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镇居民收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镇居民收入范文1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居民收入途径;spss软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极大提升。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就业压力增大,收入途径减少。现根据所得到的资料对吉林市城镇居民收入途径进行定量分析。
把吉林市各行业十一五期间居民收入途径13个指标作为样本进行分析,X1=农林牧渔;X2=采矿业;X3=制造业;X4=供应业;X5=建筑业;X6=邮政业;X7=软件业;X8=批发零售业;X9=住宿餐饮业;X10=金融业;X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X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X13=娱乐业。
一、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由KMO检验法,KMO值(小于1)越大表示数据越适合做主成分分析,KMO值低于0.5时表示数据不太适合做因子分析。将原始数据输入SPSS软件,得到KMO检验值为0.815,因此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
三、因子载荷矩阵
四、主成分系数
五、主成分得分
六、结论
由调查结果知:吉林市城镇居民收入正在提升,呈正相关现象。但是在许多方面仍有不足,所以市政府应多创造就业机会,尽可能实现充分就业,促进劳动力在全社会流动,避免劳动力闲置,鼓励人民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张尧庭,方开泰.多元分析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2]王静龙.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陈建东等.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研究[J].财贸经济,2009(1):65-70.
作者简介:吕 正(1994-),男,汉族,吉林通化县人,学生,所在学校: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研究方向:概论与数理统计。
城镇居民收入范文2
关键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分配改革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50256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提高到2009年的17174.7元,增长了49%,年均增长率达16.3%。但中国国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总是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为9.3%,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是7.5%,两者相差不到2%。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10.1%,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只有5.2%,两者相差近5%,由此可以看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状况在加大。而且,剔除期间价格因素,居民实际人均收入增长只有3%左右,总而言之,居民收入跟不上经济增长,或者说,经济增长没有让大多数中国人分享其应有的成果,这不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目标。
“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缓慢,这不仅影响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制约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还会相对减少国内总需求,影响国民经济的长期健康运行。在后危机时代,扩大内需已成为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而加快居民收入增长,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则是我国今后社会总需求增长快慢的主要决定因素。另外,居民收入增长,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问题,还关系社会稳定。鉴于居民收入增长问题,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划等诸多重大问题,分析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提出有效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就显得十分重要。
2居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1居民收入结构分析
城镇居民收入来源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工资性收入,即居民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二是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三是经营性收入,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即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通常表现为现金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这里主要是城镇自主创业,以自己生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居民)。四是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就是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2.2建立模型
为了分析各个因素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可建立如下生产函数:
城镇居民收入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及省关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要求和部署,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城市居民收入信息核对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措施,创新居民收入信息核对工作的方式方法,实现不同部门间城市居民家庭相关信息共享,为促进社会救助制度的公平、公正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依托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平台,通过数据交换建立跨部门信息比对工作机制,实现与民政、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城乡建设、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管理、金融等部门和机构数据的动态比对,依法对居民个人或家庭的经济状况、人口情况开展比对、核实、评估。准确核算和掌握申请人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解决家庭收入核算难、救助对象认定难问题,有效遏制在救助对象认定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核对对象
(一)已享受城市低保和城市低收入待遇人员;
(二)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和城市低收入待遇人员;
(三)申请享受城市医疗救助人员;
(四)申请享受城市临时救助人员;
(五)已享受城市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人员;
(六)申请享受城市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人员;
(七)其他需要核对的对象。
四、核对内容
凡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和低收入、城市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保障性住房等社会救助项目的居民,社会救助部门应对其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及家庭实际人口情况进行核对。
居民家庭收入包括: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后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一)工资性收入可以通过调查就业和劳动报酬、各种福利收入,以及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情况得出;
(二)经营性净收入可以通过调查工商登记、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所得税的缴纳情况等得出;
(三)财产性收入可以通过调查利息、股息与红利、保险收益、出租房屋收入以及知识产权的收益情况等得出;
(四)转移性收入可以通过调查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社会救济金、住房公积金的领取情况以及获得赠予、补偿和赔偿情况等得出。
家庭财产包括:存款、房产、车辆、有价证券等。
(一)实物财产可以通过调查房产、车辆、收藏品、古董、艺术品等有较大价值的实物情况获得;
(二)货币财产可以通过调查存款、有价证券持有情况以及债权、债务情况获得。
家庭人口情况包括:户籍人口情况,分(立)户或迁入(出)时间,直系亲属(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状况,家庭成员死亡和户口注销时间等情况。
五、核对方式
(一)系统核对。开展城市居民收入信息核对工作,主要通过建立相关部门间居民收入信息核对系统进行操作和运作。
(二)人工核对。在居民收入信息核对系统建成之前,各地、各有关部门可通过人工方式定期进行数据传递,采取部门间加密U盘、电子邮件传递等方式进行信息核对,具体核对方式、核对周期、运行程序等由各地、各有关部门协商确定。核对系统建成后,此方式仍要作为有效补充方式。
(三)实地核对。各地在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和丰富信息核对内容的基础上,仍然要对申请救助人员实行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等必要的核查措施,确保各项救助待遇审批及时、准确,救助标准合理公正。
六、职责分工
城市居民收入信息核对工作主要涉及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部门、城乡建设、公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交通(车管)、工商行政管理、殡葬管理、统计和物价等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一)民政部门。牵头开展城市居民收入信息核对工作。负责综合协调、机制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居民收入信息核对系统的开发建设,做好系统安装、调试、升级和数据中心机房、网络专线建设;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核对,向相关部门提供申请信息核对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核对内容等相关信息。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要提供救助待遇申请人是否有公益性岗位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相关信息以及地方平均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一次性买断工龄收入标准等相关信息。
(三)税务部门。负责配合提供有关救助待遇申请人个人的纳税信息。
(四)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提供救助待遇申请人房产登记信息以及房屋变更登记。
(五)公安部门。负责提供救助待遇申请人户籍人口分(立)户或迁入时间,直系亲属(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状况和购置私家车辆等相关信息。
(六)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负责提供救助待遇申请人缴纳住房公积金相关信息。
(七)交通(车管)部门。负责提供救助待遇申请人办理营运手续及从业情况等相关信息。
(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救助待遇申请人名单,提供工商登记等相关信息。
(九)殡葬管理部门。负责每月向民政部门提供当地死亡火化人员信息。
(十)统计部门。负责提供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相关统计信息。
(十一)物价监管部门。负责提供一个时期内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信息。
(十二)金融证券部门。负责向民政部门提供救助待遇申请人存款、有价证券信息。
(十三)其他有关部门。负责向民政部门提供救助待遇申请人在职、退休人员收入状况。
七、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城市低保和城市低收入居民收入核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此项工作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措施摆上重要位置,各地要及时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居民收入信息核对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主管、民政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此项工作有序、高效、安全进行。
(二)密切配合,落实责任。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工商、税务、房产、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协助民政部门做好城市居民收入信息核对工作。要明确各自的职责、义务关系,确保信息传递顺畅;明确专人负责信息查询和提供工作;明确查询与提供信息反馈的时限。
城镇居民收入范文4
【关键词】城镇居民 收入分配差距 消费倾向 消费需求
面对着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2011年“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和提高居民消费率。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了“双同步”的政策,要使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同步,使工资的增长速度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同步。“双同步”的战略在我国分配制度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一贯的政策就是强调居民收入的增长不能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工资的增长不能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所以每年工资的增长速度比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低两、三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比经济增长速度低两、三个百分点。30年累计下来,使我国的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由最高的时候,1985年的57%下降到43%,使居民消费率由最高的1985年的53%下降到现在的35%。所以,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内生性的增长道路才能够提供保障,要增加就业,通过增加就业来增加居民收入。而经济发展方式为何要转变?究其原因,在于现存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增长动力不足。拉动经济增长主要有三个要素:消费,投资,出口。其中,消费是主体,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尽管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经历了较快增长,但我国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与GDP同期增速相比仍然滞后,也就是居民消费率(即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消费率高低并不反映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是只反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反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状况。1978年居民消费率为48.79%,八十年代基本都在50%左右波动,但九十年代以后,逐年下降,2010年降至33.80%,2011年也为35%左右。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同样低于发展中国家。
表1-1 2000~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亿元
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唯一途径。然而,近些年来,中国居民消费意愿不足,消费需求不旺盛,已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从表1-1可以看出,2000年至 2010年期间,中国居民的消费率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39%下降到2010年的33%。
中国消费率之所以如此之低,其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制度,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大部分财富被少数人(包括政府)占有,而大部分人的收入很低,收入差距很大。特别是2007年以来,在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的消费陡然下降,部分发达国家再工业化,重新回归实体经济,严重依赖出口的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以外需代替内需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了巨大冲击。因此,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由收入分配制度所带来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则是影响我国消费需求的根本因素。
鉴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通过研究验证收入分配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因果关系,并探寻出使二者和谐发展的途径,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而降低其对消费需求的不利影响,对于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消费不振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所以调解收入差距,对扩大消费需求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西方消费理论分析
(一)绝对收入消费理论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是假定消费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函数,它的基本含义是消费是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的和,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即期收入。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可以看出一个家户收入越高,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就越小,而储蓄所占比例就越大。这也意味着如果采取“劫富济贫”式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提高;但如果相反,极端的收入分配不均就会使社会整体的平均消费倾向降低,产生消费需求不足。如果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极大,那么会使社会整体的平均消费倾向降低,从而消费需求不足。
目前,在我国关于收入差距和消费影响的讨论中,绝对收入假说有其重大现实意义。依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相应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递减,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如果两者差距很大,那么总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降低,出现消费不足的情况。
(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相对收入假设是由J.S.杜森贝里于1949年提出的与绝对收入假设对立的一种理论。他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决定的。
根据相对收入假说,我们可以得出人们的消费不是由绝对收入决定的,而是由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所决定的收入决定的。由此,可以得出收入分配会对消费产生影响。根据示范效应,收入分配平等化措施会缩小收入差距,减少赶上别人的压力,进而减少消费。根据棘轮效应,收入增加将导致消费增加,收入减少却难以导致消费减少,所以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会增加消费。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消费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强,相对收入假说对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解释力也越来越强。
(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莫迪利安尼认为,每个家庭都是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的,即每个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消费和储蓄决策都反映了该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消费的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消费效应最大化的企图。
依据生命周期假说,个人是在长期中计划其消费储蓄行为的,为的是在他们一生中以最好的可能方式配置其消费,绝大多数人选择稳定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每一时期大致消费同样的水平,而且,收入极其易变的个人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而收入非常稳定的个人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因此,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会使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降低。
二、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现状
1.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高收入户收入增长较快,而低收入户收入增长缓慢,造成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在扩大。在这几年时间里,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长6860.64元,而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4988.73元,贫富差距拉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与收入成正比关系。教育程度越高、能力越强,收入越高,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差距。拿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做比较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由2005年的4644.92元扩大到2009年的6628.87元。但因发展基础、自然禀赋等差距导致的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在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会普遍存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更是如此。不同地区之间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各种资源占有方面的差异都不可避免地表现为收入水平的差距。
(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合理因素分析
造成收入差距扩大或说引起社会大众不满的更多是不合理因素所致:一是垄断等不公平竞争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一些部门或行业甚至一些个体社会成员,或通过各种市场进入限制,进行垄断经营;或控制、操纵市场价格以获得超额利润;或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不公平交易甚至实施投机,并突出地表现为这些行业或部门从业人员与其他群体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二是腐败和违法现象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目前,社会反映最为强烈、影响最为突出的是利用职权牟取不义之财的腐败行为。另外,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非法交易等的现象存在,成为各种黑色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种种非法收入造就了一批高收入阶层,从而加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三是政策因素导致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尽管地区之间的差距与自然禀赋及过去的经济基础有关。同时,也与改革开放的推进顺序、发展过程中的差别政策有关。无论是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还是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等领域的投资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平衡,进而造成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四是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不足。据分析,目前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中,80%左右来源于职工工资收入。这表明,税收没有调节到应该调节的重点,即各种工资外收入和各种高收入者。五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对低收入阶层的保护不力。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部门为推行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模式及其运行状况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中国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而传统研究消费倾向变化都是假定收入差距是基本保持不变的,因此应该把收入分配差距变化应该纳入到消费倾向变化研究中。
(一)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居民的整体消费倾向下降
从上述居民收入变化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家庭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开,形成了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对高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水平远远超过其可消费的最大水平,大部分收入都无从消费。因此,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对低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的大部分用来满足基本生活必需品的购买,小部分用来购买家庭耐用消费品。低收入阶层的耐用消费品远未普及,如果他们的收入增加,则收入增量的大部分会用于增加消费品的购买。因此,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要比高收入阶层高。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高收入阶层的购买愿望不足,而低收入阶层的潜在消费需求因收入下降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收入差距扩大和两极分化引起全社会边际消费倾向的降低和有效需求的不足。
表3-1 城镇居民分层平均消费倾向
居民分层平均消费倾向:各收入层的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由于收入发生了变化,居民消费支出行为也随着发生变化,导致各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呈现出明显差异,从上表可以看出,2000~2009年,城市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从低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到高收入阶层逐渐递减,说明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低,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高,符合凯恩斯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高收入阶层的低消费倾向直接拉低了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从而会影响着总的消费支出的加总结果。
(二)收入差距过大造成供给不足制约了消费需求
消费行为的实现不仅要有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而且还要有相应的供给保障,有效需求才能转变为现实的需求。由于收入水平悬殊,生产者就面临着究竟是向全体居民供应,还是只向高收入者或是低收入者供应的选择。现实中生产者选择的大多数结果是仅向高收入者供应商品。如此以来,低收入者的有效需求就面临着供给约束,有效需求无法得到实现。这正是我国目前一方面现实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企业库存现象的原因。那么企业为什么不向低收入者供应商品呢?原因是企业向低收入者供应商品将得不偿失。
(三)收入差距过大改变消费预期制约了消费需求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消费不仅取决于当期的收入,而且还要考虑到整个生命周期。由此,预期就成为影响个体各期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收入差距过大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消费预期,从而影响现实的消费。对低收入者而言,首先,收入差距过大影响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由于当期的收入有限,考虑到在一定的时间内又无法改变影响收入的条件,自然就会预期未来收入增长有限,为了维持生活水平,就不会扩大当期的消费,更不会用消费信贷等手段来扩大自己的消费。其次,收入差距过大的存在使低收入者对未来的消费支出的预期增加。就我国目前而言,由于一部分高收入阶层的示范作用,导致房价上涨,平均教育支出增加。低收入者如果在未来要消费这商品,就必须增加支出,但收入又有限,唯一的办法就是压低消费,增加储蓄,以备未来之需。再次,收入差距影过大影响消费者的消费环境,从而影响预期,降低消费水平。收入差距的悬殊,使不同的消费者进入不同的社会消费环境。如城市的低收入居民就只可能居住在条件有限的城区,如棚户区、城中村等,而高收入者则可以居住在条件较好的生活区。这就形成了一些非正式的社会关系,而这些关系,即社会消费环境将会影响居民个人的消费预期,从而影响消费水平。对高收入阶层而言,首先,其基本的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收入的增加并不会带来大量的消费支出,即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所预言的收入水平越高,平均消费倾向越低。其次,高收入者为了在未来仍保持这样一种有利的地位也可能并不增加当期的消费,而是进行积累,提高在未来获取更高收入的能力。再次,由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仍不高,高档消费品供给能力也有限,这也导致一部分高消费需求无法实现。
(四)收入差距过大影响扩张消费政策的实施
面对消费需求的不足,政府可以利用一定的政策措施来扩大消费,但是收入差距过大的存在给扩张消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首先,对政策制定者而言。收入差距过大使政府不可能制定一个普遍适用的政策来扩大消费。由于各个人有不同的收入水平,就会有不同的消费行为,要想扩大全社会的消费水平,政府就必须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政策。这会增加政策制定的难度。其次,对政策的实施对象而言。不同的收入群体对相同的政策可能做出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反映,从而相互抵消政策效应。如国家制定的高利息所得税,高收入者由于基本消费需要已经满足,如果更高的消费需求由于供应条件无法满足,而又没有其他的可以投资的场所时,也只得将财产放在银行里。而低收入者反正自己的存款有限,有的根本就没有存款,无论多高的税都影响不了他的现实生活水平。这使得即使我国有20%的利息所得税,但银行存款却仍然每年递增。
(五)在示范效应的作用下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消费需求
当我们将分析由个体分析扩展到宏观分析时,就必须考虑连带外部效应的影响。杜森贝利认为个体的消费水平不仅受自身当期的收入影响,同时还受到过去消费习惯和周围其他人的消费水平的影响。连带外部正效应的一个例子就是示范效应,即个人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取决于现在已经有多少人消费了这种商品。其他人消费的越多,这个人也就消费的越多。但是当存在收入差距时,即使一部分消费者有攀比的欲望,但由于没有攀比的能力,则不仅会直接导致其自身的消费量下降,还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消费量,因为另一部分消费者由于社会上还没有出现足够多的消费者,他也会持币观望,暂不消费。如此以来,就会导致消费需求以更大的比例下降。
四、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消费倾向的对策
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经济学上体现的是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也是由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以及制度政策变迁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为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运用宏观政策切实提高居民收入
应用政策引导,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收入增长的示范作用,带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用足用活中央工资分配政策,积极落实国家增资政策。二是按照“小步快走”和“谁出政策谁拿钱”的方针,有计划地适时出台一些地方性的补贴政策。三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增加按照有关政策进行督察,并及时调整地方性最低工资标准。四是适时适当提高离退休人员工资,以此形成城镇居民稳定增收的机制。
(二)通过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就业问题是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一个关键问题。我国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劳动力剩余同时存在,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大量的劳动力问题急需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增加居民收入的首要问题,必须通过经济的快速发展来带动扩大就业。要在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且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开展社区服务,努力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应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把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强化对产生收入差异的不合理因素的有效调控,通过税赋调节和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协调城乡、地区、行业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实现收入在不同收入阶层共同增长,带动全社会整体富裕程度上升,在优先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四)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要进一步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将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都逐步步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适当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建立健全事业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的范围,逐步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并轨;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这一制度,要将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确定适当的保障标准;实行城市医疗保险制度,还必须配套进行医疗卫生和医药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至城镇大多数从业人员。
五、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消费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仅使居民的消费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而且降低了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依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高收入者的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消费的比率大大低于收入增加的比率,所以高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他们的高收入无法转化为消费;低收入者的消费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收入增加缓慢且不多,所以低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他们有欲望但无能力消费。在我国,高收入人群还是占了很小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庞大,因此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降低。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是扩大国内需求的一个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43-454.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社,1983:337-350.
[3]贺静.1990年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趋势对消费需求影响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06.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10.
[5]安慧.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城镇居民收入范文5
关键词:城镇居民个人消费;阿尔蒙估计法
本文以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为前提,研究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一、模型的设定
根据城镇居民个人的静态消费函数理论模型经验事实,消费与收入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关系。由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消费与收入的相关关系可以表示为:y=f(x)。考虑到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文以1995-2007年间的统计数字为样本值。由表1可知从1995-2007年安徽省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和消费性支出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又由图1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但递减的幅度不是很大,从1995-2007年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倾向下降了9.3%。其中1996年、1999年、2004年的人均消费倾向在下一年都有所上升。这与1998年的金融危机和2003年的非典都有着紧密的关系。预防性储蓄假说认为:消费者之所以储蓄,不仅仅是为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平滑消费以最大化效用现值,同时也是为了防范和减弱不确定事件对个人生活的冲击和影响。在1998年和2003年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和2003年非典的影响,经济将不景气,于是他们相应减少消费(即使他们的收入增加了)以平衡下年的收入水平,保持消费水平的相对稳定。
由于现实经济的复杂性,凯恩斯消费函数显得过于简单,它只考虑当期收入对当期消费的影响,不能较全面解释消费问题。个人消费决策不但取决于当期收入,而且跟以前的收入也密切相关,特别是前两期的收入对当期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把消费函数理论模型表示为:yt=a+b0xt+b1xt-1+b2xt-2+ut,式中ut为随机项,yt是第t期城镇居民的个人消费性支出,xt是城镇居民第t期个人可支配收入,xt-1、xt-2分别是城镇居民上一期和再上一期的可支配收入。首先使用互相关分析命令CROSS,初步判断滞后期长度k=2,可知个人消费决策不但取决于当期收入,而且跟以前的收入也密切相关(见图2)。
取k=2(滞后期长度)、m=1(多项式次数)。假定系数bi可用一次多项式bi=a0+a1i近似表示,即b0=a0,b1=a0+a1,b2=a0+2a1;则模型可变为:
yt=a+a0z0t+a1z1t+ut,其中:z0t=xt+xt-1+xt-2;z1t=xt-1+2xt-2
yt=202.2086+0.502733z0t-0.248917z1t+ut
a a0 a1
则:b0=0.502733,b1=0.253816;b2=0.004899
根据阿尔蒙估计法,可求得跨时期消费函数的计量模型为:
yt=202.2086+0.502733xt+0.253816xt-1+0.004899xt-2
(1.057408) (15.58836) (13.16358) (-2.424780)
F=2787.921R2=0.998567 R2=0.998209 DW=1.714499
拟合优度检验。由上可知R2=0.998567,十分接近于1,表明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高,也就是说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变动中,由该当期和前两期可支配收入变动所引起变动的百分比是0.998567%。
显著性检验。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来看,都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11的临界值t0.025(11)=2.2010。可知模型中当期和其前两期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都非常显著。自发性支出202.2086>0,即在当期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的最低支出。边际消费倾向b0=0.502733,介于0和1之间,说明安徽省城镇居民的当期可支配收入中的50.2733%用于当期消费,并且上一期收入的13.16358%也花费在当期支出上。由统计资料可知安徽省的消费率基本上都在50%之间波动,所以这个模型的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都通过了,下面进行计量经济检验。
计量经济检验。一是自相关性检验。由于模型中含有滞后两期的解释变量,所以不能用DW检验,改用h统计量:h=(1-)=1.392,当a=0.05时,h= 1.3921.96=Z0.05;表明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二是异方差性检验。White检验结果如图4所示:
由以上结果可得到辅助回归方程的nr2=2.566161,临界概率值p=0.766500,p值较大,取a=0.05,能接受原假设,即排除了模型在异方差性。
二、对策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安徽省城镇居民未来的消费支出会随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增的趋势,但消费的年均增幅低于收入的年均增幅。居民为教育、医疗而储蓄的动机强烈,常常通过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来变相增加收入,从而限制了当期消费,为了对付未来的不确定性把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大大抵消了投资扩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目前消费需求不旺并不在于没有消费潜力,而是我们还没有充分挖掘潜在消费力。因而,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可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稳定收入预期,建立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努力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就业才有收入,才能走出贫困,才能拉动消费。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要改善就业结构,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持久性收入,稳定居民收入预期。
(二)控制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业乱收费行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信心
城镇消费品市场是一个容量巨大的市场,对拉动安徽省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镇居民对“住”与“行”的消费结构升级的愿望非常强烈,有着很强的自我积蓄和接受信用消费的能力。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具有较高层次的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和医疗保健支出与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相关性十分强,很多实际可支配收入被用于这些高层次的消费。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如失业保障、医疗保险等,才能减轻城镇居民有钱不敢消费的心理压力,使城镇居民形成正向的社会预期与乐观的消费心理,从而降低过高的储蓄率,刺激安徽省有效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
(三)优化供给与消费结构,实现供需平衡
根据安徽省的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改善产品结构,并逐步丰富各类档次的商品和服务,使得商品供给和服务能够比较好的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同时,还应努力拓展新的消费领域及其新的消费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加大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提高中低收入者购买力
大力提高居民收入是促进居民加大消费的前提。中低收入者在安徽省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高收入者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低收入者由于受收入的影响,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弹性系数大,收入的提高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因此,低收入阶层有着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但因收入增幅下降很难转化为现实消费。近年来,物价水平的上升和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己成为抑制当期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努力提高低收入职工的工资水平,同时,适当提高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标准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能够使中低收入阶层受益。这样可以推动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改善人们的收入预期。
参考文献:
1、孙敬水.计量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城镇居民收入范文6
【摘 要】本文使用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利用excel分析工具,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了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收入差距江苏省
一、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1.组间差距
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差距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差距比例(差距额\\最高组收入)也呈逐年扩大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由1997年的1:3.97扩大到2006年的1:10.13,尤其是2002年达到了1:12.03。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06年最高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最低收入户的10倍还有余。
2.行业差距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拉大。2004年在岗职工年均工资额最高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6754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9653元)、金融业(29256元);年均工资额最低的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14027元)、住宿和餐饮业(13596元)、农、林、牧、渔业(8059元)。到了2006年,与2004年相比,农、林、牧、渔业(9110元)只提高了51元,年均工资额还不足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7291元)的1/5。
3.地区差距
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呈现明显的地区梯度性,以苏南为最高,苏中次之,苏北最低。2002年苏南、苏中、苏北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9555、8112、7388元;而到2006年则分别增加为17391、13263、11799元。2006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高到低的地区排序为:苏、锡、宁、常、镇、通、扬、徐、泰、盐、连、淮、宿。最低的地区人均城镇居民收入8172元仅为最高地区人均收入18532元的一半还不到。
二、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是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1)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首先,非国有部门内部分配机制是以效率为主,而且有很大的灵活性,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会高于国有部门。其次,即使非国有部门内部的收入差距不变,由于其就业人员比例的增加也会带动城镇内部总体收入差距扩大。然而,非国有部门中的私有、个体企业、外资企业职工在不同收入组中的分布发生了变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非国有部门企业数呈依次递减趋势。2006年,苏南拥有非国有企业单位18546个,而苏北却只有6910个。
(2)财产积累不同
经济增长带动居民收入增长,长期下来居民财产会随之增加。从江苏省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来看,城镇居民的平均财产规模已相当可观,2007年的城镇居民户均金融资产达到80万元左右。金融资产对总收入不均等程度的贡献率大大高于其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除了金融资产之外,中国居民的另一项财产是自有房产,城镇居民自有房产的折算租金的集中率明显高于总收入的基尼系数,所以它具有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效应。江苏省各城市金融资产不同且有较大差距,无锡市区的人均存款余额最高,为45095.25元,达到淮安市区(6468.835元)的7倍多。
(3)城镇化率不同
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是总体经济发展的标志,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是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阶段。与2000年相比,2006年江苏省城镇化率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是苏南地区的城镇化率明显高于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居中。
2.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影响
从长期来看,高等教育体制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财产不平等。因为并非人人都具有同等竞争能力,并且高等教育选择学生的标准一是有能力,二是有经济实力接受教育。如果每个人都同样容易地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天赋高,有能力的学生将获得更高的收入,积累更多的财富,进入高收入阶层。知识精英阶层的崛起,将会使天赋、获得收入能力与财产等级三者之间有必然联系,最后财产所有权的不平等加剧了。
3.下岗失业因素的影响
失业对于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江苏省是高校云集的大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而就业岗位的增加相对于高校毕业人数的增加是有限的,这就导致大量的人员失业。失业率高说明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社会资源是稀缺的,这说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失业的人只能靠政府的救济生活,无疑是拖了城镇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后腿。
三、政策建议
1.努力降低贫困,提高城市低收入及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
当前,降低贫困,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对低收入者要给予重点援助,可以考虑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如增加对失业下岗人员的生活补贴,实行对低收入者的医疗补助等。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低收入家庭增加就业,是消除贫困的最佳选择。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贫困是因为失业或就业不足引起的,而这往往又是因为其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要求所致,为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低收入家庭失业者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救能力。
2.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开发就业岗位
解决就业问题,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还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的服务行业,鼓励和扶持社区服务业、餐饮业、商贸业等创业成本低、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比较灵活的弹性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形式,拓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渠道。
3.普及教育,加强培训
学历、技能在相当程度上与个人收入成正比,缩小劳动者收入差距,普遍提高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普及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使每个人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完善成人教育、在职教育、在职训练,使公民受教育的权力逐渐平等。对下岗职工要提供免费的再就业培训,如职业指导、转业训练等,不但要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转变落后的择业观念,而且要提高文化知识与劳动技能,使他们在再就业中有更多的竞争能力。
4.对经济相对不发达的苏北、苏中,给予更多的支持,鼓励并帮助他们大胆地“引进来”或是“走出去”,加速资金融通和经济交流
推进苏北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增强内在发展动力,促进苏北振兴。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增强苏北、苏中地区的经济实力,加快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居民收入的增长,缩小与苏南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
5.打破行业垄断,消除不正当竞争
目前,一些行业在市场中处于垄断或寡头的地位,如电力、烟草及通信等行业。省政府应根据反垄断法,建立健全相关监督机制,所有垄断性产品和服务的定价和调价事先必须经过严格的价格听证。限制、打破垄断行为,消除行业壁垒,降低现阶段某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引入竞争,打破垄断,促进行业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不但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还能更好地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泰岩,牛飞亮.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7.
[3]宋丽萍,路正南,王亚娜.江苏省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