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1
1.认识11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作者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谈话导人.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母亲写的这个故事.
揭示课题.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a.用卡片认读11个生字.
b.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c.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a.说说你画出的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是哪些句子.b.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c.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
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全班讨论.a.你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表示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故事吗?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的孩子吗?你读过类似这样的故事吗?
延伸课外: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附相关资料: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②“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③“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生存的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2)对词语的理解。
打蔫:本文指精神萎靡不振。
残忍:本文是狠心的意思。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祸事加深。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做。
艰涩:本文是艰难缓慢的意思。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2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主要采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通过自身感受获得他们所需的知识的模式。然而在心理活动课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比如: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全由老师包办、代言;学生参与活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形式的还是实质的,是局部的还是全体的;学生在活动中是自觉地体验、领悟,还是光凑热闹,只为娱乐,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认为所谓“活动”是以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动,是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和形式中,积极主动参与并充分体验。如何让心理活动课真正活起来,如何让学生主动动起来,这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我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认识活动课,把握“四是四非”
1、心理活动课是预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而非心理疾病的治疗。据专家调查,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性问题(即伴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出现的问题)和障碍性问题(属心理疾患)。从总体而言,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约有10%左右的学生存在发展性问题,而存在需要心理治疗的障碍性心理疾病的学生人数不到1%。这点说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应是以预防和发展为主。
2、心理课是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发展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而非纯知识理论的传授。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主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教学模式宜采用生活经验型,以解决学生身心发展和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为主,让学生了解有关自身发展的心理学基本知识。但要求教师本人不仅要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还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行为特点,防止教学纯理论化,脱离学生实际。
3、心理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而非解决个别心理问题,要把心理活动课和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区别开。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是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来设定系统的培养目标、实施计划的,虽然在相对固定的基础上要求有灵活变化,但不是无计划地就问题论问题。
4、心理活动课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领悟,而非娱乐游戏。心理活动课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但不应为了迎合学生兴趣,而一味追求形式的多样、气氛的热烈。不恰当的活动形式不仅会淡化、削弱活动课知识的含量,而且易造成活动目的模糊,课堂纪律混乱。
二、设计活动课,坚持“两依据、两注意”
“两依据”是:①要有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心理活动课不同于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它有心理科学的特点,所以活动的设计要以心理学知识、心理训练方法为依据。比如考试后,活动课和主题班会都会进行考试分析,班会内容无非是:总体成绩分析、年级比较、表扬进步、鼓励落后、总结经验等;而心理活动课的内容是:成绩归因、ABC情绪理论辅导、挫折教育等,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区别。②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心理活动课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其所需,解其所惑,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内部动机。比如:考前进行复习方法、考试心态的辅导,运动期间进行挫折教育、自信心的辅导,这些都倍受欢迎。
“两注意”是:①注意设计活动不能完全参照参考书,生搬硬套。心理教育活动课不宜照搬他人经验,因为即使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学校,其心理特点也不完全一样,所以设计课程不能照搬参考书的训练步骤、活动方式进行。心理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及学生特点,制订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适合本校学生的心理活动课方案。②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活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意识水平不同,教师应据其心理特点设计活动。比如:低年级的学生竞争意识强,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涉及到个人的某些问题时,虽然心里明白,但不愿意当庭讲出来,此时如采用集体讨论、自由发言、自我陈述等形式,效果就不会太理想。
三、实施活动课,贯彻“一为主、四解放”
心理活动课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内容来体现的。活动实施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让课堂活动开展得生动而富有成效,在组织活动中应注意做到“一为主、四解放”。
“一为主”是活动要以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为主线。活动的实施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能称其为活动课,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是活动课顺利进行的第一保证。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的安排者、活动的参与者。
为了更好落实“一为主”,需要做到“四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多想一想。教师不仅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设置问题的内容,还要注意给学生留下个人自由思考的空间,不设置惟一解决问题模式,要鼓励个性化的创新思维。比如在情绪辅导的问题设置时,设计成“当你考试不理想时感到伤心失望,不过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样想______你的心情会好一些”,不如改为“遇到______事,我感到伤心失望,不过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现在我这样想______心情好多了”。这样稍动一下,多一问就增大了学生的思考空间,而变“你”为“我”就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是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多说一说。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气氛和利于沟通的情绪背景,给每一位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时间,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通过灵活改变活动方式,提供有利于学生发言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嘴巴。
三是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多动一动。活动课不必拘泥于课堂固定座位,可采用“扇面式”、“圆弧式”、“自由结组式”等有利于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沟通信息、传达感情的座位形式;也不必拘泥于学校范围内,“纸上得来终觉浅”,要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就要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比如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大讲特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如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到人才市场去参观,学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是解放学生的手和脚,让学生多做一做。目前很多学校采用的诸如此类的活动流程:“问题设置(或讲故事或读文章)――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似乎学生参与不少,也是以学生的自我认识发言为主,然而这其中有太多的教师代言部分,而且到课堂上看一看其实际效果并不是想像中的样子。活动的实施其实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并无固定的模式、严格的结构。举一例来说,要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若用提问的形式:“生活中情绪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吗?”或是“生活中你有过什么样的心情?”这表面也是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但学生的体验不会深。不如改为情绪词语接力赛的活动:按座位顺序,一人接一人说一个情绪词语,不允许重复、超时。也可把表示情绪的词语写在纸条上,让学生抽取,按上面写的表演,并让其他同学猜其表演的是哪一种情绪。在课堂活动中,应尽量少用讲授课中的问答形式,可将问题融于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与动中去体会。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3
关键词:新海诚 小说 《秒速5厘米》 日语修辞法 表达效果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2013年度人文社科项目“新海诚小说《秒速5厘米》的日语修辞法研究”(课题编号:13W42)
新海诚是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兼作家,动画电影《秒速5厘米》是其最受赞誉的电影,荣获2007年亚洲太平洋电影奖最佳长篇动画电影奖。由于电影的巨大成功,新海诚亲自执笔创作了同名小说《秒速五厘米》。新海诚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日本文学专业,其文学素养同样出色,小说一经问世即获得好评。该小说单行本在日本国内创造了重版17次的长期热销记录。
动画版《秒速5厘米》有两大特色,第一是影片中的自然景物背景精美绝伦,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二是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的人物心理旁白,使得细腻的情感流淌在整个影片之中,拨动观众的心弦。小说版《秒速5厘米》同动画版一样,非常注重自然景物的刻画和人物心理的描绘,在这两方面的描写中,新海诚巧妙运用了多种日语修辞法,增强了言辞或文句的表达效果,带给读者美的享受。笔者对小说中自然景物和人物心理刻画部分进行了文本细读,搜取出新海诚在小说中运用的日语修辞法实例,探究采用这些修辞法在文本具体的语境中产生的艺术和思想表达效果。
综观新海诚在小说《秒速5厘米》中运用的日语修辞手法,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凸显文字画面感的修辞表达法
但凡看过新海诚这部电影作品的人,第一印象恐怕都是唯美的画风。影片的每一帧画面都是精雕细琢,画质的清晰度及美感,常为人称道“可以直接截图当桌布”。澄澈的碧空、波光粼粼的海面、飘舞的樱花、斑斓的光影、在月光中掠过云端的飞鸟……这些画面背景美轮美奂。新海诚在小说版《秒速5厘米》中,同样非常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他通过文字营造的画面依然优美动人。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新海诚运用了直喻、拟人、共感觉法这三种日语修辞法,来凸显文字的画面感。
1.直喻的运用。直喻是比喻的一种,指运用「よう、「みたい等指示性词语的比喻。新海诚在景物描写中使用了大量直喻,如:
(1)まるで雪みたいだね。(仿佛雪花一样啊)
(2)空はまるで青のの具をたっぷりの水に溶かしたように淡く澄んでいた。(天空好像蓝色颜料溶解在足量的水里一样澄澈。)
(3)全天を巨大な柱のような眩しい川がいている。(炫目的银河仿佛巨大的光柱一样横贯整个天际。)
在这几个直喻的例子中,作者将樱花比喻成漫天飞舞的雪片;把澄澈的天空比喻成如同蓝色颜料溶解在大量的水里一般;把银河比喻成巨大的光柱。直喻的运用可以使得文字产生具象效果,激发读者透过文字,在脑中想象文字营造出来的画面。
2.拟人的运用。拟人的定义是:「人法は人以外のもの、つまり物や事物、抽象概念を人として表する技法である。(拟人法是指将人类以外的,即动物、事物、抽象概念看做人类来进行表达的技法。笔者译。)下面列举小说中的两个例子说明:
(4)町はただ々と雪に降りこめられつつあった。(小镇默默地被大雪逐渐覆盖。)
主人公远野贵树在寒冷的夜晚,独自一人乘坐几个小时的新干线去和原明里相会。例(4)描写了当时车站周遭的环境,采用了「々と(默默地)这个拟人化的表达,使得读者的眼前浮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万籁俱静的漆黑夜晚只有星星点点的灯火,漫天飞舞的雪片沉默无声地落下,不发出丝毫声响,远野贵树的孤寂无助无法得到排遣。此处拟人修辞法的运用突出了寂寥清冷的环境气氛。
(5)そのな海面はがらりと表情をえる。(变幻多端的海面突然改变表情。)
女主人公澄田花苗在大海里冲浪的时候,发现随着身体高度的改变,海水的色泽也随之改变。例(5)中作者采用了「表情をえる(改变表情)这个拟人化的表达来表现海水的色泽变幻。“表情”是指表现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是人类特有的。被人格化的大海就像人类能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表情那样,海水在光线的折射下也能呈现出多变的色彩。拟人修辞法的运用使大海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3.共感觉法的运用。共感觉法的定义是:「共感法は5つの感――触、味、嗅、、を表する言を的にみ合わせる技法である。(共感觉法是指将表示五种感觉――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的词语,按照不同性质组合在一起的技法。笔者译。)下面列举小说中的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6)あたりはいのいにちている。(周围充满了强烈的绿色气味。)
例(6)中用到了五种感觉中的两种――视觉和嗅觉。「(绿色)是视觉,「い(气味)是嗅觉。澄田花苗和远野贵树并肩坐在斜坡顶上交谈,坡上青草茵茵,虫儿争鸣,微风徐徐。这一幅景色映在心情雀跃的澄田花苗眼中是分外美丽的,她感到不光眼前一片葱绿,就连空气仿佛都染上了绿色的气味。至于绿色的气味是什么感觉,那就留给读者想象体会了。作者运用共感觉法,在读者的面前呈现出了一幅翠滴的美景。
二、突出人物心理刻画的修辞表达法
在动画版《秒速5 厘米》中,新海诚为了表达人物心理活动,采用了在影片中穿插大量深情的人物内心旁白的手法,直达观众的内心深处,产生了感人至深的效果。比起影像,文字更加容易表现人物深层复杂的心理,所以在小说版本中,新海诚用了大量篇幅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将动画版无法彻底表达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波动,通过文字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来。在这些心理描写的文字里,新海诚也运用了大量日语修辞法,下面进行逐一阐述。
1.隐喻的运用。隐喻的定义是:「はAとBのに似性を指摘することで成立する。直と同じようであるが、は「みたいにや「ようになどの指がない。(隐喻成立的条件是指出A和B之间的类似性。和直喻相似,但是没有「みたいに、「ように等指示性词语标志。笔者译。)隐喻和直喻一样都属于比喻,都具有生动的表达效果,但隐喻比直喻更加简洁灵动。下面列举小说中的几个例子说明:
(7)心の表面はゆるやかに波立っていた。(心的表面缓缓地涌起波澜。)
(8)ぐるぐると感情がく。 (感情的漩涡翻搅起来。)
(9)心とが激しくざわめいた瞬、小田急の急行がふたりの界をふさいだ。(当心灵和记忆喧嚣起来的瞬间,小田急线的快车遮挡住了两人的视线。)
例(7)中,「波立つ意思是指“波涛翻滚”,用在这个句子中,把内心隐喻成波浪滚滚的水面,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激荡。例(8)中的「く和例(9)中「ざわめく意思是指“起漩涡”和“喧嚣”,在这两句中分别把内心隐喻成漩涡翻搅的水流和喧闹嘈杂的场所,也十分形象地表现出人物情绪的巨大波动。
2.对照法的运用。对照法的定义是:「照法は二つまた二つ以上の物事の照性を提示するレトリックである。(对照法是提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对照性的修辞法。笔者译)。以下是小说中的一个例子:
(10)体がふいにくなり、の中心がさっと冷たくなる。(身体突然发热,头脑却一下子变冷。)
远野贵树在夜里接到原明里打来的电话,听到了一个令他无法相信的消息:明里要转学到一个遥远的城市去上学。震惊之下的远野贵树感觉到全身猛然发热,头脑却一下子冷却下来。例(10)中「くなる(发热)和「冷たくなる(变冷)形成鲜明对照,有力地表现出远野贵树内心的震荡是多么的巨大。
3.追加法的运用。追加法的定义是:「追加法は一つの文がわったあとで、その文とすることを付け加える技法である。(追加法是指一个句子结束后,在其后追加关联内容的技法。笔者译)。看小说中的这一句例子:
(11)こんなは自分がまるでとても特な存在みたいに思えて、いつもほんのりと幸せな持ちになってしまう。今在、たくさんのを抱えているにもかかわらず。(这种时候总觉得自己是非常特别的,心中泛起丝丝幸福之感,尽管现在我面临着很多问题。)
碧空万里,沐浴着朝阳的大海闪闪发光,澄田花苗浸泡在温暖的海水中,产生了例(11)中描述的心理活动。她觉得在这样美好的时刻,自己的存在是特殊的,心里涌起了丝丝幸福的感觉。不过在例(11)的最后,作者又追加了一句「今在、たくさんのを抱えているにもかかわらず。(尽管现在我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一句追加就在幸福里投入了一丝阴影,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好奇:困扰澄田花苗的问题都是些什么呢?这一句追加法的运用既细腻地描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4.订正法的运用。订正法的定义是:「正法は一度表したことを後から正する技法である。(订正法是指把之前表达的语句进行订正的技法。笔者译)。订正法用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体现出思维活动的变化,以下是小说中的一个例子:
(12)あと半年、いやいや、でもひょっとして野くんが卒後もに残るという可能性だってゼロじゃない。(还剩半年时间了,不不,远野君毕业后也有可能留在岛上的。)
例(12)是澄田花苗的心理活动。距离高中毕业只有半年了,她暗恋的远野贵树半年后就要离开小岛,去外面读大学了,所以一开始她想到的是「あと半年(还有半年时间)。但是内心深处她希望远野贵树能够留在小岛上,所以她马上又修正了自己的想法,「いやいや(不不),远野君还是有可能留在岛上的。订正法的运用描绘出了澄田花苗思维活动的变化,突出了她万分纠结的心理。
5.反复法的运用。反复法的定义是:「反法は一つのや句をり返して使う修辞である。(反复法是指将一个单词和语句重复使用的修辞。笔者译)。反复法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首句反复、结句反复、前辞反复、隔语句反复、首尾语句反复、倒置反复法、语法这七种。在小说《秒速5厘米》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着重运用了首尾句反复和语法这两种反复法。
a.首尾句反复。首尾句反复的定义是:「首尾句反は文の最初と最後を同一の句で一し、中身を替える形式のレトリックである。(首尾句反复是指使用同一语句将句子的开头和结尾统一,句子中间的内容进行替换的修辞法。笔者译)。小说中有如下一个例子:
(13)なぜもっと、真に人を思いやる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のだろう。なぜもっと、う言を届ける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のだろう。(为何我不能更加认真地替别人着想,为何我不能更加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呢。)
例(13)位于小说接近结尾的地方,可以说是小说的一个部分。远野贵树回忆自己过去十年的人生,意识到自己伤害了许多人,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无法消解的巨大悔恨侵袭了他的内心,令他无可抑制地痛哭起来,这一句是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为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突出远野贵树的悔恨心理,作者运用了首尾句反复的修辞法。两个分句的开头「なぜもっと和结尾「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のだろう相统一,读起来朗朗上口,相当有节奏感,很有语势和感染力。
b.语法。语法的定义是:「法は同じ言をけて使う修辞であり、その言と言のに他の要素を入れてはいけない。(语法是指同一个词语连续使用的修辞法,这个词语和其他词语之间不能有其他的要素。笔者译。)下面是小说中的两个例子:
(14)会いたくて会いたくてたまらなかった。(想见他,想见他,想得不得了。)
例(14)是描写原明里的心理活动。她回忆自己小时候在车站里等待远野贵树,却久等不来。那时候无论等多少个小时她都能坚持下去,因为「会いたくて会いたくてたまらなかった。(想见他,想见他,想得不得了。)两个「会いたくて重叠使用,强调了原明里对远野贵树的深深思念。
(15)いつかずっとずっと未来に、明里のこの言が自分にとってとても大切な力になるような予感がした。(我预感到在漫长的漫长的未来,明里的这句话会成为支撑我的巨大力量。)
例(15)是远野贵树的心理活动。他和原明里在车站分别之时,隔着车门,原明里对远野贵树说:“贵树君将来一定没有问题的。”听到这句话的远野贵树产生了一种神奇的感觉,并且预感到在「ずっとずっと(漫长的漫长的)未来,这句话都会成为支撑他的力量。两个「ずっと重叠使用,强调了未来的时光是何等的漫长,从而说明了原明里在远野贵树的心中是多么重要的存在,即使时光流逝,原明里的这句话也会牢牢镌刻在他的心中,赋予他前进的力量。
新海诚在小说版《秒速5厘米》中成功地运用多种日语修辞法,给读者构筑了一个优美的文字世界。首先,为了用文字体现出动画版中的唯美画风,他运用了直喻、拟人、共感觉法三种日语修辞法,激起了读者对美好意象的联想,让读者仿若看到了优美的画面。其次,运用隐喻、对照法、追加法、订正法、反复法这五种日语修辞法,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情感波动,触动了读者的心弦,使得整部小说充满了细腻丰沛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元天庆.新海诚及其动画作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2011.
[2] 平山崇.日语修辞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新海.秒速5センチメトル[M].京:株式会社メディ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4
1、阿爸阿爸是一个网络词语,用于表达失语、不会说话,也指无法接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斗鱼主播李某在直播中,部分网友发现李某2岁多的女儿悦悦还不怎么会说话,只会说一些“阿巴阿巴、打夺夺”这样的声音。不喜欢李某的网友在发现他女儿的这个状态,就嘲讽他的基因差,女儿智商低,给他女儿起外号“蜀国神童”。
2、阿爸阿爸是哑巴和婴儿发出的声音,表示失语,不会说话,呆呆的智障。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由于大脑受到物理、化学或病毒、病菌等因素的损伤使原来正常的智力受到损害,造成缺陷,则称痴呆。
(来源:文章屋网 )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5
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书设计:
窃读记
因窃读被赶出书店——孤独无助
详写两件事
人物描写得到帮助,读完好书——感动、感激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6
关键词:意象;审美;心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014-02
意象,作为东西方文学艺术的核心概念,即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有的,在西方也有与之对应的词语。意象是意中之象,是由审美创作产生的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非现实表象系统。它是“意”和“象”的组合。“意”表示作者的凝注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意,“象”表示作者在作品中用以表达感情的非现实表象(有的称为物象)。所以从意象的创作过程和本质特征来看它是物我合一、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情景交融的。它包括融入了作者情意的景、物、人、事。意象是艺术的本体,是艺术创造的目的,也是艺术欣赏的对象――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来说当然也不例外,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的核心问题是意象生成的问题。诗歌意象审美达到并突破一定的层次和深度,就能体味到诗歌意境。“境”(或“意境”)生象外,是象的升华,“是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而上本体意味的境界”。如果说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那么意境则是最高范畴。
一、解析意象生成的相关理论
意象是如何生成的?要演绎这个生成过程,需要中国古典美学的相关论断,也需要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来提供有效的支撑。中国古典美学有许多范畴和命题论及意象生成。《周易》有:“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是意象的词源。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提出意象这个词:“独造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周易》里的“兴”(“赋比兴”的“兴”)是就“心”和“物”之间的作用关系来说的:由于有“物”的感知上的触引从而有“心”意的感发。孔子论及的“兴”(“兴观群怨”的“兴”)是说诗歌可以使欣赏者的精神感动奋发。而这种精神的感动奋发,是和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活动分不开的。清初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段广为引用的文字论及创作审美意象的生成:由“眼中之竹”而“胸中之竹”的过程即是。这些论述显示了古人对意象及其生成的独到领悟。审美心理学认为:意象生成是一个包含多种心理活动的复杂的审美感兴过程,即由审美感知而心动,在审美想象和中体味意象、领悟意境。而根据接受美学理论主张:文学接收是一种以读者为主体、以文学文本为对象、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
读者面对的文本是一堆文字符号。这堆文字符号,经过作者加工创意并凝注了作者审美意象,蕴含着有组织性的意象结构,所以是内容附着于形式,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诗歌审美是一个意向性的过程,是要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生成审美意象,或者超越审美意象而体味到审美意蕴,从而获得审美熏陶。因为诗歌审美接受也是一个审美意象再创造的过程,所以它和诗歌创作有共通之处。而按照接受美学观点,审美意象生成的过程相当于诗歌创作的“逆过程”。诗作者是把意象化为言语和文字。而诗歌审美接受从作品的言语文字符号出发,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意识和感知,以及再现、记忆、联想、想象和体验等一系列欣赏活动,形成心中的意象,并与诗作者的意象形成“呼应”。在读者意象生成过程中,读者的主观审美条件和基础(包括审美期待视界,文后将论述到)和审美过程形成互作用。
意象是作者创作结果,也是读者的欣赏对象和结果。对作者来说,意象在创作之前已经形成,在创作过程中意象又随着具体创作情境调整,最终蕴含在作品文本中。对于读者来说,作者创作的意象在读者的欣赏过程中被读者理解、加工从而形成不同于作品意象新的意象,所以是一个意象再创造的过程。本文就是从读者这个角度,以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为主要根据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意象生成的过程的。(以下图所示为模型,并在下文详细演绎)
二、意象生成过程的演绎
审美的第一环节首先就是读者对文本符号的感知和意识。诗歌语言由一系列符号组成,阅读的顺畅与否和感知正确程度不仅受读者的主观审美条件和基础的制约,同时受语言符号特点和语言表达特点的制约。这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理解。形式上,语言符号不像色彩、线条、图形等符号那样直观,通过审美直觉可以把握。内容上,词语(或短语)有表示具象或抽象含义的,语句有逻辑连贯的或跳跃不连贯的,对语言符号的感知也就有明确和模糊的区别。萨丕尔论及语言的特质时,曾说过:“语言的流动不只和意识的内在内容相平行,并且是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和它平行的,这水平面可以低到为个别印象所占据的心理状态,也可以高到注意焦点里只有抽象的概念和它们的关系的心理状态,就是通常所谓推理。可见,语言只有外在的形式是不变的,它的内在意义,它的心灵价值或强度,随着注意或心灵选择的方向而自由变化,不消说还随着心灵的一般发展而自由变化。”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表达特点有浅显易懂的,有晦涩艰深的;有顺畅连贯的,也有跳荡回环的。如以明白通俗为语言特色的白居易的诗,在盛唐达到普通民众能朗诵且喜欢朗诵的程度。而韩愈的诗词语尽管新奇,却晦涩难懂。像《永贞行》中的“跳踉”“澜”“雄虺毒螫”等描写,新奇得过分了,却给人一种古怪艰深、晦涩难懂的印象,当然要体味其中的意象也不容易。
意象的生成是在读者对语言符号解译(语言的意识和认知)之后开始进行的,其中涉及到知觉、想象、领悟、回忆和体验等数种审美心理机制,尤其和心象(mental image)加工有很大关系。审美知觉是语言的感知和意识这一阶段的延续。审美想象是在知觉基础上的以心象为形式的创造性的操作过程,是心象的提取(联想的一种)、组合、变异和加工,是审美意象形成的关键阶段。认知心理学家索尔索认为“心象是不在眼前的物体或事件的心理表征”。 语言符号,不像实物影像和色彩、线条、图形等符号可以直接操作心象。语言符号的心象操作首先必须经过联想环节。联想在这里是由从语言表达感知到的事或物联想到记忆中保存的心象,包括心象的提取。这是一个“语言符号-心象”的编码解译过程。心理学上,佩维奥(A・Paivio)等人的大脑信息表征方式理论――双重编码(dual-coding),为多数人所接受。他们认为人脑中同时存在着两种信息编码和储存系统:一种是心象系统,以形象材料的形式;一种是言语符号系统,以抽象的概念或命题的形式。根据佩维奥实验:心象的组合、变异和加工是按言语符号的输入顺序进行的,尤其对于抽象词汇来说,而具体词汇则更多地表现出空间加工方式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的语句表达常有抽象词汇(多为虚词),这些抽象词汇组成的议论性、陈述性和抒情性的含义。这里的心象加工按照言语符号的输入顺序,也是按照作者的语言表达逻辑的,简单而快速地连贯着。很多以议论入诗、以理入诗的创作方法有同样的加工方式。相对而言,具象词汇更多。纯具象形式作品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元曲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类型),其心象加工未必受作者语句表达顺序的限制,各种心象可以在读者的时空意识中排列、组合、嫁接、融合。作者依次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和断肠人这些具象词汇呈递意象,但是当读者接完最后一个具象后,审美体验还在进行,意象的排列组合未必绝对按照此前的顺序。比如可以是“小桥、流水、人家”融合成一组,重排成“老树、枯藤、昏鸦、夕阳”,而读者有可能亲自融入“断肠人”的角色。当然这样纯粹由具象词汇或抽象词汇组成的作品数量很少,一般是具象和抽象杂糅的。所以心象加工的方式体现出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交织的特点。经过心象操作过程,有相对系统性的审美意象已经在读者脑中形成。
意象生成同时是审美感兴的过程。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仅有审美想象,还伴随回忆、领悟和体验等多种心理活动,它们互相关联、互相渗透。尤其,审美心象运动是和情感运动交织在一起的,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陆机说:“情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刘勰说:“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这些说明了心象运动和情感体验互相作用关系。审美意象是在这样的作用关系中形成的。在这种审美愉悦的体验状态中读者可能“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从而进入无限的时空,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这样,读者就升华了意象,体味到象外之境,观得“那个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气’)”。这是一种物我两忘、主客体交融的、空灵的审美境界。
而在审美意象生成整个过程中,读者的主观审美心理条件和基础和审美心理过程互相作用。审美条件和基础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来说是审美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是读者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它“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知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这里的审美心理条件和基础还必须包括审美心境。审美心理条件和基础一直伴随着诗歌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二者也互相作用:审美心理条件和基础制约着诗歌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和意象的品质,而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和意象的品质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者读者的审美心境。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一首诗歌的创作好坏的标准之一要看意象,而诗歌欣赏的到位与否,也要看读者能否从诗作中欣赏出与诗作者的意象较契合的意象。读者欣赏到的意象不可能与诗作者的意象完全契合,但是有丰富与残缺、契合与背离的差别。审美意象的获得主要依赖于读者主观审美心理条件和基础。有的读者能与诗作者神交,是因为他能理解诗作者和作品,他获得的审美意象和诗作者的审美意象是契合的,甚至超越的、丰富的。
参考文献:
[1]蒋孔阳.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