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怎么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惊蛰怎么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惊蛰怎么读范文1

惊蛰,是农历的节气。惊蛰一来,万物就有了新的变化。在我看来,惊蛰,实际上就是一次全新的改变。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惊蛰节气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惊蛰节气心得体会1俗话说,“惊蛰至,雷声起”。今天是周日,恰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虽然没有盼到第一声春雷的打响,前一阵子淅淅沥沥的春雨倒是停了,久违的阳光开始抛头露面。雨酥酥的,悄然滋润着世间万物。

惊蛰这一天意味着春雷将惊醒冬眠的小动物。清晨,我便怀着这份好奇,将信将疑地去寻找。到了外面,尽管有着阳光的沐浴,我却仍然抵挡不住一阵阵寒意的侵袭,不禁觉得全身都冷嗖嗖的。“冷惊蛰,暖春分”,今年的春天一定是温暖的。

我踩在湿湿的草地上,落叶和层层叠叠的小草发出“滋啦滋啦”的声响,听起来很有趣。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草地把葱绿、墨绿、和茶绿色包揽其中,让人神清气爽。

在阳光的照耀下,玉兰花也铆足了劲儿纷纷冒出了小小的花骨朵儿,鲜嫩的剪影在风雨中若隐若现。

漫步在林荫道间,耳边不时传来小鸟的清脆叫声。它们呼朋引伴,隐匿在树林中,找寻不见。只有那婉转的歌声流泻出来,听的你流连忘返。

我仔仔细细的寻觅每一个角落,湖面上,灌木丛里,柳枝头,山茶花间……只看到了料峭的春意,却没有见到预期中小动物们的影子。心中有了些许的失落,但是我转念一想,也许是因为今天没有了“春雷”的闹铃,它们都没未苏醒吧?

想着想着,我踢到了一小堆泥土,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只冻僵的蚯蚓。虽然它奄奄一息,但是新的生命应该正在土壤下面蠢蠢欲动吧?生命就是这样不断的交替往返。

古话说,“惊蛰不耕地,好像蒸馍跑了气。”转眼到了春耕的季节,农民伯伯们还正等着蚯蚓来松土呢。乡下的外婆应该也要开始忙着春耕了吧?早春的土壤水分比较充足,土地尚未解冻。在这一天,哪怕是春雨阵阵,也要保证春播顺利进行呢。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回去的路上,湖边一位正钓鱼的老翁,神色安凝地注视着远方,一根细细的鱼线飘在水面上,不紧不慢。看着他神情自若的样子,仿佛不是在钓鱼,而是像我一样在‘钓’寻春天……

惊蛰节气心得体会2今年的冬天好像特别的漫长从春节那时候到现在就一直是阴雨绵绵的,让我非常盼望春天的到来。于是我去翻了一下日历,发现今年的3月6日就已经是惊蜇了,按理说惊蛰到了,阵阵雷声就会把正在冬眠的小动物们叫醒,可是今年怎么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呢?春雷婆婆去哪儿了呀?

惊蛰是二十四个节气里面的第三个,它是排在立春,雨水的后面。陶渊明曾写“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我觉得惊蛰和其他的节气相比起来更生动,惊是指惊醒,蜇是只冬眠的动物,有句话是说“惊蛰地门开,冬眠动物全出来”。以前古人认为小动物们都是雷声叫醒的,其实不是这样的。而是因为春天到了,地面的气温逐渐升高,小动物们肚子饿了,所以要出来觅食。怪不得今年小动物们都没有什么动静,是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还裹着大棉袄。

二十四节气都有三候,惊蜇三候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一候是桃花开了,二候是指惊蛰后再过5日,黄鹂鸟开始鸣叫了;三候是指惊蛰后10日,鹰看不见身影而珠颈斑鸠出来活动了。

老祖宗还在惊蜇节气上留了一些习俗呢,如:惊蛰耙地松土、惊蛰吃梨。耙地松土就是说惊蛰的时候要耕地,因为“惊蜇不耙地,好像蒸馍跑了气”。这个时候土壤的水分很多,是耙地的最好时候。惊蛰吃梨是因为这时候天气很干燥,喉咙不舒服,吃点梨可以止咳化痰,润喉咙。怪不得这几天我的喉咙也不舒服,知道了这些知识后,我马上让我外婆买点梨给我吃。

我还知道根据惊蛰这一天的天气,还可以预测以后的天气,比如:“冷惊蛰,暖春分。”今年的惊蛰是个阴雨天,冷冷的。按照这个规律,希望我们能盼来一个温暖的春风。

惊蛰节气心得体会3喜鹊伸着懒腰细细的想着这二十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最爱的当属秋分,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也是喜鹊美食最丰盛的时机,想想都是美滋滋的。最讨厌的那肯定立冬后那几个节气,大地都像关进了冰箱里,连吃的都找不到!天气寒冷的刺骨,连朋友都没有几个可以玩的,可讨厌了。想着刚熬过来的冬季就一脸嫌弃,转念一想,最最喜欢的就要来了,那就是惊蛰了,你问它为什么啊?因为它的好朋友们都要醒过来了!想想都开心!

想着想着,天空闪了闪通天亮,紧接着“轰隆隆”雷声阵阵惊天动地!喜鹊一下蹦起来!“来了,来了,终于来了!”飞上飞下来回蹦哒“我的伙伴们终于要醒了,哈哈哈哈……”喜鹊开心的手舞足蹈,心里焦急的想着要不要去看看小刺猬、小松鼠,小乌龟,小青蛙它们醒来了没。

三月的森林,万物苏醒了,生机勃勃。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过冬的动物们惊起活动。喜鹊终于按耐不住心里的喜悦,展翅飞出小窝,飞向森林深处。

小松鼠已经活蹦乱跳的从这棵树爬上那棵树,熟悉的气息让它雀跃不已。看到老远喜鹊飞来了,开心的挥舞着小爪子“第一时间总能看到老朋友!”喜鹊飞停到松鼠旁,激动的说不上话。“先歇歇,我们一起去找小刺猬吧,估计它还睡着呢!”它们的又一起来到了刺猬洞旁看了下没动静,看来真的还没醒过来呢,每次它都是最后一个醒来,今年也不例外呀!它们又去见了青蛙小兄弟,它已经醒来咯,一醒来就练起了男高音。小动物们开心的围在一起聊了好久好久……

夜晚很快来临了,喜鹊趴在窝里,美美的闭上了眼睛。嘴里念着“惊蛰真好,把朋友们都叫醒了…”

惊蛰节气心得体会4“惊蛰至,雷声起。”走进惊蛰,最打动人心弦的便是惊蛰的那一声春雷,这雷声带着充满诗意的鼓点,欣欣然拉开了春天的帷幕。似乎在漫不经心的瞬间,霹雳一声,天边,有隆隆的雷声传来,仿佛融入了骨髓和灵魂深处。抛弃所有的喜怒哀乐,在怦然心动的颤栗中支起耳朵,仔细的聆听来自天天籁的绝妙音符。

雨是避免不掉的,那种沁人心脾的凉意似乎就是为了迫使大地打个寒颤,让一切从惺忪中苏醒。而春雨,仿佛是云中的精灵,翩然随风潜入夜的怀抱,她来自哪里?窗外嘀哒的雨声和着心灵的颤音,在开窗的刹那,拥我入怀。是杜甫笔下那知时节的好雨吗?天籁之音,时急时缓地敲打窗棂,望不到她轻盈的身影,夜雨迷醉了心绪。凭窗而立 慵懒地读一本古诗,雨打窗棂,倾听她唐诗宋词般平平仄仄的优美旋律。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三月在一场暖风中眩晕了,它轻盈的脚步溅起一片阳光,春天,随着来自天外的那一声召唤,顷刻间忙的死去活来:蛰伏了一冬的虫儿,树儿,草儿不甘寂寞,从严寒桎梏中重新苏醒,会争先恐后地拥进春天。一片春色,在惊雷之声后,淋漓出盎然生机。孩子们过完年,也开始了新的学期。不怪乎有人说:“到了惊蛰,春天才算住稳了江山。”

惊蛰过后,春分便一步步的近了,风开始变得温柔,空气一夜之间清新温馨了许多;小草们争相破土而出,流露出青涩的羞赧草芽儿,春天的味道一天比一天浓了!透发出勃勃生机,惊蛰带给人们的,是一春的惊喜,明媚的春日里,随着一天天的忙碌,也将重新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惊蛰来去匆匆,以特有的民俗和方式,释放它节气的韵味,不曾为谁做出过片刻的停留,静静倾听大地耳语,回味季节交替,我们又开始新一轮的播种与憧憬……

惊蛰节气心得体会5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是春分,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20日或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立夏时节,万物繁茂。“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十月八日到九日是寒露,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惊蛰怎么读范文2

【关键词】初中写作;语言能力;培养途径

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素质,最能发掘学生个体思维潜力的活动。如果作文教学充分适应“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特色训练,充分体现个体特点,那么定会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充分展现学生个性风采,淋漓尽致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初中作文教学必将会呈现一个美妙的境界。然而传统的作文训练大多在做无谓重复、高度雷同、毫无创新可言的刻板运作,严重扼杀了学生写作的主体性、独创性。而学生作文差,大多是差在语言上。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作文的品质必须依赖语言来实现,可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

一、鼓励“说”,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口语实践,是培养和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都是教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所以一旦需要学生站在公众面前说点什么,问题就完全暴露出来了,有的急得面红耳赤挠首搔耳说不出来,有的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口头表达实践的机会,诸如回答提问、复述课文、模拟会话、即兴演讲、合作讨论、正反辩论等,让他们在演练中学习,在练习中提高。

1.畅所欲言,直抒胸臆。这是训练语言表达的起始阶段,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便怎么说,允许跳跃式的非连贯表达,不成句也可以,离题了也不责怪不轻易打断。实践证明,鼓励孩子畅所欲言,让学生无所顾忌地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这既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口语实践机会,又能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激发起学生主动写作的强烈欲望。

2.围绕话题,主旨鲜明。第二阶段的说话训练,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说”,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围绕话题中心,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地“说”。当然目标也不宜过于苛刻,只要是不远离话题,既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可旁敲侧击借题发挥,既可针锋相对另见洞天,也可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或者能自圆其说,都应予以肯定。

3.综合表达,生动有效。说与写,都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却善于舞文弄墨,当然也有人是能说会写的。但一般而论,说是写的基础。能综合运用各种说话技巧,把话说得有条不紊激情洋溢,写出来便条分缕析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令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共鸣。

二、鼓励“读”,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有效提升语言表达技能的重要途径。学生就是在阅读中积累写作语言,在模仿中提升表达技巧的。

1.细“读”生活,通过观察积累写作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写作的第一层面就是感受。这种感受源于对生活刻骨铭心的体验,并内化为情景和审美的原质贮存在心灵深处,成为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教师要经常带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接触自然,深入社会,品味生活。不管是眼睛看到的,还是耳朵听来的,或是学生头脑中闪过的灵光,都要不失时机地捕捉下来,汇聚积累,写作语言才会丰盈而不枯竭。“应该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个本,无论到哪里,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茅盾语)笔者曾发动学生到民间采风,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深入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之中,汲取普通百姓中鲜活的口头语言。这一活动,学生收获丰厚,他们带回来许许多多“珍宝”,熟语、俚语、谚语,应有尽有,诸如“人有志,竹有节”“死猪不怕开水烫”“兄弟若能一条心,门前泥土变黄金”“未过惊蛰响雷鸣,一日落雨一日晴”等等,这些朴实无华而富有新鲜感的话语,已经巧妙地植入学生的习作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俚俗语言,经过学生的学习、吸收、消化,在习作中创造出符合语法规范和人物身份的语言,真让人耳目一新。

2.多读经典,通过仿写活化写作语言。诵读经典名著,从名家著作中汲取语言养料,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由之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语感的习得,首先必须依靠语言构建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没有人能够像电脑的程序安装一样把一种语言粘贴到学生头脑中,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提供各种条件,创设各种环境,让语言在学生头脑中自然地发展起来。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多听经典朗读和名嘴解说,多品味多模仿多演练,以大师的典范语言滋润自己,活化语言积累。

惊蛰怎么读范文3

我一直喜欢这样的游戏,偷偷的,转一个身,变!变出一天的好心情。可是,大多数时间,我不得不低头做事,如蝼蚁一只。

很多人和我一样,一个人在某座城市里生活,租房子,骑自行车或者挤公车上班,每天下班已经疲惫无比,可是,还要去菜场买一些蔬菜。晚上,炖少少的一碗汤,对着不知所云的电视发呆。周末的时候,睡一个大懒觉,看着太阳从窗户的左边转到右边,然后,一天就过去了。

很久没有过情人节了,每年满街的玫瑰都会凸显出我的寂寞。我很好奇,那些找到爱情的人,用了什么魔法?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在公车上会给老人让座,从不大声喧哗,热爱小动物,注重环保,怎么回家的时候还是没有人和我一起喝一碗热汤呢?

在眼泪的对面,有人注视着我

三月暮春。太阳暖得可以融化,上班的时候我看见树木伸长,努力向上,而阳光眷顾了它们的生命。

出门之前我坐在镜子前梳头,看见眼角有一点点儿皱纹了。我又努力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了一笑,想象自己老了的样子,居然很慈祥。

慈祥?这个词吓了我一跳。

同事唐小柔喊我下班后去她家参加聚会。5点钟不到,她就在洗手间里化妆了。她才24岁,有柔软的腰肢和温湿的唇,正当年华,穿粉色的鱼尾裙,像一尾美人鱼,在被空调抽干水分的房间里不耐烦地等待夜色降临。

如果不去小柔家,我说不定今天晚上会去看一场电影。

上个星期,我看了《征婚启事》,看的时候一直笑,那么多男人跑来征婚,带着不同的目的,真恐怖,好像侏罗纪,弱肉强食。但是看到最后,我突然觉得这个女人就是我,坐在来来回回的公车里,不知道车子最终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去。那一天晚上,我有一点点儿小难过,回家喝了少少的酒,带着微醺上了床。

我是春天的树,时刻准备着开花。一夜一夜地等,是为了不错过随时可能到来的花期。

小柔的聚会热闹非凡,我几乎没有认识的人,钻进厨房里找活儿干。

因为是自助餐,大多是些半成品,不断有人在厨房进进出出,拿点心,或者红酒。

酒过三巡。我已饿到不行。这群人,光靠喝酒吃点心就可以当一个盛大宴会,真是奇怪动物,起码应该有汤嘛。

没有汤,怎么行?

我把头发绑起来,在冰箱里找一切可以做汤的材料。

10分钟以后,已经有人嗅着鼻子一路追随过来:“好香的味道,是什么?”

“粟米浓汤啊。”我搅动着奶黄色的汤回答,来不及抬头。

“你别动啊。”那个人突然喊。我吓了一跳,端着锅就站在那里不敢动,这个男人就径自走到我面前,手伸向我。

“啊――”我惨叫。外面的人已喝到半酣,根本无人问津。

他的手轻轻碰到我的头发,耳侧的一粒粟米。被他拿下来。“你惨叫什么?”他忍住笑问我。

我有点儿不好意思,干笑了两声:“嘿嘿。”

汤端到客厅,众人已经high到最高,小柔被男友抱着,彼此亲吻唇角的奶油,周围的人坐在地上喝红酒,大声地说话。我站在中央,问:“有没有人喝汤啊?有没有人?”

“小姐,现在恐怕只有我一个人可以回答你。”他在我身后继续忍住笑。也好,我把锅放在他面前。

“我饿坏了。”他自言自语。

“我也是。”我们一人拿一只碗,面对面地坐下来喝汤,“呼噜呼噜”,热气腾腾的玉米浓汤。我们喝完了一大锅。“我还是很饿的感觉呢。”他小声说,我也点头。

是啊是啊,什么宴会嘛,吃都吃不饱,还要自己烧。我又进了厨房,几分钟后,端了两盆面条,放了很过瘾的辣子,“哧溜哧溜”。你知道吗,有一个人在酒会上可以陪着你吃一碗可以辣出眼泪来的面条,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

我爱过一个不吃辣的男人,他不能吃一点点儿辣,吃到的时候就会惨叫。有人说,不吃辣的男人太小心翼翼,他们最爱的人是自己。后来,他真的离开了我。再后来,我开始吃很多很多的辣椒,好像要把那些年吃不到的辣椒都吃完,我一边吃一边流眼泪,觉得痛快。

春天的夜晚,我和一个陌生男人吃面条,吃到泪流满面。有一双眼睛,在眼泪的对面,注视着我。

你以为我会有艳遇么?我永远不会对只见过一面的男子有印象,这次也不例外。

你还记得吗?记忆的炎夏

临近夏季,公司进入淡季,同事们纷纷拿了休假出门旅行,最不济的也去周边的古镇住三五日。

小柔蜜月归来,天蓝恤衫,白色热裤,连笑容都带着热带温度。“程铭,你真该好好谈一场恋爱,这么长的假期,一个人呆着多浪费。”是啊,小柔回来了,我可以休假了,但是,我能去哪里?

每日睡到9点,下楼买一捧紫色野花,插在水杯里,一屋子的生命怒放,我坐在其中,跟着电视里的女子学瑜伽;下午,在超市里买新鲜水果和蔬菜,快30岁的女人,说什么也要对自已好一点儿。我可比不得18岁的小女孩,在太阳下暴晒还不动声色。假期嘛,谁说一定要出去旅行?

儿童节,我过生日,给自己买了一大盒巧克力,荷兰产,浓浓的奶味,柔滑香甜。一出超市,就看见那个男人。尽管过去了几个月,还是能模糊记得他的模样,真不容易,我以为我不会对见过一面的男子有印象的。很明显,他也在烈日下认出我来,走过街,来到我面前。

为了尊重起见,我很认真地看了他一眼。很平庸的外表,可是笑起来有隐约的酒窝,黑色T恤,水磨蓝仔裤。我敏感地一低头,哎呀,我也是这副装扮,懒散到极点了。

“我前几天还在想,好久没有吃那么辣的面条了。”他微笑着说。“对不起,有没有辣坏你?”我问。“还好,只是后来一个星期,脸上惨不忍睹,参加同学会都被取笑说是第二春,你要负责任哦。”我吐了一下舌头,拆开巧克力包装盒:“赔你吃巧克力吧。”

我们坐在树荫下吃巧克力,太阳晒不到我们身上。路人一定以为我们是情侣,因为我们对面的商场玻璃上印出的我们,穿一色的衣服,吃一盒巧克力,笑起来,都有隐约的酒窝。不知不觉,竟然天色已暗。分手之际,已经恋恋不舍,说了再见以后,我和他向各自方向去。突然我转身,看见他也看着我。我侧身想了一下,大声问他:“今天我们一起过节,好不好?”“好啊。”他似乎在等我这一句话。

我们都不是少年,没有那么多时间试探彼此。喜欢了,就说出来,一切水到渠成。没有那许多激情,我们这样相对,好像认识了很多年的朋友一样,在初夏的晚风里走过长长的街,直到昏黄的街灯一盏一盏亮起,我们才欢天喜地地说了再见。

这个人,叫庄年,陪伴我度过了30岁前的最后一个儿童节。

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第一面居然让彼

此错过了呢?我们常常被表象所迷惑,所以,我们并不是找不到传说中的幸福,而是,它或许就在眼前,我们却视而不见。

我们在一起,相同节奏

我和庄年发展得很快,像俗世中每一对情侣一样。

每天晚上庄年送我回家,我们都会路过街口的那个书报亭。一个老太太卖书报,有时候买得多了,就和她聊几句,才知道她孤身一人,卖书报的钱还要养着一个残疾的女儿。下雨的时候,我看见她一个人坐在书报亭里,雨打在盖着报纸的塑料纸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这一年的中秋节,我和庄年吃过晚饭,想着老人家一个人守着书报亭肯定很孤单,就买了一些熟菜带去给她,她推辞了很久,最后一定要我们拿些杂志回去看。我们只拿了一份报纸,逃也似地跑开。跑了很远,我和庄年气喘吁吁,互相看一眼,大笑起来,没有原因的,很快活地大笑。

我终于找到了这样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与我同一节奏,内心柔软芬芳,懂得感恩。

我们一起看电影,为其中辗转的男女嗟叹,黑暗中,我的手指很温暖地缠绕着他的手指。有时候,我埋一颗巧克力在他的手心,黑暗的空气里很快就弥漫着巧克力的香气。

周末的时候,他来我家,我们尝试做各种各样的饭菜。当然,再也不吃辣出眼泪来的面条,我们喝温和的汤,里面充满着各种营养。我们要一起走很长很长的路,需要很健康的身体,活到足够老,才能够照顾彼此。

这样的生活和理想,我以前想都不敢想。可是,我一直相信,这个人一定会到来,在命运规定的指针上,踏着钟点,准时出现。这种感觉和年少时幻想的完全不一样,他的身上没有炫目的光华,没有重重的惊喜,甚至,我都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叫情,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踏实过,一颗心柔软下来细腻地去对待一个人,并且想象着彼此老去的样子。

他对我说:程铭,你该来认识我的家庭。或许,你并不能习惯,但是我希望你会喜欢。

好。我欢喜地牵他的手,见过他的家人。那么慈祥的一对老人,弯弯的眉眼里都是喜悦。他们做很精致的糕点,在饭后一起分享,甜甜糯糯的蓝莓糕,就着清茶,说不出的滋润。

我们开始准备买房,商量结婚日期,向所有已婚朋友打听有关结婚的一切事宜。

我有点儿恍惚,这样就要结婚了吗?他们说这是结婚前的综合症:焦虑,恐惧和怀疑。可我不是啊,幸福来得如此之快,虽然我也会跟着电视里的“结婚狂”一边唱一边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幸福真的是这样的咒语念出来的吗?

第一场雨,落在我们的肩上

小说和电影里的情节告诉我,灰姑娘变成公主之前总要经历很多很多的磨难,她才能以一颗感恩的心面对幸福的生活。

直到他的母亲被送进医院,医生劈头盖脸地骂我:“怎么现在才送过来?乳腺癌第二期了,你们知道吗?”我竟然非常冷静,我知道,考验已经开始了。

长长的走廊里,回荡的都是寂寞空洞的回音。医院如此之冷,而我们紧紧相握的手也因为冰冷而无法给彼此温暖。第一次看他失魂落魄,夹着几万元现金的包几次落在医院的长凳上,若不是我保持冷静,努力以单薄身体支撑住他,我怀疑他会脚步踉跄,神思恍惚。而我们,必须在老人面前,轻松地微笑,我捏他的手:“庄年,我们应该先给自己一个微笑。”

是夜,第一场秋雨落了下来,雨水顺着玻璃窗流淌,哀伤而沉静。窗内的我们静静拥抱,我们终于成长,开始担当责任,并且互相依赖。

于是,日子突然变得紧张而忙碌,早晨5点,天刚微亮,我就在闹铃声里挣扎着起床,熬浓稠的米粥,做可口的小菜。他的妈妈不喜欢吃牛奶豆浆。我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菜场买菜,回家炖汤,然后装进保温瓶里送去医院。陪老人说话,照顾她打点滴。老人很坚强,化疗的那些痛,她从来不说,只是忍着,瘦弱的身躯靠在病床上,朝我微笑:“程铭,辛苦你了。”

不,我不辛苦。爱屋及乌,一颗心,因为温暖而绽放。可是病痛,是上天对人类的折磨,无法逃避,只有勇敢面对。

每天上班,对着枯燥数字和电脑屏幕,常有幻觉产生,辛辣火花闪烁。我知道,体力已在向极限奔跑,而我停不住我的脚步。灰色街道,步步艳红。

不过几月,小柔婚变。

哭倒在我的怀里,姹紫嫣红,晕了满脸,我拿纸一点点儿细心地擦拭。任它青春动人,也敌不过一个转身。告别的姿态,你选哪一种?

是风花雪月,一夜突变?还是拼尽一生力,让一双手慢慢苍老,但始终有人相握?

小柔的一双泪眼里满是迷惑。她不懂我在说什么。

我的手慢慢掠过她的眼睛,你知道吗,我以前也像你一样,以为失恋就是天塌了,每天都喝好多酒,像小说里写的一样。可是,现在我才明白,情感的痛是可大可小的,你想它有多大就有多大,但是生活里的负荷是必须承受的,而我自己远远比想象中坚强。

现在,我要去医药公司,买折扣最大的药,送去医院,然后飞快地回家烧可口的饭菜,等他回来,再去医院陪护。我甚至没有时间去回忆,失恋的时候我有多痛,不记得了。

小柔在我的身后若有所思。我知道,终有一天她也会懂得,生命中真正的跋涉,是在山水背后的那些风景里。

3月6日,惊蛰

过年回家,妈妈心疼地看着我说:“怎么瘦了那么多?”

我低头看自己越发骨感的身材,牛仔裤松松挂在胯上,笑眯眯地对妈说:“耶!减肥成功!”然后搂着她的肩膀说:“你不知道,城市里的女孩子们每个月花几百块钱去减肥,还经常落一身病。要练就我的魔鬼身材,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你看我,一下子省了几千块。”

永远是小跑步,手拎菜篮,上下楼梯,在城市的不同角落里负重穿梭。我想我该应征入伍,会是最有耐力的女兵吧。

一日,在公车上,看见一个中年女子,努力教着孩子英文。拥挤而喧嚣的车厢,听到她反复地说:“This is an appIe”孩子朗朗地跟着读。她的眼角有了明显的皱纹,可是,还是可以看得出,她曾是一个多么迷人优雅的女子。

忽然之间,我好像被突如其来的疲惫击中。

她的美丽她的青春孤注一掷,为了一个男人和他们的孩子。哪一个男人担负得起如此沉重的爱呢?

手机响了,是庄年:“程铭,卡里的钱不太多了,我们怎么办?”“那就动用我们结婚的钱吧,反正结婚是可以推迟的。”我不假思索。车窗外,突然开始飘起大雪。

公司上层人动,带动所有员工人心惶惶。小柔刚失恋,又面临失业危险,更是草木皆兵,每日异常勤快地工作着。不过一周,裁员了44个人,我和小柔长舒一口气,有的部门是全体解散,我们旁观着,兔死狐悲。

我对小柔说:“你看,失恋不过是由两个人变成一个人,失业却是要丧失一切生活的来源。”“是啊。”她的眼睛湿漉漉的,好像受惊的小鹿:“我每天在家哭,哭完了自己出门买方便面吃,看无聊电视,觉得伤心。但是,我很害怕有一天我连方便面都买不起的时候,我的眼泪还有什么用。程姐,电灯坏了自己装,水管漏了要自己修,生活就是这样子的吗?”

生活就是这样子的吗?我也在问我自己。我已知道,生活不是甜蜜的巧克力冰淇淋,它随时伴随着我们看不到的风暴和冷雨。

日历上圈着,3月6日,惊蛰。

江南的这座城市,居然又一次被大雪覆盖。这是今年的第3场雪了,飞飞扬扬地洒了满地。我在车站撑着伞等庄年,然后相拥着去银行取款。

路过的唱片店里在放很多年前的一首老歌,纯净的女声:“两个人的微温靠在一起就不怕寒冷……”我问庄年:“你听过这首歌吗?”他说没有。和我一起听这首歌的男孩子已为人父,青春的爱恋总是敌不过时间。我的笨笨的庄年不懂得情歌,却在歌声里更紧地拥住怀中的我。

过几日,他的妈妈就要动手术了。无论好坏,我们都必须拉着彼此的手走下去。好在,电灯坏了,他站在椅子上修,我紧紧握着椅子,生怕他摔下来;水管漏了,我拿几大块抹布包住漏水的缝隙,他在客厅里给维修工打电话,好在。我们是两个人,一撇一捺,支撑住脆弱的生命。

惊蛰怎么读范文4

关键词:集体无意识 沈从文 湘西 人性 神性 悲哀

集体无意识不像个体无意识那样依赖个体经验而存在,它不是一个人的心理财富,而是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在艺术创作方面,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积淀着的原始意向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一个象征的作品,其根源只能在集体无意识领域中找到,它使人看到或听到人类的原始意向。而艺术家就承担着在艺术创作中还原体现在人类历史深处的集体无意识的重任。

沈从文创造了两大类湘西形象:一类是青山绿水的自然形象,一类是在不变的自然中世世代代生养下去的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又包含五类:在风日里长养着的如翠翠、夭夭一般的女性形象;以水手和为代表的社会底层人物形象;乐善好施,扶困济贫的乡绅形象;作恶多端的恶霸形象。沈从文正视种种生命的可能,谱写了一支田园牧歌,不仅为人性建造了一所希腊小庙,更在无形中触摸到了深深扎根在民族早期社会生活遗迹中的集体无意识力量,还原了一个充满人性和神性的湘西,一个悲哀的世界。

一、人性湘西

沈从文描写的湘西乡下生活的人性美是他前二十年来的个人生命体会,然而还应存在一种超越个人的集体无意识支配着作家的创作,这种集体无意识就是古往今来在乱世之下对美的精神探索。

从《边城》中与世隔绝的边陲小镇,到在《长河》中已受“现代”侵蚀的乡村生活,“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虽没能继续写完,但是作者想要保留的关于人性的美,却是写到了的,不论是如画般梦幻的边城,还是“现实”的吕家坪,湘西的自然风物从来都没有变过,这里是浮在水里的鱼儿,那里是触目的青山,还有散发在乡间纯净的空气,人家也都在桃花处,在这样的自然里生息的人别说是水手乡绅,“便是,也永远那么浑厚。”一切都在纯真中长养,朗目且光明。乡下人凭着一份习惯,自然地生活下去,《长河》中更因有了“现代”的对比,而显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同样的,在小说《萧萧》中,人性在封建礼教面前取得了最终胜利,整篇文章态度宽和,情节舒缓,听得见山歌在唱,看得见夏日繁星,做得了爽快的梦,生机的自然加上淳朴的人性,构成了这篇文章中所展现的湘西形象的主调。

而这一切都是与民国时代中国其他地方格格不入的,那时战事不断,民不聊生,沈从文把视线投向了自己的故乡――一个尚未被近代文明沾染的世界,来进行他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探索。正如先秦春秋战国和后世魏晋南北朝时期,“广漠之野”“至德之世”和“大同世界”的提出表达了先秦诸子对虚幻美好世界的向往,到了魏晋又有陶渊明发明了一个让中国人魂牵梦萦上千年的“桃花源”,直到现代沈从文找到了湘西,形象虽具体,但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沈从文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作家,他明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不刻意追求一种文学形式上的美,而是顺其自然还原一个充满了自然美和人性美的世界,他笔下的湘西形象,平和、自然且安静从容,虽不加过分渲染,却把美都写尽了。沈从文在无形之中深受中国历代对美的精神探索的集体无意识影响,在对湘西形象的写作中实现了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追求。

二、神性湘西

沈从文虽注重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塑造,但并不避讳遗留在湘西的各种人文风俗,相反他笔下的湘西形象是充满着人神错综的神性色彩的。沈从文这样阐释当地的道德体系:“地方统治者分数种:最上为天神,其次为官,又其次才为村长同执行巫术的神的侍奉者。人人洁身信神,守法爱官……一切事保持一种淳朴习惯,尊崇古礼……”这是一个不受伦理道德支配的湘西,他们有自己的原始道德体系。在湘西,惊蛰节做荞粑吃、寒食清明上坟、端午包粽子、中元节上盂兰盆会、八月敬月亮……这一切都是毫不怠慢的,这种对神的敬畏与“迷信”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一种自我约束,也正是从这种单纯的行为上得到一点“节日的解放欢快和严肃心境”。然而这种对神的极端敬信也近而演变成人神错综的悲剧,当地妇女生活实为困苦,以神为对象,形成一种变质女性神经病,不论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都对神力极端敬信,在平常生活中因挫折苦闷而寄情于神,最终陷于发狂呓语境地,于是也就有了“蛊婆”“女巫”“落洞”这一类宗教迷信。人在人间无可爱悦,就爱上了神,“在人神恋与自我恋情中消耗其如花生命,终于衰弱死去。”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子形象大多如此,对情感懵懂,对生死意识淡薄,将神作为精神慰藉,把一切都交给命运,而这也正寄托了湘西人民试图摆脱现实生活,到达虚幻彼岸的愿望。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存在来自于遗传,“它组成一种超个体的共同的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存在于我们身上。”在湘西,人神关系就是这种遗传下来的集体无意识的突出表现。尽管千百年来湘西兵事不断,也吃尽水淹旱涝之苦,但是湘西人民自古就通过一些类似于“椎牛”等的祭祀活动来加强他们的社会联系,在土家族也有“梯玛”――被认为是可以上天入地,充当着人鬼使者的角色。祭祀活动也好,对巫术的迷信也好,这一民族就靠其内部的精神,展开一场又一场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并始终团结在重山复岭的荒芜之地生生不息。湘西人民自古以来一直醉心于这样一种人神错综的自然崇拜,它来源于少数民族力量的弱小,表现到沈从文笔下则是少数人的不幸与悲剧,这是一种从远古流传下来的集体无意识情感,它自然而然地流淌在沈从文创作的湘西神性形象之中。

三、悲哀的世界

对神力的极端敬信,在现世生活中就表现为一种无希望的生,这种无希望是相对于无从抵抗的“天”而言的。《边城》中的翠翠在爷爷去世,傩送出走后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长河》里的老水手说;“好看的总不会长久。”他能有所警觉却无所作为,夭夭是否最终会羊入虎口,被保安队长霸占,“现代”又是否会取缔乡下的一切传统,没有人知道;还有那水手和,妇人总在远处吊脚楼上唱着小曲儿,而水手临岸就随着这声音到那妇人身边去了,只是这两种人连自己的命运都无从把握,尽管末了咬着嘴唇互相承诺说贴心话,又怎么猜得到对面这人的明天呢?一切都只叫人在一种无可挽回的悲哀中去挣扎,而沈从文最终想要表现的正是这么一个悲哀的世界。李健吾在评论《边城》时写道:“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唯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自然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自然越是平静,‘自然人’越显得悲哀:一个更大的命运笼罩着他们的生存。这几乎是自然一个永久的原则:悲哀。”人性的善良和无从把握的命运带来的是永久的悲哀,既然是永久的,这悲哀就不会结束,天地始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古往今来,弱小的被视为草芥,平民屈身于诸侯,诸侯臣服于天子,而天子则听命于天,尽管天的意志不一定就是人的意志,然而对于高于人类能力范围的意志,能做的只能是忍受和领会。这种浅薄的生命意识带来的悲哀不仅仅是在一种生存环境上诞生的,更是由于这个世界特殊的气质,然而对这种悲哀现实的漠然领受,正是一种人类生存状态,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在沈从文创作的湘西形象中,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美,一群在神和命运的意志下无能为力的人,只能在生活上尽一份应有的努力,抵抗是全没有的,有也只是以神为对象而最终导致个人命运的悲剧,这正是千百年弱小人类面对无法抗拒的强大意志的妥协与体会。

四、结语

只有自然的形象加上人物的形象,才能构成一个丰满的湘西。沈从文作为一位作家旨在谱写一支田园牧歌,建造一个希腊人性小庙,他因正视湘西种种生存现实,在无意中渗透了人类早期的集体无意识情感,还原了一个充满人性和神性且带有永恒悲哀气质的世界。对美的探索、对自然的崇拜、对神灵的信仰,以及对生命悲哀的漠然领受是人类社会早期集体无意识的具体体现,它们表现了隐伏在作品背后的的悲痛和蕴涵着的强烈热情。通过对沈从文笔下湘西形象的集体无意识解读,有助于还原一个真实且饱满的湘西――充斥着人性、神性和悲哀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冯川等译,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上海三联书店,1987.

[1]沈从文.湘行散记[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

[2]张新颖.沈从文九讲[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柴焕波.湘西古文化钩沉[M].长沙:岳麓书社,2007.

[4]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惊蛰怎么读范文5

王桂花嫁给黄晓亚的时候,她娘直撇嘴,“读书人,不及一个八级工!”她爹是个八级工,养着8个孩子,王桂花是老八,娘是家庭妇女。

黄晓亚生得唇红齿白,王桂花心中欢喜。她上面的7个哥哥,个个都像是在煤堆里打了一个滚儿。

丈母娘嫌黄晓亚是个呆瓜知识分子,打煤球、挖白菜窖,没一样力气活能干得好,哪及她那七个生得黑又壮的儿子,从厂子里顺出把钳子,给家里补个锅底,用马口铁敲个大水桶,白占些便宜,早晚熬成个八级工,炸花生米下小酒。那日子多殷实。

王桂花是个能干的女人,结婚时的房子是自己刷的大白粉,家具是自己上的漆。她在一所研究院里干行政,上班时间织毛衣,上海最流行的花样她一看就会,一星期出一件活儿。她把哥哥厂里发的白线手套拆了,给全家人织自线裤,洗一水再穿在身上,松松垮垮地像拖了俩白口袋。她觉得自己活得挺充实。

结束以后,王桂花生了一个闺女。研究院里的领导开大会说科学的春天来了。黄晓亚几乎每个晚上都去办公室,大半夜才回来。他整个人都像是惊蛰之后还了阳的虫子,精神了很多。恢复高考之后,他跟王桂花说要考研究生。那几年工厂的效益特别好,王桂花上面的七个哥哥都长了工资,街上流行着“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王桂花不同意丈夫考研究生,她说读那么多书干什么,不及我爹一个老工人挣得多。

黄晓亚不听王桂花的,他好像从来也没听过王桂花的,他心里有个老主意,还是照样晚上跑出去,真报了名参加研究生考试,而且,真考上了。

王桂花抱着孩子回娘家,唠唠叨叨地诉苦,大家都给她算上研究生的几年少挣多少钱。回到自己家,黄晓亚已经开始收拾行装了,王桂花悄悄地看了看丈夫,发现他眉眼间活泛了很多,像青年团组织年轻人去春游的感觉。她心里有股莫名的恐慌,搅得胃里一阵翻腾,半夜里跑到卫生间吐了。

黄晓亚得意了

黄晓亚上研究生的那几年,王桂花秋寄寒衣、春寄夏衫。

寒署两假,黄晓亚回研究院与老同事做课题。他是带着工资上研究生的,毕业之后又回到了研究院,成了单位的骨干。没多久就跑去芬兰做了访问学者。

出国之前,他带着老婆和五岁的女儿爬了趟庐山,那会儿有个电影叫《庐山恋》火得不行,说一个爱国女华侨爬庐山,恋上了一个大陆小青年,俩人玩得爽了大叫“中国我爱你”。王桂花爬到庐山的那个景区,脸非常红,心里激动得不行,她也想大喊点儿什么,可女儿在眼前她说不出来,后来想想,就是女儿不在身边,她也说不出来。

黄晓亚用海鸥反转相机拍了好多照片。王桂花觉得特幸福,那是她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黄晓亚访问了一年就回了国,生活习惯有了好多改变。比如坚决性地不穿白线织的线裤了,还爱上了喝咖啡。晚上10点以后如果不是泡在办公室,回到家里就收听外国音乐,还偷偷地买来邓丽君的磁带听。

王桂花非常讨厌这些个资产阶级的习惯,她那个八级工的老爹只喝高沫,顶多喝一种茉莉花茶,满屋子都清香,喝不着的人也闻着高兴。喝乏了的茶叶还可以做枕头,去火。咖啡那叫个什么味儿?像熬糊了的中药。邓丽君的歌是街上穿喇叭裤的小流氓听的。

她对丈夫说:“你都快成一资产阶级分子了,再闹的时候等着瞧吧。”黄晓亚说,再也回不来啦!

黄晓亚的运气来了,他又办护照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了。打点行李的时候他坚决地不带王桂花为他织的麻花辫子毛衣,他还花一百多块钱给自己买了件雪花呢的短大衣。

王桂花的娘听女儿絮叨了这一切,说桂花你得提防着他变陈世美,到美国看人家满大街脯的女人,未必不动心。她爹在一旁摇摇头说:“嗨,知识分子你不管严了就翘尾巴。”

黄晓亚三年之后回了国,用人家发的几万美金买回来个新仪器,全国独一份儿,新华社的记者都来采访了。家属院的大喇叭天天广播黄晓亚的爱国义举。王桂花去食堂买饭,别人都对她指指点点,她心里其实挺不高兴。出国人员是有指标的,人家都带家用电器,黄晓亚的钱够给她娘家七个哥哥买彩电了,为这事儿,那几个黑脸汉子私下里没少骂娘。

研究院里打算提拔黄晓亚了。

他真的成了陈世美

王桂花有一天洗衣服,发现黄晓亚裤兜里有一封信,挺长,写了三页纸,是个女的写的,说怎么怎么想念黄晓亚,语言非常流氓。信的落款是英文名字,她看不懂。

王桂花的眼泪流了下来,但随后心中的怒火又把眼泪给蒸干了。她想都没想就把信交给了组织。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不靠组织靠谁哪?

研究院的书记看完这封信,脸色挺难看,打电话叫来了黄晓亚。

晚上黄晓亚回到家的时候,王桂花卯足了劲儿给了他两个大耳光。她嚷嚷着你得交待!你得给我交待清楚!

黄晓亚交待了,千言万语一句话,就是在美国搞破鞋了,作风败坏了,学资产阶级了。可王桂花问破鞋是谁,黄晓亚就是不说,俩人闹了大半夜,天快亮时,黄晓亚下跪了。

女儿11岁了,躲在自己的屋子里哭。早晨没人做饭,孩子空着肚子去上学了,这是从来没有的事儿。

王桂花骑着车子回了娘家。中午下班的人群看到王桂花那七个黑脸哥哥等在研究院的大门口,黄晓亚一露头就给揍了。有好几百人站着围观。院里最拔尖的人才、组织部正在考察的干部,就这样丢了自己的前程。

黄晓亚晚上破头烂腚地回到家,吓了王桂花一跳,心想兄弟们的手也忒黑了点儿。王挂花也吓了黄晓亚一跳,一天未见,老婆缩水了一样,脸都小了一号。

黄晓亚用没给打肿的那只眼看到饭桌上有他喜欢吃的糖醋排骨,还有西红柿蛋汤。黄晓亚端着汤,眼泪滴进了碗里,排骨他咬不动,因为门牙给打松了。王桂花什么也没吃就收了碗。

王桂花从厨房出来,一眼看到黄晓亚在床上已经睡着了,怒火中烧,一步冲上去掀了被子,惊醒了的黄晓亚下意识地抱着头喊别打啦别打啦。女儿跑进来抱住了父亲,哭着喊“爸呀爸呀!”王桂花更怒了,顺手抽了女儿一个灯泡,嘴里吼着“你还向着他,你还敢向着他!”

黄晓亚在女儿的小怀抱里真正醒过来。才知道不是那七个大舅子又来寻仇了。他与女儿泪眼相望,都哭出了声来。

这时已经有邻居敲门了,在外面大喊桂花你开门,你开门呀!黄晓亚你没事吧?15分钟之后工会主席就到了。

众人们散去时已经快12点了。王桂花关上门回过身来,发现黄晓亚和女儿已经双双跪下了。黄晓亚的脸肿得没人样了,女儿披头散发,这俩人看起来都非常可怕和陌生。

黄晓亚说:“桂花我错了,我改了。”女儿巴巴地看着母亲说:“妈,饶了爸爸吧!”

王桂花心里的气顺了一些,她到厨房给自己盛了碗汤,拌着米饭吃了,这是她看到那封信之后吃的第一顿饭。

他们付出的代价

每天晚上,王桂花吃过饭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审黄晓亚。女儿长大之后说,审问的问和答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她能背下来。

王桂花根据黄晓亚回答得是否前后一致,来判断这个男人是不是老实交待了所有的问题。有些细节显然是刺激了她,因为她间或会喊一声“天杀的呀”。最后的一个提问永远是哲学意味的:“黄晓

亚,你为什么就熬不住?我怎么就能熬住!”

黄晓亚每次回答这个问题都显示出了一个畜生的本性。他慌张、混乱、软弱、!王桂花的大脑瞬间就被点燃了。她愤怒得抓狂。黄晓亚就开始自己抽自己耳光。

黄晓亚终于说出了那个女人的名字。后果是可以预料的,王桂花把她结结实实地揍了。三个月之后,那女人的丈夫就和她离婚了。王桂花说这就是报应,这还不够!她从女儿的语文课本里学会了一句话: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他们家里的风暴像是没完没了了。黄晓亚的态度有点反弹了,有点耍泥腿了。王桂花继续审下去有点困难了。因为黄晓亚偷偷到医院搞到了安眠药,吃下几粒,任凭王桂花如何起劲儿地抽他、踹他,他都能睡着了,就是坐在凳子上都能睡着了。

王桂花的月经已经给气回去了,只能回娘家搬兵。她娘家妈说治得黄晓亚轻,还说桂花你千万别心软,男人吃腥,有第一回就会有第二回,你可得收伏了他,让他长个记性,要么让你哥哥再去一趟7王桂花拦住了哥哥们,她怕黄晓亚给打残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她不知道黄晓亚已经不打算和她有以后了。他在研究院呆不下去了,因为臭街了。他给自己找了家医院,人家知道他的名气,不在乎他搞没搞过破鞋。

当王桂花知道这事儿时,黄晓亚已经到医院上班了,王桂花不干了,当即找到研究院书记,书记和颜悦色地接待了她,然后语重心长地说:王桂花同志,我看这事儿就算了吧,他们已经付出代价了,杀人不过头点地啊!其实黄晓亚同志是个人才啊!

王桂花打算再到医院闹一闹,这时黄晓亚从家里搬了出去,在饭桌上留了一份离婚申请。

离婚的那张纸让王桂花清醒了一点,她找到了黄晓亚的新单位,黄晓亚看到她时脸都黄了,他慌慌张张地往外溜,一边跑还一边回头看王桂花的后面是不是跟了那几个黑脸的大舅子哥。

王桂花想这男人怂啊,这就给打怕了?她喊就我自个儿,就我自个儿!黄晓亚这才停住了脚步。

王桂花说我不离婚,你也别想离得成。黄晓亚说你把我摘成这样子了,你不恶心我,我还恶心自己呢。

王桂花说你犯贱啊!黄晓亚摇摇头说:王桂花,你再抽我俩大耳刮子吧,然后,就放了我吧!

黄晓亚离家出走了。也不去那个医院上班了,人间蒸发了。

三个月之后,法院开始审理离婚时,黄晓亚才出面,他对法官说,如果不判离,他就当庭自杀。王桂花说你还是男人吗?黄晓亚低着头说我不是人,我就根本不是人呀!

半年之后,离了。因为黄晓亚真喝药了,急救车冲到法院把人拉走,才救了一条命。那几年单听说判离婚时被抛弃的女人喝药的,黄晓亚又出了一回名。

这男人如此决绝地,头也不回地,走了。

女儿结婚了

黄晓亚没有提出要女儿,就是要王桂花也不会给他。

这之后王桂花一直没嫁,她听说了不少继父糟蹋养女的故事她不能再信男人了,所以她不敢嫁。离婚刚判下来时她对女儿说你那个不要脸的爸终于可以跟那个破鞋结婚了。

事实上黄晓亚再没有找过那个女人。有人看到他们在街上相遇俩人站着,都愣着,无语,然后离去。没有多少感情能架得住如此的代价吧!何况,那不过是没有耐住寂寞的一对男女的短暂的。

黄晓亚又回到了那家医院,成为了首席专家。没过两年,就遇上了一个气质优雅的女知识分子,他们结婚了。没有人再提过去的那点儿破事儿,真应了那句老话:关于感情的绯闻,提起来千斤重,放下来四两沉。

王桂花的父亲退了休。老八级工的工资赶不上一个知识分子的中级职称了。他那七个儿子所在的企业突然就变得不景气起来,四十多岁的人都显出老相了,一个个的都变得安分守己了,再也不出去和人打架了。

王桂花在单位干后勤了,她周围的好多人都混出了五大的学历,调了几次工资,她没有学历,为此,她和学历结了仇。

女儿高考的考分不够上大学,只能勉强上个大专,想复读,王桂花说没钱再读一年高中,凑合着上吧。

女儿每次向王桂花要钱,王桂花事先答应好的,也总是要让女儿在她面前站很久。王桂花总是说,钱放在自己身上多一分钟也是好的。女儿感到了耻辱,每次都哭。

女儿上了个很差的专科,一上学就开始到麦当劳打工,她挣回的第一笔钱全部交给了王桂花。王桂花拿着它,觉得这是这个世界最值钱的钱。

女儿在麦当劳认识了一个很好脾气的男生,到了去见未来公婆时,她发现这家人非常重视儿媳的智商,他们说自己的儿子智商130。儿媳的”可以低一点,但应该总得有个本科教育吧”,婆婆说。

从男生家出来,她什么也没说,回到家里拿出了课本开始读书。王桂花觉得奇怪,说不陪妈看电视啦!女儿说妈,我要专升本,上一个本科。然后把婆婆的话如是这般地说了一遍。

王桂花听了直撇嘴,她替女儿不值。骂那婆婆事多说研究院里一个老处女,50岁了还嫁不出去,出了名的,是个博士。整个人像一个傻子一样,一点心眼也没有。

女儿其实挺聪明,果然上完了本科。毕业之后就结了婚。

女婿那时应聘到了一家台湾人开的公司,做销售,很快就成了大区的副总,王桂花有一次听到女婿打手机,分明听清了对方是个女人,声音非常嗲,她马上问那个是谁?女婿说是老板。

王桂花晚上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女儿,女儿说没事儿!说我知道他老板是个女的,台湾女人都这样。王桂花说傻闺女啊,有事就晚了,你妈就吃了个大亏啊!得盯着点儿他们。

从此,王桂花只要见女婿打手机,就给女儿使眼色,还努嘴,示意快贴上去。

见女儿跟神有点儿犯迷糊,她就凑上前去,用脸往手机那儿贴,女婿发现了一次,给雷住了。出了门问媳妇:“你妈怎么了?”

那台湾的女老板凡事都打电话来要主意,王桂花很生气,嘴里不免就唠唠叨叨。

女儿经不住自己的亲娘成天叨叨,也有点儿犯疑心,经常会审审丈夫,小两口就有了最初的争吵。

女老板来到了他们住的那个城市,总归是要接接飞机的,然后是接风的酒宴。王桂花让女婿带着老婆一块儿去。女婿说不合适吧?

王桂花说又没有鬼,有啥不合适的。女婿听了这话,脸就拉了下来,王桂花还不住嘴地说:“你们没有见不得人的事儿吧?我怎么瞅着你心里那么美呢?”女婿拎着包就出了门。

这天晚上,王桂花和女儿也来到了女老板下榻的酒店,娘俩就坐在一楼的大堂,死盯着旋转门。女儿还戴了个黑墨镜,王桂花看着女婿和女老板进了酒店,是十点十一分。从电梯里出来时,是十点二十四分。女儿出了一口气,说这么短的时间,啥也干不成。王桂花说,要是有这个贼心,啥也干得成!

娘儿俩回到家里,见女婿正坐在沙发上刷牙。非常吃惊地看着这俩人空着手回来,心想这么晚了这俩人到哪儿去了?

女儿又离了

王桂花娘儿俩自打见了台湾女老板,心里更不踏实了。因为那女人看起来风姿绰约,一点儿不像50好几的人。说她30多岁,一定有人信。

女儿感到自己没有竞争优势,心里挺虚。她跟娘商量,想赶快要个孩子,王桂花的话让女儿泄气:“没用的,男人拴也拴不住。我看他和那老妖精有事儿,你没注意刚进宾馆大门时,都快搂住她啦!”

王桂花认为女婿比黄晓亚狡猾,女儿不及自己精明,心里非常焦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有一天她非常神秘地对女儿说:“妈一定帮你揪出隐藏的狐狸精。”从那天开始,王桂花每天都很晚回家。女儿认为母亲又去盯梢了,心里非常矛盾。

王桂花到女婿公司的写字楼申请了一个保洁员的差事,负责下午到晚上那个时段的卫生。她像潜伏下来的特务一样,手脚麻利地干完活,就在女婿工作的12层进行深度保洁,寻找蛛丝马迹。女婿不下班她就不回家。

她发现了公司负责订盒饭的中年妇女经常给女婿的那盒饭里放半个苹果:她还发现公司前台的一个妖精在女婿面前撒娇:还有一次看到女婿竟然用手拍了一个女职员的屁股。

女婿加班,王桂花就靠在卫生间门旁打盹。全公司的人都奇怪这个戴着口罩、帽子,捂得严严实实的保洁员突然变得如此敬业。

一天晚上,王桂花摘下口罩喝水,女婿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面前,又给雷住了。他好半天反应不过来,心想家里难道破产了不成还是丈母娘下岗了。因为当着员工的面,他什么话也没说就匆匆下了班。

女儿这才知道王桂花已经潜伏到了丈夫的公司门口。她很震撼!

直到这时,关于跟踪,偷听的一切才浮出水面。女儿才知道丈夫拍过一个女职员的大屁股,还有一个撒娇的妖精以及塞半个苹果的半老徐娘。

还没等王桂花母女开审,女婿就提出了离婚。

阴险,真阴险啊!那个晚上,女婿一边夺路而逃一边在心里想。

相依为命的母女

好像所有的男人在王桂花家里都呆不长,他们是王桂花母女的过眼烟云,也是她们眼里容不下的沙子。

女儿让离婚给打击得根本没缓过劲来。王桂花懂得女儿心里的苦,她说她们是一根藤条上的两个苦瓜,女儿说是两茬苦瓜。王挂花说可惜没养下个孩子,女儿却说这也许是件好事。

王桂花鼓励女儿参加各种为离婚女人办的联谊和征婚,家里也来过几个用王桂花的话说“贼形贼相”的男人,他们都互相看着对方怪怪的,彼此不来电,也就没法谈下去。

女儿曾经找过一次黄晓亚。黄晓亚请女儿吃了顿必胜客,两人隔着桌子,无话可说。

黄晓亚发现了女儿额头上的一根白发,白得刺眼,他犹犹豫豫地伸出手去,帮女儿拔了下来。因为疼,女儿的身体哆嚓了一下。

黄晓亚自己开车把女儿送回王桂花家,也是一路无语。下车时他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叫住了女儿,从包里拿出了一个鼓鼓的大信封给女儿。

他抬起头来时,远远看到王桂花站在那栋陈旧的楼门洞前,冷冷地看着这边。黄晓亚一阵心慌,就开车逃离了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