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策划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关策划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关策划案例

公关策划案例范文1

一、强化舆论宣传。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开展老龄化形势、老龄工作方针政策、老年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优化老龄工作环境。

2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主动协调新闻媒体对涌现出来的敬老好典型的宣传,努力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3积极总结推广老龄委成员单位、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老龄工作的典型经验。

二、以民生工作为主线。

1抓好特困老人助养工作。按照市老龄办助养金“1比1匹配政策。努力扩大助养面。

2进一步做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按时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统一制定《高龄老人季度走访工作手册》防止高龄老人补贴漏报、瞒报等现象发生。做好百岁老人节慰问工作。

3开通”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办证。对于家在区政府附近的老年人。不能办理老年证的老人,街道社区老龄工作者亲自到家里现场办公,热情服务,任劳任怨。

4加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协助民政部门抓好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积极扶持,重点抓好养老服务员公益岗位、空巢老人日常服务,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广泛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

1以开展敬老月活动为契机。开展好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2积极参加市老龄办举办的快乐夕阳红”老年旅游。

3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努力办好老年大学。确实把老年大学办成有社会影响力,深受老年人欢迎的一所学校。

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开展理论探讨和研究。围绕当前老龄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1开展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方式的调查。剖析影响农村老龄工作开展的瓶颈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2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的调查。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为推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巩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五、加强老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

公关策划案例范文2

一、水务局档案管理特点

水务局属于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工作。水务局档案管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周期长,就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例,受技术、资金、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从初始规划到竣工验收,周期为几年到几十年不等,有的工程还可能受地质条件影响,需要重新规划设计,这无疑就使得建设周期更长了。二是档案种类繁多,水务局涉及的档案种类繁多,单水利工程而言就包含了现场勘察、测量、规划、设计方案等环节的档案资料,再加上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形成的档案资料,不仅形成的档案种类繁多,数量也是极其庞大的[1]。

近几年来,水利工程的建设、各地洪涝灾害的发生、水资源短缺等使得水务局不得不面临更多的工作压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也层出不穷,同时形成的档案资料也越发多元化,数量也越来越多。加之,水务局档案管理工作本就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水务局有必要积极探索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顺利、高效开展,能够为水务局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真实、完整的信息支撑。

二、新时期水务局档案管理工作优化策略

1.优化档案管理意识。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水务局一方面应优化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让他们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另一方面应优化其他部门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并不只是档案管理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的,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创建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才能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后续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优化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保护屏障。水务局有必要结合实际工作和档案管理需求,优化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具体而言,在设置内部管理机构时,有必要强调档案管理部门的独立性,给档案管理部门提供足够资源;在内部管理时,档案管理部门也必须严格进行自我监督,完善并落实档案归档制度、整理制度、岗位人员责任制度、考核制度、档案保管制度、借阅制度、保密制度等相关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优化的档案管理制度能真正发挥作用,进而确保任何一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都能有相应的制度作支撑。

3.优化档案管理人员。即便在新时期各行各业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都或多或少融入了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大大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便捷性,但归根究底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及设备的操作还是要依靠人。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优化是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警示自己要实事求是、尽职尽责;熟练掌握部门职责、规章制度、档案分类标准等;积极参与相关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敢于正视自身不足,不断学习和改进。此外,水务局还可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者才能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确保档案管理队伍整体质量。

4.优化档案管理设施。在新时期水务局必须不断优化档案管理设施设备才能满足档案管理工作需求。如档案管理室应避免阳光直射,若需人工照明也应使用防爆灯,以免长时间用电造成火灾;档案管理部门应配备专门的库房、阅览室和办公区,同时安装必须的设备与器具;相关区域必须定期清洁打扫,保持干燥整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设备,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零件或设备等。此外,档案管理室的湿度、温度、通风也应有所保障,做好通风措施,温度应控制在14-24℃,湿度应控制在45-60%,最好安装湿度测量仪器,以便实时掌握档案管理室的湿度变化,及时做好调节[2]。

5.优化档案管理模式。在新时期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都逐渐步入信息化建设轨道,水务局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要优化档案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认清电子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然后着重培养和引进信息化管理人才,以及信息化设备的购进,但在此阶段必须确保档案资料的保密和安全工作到位,防止资料外泄、损坏等,尤其要做好电子资料的安全工作,如设置登录密码、安装防火墙、定期杀毒等;最后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及时更新档案资料,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确保档案资料能更好地为水务局工作的开展提供服务[3]。

公关策划案例范文3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优化策略

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人才进行有效管理,并做好优秀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可以为自身的长远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整个过程中,人事档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针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从而促进人事档案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发挥出人事档案的实际效能。

一、新时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增强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在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信息在频繁使用和存取过程中易丢失或损坏,这对人事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不利于人事档案信息有效利用。新时代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这不仅为用户查询和利用服务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保障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而且便于人事档案信息的实时补充,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二)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目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促使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不仅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更具便利性,对于人事档案信息的查找也更具准确性和便捷性。

(三)提高人事档案服务水平。在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信息的输入和存储基本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而且电子档案的使用不再受制于时空制约,不仅档案管理成本降低,而且人事档案信息的使用更具便利性,这对于人事档案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对人事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多数工作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一直不受重视,从而使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情绪不高。再加之部分单位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过于片面,觉得只是简单的整理和保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这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较快,这也使电子档案开始替代纸质档案,有效地规避了纸质档案的一些弊端。在这种情况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加快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这就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积极配备先进的档案管理设施,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当前部分单位对于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重视,相应的软硬件设施配备不全。人事档案信息化水平较低,这不仅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无法保障人事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严重制约了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进程。

(三)人事档案信息安全面临挑战目前大部分单位人事档案都实现了信息化,虽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程度地提升,但人事档案信息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对人事档案信息安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特别是在信息化环境下,人事档案信息存储安全和传输安全受到较大的威胁,易出现信息被篡改、删除和伪造破坏等问题,同时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也易受到网络病毒的入侵和黑客的攻击,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不高,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高素质的专业化档案管理人才。目前大部分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学习,这就导致无法满足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再加之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责任心,无法保障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这必然会对人事档案管理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

三、新时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积极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在实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积极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各单位需要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单位日常管理业务中来,做好组织建设和专业人员配置工作,并积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二)不断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人事档案信息加快了数字化的转化,有效地缩短了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时间,人事档案信息能够实时进行补充,进一步保证了人事档案的及时更新及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但为了能够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还需要重视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构建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并建立责任机制,将人事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使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相互监督,进一步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制度性。

(三)推进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当前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新形势下,各领域都加快了自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言,通过重视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积极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仅能够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真实性,还可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特别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将纸质档案转化为信息数据,数字信息与纸制档案信息保持一致性,为档案信息的利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同时,通过建立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并运用专化的档案管理软件,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衔接,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归档,进一步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人事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建立强大的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当前大部分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人事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积极配备先进的档案软硬件设施,重视先进档案设备和软件的应用,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还要加大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将人事档案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利用软件系统来实现对人事档案信息的管理。在具体建立数据库时,需要重视原始档案信息与数据库中信息的一致性,设计的软件系统要具有可操作性,为档案信息的查阅带来更多的便捷性。另外,还要针对人事档案信息查阅设置相应的权限,保证人事档案的合理利用,进一步提升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

(五)加强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护。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受到较大的威胁,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积极提升系统硬件条件,为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为了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可行性,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需要经常针对网络系统进行检查和检测,强化对数据流转的监管。设置网络安全防火墙,及时更新软件防护程序,并通过设置相应的密码和访问权限,进一步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另外,还要重视档案信息数据的备份,通过运用云存储,有效地防范突况发生,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

公关策划案例范文4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le information age with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l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files and quality, is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archives work of urgent need.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l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测绘档案是各级测绘部门和单位在测绘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基础测绘成果、各类地理信息数据等文件资料,是测绘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是各项经济建设的基础资料。随着社会发展和测绘工作的逐步完善,大量测绘成果信息的存储、电子档案的管理等具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测绘档案管理模式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1 信息时代测绘档案工作新问题 测绘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传统的测绘档案仅限于测绘系统或与基础测绘资料有关的建设部门。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测绘服务范围的拓展,目前已渗透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交通、能源、规划等政府部门决策,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已越来越依赖于地理信息。正因为如此,测绘档案的服务范围已突破原有的范畴,扩展到社会任何需要地理信息资料的用户。测绘档案信息服务多元化、现代化传统的测绘档案主要是提供纸介质的各类比例尺、地形图及一些文本文献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纸介质的地图越来越多地被数字化测绘产品所代替。由于信息网络的建立,传统的保管方式、提供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测绘资料档案服务主要以手工检索为主,检索工具主要是目录、索引、接图表等,而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必须扩展为光盘检索、网络检索等。如何处理好原始资料保存、先进的数字测绘产品提供等问题,这已经是测绘档案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大课题。2 加快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的技术支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实施的技术支持,也是保证其实施的关键。随着测绘档案数量的日益增加,档案的存储、保管仅靠传统的库房已经很难适应了,这些已成为测绘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问题。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具有手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极大地提高测绘档案管理的效率,也是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正规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只有有效地发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处理信息的高效率、高性能,测绘档案信息资源才能集中、快速、准确传递和高效利用,才能更方便、更快捷地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用户、信息资源与网络环境构成了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基本要素,实现测绘成果数字化,解决可共享的测绘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测绘档案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内容有一个根本性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创造了契机。建立数据库是推进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的核心建立测绘档案资料数据库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准确、规范、系统的数据库是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是测绘基础成果开发利用的重点,数据库的建立为数据转换和存贮提供了条件,可以对测绘基础成果进行科学的数字化整合,实现测绘资料档案的多元利用。因此,要切实加快数据库建设步伐,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整合、改造和完善,缩短更新周期,提高信息现势性,优化数据库结构,丰富信息内容。数字测绘技术体系全面形成为促进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代表的“3S技术”已然成为测绘科技发展的主流。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加快了基础测绘成果的转化,基本确立了地理空间信息从获取、处理、维护、更新到应用服务的运行模式。数字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测绘信息获取与更新的能力和效率,信息化测绘已成为测绘发展的大趋势。测绘应用技术研究和测绘档案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数字区域”、“数字城市”的建设工作,为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驱动力。数字测绘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全天候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分布式和一体化地理信息管理技术以及网络化和社会化地理信息分发服务技术、具有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更新、管理、分享、服务与应用等软硬件平台的研发,是促进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科技动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向应用服务体系迈进在基本实现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的同时,地理信息正成为一个规模可观的产业,走进社会和千家万户。作为一个面向社会进行开发应用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以基础地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以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地理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大大拓展了测绘服务领域,促进了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向应用服务体系迈进,有利于充分提升测绘事业的服务保障能力。当前,基于基础地理信息的测绘成果档案资料管理信息系统为政府决策、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公安交通、环境治理、应急指挥等提供了大量的、现势性的、可靠的基础地理信息,这极大地拓宽了测绘档案信息的服务领域。因此,大力推进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对提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综合实力具有重要作用。3 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要切实加快建设和完善测绘成果档案资料管理系统,充分整合测绘档案资源,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保证测绘档案的完整性和应用的及时性。要加快现有测绘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积极推进一些重要的、容易受损的、利用频率高的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加强对珍贵的、重要的测绘档案的保护。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和使用价值,实现测绘档案工作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公关策划案例范文5

思想对一个人的行动、一件事情的发展方向等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增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对于优化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来说意义重大。具体来说,在建筑工程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建筑单位各级负责工程协调、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以及建筑单位和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等都要对其加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内容的培训,以使其在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优化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意义,并全面地了解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政策、方针、路线、规范等,进而使其能够积极地将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到实际的行动当中。与此同时还要履行好一票否决权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与单位部门领导的政绩、企业的整体效益、工程的招标投标以及建筑企业的资质相挂钩。对于违反或是不认真执行的人员要提高惩处力度,使建筑企业管理者和政府的有关领导能够真正做到将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放在众多工作的首位来抓,在思想上树立起工作安全第一的认识,在行动上对于安全生产保持时刻的重视。

二、完善并规范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要想使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得以有效的优化,就必须对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机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建立起一套相对健全、合理化的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配备专职的监督和管理人员。对于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队伍来说要建立起以工程项目责任人为首、以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人员为主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管领导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施工当中的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同时各建筑企业还要建立起严格的岗位生产安全责任制,将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具体责任落实到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名员工,并就工程安全生一事倡导相关建筑施工的全体人员签订责任书,之后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根据本企业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操作具体规范标准,在认真落实的基础上确保企业工程施工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同时建筑工程主管单位还要建立起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没有根据规定为员工办理工作意外保险之前,工程不得动工,进而切实保障工程全体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大程度减小工程施工不当所造成的隐患,促使工程施工得以有序、安全地开展。

三、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力度。

公关策划案例范文6

论文摘要: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工作只有强调事前规划,通过规划,完善安全管理组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合理调配安全资源投入、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完善项目安全管理系统,通过规划,实现安全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提高资金利用价值,降低了工程成本。

1.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规划的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是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的综合性、完整、全面的总体计划。分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规划,就是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计划、规范、控制的一系列方法。

项目安全管理系统涵盖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施工、消防保卫等诸多方面,具有整体性、目的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把工程系统和环境系统及社会系统相结合,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考量,制定并积极落实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确保安全工作目标的圆满实现。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规划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基础,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考虑安全工作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预防性和技术经济性的特点,重点采取事前控制、事中控制措施,合理调配安全资源投入,协调安全与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目标关系,它是为适应现阶段安全工作重要地位和面临的困境而提出的,以安全目标为主线,为项目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安全保障的实施性规划。

2.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危险源辨识及评估

目前安全规划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工程造价偏低、安全投入不足与日益提高的安全管理工作标准之间的矛盾。为低造价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契合点是每一个施工企业必须破解的难题。

在实践中,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安全危险源,是指建设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及物质损坏、环境破坏等意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等的不安全意识、情绪和行为;机具、材料、施工设施及辅助设施等的不安全状态;环境、气候、季节及地质条件等的不安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鉴于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及影响因素诸多,危险源转变为破坏力的机理复杂,传统的经验控制型及过程控制型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及管理的需要。

(1)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病症、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科学安全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为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等。

(2)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能量载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显而易见第一类危险源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发生并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其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3.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对策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管理的“三控二管一协调”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多处于经验型管理阶段,安全工作水平波动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 转贴于

项目安全管理规划基于系统的理念,立足于事前、事中控制,综合防范,考量项目安全工作所面对的各种不同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预控措施,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1)关注过程控制

过程安全监控的对象包括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和安全技术措施实施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目标、指标、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相关文件控制等诸多方面。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是安全工作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在项目管理规划中必须高度重视对于安全管理体系的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和持续改进。

(2)协调各方关系

项目安全管理规划在关注安全工作的同时,注重协调安全工作与进度、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质量、进度、成本控制与安全工作的关系相当密切。项目安全工作耗费的工时多在非关键线路上,一般情况下对于进度的影响不明显,但在工期紧、多单位同时开工、多工种穿插作业时,因安全防护、临水临电进度与关键线路上的工序冲突,将会对工期造成不良影响。。

(3)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应当编制详细的名录,应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处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志。

施工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应当分别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台帐,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制度。施工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对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应当编制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4)抓好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施工单位在施工人员进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前,应当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以及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施工单位设在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在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活动前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当明确工程作业特点和重大危险源,针对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相应的安全标准,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