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教师的佳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赞美教师的佳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赞美教师的佳句

赞美教师的佳句范文1

关键词:鼓励;赞美;兴趣;想象力

作文体现的是语文的基本功,是衡量学生语文技能的重要标志。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从提高小学生对写作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写作的兴趣,学生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锻炼,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用鼓励和赞美提高学生的兴趣

写作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久的锻炼才能养成。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很难做到持之以恒,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容易打退堂鼓,而教师的鼓励和赞美,恰恰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孩子的要求是很低的,能得到大人的认可与赞美,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鼓舞,所以,在写作这方面,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每逢遇到佳句美词,定要真诚地赞美和鼓励他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二、注重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写作最重要的是素材,而生活又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好的文学作品大都源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注重培养学生搜集生活素材的能力,只有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要培养学生搜集生活素材的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小学生对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我们正可以利用这一点,让他们对好奇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把自己所观察到的写下来。例如,春天来了,植物都有哪些变化,动物都有什么动静;下雨了,天上是什么情况,地上是什么情况;吃饭了,饭桌上都有什么饭菜,谁在厨房里忙碌。通过这样的联系,学生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写作时也可以得心应手,不会再畏惧写作。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中要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到高年级能写“想象作文”。平时,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倘若忽略了这一点,就写不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了。那么,如何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主要的方法有:

1.通过续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续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开个头,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春天来了……,学生会想象出春天来了是什么样子的,树绿了,花开了,河水解冻了,万物都开始复苏了。二是通过对课文进行续写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如在学习了《小马过河》《坐井观天》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对结尾进行续写等。

2.改写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学习完古诗后,可以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意境进行想象,描绘出古诗中的优美意境。通过这种方式,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是加深学生对诗词理解的有效办法。如在教学《暮江吟》后,首先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在夕阳的映照下,江面上都有什么样美丽的景色,然后让他们把美景描绘出来。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3.结合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都喜欢幻想,童话故事、科幻故事都会让他们浮想联翩。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经常给他们讲一些故事,然后让他们从故事中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提高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学生对写作兴趣的目的。

赞美教师的佳句范文2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五结合”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谈常新的千古难题,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没有公式可套,没有捷径可走。作文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生活积蓄,表达技巧等,缺一不可。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老师的督促下,被动完成任务的。很多学生或者苦于无话可说;或者胡乱拼凑文题不对、词不达意;或者空话套话假话连篇,内容空洞,缺乏新意、创意;或者文风不正,编造故事情节,嫁接人物形象。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结合多年作文教学经验,我把小学作文教学总结为“五结合”以飨读者。

一、写作与观察相结合,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

小学生作文时,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事物,每一个细节都能成为写作的内容,关键在于作者能否发现和用心去感受、体悟。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起点,也是儿童语言表达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成为探究者和发现者。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亲近自然和生活,观察社会与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和表达生活。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观察到的、听到的东西写下来。我们知道,儿童认识世界,总是从生活开始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指出“美是生活”。的确,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进行思考,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美。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童心童趣,从而实现孩子们的写作梦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学校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自己的同学站在了赛台上。此时,他的表情是怎样的,老师和同学们又以怎样的目光望着他,当时自己的心情怎样,等等,这些都应该引导儿童观察体验。

二、写作与积累相结合,日积月累,丰富写作词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素材,而好词佳句又能为文章增色不少。教学实践证明,朗读和背诵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学标准规定:“要重视背诵”。这完全符合儿童精力旺盛,时间充裕,模仿性强,记忆力好的特点。见于此,我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积累词汇、佳句、名段、名篇。既要整理好课文里的,又要搜集好课外书上的好词佳句。要求学生无论课内课外,只要阅读就要做好读书笔记,摘抄优美句段,积累写作素材。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经过挑选的好文章,我充分利用早读课,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认真阅读并且要求在家每天必读。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读两篇好作文,并进行摘录整理。每次作文之前要先读范文,再进行写作。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学生逐渐养成了自觉诵读的习惯,几年下来学生的词汇量自然丰富了。

三、写作与阅读相结合,范文引路,激发写作激情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把写作与阅读结合起来。读是写的基础,写的能力要在读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就写论写,越写越难;以读促写,大有可写。通过一定量的阅读,熟记语言点,扩大知识面,学习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等有关写作技巧,以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和引领学生从阅读的“范文”中,读出自己生活中的类似情景和感受。并告诉他们只要积极参加阅读,在阅读中就能学到写作方法,并能写出好文章。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以各种文体和课文为范例,对一些所给情景写的文章,写好后要对照一些范文,找出差距,然后再去练习,不仅能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写作技巧,还能锻炼他们的恒心和毅力。因为阅读教学中的许多文章更能使学生产生写作冲动。他们也能从阅读中汲取写作技巧,体会到表达方法。相同体裁的篇目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力,使他们能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发现美,体悟美。在阅读中学生讨论所读的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是自己又该怎么写,写什么。“阅读引路”会让学生更迅速地进入写作角色,激发学生潜在的习作激情。

四、写作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感知,引起创作冲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野炊,踏青,游戏,访问,科技观察,比赛等。并组织学生写成文章,编成相声,话剧,小品等,并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积累写作素材。比如,让学生跟爸爸妈妈一同参加秋收劳动,要求他们观察秋天田野的丰收景象,体会挥汗秋收的情景。一位同学在《秋收》一文中这样写:秋天的田野,呈现出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你看,玉米地里,一个个沉甸甸的玉米棒子绽开了笑脸,爸爸正在忙着收玉米,汗水从爸爸紫红色的脸上流淌下来,脊背上流下来的汗,把爸爸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是他却顾不得擦一把。看到爸爸妈妈忙碌、疲惫的身影,我才真正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这段文字内容丰富,情真意切,这正是小作者亲眼目睹了爸爸妈妈的艰辛劳动,才产生了这真挚的情感。

五、写作与讲评相结合,深情赞美,品尝成功喜悦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作文评讲重在鼓励,要着重表扬肯定。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老师的作文指导,及时的赞扬、鼓励,学生会增强作文的信心,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讲评中,在指出存在的不足、问题之后,总是大加赞美之辞,深情的表扬,使孩子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把激情冲动的表达欲望深埋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激起他们习作的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也许只是一句话,正是他们内心的激情冲动,孩子们就会迈上创作之路,翱翔在语言的天空里。

总之,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利用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坚持“五个结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系统写作练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努力创造写作的环境和写作实例,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学生一定能写出文法正确,语言优美,语感地道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关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深化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2011.

赞美教师的佳句范文3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心小学六(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少年前的中秋之夜,苏轼曾望月纵酒,举杯轻吟。如今,又是月圆之夜,我再一次频首浅唱……

从古至今,有数不清的文人墨客赞美那轮圆月,圆月固然很美,可却只是一刹那。当今朝过去,明天它又变得残缺。残月似乎象征着离别的伤感,而苏轼却一反古人对残月的悲伤,反道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的千古佳句。

是啊,细细想来,没有这残月的演变,哪来这一轮圆月?好比在生活中,没有一次次惨重的失败哪能换得成功的喜悦?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自然月亮也会阴藏晴出。

人月无常,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月圆之日,有多少远离家乡的人人凝望着月亮,思念着家人。有些事是不能强求的,只要彼此惦记就足够了。现在的我们并没有体会到离愁的苦闷,既然这样,就请珍惜这眼前的点点滴滴,不要等到离别之时叹哀愁。

赞美教师的佳句范文4

一、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

我在习作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体验生活,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针对小学生喜爱活动爱玩的天性,我围绕习作教学精心设计和习作相关的活动,如“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我没有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而是和学生一起玩“贴鼻子”的游戏。在热火朝天的游戏过程中,我提醒学生注意游戏的过程是怎么样的?谁说的、谁做的引起了你的注意?当你被蒙上眼睛,拿着鼻子去贴时,心里是怎么想?又是如何做的?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习作的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学生不会觉得没话可写,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在习作中都有体现。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写出来的习作自然而然就会打动人了。

二、体验生活,注意素材积累

从当前学生习作现状看,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学校与家、家与学校两点一线。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阳与昨天有什么不同。作为教师,有必要让清新的空气吹进我们的教学,让我们的教学走进广阔的空间。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时,我们可带学生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大自然的美丽;秋天,大地一片金黄,果实累累时,我们可带学生到果园里去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与收获者分享丰收的喜悦。我们也可抽出时间,领着学生到商场、市场去逛一逛,让学生在这司空见惯的地方,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寻未曾发现的现象,观察周围人不同的表情、动作、神态。学生有了感受与体验,才会提起习作兴趣,打开话匣子。记得我在指导学生写一处景物,为了让学生写得真切,亲自带学生到九龙口玩,让学生看看九龙口自然风光,尽情感受九龙口的魅力。回来后,让学生写习作。结果,学生写出的习作生动、具体,情真意切。如果没有学生亲身体验,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习作呢?

三、强化阅读,促进习作升华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教学,这样既可以化解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又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有效的习作方法。在改编后的新教材中,比较注重好词佳句的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注意培养学生这种习惯,那么在习作中,好词佳句就会信手拈来了。例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我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有的学生找的是“榕树正在茂盛时期,好象要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多么绿的树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学生找到后仅仅让他有感情读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让他说出喜欢的原因。有个学生就说出了这个句子的独特之处,“簇”字特别能表现榕树茂盛的样子,但是理解不等于积累,我紧接着追问,我们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景物可以这样描写,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提了上来,纷纷把自己平时见到的景象表达出来:花,草,树叶……接着,我马上让学生进行写话,有些同学就写得特别好,例如:哇!那一团团,一簇簇的野多美啊!我迫不及待地扑了过去……你看,这词用得多生动,多准确啊!如果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不会有提高吗?

四、合理评价,催化习作提高

赞美教师的佳句范文5

一、明确写作目的,激发学生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语文成绩。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谈“文”色变,视作文为“魔鬼”,他们写文时,常常搜索枯肠、胡编乱造、敷衍完篇、应付了事,写作时缺乏主动性和兴趣。针对此现状,笔者在从事作文教学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兴趣的培养。首先是利用“地方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消除学生写作时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找到自信;其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学生感兴趣的人物或事情作为写作题材,巧妙命题。例如学生刚进入初中不久时,教师可以《假如我是一位老师》《妈妈我想对你说》等为题进行作文教学,由于此时学生具有极强的表现欲和与父母交流思想的愿望,写作时学生会感到有话可说。因此,所写的文章大多真挚感人。再者,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因为作文水平的高低事关语文考试成绩的高低,尤其是中考,作文分值甚重。古人云:“文章千古事”。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在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及日后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从心理上重视,端正态度,为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多积累、观察,让学生养成乐于积累、善于观察的习惯

学生们害怕写作文常常是因为觉得无事可写或有话不知怎么说,究其根源则在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缺少对素材的积累。因此,我要求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随时记录。学生的摘录分为主动摘录和被动摘录。主动摘录是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和感人的事例就摘录下来。被动摘录是教师指定的摘录。例如:学习《春》时,让学生摘录描绘春景的佳句;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让学生摘录赞美雪景的美段。我还将摘录引进了课堂,课文里出现的佳句、学生回答问题时用的美词、试卷选文中的典型事例,我都让他们随时记录下来。只要是个有心人,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纸一笺,都有令人心动的瞬间,所以我还常常提醒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任何事,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学会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如,去年寒假我国部分地区下了几场大雪,开学的第一天我没有上新课,而是让学生交流下雪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有的学生描绘银装素裹的雪世界;有的学生叙述千里送鹅毛的情意;有的同学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神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积累,写作的源泉一定长流不息。

三、激发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新颖独创、科学合理的想象

作文的本质是求异而绝非求同,在改革巨变、思维更新的今天,作文教学更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用新颖独创的思维方式展开想象。我在教学中常有意提出一些人人皆知的题材或事件,要求学生提出与传统不同的观点,挖掘出新意。如用“龟兔赛跑”这一古老的题材写文章。以往人们都是对乌龟的精神进行赞扬,而对兔子进行批评,认为它骄傲自满,但是有的学生却认为,让兔子与它能力相差极大的乌龟赛跑,这实质是压抑了兔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的文章能“化腐朽为神奇”,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创造性想象。想象既要新颖独创,又要科学合理。就像鸟儿飞翔离不开空气一样。想象如果不合理、不科学,缺乏依据,即使很新奇,想象翅膀也飞不起来,在作文教学中,我在启发学生想象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说明想象的依据,以此培养他们科学合理的想象。

四、作文形式多样化,课内、课外作文双管齐下

课内作文,要求具体,学生受到约束较多,有时往往处于被动,但它又必不可少。如果课内作文可以看成作文教学的第一条腿,那么第二条腿应该是课外作文。只有两条腿一齐走,学生才走得好而快。课外作文主要是让学生写随笔和作简报评论。写随笔,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选文体,学生直观选自己最想写的事情,可把所见所闻或平铺直叙,或抒发感情,或发表议论,亦可说明,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也可,点点滴滴几百字也行。

五、技巧是最好的法宝

赞美教师的佳句范文6

1 读中品味

这里的朗读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读”,“自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学习,提高自学能力的一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把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悟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讲新课文时,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动在文中给生字词注音,给难读的语句标出朗读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自由练习,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课文。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克服那种不给充分时间,只是囫囵吞枣地读上一两遍的现象。这一环节应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懂”。在初读之前,教师给学生适当的朗读要求,学生也会本着目标去认真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的内容,以达到朗读的最佳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为学生强调,朗读时的语气应该透露出语句中的语气、心理、神态等,从多角度来体现朗读所散发的韵味。

2 想中体会

朗读中的感情,像在生活中一样,只有朗读真正产生了这种情感,才能从语调里自然地露出来。指导朗读,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只求读得流利、通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生不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不切实地为课文的内容所感染,那么他根本无法真正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因而教师在朗读前应启发学生从各方面理解全文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启发进行指导。在教授课文《荷花》时,笔者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把在“看荷花”这节课文中感受到的荷花的姿势美、颜色美、动态美,充实到“赞荷花”这节课文中去,再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这样,学生在读到“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的时候,那赞美之情就溢于言表,把这一池花读“活”了。

最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化为课文中的“我”,化为池中的一朵荷花,身临其境,一阵风吹来怎么样,风停了又怎么样,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怎么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是什么好梦。通过想象,从而增强学生的体会。

3 练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