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文化

古代文化范文1

我国在世界上被称作“衣冠王国”,我们从史料文献与遗址中能够看出对中国制造服饰可以追溯到北京猿人时期。随着原始狩猎的发展,北京猿人开始告别了披叶的时期,开始将兽皮缝制成衣服,进入到了“衣皮”时期;而到了山顶洞人时期,就出现了最早的服饰,人们用骨头、贝壳、石头等串成了项链,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到了新石器时期,人们开始制作粗麻布的衣服,在《庄子盗趾》中的“神农之世,耕而食,织而衣”,就是对这一时期的描述。根据《淮南子》中的传说,当时第一个织布缝制衣服的人是神农的臣子伯余。因此可以看到,我国织布缝衣的历史在七千年前就开始了,真的是无愧于“衣冠王国”的美誉。

(一)服饰是分等级的政治手段

我们从最基础的服装功能开始研究。服饰具有双重的特征———能够满足人们身体的需求的物质功能与满足人们自身的审美需求的文化功能。我们都知道,在服饰产生时期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的,这是服饰的首要功能。但是,每个人都愿意用服饰来装饰自己,在世界各地有许多不穿衣服的民族,但是却没有不会打扮的民族。当人们开始进入到封建社会,统治者就会开始利用服饰来区别贵贱与等级,这让当时的等级政治逐渐具体化与形象化,也让人们可以从外观服饰上区分人们的等级阶层。在《周易》就有云,“黄帝、尧、舜、禹垂衣膛而天下治。”这句话说明了在上古时期,当时社会统治者就已经开始用服饰来掌控群众与维护自己的统治。从夏商周开始,古代的中国就开始了服饰制度,而到了西周时期,这种制度已经基本成熟,之后历代都在沿用,一直到清朝末期。

(二)服饰是表现文化观念的语言符号

由于中国的服饰受到我国民族的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尤其是一直在追求一种精神意蕴的魅力,同时服装业能够折射出一个时期的整体文化观念。纵观我国历史,能够导致服饰文化变化的因素,除了直接的政治因素影响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观念的变化。可以以服饰的款式与图案为例,在上古时期的服饰装饰图案是十分简单与抽象的,能够折射出当时人们充满野性的思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在当时社会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些文化现象反映到了服饰上就是体现出样式的繁多,并且地区样式跨度大。当到了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重要阶段,这时候的思想文化也从原有的百家争鸣转向了正统一致。在这个时期的服饰具有的最大特征就是有统一的样式,而地域差别较小,服装图案十分讲求对称与工整,有着严密的布局,可以展现出较强的规范性。到了盛唐时期,社会上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与活跃,所以当时的服饰是与唐朝的浪漫主义文化紧密联系的,可以反映出当时人们思想的开放,穿着服饰的贵气,以及对其他民族服饰也有着包容的气度。到了宋朝之后,程朱理学开始在思想领域盛行,社会开始保守起来,衣服款式不能显示出人们的线条美,而装饰图案过于注重写实,但是缺少灵气,并且服饰成为当时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表达符号。

二、从古代文学中看我国服饰文化

(一)古代文学中的服饰描写展现了自身的政治意义

每个国家的文学作品都是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并且是通过形象来反映出多彩的生活的,我们可以在古代文学的描写中看到对人物的描写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经常说的“未见其人,如闻其声”就指的是描写人物要生动形象,而在人物的文字描写中,对于人物自身的服饰描写是极其重要的。对于人们来说,衣食住行是生活中的大事,从人类社会形成的开始,对于自身的穿着就是每天要关心的,所以说服饰对于人们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史料查阅,我国服饰文化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从山顶洞人开始到封建社会一直到现代社会,我国独有的服饰文化的魅力一直被世界注意着。然而在我国冗长的历史中,服饰文化不只是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自身也具有了社会的属性,这也逐渐成为代表社会经济水平的标志。在中国古代,自从有了阶级以来,服饰就成为政治上的象征。我们可以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看到一些关于服饰的描写,看到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及其所代表的政治象征意义。我国奴隶社会中,君王设立了等级严格的制度,人们穿着的服饰就直接体现出这一点。社会中不同阶级的人们穿的衣服中图案、色彩、款式都不同,我们可以在《尚书》中看到对于古代朝服的制度解释,并且古代朝服代表了明确的政治目的与意义,这之后古代帝王专用的冠服具有的政治意义也开始出现。中国古代社会中,不同等级的人所穿着的服饰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随意跨越。我们可以以天子为例,天子拥有独一无二的平天冠,碧玉带等装饰,而这种装饰是天子自己享有的,朝廷有专门的部门来为天子制作服饰,如果有臣子私下去制作与穿着这些服饰,那么就会犯下忤逆的重罪,会诛灭九族。在《水浒传》中,方腊缝制了皇上专门穿的服饰给自己,结果被阮小七找到之后穿上玩耍。宋江看到后赶紧让小七脱下来,丢到了一边。这是因为阮小七随便穿皇上的衣服是违反当时社会的服饰大忌,由于阮小七穿上了不符合他自己身份的服装,所以受到了当时朝廷的重罚。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中看到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服饰文化中的体现。

(二)古代文学中的服饰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

一部文学作品的成功,是离不开生动形象的人物造型的,而对于人物形象塑造,同样离不开对于人物服饰的描写。所以,在我国服饰文化中对于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塑造是十分重要的。古代文学中对于人物服饰描写能够反映出人物自身的身份地位。我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服饰是文化的象征,而服饰也是思想的思想。”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服饰对于人物的影响力,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通过服饰来对人物有第一次的认识,并且看到服饰能够了解到人物出生的背景、地位等,例如孔乙己穿着已经十年没有缝补的破旧长衫,而《风波》中的封建遗老一直穿着竹布长衫。另外在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的凤姐出场的服饰,在文中是这样描写的,“这个人的打扮穿着与钟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给着朝阳的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璃缨路圈;裙边系着豆绿宫涤,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是穿着缕金百蝶串花大红洋锻窄袄,外面罩着五彩的石青银鼠褂;下面穿着翡翠撒花洋络裙子。”这种奢华的服饰打扮能够一下子引起读者高度的关注,并且可以看出来这个人的身份是不一般的。果然文中介绍了凤姐是荣国府的管家,并且也是贾母深爱的得宠孙媳妇,地位高贵是可以看出来的,所以作者才会给凤姐一身女神样的打扮。我们通过看到作品中这种服饰描写,就对角色的地位与生活背景有了直接的了解。#p#分页标题#e#

古代文化范文2

1.衣纺织中的科技

古语“温饱思欲,饥寒生盗心”可见温饱永远排在人类生存的第一位,而温饱满足了之后,人们就开始了对美的追求,对于所穿衣服除了要求遮体保暧之外,也需要兼具美感,因此,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对于衣物的编织研究出多种技术并衍生出相应的织布机。

1.1踞织机或腰机

最原始的织布方法,古时称作“手经指挂”一般是腰束一带,席地而织,用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持打纬木刀在打紧纬线,它是现代织布机的始祖。

1.2堤花机

可谓是中国古代织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堤花的工艺方法源于原始腰机挑花,织造时上下两人配合,坐在3尺高花楼上的为挽花工,他口中唱着按花程序编成的口诀,同时用手堤拉花束综,坐在下面的织工则协同动作,_来_往引梭打纬,织出飞禽走兽、人物花卉等复杂的花纹。堤花技术中最难掌握的是把预想的图案重现在织物上的花本技术。花本就是指按照设计好的图案,使成千上万根经线有规律地交互上下堤综,几十种纬线有次序地横穿排列,作成一整套花纹记忆装置。花本结好,就可以上机织造。挽花工和织工互相配合,根据花本的变化,一根线一根线地向前织,就可以织出瑰丽的花纹来。汉代的花楼式束综堤花机,经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改进,到了宋代更臻完善,并经丝绸之路传入西方。

2.食:食用器具的文化

“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吃的活动在其初始阶段是没有器具的。随着掌握用火及科技认识的发展,才逐渐出现各种饮食器具。

2.1鼎

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有3足圆鼎,也有4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2000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2.2簋

专指商周时期的青铜盛食器。在青铜器产生之前,此类器物是陶质或竹木质,被称为塯,或称土簋,功能与碗相同。当时除作为曰常用具外,更多地用作祭祀礼器,且多与鼎连用,以偶数出现,用来表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

3.住:建筑中的科技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和建筑匠师建造了无数的建筑物,许多古代建筑遗存至今,具有优秀的技术传统和独特的

艺术风格,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早在7000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榫卯结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木结构框架式的主要特点,结合夯土、斗拱、石雕、拱券及砖石工程等的传统建筑体系,在民宅、楼阁、陵墓、石窟、宫殿、寺院、古塔园林、桥梁以及水利工程等建筑中都表现出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艺术风格。

中国建筑体系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在秦汉时期已渐趋完善,两种主要结构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都已经发展成熟。而穿斗式结构往往在柱枋之间使用斜撑,构成三角形构架,以防止变形。

中国古代建筑的成就很高,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以比萨斜塔为代表的意大利罗马建筑,以巴黎圣母院为代表的法国哥特式建筑,被誉为世界著名的三大古代建筑体系。

4.行交通中的科技

人类很早就开始以家养的牛、马等牲畜驮运物品。车出现后,牛、马等家畜又被用于挽拉车辆。宋代以后,舒适的轿子则曰趋普遍。这些都能满足出行需要,而对于每个朝代的皇帝来说,交通工具除了用于代步外,多会包含一些其他的实用功能,现着重介绍两款用于皇帝出行的工具--指南车、记里鼓车。

1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指南的原理不同,指南车利用齿轮传动系统,不论车轮怎么转动,车上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

根据研究指南车除了在战场上发挥了指示方向的作用外,主要是皇帝大驾出行的一种仪式用车。它的作用是增加皇帝的威仪,所以它的尺寸庞大,形制豪华,并且有专人驾驭。车上立一木人,伸臂指南。车中,除两个沿地面滾动的足轮(即车轮)外,尚有大小不同的7个齿轮。当两个齿轮啮合在一起时,一个齿轮向右转,与之相邻的那个便向左转。利用这个道理,可以使木人的手臂一直指南。

2记里鼓车:发明于西汉初年,大家看它的外形为一辆车子,车上设两个木人及一个双面鼓。车上装有一组减速齿轮,与轮轴相连。车行1里时,控制两个击鼓木人的中平轮正好转动1周,木人便击鼓1次。坐在车上的人只要聆听这鼓声,就可知道车已行了多少路程。这种机械装置的科学原理与现代汽车上的里程表基本相同,记里鼓车通过齿轮传动系统实现减速目的,因此可称之为是近代里程表和减速器装置的先驱。从文献材料来看,记里鼓车是皇帝出行时“大驾卤簿”中必不可少的仪仗之一。

5.乐:休闲娱乐中的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游戏和玩具。古埃及人发明了跳棋,德国人发明了积木,匈牙利人发明了魔方,而古代中国人则留下了七巧板、华容道这样的中国难题。

5.1七巧板

由七块板组成,而这七这块板可拼成任意几何图形,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等,也可以拼成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桥、房、塔等,又或者是一些中、英文字母,最多可达1600种以上。七巧板源自宋朝的燕几图,后演化成明朝的蝶翅几,最终演变为清初到现代的七巧板。美国作家埃德加?爰伦坡特用象牙精制了一副七巧板。法国拿破仑在流放生活中也曾用七巧板作为消遣游戏,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

5.2华容道

源自《三国演义》中“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的故事情节。华容道有几十种布阵方法,如“横刀立马”“近在咫尺”“过五关”等。华容道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

古代文化范文3

桂花结:富贵平安花好月圆

祥云结:祥云绵绵瑞气滔滔

同心结:比翼双飞永结同心

团锦结:团聚美满锦上添花

盘长结:回环延绵长命百岁

方胜结:方胜平安一帆风顺

如意结:如意安闲为所欲为

吉利结:吉利如意大吉大利

中国结,不同的结有不同的寄意,送人更要讲究因人而异,一错可就闹笑话了。”中国结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讲究的是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接。其魅力所在便是“以结寄意,以结表情”,左盘右绕的式样确是各与千秋,正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利”。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编结方式及其对应的含义:

结字,把我们同祖先思绪相连;结字,使我们与古人情意相通。正可谓是: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唐代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诗词等文学作品对结的承颂也成为凸起。唐朝闻名诗人孟郊的《结爱》,当属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告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

战国时屈原在《楚辞.九章.哀郢》中写到:心圭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 不释,作者用“圭而不解”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牵挂。古汉诗中亦有: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告别此。其顶用“结不解”和胶漆相融来形容感情的深挚,可谓是恰到好处。晋朝的刘伶在《青青河边草篇》中写道:梦君结同心,比翼游北林。

《诗经》中关于结的诗句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是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与其扎结可,一面叮嘱很多礼仪时的情景,这一婚礼上的典礼,使“ 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

在烟袋上装饰一个“蝴蝶结”,“蝴”与“福”谐音,寄意福在面前,福运迭至。 大年三十晚上,长辈用红丝绳穿上百枚铜钱作为压岁钱,以求孩子“长命百岁”,端午节用五彩丝线编制成绳,挂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称为“长命 缕”。本命年里为了驱病除灾,用红绳扎于腰际。所有这些都是用“结”这种无声的语言来寄寓吉利。中国人在表达情爱方面往往采用委婉,隐晦的形式,“结”从而义不容辞的 充当了男女相思相恋的信物,将那缕缕丝绳编制成结,赠与对方,万千情爱,绵绵思恋也都蕴含其中。梁武帝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宁代诗人林逋有“君 泪盈、妾泪盈,罗携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诗句。一为相思,一为别情,都是借 “结”来表达情意。 至于结的表意价值,历代文人墨客有大量生动的描写。纵观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绳结收已超越了原有的实用功能,并伴跟着中华民族和繁衍繁衍壮大,糊口空间的拓展,生命意义的增加和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而世代相传。

古代文化范文4

“卷面外因素”造就的状元

在状元录取中,除了权势因素的影响外,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姓名、相貌等,有时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殿试,原拟第一名是孙曰恭。当大臣们把写好的名单呈明成祖朱棣过目的时候,朱棣一看就连连说,不行不行,孙暴怎能做状元。古人直行书写,曰与恭连起来看,看着就像个暴字。最后按皇上的意思,将第三名的邢宽点为状元。朱棣为什么忌讳这个暴字而推崇宽字,这有很深的心理因素。因为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本来没有资格做皇帝,是通过阴谋和武力而夺取皇位的,因为害怕别人说他残暴,所以对暴字有特殊的敏感。他力图在晚年树立一个宽厚仁慈的形象,邢宽因此得了便宜。因为朱棣认为,邢宽这个名字隐含着“刑政宽和”的意思。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正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这一年的殿试中,主考官们发现应试举人中有个叫王寿彭的,寿彭是寿比彭祖的意思,彭祖是传说中的老寿星,活了800多岁。为讨慈禧欢心,考官们决定拟王寿彭为第一名,呈太后审定。果然慈禧见了这个名字很喜欢,很顺利就钦点他为状元。

也有投机取巧、临时改名的。当咸丰皇帝即位时,有位应试的孙姓举人立即悄悄改名为“孙庆咸”。开科后,虽然他的文章平平,但考官看见这个名字好,为博新主子欢心,遂将他取为会试第一名。

名字取得好不好很重要,相貌好不好关键时刻也会成为决定因素。洪武四年(1371),明朝举行开国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本来拟定郭冲为状元,可是朱元璋觉得此人貌不惊人,不足以显示大明帝国的新兴气象,于是将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的吴伯宗点为状元,“以壮国威”。

明弘治十二年(1499)殿试,原定浙江人丰熙为第一名,但因为丰熙一只脚有毛病,就改选广东南海相貌不俗的伦文叙为状元。但丰熙的对策写得很出色,皇帝十分赞赏,就定他为一甲第二名,却赐同状元及第,作为安慰。丰熙成为戴状元冠的副状元,千古仅此一例。

“连中三元”历史上只有17人

宋代确立了科举考试的地方、礼部、殿试三级考试制,所以也就有了“连中三元”的说法。宋代的“三元”,指科举考试中地方解试、中央礼部试和殿试中的三个第一名,即:解元、省元(礼部是尚书省所属的一个部,礼部试又称“省试”)和殿元。

一个士人能中“三元”实在太难了,即使真正的文才超众,也还少不了幸运。北宋最有名的“三元”是王曾,他在礼部试所作《有教无类赋》和殿试所作《有物混成赋》,都被视为模范答卷,长期为人传诵。王曾官至宰相,是中国科举史上仅有的十几名“三元”中的佼佼者。

金代前期很长一段时间,科举分乡、府、省、殿四级考试。在大定三年,竟奇迹般地出了一个连中“四元”的孟宗献。金世宗知道了非常高兴,本来状元例授“从七品”,这次皇帝做主,破例授予孟宗献“从六品”官员。不过,孟宗献出仕不久就去世了,未见事功,他只是在科举史上留下了一个“四元”的佳话而被后人所知。

据统计,连中“三元”,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状元只有17人。

苏州是名副其实的“状元窝”

有人做过统计,自隋唐至明清1300年间,大约进行过科举考试788次,有名字记载的状元671名。在历史长河中,状元毕竟寥若晨星。可这样少量的状元,也出现了“状元窝”奇观。

福建永泰县在南宋孝宗乾道年间接连出了三位状元,即萧国良、郑桥、黄定。后人在县城建“三元祠”以为纪念,并作诗曰:“相去未逾一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

“状元窝”最突出的是苏州。明清两朝共出状元204名,而苏州独占34名。其中清朝状元114名,苏州27名、绍兴8名、杭州6名、山东曲阜5名,这四个地方竟占全国状元总数的40%强,苏州可算名副其实的“状元窝”。

更令人称奇的是父子兄弟翁婿同登龙门,可谓一门占尽风流。唐代科举还有“察举遗风”,所以父子兄弟状元也较多,大约出现了七八次之多,而明清时代也都不止一次有这种现象出现。

最后一个状元未辱名节

清光绪三十年(1904)举行殿试,状元是刘春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1872―1944),河北肃宁人。据说当初原拟状元是广东人朱汝珍。因为名字中有个珍字,慈禧最恨光绪帝的珍妃,因此慈禧就把朱汝珍一笔勾掉,换上本是第五名的刘春霖。因这时恰逢大旱,最盼甘霖。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不久被派往日本留学,后一度隐居家中不参与政事。“九一八”后,总理郑孝胥派人以溥仪名义邀请他担任教育部长,刘春霖表示,“君非昔日之君,臣非昔日之臣”,断然予以拒绝。日寇侵占北平后,汉奸组织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以同科进士身份拉拢他担任北平市长,也被刘春霖当面痛斥。1944年刘春霖因心脏病猝发辞世,时年73岁。

历史上曾有一个女状元

有一出戏叫《女驸马》,写冯素珍女扮男装考中状元被招为驸马的事。现实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女状元,出现在洪秀全的时期。于1853年定鼎南京后就开科取士,先后录取几百名进士,其中文武状元7人。还专门设立女科,录取的女状元名叫傅善祥。傅善祥只有19岁,一举夺魁,轰动天京。傅善祥最初在东王府任记室,也就是当秘书,后提升为殿前左丞相。

古代状元轶事

中状元时的平均年龄大约30岁。

历史上的状元大都是青年,据统计,有生卒年月可考的状元,其及第时平均年龄如下:

唐朝状元平均29.4岁;

宋朝状元平均29.6岁;

元朝状元平均29.5岁;

明朝状元平均32.3岁;

清朝状元平均31.9岁。

据传说,状元中年龄最大的是北宋时期的梁颢,参加科考47年,登龙门时已82岁了。梁颢中状元后,官至翰林学士、当过开封府尹,到92岁才寿终正寝。而他的儿子梁固,后来也考取了状元。

古代文化范文5

翻开《红楼梦》,似乎是打开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窗口。它自问世200多年来,已赢得国内外亿万读者的欣赏和赞誉。外国人读《红楼梦》,可以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以至人们认为“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思想家、文艺理论家王国维称其为“宇宙一大著述”。学者林语堂言:“《红楼梦》不愧为世界名著,优秀小说该具备的它都具备。”在国外,人们形成这样的看法:“不了解《红楼梦》,就几乎等于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

《红楼梦》是博大的、深厚的。人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可以容得下一部二十四史。或计正因为其博大,所以不同的人从中看到了不同的景象。有人说它是历史小说,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衰亡史;有人说它是爱情小说,表现的是宝黛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人说它是政治小说,隐喻的是康熙朝政;也有人说它暗藏的是董小婉的故事;有人说这是作者的自叙传;有人说这是一部宣传色空观念的小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鲁迅所说?quot;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红楼梦》的人物画廊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性格命运的浸染,这在林黛玉和薛宝钗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赢弱的林黛玉,貌若西子,多疑刻薄,清高孤傲,任情任性,弄得众人相背;康健的薛宝钗,艳冠群芳,知情达理,宽容随和,稳重和平,深得上下欢迎。林黛玉多情无邪,率真单纯;薛宝钗理智藏奸,心有城府。对于从深广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在失意时能深刻地理解林黛玉,而得意时又由衷地爱慕薛宝钗。对于一个社会,在专制压抑的时候,林黛玉备受推崇;而国泰民安的状态下,薛宝钗会被大加褒扬。王蒙先生说过一句话?quot;如果你的女儿是林黛玉式的性格,她非倒霉不可;如果是薛宝钗式的性格,那她可以有光明的前途。”王先生显然指的是在今天,不过,即使在《红楼梦》中,宝黛的命运也是大致如此。这也从一个侧面么映了文化传统的内在相承性吧。

从文化的角度,透过《红楼梦》这扇窗,看到的是一座古老而浩大的花园。

古代文化范文6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养生的方法,但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的,最具特色是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传统养生思想。“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中国养生又称摄生,养性、保生,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探索研究人类延年益寿规律。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经过历代演变和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养生乃至疾病的防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仍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利用价值。系统整理历代养生思想方法和手段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传统精神潜力,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既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社会价值,也有文化、科学方面的学术价值。

1学派林立,相互渗透

中国养生思想体系形成较早,养生学派众多,他们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其中影响最大,理论体系最完整,传播最广泛的是儒、释、道、医家的养生思想。儒家治世,把生命的价值与养生的统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中。“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老的概念,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长生不老的思想队科学聚友难以估计的重要性。”(李约瑟,中国科技史)道家消极治身,强调形神,内外兼养,以清静恬淡寡欲为内养,反对违反人性的绝欲、禁欲。佛教的“消除业章,身心自在,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与儒家的“大德必得其寿”同理。佛教不以养生为其终极目标,但佛教的教义与活动内容对养生均起着积极的作用。《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书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可见,医家以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极为突出。儒、道、佛、医的等是中国古代养生思想体系的四大流派,它们的理论奠定了中国养生学思想的基本框架,并规范了养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2方法繁杂,由少到多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回顾中国古代养生学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养生方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浅道深,由实践到理论升华的复杂历程。其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张弛有度、上下贯通、刚柔相济,养形、养神、养心、养气、养德兼备,形成多维-立体养生思想构架,以此为出发点演绎出众多的具体养生方法,如书画、音乐、饮食、芳香、导引等,正所谓“: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内经•素问》说“:久视劳血,久卧伤气,久坐伤内,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五劳所伤。”这都说明养生更应该注意动静结合,动静兼修,动静适宜。人在运动时应该顺应自然,动于外而静于内,动主练而静主养神。“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正是这一观点的体现。

3主体多元化,参与群体广泛

“自先秦以迄明清朝代积有丰富养生文献干余种,……历代王朝的古代养生学者流派众多,具有贡献学者据不完全统计就有近百名。”儒、释、道、医、武、文人、隐士、帝王将相,如此广泛的群体,如此广泛的时空穿越,为养生的研究、整理、传播、实践提供了宽广、悠远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儒、道、佛、医不同时期依据各自的思想体系提出了养生思想,而文人、隐士、帝王将相成为自觉的实践者。养生的结局各一,有受益颇多的,也有方法不当,夭折短命的。后世医家对儒、释两家的养德思想十分重视。道家、儒家亦吸取医家的经验,在养生思想方法上各有进展,其中出现了医道双兼,或儒、道、医合一的养生家,如葛洪、陶弘景、孙恩邈等名家。《辞海》记录高僧、名医、历代帝王分别是62人、42人和154人,平均年龄为72、73和51岁。明清时期书法家平均年龄79.6岁。百岁以上的有3人,晋代佛图澄116岁,唐代澄观101岁,唐代神秀100岁。

4文献极其丰富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医籍大辞典》记载,我国现存中医养生专著900多种,秦汉隋唐40多种,宋金元40多种,明清250多种,近现代450多种,而散见于非医书中的资料也相当可观。《易经》蕴含深刻的辩证思想,奠定了我国养生学的哲学基础,指明了古代养生的正确道路。“秦汉以后,养生内容多集中在中医学和道家、道教的书籍中,在儒家和佛教书籍中也有论及。”“养生”概念在文渊阁《四库全书》光盘版中出现了6279次。据明《正统道藏》辑录有5485卷,其中涉及养生内容就多达2000余卷。历代经史子集、医书、文学著作、笔记、史书、诗赋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有的言简意赅,有的古朴深奥。中国古代养生学由于强调个人的实践,没有使其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这也使许多养生典籍充满了神秘色彩。

5形神合一

《吕氏春秋》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最早提出“动以养形”思想,华佗继《庄子》的“吐故纳新,熊经鸟申”思想之后,创立“五禽戏”,后世又创编了“八段锦”“、十二段锦”、太极拳等。静以养神思想源于老庄,如《老子》记“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所谓不死之药。”“,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内经》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传统养生学强调“形神统一”的理论,所谓的“形”即形体,指人的机体而言,而“神”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全部的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外露征象。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神统一,是指形体与精神相统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生命表现,只有形神统一,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6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养生学,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观为背景的知识体系。整体观的核心是“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素问•六微旨大论》)。顺应自然是中国古代养生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目的。《灵枢•本神篇》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温,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医家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道家归真返朴、佛家清静的寺院环境等都体现了顺应自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