2007年的春节除夕到初六7天的时间里,中国人就发出了152亿条节日短信。北京市的短信统计数为7亿条,以常住人口1300万人计算,相当于每人发送50多条。从1998年至今,十年的时间里,不管你愿意与否,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已经深深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有可能引起社会生活方式巨大变革的流行文化。

    互联网在40年前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今天日益普及的短信文化则似乎在悄然昭示着一场新的生活方式的开始。据北京勺海营销研究集团2006年底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居民手机短信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63.1%的被访者曾经使用手机向他人发送过短信,其中年轻人发送短信的比例高达89.0%。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已经成为手机短信这样一种新的文化方式的普遍接受者。这注定了手机短信这场“全民文化运动”绝非昙花一现,而是具有极强生命力的年轻人的文化运动。

    二、手机短信流行的原因

    着名文化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指出:“任何新媒介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生物裂变的过程。它为人类打开了通向感知和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从消息树到尺素书简,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从电话传真到BP机,从电脑网络到移动手机,人类需求的多样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一次次推动了信息传播工具的革命,从而推动了人际交往方式的变革。从这样的背景来看,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文化意义,正给人类的沟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现代人灵巧而热情地在70个字的空间里享受到信息传播的乐趣。

    (一)技术方面

    手机短信更加便捷,无需任何其他的附加设备,也不受相应地理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在电信信号的覆盖区域内就可以随心所欲接发短信了。

    (二)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是短信迅速流行膨胀的根本因素

    短信突破了目前中国的消费价格壁垒,无论是手机自身的价格还是发送信息的费用,在一般意义上说都是最普通的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短信用户使用手机短信是因为短信更为便宜。短信一般为0.1元/条,而手机话费市内一般为0.2元/分钟。对那些尚未具备经济能力的青少年群体,他们最为现实的选择就是:要联系,发短信,手机不接电话。这样,短信的使用就远远高于其他沟通方式了。

    (三)手机短信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

    1、手机短信是无声传播,比电话更好地排除了第三者的干扰,同时也避免了对第三者的干扰,因此短信具有更强的私密性,使意外的信息扩散被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2、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建构了新的人际交往关系,并使得短信文化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介。中国移动目前推出的手机“飞信”业务(点对众)更加凸显了短信文化对人际交往圈的影响,加入了“飞信”业务,使用者就可以利用PC端对加入的所有手机用户进行实时短信群发,短信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介,如果没有加入短信沟通则意味着孤立于交往圈之外。

    3、短信沟通实现了到达的无限制性。打对方手机,对方可能会关机,可能会不接电话,也可能手机没电。这样,沟通都无法进行。但短信沟通是没有限制的,除非出现网络故障,短信总是会到达对方的。因此,从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来看,短信沟通的效率也要高于手机联系,这也是短信文化更为流行的原因。

    4、手机短信是一种典型的间接传播方式。受儒学影响的东方文化模式,尤其是作为儒学发源地的中国,比起西方族群更多地也更乐于采纳间接传播的人际传播模式。“儒学关于考虑别人、考虑合适的人际关系的传统使那些能给彼此留面子的传播方式得到了发展。间接传播有助于避免遭对方拒绝或彼此有分歧的尴尬场面,而使相互关系和双方的面子都保全下来。”

    (四)从手机用户的年龄抽样调查统计

    追捧青睐短信的消费者更多的是青少年一族——“拇指一族”。从手机短信使用者的心理因素上来看,短信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是一种以手代口、无声胜有声的时尚,是一种全新的、具有特殊情趣的生活方式。随着大众媒介的传播,这种时尚成为主流的生活节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仿效,同时,这种时尚也造成一种从众压力,当短信文化被公认为时尚时,不短信就是不时尚,如此,谁敢不短信,谁愿不时尚?

    三、手机短信的内容与功能

    限于技术条件,目前多数手机短信的文本信息的信息量限制为160个英文字符,或者140个字节的二进制信息(即70个汉字),为了以最少的文字表现最大的信息量,追求传播效率的最大化,短小精练、言简意赅成为短信文本最显着的特征,这也刚好与现代社会快速、便捷的需要相适应。尽管短信文本篇幅短小,但其涉及的内容却丰富多彩,据北京勺海营销研究集团的调查显示,手机短信使用者发送最多的是问候语、闲聊、正经的事情和一般的笑话,比例分别占到被访者的66.5%、60.1%、59.6%和51.2%。另外,工作沟通、情感表达方面的内容选择比例也相对较多,而彩票信息、股票信息等内容发送比例较少。根据短信内容的目的与用途,笔者将短信内容分为幽默风趣类、结朋会友类、节日祝福类、谈情说爱类、工作沟通类以及新闻、财经、气象等信息服务短信等几大类别。

    短信文化的实质在于娱乐。虽然并没有多少实质的信息传播,但很多“短信一族”却依然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幽默短信。“这段日子以来,我一直想对你说三个字,但又怕说了连普通朋友也做不成,可我控制不住,还是想说:借点钱!”“老师:请同学们用‘况且’造句。某同学立刻举手站起来说:过年了,村里的戏班响起了‘况且、况且’的声音。”这样的作品让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经历心理的巨大变化,第一则由被人恋爱的惊喜到篇尾的陡然被嘲弄,一驰一张完成幽默美感的渗透。第二则运用孩子的童真和摹拟的谐音给人增添笑料,创作完全撷取身边素材,没有多少雕刻的痕迹。手机短信的共享性与其传递的便捷化,使幽默迅速在人们之间传播。短信正成为中国人娱乐色彩最浓的方式之一。

    通过手机发送爱情短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的情爱方式。中国人是很讲究面子的,因此,很多事在公开场合,在口头上很难表达出来,譬如说一些情话,譬如说一些道歉的话。而短信则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短信这种传输方式,改变了人类语言一定要通过嘴巴的传统方式,利用手机点对点的直接交流,使许多不易出口的话通过手表达了出来,达到了沟通的目的。问问现在热恋中的年轻人,哪个没在手机短信里给情人发送过绵绵情话呢?

    除了幽默短信和爱情短信之外,节日祝福短信是广泛流传的另一种短信文本。我们常见的一则短信:“祝你在新年中,一帆风顺,人财两旺,三羊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威风,九九归一,十全十美。”简单的数字成语把东方人节庆的祝福表现得淋漓尽致。汉字比单词表达的意思更多,无需冠词和介词,没有单词的间隔,中文显得更为紧凑,这是非常符合短信短小精悍的特点的。中文文字上的简洁、画面中的意境都更符合短信时代的风韵。

    工作短信是比较少的。正式的工作往来大多是通过正式的沟通方式来联系的,譬如公函、书信、电话。短信这种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方式会削弱工作联系的正式性,亦显得过于随意,而不够严肃与郑重。友情短信以幽默短信为主,也有一般的笑话与节日祝福问候。其他内容的短信,如新闻服务、天气预报等商业性信息和公益性信息都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

    “随着短信通讯方式的渐趋成熟,短信息快速去粗取精,以前所未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散发独特韵味,中国当代民间一种新兴休闲文化应运而生,”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正民说,短信文化是继网络文化之后,又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兴文化。作为一种民间的语言,短信文本充分体现了民间的智慧,这都是在正式的新闻媒介上所看不到的。短信文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民俗文化,它将民间的、私下的、口头流传的文化以文字的形式传播开来,将文本传播的形式引领到一个与声像传播同等的平台参与了竞争,手机短信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通过对短信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手机短息具有如下功能:

    (一)手机短信具有交流信息的功能

    短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平台,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方式。传统的交流往往是要面对面的,是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但短信却可以通过书写的形式进行表达。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都可以通过短信来实现。这也为那些生性木讷、不善言辞的人提供了一个情感出口,让他们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手机短信具有娱乐大众的功能

    一些相关数据为此提供了佐证:从零点调查公司的用户接受的短信服务内容来看,短信聊天游戏以57.1%的使用者比例位居首位,其次是笑话、幽默等娱乐信息(44.6%),再次是新闻、财经等信息(25.3%)和手机图片铃声下载(19.8%),还有15.5%的人使用过答题游戏、情景游戏等其它短信服务产品无独有偶,通讯产业巨头西门子2006年3月对5300名来自8个国家的手机用户进行调查,询问他们什么样的应用将会促使他们升级现有的手机,结果发现,娱乐和电子邮件高居榜首。可见,娱乐精神在当代短信文化领域的突出体现具有超乎国界的普遍性。

    (三)手机短信具有维系情感的功能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短信沟通也是一种礼仪,是增进人们相互间的情感,维系人际关系的一种礼节。比如,久未谋面的朋友,一条情真意切的短信能让彼此感受到一份牵挂,从而拉近双方的距离。如“朋友,不一定合情合理,但一定知心知意;不一定形影不离,但一定心心相惜;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一定雪中送炭;不一定常常联系,但总放在心上!”短信文化的情感功能具有一种独特的属性,它或许不及电话交谈来得亲切,但它排除了音调、语气有可能给沟通造成的负面效应,以一派纯净、简洁、清晰的文字语言,构成了想象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这种情感功能是声音所不可替代的,因为声音表达了某种情感,音调、语气都会影响沟通的双方,而短信则没有声音,呈现的是一种干净、清晰的文字语言,构成了想象的意境。无论是爱情短信、友情短信,还是祝福短信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具有加强情感的功能。

    (四)手机短信具有教育的功能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短信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2006年4月北大哲学系推出“手机国学”国学爱好者可以通过“国学短信”的方式学习。国学短信不仅包括经史子集中的精髓语句,还有国学大师的剖析解释。这条信息的标志着教育界已经开始自觉地利用手机短信这个谁都不能忽视的新兴信息传播载体,短信文化的教育功能正在被一些有识之士开发运用。

    另外,短信还有一些其他应用功能。如铃声下载、图片传情,手机QQ,通过手机短信,仍可以时刻在线与QQ上的好友聊天。

    结语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文化介质,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文化功能,短信文化逐渐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短信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一个文化媒介,它的出现宣告了一个新的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机短信为人们开拓了一个秘密的人际交流空间,溶入到亿万人的生活方式中,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丁妍,沈汝发.手机短信流行的原因[J].中国青年研究.2007,(3).

    [2][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

    化交流文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刘海玲.手机短信中的修辞学及其文化分析[J].应用写作.200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