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林蛙养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林蛙养殖

林蛙养殖范文1

1.1五个提高

通过养殖理念的更新、养殖模式和养殖设施手段的改进,在蝌蚪及变态蛙体重、雌化率、1龄蛙体重、2龄蛙体重和出栏率上有较大的提高。蝌蚪的平均体重从以前的1g左右,提升到1.8g,最大的有2.5g,雌化率达到50%以上,变态体重达到0.8g左右。目前蝌蚪养殖整体比较好,蝌蚪最大体重基本能达到1.5g以上,利用低温方法,也显著提高林蛙的雌化率。1龄蛙入蛰前平均体重由3.5g提升到9.3g,最大体重有23~28g,但这是少数养殖户取得的成绩。2龄蛙入蛰前平均体重由20g左右提高到30克g以上,最大的有65~70g。先前2龄林蛙入蛰时体重超过30g的很少,出栏率很低,现在有的养殖户有时出栏林蛙平均体重达到35g以上,达到出栏的要求,出栏率明显提高。这也是少数养殖户取得的成绩,而且还不是每年都能如此。

1.2三个降低

在五个提高的同时,林蛙越冬死亡率、出蛰死亡率和蝌蚪生长阶段损失率都明显降低。多数养殖户对林蛙越冬技术掌握的较好,基本上越冬成活率在80%以上。而在春天,林蛙在大棚中度过出蛰阶段,湿度有保证,温度有增加,大风被阻挡,又提前进食,死亡率也被降低。养殖户只要利用大棚,掌握必要的技术,出蛰也是没有太大的问题,成活率在80%以上。在蝌蚪生长阶段,饵料营养丰富、添加剂品种多样,林蛙体制健壮,增强体质,降低蝌蚪的发病。消毒防疫工作有效,管理到位,防患于未然。但相关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所积累的经验还较肤浅,这还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作。

1.3一个提前

在种蛙产卵、蝌蚪孵化、蝌蚪养殖、蝌蚪变态和林蛙出蛰、林蛙饲喂等方面能做到提前一段时间,延长生长时间,增加个体体重,为下一阶段的饲养做好准备。在林蛙的养殖过程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利用先进的养殖的理念,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取得了更好的养殖效果。就林蛙养殖中好的办法和技术作简要的论述,以期对林蛙养殖者有所借鉴。

2养殖技术进步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2.1培育质优的幼蛙是养殖成功的基础

2.1.1对林蛙种蛙进行选育“解决人工圈养条件下动物的疾病,基本上遵循着两条技术路线,一是让养殖环境条件满足动物的生理生态要求。二是培育和选择适应于高密度集约式养殖条件的养殖品种。”在林蛙养殖中,虽然对于品种的选育还是起步阶段,养殖者还是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发现,皮肤色泽较深的林蛙抗病力较强。第二,养殖者选用长势较快,个体较大得蛙做种蛙。第三,养殖者还利用较远的不同地区林蛙进行配对,选育长势好、抗病的林蛙。

2.1.2分阶段对蝌蚪和幼蛙进行优选在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寒冷,生长期间比较短,一般蝌蚪期最大体重小于1.5g,一龄幼蛙小于5g,在2年饲养期内难以达到30g的出栏标准,第3年的饲养会遇到产后休眠的问题,养殖就会失败,所以要对蝌蚪阶段和幼蛙阶段进行优选。首先要培育足够质量的蝌蚪,经过精心饲养和逐渐淘汰,最终变态的都是质量1.5g以上、体质好的蝌蚪。同时也要对那些越冬没能达到5g的一龄林蛙也要进行挑选,淘汰体弱、病残的林蛙。

2.2养殖设施的改进、创新,解决养殖中诸多难题

林蛙对于生长环境要求特殊,即便在环境良好的山林里,也不是所有的山林都适合林蛙的生长。林蛙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郁闭度、声光噪音强度、水质、土质和大风等非常敏感。养殖者要为林蛙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满足林蛙苛刻生理需要。林蛙养殖的圈舍曾主要为围栏圈舍,这样的圈舍有很多弊端,养殖者尝试利用大棚进行养殖,出现了较好的效果。围栏养殖即用围栏围一块土地,上面架设遮阴网,安置喷水设备,种植树木和低矮植被。中间设置一个用林蛙变态饲养池。大棚圈舍一般用钢筋骨架和聚氯乙烯无滴膜构建。大棚里面设置水循环设备、喷雾设备和遮阴网。在大棚的中间设置一个林蛙变态饲养池。大棚内的温度要比围栏内的高,平均相对湿度也要比围栏内的大,这样就更满足林蛙需要较高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的生理需要。

2.2.1解决温度、湿度和郁闭度之间的矛盾林蛙为变温动物,温度过低生长发育迟缓,温度过高,易导致死亡。林蛙变态以后虽然可以完全营陆栖生活,但对空气湿度要求高,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5%~90%。直射的阳光可影响林蛙的生长和健康。围栏养殖林蛙利用遮阴网来遮光,但温度也被降低,一天中多数时间不能满足生长需要,温度高时,通过喷水加湿,也会间接降温。没有足够的积温林蛙生长就会受到影响覆盖大棚的聚氯乙烯无滴膜能够使光线散射,不直射林蛙,聚氯乙烯无滴膜密闭,水蒸气不能散失,使空气湿度得以保持,大棚能够保温,有利林蛙生长。

2.2.2延长生长时间,提高出栏率一般说来大棚内春秋两季最高气温可达35℃。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日最高增温一般都7℃以上。秋季大棚中要比在围栏圈舍里平均增温5.5℃,春季平均增温4℃左右。春季大棚中要比在围栏圈舍里增加10~20d的采食时间,秋季又增加10~20d的采食时间。这样在一年里,林蛙在大棚里比在围栏里多出30~40d的进食时间,让林蛙有较充裕的时间生长发育,大大提高林蛙的出栏率。在变态后体重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大棚内生长速度更快,养殖效果更好。

2.2.3提高春季出蛰成活率大棚在春季林蛙出蛰过程中显著提高了成活率,大棚内的成活率为80%~90%,而围栏内为60%~80%。

2.2.4减少病害大棚能够使林蛙不受雨林,林蛙受雨林容易发病。地面不积水,地面积水林蛙喜欢积聚,林蛙容易生病。其二在夏季长期降雨的情况下能够继续饲喂,不至于雨中无法饲喂体重下降,也不会虫子沾上泥土引起林蛙的胃肠炎。

2.3科学合理的饲料投喂技术

2.3.1蝌蚪阶段配合饲料的使用林蛙养殖过程中蝌蚪阶段的饲养进步是最快的,养殖者借鉴养鱼技术管水,用颗粒料,大大提高蝌蚪的质量和体质。由表2知,在应用配合饲料后林蛙蝌蚪平均质量和最大质量显著增加。在总体效果上,蝌蚪大的林蛙长势较好。

2.3.2林蛙阶段饵料的投喂①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林蛙取食活虫,主要饵料为蝇蛆和黄粉虫。目前看黄粉虫较好,虽然成本较高。为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养殖者在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在不同的阶段养殖者总结出各阶段添加的特点和经验,有的养殖户还在蛙圈内安置黑光灯,用其诱捕天然昆虫为辅助饵料。②饲料盘:在近年来养殖实践中,林蛙饲料投喂经历使用、废弃和再使用饲料台的过程。不同饲料台使林蛙饲喂有不同的效果。没有饲料台虫子损失较大,饲料台能够防止胃肠炎的发生。

2.4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

林蛙只能食用活动的诸如昆虫等食物,药物通过进食到达体内有难度。发病后个体大多数失去食欲,即使特效药物也难发挥作用。1龄的林蛙个体小,而且数量多,很难针对个体进行药物治疗。所以在防治林蛙疾病要以预防为主,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控制养殖环境,降低应激反应,营养全面,谨慎消毒。

2.4.1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健康管理①合理的放养密度是对养殖环境的优化:一龄林蛙在不同投放密度下林蛙存活率和产出的质量,密度越大成活率越低。密度越大,林蛙患病的机会越大,死亡率越高。可见合理的养殖密度是维持林蛙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密度越大林蛙产出的质量也越低。密度低,林蛙个体生长越快,个体越大,总质量不仅不减少反而增加,对于林蛙而言,个体越大,经济效益越高。可见合理的养殖密度是关系养殖效益的关键。②控制养殖环境:林蛙养殖过程中,是要产生少量的粪便,圈舍内的杂草也会生长得很茂盛,通过拔草和扫除粪便能够让环境更好。同时,在圈舍消毒的同时,喷洒微生物制剂也是病害防治的重要途径,在有的林蛙养殖场自己生产微生物制剂,降低了成本。进行扫除是可靠的解决方法。养殖场面积在1000m2以下,熟练的养殖管理人员2个人2~3天则可清扫一次。有人认为清扫过程中影响会对林蛙造成应激,这种担心还是有道理的,但也可把清扫看成驯化的一种方式。喷洒微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进行分解,理念是先进的,在微生物利用方面鸡和猪的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应用非常成功的,其中有很多的要求。大家不妨查找相关资料,与蛙场实际相互比对,具体实践,看可行否。③降低应激反应:避免因自然因素如暴雨、高温、严寒、缺氧、酸雨、大风和人为因素如投喂的技术和方法、喷水、消毒、人员在圈内的工作等引起林蛙的应激反应。如果应激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林蛙就会因为能量消耗过大,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疾病。因此,在养殖过程或养殖系统中,开展驯化工作,创造条件降低应激反应。

2.4.2病害的控制技术①添加中药和益生菌饲料中添加中药诸如大蒜素、黄芪多糖口服液等,益生菌诸如EM菌等其他有益微生物,都能起到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等功效。②不同阶段添加维生素。在快速生长期,疾病恢复期,适量添加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C会起到预防烂皮病、促生长的良好效果。③谨慎消毒。带蛙消毒用喷雾和喷洒法,要以地表和机体润湿为主,消毒前要进行清洁。以下为某次实验中未经稀释的消毒剂对引起林蛙发病的致病菌敏感度的实验。消毒剂选用的原则是:安全无刺激,广谱,对机体无毒,无色无味,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就目前现状而言,在林蛙生产中消毒剂的使用还没有形成科学成熟的规程,相关研究还没有人做,还是空白,实践经验相互保守,有的还很浅显,养殖者对消毒剂认识也良莠不齐,表现在:其一,在林蛙养殖中不使用消毒剂。其二,对相关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有人曾把青霉素之类的抗生素做环境消毒。其三,在使用消毒剂中过于粗放随意,不计药物的理化性质、浓度和对林蛙的毒害作用。其四,对消毒剂的使用过于保守,认为消毒剂对林蛙有毒副作用。其五,相关研究还是空白,实践经验很浅显和凌乱,还相互保守。就目前而言,消毒剂使用需要探讨的是,①喷的量:土壤是细菌天然的培养基,粪便、剩余饵料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物,更适用细菌的增殖。林蛙就生活在土地上,所以消毒剂的量要够要足。②喷的频率:消毒的频率和季节、管理还有消毒剂使用量上存在密切的关系,有的养殖者在七八月份每天都喷消毒剂。③消毒剂的种类:人们曾用过的消毒剂有漂白粉,高锰酸钾,季铵盐类,碘制剂类(碘伏和复合碘),亚甲基胍等。但高锰酸钾和漂白粉毒害较大。④消毒剂的浓度:一般说明书上都有用在畜禽上的使用说明,但一般没有针对林蛙的使用说明,有人使用渔业用的消毒剂,其说明对林蛙指导意义不大。⑤消毒剂生产厂家:和一般的厂家相比,名厂、名药还是首选,但要防假冒。至于那些厂家药品质量好可上网查询。⑥使用前要先做试验:养殖户在用消毒剂的时候还要注意不同厂家和水的理化性质对消毒剂的影响。在选用药物的时候,先要做一下试验,保证用药的安全。

2.5林蛙养殖要确立健康养殖的理念

林蛙养殖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林蛙养殖圈舍内要栽植一些植被,周围还要种植树木,这些都会对周围环境有益。林蛙的饵料主要是蝇蛆和黄粉虫。蝇蛆生产利用猪和鸡的粪便中剩余的蛋白质和能量,可以把粪便处理为农作物的肥料,达到对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在取得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达到较佳的环境生态效益。同时在近年来养殖研究和实践中,人们一味追求林蛙的雌化率而使用性激素进行诱导,或许对林蛙产品没有影响,但对环境是十分不利的,而性激素的使用也是违反国家相关法规的。养殖需要不断学习、创新的态度。林蛙养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三十年来,当面对困难的局面,少数养殖仍不放弃,为寻求突破,查书籍、问教授、请专家、勤摸索、肯钻研,坚持下去,在养殖实践中每取得一些进步,都要一点点探索,其间经历很多的挫折和付出。

3全人工养殖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仍处于摸索阶段,林蛙全人工养殖“能养,但不好养”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林蛙全人工养殖目前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毕竟实践证明,全人工养殖是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但是在大规模养殖上,技术还不成熟,需要继续研究。小规模的林蛙全人工养殖还有相对成功的,可以产生一定效益,但是由于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还有一些难关需要攻破,大规模普及还不具备条件。目前全人工养殖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3.1养殖模式和疾病防治

疾病仍然是困扰林蛙全人工养殖的主要问题,林蛙疾病的发生与林蛙生长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温高湿的环境林蛙生长迅速,可也是细菌滋生的好环境,如果降低温度和湿度,对林蛙的防疫有利,但林蛙生长会受到影响,甚至二年之内达不到出栏标准,而养殖就要失败。如何做到科学防疫,目前都没有一个完全成熟的规程,相关的疫苗还没有上市,疾病导致的东北林蛙的死亡率极高,甚至全部死亡。

3.2品种选育和生殖休眠

成活率低林蛙的自繁自养是养殖的必然要求,林蛙的品种的繁育也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但林蛙生殖休眠后的成活率是亟待攻关的一个难题,多数养殖户成活率都在30%以下,甚至更低,往往造成林蛙繁殖数量的大幅度降低,这也给林蛙品种繁育带来巨大的苦难,我们可以设想,若有100对的4龄种蛙,经过药物名称药液浓度/%平均直径/mm复合碘20%18.2百毒杀10%14.8三九菌毒清5%14.4聚六亚甲基胍0.8%10.0通威菌毒宁10%10.4大黄精华10%8.2每年75%的产后休眠的损失,就需要2龄蛙1600对。同时高死亡率对自繁自养也是一个经济压力。

3.3林蛙的营养需要量和饵料选择

林蛙对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添加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生产实际经验和一般原则目前也是一点支离破碎的经验,而且都在保密中。全人工养殖的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和黄粉虫,三者在养殖实践中各有利弊。在养殖中,首先蚯蚓在养殖中逐渐的退出。蝇蛆的的特点是利用各种动物粪便为基料,价格便宜,营养不够充分,但对防疫压力大,同时胃肠炎,消化不良也是难以避免的。黄粉虫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价格较贵,营养较充分。这些饲料的生产都需要较为专业的技术,如果对这些技术能熟练掌握,即可谋生,而各养殖场生产的饵料生产技术还是不过关,产量往往不能满足林蛙需要。

3.4缺乏系统操作规程和科学的养殖技术

全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虽然有阶段性的成功,但养殖者还相当随意,对取得的经验重视不够,随意更换养殖的程序和手段,还没有对养殖操作程序进行系统的归纳,使之升华为规程。许多环节依然没有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指导为参考。转型期社会浮躁心理,难免使科研单位对养殖研究也急功近利,需要有实力的科研单位深入研究,提供科学可信又全面的养殖技术。

3.5规范全人工养殖产业,解决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的问题

3.5.1不要被炒作的人诱导,造成上当受骗针对目前林蛙全养殖技术推广混乱的情况,养殖户要小心谨慎,多调查,多咨询,对于新闻媒体的宣传要进行分析,不要迷信权威,不要盲目投资。在投资前要对养殖情况有大致了解,要从科学的角度正确认识林蛙的分类和分布,科学合理的开展林蛙驯养和繁殖。严防炒种,不轻信蛙种、原产地、地方标识等的宣传和炒作。东北各地区的东北林蛙是哈蟆油的药源动物,而蛙体大小、产油多少和体色等的差异主要与其生活环境条件有关。

3.5.2根据实力,慎重选择全人工养殖林蛙也和其他养殖业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必须慎重选择,需要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有识之士去探索和实践。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继续摸索才能攻克人工养殖的每一个技术关键。需要相当一部分有毅力、有耐力和有恒心的人去付出、去努力奋斗。

林蛙养殖范文2

韩美林在年轻时,曾偶遇一位老道,两人相谈甚欢,老道遂向其秘传养生操一套,共分为六节。因此操是在床上做的,而且不费力,故韩大师称之为“懒人操”。

第一节,伸懒腰。晨醒之余,双手反握床架,舒展身体,伸懒腰若干次。如此,既可松筋骨,又可通经络,还可活气血。

第二节,排浊气。低头吸气鼓胸至满,抬头张口呵出浊气。韩美林的做法是:向右侧卧,屈左腿至胸前,双手托之,深呼吸若干次。如此,可使体中一夜之浊气。既从口腔呼出,又从排出,其云此谓“两头出气”也。

第三节,劲梳头。用木梳或牛角梳使劲梳头。开始别太使劲,适应了便可逐渐加力。纵有白发、脱发者。日梳百遍亦有利无弊。若使用当代新科技产品――远红外纳米梳,效果或许更佳。

第四节,乱搓脸。将双掌搓热,在脸上随意乱搓。韩大师特别指出,不必按照由下到上、由内而外之类的常规。重复路线、规定动作,反倒易使肌肤常受同向挤压而皱纹滋生。

第五节。摩双耳。用两掌将双耳反复摩搓若干次。耳部穴位称耳穴。其形似一倒悬之胚胎,对应诸脏器与部位,可谓“牵一耳而动全身”。全面摩耳,将有利于疏经通络,融贯气血。调节全身,投入小而产出大。

第六节,敲大椎。大椎系要穴,位于低头时颈后最凸之骨下,即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常以虚拳击之,对松解肩颈有所裨益。

有人也许会问:“懒人操”每节要做多久几何?韩大师未言。其实,混沌,无定规,方能“从心所欲”。至于规律。那还是有的。一般来说。健身操每节至少要做24下;时间充裕者,不妨多做一些。关键不在于做几下,而在于天天做。

林蛙养殖范文3

于新:“成水桶地往出捡,第一天心情还不是那么特别难受,寻思着还剩的比较多,等到第三天全部死完了,基本上就像是一盆凉水顺着头就下来了。”

林蛙又称哈什蚂,广泛的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雌性林蛙含有多种的营养元素,可以食用,从雌性林蛙体内可以提取的林蛙油,是名贵的药材和保健品。对女性保健有着特殊的功效,大约240只成年的林蛙只能够提取1公斤的林蛙油。

集安市科技局计划科科长韩继忠:“每公斤成蛙现在市场零售价将近200元,如果是林蛙油我们所说的哈什蚂油,每公斤达到4000多元。”

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于新损失了近30万元。

到后来他才明白,2000年的这场雨根本不是场寻常的雨。

于新:“后来经过实践和各种渠道才了解到一场酸雨把咱们的30万泡汤了,酸雨对林蛙的影响太大了。一场雨下来以后,它就可以得出来一种病,叫红腿病,红腿病传染率非常高。”

于新所受的打击绝不仅仅是损失30万元钱,更重要的是他花费三年时间精心考察的这个致富项目很可能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在2000年以前,这里的林蛙绝大部分都是当地人承包山间溪流进行野外放养的,但成活率不足千分之五,正因为它成活率低,数量稀少,所以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1997年,于新正在寻找好的致富项目,他偶然得知辽宁省已经有了成功的人工养殖技术,成活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于新想这可是个赚钱的好门路,不能放过,他打算到外省取取经。

于新的朋友苏少华:“上过哪呢?吉林的临江,辽宁的本溪,清源,凤城。”

于新:“到了凤城的一家公司考察,也看到林蛙了,所以说心情感到很激动,那么我认准你这个技术我就花钱买。”

于新的朋友苏少华:“几页纸就得几百块钱,哪怕你去人家那个养殖基地去看一眼都得几百块钱。”

于新花了900多元从辽宁凤城买回了人工养殖技术,并且办理了养殖许可证。这技术的要点是把野生林蛙的生活环境搬到家里。

于新的妻子张文君:“就是人造的野生环境,在土壤中种上草和树。”

于新:“这个地方,就是我2000年花10万元钱搞的这么个地方,你看看现在杂草丛生,这边这个地势洼一点的地方当年是个孵化池,一共6个孵化池,蝌蚪孵化以后从这就上岸了。

当时这个蛙上岸以后,你们的脚下地下全都是蛙,都没有下脚的地方,那个时候的心情简直就是太高兴了,就恨养得少怎么不养50万只呢,养50万只是不是可以挣50万块钱了。”

虽然30万只林蛙都活蹦乱跳的上岸了,但结果正如本片开头所说的因为一场酸雨而导致全军覆没。

2000年底正当他准备收手不干了的时候,一个偶然的发现使他又有了信心。

于新的妻子张文君:“偶尔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仅剩下的几千只林蛙,咱们就想给它换换环境,脱离原来它那个病源区,当时没有地方放,只好拿到屋里那个水泥地上放。

结果一打药以后它那个环境就跟土壤的环境不一样了,一打药以后林蛙的腹面就是肚皮下面都可以打到药了,所以就这几千只林蛙就救活了。”2001年春天,这仅剩的几千只林蛙在室内成功越冬。

于新的妻子张文君:“思维就是一下就跨越了,林蛙不仅是在土壤当中或者是山上,或者是草坪中才能生长。”

于新看到林蛙在室内活得不错,而在室外一下酸雨必死无疑,他想把林蛙搬到室内就可以避免不利的自然条件对林蛙产生影响,同时室内环境还能使林蛙多吸收些防病害的药,可是到哪去找个合适的室内环境呢,正好邻居家有一个闲置猪圈让于新发现了。

于新:“2001年的时候,我们就用这个废弃的猪圈搞的试验,把这个四外圈垫上塑料布。”

猪圈内的水泥池铺上塑料布以后显得干净多了,虽然简陋,但毕竟把林蛙与室外环境隔离了,同时在塑料布上又铺上了一层瓦片,让林蛙能有一个隐蔽的空间,他在水泥池中只放了2万枚蛙卵,不求赚钱,只盼望着它们都能顺利地活到秋天。蝌蚪变态以后,于新把雄性林蛙挑出来干脆扔掉,把身强力壮的雌蛙保留下来,因为它们成活率更高也最值钱。

于新:“母蛙你看在它这个手上就能看出来,它这个手上没有婚姻垫,公蛙手上就长有婚姻垫,它长着5个大黑疙瘩,这都是母蛙,就能通过这个判断出来,再一个就是通过肚皮,母蛙的肚皮是黄色的,秋天卖母蛙的时候这个100元1斤,公蛙只能卖10元钱,所以从我们养殖来讲不能养殖公蛙。”

到了秋天于新的林蛙有90%都顺利的活下来了,于新没想到买来的技术不成功,自己在一个破猪圈里却把林蛙养成功了。

于新:“当年咱们就回来了1万多块钱的本钱,就觉得这个事业很有前途,咱们走这个道走对了,就是说咱们看得没错。”

于新认为自己的养殖技术已经成功了,2002年,于新把赚得1万元钱全部都压上去了,他模仿猪圈的环境建了2栋大棚,每栋大棚里建了20个水泥池,放了10万只蛙卵,可到了秋天活下来的又不到5%。两年都是在室内环境下进行养殖的,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经过反复的对比后,他发现自己水泥池内的瓦片坏了事。

于新:“这个瓦你看很明显,这蛙在瓦底下,它愿意在这个阴凉的地方趴着,蛙密度高,你看瓦都是一块挨着一块,我打药只能打到瓦上,你打不到蛙体上,所以你打这个药大部分也是白打。”

上一年在废猪圈养殖林蛙的数量少,发病几率低,所以蛙池内铺的瓦片没有给蛙病防治带来影响。

于新还发现自己新盖的大棚,没有像原来在废猪圈养殖那样在水泥池内铺上塑料布。

没想到这一小小的疏忽也成了一大败笔。于新:“这个水泥地不是挺干净的吗,是啊你看这水泥地挺干净,你用手摸呢它就像锉似的,这个它非常磨,你看蛙这个皮肤呢,它来回蹦来回走,容易把它前边的小爪碰破,破了以后细菌就进去,进去就发病,一发病它容易发传染病,传染病就一个传一个。”

于新又一次栽倒在蛙的病害防治上,林蛙养了三年赔了三年,但他还不死心,因为毕竟以前曾经成功过,于是他把水泥池重新铺上了塑料布,但瓦片的问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呢?因为林蛙的生长必须有遮蔽物。

于新:“它这个习性永远也改变不了,你在一点遮蔽物都没有的情况下它就聚堆了,一个压一个这个时候它就要发病了。”

把用做遮蔽物的瓦片替换掉成了当务之急,一次于新发现邻居家堆了很多玉米秸秆,一下子就来了灵感。

于新:“它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它表面光滑,它不刮蛙的四肢,它就不引起病。”

于新看中玉米秸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玉米秸秆的价格低廉基本上不算什么成本。

于新:“要是从农村来讲,家家都有苞米地,这个杆都是喂牛,或者把它烧火了,收这么一根三分钱。”

于新经过了一番计算,铺上玉米秸秆花费不过是100元,这个办法果然见效了。

2003年,他养殖的10多万只林蛙绝大部分都活了下来,邻村的姚志宏看到于新养殖林蛙成功了也模仿起于新建了一栋养殖大棚。

集安市热闹乡文字村村民姚志宏:“本身我们生活在这个地方山上就有野生的林蛙,野生的林蛙现在越来越少了,寻思人工养殖林蛙也是个挣钱的道,这个就是当年回本钱,第二年就是见效益,特别是我几年再孵化点蝌蚪的话这全都是净赚的了。”

慢慢地周围的村民中有许多人都学会了于新的养殖技术,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林蛙销售,他所在的集安市是长白山区著名的旅游城市,外地人到集安旅游总是要尝一尝这个当地的特产,所以饭店的采购量特别大。

饭店经理:“到咱们饭店来吃林蛙的人多吗?吃得人多,凡是外地来的客人,和本地的人买点林蛙都吃了。像我们这个酒店一年采购量需要四、五千斤,或七八千斤,做好了我们这个一斤就是180元钱,收购是120到130元。”

2003年,于新把10万只林蛙全部卖给了本地的饭店,净赚11万元,他成了当地第一个靠人工养殖林蛙赚钱的人,名气越来越大,不久一个姓王的土特产品经销商主动找上门来。

土特产品经销商王立伟:“外地到这收购土特产的人特别多,来了以后吧都找我,我也是个中间商,我也是各地收,看谁家好就上谁家定,产量多啊,他毕竟有货源,我需要大量的货他能供应上我,这是最主要的。”

从此于新开始给王老板供货,通过王老板于新把林蛙销售到了周边市县。2005年夏,当记者来采访时王老板又来了……

林蛙养殖范文4

这是林蛙,又名雪蛤、蛤士蟆,经济价值很高。林蛙主要生存在东北地区的山林之中。朱玉广在1400多亩的山林里放养林蛙。

长白山的林蛙,在颈部都有1个“人”字的疙瘩。当地人认为这种林蛙质量最好。300多亩产500多斤林蛙。这个产量已经很高了,而且今年雨水比较好。

每年秋天,天气变冷,林蛙就开始大规模下山。林蛙需要去河趟里越冬,它就急于下山去河里猫起来。晚上是林蛙下山的高峰期,所以抓林蛙时,一般上半夜和第二天早晨各抓一次。

为了抓林蛙,朱玉广在山下围了一圈塑料布,林蛙从山上下来后,就被塑料布挡住了。这样,下山林蛙就成群地聚集在塑料布附近。只需一只一只地捡就能把林蛙全抓住。像这样抓林蛙,可以从9月中旬持续到11月底。

“我们把整座山都围起来,这样工人就不用漫山遍野地去找,要漫山遍野地找,那成本就高了。正好利用了林蛙下山越冬的习性。晚上气温比较冷,林蛙会选择潮湿的时候下山。咱们这林蛙,价格比外界要高一倍到三倍左右,因为这里的林蛙,全部都是野生环境的,所以说价格很高,而且很畅销,每年几乎都不够卖。所以我集合了当地的农户,做了这个林蛙养殖合作社。”朱玉广说。

他主要通过网络销售林蛙油等产品,林蛙油就是母林蛙的输卵管,干品每斤价格超过5000元。光林蛙油,朱玉广每年的销售额就达到700万元。现在,朱玉广放养的母林蛙零售价可达400元每斤,而公蛙零售均价只有18元每斤。所以抓来的林蛙,需要严格区分公母。

母蛙的肚子两边都是油,红下巴颏。白下巴颏的就是公的。

到了第二天早上,朱玉广就拎着一袋林蛙,来到山林里的一片池塘。把昨晚抓来的所有林蛙都放生到池塘里,抓来的林蛙为什么又放掉了呢?

朱玉广说:“放养到河里的比较小,不足3年,需要给它放到越冬池里。林蛙是从第3年开始繁殖下卵,我们一直保留第3年的林蛙,山上的林蛙就会源源不断。冬天的林蛙油品质更好。现在是9月中旬,母林蛙吃进体内的东西还没有消化完全,所以林蛙油还不够纯。”

朱玉广为了确保林蛙油品质,把母林蛙放进越冬池,等11月林蛙油品质达到最好时再捕捞上来。而不到4岁的林蛙会在越冬池待到来年春天,然后被放归山林。

朱玉广2012年返乡创业,不到5年,已经是当地的致富名人,每个月的销售量,他相当于别人家网店的10倍。

但是,虽然赚钱越来越多,家人却对他并不满意:始终成天就想着挣钱,吃饭也不定时,熬夜时间太长,陪女儿都顾不上。

都到半夜了,朱玉广还守着两台电脑,维护网店的生意,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工作到这么晚。实在是睡得太少了,眼睛都红了。买家临睡觉之前,会有一小波高峰,度过这个高峰以后,他才休息。

朱玉广说:“仅仅电商这头,一年就达到1200万元。线下零售基本给中小医院供的货。”

梦断北京,功成东北

朱玉广返乡搞创业,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但他做起事来却更加拼命,他说,这都源于当初在北京的一段遭遇。

朱玉广是吉林省通化县人,2006年,在北京打工期间,他和一个姑娘相爱了。为了爱情,朱玉广主动承诺,要在北京买一套房子,给女朋友一个家。为了存钱买房,朱玉广和女朋友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他同时做好几份工作,做过印刷厂排版员,摆过地摊,开过广告公司,2008年开始专职做服装箱包网店,每月能存1万多元。到晚上9点,才顾上吃第一顿饭。住地下室,房子3平方米,还包括厨房。

然而,北京房价连年暴涨,朱玉广发现,尽管自己存款越来越多,但离房子首付却越来越远,朱玉广不禁有些憋屈。

眼见在北京买房子已经不太可能,2011年,朱玉广和女友一起回到了朱玉广家乡通化县,准备在这里结婚。然而,刚一回家,他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朱玉广家乡在通化县兴林镇朝阳村,这里属于长白山脉,父亲在村里承包了一片70多亩的山地,在山地的树林下种植了人参。这种林下参生长在坡度较高的森林里,撒下人参籽后自然生长,15年就进入收获期。当时人参已经种下去快10年,再过几年就可以收了。父亲却准备将山林连同人参低价转让出去。这片山林不但花费父亲10年功夫打理,每年还投入2万多元维护,10万元卖掉,连成本都不够。

父亲的举动让朱玉广非常不解。更让他吃惊的是,此时,村里很多村民也正纷纷低价转让自己种人参的山林地,一片50多亩的山林,连同人参,很多人五六万元就愿意卖出去。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林下参虽然是在森林里自然生长,但为了防止被野猪破坏或被人偷盗,村民需要花钱请护林人看守山林。一片50亩左右的山林,每年需要投入两万元以上,连续投入15年,却没有产出。每年这两万多元的纯投入让很多村民难以坚持,只好选择转让。朱玉广劝父亲把山林留了下来,由朱玉广自己亲自经营。

朱玉广说:“我觉得这个东西毕竟是个好东西,一定有更大的销路,只是我当初没有这么大的资源和渠道。”

朱玉广在北京开了4年网店了,他自信利用自己的经验,通过电子商务,一定能把自家林下参卖到全国。但距离林下参收获还有5年,这5年,他该做点什么呢?

朱玉广发现了商机――养林蛙。这个商机,不但帮他寻找到销售人参的资源和渠道,还帮助他返乡创业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700万元。

林蛙也是通化县的特产,经济价值很高。朱玉广认为只要确保品质,自己销售林蛙产品是很有优势的。

朱玉广说:“自己是一手货源,再加上是自己山上的,我更有优势,我价格便宜,质量更好。”

朱玉广这么自信,是因为他的林蛙都是在长白山野外自行生长,林蛙生存环境非常好。他在春天购买林蛙卵,放入孵化池,等孵化成功后,林蛙会跳进山里觅食,秋季才又下山。

朱玉广:为什么选这么个地方,这个地方不热,温度低,林蛙卵团,孵出来的林蛙,多数都是母豹子(母林蛙)。

朱玉广只有70亩的山林,他琢磨林蛙肯定不够卖,于是他又牵头成立林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在共有1400多亩山林。合作社承诺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购所有社员的林蛙,销售完成后还给予15%利润返点。当年已经有30户社员。

朱玉广将合作社的大部分母林蛙都制作成林蛙油。父亲以前也卖过林蛙油,都是卖到广东的经销商。但近年来,销量越来越少,最后只好不卖了。这一次朱玉广在网络上销售林蛙产品,只用了3个月,就让自己店铺排名同品类前五。

朱玉广在北京时就开网店,他很清楚,要提升网店排名,需要短时间成交较多订单并且确保好评。而林蛙是一种相对小众的商品,他估计只需要短时间内成交大约500份订单,就能让网店排名大幅提升。每只林蛙原价19.9元,但他只收5元钱的邮寄费。一个月时间,大概送了400份,他的店铺就陆陆续续已经开始有订单了。

朱玉广坚持送了3个月林蛙,送出去约4万元的货,他的店铺终于被挂到了电商平台同品类网店的首页,加上几乎没有差评,网店生意越来越好,平均每月可以卖出20斤林蛙油,年销售额超过700万元。

因为这个钱不过手,一直数据化地变化,感觉不到什么,但一看月底总结,哎呀,这个月卖这么多啊,160多万元。

林蛙养殖范文5

按照规划,到2015年,吉林省特色资源产业工业总产值将比2010年翻两番,达到30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0%,成为吉林经济新的“增长极”。

吉林省特色资源主要涵盖林木资源、有色金属矿产、长白山动植物资源和非金属矿产等几大系列。全省森林蓄积量为9.14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东部长白山区;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是镍、钼、镁,2010年实现产值28亿元;人参、梅花鹿、林蛙等长白山特产人工种植、养殖已具规模,产量和品质居全国前列;矿泉水、硅藻土和油页岩等非金属矿产储量丰富,潜力巨大。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计划首先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产品技术科技创新,推进重大项目谋划与建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两带、三乡、四大基地”,即长吉延、长通白两个林木制品加工产业带,人参、梅花鹿和林蛙三个特产之乡,镍钼镁有色金属、矿泉水、硅藻土和油页岩四大特色矿产基地。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林木加工产业带。建设“长春―吉林―延边”、“长春―通化―白山”林木加工产业带,重点发展人造板、地板和家具等建材和生态环保家居产品。到2015年,全省林木加工业产值将达1000亿元。

振兴“中国人参之乡”,控制人参种植规模,强化标准化体系建设,全力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壮大“中国梅花鹿之乡”,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繁育和生产基地,提高产品品质,延长产业链条,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50亿元;打造“中国林蛙之乡”,强化林蛙养殖基地建设,搭建科技研发平台,支持龙头企业,形成规模化养殖、现代化加工、品牌化经营的新格局,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50亿元。

林蛙养殖范文6

农业部日前了全国蝗灾发生趋势预报,预计今年飞蝗将中等程度发生,土蝗将偏重发生。另外,黏虫发生的危害继续呈上升趋势,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局部有爆发危害的可能。

农业部:今年力争粮食单产增加1%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日前表示,今年要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种足种好粮食作物,力争粮食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同时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力争单产增长1%以上。

中国农业银行:“十一五”期间农行计划支农贷款净增4700亿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韩仲琦日前发表讲话说:农行正在加紧制定服务“三农”的战略规划及相关政策。“十一五”期间,农行计划支农贷款净增将达4700亿元。

国内首家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开通

日前,浙江省海盐县在国内率先应用生猪产品安全数字化追溯系统,为在当地销售的所有鲜猪肉配上了“电子身份证”。消费者只要轻轻一刷条形码或输入数字编码,当场就可以从电脑上了解到自己所购买猪肉的屠宰加工、检疫检验等情况,甚至连猪是谁家养殖的都一览无遗。

建设部:农民工将被纳入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日前表示,为城市职工存下买房钱的住房公积金将不再只是城市人的专享“福利”。今后公积金制度将逐步扩大到包括在城市中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就业群体。

国务院扶贫办农村贫困人口可获免费技能培训

凡是属于国家贫困标准以下的农村人口,只要年满16岁,不超过45岁,并且是初中以上文化,就可以免费在当地扶贫部门指定的职业培训学校上学。

我国西南西北地区要突出防控小麦条锈病

日前,农业部部长孙政财指出,针对今年春天气候异常、灾害性天气增多的情况,各地要及时制定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西南、西北地区和河南、河北两省要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防控,打好越夏菌源区综合防控战、冬繁区阻击战和流行区歼灭战“三大战役”。

村镇银行:农民出门就能获贷款

从2007年开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将要进军农村金融领域。供销社涉足农村金融领域后,可以使很多农民足不出村就能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河南巩义:村镇医疗机构药品实行统一配送

河南省巩义市作为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城市,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率先实现了县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用药的统一配送,对农村常用药品集中采购,从源头上杜绝了假冒药品进入农村地区,使长期困扰农村群众的用药难、质量没有保障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将于八月举行

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暨第三届北大荒现代农业机械与设备展览会将于今年8月16日~19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据了解,参加此次展会的厂商将达到500家以上,参观人数将达到五万人以上。今后该展会将每隔两年举办一次。

生鲜农产品成为超市竞争热点

目前,我国超市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众多超市都希望能够通过经营特色产品来获取竞争优势。从超市经营的实践来看,生鲜农产品是消费者选择超市的一个重要标准。专家指出,生鲜农产品已经成为超市店面的“形象中心”,很多成功的超市都以某种独家供应的特色农产品来吸引消费者,还有的超市为消费者购买了农产品消费保险。只要消费者购买了不合格的生鲜农产品,就可以得到十万元的赔偿。

秸秆暖炉每年省钱2000元

寒冷的冬季如何取暖是许多农民亟需解决的问题,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农民孙启峰发明了一种炉具,使用时只要在炉膛里装上五公斤左右的玉米秸、麦糠、树枝等秸秆杂物,密实点燃后就可以清洁燃烧三、四个小时,达到取暖的效果。秸秆暖炉廉价实用,而且操作方便,还更加高效环保。除此之外,每年还能节省2000元冬季取暖的燃料费。

北蛙南移

林蛙俗称哈士蟆,它一般都是在我国北方养殖。而近日,上海市浦东区的养殖户却成功地将林蛙从北方移到了南方。据了解,林蛙在北方养殖一般需要两年才能成熟,而在南方养殖一年就能达到60%~80%的成熟率。“北蛙南移”不仅解决了野生驯化的问题,而且南方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丰富的饵料资源,使一只商品林蛙的重量平均增加20%。

上一篇群众工作总结

下一篇水泥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