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准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的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的准则

生活的准则范文1

回答这个问题我或许显得有些稚嫩,但是相较于儿童或初中生我又成熟了许多。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使命,是一种赐予,是我生命的准则。

生活的准则是给生命留一点缝隙。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是来受惩罚的,我们是来受教育的。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贯穿历史,一个伟大的人物无不具有宽阔的胸襟。战国时的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终始廉颇翻然醒悟成就“将相和”千古美谈;唐太宗胸怀宽广把谏议大臣魏征当做正己之镜才得以创造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正如古语“宰相肚里能撑船”北宋吕蒙不拘于小人陷害,并不计前嫌才得以走上了宰相的仕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河蚌不会排挤一颗沙粒,却包容令它痛苦的沙,而后把它炼成一颗珍珠……宽容是我们对世界对自己爱的体现,宽容是生命的那一点缝隙。。正是有了一点缝隙,才会有自己和他人活动的空间,才能生活的自如生活的和谐。

生活的准则就是快乐的心态。

人生就是在碰运气,但不管是好运还是厄运我都要充分享受。白居易把快乐看得很简单,“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的确快乐只是一种心态,把不快乐都抹杀剩下的尽是快乐。用快乐去点缀生活才会发现生活的美丽。快乐没有那么遥远,快乐其实就像空气一样环绕在我们周围,世界不缺少美的眼睛,缺少的是快乐的美的眼睛。拥有快乐心态的人实在是有智慧、有气度而潇洒的人。我们生活的目的是要快乐幸福,那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学会快乐。

生活的准则是活得鲜明。

每一个人活在同样的世界上都有不同的遭遇,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混乱的家庭争吵我总是坐在一个角落,其实争吵的根由是每个人自己委屈的申诉。我们同是天底下可怜的人,但是我们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我们获得很鲜明,我们有自己争论的论据,有自己的不平和私心,我认为有人欲有天理才是最正常的。我们正是因生命的鲜活而争吵而团结而爱。不论狂风还是暴雨我无悔,正如我犯错误尽管很窘迫但是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成长。我的人生是有一系列的教训编程的,我想他们一定会把我的人生规划的很美好。只要活得鲜明那么就有了活着的证据,这是生命的足迹是生活的不二准则。

生活的道理很多,但是只有一句话最能表达我的心那就是永远选择生活。也许种子法则很了不起,但是拥有一个正确的生活准则足以阐释所有。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不要去过分地感叹亘古的旖旎也不要去哀怨现实的残酷。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才能找出那短暂而又风险的生命意义。爱因斯坦如是说。把我们有限的生命挥洒到无限的生活中去,去收获去赞美去欣赏,在每一朵花开每一瞬感动都用生命去热爱吧!

生活的准则范文2

笑是人们诠释心情的表达方式。笑也是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也代表着乐观的人生观。也许我无法成为一个深沉的哲学家,但我可以做一个快乐的小猪;也许我无法成为一棵万古长青的大树,但我成为一株无忧无虑的小草;也许我无法拥有美丽的面庞,但我可以灿烂地微笑。换一种思维方式,也许生活会更轻松。

美国总统林肯的一生是在接踵不断的磨难中度过的。挫折是他生活的主旋律,抑郁是他个人的大敌。但林肯还是挺了过来,直到最后一刻!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林肯喜欢笑,笑是他缓解压力的药方,笑可使他从无尽的烦恼中获得片刻的休息。更重要的是,笑可以升华林肯的情绪,使他及周围的人从“苦恼人的笑”中获取智慧的提示。

生活的准则范文3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社会生活由一元向多元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旧的规则已经失效,一些新的规则尚未完全建立,人们的观念出现混乱或真空现象。诸如法律意识不足,道德意识滑坡,信仰意识缺失。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在现实中既不维护自己的权利,也不履行自己的义务。也有人不讲道德、漠视道德,没有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更有人要么是无信,要么是迷信,缺少真正的信念。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了时代所产生的问题的症结,并指明了解决的途径。它不仅是一个普通的道德标准,而且也是一个包括法律、道德和信念三个层面的公民生活规范。

    首先是法律层面。“八荣八耻”其中的一些重要部分是对于宪法精神的阐述,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如此。危害祖国不仅是一种羞耻,而且也是犯罪,因为它触犯了法律。“八荣八耻”更直接地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呼吁人们遵守宪法和法律。因此,我们特别要加强宪法的宣传和普及,让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成为公民生活的准则。这就是说,让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哪些是能够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让公民知道自己的义务,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坚决不能做的。

    其次是道德层面。“八荣八耻”所说的“荣耻”就是在召唤人们的良心,并让良心看守自己的言行,知荣明耻。“八荣八耻”不仅继承了传统道德,如辛勤劳动等,而且包括了现代道德,如崇尚科学等。因此,它丰富和发展了人类道德的基本内容。一般而言,作为普遍的道德规范的最低原则(底线)是不伤害他人,它的最高原则是要关爱他人。“八荣八耻”既反对人们突破道德的最低原则,如损人利己,也希望人们达到道德的最高原则,如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团结互助等。

生活的准则范文4

1. 主动承担起责任。找借口是一种社会流行病,这样的行为说明我们不想承担任何责任。而要想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唯一的方式就是敢于承担责任,因为找借口(即使是有理由的),只能让自己在困难面前退缩。当你确定未来是什么样,并且决心为取得这一切而完全承担起责任时,才能有更多积极主动、实际有效的行动,你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快乐。

2. 控制生活,不要让生活控制你。你曾经有过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失去了控制的感觉吗?你是否曾经感觉到工作中头绪太多,自己到处去“补救”,并感到疲于应付?这就是生活、工作控制了你的表现——你是被动的,各种事情就像无形的手摆布着你。这种情况是要不得的,一定要设法改变,要学会自己主动去控制生活和工作,而不是让它们控制你。比如,制订一个计划,把生活和工作中各项任务列出来,按照其重要性排个序;先完成重要的事,再去完成次要的事情。总之,要主动安排,而不是被动地被生活和工作所左右。

3. 让积极的想法成为前进的动力。杯子里有一半的水,你会说是“多了半杯水”,还是“少了半杯水”呢?无疑,说“多了半杯水”是一种积极的想法。事实上,乐观积极的想法,有助于我们调动自身的能量,在生活工作中发挥出更高的效率。平时要有意培养自己积极的想法,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代替消极的想法。比如,平时多对自己说“我能”“不错”“有进步”,而少说“我不能”“太差了”“真没长进”,等等。长期下去,这种自我对话有助于培养积极的想法。

4. 提升标准,拒绝平庸。如果你对生活中各种事的标准较低,取得的结果就不会更高,从此可能会越来越平庸。因此,要拒绝这种生活模式。仔细思考一下,生命如此宝贵,为什么要在那么多平庸的行为上浪费很多时间呢?相反,提升你的标准,你将会获得更多增值的结果;即使没完全达到预定的目标,也会为此而感到欣慰。

5. 始终拥有5个备份计划。生活中、工作上很多事情都无法完全预见。如果事情的进展出乎意料,而你没有后备计划,在处理问题时就会慌乱、失去章法。因此,事先一定要有备份计划,而且1个不够,要有2个、3个,最好是5个。一旦第1个备份计划失败,你还有第2个、第3 个,甚至第5个计划去执行。这样,你才能始终掌控生活和工作中的各项事情,让它们有条不紊地进行。

生活的准则范文5

国家有国家的法律,家里有家里的规矩,我们自己也应该有自己的守则。生活的准则是什么?有人说,就是吃饱、穿暖。又有人说,生活的准则是,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那么,生活的准则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生活的守则是人人要尊老爱幼!

有句名言: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重;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我认为这句名言很有道理,作为一个人是应该要这么做。

记得有一次:我上了一辆公共汽车。因为车上人太多,我找不到座位。我就只好站着。我的身旁是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奶奶。她已经满头白发了。可是在一旁边听音乐,边看风进的年轻人不肯让座。正在我想向那位老奶奶打抱不平时。车子来了一个急刹车。只听“哎哟”一声,我往边上一看。那位老奶奶跌在了,在她旁边的那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并没有生气,只是脚往里面挪了挪。我没有出声,想继续观察年轻人是否会给老奶奶让座。过了一会儿,车子又来了一个急刹车。老奶奶又一次撞到了年轻人。那位年轻人,不耐烦了。他用力把老奶奶推了开来。老奶奶重重的摔在我身上,我把老奶奶小心翼翼的扶了起来。我指责那位年轻人:“你读过小学吗?就连小学生也知道。尊老爱幼。在公共汽车上老奶奶没有座位我们应该让座。”年轻人不以为然。出人意料的是老奶奶说:“你有什么资格来管我孙子?”

生活的准则范文6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那种永远为自身而不为它物的目的是最完满的、绝对最终的目的,是最高的善。”善对人类意味着幸福,“善是最高的幸福”。而人的善就是合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生活的目的是其自身的善。善的生活构成人类的幸福;德性是内在于生活并走向好(善)生活的途径,德性的完满本身即是好生活的重要部分;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它的养成离不开生活。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一、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

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人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

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其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二)德育对生活的疏离

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与现代生活变化的加快,使个人的整体生活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现代生活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责任、完成不同的任务、遵循不同的准则。“现代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与此同时,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与职业道德,更准确地说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它强调的乃是角色行为和职业行为本身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非个人整体生活的德性。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职业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

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二、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归

(一)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

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个人只有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进入自己的经验,才可能获得经验的完整,才可能实现生活的完整与充盈。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的完整。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扼杀个性意味着扼杀个人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现代德育决不应该如此,而是保护个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展现并充盈于个人的生活,获得当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人类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

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恃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样,职业规范的遵循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行为公正合理的保证,而且是当下个人生活完满的重要内容。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职业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这样,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统一与完整。

三、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

(一)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

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现实德育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动过程之于个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觉就是那种处于良好状况的、指向自身最好对象的感觉。快乐使现实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使我们去追求它。”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实他当时当地的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换任何一种行为他都无法享受到困这种方式而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助人与他的好生活密切相连,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难想象,如果以助人为苦,是否能成就一种真正的雷锋精神。为什么说雷锋每年三月来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锋式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生活状态并作为充实个人当下生活过程的快乐途径。人们只是在做一种表浅行为的模仿,而没有触及真正的雷锋精神。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德育视角。以教导“诚实”为例。一是你应该诚实,诚实对社会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骗别人,对人不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赖,陷于孤立。

一是诚实是个人的好品性,它使个人心怀坦荡,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个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质。第一种乃是规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会出现B,B对社会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须遵守A”。假设个人通过此过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为人整个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关系贮存了这一规则。个人获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条件许可个人就可能放弃A。显然这没有构成真正的德育,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内化。第二种始终立足个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开与个人生活的展开相统一,个人不仅在践行某种德性,而且在获得生活的完满。正因为个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无法背离好生活的品质。个人获得的并非简单行为规范,而是内在的德性。个人既践行品质又获得了生活的完满。德育既实现了内在目的,又实现了外在目的。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二)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人不仅生活,而且指导自己的生活(格伦)。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人以其生活历程为背景,来理解、省察个人的生活历程,从而获得德性的深入与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