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用艺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用艺术论文范文1
一.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即使是应用题教学,也只是把事先编好的现成的题目出示给学生,学生只是根据几个必需的条件套用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却不知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处理哪些信息和数据,更没有领悟到数学对于这一问题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其具体做法是:
1.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
比如教第九册“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我就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红领巾、自行车车架、电线杆架、桥架等引出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推拉等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如修补摇晃的椅子,学生会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给椅子加上木档子形成三角形,从而使椅子稳当起来。这样使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有。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帮助他们在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数学应用范围的广泛。
2.收集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学……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例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孩子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二.引导学生寻找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寻找数学问题,是学生探索数学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试想如果学生不会寻找数学问题,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数学问题呢?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
罗杰斯认为:“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但我们的教育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所有的现实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一种障碍。然而我们希望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个体的话,就得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结合数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这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观念尤为重要,同时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如在三年级学生认识长方形的周长之后,我是这样做的:让三四个学生为一组,量一量教室内门框、窗框、镜框等长方形的长与宽,并设计一下做这些物品需多少材料。最好再给每种不同的材料标上单价,让他们计算一下,选择怎样的材料,用什么方案,可以既经济实惠,又满足需要。
又如,在四年级学生学习了面积之后,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面积的认识只停留在教师所教的范围内,离开这个范围就一问三不知。如他们知道家庭居住的面积是若干平方米(这是从家长那里知道的),但问他们这一数据是根据什么得出的,他们都摇头说不知道。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学生认识面积后,我组织学生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居住面积的大小是根据什么条件确定的”,接着布置一道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动手测量自己居室的面积。这时学生就要考虑房间的形状,要求出面积就必须测量哪几条边,怎样测量,用什么单位,怎样计算,是否取近似值等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指导学生从数学内部寻找数学问题
数学内部充满着各种问题,虽然通过前人的多年努力,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学生学习作为再次创造的过程,仍有一个不断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在数学内部,学生接触最多的问题是解答习题,而解答习题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教师可以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对问题正确加以理解,明确已知的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作出合理的假设,寻求通向目标的可能途径,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要使学生从中养成习惯,形成技能,并迁移到其他方面,使他们拥有问题解决的意识,提高思维水平。
例如:计算12345+23456.这是一道多位数的加法,学生计算后,教师可以改变题目的形式,出题“CROSS+ROADS=DANGER,已知O=2,S=3,求其他字母各代表几(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这显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解决的情景。因为解答用字母来表示两个加数的加法,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而且解此题时学生不仅要具有加法知识,还须具备假设和推理能力。
三.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这些实际问题已经经过数学处理,各种条件与问题都比较明显,然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非如此容易,因此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识的实际问题或情境。
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学生带到学校大操场的一块空地上,让学生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面积是30平方米的花坛,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学生对这道题积极性十分高,他们几人一组,一边测量一边设计,显得十分投入,最后竟设计出十几种图形优美、很有创意的花坛。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把教学过程看作问题解决过程,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先要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这一知识重新进行组合,有一个新的认识,然后要对分割法、平移法、面积相加减等方法进行选择,看哪些方法更适合于设计,方式得到扩展。这样,在设计过程中,既解决了沉重的基础知识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有拓宽了长方形的知识(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更为重要的是,在设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学生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家里面的一切建设都是离不开数学应用的。让学生参与其中,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大有好处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实践活动,这个工作可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要联系家长配合老师,大胆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让学生参与家庭管理活动。让他们回家了解家里一周的油、粮、副食、水、电、气等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搜集的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整理,并提出有关的问题:你家一周共需开支多少钱?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家里每月的结余是多少?如果家里要购置一台800元左右的热水器,根据家里每月的结余,几个月后可以买一台?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从家庭这一特殊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朴素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搜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积极的开展智力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比如针对下面的生活实例:两位老师带46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门票成人每张10元,儿童每张5元,公园还规定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可以实行八折优惠,让学生想一想怎样买票比较合算?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几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一般学生都能想到的,根据有46名儿童和儿童票5元这两个信息,可以得到买票所要付的钱是5×46=230元;第二种方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思考:题目告诉了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就可以实行八折优惠,如果多买4张儿童票,再打八折,所付的钱是否少一些呢?老师要求学生实际算一算:用5×50×0.8=200元。通过计算,学生发现,多买4张儿童票,看起来好像要多给钱,但由于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最终还是只付200元,比第一种方案要少付30元,两种方案相比,学生都愿意采用第二种方案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会逐步变得深刻而灵活,既提高了学习技能,有增加了智慧和才干。
当然,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绝非靠讲几节数学应用专题课所能解决的,不要期望在一两次的解决问题中就能培养起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也不要认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包括生活中的问题)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毫无帮助,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经历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总之,通过各种载体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⑴施方良.《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21
⑵李佐锋、周淑芬.《小学数学教师知识扩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实用艺术论文范文2
内置了大量的函数库和程序模块库,具有专用性和可扩展性,提供了用于数据采集、分析、显示、存储等以及GPIB、DAQ、VXI、串行口等各种总线设备的应用程序模块,使不熟悉总线标准的工程师们也能顺利地进行仪器开发。用户可以把创建的VI程序当作子程序调用,以创建更为复杂的程序,而这种调用的层次是没有限制的。程序的运行是基于数据流驱动模式,不受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影响。在程序进行测试时,不仅提供了如断点、单步运行、探针等传统手段,还提供有高亮执行工具,可以在程序运行中高亮显示数据的传递细节,以便于用户进行高效率的调试。提供了大量的与外部代码和软件进行连接的动态链接库,还提供了CIN(CodeInterfaceNode)节点,可以方便地调用由C/C++及Matlab编译的程序模块,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支持常用的网络协议,具有数据共享、远程测控等功能。
虚拟仪器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中,传统的仪器设备是由厂家预先设定好的硬件组合,功能比较单一,具有很强的专用性,难以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敏感参数(如温度、压力、液位等)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测试结果只能人工记录后才能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估,一方面人工读取数据会造成人为误差,另一方面不能实时处理数据、绘制实时图;对一些需要多参数同时测试的过程,即使用多台仪器同时测定,却往往很难保证各台仪器间的兼容性,同时也增大了设备的投资成本,且多参数同时测试的结果不能集中到同一面板上进行显示,不方便用户对多个参数变化的综合比较和分析;对有些设备的操作,由于条件的苛刻(尤其是易燃易爆有毒的测试现场),不能进行人工直接操作,需要远程测控,传统仪器很难满足这一迫切需求;若传统仪器设备的部分器件出现故障,将可能导致整个测试系统的瘫痪甚至报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天津大学的韩磊等基于LabVIEW开发了虚拟-1286电化学接口软件,通过测试黄铜在自来水中的耐腐蚀性和不锈钢钝化膜的稳定性,证明该接口软件兼备了灵活性、实用性与可靠性;东南大学的王晓[10]等基于LabVIEW开发了换热器试验装置测控系统,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了数据测量、记录和分析等多种功能,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与控制精度;新疆大学的付志新[11]等研发了一套全混流反应器的仿真系统,通过模拟计算验证了该仿真系统可应用于不同反应类型的稳态和动态模拟,既方便于用户进行反应器的设计,又可用作稳态、动态反应器的演示或培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Schlumberger(斯伦贝谢公司)在阿拉斯加石油钻井作业中使用NIFieldPoint和LabVIEW实现了冗余钻井控制,创建了一个带有控制和远程关机功能的监控报警系统,防止了泵机系统的损坏和环境污染,提高了安全性;胜利油田和华东输油管理局利用LabVIEW软件开发的原油管道实时性泄漏监测系统已成功应用于集输管网和长输管线,能及时精确地定位突发原油泄漏的泄漏点,有效地防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Shell(壳牌)利用LabVIEW软件实时模块与FieldPoint分布式I/O,研制开发的段塞流抑制系统(S3),成功地控制了因操作变化(如开关车、增加产量等)而引起的在长距离的流线-升管系统中形成的大规模段塞流[12]。
实用艺术论文范文3
一、条理述例法
这是一种极为实用和具操作性的方法。有许多方法虽然叫做方法,实际上更像是原则与要求,不具操作性。而条理述例法却是有一套灵活的述例格式可套用,所以这种方法是尤其适用于作文基础一般的学生,或者说适合考场上比较紧张而条理混乱不知道写什么的学生。
它的基本述例思路主要有四步,如下:
先三两句话简叙事例的相关背景(作文格三行以内,简洁为上)+“面对这种情况,他没有……,而是”(此处点中心观点)+人物怎么样做(体现议论文观点中的关键词的做法)+取得的成果。(加粗部分让学生背下来)
请看我们的学生是如何运用这一方法的:
论点:人生如歌,只有不断地奉献自己,才能奏响人生的雄伟乐章,实现人生的价值。
论据:在那荒凉的西北之地,杨善洲担任着书记一职。当地艰苦的条件,资金的短缺,家人的不支持,所有的一切都在动摇他的决心(以上是简叙事例相关背景)。面对这种情况,他没有失去信心,他没有轻易妥协,而是(以上是套话,此处要学生提醒自己该点中心了)选择不断地奉献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心观点)。于是他每天起早睡晚,还曾多次带领群众进行治沙建设。资金短缺,他便降低了自己的工资来进行经济建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始终坚持着在岗位上不断地奉献自己(以上突出的是人物怎么样做体现中心)。终于他成为了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以上是取得的成果)。扪心自问,作为大好青年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像杨善洲那样,不断地奉献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吗?
-(以“价值”为话题的议论文例段)
这样的议论文虽然语言不华丽,也不见得表达有多高深,但肯定会围绕站话题和中心不枝不蔓,有条不紊地展开,对于作文基础一般的同学来说,特别实用。而且,这种思路并不一定就限制思维,只要有严谨的思维,一样可以拿高分。在高考评卷场上,这种方法也很受专家的认可。请看我们高考评卷发给评卷教师的标杆作文中的作文中的文段:
论据: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狄更斯,彼时改革初行社会动荡,英国贵族与底层贫民矛盾激化,资产阶级戴着虚伪的面纱,招摇过市。那算不上一个好的时代,换句话说,那并非一个适合文艺发展的时代。(以上是简叙事例相关背景)可是生在那个时代的狄更斯并没有纵情歌酒怀着绝望的心情自暴自弃,也没有愤懑偏激,(以上是套话,此处要学生提醒自己该点中心了)用一支笔写作生命的孤注一掷,相反他给当时的英国开出的一剂良方是宽恕与爱(中心观点)。他书写《双城记》、《雾都孤儿》,他写的不是革命史,而是捕捉了那一个时代的氛围,用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仇仇相报终无已时,流血只能造成更多的流血,只有宽恕能拯救这个世界,(以上突出的是人物怎么样做体现中心)仁慈如狄更斯,看似是最不适合那个阴暗的时代的,可是他能勇敢地直面它,用自己的力量去感化那个社会,在最不合适的时期里做了最合适的壮举(以上是取得的成果)。
(2012年广东卷高考标杆作文,55分)
二、概括排比法(群例法)
这种方法就是围绕中心论点,用高度凝练概括的语言列出一组跨越时空的名人典例进行荟萃,我们一般建议是三个,最好辅以整句句式进行排比表述。比起条理述例法,这种方法不仅让论据内涵丰富,而且一针见血,能够一语道破论据中证明论点的部分。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事实叠加;二是整句形式。
这种方法其实很多教师也已经用过,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总会顾此失彼,写了很多题外话,却总是没到点。其实相当部分学生积累的素材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欠组织,写的过程中欠提示,他们总是忘记自己其实是拥有这样一个宝盒的。于是我们只是在以往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加了一些类似于套话一样的格式,让学生的议论文更易操作,更有有组织和规划,也更有格罢了。
示例格式举隅:
“古有XX……,今有XX……,中国有XX……,外国有XX……他们无不……”
“论点+就像XX……+又如XX……+还有XX……”
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有时还会创造出新的好用模式呢,此处不一一赘述。当然,大多情况下,这种表述模式适用于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过让学生掌握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有时候学生对某些中心的作文掌握的素材特别丰富,他们就可以趁机发挥了。
实用艺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物理常数;光速;普朗克常数
基本物理常数是物理学中的一些普适常数,是人类在探索客观世界基本运动规律的过程中提出和确定的基本物理常量。这些常数与自然科学的各个分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学理论的提出和科学试验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基本物理常数包括牛顿引力常数G、真空中的光速C、普朗克常数h、基本电荷e、电子静止质量Me、阿伏伽德罗常数Na等。
物理学中许多新领域的开辟以及重大物理理论的创立,往往与相关基本物理常数的发现或准确测定密切相关。基本物理常数描绘和反映了物理世界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它们为不同领域的区分提供了定量的标准。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及其精度的不断提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生动地反映了实验技术和测量方法的发展与更新,现在,许多基本物理常数的精度已达10-6量级,有的甚至达到10-8~10-10量级。本文限于篇幅,仅以光速C和普朗克常数h为例来说明。
光速是光波的传播速度,原与声波、水波等的传播速度类似,并不具有任何“特殊的”的地位。但细分析起来,光速也似乎确有一些特殊之处。其一是光速的数值非常大,远非其他各种波动速度所能比拟;其二是光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其他波动则离开了相应的弹性介质便不复存在,由此引来了关于以太(假想的弹性介质)的种种争论。
1865年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方程组,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推导出了电磁波的速度C等于电流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之比。1849年斐索用实验测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3.14858×108米/秒。分属光学和电磁学的不相及的两个传播速度C电磁波与C光波之间出乎意料的惊人相符,使麦克斯韦立即意识到光波就是电磁波。于是,以C为桥梁把以前认为彼此无关的光学与电磁学统一了起来。同时,由于电磁波传播依赖的是电磁场的内在联系,无需任何弹性介质,使得“以太”的存在和不存在没有什么差别,不需要强加在它身上种种性质。至此,光速C的地位陡然升高。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揭示了电磁场运动变化的规律,统一了光学与电磁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但同时它也提出了新的更深刻的问题:麦克斯韦方程组只适用于某个特殊的惯性系还是适用于一切惯性系。如果麦克斯韦方程组只适用于某个特殊的惯性系,则不仅违背相对性原理,且该惯性系就是牛顿的绝对空间,地球相对它运动将受到以太风的吹拂,然而试图探测其影响的Michelson-Mor1ey实验却得出了否定的结果。如果麦克斯韦方程组适用于一切惯性系,则根据伽利略变换得出的经典速度合成规律,在不同惯性系中的光速应不同,甚至会出现违背因果关系的超光速现象,也难以解释。总之,对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伽利略变换和相对性原理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深刻矛盾。直至1905年Einstein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前提,并借助洛伦兹变换方程建立起狭义相对论之后,这一切矛盾和困惑才最终得以解决。
由此可见,真空中的光速C从光波的速度上升为一切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之后,又进一步成为一切实际物体和信号速度的上限,并且在任何惯性系中C的取值都相同。C作为基本物理常数,提供了不可逾越的速度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切超距作用,成为相对论和新时空观的鲜明标志,同时又成为是否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定量判断标准。
1900年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提出谐振子能量不连续的大胆假设。1905年Einstein为解释光电效应,把能量子假设推广到电磁波,提出“光量子”。1924年德布罗意通过粒子与波的对比,假设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也就是波粒二象性,设其动量为p,则其德布洛依波长由下式绝定:pλ=h,这里h是一常量,叫普朗克常数,h几乎处处出现,它宣告物理学新的研究领域——量子物理学诞生了。
量子物理学的进展表明,普朗克常数h是量子物理学的重要常数,凡是涉及量子效应的一切物理量都与它有关,h不仅必然成为微观粒子运动特征的定量标准,而且成为划分量子物理与经典物理的定量界限(正如C是划分相对论与非相对论的定量界限一样)。如果物理体系具有作用量纲的物理量与h可相比拟,则该体系的行为必须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述;反之,如果物理体系具有作用量纲的物理量远大于h,则经典物理学的规律就在足够的精确度对该体系有效。普朗克常数h的深刻含义和重要地位,使之得以跻身基本物理常数之列。
普朗克常数h的一个意外而有趣的含义在于,它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宇宙存在形式的基本常数。宇宙中广泛存在着有形的物质与辐射,其间的能量交换(如物体发光或吸收光)遵从一条物理原理,即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如果不存在普朗克常数,即若h=0,则表明辐射与有形物质之间的能量交换可任意进行。由于辐射的自由度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随着频率增高,辐射自由度在数量上是没有上限的。因此,辐射通过与有形物质的能量交换,将不断地从有形物质中吸取能量,最终导致有形物质的毁灭。于是,整个宇宙只剩下辐射,没有原子、分子,没有气体、液体、固体等,生命与人类当然无从谈及。幸而普朗克常数h不为零,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存在着ε=hv的能量台阶,波长越短频率越高的辐射其能量台阶越高,在与有形物质的能量交换中越不起作用,相应的辐射自由度冻结,从而使有形物质与幅射的能量交换受到限制,两者才能达到平衡,我们这个宇宙才能以当今丰富多采的形式存在下去。
下面介绍一下近代精确测量C和h的方法。
测量真空中光速的精确方法是,直接测量激光的频率ν和真空波长λ,由两者乘积得出真空光C。1972年,通过测量甲烷谱线的频率与真空波长,得出真空中光速为c=299792458±1.2米/秒。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新的米定义为:“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由于光速是定义,不确定度为零,从此不再需要任何测量,结束了300多年精密测量C的历史。
h首先由普朗克给出,普朗克利用黑体辐射位移定律中的Wien常数b与k(Boltzmann常数)、C、h的关系,由b、k、C算出h,用实验方法测定h则始于Millikan,他利用光电效应的实验得出h,近代精确测定h的方法是利用Josephson效应,这是超导体的一种量子效应。
1900年,Thomson在总结以往几百年的物理学时指出:“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似乎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这两朵乌云就是当时无法解释的黑体辐射和Michel-son—MOrley实验,正是它们引起了物理学的深刻变革,导致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诞生,与此同时出现了两个基本物理常数h和C。
参考文献
[1][美]威切曼著,复旦大学物理系译,《量子物理学》,科学出版社,1978年
实用艺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在线包装技术;技术应用;工作流程;电视节目
当前,电视节目包装已经成为一种新兴产业,电视台与各类媒体都成立了专门的部门进行电视包装,针对不同的电视节目,如新闻类、综艺类、体育类等进行组织策划,形成专业的包装形式。现如今,随着电视事业飞速发展,电视中的各类频道都需要有特色的创作思路,在管理上也要不断创新,提高制作的技术水平,加强工作人员的能力。宣传模式日趋成熟,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通过包装技术已经吸引了一大批观众的眼球。为了更好地打造栏目的品牌,展现冲击性的效果,使节目能够更加符合观众的品味。电视包装行业也需要更加出色的人才与更加突出的技术支持。不仅是电视各类栏目,直播节目以及录播节目等都需要一定的包装,在节目的前期和后期也要进行不同模式的包装。
1在线包装技术概述
我国的在线包装发展了很长时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传统的节目包装都是在节目播出时假设字幕机、动画、Logo或者是二维三维特技、慢动作回放等一些技术丰富节目的效果。但是,节目的改革一直在进行,目前已经有多种包装技术,如虚拟演播室、渲染器等一些类产品的出现,使在线包装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2在线包装在针对不同类型节目时的应用
电视节目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新闻频道、综艺频道、体育频道等,每一类型的频道都需要特色的节目包装技术,使包装能够体现节目的特点。
2.1新闻类节目
新闻类节目的在线包装是文字、场景、字母、渲染技术相结合的制作技术,再针对图像、声音、字幕等组成部分进行剪辑。3D技术可以使图像和文字模拟动态的场景;Flash技术通过对节目的润色和渲染取得丰富画面的效果。所有的技术就位之后,在特定的位置进行特效处理,使节目的质量得以提高。
2.2体育类节目
体育类节目的实时性较强,需要特定的实施包装系统,需要在比赛现场画面中插入虚拟图形,要让观众能够观看到慢动作与回放。以足球比赛为例,需要向观众提供球速以及动态越位线等情况的播报,要利用包装技术实现虚拟化动态越位线的播放。实施包装系统除了起到了包装效果之外,还具备解析球赛的能力,来提高节目的质量。
2.3综艺类节目
综艺类节目的包装需要演播室的渲染器和字幕机等设备,实现多种包装元素的智博展示。我们还需要很多当代技术的支持来丰富节目的内容,如可以利用短信互动、电话连线等方式,使观众能够有更高的参与性。
3在线包装网络系统及包装流程
3.1在线包装系统
在线包装网络技术不断成熟,我们也需要更加成熟的包装系统来满足当代电视节目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加丰富的模板,使其能够随时调用,及时修改。
3.2网络在线包装的流程
网络包装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策划,才能为电视节目带来良好的效果。对电视台相关业务的调研有利于建设在线包装网络来完成对业务工作流程的需求分析、评估和设计。文案策划环节与制作环节是包装业务流程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任务规划环节;然后,对方案进行设计,并且还要加之辅助设计与文案设计;最后,对进度进行审核。每一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严格的顺利进行。制作环节主要分为粗编以及精编制作、音频制作、图文动画等业务,制作换件的顺利进行也需要技术层面的支持。
4在线包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电视节目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视节目在线包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线包装的技术也日趋成熟,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线包装技术主要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专业化。越来越重视专业的在线包装技术丰富节目的内容,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特点。在综合类、体育类、财经类等活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有的还应用到虚拟演播技术、三维实时渲染技术等。二是网络化。在线网络包装系统需要一个团队的紧密配合。紧密的工作流程,还要进行协同策划来实现在线的节目包装。通过对网络互联对电视台全台转播,获取更多的媒体资源,使资源得到共享。
5结语
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不断促进电视节目优质发展,使在线包装技术在电视节目的包装过程中得到不断优化、完善。与此同时,激烈的竞争使在线包装技术的发展更加专业化,信息资源共享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包装形式,使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朱锐.三网融合时代,电视节目策划及制作中在线包装技术的推广运用[J].世界广播电视,2011(6):86-87.
实用艺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会计计量目标理论;受托责任;决策;收益
财务会计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而在会计理论的研究中专门针对会计计量的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在传统财务会计中,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计量单位是货币计量,这是已经被广泛接受的;然而,随着现代对会计理论研究中越来越多的涉及到“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确认和核算,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或有事项以及公允价值等的确认和列报等问题都是涉及现代会计实务的难题。而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计量和计量理论等一系列问题。
一、传统会计计量理论的基本问题
在现有的会计计量理论中基本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会计计量的定义、本质、目标、计量属性、计量单位以及衡量计量的标准等等,而这其中以定义和目标又是其它内容的基本。
(一)会计计量的定义
在会计界最早提出会计计量定义的是史蒂文斯(S.Stevens),他在1946年提出:“计量是根据特定的规则吧数额分配给物体或事项。”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提出:“会计就是要计量和传递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中的数量方面,虽然定性信息是重要的,但会计职能强调通过数量表示有意义的定量信息来增进有用性。”1979年,井尻雄士在《会计计量理论》一书中提出:“会计计量就是以数量确定目标或事项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把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的过程。”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公告中认为:“计量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中计列财务报表的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在我国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和余绪缨教授在1992年提出的定义,即“计量,是指在财务会计中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并予以确认,使其转换为可以用货币表现的信息”。
从上述对会计计量定义的时间间距及其内涵来看,对计量的认识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计量基础上是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单位上是坚持货币计量。第二,在传统计量理论中普遍认为会计计量就是计量财务报表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过程,并表现在报表的形式上。第三,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将其放在会计基本概念框架中的勾籍关系中,特别是会计本质和会计目标是传统计量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从而形成了计量理论中的真实收益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两大主流学派。
(二)会计计量的目标
在传统会计计量理论中,对计量目标的分析和研究也是类似与计量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理论,只是有从会计目标中演进而来的受托责任性和决策有用性的两个广泛接受的模糊概念而已。比如,在林志军编写的《会计的假定、原则、准则》中曾经表述:“会计计量主要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收益衡量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考核企业管理当局作为业主的委托管理者所实际完成的‘受托责任’,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肖伟在其编写的《会计计量接触理论研究》中认为,会计计量的目标与会计决策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即提供有关价值运动的量化信息,确定与决策相关的价值运动方面的量值。另外,在吴艳鹏编写的《资产计量论》中将会计计量的目的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明确企业资产责任,交代企业资产经营现时履行情况;(2)客观的反映企业所实际控制资产的经济价值;(3)为经济决策管理提供有用信息。并认为这三个方面彼此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企业资产计量目的的完整内容。
由此可见,我国传统会计中对计量理论的研究依然限定在传统会计基本概念框架结构中,以会计本质和会计目标为其研究的中心出发点和逻辑起点,特别是对会计计量目标的认识更是突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俨然已经成为计量目标的两大主要观点。尤其是随着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多种计量模式给传统计量带来巨大的冲击时,计量目标理论也成为争议颇多的话题。
二、计量目标中受托责任性和决策有用性的评价
(一)受托责任性
认为计量目标服从与受托责任观的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委托方把资源交给受托方,受托方承担合理、有效地管理资源并使资源保值、增值的责任。作为资源的受托方,要如实向资源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结果;而为了有效地协调委托方和受托方的关系,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要求客观性,在会计确认上只确认企业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从而在会计计量上以历史成本计量,反映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如下图1所示:
根据图1,在受托责任观为知道的会计目标中,委托方和受托方双方责任明确,并且所要求的计量过程也仅仅时反应这种唯一的契约关系,而计量的结果以及对计量报告的要求自然与之相对应就变成了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要求。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需要客观、可验证的计量过程并反映结果,对受托方进行监督和控制,受托方则需要客观地计量整个过程并报告出来反映企业履行的情况和经营结果,因此,在此会计目标为导向的计量过程中,采用的则是会计学的收益、使用财务资本保持以及名义货币单位等一系列概念,并决定了计量过程中只需要用历史成本对资源进行初始计量既可,没有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等后续计量等问题,也没有无形资产等混合计量等问题。简单的说计量的目标就是完成受托责任,真实的反映资源的收益这一目的。
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以整个财务会计基础概念框架为基础从会计目标出发的计量目标目的理念仅仅是从整个财务会计的逻辑关系为逻辑起点,将其作为一个子系统而发展的。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完善、特别是信息成为投资人和经理人越来越重视的焦点,受托责任行对目标性已经逐渐显现出不适合的地方来。在受托责任中,计量及报告出的结果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在决策者看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决策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活跃和发达,投资者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集中式、单一性逐渐成为分散性、个别性、大量性,潜在的投资者和相关的利益相关者都在关注着计量所反映的信息。在这种环境和要求下,很多学者开始对受托责任性的计量目标提出置疑并转向对决策相关性目标理论的研究。
(二)决策相关性
认为计量目标服从于决策有用观的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会计目标是向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等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主要包括关于现金流量的信息和关于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这就要求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可靠,更重要的是相关有用。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不仅要包括已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还包括那些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因此在会计计量上不仅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还采用非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如现行价值模式、公允价值模式等),并要求提供多种会计报表。如下图2所示:
如图2,以决策有用性为指导的会计目标中,虽然和受托责任观一样都适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经济环境,但与其不一样的是,资源通过资本市场的交易完成有效的配置,委托受托双方的关系变得模糊,信息成为连接经理人和资源以及投资人的关键点,此时通过资本市场运作的企业资源的收益及消耗情况就不再是会计计量的主要目的,而相应的决策信息、投资信息以及潜在投资能力的信息已经有原来的无用信息变成了至关重要的信息,而贯穿整个会计过程的计量其目的也就成了提供相关、可靠的有用信息,由此可靠性、相关性就成了连接会计目标和计量目标的衡量标准,并且在会计目标的导向下,计量过程中开始采用经济学中的收益概念、开始涉及重置成本、实务资本保持以及现时成本等一系列有利于决策信息的计量概念。而计量所反映的信息其目标不再仅仅完成投资人的受托责任,而是更注重体现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与报酬水平以及本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风险与报酬等。并且要适时体现出后续计量以更好的面向未来的需求和目标。在这种计量目标理论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本市场的介入给会计计量带来的冲击,解决了当前越来越多后续计量的一部分问题,可以说是比较有效的。并且,在2002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加拿大会计准则理事会合作推动的“会计计量”研究项目中,最终还是将计量目标界定为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即与概念框架中的财务报告目标相一致)。但我们认为,决策有用性的计量目标仍有些不能满足的情况,决策有用性适用的经济环境是资本市场,而怎样的资本市场才能保证决策有用性的计量目标可以满足整个信息系统的需要特别是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呢?信息成为关键之关键,而会计则无形间成为信息使用者和信息的“奴仆”,在决策有用性的目标理念中又将如何体现呢?等等问题都是目前在决策有用性的目标理念中无法很好解释并解决的问题。
三、结论及建议
在上述受托责任性和决策有用性为目标的计量理论中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会计计量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但是很显然都并不是很成功的解释并解决当前越来越成熟的实务问题。我们认为有如下原因:
1.这两种目标理论都是以会计目标为出发点或逻辑起点,而当前在会计目标的研究体系中还存在理论和实务上不具有操作性的地方,这样的研究起点首先对会计计量这一贯穿整个过程的重要量化概念目标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把对计量的研究局限在了以此为基础的勾籍关系中,我们不是说这中间存在逻辑问题,而是说计量的目标本身就限制在了这一范围之内。
2.从理论上讲,这两个观点不论是在会计目标理论还是在计量目标理论中,其适用的基本前提或经济环境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这种分离状态下,无论是明确契约关系还是明确资本市场交易形成信息。而当前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爆炸时代的发展,信息、知识等无形资产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资源并且对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像资本市场开始席卷会计整个过程一样,需要更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目标理论满足当前会计整个过程,特别是报告过程和结果。
3.从实务操作上讲,我国会计计量规范对于初始计量基础有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最佳估计值等,对于后续计量基础有摊余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但从总体上看,对除历史成本的使用还是比较谨慎的,特别是公允价值,也只是在2006年修改的会计准则中有部分体现而已。这样本身就意味着在会计计量目标理论中试图从新的视角寻求上述问题的解决。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受托责任性和决策有用性的会计计量目标理论,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建议可以抛开会计目标理论,将计量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来研究其计量及报告过程中的真正目标到底是什么,这样可能就计量这个单独的过程来说会更有利于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并形成比较完备的子系统。并且,随着目前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涌现,即使是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混合计量模式并用的计量理论也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和难题。另外在这种比较模糊的计量模式中也容易给会计过程带来许多不便和多种操作的可能性。这样,在计量目标中,我们就更应该抛开会计目标理论,从计量本身出发研究计量目标。
参考文献
[1]欧理平,何华军,岑远春.会计目标:决策有用与受托责任——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J].重庆社会科学,2005(12).
[2]陆剑桥.关于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