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中的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中的美范文1
和谐社会人人夸,重庆山美、水美、人更美。十月六日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和我一起前往向往已久的永川野生动物园去游玩,在这里,我亲身体验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无处不在。
我们乘车来到动物园的广场上,一下车就听见了优美的歌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时候我发现有一群孩子也随着他们的“爸爸妈妈”在等待进园参观。我仔细观察这群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似乎不像是普通的一家人,我起了疑心,便向旁人打听,旁边的叔叔告诉我说:“这些是孤儿院的孩子,今天由市政府征集义务家长来陪他们过中秋节!”哦,我这才恍然大悟。
在广场上,孩子们与他们的爸爸妈妈进行了爱心授旗仪式,随后,我们便一同乘车进入动物园内参观游览。在每一个游览点,我看到每个孩子都专心致志地观察动物们,这时,有的妈妈慈爱地摸着孩子的头,有的妈妈绘声绘色地给孩子讲述动物的各种神话故事,有的还默默地看着孩子,那眼光真是慈祥呀!孩子们一个个兴奋地蹦着、跳着,脸上洋溢着激动,幸福的表情。
生活中的美范文2
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影视明星娇艳的美,也有时装模特绚丽的美,有人喜爱浓妆艳抹的妖娆美,有人崇尚宁静悠然的闲淡美,有人赞叹“冷艳全欺雪”的纯净美,有人追求“气蒸去梦泽”的朦胧美。
那年夏天,我们全家去海滩边避暑,海面迎面吹来的风令人感到心旷神怡,完全没有酷热的感觉,反倒像秋天。在海岸上的游客们尽情享受着这怡人的风光。
我,则和哥哥在海中尽情的游泳海上的波浪泼打着我的身体,让我吃了几口水。
“哇,好咸啊!”我连忙连滚带爬的上了岸。我喝了几口水,便随手把空瓶往海滩上一扔,准备在潜下水。可就在这时,旁边的一位阿姨走过来将空瓶捡起,便走了,我一开始以为她是把空瓶捡去卖钱,便下了水。
生活中的美范文3
在小学美术《现代建筑》这节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了解现代建筑的有关知识,提高对现代建筑的认识和理念,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现代建筑,能够领悟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受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美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现代建筑,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善于仔细观察生活,并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案例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三个环节较为关键:第一,课堂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赏析不同建筑的图片,并将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进行对比,以水立方为例总结出现代建筑的特点。第二,让学生联系这些建筑的特点,联想自己旅游经历中哪些建筑也有类似的特点。第三,让学生动手实践,把自己认为心中美的建筑用工具进行制作。
案例一:
师:同学们,这张图片上的建筑你们认识吗?(PPT展示)
生:认识!是水立方。
师:那你们知道水立方这个建筑是做什么用的吗?
生:水立方是奥运会的比赛场馆,也是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建筑之一。
师:那在同学们眼里,水立方建筑有什么特点吗?
生1:它的外形很好看。
生2:它的结构很新颖。
……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水立方作为现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具备了现代建筑的特点。首先是新材料,水立方的使用了形似水泡的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膜是一N透明膜,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其次是新技术,水立方使用了防雷设计、方阵设计,经济美观又可靠。还有新结构,水立方采用了建筑学、力学等知识,运用了膜结构。最后是新造型,水立方运用中国天圆地方的理念,将水立方的整体建设成一个立方体。(板书: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造型)
案例分析: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展示水立方的图片,并与学生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对水立方的建筑特点进行讨论,进而通过水立方总结出现代建筑的特点。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课堂的互动,还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掌握了现代建筑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了现代人对美的追求。
案例二:
师:在上面一个环节,我们了解了现代建筑具有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造型的特点。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们在旅游时,有没有遇到一些有名的建筑,让你觉得印象深刻?它们是否也具有现代建筑的这些特点?
生:老师前面讲到了水立方,我还去过鸟巢,鸟巢运用了新材料,这是一种强度非常好的钢材。正因为这个钢材强度好,鸟巢才可以搭建出这么漂亮的外观。
师:这名学生说得非常对。鸟巢运用了Q460钢,这种钢材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是现代建筑的一种新型材料。
生:我去过台北的101大楼,这个建筑以前曾经是世界第一高楼。101大楼很漂亮,很壮观,运用了新技术,它的抗震和抗风性能非常好。
师:我们都知道,台湾处在地震带上。因此,在台湾建设这么高的大楼一定要有抗震的设计。在101大楼上运用了调制阻尼器,不仅有良好的抗震效果,还可以避免高空台风的吹拂。
生:我见过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晚上夜景真的非常美,整个建筑的圆柱体、球体非常多,结构非常漂亮,在电视塔上向下看,可以看到上海夜景,车水马龙,非常热闹。
师: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也是现代建筑的有力代表,它选择了东方人喜欢的园体作为建筑的主要线条,是现代科技与东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
案例分析: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结合现代建筑的特点,思考其他建筑哪些具备这些特点。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将脑海中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搜罗和整理,并结合课堂新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练习。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新学的知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案例三:
师:前面我们了解了现代建筑的特点,也讨论了你们见过的一些现代建筑。那么同学们,你们心中具有美感的现代建筑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1:我喜欢有一些科技元素在里面的。
生2:我喜欢颜色时尚的现代建筑。
生3:我们家附近有一个现代建筑,造型很新颖,很酷炫。
……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大家都准备了一些建筑部件,还有一些木棒、牙签等材料。下面我们就以组为单位,用这些材料做出你们心中认为最美的建筑。
案例分析: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发现美,还要让学生欣赏美,进而让学生创造美,这样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才能起到作用。在这个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更多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生活中的美范文4
原因是:传统的绘画教学扭曲了儿童绘画的真谛
我们现在绘画的方法是:多采用模仿画,单一的模仿画教学不但不能使幼儿掌握绘画技巧,反而让幼儿失去了儿童特有的生动画法。《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纲要》中还提出了“自由表达”和“创造性表达”的自我表达方式,而要让幼儿真正做到自由、创造性的表达自己,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让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
根据《纲要》内容,怎样提高幼儿绘画兴趣,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呢?
一、以游戏为主,注重绘画方法的多样化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更是不例外。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孩子在娱乐、玩耍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如大班画“毛毛虫”,教师可以利用晨间散步的时候,带孩子们找寻毛毛虫,并仔细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上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老师是魔术师,将在黑板上变出毛毛虫,请认真看,老师要变咯!”说完,老师在黑板上边说边示范,“小小球,排好队,长出脚,添眼睛,可爱的毛毛虫变出来了。”“呀!真的!”“好简单哦!”“我也要试一试。”“真好玩。”一下子就提高了幼儿画画的积极性。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1.因材施教。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各年龄班和同一班内的幼儿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和绘画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幼儿绘画水平进行分类,然后提不同绘画要求。如:画“好朋友”,对能力强的幼儿要求画出朋友的性别,并画一些好朋友参加的简单活动,对能力差的幼儿只要求画出简单的单线条人物,对中间水平的幼儿要求按教师的绘画标准来作画。对有绘画特长的幼儿则要求他们画带有故事情节的人物画面。小班幼儿适合于涂鸦活动,中班幼儿可以画喜欢的小动物,大班幼儿就可以画人物,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幼儿绘画活动的选材。这样从活动开始到结束,孩子都沉浸在自己的绘画创造中,使幼儿的绘画才能都得到发展,增强了幼儿绘画的自信心。
2.经常改变作画方式。单一的绘画方式,幼儿会感到厌烦。因此应注意不断改变画画的地点和作画的位置,来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如:在活动室、户外等作画。在班中作画时让幼儿小组合作,大家围在一起,有时让幼儿站着画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抓住幼儿绘画特点,调动幼儿情趣,他们都能认真作画,课堂纪律也松弛,活而不乱,同样收到好的效果。此外,幼儿十分喜欢集体作画。同在一张大纸上,一目了然看到自己和小朋友的合作成果,心里非常喜悦。在绘画过程中,他们兴趣很高,分别在纸上寻找自己的位置。教师根据幼儿能力的强弱组织引导合理绘画。如“我的家乡”,能力强的幼儿画家乡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喜欢画山水的幼儿就画山水,能力稍微弱的就可以添画花草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兴趣,也增强了集体意识。
3.提供各种绘画材料,为幼儿能大胆表现创造条件。各种类型的纸是绘画的重要材料:及时粘贴,色彩鲜明;黑色卡纸能最大程度的烘托出生动的色彩;而不同颜色的皱纹纸如果做成纸屑进行粘贴,也充满了童趣。当然废旧材料如:挂历、报纸等对孩子们而言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各种笔也是孩子特有的“武器”:如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等这些对于孩子们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有了丰富而真实的色彩经验和感性认识以后大胆而富有个性的创作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比如圣诞节到了,我园一位老师搞的一个活动,教师事先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皱纹纸,希望孩子们能一人剪一种颜色,剪好后一起使用,培养孩子们的分享和合作能力,尤其新给孩子们准备了可以在阳光下反射出许多美丽光线的镭射纸。小剪刀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得乖得可爱,用来盛方便面的大碗也在接受孩子们精心的“礼物”——皱纹纸屑不断得从孩子们的小手中落到碗里面……一个幼儿突然抬起头指着自己剪的粉红色的皱纹纸屑说:“老师你看多像粉红色的雪呀!”你不觉得孩子的话像散文一样动听吗?在后来的自由粘贴活动中,我们又惊喜的发现他们单独找到了一只空碗,并且小心翼翼的从其他碗里捏了一些纸屑,嘴巴里很认真的说:“拌一拌,呀,真好看,彩色的雪,我可以用它做……”等到作品完成后,我们注意到每幅作品都很有生机,镭射纸被剪成自己认为的最好的形状,并与彩色纸屑配合,画面色彩饱满,很富有想象力,而且画面的造型很具有抽象的味道,很有感染力。
对儿童而言,完成绘画作品不是最终的结果,而在绘画过程中逐步认识自己,表达自己,拥有自信和丰富的创造力,真实的体验到快乐,感受和发现并表达生活中的美才是最重要的。
4.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儿童绘画作品,让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丰富自己的感知经验。
我们幼儿园的走廊里高低错落的张贴着为孩子们复制的儿童作品,孩子们特别喜欢,总是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看着什么。一个五岁的幼儿盯着一幅猪画,一个劲的睁大眼睛,看上去很专注,我轻轻对他说:“宝贝,你在想什么?”“很好看,我在动物园看到的猪肯定是妈妈,这只猪是孩子。”“为什么?”孩子很郑重的说:“你瞧,这猪的毛是彩色的肯定是妈妈给他买的围巾,猪妈妈怕小猪冷着了,这小猪多可爱,我也要画一头小猪宝宝……”在孩子的眼里任何事物都被他们注入感情,都是有血有肉的,这就是儿童的可贵之处吧!经过一段时间的欣赏我们新奇的发现孩子们在自由绘画时,构图开始复杂起来,形象也变得丰富起来,原来我们想孩子们会因模仿限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担心并没有成立,我们认为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些大量的多种形式的并且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作品给予孩子们的是一种奇特的绘画语言,而每个孩子会用他们不同的方式通过绘画来诠释它们,从而拓宽了孩子们的思路,让孩子们有自信去创造出能表达自己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美范文5
关键词:学生;感受;生活;教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2-0171-01
曾经,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新课标的实施正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新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它强调与生活密切结合的美术教育,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
一、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美术
现实生活中,儿童画画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儿童的绘画能力并不是靠老师通过讲授技法就可以教出来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美,关键是给儿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而为他们创造一定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绘画兴趣,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因为美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美的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美即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创造美。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中我经常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使儿童置身于社会生活大课堂之中,在生活中感受自然美。通过参观、游览、体验,使学生从美术馆、商店、街道、民俗活动等生活活动场所汲取营养,把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学校与社会、家庭结合起来,把美术与其它课程结合起来,在自由、和谐、愉快的生活氛围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和创作灵感,从而受到情感的、艺术的、综合的、直观形象的教育。
二、让美术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教学是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学习教材本身,而是从重视教学的知识价值,转向到重视教学的生活价值。学生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美,激发生活的情,他们的内心会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并急于将它宣泄笔端。教师要启发学生充分调动自身潜能,选取适合表现美的物质材料,经过艺术想象,借助艺术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情趣,尝试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创造生活的美。比如谈谈我们的纸工活动吧,一张薄薄的纸,经过折、叠、剪、裁、翻、拉等技能,在孩子们灵巧的手下绽放出漂亮的花朵,展现出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建造出一座座漂亮的房屋......在这些过程中,是离不开孩子们平时在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和欣赏,然后进行想象、概括、最后进行创作。他们在美术活动中所能表现的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对生活的美的概括。
三、让美术创作因生活更新颖
审美体验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学生的审美体验从哪里来?从活动中来,从做中来,因而杜威先生把“从做中学”奉为至上的教学信念和法则。
生活中有许多普通的物品、废旧的材料,它们看似平淡无奇、废弃无用,可是只要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灵巧的双手把它美化一下,就能将它们变成一件件独具魅力的艺术品。你看,绘制在各种酒瓶上的大胆图案――色彩艳丽的《漂亮的瓶子》,那创意无限的奶盒纸壳――《手的联想》巨型雕塑,那造型奇异、活灵活现的纸盒――《可爱的小动物》,还有那《巧用纸餐具》中百变的纸盘娃娃、纸杯小猪、昂首前行的乌龟……当孩子们把一个个废旧物品变成一件件有趣的工艺品、或成为大家喜爱的玩具、或成为互相赠送的礼品、或摆在屋子里点缀生活时,他们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会对现实生活充满激动和兴奋,会对未来生活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和无限的遐想,从而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里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会更丰富、更真切。
四、让美术作品走进实际生活
学生的每件绘画作品都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不断修改的杰作,都是他们的心血,所以不管是好是坏,我们都不可以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有时把他们的作品进行应用,可以激发他们创作的动力,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
生活中的美范文6
一、从身边的环境入手,把生活中的文化资源引入美术课堂
《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艺术源于生活”,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那将使艺术失去原本应有的魅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我们倡导“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活动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手工制作中,我们会有意识的为方便生活,美化生活而动手动脑,在制作材料上也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让学生从平凡中发现,且创造美。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是表现艺术的材料。各种各样的纸是手工制作中应手的最广泛的材料,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小东西,甚至是垃圾它也可能是表现某些事物的最佳制作材料,如蛋壳贝壳、蟹壳都是很好的装饰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数不胜数的艺术材料,顺手捏来就可以进行艺术制作。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品、食品的包装袋上有非常精美的图案、文字设计,在教学中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补充课堂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尝试,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授《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一课时,我动员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丢弃的生活用品、食品的包装袋等,把它们清理干净后带到课堂中来,利用收集的小食品袋、生活用品作为欣赏素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同时,我还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广告画,并把它们引入到《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一课课堂教学中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并让学生参与某某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另外,我还教学生用收集到的生活用品的包装纸折成了五颜六色的小五角星、纸鹤、小花伞、纸花等手工作品。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极大的参与性,教育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会了学生对废弃物的利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在社会上是有用处的,能体会到学习的价值。
二、从生活中寻找材料.创作作品
“艺术源于生活”,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那将使艺术失去原本应有的魅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我们倡导“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活动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手工制作中,我们会有意识的为方便生活,美化生活而动手动脑,在制作材料上也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让学生从平凡中发现,且创造美。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是表现艺术的材料。各种各样的纸是手工制作中应手的最广泛的材料,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小东西,甚至是垃圾它也可能是表现某些事物的最佳制作材料,如蛋壳贝壳、蟹壳都是很好的装饰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数不胜数的艺术材料,顺手捏来就可以进行艺术制作。 生活是艺术表现的源泉,在儿童的眼里,生活中有着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各类废弃物越来越多,除了一部分可以回收再利用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废弃物设计成可以欣赏的作品,如将牛奶盒作为材料设计成“储蓄罐”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原本生活废弃的东西,经过我们的“小巧手”可以变化成一种有用的小物品,潜移默化中渗透了“环境保护”的教育,从而也使许多学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生活中寻找材料,是我们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常事,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只“百宝箱”,专门收集各类材料,可以是一些废旧材料,比如各类塑料瓶、化妆品瓶(盒)、糖纸、旧笔杆等等,也可以是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材料,这只“百宝箱”就是学生进行手工创作的源泉。这些材料是学生抬眼可望、伸手可摸的,利用它们在头脑中进行构思将他们进行艺术创作,然后老师只需稍加点拨、提示,学生就能创作出有个性、充满童心和灵性的美术作品。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美带进美术课堂
诗人柯勒律治说,“大自然对儿童的熏陶远远高于学校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依靠眼睛的观察,引导学生们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们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如在教欣赏建筑艺术时,除了可直接让学生到校园中走走,要求他们自己分析、评述校园建筑的布局和特色。在教学中,我还将这些地方的建筑拍成图片,然后做成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好奇心,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发到乡村等地实地考察、写生,品味家乡古建筑基石纹样上线条的美感。有的学生试着用纸蒙在瓦当上描摹,有的用速写本写生家乡的古建筑,还有的用手抚摸,感受石刻纹样的凹凸变化,体验古人用线条表现物象的手法。学生对家乡的古建筑非常熟悉,但从来没有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它,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学会了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又使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多彩的生活,真情的表达带入美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