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天地手抄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童话天地手抄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童话天地手抄报

童话天地手抄报范文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其中的综合性是包括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也是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综合;还是学习方式的综合,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点尝试,恳请各位专家指正。

1 优化课堂教学资源

从“教学”的角度看,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意味着教师应该从过去“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为教师的教学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创造空间。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具备了无限的可开发、可利用的空间。教师要善于以这个载体进行综合性学习资源的有机发掘。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真正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还可以根据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等要求,创造性重组教材,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再建课堂。语文教材的重组、延伸、提升与整合在课堂教学层面上表现为组课。通过组课的形式,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有机地进行整合进行综合性学习。如教学《笋芽儿》《小溪流的歌》童话单元,我们是这样安排的:第一,阅读指导课。让学生阅读老师推荐的文章,通过大量阅读来接触童话故事,使学生享受了一次想象大餐。教学这个单元,阅读只是起点,应着重发挥它的辐射功能。开展“故事大搜寻”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去搜集神话、寓言、童话、科幻作品,编一本选集。第二,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所搜集的故事。第三,编故事比赛。要求不能抄袭别人的作品,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来编故事。第四,开“梦想大展示”主题班会。学生根据自己所读到的或自己编的故事,重新改编,自编自导自演。这样将阅读教学延伸到了口语交际、写作教学等综合性学习领域,进一步体现了教材使用的整合功能。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大语文观的教学思想,对学生影响是深远的。

2 妙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引领学生体验“活语文”

第五单元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整组教材都是围绕专题精心设计的,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学习内容与训练内容、阅读理解与口语交际、习作彼此关联,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并不是以专题为纽带将各部分内容简单地串联和相加,而是有机地整合。简短的“导语”点明专题之后,编排《孔子拜师》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并在课文之后提出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怎么开展?教材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建议:“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然后学习精读课文《开天地》,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接下来学习精读课文《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课后安排“综合性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再用一段简短的过渡语,由古代建筑引到古代绘画,引导学生略读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最后,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整个板块以专题有机地相互沟通,整合串连。从精读欣赏到资源搜集,从学习积淀到实践体验,从个体学习到合作互动,从学校小课堂到社会大舞台等。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在整合中,专题由平面变成立体,由单薄变得丰满,这一组教材中的每项内容不再是一颗颗的珍珠,而是由这些珍珠相互辉映形成的一道风景,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知识、情感、方法浑然一体的学习情境。

3 善于捕捉生活问题

对生活问题的探究就是引导学生善于关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或问题,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交流、讨论活动,发表对事件或问题的看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如针对日本发生的海啸这一时事,开展了演讲活动。针对学生见到的第一场大雪,开展了“玩雪――赏雪――说雪――写

童话天地手抄报范文2

一、 作业的设计应体现主体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兴趣爱好是最值得教师重视的。如果作业设计得富有灵活性、趣味性,学生不仅学得轻松、做得轻松,而且还有自主探索的可能,学生在自主、动态的学习空间中存在着较多的合作交流的机会,不仅可以轻松愉快地合作探究,也能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1)设计搜集型作业。在新课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多搜集相关资料,拓展视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鼓励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纠错。例如讲授《军神》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后收集关于的相关资料图片。

(2)设计动手型作业。小学生好动,喜欢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无拘无束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从而不断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如:学完《乌鸦喝水》一课,可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小实验,再说自己看到什么,从中得出结论。再如古诗《小池》中所描绘的是一幅洋溢着欢悦和畅快之情的“初夏图”,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用彩笔去描绘。

(3)设计创新型作业。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乏精彩又有寓意的童话故事。像《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蚂蚁和蝈蝈》这样的文章,可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同时创编不同形式的故事结尾。如《狼和小羊》的故事结尾:①猎人赶来了,收拾了狼;②小羊身子一转,狼用力过猛,扑进诃里淹死了;③羊的呼救声被村子里的猎狗听见了,猎狗赶来吓走了狼……

二、作业设计应体现开放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的乐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巧妙地运用开放性的练习,引领学生在纷繁的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仅使课本内容得到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也让学生在实践、玩乐中学习语文知识。去年暑期,我一改传统的方式,以更加具有创造力的作业形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让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假日信息卡”,记录假期每一天的趣事,同时鼓励家长参与进来,对学生的信息卡作评价,做成“信息录”,格式不限,意在发挥个性化的想象,通过自己的亲自动手来完成,回校后进行交流。开学时,我将学生在假期中的“杰作”,包括图文册、新闻袋、消息簿等,它们涵盖了身边的新人新事、环保和农村变化等,把这些富有新意的作业在校园网上交流展览。为了鼓励学生创新,我还根据材料内容,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渠道了解与课本有关的知识,制作手抄报,编写主编意见,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在这种从一元走向多元,从一维走向多维的作业中引领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学习资源,稍加整合,生活就成了学生取之不竭的实践天地,教师如能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具体社会经验相结合,学生将会从实践中获得无尽的乐趣。

(1)设计发现型作业。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也不能局限于文字的叙述,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室外的拓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自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另外,鼓励家长多带学生到一些历史名胜的旅游景点,感受历史的氛围,发现生活的美。

(2)设计多向型作业。学生作业量减少之后,便有了更为宽松的自由活动时间,教师应该有计划性地鼓励学生好好利用空闲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多关心时政,观看新闻联播等节目,对近期发生的事件进行讨论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这样能有效发展学生听、说、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设计阅读型作业。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要设计阅读型的作业,让学生课外有时间看书、读报。并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摘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等,且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自制手抄报、黑板报、剪报等。定期组织读书报告会,百科知识竞赛等,借此机会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

童话天地手抄报范文3

【关键词】阅读兴趣;方法指导;阅读成果;阅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本人曾经做过课外阅读调查,不少学生反映:“看动画片和打电脑游戏比读书更有趣。”电脑游戏富有挑战性、刺激性,有时甚至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这种诱惑力对辨别能力较差、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来说,胜过课堂学习,甚至胜过学校开展的有益集体活动。因此,迷恋游戏的同学往往无心听课,有的同学甚至为玩游戏而逃学旷课,这样势必会导致学习任务不能完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素质教育的宗旨呼唤教师把有益的课外读物充实到儿童的课余生活当中去。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吸引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激发他们的读书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构筑课外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让学生自主营造读书的氛围,会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一)开辟“班级图书角”

我们学校在每个班都添置了一个图书橱,学生代表从图书室和阅览室借来了他们喜欢看的书籍。这样学生们在课间、午休或放学的空闲时间就可以随手翻阅,看到自己喜欢的书还可以借回家去看。学生们还选出了几位比较负责任的同学当图书管理员,负责登记借书、还书记录,整理书架,并定期更换图书。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图书角”深受大家的喜爱,形成了争相阅读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二)创建“家庭小书房”

家庭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我通过家访或开家长会的机会,与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在家里的一角放个书架、书桌,买些孩子爱看的图书,再加以装饰一下,让孩子们在这个小天地里享受读书的无穷乐趣。

(三)设计课外阅读栏目

在班级的黑板报或学习园地开设“好书介绍”、“读书心得”等栏目。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的读书热情一旦被激发起来,进入知识的海洋遨游,开阔视野,必定能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二、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课外阅读

(一)自主选择阅读篇目

平时的阅读,放手让学生去选择,让童话故事、科普小说、民间故事、寓言故事走进学生的生活。在指定性的课外阅读上留有选择余地。建议学生选择阅读篇目时,主要掌握四条原则:结合课内学习内容选择;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选择;结合本班实际选择;结合自己的爱好选择。

(二)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我校在每周二、周四中午午休时间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天下午第三节的活动时间都有安排学生进图书馆借书或到阅览室看报刊。每个周末都有阅读任务,学生要借书回家阅读,并做记录。

2.掌握一般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3.摘录好词好句。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勤做摘抄,像蜜蜂采蜜那样及时地不断的把优美、精彩的词句摘抄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以致用。读书做笔记是提高读书质量、积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它仍是辅的,所以读书课我坚持让学生以读书为主,做读书笔记为辅,不使学生因为做笔记占用较多的读书时间而影响读书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把做笔记看做是一种乐事,自觉自愿去做,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报刊剪贴。我经常从《小学生周报》上挑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口味的文章,这些文章图文并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剪贴报刊资料的热情,组织他们从报刊上剪贴自己需要的、喜欢的资料,甚至鼓励他们自己办小报。

5.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我们利用早上或中午的时间,开展故事会、图书介绍会或诗歌朗诵会。讲故事的同学要把故事读给大家听或讲给大家听,再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三)指导写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的笔记可写主要内容,摘抄好词佳句,写下主要收获、读后感想等。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好词、好句的摘录本。读书笔记能及时收集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成果;同时家长参与评价,及时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学生勤做摘抄,像蜜蜂采蜜那样及时地不断的把优美、精彩的词句、片段摘抄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以致用。

1.指导记录的内容

如: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精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

2.指导记录的方法

学生在阅读时使用符号在书上作批注;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写成内容提要,或是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理成结构提纲;摘录词句、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等;写读后感,要求可低些,写时只要抓住原文的要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即可。

此外,课外阅读不但包括一些报刊书籍的阅读,也包括网上浏览、听广播、看电视等。

三、形式丰富多彩,展示阅读成果

1.定期举办故事会、佳作欣赏会等活动

以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巩固和扩大阅读效果,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积极性。

2. 开展手抄报竞赛

学生把个人的读书心得反映在手抄报上,从版面设计到稿件组织都亲力亲为,把学生的阅读、写作、画画、书写各种能力融于一体,在自我参与中受教育,丰富了课余生活,使学生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例如以“感悟幸福 分享快乐”、“保护地球爱我家园”为主题的手抄报竞赛活动,增强了学生心理素质和环保意识,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操。优秀手抄报在班里《学习园地》展览,并推荐到学校《展示栏》张贴。

3.学期末进行《采蜜集》评优

《采蜜集》的评优是全班人人参与、个个都是评委,互相学习、交流、受教育的过程。被选上的《采蜜集》画面点缀得那么美,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富有艺术感,让人感到新鲜有趣,逗人喜爱。这是课外阅读的真实记载,是学生辛勤整理、动手动脑的结晶。

4.结合教育教学开展读书活动

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有趣的读书活动,每学期我班都举行故事会、演讲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班队会、读书征文、书评等活动,评选最佳读书征文、笔记向学校推荐或向少儿报刊投稿。我班学生陆续有十几篇文章在全国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当这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拿到证书和奖品时,内心体验到课外阅读的成功喜悦。

四、课外阅读实践,推动各项工作

通过几年多来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使班集体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1.学生的读书兴趣高了

全班100%参与读书活动,改变了我刚接班时的状况。每天下午的小队活动时间,班里轮流有一个小队到图书馆阅览,定期在全班汇报,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读书活动从没间断。如刚接班时,班里的20多名男生,课外时间经常沉溺于电脑游戏中。通过开展读书达标竞赛活动,电脑游戏在我班男生中渐渐地失去了吸引力。他们从狂热的打电脑游戏回到理智地去读书,阅读倾向日趋成熟。

2.学生读书习惯好了

课外阅读的开展,使我班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已养成。95%的学生坚持每天看书报。根据个人情况,将阅读的书籍、报纸有关内容摘录或剪贴下来,有的同学还能分析评论,对书中人物、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课余到图书馆阅读的学生多了,阅读的面也广了。多读书,读好书成了许多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需求。

3.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

由于学生在平时有意识或无意识记忆下来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字词及课文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珍珠鸟》这一课时,我问学生还知道哪些鸟?有的学生说有蝙蝠,当时就有一位同学反驳说蝙蝠是哺乳动物,不是鸟。讲完《和时间赛跑》后,我问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有一位同学居然用古诗《长歌行》这首诗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来理解课文的含义。学生通过阅读补充课文有关的知识,不仅使全班同学受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自己去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

4.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了

但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爱读报刊与课外书的好习惯,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阅读方法。在素质教育中,学生多读好书是十分有益的。自从投身到课外阅读后,渐渐地,学生变得上课大胆发言了,尤其是作文成绩逐渐提高,呈上升趋势。

图书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课外阅读助了一臂之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5.学生行为文明了,班风好了

我惊喜地发现,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实现了我最初的希望,还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

同学们不但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在课外阅读中,也学会团结互助,有了好书互相推荐借阅,相互交流体会,共同提高课外阅读水平。

童话天地手抄报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098―01

一、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每天专门设立“阅读课”

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不满足于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而是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涉猎, 在广阔的天地里汲取丰富的语文养料。语文课建立在大阅读的背景下,才能真正高效高能,走向成熟。

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大视野、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并且喜爱阅读、坚持阅读。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高瞻远瞩、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阅读。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在下午设立半小时的阅读课,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写读后感、交换读物、教师推荐好的读物。我认为课外阅读重在兴趣,分阶梯走。俗话说,没有比兴趣更好的老师。起始阶段,特别是第一个学期要重在激趣,学生随便看什么书,教师不要去阻止学生看一些较为浅显的漫画、连环画,这个阶段意在让学生对书发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成为日常生活中惯有的、惯做的一件事。然后,下学期逐步开始转移部分内容到一些儿童世界名著、童话故事、寓言、科幻想象文章、神话故事等上面。

至于读的方法,比如《海的女儿》可分为3 个下午来读,有时采用一千零一夜讲故事的方法――情节转折处或即将故事结局, 悬着等到明天中午讲。这时,往往形成了学生渴求知识的,也是教师推荐读物的好时机。在读完一个完整的故事后,还可以开展一个小小的评论会:检验学生思维的航向,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发表自己的感想,促成深层的理解,创造表达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童话,形象地讲,这是能够点燃孩子思想和言语火花的清新微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角度、审美观各不相同,评论中,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感情强烈、黑白分明,充满着真善美的思索与探求,反映出的是“个性”的阅读理解,不完全为文本所囿。

二、语文教师需要创造、挖掘生活中的语文

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智慧的教师让学生长着一对生活的眼睛来寻找语文。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封闭的语文环境,拓展学习的空间,在身边环境中去学习语文,将会事半功倍。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雾,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的宝库,便是活的书。”这活的书里面,就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读不完、看不厌的知识。关键是语文教师把课本当成学生的世界,还是让世界当成学生的课本。《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给写作能力的发展以广阔的背景,写作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笔者在农村学校,身边有数不尽的自然资源――田野、翩翩的黄蝶、星夜的夏日,都是学生无穷无尽生活的仓库,平常更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童真童趣的视角来滋养自己。

教师不光要创造生活素材,更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针对学生无事可记的情况,可举办生活材料会,把今天学生找到的材料说一说,有些是一堂阅读课上发生的事、有些是和爸爸一起抓青虫、有些是邻居搬迁的变化,这就是学生从平凡的生活里抓到了写作材料。长此以往,能激活学生思路、培养敏锐的观察感悟能力,让学生对选材有豁然开朗之感。这样,好的材料从一个到几个,再到面,思维的火花终于闪亮了。

童话天地手抄报范文5

创造一个学生习作的广阔天地。实施这次读书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激发学生课外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和书交朋友。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学校、班级、个人为主的三级“少年书库”,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在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多读一些经典作品,从读书中汲取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精华,拓宽视野,积累知识,充实文化底蕴,丰富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主题:书香伴童年,智慧享一生。

三、活动内容

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年龄实际,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总量,同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名著等,定出古诗诵读目录和必读书目,指导小学生学会读书、诵经、阅报,吸收文化精华,提高语文素养。

四、活动的具体要求

1、搞好宣传发动

加强对这项活动的组织领导,结合本班实际,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小学生读书活动及“小书虫”“书香家庭”评选的宣传发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2、开足阅读课时

根据要求每周设2课时阅读课,采用教师阅读指导的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指导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以“抄写好句好段”、“我画我写”、“我的收获”等为主;可以进行摘抄、练习写读后感、复述主要内容梗概等等,根据情况确定统一图文并茂的读书笔记内容。

3、创造阅读条件

首先是在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室的基础上,建立班级图书角,以学生自带的方法充实班级图书资源;

再次是建立“好书交换站”和“个人小书库”。教师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交流,帮助有条件的学生在自己家里建立起“个人小书库”,并且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可建立起“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等活动。

4、营造读书氛围

利用好学校及班级文化建设,抓好晨点的“经典时光”、午间的“传统美德故事”、晚点的“全校读书时间”,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在诗文氛围之中,在学校中形成“我读书,我阅报;我成长,我快乐”的浓厚氛围。

5、制定小组阅读计划

成立班级读书活动小组,根据本方案的内容和要求及实施步骤制定出具有班级特色的读书活动方案和每阶段阅读计划。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做到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6、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

指导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抓住每年的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布置学生在家进行课外阅读,平时一般每天读书不少于1小时(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自由读不少于半小时,在家庭挤时间读不少于半小时),把课外阅读的时间纳入家庭作业总时间数,不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利用课外阅读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日收集背诵一句名言警句或讲一个成语故事;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或美文佳作;每月有质量地阅读完一部推荐书目中的书籍。

7、开展读书实践活动

为了有效地开展好这次小学生“阳光读书工程”,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演讲比赛、调查报告、书签制作、手抄报、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缉、编辑班级或个人作品集锦等,各年级段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全校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读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8、建立读书成长册

帮助每个学生都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规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定期组织师生参观、评比“读书成长册”。

五、活动评价

1、开展阅读考级活动

要求学生根据古诗目录和阅读书目建立个人阅读目录或读书卡保存,每学期举行阅读考级活动,把阅读考级成绩按比例折合计入学生本学期的语文考试考查成绩。

2、开展各类阅读竞赛活动

结合语文技能竞赛,依据古诗目录和读书目录,结合我班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在家、在校的阅读表现,结合读书笔记,结合学生在读书、成长、成才等方面的情况,开展“背诗大王”、“读书小博士”、“阅读明星”、“读书小状元”以及“读书活动先进个人”等多种竞赛评选活动(参评学生必须提交古诗抄录本和读书笔记等读书成果材料)。

童话天地手抄报范文6

一、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不乐意读,那效果不堪设想。阅读的兴趣可分为直接阅读兴趣和间接阅读兴趣。直接阅读兴趣指由读物或阅读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而间接阅读兴趣是由阅读活动目的、任务引起的兴趣。国外阅读学研究中有一种称为“杰克现象”的,是说一个叫杰克的学生,父母埋怨他过分地迷恋阅读,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一张旧报纸,一份杂志,一纸什么说明书,甚至一页广告都可能使他百看不厌。然而杰克的语文老师却反映,杰克是一个缺乏阅读兴趣的学生,杰克常常抱怨课文太没有味道,不精采,没意思而难以卒读。教师也可以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放在课本外,学生爱不释手,一旦选入课文内,就了无情趣。“课内海明威没有课外的海明威精彩。”这是中学生常见的阅读心态。

其实,教师对学生这种阅读的心态不必过分担心,只要引导得法,“课外的海明威”并不可怕,通过引导,课外阅读必定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当然主要还是一个兴趣培养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第一步,放手阅读。充分尊重学生的直接阅读,教师不提什么要求,只推荐有趣的读物,以增强阅读的指向性,放手让学生进入,老师不要奢望阅读效果的立竿见影。如果有些学生观望,教师还可以讲些有趣的故事,以吸引学生进入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第二步,问题驱动。教师可以采用设悬念的形式,使学生产生迫切的阅读动机。比如“苏小妹三难新郎”中,苏小妹出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而少游又是如何对出下联的呢?比如“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王安石这“老太师”对苏轼所提的:“如意君安在否?”之类的问题,如何能够随问随答呢?在“煮酒论英雄”中,刘备为何被雷声吓得连筷子都拿不住了?《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死前为何总竖起一个指头,迟迟咽不下最后一口气呢?教师通过类似这些有趣问题的提出,学生定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这样,阅读者不仅增强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记忆和推理等思维活动,还可以对材料的形式、内容、意义进行探索,达到克服凭兴趣出发毫无目的的阅读心境。即便阅读到一定难度、不合自己口味的读物,也能坚持下去,既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又使学生的阅读面增宽,同时吸收了各种知识营养。

第三步,开展竞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搞一些竞赛,如:(1)讲故事;(2)阅读各种文体;(3)办手抄报;(4)出墙报、橱窗;(5)作文;(6)演讲等等。竞赛富有刺激与挑战,会使学生热心投入,也可以让一些阅读能力强,写作能力强,演讲能力强的同学脱颖而出。

二、要顾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学生有了兴趣阅读,教师在顾及年龄、心理特点的同时,适当加强一点阅读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以提高阅读效率,增强阅读效果。初中生,半懂事、半不懂事;半儿童、半成人;半自觉、半盲目。在观察复杂事物时往往不能看出其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正处在一个情绪、情感发展的转折期。老师可以向初一的学生推荐童话、寓言或其他有故事情节的读物;对初二学生,可推荐些名人传记、青年修养、政治和科普读物;对初三学生,可推荐中外古典文学名著的选本,还可适当推荐一些评论性文章。高中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日趋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思维更具概括性、辩证性,扩散思维活跃,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读些哲学论文,美学论文以及一些文艺评论方面的文章,为参加高考及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做准备。高校学生最需要的是具有从说明议论性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另外,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选择读物都必须以现代文为主。

三、要结合课文开展课外阅读

课内学节选部分,课外读全篇(部);课内学了同一作者的部分作品,课外读更多作品;课内学的是有关的评论性文章,课外则读具体作品。既丰富了课外阅读,又反哺了课内阅读。比如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水浒传》;学《人生的境界》,读《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学《诉肺腑》读《红楼梦》等等。为了加深对课内文章的理解,学生是会乐意地去进行拓展阅读的。

四、要顾及学生的阅读时间

现在的中学生,课业负担繁重,真正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语文老师应适当空出课堂上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拓宽学生视野,调剂学生学习。没有时间阅读,再有趣味的读物也枉然。