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喜欢姐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好喜欢姐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好喜欢姐姐范文1

【摘要】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医患沟通,能有效的缓解医患紧张的情况,使患者满意,医护人员安心工作,医院得以发展。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传统的医患关系中,医务工作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医护人员为患者解除痛苦,捍卫生命,患者往往怀着感恩的心态对待医护人员。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这种现状如不尽快改善,势必将影响医院的发展。

1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1.1 媒体的因素:医护人员与患者本应是站在同一战线,一起对待共同的敌人――疾病,媒体报道,把医护人员与患者划成对立的两面,对医患之间用《消费者权利保护法》来处理,放大了医护人员的丑陋现象,负面舆论较多[1]。非典期间把医护人员奉为“白衣天使”,非典过后,立即把医护人员贬为“白眼狼”,过分宣扬患者是弱势群体,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院举证倒置证明自己无过错可见一斑,把护理人员说成是“打发”护士:只会打针、发药,护理人员的劳动不被尊重。

1.2 政府的因素:国民生产总值发展较快,但忽略了医疗的发展,医院的财政拨款不到位,居民医疗支出较多,失业人员较多,医疗费用升高,患者积怨较多,很多患者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生病后情绪低落,矛盾直接指向医护人员。医疗资源的缺乏,使医护人员面对众多的患者,不能一一仔细检查、询问、回答,导致患者不满。

1.3 患者因素: 患者对医疗水平要求增高,知情同意、自主参与意识提高,健康意识加强,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都比预期要高,认为只要交了钱,就应该把病治好,不尊重医学科学,人为的加剧医患矛盾。

1.4 医护人员的因素

1.4.1 观念陈旧,服务意识差。现在患者卫生知识增强,对医护人员要求增高。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病,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要求,医护人员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没有完全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忽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感受。

1.4.2 工作量大,待遇低,社会不认可。各医院医护人员缺乏,使医护人员疲于常规工作,对患者缺乏了解,导致患者不满,容易诱发矛盾。媒体的负面报道,也极大的挫伤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缺乏沟通的主动性。

1.5 社会的因素: 诚信危机的出现,使医患双方互不信任,医患之间本是性命相托的特殊关系,诚信危机使本应有的信任缺失,双方不能坦诚交流[1]。医院和学校只重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患者为中心还只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人性化服务。

1.6 未建立公平有效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和医患纠纷调解仲裁机构,“要想富,闹大夫”,“想捞钱,告医院”,已成为某些人挣钱的渠道,医院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工作。

签于上述因素,在医患之间已出现很深的沟壑,从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来看,两者之间缺少有效沟通是主要原因,医护人员觉得为患者治疗已尽心尽力,患者觉得医护人员只认钱不负责,这种现象应早日消除,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医学科学的发展,使患者的身心能得到全面恢复。

2 有效的沟通是解决医患纠纷的关键

2.1 沟通的时间与内容。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包括病情的发展、入院后的治疗、费用的支出、各种治疗的注意事项,选择沟通的最佳时机。利用查房、治疗、操作前后,多数患者对治疗操作有恐惧心理,此时间与患者解释沟通,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沟通的方法与技巧。良好的语言胜似灵丹妙药。掌握语言的艺术性,保持热情的态度,运用语言、药物和手术刀三样法宝,给患者以鼓励和力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1 适时保持微笑。“微笑”是人际沟通中的“剂”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不管是赞许、鼓励的微笑,还是坚定、自信的微笑,或是亲切、温馨的微笑,对患者来说,是任何药物都代替不了的精神力量。

2.2.2 学会倾听。患者到医院,总有许多的疑问,医护人员需有足够的耐心倾听患者述说,并从中找到与患者沟通的切入点。

2.2.3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疾病种类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交流,避免用生硬的医学术语,让患者及家属明白、理解医院的治疗、护理工作。

2.3 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的为患者及家属着想,帮助患者选择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减少费用支出的治疗方案,即使出现小小的失误,患者及家属也会理解。

2.4 多用鼓励、肯定的语言。肯定患者及家属的做法,更会赢得家属的积极配合,患者心情会很好,主动配合医疗和护理。

2.5 把患者当成社会人。理解病人因疾病造成的身心疲惫,关心体贴患者及家属,体谅病人及家属偶然的过激行为。

2.6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制观念,充分履行告知义务[2]。

2.7 注意加强医患沟通方面的学习。注重对医护人员的培养,提高文化修养、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真正学会与患者沟通。

3 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需要社会各方做出努力

3.1 医疗财政支出增加,医疗资源丰富,不再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使人人都能享受医疗保障。

3.2 媒体的客观报道,不再把医护人员与患者树成对立面。客观分析医患矛盾,指导公众理性就医。

3.3 患者医学文化水平提高,不再要求医护人员“确保平安”、“一定治愈”,客观评价治疗过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尊重医护人员的人格和劳动。

3.4 重视预防保健,对社区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3.5 医护人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诊治水平;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增强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

3.6 医患之间诚信危机不再出现,形成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

3.7 建立有效的机制,公平处理医患纠纷,切实保证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患者的利益和医疗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医护人员、患者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逐步营造和谐温暖的医患关系。让我们携手共进,和谐共存,共同享受身心健康带来的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 肖传实,李荣山.实用医患沟通技巧[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83-110

好喜欢姐姐范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215

抓好护理细节,提高护理质量

抓好护理细节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各医院的规章制度都是比较规范的,各种规则、规章制度上墙,在每家医院都能看到。但具体是否按规定执行,是否在每个细节都能做到,就要靠细节管理来体现。

护理质量的高低能反映患者是否满意。在操作时态度体现为一种关心,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细微的动作,表现出来的却是很好的效果。要做好、做细这平凡而细小的工作,必须抓好细节管理,才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抓好护理细节,确保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要确保护理安全就必须强化细节管理,因为护理工作非常繁琐,因为事情不大,所以小事就不易做透,因为事小就不重视。根据资料分析,大部分护理差错、纠纷的发生都起因于细节。因为那些大的、明显的错误大家都会警觉,高度重视,小心翼翼地避开。而使大家丧失警惕的正是那些不引人注意的小小细节。如在输血时,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没有认真地核对床号、姓名和血型,而给患者输注异型血。给患者使用静脉化疗药时疏忽观察,使药液渗漏于皮下,造成患者的肢体坏死等。这些都是临床护理中发生的源自细节的护理差错事故。

细节管理是做好护理安全的关键。护士长要注重细节管理,在落实制度、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和护理技术操作上强化细节管理,完善各种相关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三基”理论,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注重环节质量的监控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树立“风险源于细节”的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地转移,防范差错事故,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抓好护理细节,减少护理纠纷

护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但是,我们必须要有解决和避免这些事故发生的措施,来防范和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这就要必须要强化护理细节管理。

强化细节管理理念,提高护理纠纷识别能力,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认识到强化细节工作的重要性,来修正和改造护理人员的不良行为,从细节入手,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每个工作环节中,护理工作者都要认识和预测到一些易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并对这些环节进行流程再造或流程重建,运用流程尽量或刻意去避免这些隐患的发生。如发药流程,一个患者一张口服单,由一个班摆药,另一个班核对,再另一个班核对后药袋包药,并注上床号,姓名,时间。再按流程为下一位患者准备。发药时大声呼叫患者的名字,让患者或家属回应确认后方可喂药离开。当然在这个流程中护士对药物的名称及用途都应熟悉,并向患者或家属沟通说明,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就不会对发的药产生怀疑,而自觉地认识到是药物的反应而及时告之医生及时处理,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也取得了患者信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抓好细节沟通技巧,消除纠纷隐患

良好的护患关系,需要护患双方共同建立和维护。患者不仅要主动配合,而且要积极参与自己治疗和护理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护士起到驱动作用,通过沟通,让患者从不自觉到自觉,到积极主动。这就要护士注重细节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知道他暂时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服务,并予以满足他。

好喜欢姐姐范文3

关键词:三环节 信息技术 分组学习 展示

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质量,我校积极开展了“三环节”教学实践与探索。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我也曾尝试过许多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三环节”教学活动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方向。

一、课前抓预习,实施有效的预习教学

1.预习设计。预习设计是实施预习教学的前提,要精心设计教学案,按照“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活动建构”的原则,把预习目标转化为预习问题,把预习问题转化为预习任务,把预习任务转化为预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案编写中,问题设计要尽可能考虑大部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多梯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预习实施。在实施程序上,采取“下发学案——自主预习——预习诊断”三个流程。教师在课前一至两天将预习学案发给学生,指定完成预习的时间,安排预习学案的收交方式,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晚自习或其他课余时间,自主去微机实验室进行实验。

3.预习检查。一是学生检查,积极推行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实行预习学案组内互评,小组长收集汇总预习信息;二是教师检查,教师课前及时收交、批阅部分预习学案,收集预习信息,推进预习教学的落实。

4.预习成果的运用。按照“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师在课前要及时检查预习学案,诊断学生的预习效果,收集学生所遇到的学习难点或学习疑惑,确定课堂讲授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二、课上抓改进,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1.课堂组织形式的改进。实行分组教学,有效地解决了困扰信息技术课堂的三个严重问题:一是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二是课堂纪律不好控制;三是老师的指导在课堂上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2.教学内容的改进。要加强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认真落实新课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要求,把回归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注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学习体验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任务的布置要尽量灵活,而且难度的设置要合理,要体现合作的意义。

3.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

可采取“交流助学——拓展深学——系统建学”三个环节。

4.教学手段的改进。要加强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增强课堂的互动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认真进行课堂展示、评价与反馈

课堂展示对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只要有任务布置就要在课堂上有分组展示,展示的内容就是他预习的内容、小组共同打造的内容。信息技术课是操作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展示,对于学生的意义非凡,而且学生展示和老师展示不一样,换成学生展示时,学生的关注度会立马加强,这时学生有一种 “自我比较”的想法,学生之间相互的点评和纠正给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反馈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每节课的知识点给出增加适当难度小练习。

四、加强教研,提高“三环节”教学的效益性

围绕“三环节”教学,我们教研组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教学反思”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深入推进了“三环节”教学的开展。

一是扎实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即常规教研和专题教研。常规教研由各备课组组织,每周一次,主要围绕教材和课标,针对教学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预习学案的内容设计、课堂教案实施、限时作业的内容设计进行研讨,突出一个“实”字;专题教研由教研组组织,两周一次,主要是针对在预习、课堂、作业三环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会诊,突出一个“专”字。另外,我们还经常结合学校定期开展的课堂教学互观课、达标课、观摩课等活动,开展教研。

二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进行动”。在学校组织下,我组每位教师都建立了《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优点、存在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案例等;每学期都积极参加“互观课”、“达标课”等活动,其中,每一种课型都要经历“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个人反思小结”六个步骤。每个阶段结束后,我们都会把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写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进行总结。这些活动也促进了我组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总之,“三环节”教学法对于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这一点,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也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率和效果,需要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共同探讨与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胡正虎《信息技术学科“三阶段”教学模式探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第9期。

好喜欢姐姐范文4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一名教师,走上神圣的三尺讲台,应当怀揣敬畏之心,要认真对待。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在上每一堂课前都要精心备课,我认为,要想让一堂政治课上得生动高效,在备课环节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一、备课就是备学情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具有客观性、开放性、动态性、可知性、多元性等特点。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基础和重要环节,是高中政治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情分析主要是对学生的起点水平、生活经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等进行细致分析与深入了解。比如每次上课之前,我们在备课组活动中我们就会对我校的学情做出分析,想出相应的教学方式。立足于学生的起点水平和生活经验,是课程目标的基点,也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起点。政治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应善于通过观察、访谈、提问、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起点水平,“特别要注意了解他们对即将所要学习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明确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知识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新课讲授中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困难和障碍。”针对这些困难和障碍,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

 

二、备课就是备教材

 

备教材要掌握两个要素:一是掌握课程标准。只有理解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与时俱进、居高临下的。钻研教材、确定目标、探索创新、指导教学。二是掌握教材内容。教师只有研究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内涵外延和深度广度,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比如我在准备《探索世界的本质》这一章节的时候,就对教材做出了以下的分析:

 

(一)本单元的地位

 

1.从知识目标来说。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怎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本单元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人手,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这三方面内容构成了本单元最基本的知识目标。

 

2.从能力目标来说。培养学生自觉运用的科学物质观分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意识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运用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3.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思想观点,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实践是哲学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牢固树立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定真理的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总之,本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内容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第四课和第五课主要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第六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综合探究主要讲党的思想路线。基本结构是:物质——意识——实践——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这样认真的备课,既分析了本单元的目标,又了解了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教学自然成竹在胸,轻车熟路。

 

三、备课就是备学法

 

就政治学习本身而言,一方面是“学”,一方面是“习”。“学”主要包括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和及时复习。“习”主要包括自我检测和运用,如:练习、考试、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等。前者重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后者重在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预习是无师自通的桥梁,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助推器。它能够增加上课的目的性,提高时效性;还能培养自学能力,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2.上好课是学习的重要阶段,是提高成绩和培养能力的关键。上课最重要的是“专心”。“心”专在哪里?一般来说,专在“看”(包括看书、看黑板、看屏幕等)、“听”(包括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分析,听同学的发言、争论、辩论、质疑等)、“参与”(如:主动思考,与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将你预习时确定的听课重点与老师的讲解结合起来,积极发言、大胆质疑等)。3.学习具有实践性、个体性、反复性的特点,反复性以及爱宾浩斯遗忘曲线要求学习过程应该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特别是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准备,要从备学情、备教材、备教法三个方面做好备课环节,那么我们就能让课堂教学走向高效。

好喜欢姐姐范文5

【关键词】三年级语文;预习;环节;过渡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三年级语文预习指导具有巩固字词、指导句段预习的作用,孕伏篇章预习方法的三重性质,是小学语文预习指导的过渡时期,也是关键时期。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三年级预习指导效果,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讲究情趣性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同样,只有讲究预习设计的情趣性,才能激起学生的预习兴趣,从而很好地完成预习任务。适应三年级学生的预习要求是:

(一)操作性强

如课前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达到拓宽知识,提高获得知识的能力。指导按预习程序观察事物,达到增强感性认识,直观理解课文、提高观察能力的目的;课前根据课文另外排演课本剧,促进学生进入课文角色,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培养表演才干……如此等等,只要教师正确引导,耐心辅导,学生就会喜欢预习。

(二)竞争性高

三年级学生要强好胜,对竞赛怀有强烈的兴趣。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安排竞赛性预习,也能取得良好效果。如: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朗读预习,新课开始组织朗读擂台赛。要求不能漏读、唱读等,不合要求者即被淘汰,由发现错误的同学接读,最后以朗读篇幅的长短确定胜负,并给予小红花奖励。又如: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预习题解答竞赛。以解答速度作参考,以正确性为标准定胜负,同样给予奖励。在赛读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评估,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各种竞赛性预习活动的组织,不仅仅为了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为了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认真对待、扎实完成预习作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体现导向性

要使学生顺利地过好“预习关”,指导他们掌握系统的预习方法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预习训练中注意归纳、总结,帮助学生逐步明确预习目标,掌握预习步骤,形成自学能力。

通过训练使学生明确预习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确定词义;能概括自然段段意,并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说出课文主要内容;能试着回答课后思考题,并能对课文内容质疑问难。

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预习步骤:①整体入手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②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释词语。③概括课文主要内容。④能解决课文中的一些问题。⑤质疑问难。

三、倡导质疑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足以说明质疑的重要性。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语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把学生分成两组,互相向对方提与文章有关的问题,看哪个组问题提的好,看谁不会被对方问倒。学生们好胜心都是极强的,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整个课堂就活了。例如在教《暮江吟》一课时,学生在预习时,教师故意质疑“铺”的用法。

师: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用一个“铺”字?还能用其他字替代这个“铺”字吗?

生1:可以换成“照”,“射”,“入”,“映”……

生2:尽管可以用这些字,但我觉得这些都不如“铺”字好,因为当时夕阳离水面非常近,“铺”字让我们感觉水面上都是夕阳的光。

生3:斜阳照水,波光闪动,半江碧绿,半江红色,“铺”字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

师:看来同学们对“铺”的理解已经很深刻,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傍晚时分,太阳把它最后一道柔和的光斜铺在水面上,此情此景,同学们想说的很多,请同学们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吧!

(学生争先恐后谈感想,畅说对诗意的理解)

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学会聆听的美德,鼓励其自圆其说。一堂课下来,老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而把大量的表演机会还给学生们。这样,成绩好的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成绩一般的学生也能从中学到提问题的方法、技巧,慢慢也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四、注意渐进性

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对预习要求、步骤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循序渐进。具体地说,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由课内到课外

初始阶段,一定要将预习放在课内进行,使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预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待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法后,可逐步放手让学生在课外进行。

(二)从单一到综合

初始阶段,可对某一单项进行强化训练,待学生掌握一项再学一项,直至全部掌握,综合运用。

(三)由分散到集中

好喜欢姐姐范文6

关键词:课堂 环节 学习

引言

目标具体化 掌握知识 应用知识

我校是一所乡镇朝鲜族九年一贯制学校其规模甚小,现有8个教学班,每班学生数均在10名以内,况且留守儿童小学部占79.3%,中学部占85%,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不愿学、不能学、不会学、学不懂。我们也一直在探索课改之路,不断地学习、考察,尝试了很多种做法,如学杜郎口、学洋思,实践目标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先学后教等等,但在改革的路上始终收效甚微,一直在徘徊,没有走出困境。学生数甚少在课堂氛围等方面有所影响,但对学生来讲面对老师的机会多、提问的机会多、发言的机会多、展示的机会多等有很多好处。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以层次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效率”这一课堂教学改革思路,教师站在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制详细具体的“导学案”(备课)来试图开拓一条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之路,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内容,必须充分分析学生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一、学习目标要具体化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归宿。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在教师确立切实可行的明确的简明扼要的学习目标。目标越明确、越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行动的每一次努力就越能够获得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喜悦,人生从此充满了活力、激情和有意义。学习目标的设立分一下两个方面。

1.学习目标的分层设定

学习目标的分层设定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目的是要同时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在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普遍性发展需要之外,既要考虑学习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也要考虑学习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如:对层次不同的学生设定具体的达到目标。某某同学应该达到什么水平,某某同学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学生的差异包括性格的差异、兴趣的差异、能力的差异和认知风格的差异等,目标的分层要立足于学生这些个性品质方面的差异,实现学生在这一领域(学习主题)的发展可能。

2.学习目标的精细分解

学习目标的精细分解是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我们通过将课的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中去的办法,实现了学习目标更具体、更可测的要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都得到满足,促进了学生有差异的成长。学习目标是一个有主题的复合的整体。分解学习目标,就是将这个整体“切分”成一个个局部的子目标,并使它们切实可行和便于检测。

二、组织授课分层,把脉各层次学生学习情况

授课分层,采取“小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讲授”相结合的方针。全班学生以自主学习基础上,B、C两层学生组织合作交流,教师针对A层学生进行了解、讲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以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以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C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组织训练分层,把脉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情况

上一篇初中数学论文

下一篇足球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